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内容(6篇)

来源:网友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内容篇1

关键词: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

体育课堂常规是根据对长期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与概括得出来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新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体育课堂常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简化,这种简化被极少数同志误解为新体育课程教学就不要课堂常规了,就不需要进行整队、师生问好、检查人数、学生着装、安排见习生和做操了,就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了,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1课堂常规概述

所谓课堂常规,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平常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这些“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良好的课堂常规可以使学生明确练习目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从而能够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有着同样的意义。正如毛振明和赖天德教授所说,体育课堂常规是根据对长期体育教学实践总结与概括出来的“在上课前一般不可缺少的工作程序[1]”。

可见,体育课堂常规是保证体育教学的有序、流畅和安全进行,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之一。

2传统体育课堂常规存在的不足

实际上,体育课程改革带来的体育课堂常规的简化是在继承传统体育课堂常规的合理方面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传统体育课堂常规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以下可见一斑。

2.1专家学者们的评价

顾渊彦教授指出:“用统一的规律性要求来指导学生,必然会产生脱离学生实际、削足适履的弊端。在今天,我们已经到了对过去提出的那些统一性的要求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内容为什么要完全一致?一堂课的结构又为什么要如此机械?这样做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吗?能适应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吗?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又有什么好处?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要对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作深刻的反思,不分对象与特征提出统一性的规律本身就是反科学的……。[2]”

徐岩等人的研究结果也指出:“以往的体育教学,非常强调组织,体育组织的好坏是评课的重要指标。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同军事训练,行动整齐划一,预备练习活动身体的慢跑也力求步伐一致。学生被组织到一个教师设定的框架中,我教你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一个接收器,没有反馈,也缺乏交流,机械式的动作学习,看不到学生的情感反应。学生的‘自由选择’、‘感情表现’和‘运动体验’完全给抹杀了,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3]”

2.2一线教师们的评价

一线教师宋伦忠和王家京等人的认识非常准确,他们指出:“课堂常规教育固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和意志品质等,整队、做操等也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承认,课堂组织纪律需要抓,稍息立正也需要练,但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经常甚至每一堂体育课上都要练。一堂体育课才40或45分钟,学生需要的是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此外,过多地让学生练习这些内容,教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一直有距离感,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难以建立起来。[4]”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高级中学的周祥老师认为:“传统课堂常规是老师在备课时就已经制订好的,一般能用上一学年,常规往往是规定好了学生的课堂行为方式,通常都是教师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形成‘一刀切’习惯。学生只能按老师的规范平均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受到极大地抑制,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传统体育课堂常规常常统一要求,严格规范,有着明显的专制性,甚至用一些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适应课堂常规的要求,使学生变得顺从、卑微甚至麻木。这种用权威来教育学生的方式,破坏了学生的真挚感情和自尊心,养成了学生驯服的性格,显然,这是与我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提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5]”

新体育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显。因此,传统体育课的课堂常规的种种弊端突现出来,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未来发展趋势

今后涉及到课堂常规教学的具体内容方面,如队列队形练习,将如毛振明,赖天德教授所预测的那样:今后体育课的队列训练应该向“姿态培养”和“集体行动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化,要从每节课都有、但效果不佳的“课堂常规”中解放出来[6]。

因此,虽然课堂常规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过于强化,不仅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师生关系。有人可能会强调课堂常规能够提高纪律教育效果,这也不够准确,实际上,纪律教育在任何课堂教学中都是需要重视的,体育课堂如果过于强调纪律性,将易导致体育教学的异化,走向高度军事化和程式化,将体育课上成军事课。因此,必须要明确认识到,体育课不是军事课,不是军训课。根据意志品质的四大特点,即坚毅性、计划性、果敢性和勇敢性可知,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多样化,其他诸如集中注意力、激绪和准备活动等不仅属于课堂常规范畴,也属于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范畴,而且还可以运用情景法和游戏法等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实现。如果经常让学生做一个比较固定模式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厌倦感,因此,好的课堂常规应该是在练习内容和练习方法方面不仅要有变化和新鲜感,而且还要注意手段的创新和使用的频率。体育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课堂上“乱”点没有关系,如果能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那就是体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所以,体育课堂常规必须要真正被师生所理解、所认同。只有体育课堂常规的必要性被师生真正理解与认同,教学组织和要求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体育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法与途径,给学生阐明体育课堂常规对于学生本身和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根据体育教学情境的变化,适时、适度、适当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体育教学活动处于一种良好的组织状态,促使体育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如:体育教师应防患于未然,制定明确具体的课堂常规和纪律要求“上课师生问好,下课师生再见”,“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必须穿有利于安全、方便运动的服装和鞋子”等。这些常规与纪律要求应该是体育教师能够身体力行,师生能够共同遵守。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少数学生不遵守课堂常规、不按照组织教学的要求进行练习,甚至做对自己和他人危险性较大的活动等,对于违规违纪学生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惩罚,并加以纠正。潘绍伟教授提供的一位体育教师的管理案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7]:

学生的课堂纪律是最困扰教师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一再强调不要讲话,不要干别的事情。而活泼好动的学生总是试探着突破这一规定。违规行为如烧不尽的“野草”,稍有春风一吹便葱茏而“生”了,令教师生气恼怒,疲惫不堪。在一次课堂上,同学们视我如隐身人,自顾自地在高谈阔论着各自的话题。“小肖同学站得非常好,精神饱满,第三组加10分。”我这句声音不太高的话刚落音,学生们“唰”地安静下来了。于是,我趁着那股新鲜劲说:“现在我们开始个人主动发言,表现最佳的小组加分,小组中有人违反纪律扣分,哪个小组得分最高,在选修内容时有挑选器材权。”刚开始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会故意地违纪试探一下,当真被扣分时,他们组内的学生开始毫不客气地提醒他。此后,学生们为本组的利益着想,开始有序发言了!课堂纪律得到了有效维护。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投入,听得有收获。教师教得也很轻松。

可见,体育课堂常规在体育教学组织中进行改革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教学改革如同社会改革一样,在改革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些新的思想理论的产生,来推动社会更快地发展和进步。任何改革都不是对原有制度的纯粹破坏,而是在保留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都包含着对原有制度中合理或者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处理体育课堂常规问题时也应该如此,对于应该继承的常规,在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样才不会把改革创新变成盲目的、随心所欲的为求新而求新。同时,要勇于打破常规,积极改革创新。

21世纪的我国学校体育已经体现出如下的时代特征:健身性、人文性、娱乐性、多样性、民族性和开放性。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形式,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应该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探索能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展开争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当学生有了完善的主体意识后,就会在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寻求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体育教学也是一样,改变过去的“灌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来参加体育学习,真正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体育教师来讲,要积极学习关于教学的新思想、新观点,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勇于打破自身定式,弥补自身不足,摒弃不合理的课堂常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求符合时展要求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世纪复合型合格人才。

4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课堂常规,在传统常规中也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展的方面。有些练习就必须要统一指挥,这样的统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那么对这样的常规不仅不能摈弃,而且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因此,只有正确认识体育课堂常规,才能更好地实践新体育课程改革,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组织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具有明确的体育课程目标意识、始终抱有一颗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发展的心,这将有利于实现体育课堂常规运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30-33.

[2]顾渊彦,于晓东.“约束力”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理论

基础[J].体育学刊,2002,9(1):24-26.

[3]徐岩,孙光.体育教学方法论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2,

23(4):75-76.

[4]宋伦忠,王家京.探究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

118-121.

[5]周祥.传统体育课堂常规需打破[N]中国体育报,2007-

11-21(005)

[6]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课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J].中

国学校体育,2004(4):59-60.

[7]潘绍伟.提高体育教学组织有效性之三问[J].中国学校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内容篇2

关键词:有效;体育课堂;素质

中图分类号: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21-01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素质教育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我们对素质教育边实践边探索,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微观领域研究还不够。而体育课是培养孩子体育素质的主要渠道,它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孩子体育素质水平,非常有必要展开专门的的研究。

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的体育课堂教学

在我的长期教学发现,在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中,体育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素质偏低。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现代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观念比较淡薄,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老一套。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大部分体育教师不能合理的安排新授动作与复习动作的时间,不能巧妙而有针对性的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懂得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体发展规律,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联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少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有效练习方法。三是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够。大多数教法改革力度较小,缺少得力措施,以致许多先进的教学经验不能及时有效的转化为教学常规。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没有得到较好的普及。使体育课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举步维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二、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六个基本要素

为了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我们结合实际,把体育课堂教学具体的分解为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技能、教学效率六个基本要素,科学合理地配置这六个要素,能够保证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达到的目的或标准。体育课堂教学要获得较高的效率,就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时间、条件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其目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特点。教学时间。就体育课来说,有效教学时间是指实际教学中,用于使学生学习动作、练习动作和培养能力的那一部分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而有效教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坚持向有效时间要效益、要质量,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育时间的利用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师生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点。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点,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握准智能的结合点。能力点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非智力因素点主要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信心、性格、习惯和情感。组织教法。教学组织是为完成某种教学任务而设置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形式。课堂组织的构建要遵循三个序:一是知能的固有的序列;二是学生的认知之序;三是课堂的结构之序。教学组织应该是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巩固的能运用自如的教学技巧和能力,同教师的教学能力、创造能力、知觉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包括信息传递、引起动机、促进发展以及定向等四个方面。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体育课成功的关键,考察一节体育课的效率,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的质量。二是学生接受的快慢程度。三是学生接受面的大小。

三、完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一)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体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补上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这一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理论、寻找新方法。同时,应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骨干带动效应,同时要求教师抓住机遇及时进行自身业务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法中,讲授几乎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今后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要有所侧重:一要侧重于提高掌握知识效率;二要侧重启迪思维,培养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现代教法层出不穷、丰富多彩。这些现代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强调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为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要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学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切磋,提高学习新动作的效率。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在教学常规管理中,除了授课外,备课对课堂教学效率制约作用最大。可以采取集体备课制:一方面学校里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同备一堂课,集中所有教案的优点撰写高水平的新教案,这样聚众长于一身的教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分单元备课,学期伊始就确定每位教师所备单元,让教师们集中力量备好规定的课时。这精雕细刻的教案也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内容篇3

一、合目标。任何一套教材,编者都会依据知识结构进行编写,每个章节都会安排不同的知识体系。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肯定会安排适量的知识內容,其中包括这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知晓所教章节的重点、难点并不难,因为在各个学科教师使用的教参中,编者都会明确指出。当然,教师也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而有所调整,因为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并不尽相同,这就看授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备学生”。毎当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确定之后,教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怎样突破重点、难点了。而这一工作则是评价这堂课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想办法取得突破。对于重点、难点的突破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釆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仍然是因为同一个班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知识基础。怎样分解难点、突出重点,这涉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老师在这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是评价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前提。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种方法、同样一句话由不同的教师说出来其效果相差甚远。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可以从课堂检测中体现出来。测验学生对本堂课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重点知识的运用水平,这种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突破就可作为该堂课“有效”评价的首要标准。

二、有效率。所谓“有效率”,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这一节课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得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毎一堂课都有时间限定,一般中小学为40至45分钟为一节课,也就是说一个教学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认真分解本章节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安排教学时间,并且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內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我这里讲的任务不是指教师讲完本章节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了,而是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讲完这一教学內容后,学生掌握本章节知识的程度要求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这就要求在评价课堂的有效性时必须达到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其一是教学时间,限定在规定的课时以内。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本节课内容,课前早一点、课后推迟一点,这都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甚至影响到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或学生的其他工作,学生对这样的课是不欢迎的,甚至非常反感。这样的课和这样的教师,也就不可能成为高效课了。其二是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以内,学生学习完了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达到了灵活运用该节课时学习的有关新知识的教学目的,即单位时间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堂课也就达到了“有效课堂”的又一个评价标准。

三、有生成。“生成”是与“预设”相对应的。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对教学的“生成”作了很好的论述: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中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应该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总之,生成性激活了课堂教学,并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当然,正如课堂不能全是教案的展开过程一样,课堂也不能完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凡事都有度,重要的是和谐、融合、自然。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课堂是否有“生成性”是评价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四、属常态。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为推广新课程改革的新观念、新理念,各地开展了很多的教学比武活动,各种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课程改革,推广了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但一个学校的教学基本是在常态下进行的,我们所讲的“高效课堂”也必须属常态课。因为现实教学中往往很难像公开课、观摩课那样进行,常态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常态课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态下的随意课。常态课虽然不追求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但应该是朴实的、真实的、原始的、精彩的、高效的。它的朴实性的教学更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更能体现自然状态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真实呈现。高效率的常态课更是教师素质与教学精神的完美结合,因为,常态课不是在别人的监督下进行的,是教师经过日积月累的知识沉淀,运用自己反复斟酌的教学艺术,经过自己精心设计,浑然天成,在行云流水中彰显了教师的功力。这成为了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待延续。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它对学生的影响不局限在课内。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课前的“预设”可能是准备了一天,也可能是一年,甚至可能是一生。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在教学过程中预设“动机”,从而引发学生课堂的思考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这将成为学生课后探究新知的行为活动的内驱力。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动下,尽管这堂课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就课的设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很完美,但它的成功不只是本节课任务的完成。它的最可取之点是课虽上完,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未尽;通过这样一堂课引发了学生对课中某个知识或某种现象的不断思考与探究,从而产生了求得解决这一知识或现象的欲望,甚至成为学生一生研究的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动力,这成为真正“有效课”的本质特征。

増强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以过硬的师徳和师能为前提,需要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真正“高效”的课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了几十年,新课程改革也在向前奋力推进。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受益,让我们的课堂真正“高效”,我认为离不开这“五个方面”的思考,因此,这应将成为我们评价“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内容篇4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角色

一、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近几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不断实践与探索,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等微观领域研究的还不够,成果较少。因此,研究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落实成为我们日常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在体育教育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我们发现:一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不高;二是教学方法过于落后;三是教法改革措施不够;四是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没有得到较好的普及。

二、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对教学的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为了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将课堂教学具体分解为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技能、教学效率六个基本要素。科学合理地配置这六个要素,能够促使教师保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达到的目的或标准。体育课堂教学要获得较高的效率,就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时间、条件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其目标要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特点。2.教学时间。就每堂体育课来说,每一分钟的时间并非都是有效的,而有效教学时间是指实际教学中真正用于使学生学习动作、练习动作和培养能力的那一部分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而有效教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课堂教学中孩子们练习的质量,合理规划这40分钟,向这40分钟要效益,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育时间的利用率。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师生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点。合理分配知识点的教学时间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握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能力点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客观因素点主要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信心、性格、习惯和情感。4.组织教法。教学组织是为完成某种教学任务而设置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形式。课堂组织的构建要遵循三个规律:一是知能的固有序列;二是学生固有的认知水平;三是课堂的结构层次。教学组织应该是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5.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巩固的能运用自如的教学技巧和能力,与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创造能力、知觉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包括信息传递、引起动机、促进发展以及定向等四个方面。6.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体育课成功的关键,考察一节体育课的效率,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讲解、示范动作的质量;二是学生接受的快慢程度;三是学生接受面的大小。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中小学体育教师要适应《课标》要求,补上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这一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才能在课改前沿有更大的作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理论、寻找新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同时,应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发展,现代教法层出不穷、丰富多彩。这些现代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强调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为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切磋,提高学习新动作的效率。

3.落实常规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中,除了授课外,备课对课堂教学效率制约作用最大。可以采取集体备课制:一方面教师同备一堂课,集中优点撰写高水平的新教案,这样聚众长于一身的教案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同年级体育教师分单元备课,学期伊始就确定每位教师所备单元,让教师们集中力量备好规定的课时。这样精雕细刻的教案也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内容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学对策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132-01

近年来,我国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因而无论是基本的教学场地设施还是体育师资力量的配置,以及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受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及各个地区实际条件的差异,如何根据小学体育课堂的特点展开教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仍是一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体育课堂的特点分析

在探讨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与对策之前,有必要正确认识小学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

1.教学对象的特征分析

从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对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如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这也提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2.课堂教学组织特征分析

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与课堂教学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就更注重于教学常规的贯彻执行和学生体育意识与兴趣的培养方面。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组织中,教师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效果评价特征分析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这几个方面。因而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通过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激发其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来培养其遵守纪律并与同学形成团结互助等方面的品质,就成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构成内容。

二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习兴趣是获得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下,针对小学体育课教学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体育意识与兴趣,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要问题。为此,体育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课程导入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场地的设置、活动的内容及组织形式方面精心准备。二是结合游戏开展教学。针对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如果硬生生地进行体育练习,容易使其丧失兴趣甚至不出现配合的情况。因此结合游戏开展体育教学可实现教与玩的结合。游戏的内容要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有效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从现有的小学体育教材来看,其内容往往难以满足各个学校的实际需求。因此要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往往需要体育教师善于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比如引入新型的、轻松的、愉悦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例如,将瑜伽引入柔韧性训练中,将滑轮引入平衡训练中等。这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2.严格的课堂组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针对小学体育课的基本特征,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对体育课堂组织进行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3.有效教学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支撑。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果教师总是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赋有创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一旦不断重复地加以运用,仍然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变化,通过适时的变化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当前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来看,体育教师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动作概念并示范,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练习,组织练习,教师指导这种模式,这是体育教学的精髓所在,但不妨灵活运用,从而使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从其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组织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自身特征。因此,要实现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就需要体育教师掌握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合理利用教材特点组织教学过程,采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内容篇6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21―0092―01

教学常规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环境中所要遵守的“纪律”。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良好品质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借助体育课堂常规对小学生进行指导教育,以便使其更好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

一、小学体育课堂上实施常规教育的意义

可进行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内容通常包括: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安排见习、队列练习、安全教育和检查、宣布课的内容、准备活动以及整理活动,等等。这些内容和教学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育课堂,这里面的每一部分都对体育教学起着重要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1.集合整队。集合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也是体育课的第一个常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通过集合整队可以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而通过师生问好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师生问好还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所以,体育课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道德感。通过体育课来培养小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的品质,也为体育课的正常进行奠定了基础。

2.检查人数。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生都会积极地上体育课,但是有些身体比较胖的学生或者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会故意逃避体育课。而检查小学生体育课出勤的情况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学生擅自逃课外出的情况,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排见习生。因为体育课的特殊教学情况,在教学中往往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参与体育锻炼,这时教师就要根据情况安排学生进行见习,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安排见习生也体现了体育课的区别对待原则。所以,体育课堂常规中安排见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4.队列队形练习。队列队形练习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提升小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同时还能活跃氛围,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衔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5.安全教育。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体育课堂常规中需注意的重要常规之一。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安全意识差,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如果不经常叮嘱学生,学生就会麻痹大意,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安全教育也就成了教学常规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6.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在上课前提前宣布体育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有心理准备,可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内容,进而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同时,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还可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7.准备活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全身的肌肉,使其快速地进入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不进行学习前的准备活动很容易影响学习效果,引发各种伤害事故,这样不仅影响学习,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恐惧心理。

二、注意事项

怎样把课堂常规更好地融入到一节体育课,使其能有效地给学生带来快乐,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纪律性、道德素质的提升呢?这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都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谈一下我的看法。

1.选择有效的课堂常规教育方式。课堂常规看起来事小,但是其意义却非常重大。教师在课堂常规中表现的各种情绪、各种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为此教师要在课堂常规中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要充满爱心、充满责任,这样的课堂常规才能更好地融洽师生关系,促进体育教学的进步。

2.确定课堂常规由谁制定。课堂常规和学生的体育学习密切相关,其目的不是为了惩治学生,而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所以课堂常规可以听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提供一些建议,这样制定的课堂常规才更有利于学生的锻炼,促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各种品质的外显力量,同时也让其成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手段。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范文,社区

    - 阅0

    关于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范文(推荐)篇1转眼,20__年的工作又结束了,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__。我来到__社区也已经有两个年头了。两年多的农村工作经验,使我在思想、工作、学.....

    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教师年度考核总结篇1一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