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6篇)

来源:整理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创新政策框架创新治理政策设计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19.010

新时期,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以及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与引领作用。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和激励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在科技创新事业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政策体系滞后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在系统性、协调性、整合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弱化了政策合力和效应。在新常态下,如何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框架、提高创新绩效,解决中国发展瓶颈问题?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总结和分析创新政策框架、创新治理、政策设计与政策工具的关注点与新变化,为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的优化与设计提供借鉴。

政策框架从注重科技创新本身向引领社会发展转变

随着创新活动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角色功能的变化,创新政策的内涵、政策着力点、工具选择等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相应形成了研发与规制政策(R&DandRegulation)、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SystemsofInnovation)、转型性变革(TransformativeChange)三种政策框架,①从注重科技创新本身向引领社会发展转变。

研发与规制政策框架主要形成于20世纪60至80年代,是“创新政策1.0”,注重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关注知识生产、研发、突破、高新技术、新颖性,主要依靠补贴资金、税收优惠、知识产权等措施。该框架将知识发现与发明专利环节视为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创新线性模型的延续和引申。

国家创新系统框架主要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到至今,是“创新政策2.0”,注重解决系统结构性失灵问题,关注产品与过程创新、知识生产、研发、增量创新等。这一框架拓展了创新主体类型,强调知识成果的应用与商业化,建立知识创造和成果运用之间的桥梁,促进系统内创新主体的互动与学习。

转型性变革框架是在全球创新治理、社会转型变革背景下形成的最新框架,是“创新政策3.0”,关注在社会变革和转型中创新的融入与引领功能。转型性变革框架主要解决社会与环境治理失灵问题,如贫困现象、气候变化以及不平等问题等,强调尽可能发挥创新的作用。这一框架中,创新主体更为多元,创新政策作用于整个创新链条来刺激投资,并从前瞻性的预见、创新实验、培育新制度、融合多种专长和技能等方面为创新提供方向。②

创新政策三重框架的演变体现了从注重科技创新本身向引领社会发展转变,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发生政策框架的替代。

创新治理关注治理体系优化与治理能力提升

创新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创新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用“治理”的理念和方法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强调多元参与、民主协商和依法治理。治理包括政治制度、公共价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四个维度。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工具理性特征,是创新治理的核心要素。创新治理体系反映治理结构的静态属性,是创新治理参与主体及其角色、功能、相互关系、运行机制的综合图景;治理能力体现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资源配制方式和有效使用的能力。

重构治理结构可为创新绩效提供制度支撑。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国家创新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建设思路、重点目标和政策措施,形成具有多主体、多层次、分工协同等特征的治理结构。创新活动具有复杂、动态、高风险等特征,创新政策制定需要政策专家与智库的知识支撑。主要发达国家在创新治理过程中,重视科技领域的智库建设,畅通决策参与渠道,强调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科技创新过程呈现出复杂、动态、相互依赖的特征,在治理工具选择与应用上应更加注重系统性。

政策设计强调着力点的多维度与有效性

首先,转变政策理念,促进政策设计从综合式转向专业式。在发展初期,创新活动面临着多种障碍和不足,各国政府往往通过综合性政策试图为创新发展提供一个问题解决的框架。但由于政策工具的作用维度和功能不同,政策效果并没有实现政府预期,甚至加剧了创新活动的困境。这就需要转变政策设计理念,从不区分政策目标或者政策对象、混在一起(“鸡尾酒疗法”)的理念转向更有针对性、目标更明确的政策(“点菜式”的政策),④即从综合式政策向专业式政策转变。

其次,掌握创新政策着力点的共性特征。Atkinson和Ezell总结了国家创新成功的政策着力点的共性特征。⑤第一,创新政策应关注各个行业的创新最大化。传统观点认为,国家可以通过转变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这使决策者往往将政策着力点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科技产业转型与发展对提升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有限,而农业、物流和商业服务等各个行业的创新是主要推动力,即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和整体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创新的最大化需要各个行业的整体发展。第二,创新政策应该支持创新的各个类型和不同阶段。创新包括多个环节,高效的创新体系需要创新领域在创新价值链上的各个节点都进行创新。创新政策应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运转,覆盖创新活动各个方面的政策。第三,允许颠覆式创新出现。创新政策要允许“破坏式创新”的产生,尤其是在新领域的创新。创新政策要兼顾传统优势企业、特定行业与新兴企业的并重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与支持,让新兴行业通过颠覆式创新获取市场份额,不断创新并提高生产力。

再次,理解创新主体的需求,注重政策设计的实效性。制定创新政策要明确政策对象的需求,使激励与规制发挥最大作用。Engel和Shepherd对不同国家的400名商业领导者进行调查,了解商业视角对创新政策的需求与评价。调查发现,业界认为原始创新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是急需改善的两个重点领域;支持未来市场的前瞻性立法、可预测的管理规范以及国际监管的协调等政策是业界关注的重点;同时,业界建议制定优化创新的政策、提供创业相关的技能培训、提供更大的研发基础设施支持以及提供直接的财务支持。⑥对创新发展的前瞻性预测与引导是目前创新政策的薄弱环节。创新政策不仅仅是资源分配的问题,更应该建立创新所需的框架条件,让企业能够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最后,注重科技创新体系的多层次性设计与发展。创新政策是多维度、成体系发展的,即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创新政策体系要注重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大学与研究机构、产业界、公众等参与者的角色、功能,以及在体系中所处的阶段或者位置,建立统一的话语体系。同时,健康的政策体系应着眼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纵向维度,使政策体系有结构、有深度。宏观层面关注战略制定与发展,既要走向科技前沿,也要面向民众发展,强调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中观层面要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允许创新体系的多元化;微观层面要从创新主体的视角制定政策,即政策究竟集中在什么方向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怎么样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⑦

政策工具注重多样性和组合效应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创新治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治理工具的选择。为了深入推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国政府在不断丰富、完善政策工具的种类的同时,更加注重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实践证明,协调得当、目标明确且有配套制度的创新政策组合已被证实是有效工具。

创新领域的治理工具往往可以从功能和作用层面两个维度来理解。在功能维度,可以分为规制类、经济类、“软”型等治理工具。⑧规制类工具用于界定创新产品和创新过程的约束条件;经济类工具为创新产品和创新过程提供激励;“软”型工具是其他两类的补充,是一种自愿型工具,如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利息共享、风险分担。在作用层面维度,可以分为供给―环境―需求等治理工具。⑨供给面、需求面工具分别直接对创新活动起到推动、拉动作用,环境面工具间接对创新活动起到影响作用。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治理的背景下,创新治理工具应当体现出创新政策关注系统变革,兼顾鼓励投资、提供方向的特征,即治理工具应当包括激励型、规制型、引导型等。其中,激励型工具强调对创新行为的直接驱动;规制型工具强调对创新行为的干预和影响,如行为准则制定、制度环境建设等;引导型工具强调对创新行为的导向功能,如战略方向引导、需求偏好塑造(绿色、低碳)等。在治理工具的选择上,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直接目标)和注重组合效应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激励、引导创新活动,规范创新行为,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公共政策执行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制度激励―网络结构的分析框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政策执行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以退耕还林政策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71303020、13YJC630006)

注释

①DesigningInnovationPolicyforTransformativeChange,sussex.ac.uk/spru.

②J.Schot,MovingInnovationPolicyfromaCompetitiontoaTransformativeChangeAgenda,2015-4-23.

③薛澜:《顶层设计与泥泞前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4期。

④薛澜:《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创新政策的联系及演变》,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2013年10月29日。

⑤⑥TheGlobalInnovationIndex2015:EffectiveInnovationPoliciesforDevelopment.http://wipo.int/publications/en/details.jsp?id=3978&plang=EN.

⑦顾淑林:《科技与创新政策体系:理论认识与分析框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2013年10月29日。

⑧S.Borrás,C.Edquist,"TheChoiceofInnovationPolicyInstruments,"TechnologicalForecasting&SocialChange,2013(8),pp.1513-1522.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2

从文化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科学技术创新集中表现为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创新和普及。回顾中西科学技术发展史,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以电器发明应用为代表的电力革命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在科学技术发展演进的历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科技创新的主体逐步由个体过渡到团体机构,由单一学科领域研究过渡到多学科领域交叉共同研究,主体间相互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所使用实验仪器等科学技术工具由简单逐步发展得更为复杂、精密,人类认识和获取自然界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所使用的思维方法不断演进,由感性直观逐步发展为包含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复杂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对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体现为多种属性的辩证统一。1.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其他科学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离开这些,科技创新就可能成为无水之源、猜测臆断。同时,科学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文化资源基础上,对自然事物的规律进行的新探索和创新,正如波普尔所说:“理论是我们自己的发明物,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它们不是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2]165现代西方理论界中,库恩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演进时,都体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性。2.个体性与社会化统一。科技创新需要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家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灵感等紧密相关,如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体现出科学创新中科学家自身的鲜明个体性特征。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特别是随着当代科研领域的扩大与深化,科技的研发不仅需要科学家之间的紧密配合,也越来越需要多个科研机构、多个国家政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体现出社会化、全球化的特性。3.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技创新是科学家认识和把握自然界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科技生产者在不断探寻未知、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探索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也遵循着科技创造生产自身发展演进的规律。当然,科学家进行科技创新不只是追求真理、认识世界,他们直接或间接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社会,提高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实现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体现出科学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二、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历程

1.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科技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先后提出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思想,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科学技术作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条件,提出:“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3]86邓小平强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这一时期先后推出“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展战略举措,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跨越。2.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观点。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4]500,坚持将增强科技观念、推动科技发展作为大事来抓。在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将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3.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将科技进步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5],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4.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思想。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继承了我党以往的科技创新思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6],要求科研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三、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创新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取得了辉煌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1.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和长足发展,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一大批前沿科技领域获得突破,科技实力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科技研发体系的不断完善,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突破,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获得大幅跃升。二是科技基础领域研究获得较大发展。国家通过组织实施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措施,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使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2003年至2013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科技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排在世界第5位[7]。三是科技体制改革成果斐然。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原有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过渡为以开放的市场机制来配置科技资源,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极大增强,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四是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不断涌现。据统计,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8]。随着政府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的建立,各类实验室、科研仪器和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逐步完备,“”“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先后实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结构日趋合理。五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从1993年颁布实施《科技进步法》开始,由各项科技政策法规组成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同时,科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国家间科技合作框架,初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正是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同志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22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任务。2.当代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现实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还不算高,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世界各国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基础继续领跑于世界科技变革浪潮,且继续针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政策。由于我国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仍处于后发追赶状态,因此,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面对发达国家科技占优势的压力,且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存在着被继续拉大的可能。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科技发展状况来分析,我国公众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依然偏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和前沿研究还比较薄弱,不同地区、行业间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水平偏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亟需提高,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市场转化机制、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与科技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科学研究的功利化、行政化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质量有待提升、经费管理使用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优秀人力资源仍显不足,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激发。

四、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现实分析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3

结构裂变带来战略性重构

结构裂变带来的是新的组合与新的发展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结构内部的单一改变,而将这样的改变放置在了与外部结构相互关联的转变之中,这将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形。纵观企业创新的多个侧面,真正的将创新演绎为内外突变,从而带来结构性的改变,这是企业创新足以影响开放式经济整体性格局的重要方面。这样的裂变是战略性的重组,是结构的整体性调整。在相关的分析中,结构裂变与战略性重构需要从至少两个方面去加以理解。这种调整一方面是企业创新本身的调整,另一方面是企业调整后的相关创新所带来的开放式经济的整体的结构性调整,从而切实实现企业创新对于开放式经济科学发展的促进。结构”一直是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模型论中的专有术语,结构”表达着一种特有的组织方式。企业创新需要突破原有的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等表层的单一创新模式与结构,不再孤立的采取某特定方面的创新,而是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并举,直面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的现状。在这样的带有根本性的结构裂变中,企业创新需要为开放式经济带来的结构的深沉裂变,而这样的结构性调整是以企业创新促进开放式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对于战略性的重构,这也是企业创新所需要思考的,这样的战略性意义上的重构,不只是针对企业,同时也是开放性经济所应该做出的调整。企业创新只有站在战略性调整的高度,才能够最终影响并促进开放性经济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从宏观出发,在大的指导思想上做好了定位,结构裂变与战略性重构的创新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将有利于整体的全面而科学的发展。这是切实有效的方法,也是以企业创新促进开放性经济科学发展所应该有的表现,是科学发展之路的先导。在这样的新的方式中,产业演化与管理创新得以推行。产业演化需要进行创作性的改变,这是整个开放性经济发展进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企业创新中所具有的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并举的新的技术图景与路径、结构裂变与战略性重构等为开放性经济产业演变式的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正是这一系列的创新式改革,促使了产业演变的实现。产业演变是一种影响重大的转变方式,要想真正的进入到产业演变的步骤之中,需要充分借助企业创新之力,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的探取为开放性经济产业演变提供充足保障,而产业演变的成功与合理进行又将在极大程度上调节开放性经济的整体格局,并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向前推进。除了有利于开放性经济的产业演变的科学发展,同时开放式经济科学发展中所需要的管理创新也得到了强有力推行。在之前的企业创新的可行性路径的相关分析中,企业创新需要寻找新的方式,而一些新方式所带来的正好是管理创新在开放式经济中所获取的重要地位,管理创新是对以往开放式经济中过分追求技术性创新的一种修正,同时这也可以看作新时代下人文观念对于后工业时代技术先行所带来相应弊端的补充性修正。

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并举

在企业创新中,采取新的技术路径,即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并举,将带来崭新的技术图景的构建。渐进式创新,就是按照产品路线图上规划好的需求进行创新,因此我们也叫它路线图式的创新或可预见的创新,例如Intel公司把迅驰升级到迅驰2,以及新一代Nehalem微架构,实际上都属于渐进式创新,这类创新将产品性能不断加强,为用户体验带来渐进式的提升。真正能给企业发展和用户体验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创新,我们称它为突破式创新,这种创新比较稀有”,它虽有明确目标,但人们却很难预测它能否获得成功及何时成功。渐进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原有的知识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相应的革新,而突破式创新带有突变与破坏的因子,是一种毁灭式的方法与手段。如何在这样的两种方式中进行相应的取舍,是当下需要面对的重大抉择。在以往的企业创新要么是单一的选取渐进式的创新之路,要么就是对过去与现有的几乎彻底式的抛弃,这样的方式也使得开放式经济带有了相应的色彩,并在非此即彼的状态之下徘徊。开放式经济受到不科学与不稳定的发展方式的冲击,对其科学的发展之路造成了极大影响。虽然突破式创新的意义非凡,但在开放型经济下的企业创新战略中,它与渐进式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认为,只有把这两种创新结合起来,让它们相辅相成,才能充分挖掘出它们的价值,以获取企业发展的持续性竞争力。

绘制新的技术图景与采取新的技术路线,是企业创新自我完善的途径,同时也是企业促进开放式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方式。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并举,为新图景的绘制带来了切实可行的希望。这样的结合并举,要求在借鉴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不仅有限创新,而且可以在较为恰当时候选取破坏性的创造手段。回到企业创新而言,如果在充分参考企业的相关规模、所处地位、行业特征等基础上,保证了信息来源和知识密度的有效性,那么企业创新是可以采取突破性的方式进行革新。这样的企业创新是具有适度的科学性的,而通过这样的企业创新所影响到的开放式经济,也可以朝向更加科学的路径得以发展。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并举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创新意识研究与经济学科的交叉研究之中,著名经济学家汉德生曾就这一命题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当然他的讨论更多的是将关注点放置在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两者分别对企业的整体性影响之上。而我们当下倡导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并存,是对原有讨论的突破,是对新的技术场景绘制的需要。渐进式与突破式创新将带来企业的新发展,而这样的新发展又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的开放式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格局。两种方式的恰当的结合性使用,将会成为以企业创新促进开放性经济的科学发展的又一有效手段。这样的创新使得开放性经济一体化结构得以构建与企业创新的双赢。一体化”是当下经济所追求的共赢性格局,而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开放经济中的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开放经济科学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企业创新,便是需要借助媒体化时代的大背景,通过传播媒介的多元与密集引发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新型创新,来帮助开放性经济走向科学的发展道路。

当下的一体化”是全球性的一体化”,区域经济需要在各地区、各行业的交互中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企业创新正是在创新中选取了与传媒化时代密切相关的创新方式,使得原本就以寻求融合为基点的开放式经济更快的迈进了一体化”的进程之中。当然,在推动开放式经济一体化,并促使其健康、稳步的走向科学发展的同时,企业在自我创新中也获取了相应的收获,企业探寻出了一系列新的自我创新之路,同时以这样的自我创新去改变着整个大的经济格局。这样的互动与演化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开放式经济体系在这样的演变之中确立了更加合理与健康的框架,企业作为开放式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也转变得更加完善。创新之路在企业发展与开放式经济发展中科学演进,以企业创新促进开放性经济的科学发展注定是一条双赢之路。#p#分页标题#e#

传播媒介的多元与密集引发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新型创新

企业创新实际上也一种社会交往,是通过社会交往寻找和判断最适合于特定企业、特定运作和特定市场的新观念。为什么必须通过社会交往呢?因为我们所说的创新是熊比特意义上的创新”(innovation),而不是科学家关在实验室里从事的发明创造”。而现代传播媒介的引入,使得企业直接单向的促进向经由媒介影响的路径发生转变,媒介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全面革新的必须。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新近微博对企业营销创新的巨大影响。微博的高覆盖及高渗透是很多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而恰恰是这种天然的媒体属性及低成本特点让越来越多的地板企业也加入到了微博中,并开始尝试运用这种新形式的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历经几年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微博已然成为企业品牌营销的另一大战场。正如传播之父麦克卢汉所言,世界终将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地球村,这样的紧密性正好切合了开放性经济的特质,开放性经济正是这样的一种根生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货币自由兑换全面加速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一体化与经济生活国际化使得开放式经济中的各个经济实体必然关联,而这样的关联正是一个传媒世界所带来和必然面对的。在传播媒介大量介入、世界日益媒体化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企业创新也以自我的新变化促进着开放式经济的科学发展,同时这样的新变化也是以企业创新促进开放式经济发展的新的有效方式与具体表现所在。

具体而言,这样的新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形态在于传播媒介的多元与密集引发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新型创新。在原有的企业创新的基础中,不仅打破同行业之间,同时打破不同行业间的企业联动,跨越企业组织边界,将带来整个开放性经济的革新。企业组织的边界一直是企业革新中所不愿意去触碰的部分,因为在一般的经济学观念中,组织是区分开不同行业,使得整个经济领域得以秩序化的基础,企业的革新一般都避免去打破相关的行业边界。但在媒介时代,媒介的密集和多元使得企业革新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媒介这一载体,企业革新因此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相互紧密依存的状态之中。因此,现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刊物、报纸、简讯。通过国内和国际相应的媒体发电子文档,传真以外,有的企业上门去送,这些形式无非是求得媒体对各方面的需求和报道和认可。无论是何种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都是为企业,为大众服务。例如大众公司就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企业创新,在2011年4月21日第十四届上海车展上,大众汽车品牌面向中国公众启动了一个探索未来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对话平台———大众自造”项目,大众自造”是一个可以由消费者自己创意、设计、分享和讨论心中梦想之车的交互平台。在这场充满创意和激情的造车之旅中,互联网不仅担当了主要的传播渠道,更担当了消费者与大众汽车品牌双向沟通的创新平台。实际上,媒体不只是对大品牌、大企业才适用,其实小型企业也需要,这可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企业的推广工作以及企业信誉,而且几乎每行每业都可能用到。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4

开放性。文化的开放性是基层文化向前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宽松的状态下让文化自由发展,才能让基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自主选择与自主生成民众自己所需要的文化。

民主性。文化只有在民主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不丧失受众根基,只有充分的发扬文化的民主性,才能调动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创建属于民众自己的文化。

多样性。基层文化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当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时,受众自己如何平衡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是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只有基层文化从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融合与共享,才能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动态性。在基层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时代要求基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延展性与进步性,延展性决定了基层文化的动态发展,基层文化在不断选择与不断转化的动态发展中形成新的发展风向,让不断更新的基层文化在新陈代谢的发展中不断进步。

生成性。基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二次创造与创新,才能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创新是基层文化实现自觉落实与实践的重要方法,也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命和灵魂。在基层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受众不断的对现有的文化进行下意识的改造,从而不断的突破以往基层文化中的限制,最终促使旧文化向新文化不断转换。

基层文化创新的分类

基层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通过基层文化的创新,引发过去基层文化构建观念中的落实规范,最终用正确的方法消解传统基层文化中的惯性,从而实现基层文化的重铸,最终推动重大的变革。

基层文化知识体系的创新。基层文化创新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民族精神创新的基础,基层文化建设不光是一个长久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创新民众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只有创新基层文化知识,才能提高民众的文化创新能力,从而为创新实现更好的条件,最终让基层文化的床良性循环。

基层文化思维方式的创新。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创新民众的思维方式,才能让民众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源不断发展的源泉。

基层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唯有当代的文化体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助于基层文化的发展,基层文化才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走向新的台阶。

基层文化创新需要的特点

时代性。在基层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唯有每个民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的思考文化发展的方向,才能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新课程文化。

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通过唯物主义辩证观点辩证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基层文化创新的源泉。在中国当前的基层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平等对话的民主认同,实现社会文化多元开放的积极心态与情景生动的理性实践。

整体性。在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为基层文化建设进行服务,最终将基层文化建设当做解放思想的重要手段,最终给基层的民众终极的人文关怀,最终将构建民众的精神家园与重建基层文化价值体系当做新时期文化建设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前瞻性。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调动民众的建设积极性,最终发挥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让新时期的基层文化更具生命与活力,最终让基层文化的发展扎实牢靠。

发展基层文化中所要保留的价值底线

在发展基层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才能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基层文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民族主体的重要凝聚力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实现着稳定民族精神风貌与民族特殊气质的重要责任。

民族文化决定着民族的整体精神的总体风貌,在民族文化渗透到民族文化发展多样性之中时,民众最终找到了自己民族中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最终形成了特定的民族精神。

在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正视民族文化对基层文化的渗透,让基层文化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培育和丰富适应从封闭的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最终转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过程。在民族文化体制建设的基础上,让缺乏活力的高度统一模式最终向多元模式实现转变,也是从人治到法治的重要转变。

在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基层文化的创新规律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建设要领,在基层文化建设的初期,传播式的创新是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方法。

要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实现现代与后现代文化的转换与互动。

基层文化的发展行历程久远,在进行基层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增加研究者的学术对话,也要在改进,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多元与综合性的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实现基层文化的发展与拓展。

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文化交往,文化选择,文化批判,文化兼容与文化积累的过程中相互连结与相互作用基层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7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教育的创新需要依靠多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小学教师的自我创新与发展,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研究和探讨,作出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深刻思考。

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新要求

拇葱陆逃的概念来看,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教育要从思想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进而构建起创新教育的新模式,使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有效进行。同时,全新的人才观念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创造力存在的普遍性,认为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拥有创造力,并且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办法实现开发和成长,最终成长为新时代的创造型人才。根据新课标改革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把握和协调基础素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注重基本语文技能的掌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除此之外,还应该突出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从综合性学习评价的角度出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其中的重要标准,更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明确地树立了正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要突出创新,其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工具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要点

从新课标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并且在不断改革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明确把握创新的正确方向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长期发展来看,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在于坚持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即保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坚持贯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坚持提升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的方向,教师必须关注和强化的是“人文性”因素的创新与发展。具体来说,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不能够背离人文性的根本特征,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要依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以感染,通过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个人能力与健全人格的发展,并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不仅如此,还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和正确升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小学语文教学还要突出阅读教学中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避免出现教师完全主导的现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体验与思考的机会,并且要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之间的思考与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创新

教师的创新与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从教学创新的角度出发,教师必须要树立勇于创新的观念,先从教育理念和个人意识上加以创新突破,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动力源泉。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从而探究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不断的创新尝试,教师能够更加理解和掌握不同方法与教学内容的适应性特征,为长期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这些创新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教师树立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真正学会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工作不能够漫无目的地开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准确地寻找到创新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有效的创新。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帮助学生在思维能力、创造力等方面进行提升。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主动探索的精神,并且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思想方法。同时,教师要结合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健康的教学模式。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拓宽教学的范围,建立有效的综合性学习平台,结合课内外的多方面资源,组织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课内外的沟通交流活动,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探究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运用的机会。

(四)教师要把握学生特征,创新教学模式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征来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够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要进行创新式的教学实践。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够脱离语文教材,因此教师要在透彻地研究和掌握语文教材内容结构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实际需求,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地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在基本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并非要刻意地要求知识的系统性,而是要结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充分地联系生活实际,发掘潜在的实践教学机会。所以,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拥有更多地机会去面对语文材料,通过自身的语文实践来体会和感受语文运用的方法和规律。学生是教学发展的首要主体,因此,语文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习需求来开展,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同时,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特征进行决策和组合。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Super生涯发展理论;分年级;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3)04?0037?04

当前,创新、创业、创造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引擎与动力。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创业型人才。这势必要求高校加强具有开创性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获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适应与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作为生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Super生涯发展理论可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从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视角,拟对分年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作一探讨。

一、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

Super(舒伯)在生涯发展研究史上是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师。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以及职业社会学的长期研究结果,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生涯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在于使职业咨询从关心当前的职业适应,发展为着眼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生涯发展理论的三个要点包括:“自我概念”(self-concept),生涯发展阶段(developmentalstages)和生涯发展任务(careerdevelopmenttasks),生涯发展与生活角色(liferoles)[1]。其呈现的生涯发展包括以下主要特征。

(一)生涯发展的阶段性

Super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他指出,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具有固定型态,且不可逆转的过程。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人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与职业发展有着相互配合的关系,人的生涯发展会伴随着年龄的成长而递进,每个年龄阶段各有其生涯发展的任务。

(二)生涯发展的独特性

围绕着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涯发展理论强调了个体差异以及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在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在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生涯发展需要、生涯发展路径和职业选择等。

(三)生涯发展的成熟性

围绕着生涯发展任务,Super提出生涯成熟度(careermaturity),是对生涯发展理论的贡献之一。生涯成熟度是发生在生命中某个阶段内,由成功完成生涯发展任务而获得的。一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历程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二是以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所作的衡量。生涯成熟度包含了职业选择的定向、职业信息和规划、职业偏好的一致性、个人特质的具体化、职业选择的独立性、职业偏好的智慧等六个维度。它为个人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二、生涯发展理论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应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涯教育

Super认为,生涯发展是人生发展(如心理、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人生全程(lifespan)的发展角度了解大学生生涯发展和个别需要。生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成就事业。择业、就业是大学生生涯发展的一个阶段,但不是最高形态。而当一个人成为创造者的时候,就不再是被动的就业者,而已经成为一个劳动岗位的创造者,在解决自我发展的同时,更可贵的是,为社会其他劳动者创造岗位,创造生涯发展的机会。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涯教育的重点集中在传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上。大多数学生仅仅将创业作为找不到工作时的备选方案。因此,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涯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当中,确定创业教育非功利性的战略目标,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注重教育学生将创业作为生涯发展的目标和阶段性过程,注重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高度融合,指引学生从不同的发展领域(如自主创业、基层创业、岗位创业、团队创业等)理解创业选择,并界定创业规划的困难和需要。

(二)创业教育可分年级、分层次开展

由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知,每个人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个人在每一阶段的个性、认知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都会有不同的需求。低年级的学生侧重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研究生阶段更加注重科研创新成果向创业项目的转化。其次,创业教育作为西方发起的一种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教育[2]。Super强调个体差异以及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在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生涯发展需要和创业选择等。不同大学生个体在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对于夯实创业理论、掌握创业实务、提升创业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因此,在创业教育中引入生涯发展观,强化大学生对创业兴趣、能力的认知,有计划、有目的、分年级、分层次地进行引导,注重大众化普及与个性化指导,无疑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理论选择。

(三)创业教育宜注重以生涯成熟度为核心的创业潜能开发

生涯发展理论中,生涯成熟度是发生在生命中某个阶段内,由成功完成生涯发展任务而获得的[3]。创业作为个人生涯发展的高级阶段,个人能否成功地实现创业的目标,主要取决于各阶段的准备情况。以创业为导向的生涯成熟是由创业意识、创业特质、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组成的整体状态,并非单一维度的个体特征。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指向以创业为导向的兴趣、价值观、特质等自我概念的澄清,即解决“我可以创业”的问题,另一方面指向促进个人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成熟,即解决“我能创业”的问题。鉴于此,以生涯成熟度为核心的创业潜能开发,应以“生涯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个体生涯成熟为目标,以提升创业导向的生涯管理能力为切入点,创业意识激发与创业潜能开发并重,从发展的角度对个体创业活动中遇到问题进行综合性解决。

三、高校分年级创业教育体系构想

(一)内容体系

生涯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应具有集创业观念、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等于一体的完整内容体系,其核心是培育正确的创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规划能力、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范畴涉及生涯规划、学业规划、社会认知、创业实务等诸多领域,应设定不同年级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同时将创业教育每个范畴涉及的具体内容拆解到各个年级。大一年级侧重于学生发展意识、目标意识、创业意识和学习动力的激发,大二年级侧重于学生规划能力和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大三年级侧重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业实践的积累,大四年级侧重于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侧重于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具体见表1。

(二)工作体系

1.课程平台

创业教育课程应在科学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科学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既分工又合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教材、练习、案例要成为一个系列整体,有一定的结构。而该结构不仅需要符合知识系统的科学性,还需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发展和生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学校应将创业教育贯穿第一课堂,修订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着意识、精神、知识和能力“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内容,按照宽口径专业目录构建基础教育系列、专业教育系列和工程教育系列的三大系列课程体系,为学生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科学构建三个层次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即:低年级侧重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形成创新创业观念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发展与职业概论》《创新性思维与技能》等;大二、大三年级侧重以教授经营管理等创业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设置,包括《现代管理方法》《企业经济管理》等;高年级则侧重于以服务于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设置,包括《数学建模与实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系统介绍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2.活动平台

霍兰德创业型人格理论认为:活动是创业型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4]。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指导和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生的创业观念,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学校可以设定引领性活动、启发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三大活动模块,综合运用普遍指导、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等手段,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营造“肩负青年使命,争做创业先锋”的浓厚创业文化氛围。其中,引领性活动旨在唤起生涯发展和立志创业的使命感,解决“为什么创业”的问题;启发性活动旨在传递生涯发展和创业管理的知识,解决“创业是什么”的问题;实践性活动旨在锻炼创新创业的能力,解决“如何成功创业”的问题。创业教育活动体系内容,见表2。

3.孵化平台

1)政府部门投资建立的公益型创业实训基地

国家应制定和改进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同时政府出资建立政府主导的公益型创业实训基地,并下拨经费鼓励高校和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公益型创业实训基地。地方政府也应将创业纳入地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教育部门和企业、商业部门的联系,推动大学生创业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如美国的“洽作计划”就是在政府的建议下,高校与公司、非赢利机构、政府机关合作,让在读大学生定期到他们中的机构参加一定阶段的工作实践。

2)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的创业实习基地

大学应积极利用与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机会,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科研合作项目等建立创业实习和创业孵化基地,并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层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运作,亲身感受真正的企业精神,尤其是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价值观、运作规范、企业文化、服务理念、企业风险等,为学生锻炼创业能力提供真实的模拟环境和实践平台。如美国的“硅谷”就是典型的创业园,其中60%~70%的企业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目前国内的上海的紫竹工业园区、北京的中关村创业园区、大连创业园等都为当地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场所,为大学生锻炼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高校内部的创业孵化和创新基地

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可依托具有较强示范性和较大学科覆盖面的实验室及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带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实验室与学生科研项目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可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创业实训室,提供创业场地、硬件设备和创业培训、创业咨询等,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够进行一定规模的创业实践和创业项目孵化。

(三)保障体系

1.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前提。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除了要具备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从事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热情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创业实践和创业体验。同时,创业教育的分年级实施架构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规模、层次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高校专业教师和创业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高校应以专业化为目标,着力加强两支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队伍创业教育相关学科优秀专业教师组成,负责学生创新项目的提出、开展、成果转化等专业层面的工作,带领高层次创业。另一支队伍由创业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学院就业创业方向专职辅导员、校外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社会人士组成,负责创新创业政策、流程等指导咨询实务层面的工作。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创业教育专职工作队伍的培养,通过派出培训、企业实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统筹协调、分工明确的工作体制机制

创业教育的分年级实施架构要求创业教育工作深入学院、年级、班级。因此,统筹协调、分工明确的工作体制机制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进一步强化校院两级对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遵循创业教育工作的特点,创新工作体制。如东北大学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学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独立建制的学生创新中心,在工科类学院建立起院级学生创新中心,形成了“领导统筹、部门分工、院系参与”的工作格局。其中,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订工作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及目标;学生创新中心负责创新教育与实践,学生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创业教育,团委负责创业实践;学院创新中心负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保证和工作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胡习文.试论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33):176-177.

[2]路葵.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0(3):58-6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施工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 阅0

    施工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1参加工作已多年了,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法,以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

    班级年度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2篇)

    - 阅0

    班级年度总结报告范文篇1回望过去,半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渐渐适应了这种丰富的大学生活,一点点地走向成熟,同时也获得很多的知识,本学期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