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6篇)

来源:整理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1

关键词:大泡核桃;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065-02

1引言

大泡核桃作为干果系列品种,具有果大、皮薄、仁白、味香、产量高等特点,受到大多数人的亲睐。大泡核桃树有庞大的根系和树冠,具有绿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优化环境的作用。核桃营养丰富,含脂肪59.66%~72.84%,含蛋白质15.17%,含多种维生素和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脂肪酸高达83%,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因此,古往今来核桃都深受人们喜爱。

2大泡核桃的特性

大泡核桃属于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小枝粗壮,髓心片状分隔,鳞芽,叶迹3组,各为C形,奇数羽状复叶。大泡核桃原产于漾濞县,现广泛分布于大理、丽江、怒江、保山、临沧、楚雄、红河、昆明等地,属无性系品种,树势强,树高可达30m以上,冠幅可达734m2,树冠呈半圆球形,单株最高达3.7万个,折合420kg,中果枝率为94.1%,果枝为中短枝型。果枝平均坐果2.3个以上,每平方米冠影产仁量高达340g以上。坚果扁圆球形,顶端突尖,三径为3.2cm×3.8cm×3.9cm;壳面麻点多,且较深大,缝合线较隆起、紧密;单果重8.0~17.1g,仁重6.0~9.4g,壳厚0.4~0.9mm;内隔壁退化与内褶壁退化,取仁易,可取整仁,出仁率50.0%~76.56%,仁饱满,味香,黄白色,脂肪含量56.39%~76.26%,蛋白质含量13.43%~17.32%,大泡核桃最适宜生长的海拔为1800~2200m,一般3月上中旬,芽萌动,3月下中旬,4月上旬,雄花开放;4月上中旬雌花开放,同一株树,一般雄花败落10d左右雌花才开放;白露节令,果实成熟;9月下旬、10月上旬,开始落叶。大泡核桃丰产性好,适应性强,较耐低温冷冻。枝条嫩时呈绿色或绿褐色,1至3年生为褐色,韧性较好,果枝顶芽萌发后所长出的复叶多为5片。复叶具小叶8~13片,叶片幼嫩时呈淡红色。树皮银灰色,幼树平滑,老树呈不规则纵裂,翘起。雄花花序长8~12cm,最长的达24cm,雌花2~4朵。寿命长,百年以上大树仍处于盛果期,硕果累累,目前该品种仍属于云南省的主栽品种。

3大泡核桃的栽培

大泡核桃是一种喜光的阳性树种,适宜生长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一般生长在山坡中部和下部的好于上部的,生长在阳坡、半阳坡的好于阴坡的,生长在缓坡的好于陡坡上的,生长在箐边和沟洼地区的好于山梁上的。大泡核桃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太严格,在肥沃和瘠薄的土壤上都能生长,生长在肥沃土壤上时,因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多,树势健壮,结果多,产量高。生长在瘠薄土壤上时则长势差,结果少,果实小,产量低。在云南,除了过于离散的砂土、过于粘重的粘土和石块过多的地方外,其他质地的土壤均可种大泡核桃。一般大泡核桃分布的土壤类型有红壤、棕壤、紫色土等,尤其土层深厚,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沃,理化性质好,保水、排水均良好的砂质壤土最理想。大泡核桃一般栽植时间为秋末冬初,也可在立春前10d栽植,根据本县历年的栽植方法,做到“七个一”,即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合格塘,长80cm,宽80cm,深80cm,选一棵合格苗,即无病虫害,基径在1.0cm以上,高度不低于50cm,一筐有机肥,一担水,一块薄膜,一个防护笼。一般12月中旬前必须打好定植塘,塘的密度为株行距10m×10m,土壤肥沃的土质较疏松的地块可以达到12m×12m,挖好定植塘后,让阳光充足地照射,进行土壤紫外线杀毒,等过了10~15d后进行回塘,回塘时必须把表土先回,心土后回,大泡核桃主要是无性繁殖,通过实生苗嫁接。由于实生栽培的核桃变异大,坚果品质良莠不齐,商品性能差,效益低下。因此,随着核桃科研和生产的发展,大力推广应用嫁接繁殖技术。通过嫁接,实现核桃良种化栽培,能使物候期,长势一致,便于经营,能够早实丰产,坚果品质优良一致,商品性能好,从而能更好地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大泡核桃嫁接繁殖,最关键的是选择好采穗母树。采穗母树是优良品种中的优株,具备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病虫害、品质好的成年母树,选择好采穗母树后,头年育核桃实生苗,第二年进行苗木嫁接,一般常用嫁接方法是劈接,它成活率高,但为了缩短育苗时间,也可采用子芽嫁接,就是当年育苗,当年嫁接,主要是当核桃刚发芽不超过5cm时嫁接,嫁接后,水肥管理跟上,成活率也会提高,大泡核桃的栽植方法,也与一般苗木的栽植方法一样,一句话概括就是“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把苗放入刚回填好的塘中,苗木要放在塘的中间,然后回填熟土,把苗木的根埋完,然后轻轻提一下苗,放苗木时,嫁接口一定要直,为了不改变苗木的生活习性,皮色较褐色的一面要朝向阳的方向,然后用脚踩实。踩实的目的是土壤与根系紧密接合,提苗的目的是使苗木根系得到舒展,不圈根。栽植大泡核桃时,嫁接口一定要高于地平面,否则易造成积水后,淹死苗木,常规就是把苗木的根系栽完即可。栽完后第三次埋土时,要把塘做成托盘型,四周高,中间低,容易浇水,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灌足水,一般为50kg左右,浇水后盖一块薄膜,目的就是防水份蒸发和防杂草,有条件的地方,可把栽植大泡核桃的地块用围栏圈住,浇水一般20d左右浇一次,特别是苗木刚要发芽时,一定要灌足水,等苗木成活后,进入雨季时,方可不灌水,这时要注意排水。

4大泡核桃的管理

大泡核桃的管理,主要是土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大泡核桃土壤管理,主要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也可以在核桃园地种植矮状作物,特别是一些豆类植物,可以增加氮肥。大泡核桃的水肥管理在春季需水量较大,要急时灌水。水源条件好的地方,能给于滴灌或喷灌最好;水源较差的地方,通过建水窖,把雨季积存下的雨水用于灌溉。但要节约用水,至少要灌溉两次。冬季灌水也很重要,它能够使植株储存能量,为来年生长提供条件,也可以防止树木积温冻害。大泡核桃施肥,主要是根施,方法有撒施,条施,穴施等。施肥时间以秋季为主,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即人畜粪,草渣,土杂肥,秸秆等。雨季可以施一些化学肥料,主要以复合肥,它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补充植物所需营养。

大泡核桃整形,主要针对幼树。一般大泡核桃树高达到1.5~2m期间。开始定干,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定干高度为1.5~2m,较差的地方,可定干到1.2~1.5m。定干的时间主要以秋末冬初为好。大泡核桃的修剪时间以落叶为标准,只要等整棵树的叶子落光了,就可以修剪。用的工具主要有短枝剪,锯子,高枝剪。小树修剪主要用短枝剪,易操作。大树修剪主要用锯子和高枝剪。大泡核桃修剪因树而异,有些需短缩,有些需打头。一般主枝只需留3~4杈培养,侧枝根据树的特征及空间情况而定。大泡核桃树的修剪,主要从定干开始,每年都需进行修剪,连续修剪至5年后,树体基本成形,以后几年只需疏除密枝及病虫枝。因为核桃树与其它树种不同,它自然整枝能力较强。弱的,病的自然枯死脱落。大泡核桃常见虫害是钻心虫,科学上叫豹蠹蛾。该虫主要通过树的伤口进入,蛀食树体内的营养物质,对大泡核桃伤害较大,且难以防治。主要通过虫口注射药物,毒死害虫。常用药物有百树得乳剂,速灭杀丁,乐果乳剂等。用药时要注意浓度及时间,一般以晴天为好,正午温度高时会让人中毒,避开这段时间。大泡核桃常见病害是干腐病,初期在主干上产生褐色近圆形微突起的溃疡斑,以后多个病斑扩大联合成大的梭形或不规则形斑,空气潮湿季节,病斑表现浮肿,有时流出汁液。病害主要发生在幼树主干,枝梢和果实上。防治措施,刮除病原物,然后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药800倍液,或用石硫合剂300倍液。石硫合剂可以防虫除菌,一般到冬季,核桃园地都需进行树干涂白,目的是防虫除菌,防冻,防日灼。涂白剂配制,水、石硫合剂、生石灰三种,石硫合剂按300倍液稀释,而后加入生石灰搅拌,能涂白树干即行,浓度不能太高。

大泡核桃树如果管理得好,3~5年初挂果,10~15年进入盛果期。20年后进入稳产阶段。它寿命长,一代人栽植,几代人受益。而且它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都较强。通过科学栽培,科学管理,它的树体表现,果实品质,口感味道一定得到大多数人的厚爱。它的经济价值,在众多核桃品种中脱颖而出。大泡核桃作为当地主栽品种,它的经济价值已经作为本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希望这个产业能给大多数山区农民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杨源.云南核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0).

[2]王德全.经济林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9).

[3]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5).

[4]肖良俊,董润泉,张雨,等.14个核桃品种的开花习性及花期物候观察[J].西部林业科学,2015(1).

[5]马文婷,幸志芳.坡度与坡向对薄壳核桃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4(6).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2

摘要:分析了文冠果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及其生物学特征,指出了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从采种、育苗、整地、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文冠果种子育苗造林技术。

关键词:文冠果;木本油料植物;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

收稿日期:20120330

作者简介:张帆翔(1983—),男,技术员,主要从事林业技术及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F3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2602

1引言

文冠果(木瓜)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喜光,耐严寒、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抗病虫害能力强,主根发达,萌蘖性强,生长快,寿命可达百年。文冠果在甘肃的庆阳、平凉、天水、临夏、定西等地区都有分布,尤以子午岭林区为多,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碱性土壤最利于其生长发育。早在1200年前,我国就有利用文冠果资源的记载,文冠果作为经济林营造,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展较快。现有文冠果资源以半野生状态为多,人工栽植大多为零星栽植和小片地造林。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量为45%~50%,含有人体需要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占52.8%~53.3%,亚油酸占37.8%~39.4%,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榨制国家一级食用油;是制造生物柴油的传为8大树种之一,有“北方油茶”之称。据研究由文冠果籽油制备的生物柴油相关烃脂成分含量高,内含18碳的烃类占93.4%,而且无硫、无氮等污染环境因子,符合现行的优质生物柴油指标。1t文冠果就能提炼400kg的生物柴油,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树枝树叶入药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此外,文冠果花色品种多样,开花时间相对较长,花期20d,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蜜源植物。因此,开发文冠果在食用、药用、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等方面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2文冠果生物学特征

文冠果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m,天然分布多呈丛生状。树皮灰褐色,扭曲状纵裂。小枝呈绿色或紫红色,叶互生。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9枚,窄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尖据齿。顶生总状花序,花白色。蒴果,果皮木质,直径5~7粒。种子近球形,黑褐色,直径1cm,花期4月下旬到5月中旬。

文冠果为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多散生于沟边崖畔。抗寒性强,可耐-33℃的绝对低温。耐干旱瘠薄,在年降水量150mm的地方,也有散生树木:在400mm的地区可作为造林树种。对土壤的适应性大,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通气良好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它不耐水湿,低湿地不能生长。文冠果是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但遇到损伤,愈合较差,极易造成烂根。它萌蘖力很强,经多次砍伐仍能萌蘖更新。文冠果结实早,产量高,寿命长,栽植后3~5年开始结实,7~8年产量迅速增长,30~40年进入盛果期,结实年龄可延续到200年。

3材料与方法

3.1采种

应从树势健壮,连年丰产的母树上采集充分成熟,种仁饱满的种子。采种季节一般在8月上中旬当果皮由绿褐色变为黄褐色,由光滑变为粗糙,各子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全株约有1/3以上的果实果皮开裂时即可进行采种,采时要避免损伤花芽及枝条,影响来年结果。

3.2采集后处理及贮藏

采下的果实放在阴凉通风处,厚度5cm左右,去掉杂物,除掉果皮让其通风晾干,然后装入防潮的容器,放置于通风凉爽的室内或贮藏坑内,进行低温干藏,翌年春播.种子千粒重600~1250g。

3.3育苗

3.3.1催芽

翌年4月上旬采用快速育苗法进行催芽。其方法是:先把种子砂藏40~50d,过筛后将种砂分离,用50~60℃的温水浸种两昼夜,使其自然冷却。2d后捞出堆放地面,上面覆湿草帘或湿麻袋,每天用温水浇洒翻动2次。室温保持在20~25℃待20%左右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3.3.2整地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和壤土。秋季深翻25~30cm,达到平、松、匀、碎、捡净草根,块石.翌春浅翻一遍,施入基肥2500~3000kg/667m2,结合春耕翻入土内。

3.3.3播种

一般在4月中、上旬播种,需种子15~20kg/667m2,播种前5~7d,灌足底水,等地面上土壤松散时顺畦开沟,在整好的畦内开沟深3~4cm,株行距15~20cm,点播,种脐平放,覆营养土(1份土杂肥2份土混合)2~3cm,压实,轻轻荡平。

3.3.4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防止鸟兽为害,要有专人看管,出苗后要注意灌水或排水。防止过湿,造成烂根,避免过干,影响出苗。6~7月各施一次氮肥,每隔月喷一次液态复合肥,可促进较早封顶和苗木形成二次生长。及时松土除草。一般当年苗木便可出圃,也可再培育1~2年成大苗,也可插根进行育苗。

3.3.5嫁接

为了改换良种,提早结果,需进行嫁接。砧木用1cm以上的苗木,3月采集接穗,用湿沙埋藏,4月下旬当苗木层皮离骨时用带木质部芽接法嫁接,离地面高10~20cm。半月后接芽萌发,在芽上方约0.5cm处剪除砧梢(剪口向接芽背面微斜)。当接芽长至15cm左右时,在大风区要立柱绑苗以防风折,还要及时除去砧木上萌条。

3.4病虫害防治

文冠果的主要病虫害有根结线虫引起的黄化病,木虱引起的煤污病及黑绒金龟子等,因此在苗期加强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并且在早春喷50%乐果乳油005%药液,7d喷1次,连续喷3次即可,以防止煤污病的发生。

3.5造林技术

文冠果适应性强,栽植方式有多种,造林时要选择土层深厚,坡度不大,背风向阳的沙壤土造林。油料林株行距以2m×2m~2m×4m为宜,植苗83~111株/667m2;水土保持林以1.0m×1.5m为宜,植苗222~333株/667m2。山区可密些,平原肥沃土地可稀些。2~10°以内的平缓山坡秋季全面翻耕;10°以上的坡地要加设水土保持措施,以块状地为主,规格80cm×80cm×35cm,亦可采用反坡梯田与等高撩壕整地.春季化冰后带泥浆栽植,根系要舒展,浅栽要踏实,并浇足水,水渗下后在基部培土保墒固树。正常情况下发芽前施一次氮肥,6月份追施一次磷钾肥,秋后再施一次基肥。浇水要结合施肥进行,一般不必多浇水,以防烂根。

参考文献:

[1]刘江,刘秀,李秀华,等.文冠果造林技术[J].内蒙古林业,2010(1):117~118.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3

我国当前农业用肥普遍存在肥料的表施或浅施、过量施用氮肥和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等不合理的施肥现象,造成肥料易挥发、流失,难以达到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肥料利用率低;容易造成种子的烧伤或铵中毒,还可能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妨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对于施肥来说,首先要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供配方肥或发放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民正确施用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供氮磷钾和微肥的施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其特征是“产前定肥”。

1.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

一是元素的营养学说。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N、P、K、C、H、O、Ca、Mg、S、Fe、B、Mn、Mo、Zn、Cu、Cl等16种营养元素,其中N、P、K是大量元素,C、H、O、Ca、Mg、S是中量元素,Fe、B、Mn、Mo、Zn、Cu、Cl是微量元素。二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论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均有各自的生物功能,它们的营养作用是同等重要的,而每种营养元素具有的特殊的生理功能是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三是养分归还学说。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不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植物的长期吸收利用会使土壤的某些养分变的越来越少,养分失去平衡,地力逐渐下降,若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各种营养元素。四是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决定其产量高低的是土壤中有效含量最低的那个养分,在一定的范围内产量随这个养分含量的增减而增减,忽视这个最低养分,即使再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五是报酬递减律。在其他栽培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随之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反而减少。六是综合因子作用律。作物生长发育除养分因子外,还有水分、温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子和良种、植保、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措施,单靠一个因子或一项措施是不可能使作物获得高产的,存在着诸多因子的交互效应。

2.测土配方施肥遵循的原则

一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相配合的原则。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三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用养结合,才能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3.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

一是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法。这个技术综合了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养分的调控,主要包括氮素的实时监控、磷与钾养分的恒量监控及中、微量元素养分的矫正施肥技术。二是肥料效应函数法。该方法是根据“3414”的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直接获得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肥料配方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三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特别地区、不同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用“3414”试验的相对产量的高低来表示,对某一地区的土壤通过养分测定,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四是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的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间的差测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通过施肥补充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养分平衡法涉及到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等参数。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4

现代社会里的人们的生活一天也离不开火。

火善用之则为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在成功带来的喜悦过后,土壤肥力下降的难题开始困扰人类的头脑。土地虽然毫无怨言地哺育着农作物,却并非是可以无限索取的聚宝盆,几度春种秋收之后,土地的肥力用尽,收成开始下降。人类只好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砍伐树木,除去杂草,开辟出又一方肥沃的良田。在向自然要地的行动中,人类借助了火的力量。火可以焚烧掉原野上的杂草,火舌过后,人类可以很容易地耕种,而且焚烧过后,余下的草木灰掺入土壤中,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被人类废弃的土地,逐渐又长出了树木和杂草,一年年的落叶和枯草使贫瘠的土地再度肥沃起来。

火的另一个用途是使食物变得香甜可口。通过烘烤、煎炸、蒸煮等方法,难以下咽的食物在远古大厨们的手中脱胎换骨,仅仅是喷香的气息就令人类垂涎三尺。吃东西已经不仅是果腹,更是愉快的享受。许多原来避之惟恐不及的动物与植物,经过火的烧烤后成为美味的食品,使古代人类的食物种类扩大,我们祖先的餐桌上有了丰富的美食。

(火)不善用之则为祸一次次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我吗警惕起来吗?

xx年1月30日(除夕)20时至31日凌晨1时,全国共发生火灾1047起,死亡10人。公安消防部门接警出动5452次,出动消防车辆11003辆,警力61107人,这些数字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它们再次敲响了我们心中的警钟,而这些火灾,大部分是由于人们疏于防范。而葬身与火海的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自救!

如果我们遇到了火灾,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如果你在公共场所,一定要镇定,不要盲目乱跑,要抓紧时间,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顺着安全通道逃走。但是现在的公共场所往往都进行了装修,同时存放着大量的物资,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所以,在撤离的时候,应该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把口鼻捂好。还有,千万不能乘坐电梯,在撤离时不要乱跑,并防止被他人撞倒,踩伤。我们大家平时出入公共场所时,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留心安全通道的位置,要尽可能的做到防范与未然。

如果我们自己在家时,不小心着了火,应及时地逃出去,并求助邻居,路人,打电话119。但如果火势太大,来不及从消防通道逃走,或是被困在楼上时,千万不要绝望,更不要盲目往楼下乱跳,正确的做法是找一根能承受住人体重量的绳子,栓在牢固的地方,借助绳子慢慢往下爬,或者在阳台上呼救,等待消防员的救援。如果你在等待中,衣服或者头发着火了,不要害怕,更不要跑,停下来,,然后迅速躺到地上,不停地翻滚,直到火灭。然后找一床被子用水浸湿,用被子包裹住自己的全身。如果你要打开某扇门时,先要摸一下把手是否是烫的。如果是烫得,千万不要开,因为很可能门后是一片火海,火将会蔓延到你所处的位置。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5

与空气、阳光和水一样,土壤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赞美空气、阳光和水,可对同为生命之本的土壤却鲜有溢美之辞,因为土壤在很多人眼中是灰土灰脑、缺乏灵气的。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沿着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视角,我们便能从司空见惯的土壤上,找到一个同样奇妙的世界,走进一个充满传奇和生机的空间。

每一把泥土都是个旷世的传奇。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更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的恩赐,母质、气候、地形、生物、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为耕种等影响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看似平凡的土壤,无不经受过百炼成钢的锤炼,才形成了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那种脱胎换骨有着人类无法揣测的惊心动魄。

生生不息的大地总给人朝气蓬勃的年轻感,可每一把泥土都是岁月的见证者。除了铁、锰、镁、钙等矿物质,时间是土壤中看不见的重要成分,每一握土壤都饱含着时间雕刻的痕迹。在酷热、严寒、干旱和洪涝等极端环境中,以及坚硬岩石上形成的残积母质上,可能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土壤发生层。北半球现存的土壤大多形成和发育于第四纪冰川退却后,从数万年到数十万乃至百万年,土壤绝对年龄里隐藏的历史章节远比人类历史要悠久丰富。

从森林、牧场,抑或是一个小小的盆栽上,都能感受到充满着生命张力的土壤。土壤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还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要素,有如胎盘源源不断为植物输送着营养和水份,那些缤纷的花朵、蓬勃的枝叶和累累的硕果,又何尝不是土壤生命力的渲泄?

土壤还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基底,并非想像的幽暗沉寂里,多种多样的生物构建了一个婆娑世界。据统计,在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亿万个细菌,25克森林腐殖土中所含的霉菌若逐个排列,其长度可达11千米。栖居在土壤中的有机体,既有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等类群的土壤微生物,也有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性动物和原生动物的无脊椎动物,还有少数如鼹鼠之类的高等动物终生生活在土壤中。对动物来说,湿度、温度等变化不大的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乐园和庇护所。

聚沙成塔,每一粒尘埃都有如土地的孩子。土壤是景观的一面镜子。一方土壤孕育着一方胜景,因在土壤的地理分布中,从土壤个体到土类都与一定的自然景观相联系,不同的土壤呈现不同的地理景观,不同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被和生物,大自然便有了苔原、荒漠、草原、森林、湿地等迥异的自然风光。

1998年的春天,我头一次遭遇了沙尘暴。天昏地暗,飞砂走石,无孔不入的尘土有如令人窒息的阴霾,把刚洗过的汽车弄成了花脸,让都市变得宛若沙漠。沙尘如割,人类在喊烦,大地却在喊痛。在内蒙古,在河西走廊,地被硬生生地揭去了一层皮,草场或庄稼失去了家园。

有数据表明,全世界的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牧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由于滥砍滥伐、过度开垦、耕作或放牧等原因,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有的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人类活动造成的盐渍化、沼泽化、荒漠化问题在加剧。据测,在我国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的土层就有1厘米厚,而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到400年的时间。

除了看得到的破坏与创口,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被称作“看不见的土地污染”。2004年,新闻报道北京地铁宋家庄站3名工人在一处三十多年前曾是农药厂的施工点挖掘作业时被“毒倒”,“毒地”及污染土壤的修复由此进入公众视线。

当我们以为“眼不见为净”时,土壤其实正在被各种肉眼所看不见的方式污染着。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害垃圾和危险废料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化肥和农药的不当使用,导致了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污染,不但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其栽种出来的不安全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危及人类的“米袋子”、“菜蓝子”。据估算,我国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如果等到有一天,每当面对食物时,我们首先关心的不是它们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而是担忧里面的铅、汞、铬、砷、镉是否超标时,我们也许才会感受到土壤的痛。

不像其他污染有着污水横流、黑烟滚滚、臭气熏天等明显可见的危害,土壤污染的危害较难发现且易被忽视,对人类生存的安全影响却非常大。近年来,随着频频曝光砷、镉、铅等重金属的污染事件,都足以证明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壤堪比杀人于无形的隐形“杀手”。如,石油开采造成的土壤污染,会导致石油烃的某些成分在粮食中积累,危及人类健康,一些石油烃类对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再比如,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有害的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铅会直接伤害脑细胞,容易致癌、致突变;汞进入人体后会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造成巨大损害;而铬中毒会致肾和肝受损,引发胃肠溃疡、痉挛甚至死亡;急性的砷中毒会导致人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死亡,慢性中毒则易诱发肺癌、皮肤癌、膀胱癌等;镉在人体内形成镉硫蛋白,富积肾和肝易引发肾病,且易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症状。

美国有部科幻电影叫《未来水世界》,讲的是地球两极冰层融化后,世界变得一片,人们只有依靠水上浮岛生活,泥土成了流通领域的硬通货,苦苦寻找一片能安身立命的土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对遭受污染的土壤,人类也可作出同样的设想与反思。

人类文明在逐水而居的同时,也择土而栖。沃野千里,也历来是强权觊觎的猎物,历史上围绕土地爆发的战争数不胜数。历史上的伟大文明,大多像孟母择邻一样选择了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因为人类生存依靠土壤,土壤的质量及其所营造的生态环境决定着人类的生活质量。肥沃的土壤是文明昌盛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对土壤利用和管理不善以及土壤遭到破坏之时,会给生命带来灾难,会使文明陷入衰落。

对于脚下的厚土,我们实在关注得不够,以为大地会永远广袤,会永远厚实肥沃。可等它发起脾气来,才知道污染一次,遗害万年。只有失去或面临着失去时,我们才想到了要去挽留。

在我国的上古神话传说中,有个著名的鲧禹父子治水的神话,其中有传说认为禹是以息壤治理好了洪水。息壤,据说是一种神物,就是自己可以自动生长的土壤,湖北荆州至今仍保留着一处被传说是息壤遗迹的地方。禹用息壤修筑的堤坝,碰到洪水长一米,堤坝也会自动长一米。因此,息壤在世人眼中是一块能呼风唤雨的神壤,若不慎触怒了息壤,就有可能大雨滂沱,引发洪涝,遭至灭顶之灾。

我国历史上并不缺乏对土壤的敬畏,除了息壤的传说外,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也能证明。社稷坛上覆盖着与中国土壤分布实际情况有些相似的五种颜色的土,东方为青土、南方为红土、西方为白土、北方为黑土、中央为黄土,这里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土地之神和农业之神的重要场所。

对土壤的重视,现代人早已远超古人。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土壤早已成为粮食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气候变化和工程建设等科技领域的关键内容。只是人们对土地的朴素的敬意,却已随科技的昌明而衰减,土壤的角色更多地从生命之母转换到了财富之母上。人们肆意利用土壤,竭泽而渔地从土里创金。如果哪天醒来,突然发现:已没有了安全干净的立足之地,人类又该如何?

多么希望,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那传说中的息壤,面对伤害有着强大的对抗能力,为当代,更为子孙后代越来越多的需求提供永无止境的承载力,可神话毕竟是神话。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篇6

关键词:关键词:优质水稻;施肥原则;施肥技术

1施肥原则

1.1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

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5%~30%土壤有机质是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其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的重要量度。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不但能提供水稻所需的部分养分,而且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使水稻高产稳产。长期单施化肥,土壤变得板结,土壤养分水平不稳定,不利作物稳定高产。

1.2氮、磷、钾、硅平衡施用养分平衡是保持水稻超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各地应因此确定超高产的氮、磷、钾、硅施用配比。目前生产优质高产水稻田块的肥料是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氮、磷、钾搭配使用,氮:磷:钾为1:0.5:1,一般控制在每亩氮(N)14~16kg,磷(p205)8~9.5kg,钾(K20)10.5~16kg,并增施适量的硅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其中有机肥占总用量的0%~30%。

1.3精确定量施用氮肥水稻对化肥,特别是氮肥反应非常敏感,因此按超高产优质水稻形成的需肥规律进行精确化施氮尤为重要,而且精确合理施用氮肥,不仅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前提,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效的基本,并能保护环境,实现水稻的可持续生产。

1.4适时合理施肥因土壤类型、茬口、品种及栽培方式的不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也不相同,其产量结果也不相同,产量越高,单位产量地需肥量越高,一般每100kg稻谷中含有氮素(N)1.4~2.1kg,磷素(P205)0.6~0.9kg,钾素(K20)0.3~1.8kg;每100kg稻草中含有氮素0.6kg,磷素(P205)0.1kg,钾素(K20)0.9~2.0kg。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是不同的。因此施肥水平和肥料运筹策略也相应变化。

2施肥技术

2.1基肥基肥是水稻插秧之前施用的基础肥料,也包括面肥。其主要作用是:供应水稻前期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有效分蘖早生快发、还可以改良土壤,造成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吸收的耕作层。水稻除了吸收氮、磷、钾肥料三要素以外.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铁、镁、硼等微量元索,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过去施农家肥料如猪厩肥、草塘泥等有机肥料,肥分完全.,不注意氯、磷、钾肥的搭配施用,更考虑不到微量元素的使用,现在化学肥使用量增多.有机肥量减少,因而必须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和微量元素的利用。

有机肥要腐熟后才能施入田里,要耕翻入土,土肥相融。基蘖肥与穗肥配比一般为13:9。基肥用量因地力、茬口和秧苗移栽叶龄不同而异,地瘦、小麦茬或移栽秧苗叶龄小的基肥量要多些,占总施肥量的50%~60%;地肥、绿肥茬或移栽秧苗叶龄大的基肥量要少些。占总施肥量的40%~45%。按以上原则运筹肥料,既可促进早活棵、早分蘖,又能确保拔节期前后对养分的需要。

基肥的施用方法有全层施或浅层施。土壤蓄肥力强、基肥用量多的,基肥以有机肥、土杂肥为主的,则用全层施肥方法,使肥料在整个耕作层中均匀分布,形成松软肥沃的耕作层。土壤蓄肥力差、基肥用量又少,则采用浅层施肥法,将肥料施在根系最密集的部位,以利根系吸收。在无有机肥情况下,采用化肥基施,由于上水旋耕后施用养分逸失较大,应改为耕入土为宜。

2.2分蘖肥分蘖肥是水稻移栽后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和争取分蘖成穗而施用的肥料。栽培上要促进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施用分蘖肥的起始时期为移栽后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2叶位,使肥效发挥在有效分蘖期内,促进有效分蘖发生。有效分蘖期短的一般在基肥的基础上,于返青后一次施用尿素10~15kg/亩;有效分蘖期长的在第1次施用分蘖肥的基础上,还要看苗再补施接力肥尿素5~10kg/亩。分蘖肥最迟不能迟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滞后会导致无效蘖的大量发生。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预期的穗数要求,通过控制肥料施用量来合理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蘖生长发育。

2.3穗肥穗肥是供给稻穗分化及生长发育所需的肥料。水稻倒4叶抽出至倒2叶抽出期是高效追肥期,因此,这一时期施用穗肥能促进壮秆大穗,是提高分蘖成穗率和增加粒数的关键措施。穗肥按施用时间和作用分为:促花肥,促进颖花分化,增加二次枝梗,一般在倒4叶,幼穗分化初期施用;保花肥、保护颖花发育,避免或减少颖花退化.从而提高结实率,一般在倒2叶,穗形成初期施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乡镇应急救灾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

    - 阅0

    乡镇应急救灾的工作总结篇1“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心手相牵,团结一致,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自救互救潜力!让我们远离灾害,共建和谐!一年来,xx社区在xx区管委.....

    银行客户心得体会和感想,银行客户心

    - 阅0

    2022银行客户心得体会和感想篇1时光如逝,岁月如梭,弹指一瞬间,20xx年已经成为历史,回首这不平凡的一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细细想来,感慨颇深,在新的一年缓缓开启时,有必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