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科普工作计划(6篇)

来源:整理

养猪科普工作计划篇1

20__年,全县畜牧业生产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紧紧围绕《__县20__年畜牧业工作计划》提出的任务目标,加强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以肉牛产业为重点,统筹良种、饲料、防疫、市场等各项工作,扩大养畜规模,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有余,积极培育黑山羊、乌骨鸡特色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动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__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效益的关键性一年,为有计划、按步骤推动畜牧产业发展,特制定二九年畜牧兽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畜牧科技与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肉牛产业为重点,扩大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有余,积极培育黑山羊、乌骨鸡特色产业,推动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思路

加强良种、饲料、防疫、市场四大服务体系建设,在品种改良、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科技推广、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四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加大肉牛产业培植力度,提升初级产品质量。积极争取项目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延伸产业链。深化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拓展服务空间,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三、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目标

1、存栏:大牲畜11.2万头,其中肉牛10.1万头;生猪16.5万头;羊8万只。

2、出栏:肉牛7.3万头;肥猪16.5万头;肉羊14.8万只;禽225万只。

3、完成肉类总产量31220吨。禽蛋产量1700吨。畜牧业产值34600万元。

(二)科技推广任务

1、突出肉牛产业重点,抓好示范带动。发挥典型引路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发展优质肉牛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一是继续巩固已建肉牛生产示范村、示范户,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养殖规模和养殖水平。二是继续巩固14户挤奶户,稳步扩大县、乡各集镇西门搭尔牛优质鲜奶供应。三是抓好优质肉牛基地建设项目,抓好州级示范村,依托示范村扩大肉乳兼用牛养殖示范点,扶持100户肉乳兼用母牛养殖示范户,积极争取创建标准化肉牛规模养殖示范县。四是抓好千村扶贫百村推进卫生圈建设和农业血防家畜圈养项目,完成20__年扶贫项目村畜牧业建设任务,完成血吸虫病疫区家畜圈养13641头,项目各项建设达到验收。五是抓好示范扶持,发展55户规模养猪户,10户规模养鸡户,继续抓好规模养羊户,以示范带动发展。

2、加大畜种改良技术推广力度。继续抓好公牛工作,加强和完善肉牛冻精改良网络建设,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8万头。加大生猪良种体系建设力度,搞好品种规划布局,扩大生猪良种覆盖率,完成猪杂交改良2.5万窝,其中人工授精0.6万窝。抓好特色产业,推广无量山绿耳乌苗3万羽。

3、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提高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每个乡镇建3个防疫示范村。全县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应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头次必须达到计划指标。加强市场检疫,做好规模养殖户、畜禽及其产品贩运户的培训和合同管理,产地检疫率达到100%,争取年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4、加强能繁母猪管理,建立健全能繁母猪管理档案。做好劣杂公猪的清理淘汰工作,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强化能繁母猪保险后期管理,推行能繁母猪管理责任奖惩制度,把能繁母猪的防疫、保险保健与工作任务挂钩,抓好仔猪生产和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户,完成4个标准化生猪示范小区建设项目,确保生猪生产顺利发展。

5、开发饲料资源,改变饲料生产模式。大力推广农田种草和秸秆青贮技术,一是实施以种植优质饲草为重点的肉牛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发动养畜户扩大青贮玉米、高丹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抓好利用核桃林地种草养畜项目的试验示范工作,全县良田好地种植优质饲草18000亩。二是开发饲料资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完成秸秆青贮20__0吨。

6、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普及科学养畜知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干部下乡、培训会、组织参观等形式,扩大宣传面,激发广大群众发展肉乳兼用牛的积极性。实施好养殖技术培训进村入户工程,举办科学养畜、母牛挤奶、乳品初加工、冻精改良、秸秆青贮、牧草种植等培训500期,培训人员3万人次。

(三)依法行政,切实贯彻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种畜禽、疫苗、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抓好系统内的纪律作风建

设,继续推行干部职工挂牌上岗、上下班签到制度,把热情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事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履行好《__县畜牧事业局四项制度服务承诺》,对所涉及的行政收费项目,一律实行公开,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收费标准,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强制度建设,采取组织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强化干部职工的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反腐败本质上就是一个制度建设的过程,通过监督的深化,使制度建设更好地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根本性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强化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严格执行《__县畜牧事业局规章制度》和《__县畜牧事业局规章制度实施细则》,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建立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机关干部和科技队伍的管理,形成管理制度化。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领导,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把畜牧兽医工作纳入“二九年畜牧业工作责任目标考核”,签订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落实,为畜牧业发展起好组织保障作用。

(二)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建立畜禽产品优势产区。巩固已建的肉牛生产示范村,把肉牛示范村向交通沿线集中,依托示范村积极发展3头以上西本高代杂交母牛养殖户,对达到验收的示范户给予扶持。抓好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小区建设项目,积极扶持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户),对达到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10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户、5000只以上的规模养鸡户给予扶持。通过扶持大户,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生产模式,分步建立相对集中的优势畜禽产区。

(三)抓住国家重视奶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充分挖掘西门塔尔母牛的潜力,对饲养西门塔尔母牛进行挤奶的示范户给予扶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__县委、__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继续巩固已建立的挤奶户和鲜奶供应网络,鼓励和支持农户、个体工商户从事鲜奶收购和加工,建立消毒奶、保鲜奶、酸奶等销售网络。在杂交牛较多的村社,发动群众挤奶做乳扇,组织养牛户采取分散或合作方式进行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从而实现我县肉牛产业提质增效的根本性转变。

(四)加强良种、饲料、防疫、市场四大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抓好改良区内公牛工作,推行改良岗位技术人员绩效工资与任务挂钩,并实行单项责任考核奖励制度,推动肉牛冻精改良发展。推广生猪杂交改良技术,完善县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实现县内种猪统一供应。充分利用现有肉牛冻精改良站点资源,建立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点,扩大猪人工授精覆盖面,全面提升生猪生产的质量。抓好良田种草、作物秸秆开发利用、成品饲料的监管工作。加强防疫体系建设,层层建立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市场服务,强化动物疫病监控,做好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工作,促进畜禽产品流通。

(五)加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创造畜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深刻领会,大力宣传,切实贯彻实施。继续深入贯彻《动物防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执法体系建设,规范监督管理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肃查处非法制售违禁兽药和在饲料、饲料添加剂中添加违禁药品的行为。正确处理好加强疫情防控与维护正常市场流通的关系,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合法经营,减少重大动物疫情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六)深化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改革,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改革,按照《__县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理顺管理体制,细划工作职能,拓展公益领域,完善社会公益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加强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队伍管理制度,把科技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实行定岗、定责、定任务指标,提升科技贡献率,建立起严谨、高效、务实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发挥好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构筑起县、乡、村三级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七)做好能繁母猪管理工作,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按照建立的能繁母猪管理档案,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加强在册母猪和参保母猪的管理。搞好生猪品种区域规划布局,对规划区域内群众饲养的种公猪实行《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制度,对无证的公猪或劣杂公猪坚决淘汰。建立健康有序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以国家服务体系为支撑,支持有条件的农户经营猪人工授精业务,开展区域内的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生猪群体质量。

(八)加强项目管理,搞活农村经营市场。抓好省州批准实施的肉牛基地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动物卫生监督所建设、防疫体系建设、农业血防家畜圈养、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完成项目各项建设内容,争取启动__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做好后续项目的研究和储备,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现代农业发展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建设项目、利用核桃林地种草养畜项目等。建立和完善畜产品市场运销体系,以行政村为单位,在畜禽优势产区组建产业生产互助协会、营销协会、科普协会等组织,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把农村市场搞活。

(九)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大力宣传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利用电视、报刊、科普电影、组织参观等形式,扩大宣传面,激发广大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村专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实施好科技下乡入户工程,加强畜牧兽医科技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升级,促进单项技术推广向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转变。

二九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全县畜牧业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抓住良好机遇,不断创新机制,自加压力,狠抓落实,齐心合力,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开创畜牧兽医工作新局面。

养猪科普工作计划篇2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经历几次大起大落,就像股市一样充满风险。根据资料显示,2006年至2007年,猪蓝耳病暴发使生猪存栏数量明显下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然而,猪肉价格回到正常水平没多久,2011年爆发的腹泻病又给猪仔存活率带来严重影响,猪肉价格再次出现较大波动。

不难发现,养猪业的每一次起伏,很大一部分是由生猪疫病流行所致。我国养猪量居世界第一,猪病防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如今防控手段已有很大改善,但猪病难控的局面仍然客观存在。

猪病难以控制究竟与哪些原因有关?如何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控制猪病的发生?近期,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主任、国家生猪产业体系猪病防控岗位专家姜平教授接受本刊专访,就上述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记者:近年来,猪瘟、蓝耳病等疫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且生猪疫病越来越复杂。在您看来,猪群整体免疫水平的下降,是否与这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有关?

姜平:我国很多猪群免疫水平低下,确实与猪瘟、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原有关。这类传染病原可以相互作用,一旦猪群受到其中一种病原感染,很可能引发其他病原感染。我国政府和养殖企业对这些疾病的防控十分重视,采取了疫苗免疫接种、分群或“全进全出”等综合性饲养管理和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等办法进行防控,使得这些疾病得到了较好控制,急性爆发和流行正逐步减少。但亚急性、温和型病例却时有发生,发病过程和经济损失与饲养管理条件和应激密切程度相关。

记者:以猪蓝耳病为例,此前相关人士说已得到控制,但您认为并没那么乐观。那么现在您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

姜平:我国猪蓝耳病毒的流行十分广泛,极大部分猪场都存在带毒现象,因此猪群的免疫力普遍较低。而且这种病毒的基因很容易变异,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常常达不到理想水平。就蓝耳病来说,我国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分为美洲型和欧洲型两种血清型病毒。美洲型病毒存在很多基因亚型,高致病猪蓝耳病病毒就是其中一种,它的基因和毒力都很有特点,所以被单独命名。同时,猪群中还存在很多其他亚型的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它们的毒力和抗原性均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一旦时机成熟,很可能形成新变种。

当前我国普遍采用蓝耳病活疫苗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效果还是很理想的,而且养殖户对该病的综合性防控管理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所以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猪蓝耳病防控现状比较乐观。但我认为,现阶段我们应该加强对蓝耳病抗体检测和变异毒株的检测,加快研究开发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的疫苗,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进一步改善猪群饲养设施和设备,减少次生危害。

记者:您研究蓝耳病多年,对于它的流行规律有什么发现?怎样对该病进行有效防控?

姜平:纵观国内外蓝耳病病毒的流行情况可以发现,这种病毒的流行有一定规律,大约5年一次大流行,3年一次小变异。该病1996―1997年在我国第一次爆发并流行,2001―2002年为第二次,第三次则是在2006年,且不同时期的病毒基因序列均有不同程度变异。近年来,学者们发现,该病毒基因、毒力和抗原性仍在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频繁的人类活动和猪群活动、不同生物种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等都可能引起病毒基因变异。

我们发现,该病发病与否与该病病毒的感染状态关系较大,短期内如果猪体内病毒大量增殖,发病的可能性就很大。病毒的感染状态主要取决于猪群的免疫状况、饲养环境以及猪群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同时我们还发现,该病的死亡率、发病持续时间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猪群的管理水平、预防性用药成本和猪的市场价格有一定联系。因此,我认为除了加强病毒变异的监测,把握正确的疫苗免疫程序和接种时间,减少疫苗接种给猪群带来带毒压力之外,还要进一步改进饲养管理条件,提高卫生水平,避免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

记者:现在市场上有哪些防控蓝耳病的疫苗?养殖户怎么选择合适的疫苗?

姜平: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类,其中,活疫苗有很多毒株,包括高致病性活疫苗(JXA-1R、HuNan112、TJM-92)、传统毒株活疫苗(R98和Ch-1R)以及进口的VR2332传统毒株活疫苗。一般情况下,活疫苗有基因重组和毒力反弹的风险,对不同亚型的流行毒株保护作用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选择疫苗不可盲目,应该根据流行毒株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并注意疫苗免疫程序。此外,也不要忽视“全进全出”和分段饲养管理方法、封闭饲养和发病猪血清驯化技术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的作用,同时,预防保健用药也可以防止细菌性病原混合感染,减少发病死亡率。

记者:猪圆环病毒也是危害很大的生猪疫病,您用8年时间研发了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能否谈谈这段经历?疫苗的效果如何?

姜平:1998年我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兽医学院进修时就注意到了这种病毒,因为该病1997年首次在加拿大暴发时曾引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当时我们研究组利用PCR方法对江苏省几个猪场送检的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均为阴性。2001年年底我回国,发现很多规模猪场出现了“高热综合症”,尤其在夏季,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那段时间,实验室收到很多病料,我们也实地调查了近百个猪场,在对病原进行检测之后,发现很多病例都存在蓝耳病毒(PRRSV)和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的情况,而且猪体感染的试验证明,这两种病毒同时感染明显增强了致病作用和临床发病程度。

当时我们对发病猪的内脏和淋巴组织悬液进行了灭活处理,然后做了免疫接种,发现这种方式对控制临床急性发病有一定效果,我们猜想也许灭活型疫苗对该病具有保护作用。这就激发了我们的研究兴趣,于是研究小组开始了该病灭活型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当时国内外均没有关于该病疫苗研究的消息。在克服了病毒培养、灭活、免疫佐剂、疫苗质量标准制定等难题后,2007年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SH株)获得了农业部批准,开始进行临床试验;2010年8月在国内第一个获得新兽药注册并成功上市。目前,该疫苗由洛阳普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南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量达5000多万头份。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它可以有效降低生猪感染该病的几率,降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能有效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它还打破了进口疫苗对国内市场的垄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我了解到您有一项关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课题入选了2013年教育部科技研究重大项目。此次研究主要针对哪些问题?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姜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也就是俗称的猪蓝耳病,这个课题也入选了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周期为5年,属于应用基础研究。我们主要是想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该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解析病毒免疫调节相关蛋白,寻找新型疫苗的靶向分子和蛋白,最终目标是为了研制新型光谱疫苗。目前,我们已经在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发现了两种与该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蛋白,还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记者:政府一直号召加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作为这方面的专家,您认为目前我国防控工作面临哪些难点?对于科学防控您有何建议?

姜平:我国猪品种单一,50头以上规模化猪场估计有30%~40%,规模化程度差异很大,饲养管理方式和生物安全控制相对落后,种猪群饲养标准化程度也比较低。而且我国猪病复杂,上世纪60~80年代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大猪病依旧存在,猪蓝耳病、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等新的猪病不断出现并流行。这些都使得我国猪病防控面临诸多困难,尤其在猪场设计、饲养管理方式、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环境控制、疫苗品种、药物质量、疫病诊断技术和兽医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不足。

当前,在猪病防控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理解和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工作方针,在农业部统一领导下,科学设计规划布局养猪规模,引进、学习、推广先进的养猪技术,建立种猪场疫病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高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重点抓好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预防和控制,不放松猪圆环病毒和气喘病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同时,还应该鼓励科研机构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科技集成,及时转化最新科技成果,组织科技力量,进行集中攻关,控制猪伪狂犬病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疫病的重新发生和流行,确保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您是如何理解创新的?对生猪疫病研究而言,怎样才能实现创新突破?您下一步有什么研究计划?

养猪科普工作计划篇3

“景县津龙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位于景县西南部龙华镇南,截止2012年底土地流转面积已达900公顷。主要经营模式为:种植——养殖——种植,其原理是通过有机耕种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农产品经加工用于无公害生猪养殖。然后利用丰富的猪粪尿资源建立沼气池,生产三沼(沼气、沼渣、沼液)产品,沼气用来发电,生产绿色能源,沼液和沼渣用于有机耕种,从而实现了农业的有机循环。

一、实施农牧结合策略发展规模化种养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饲料用量与日俱增,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市场竞争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针对分户种植存在的诸多弊端,2005年底开始着手开展农民土地流转工作。截止2012年底,公司流转土地规模已涉及周边6个村的900多公顷,这些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牧草以及蔬菜,粮食总产达到了12000多吨,牧草9100吨,蔬菜780吨,实现产值2860万元,纯收入240万元。玉米主要作为饲料用于养殖业,小麦除留足口粮外全部上交国家,2012年共计销售粮食6000多吨,实现了种养结合,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周边农业的良性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养殖方面:在积极发展生猪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驴及家禽养殖。截止2012年底,该公司生猪存栏4.8万头,奶牛存栏3000头,肉牛存栏1200头,肉驴存栏1500头,公司肉联厂年屠宰加工生猪11万头,肉牛600头,加工冷鲜肉7800多吨;饲料加工车间年加工浓缩料5000吨,配合饲料5万吨。公司年共计实现产值6亿多元,年利税4800多万元。

农牧结合的成功经验,真正实现了资源的重复高效利用。养殖场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2年底已辐射带动周边4.5万个规模不等的养殖场(户)共同发展。

二、积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008年,在景县农业局引导帮助下,与河北田园农业科技公司共同筹建了占地66.7公顷的“景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示范小麦、玉米新品种共计30多个,普及推广配方施肥、“两晚”技术、旱作节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10多项,当年小麦平均单产达到了8730公斤/公顷、玉米单产达到了10050公斤/公顷,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加速了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经济效益的增加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搞好能源重复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该示范区龙头企业为“景县津龙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主要循环经济模式为“五位一体”生态养殖模式,即以食品安全为核心,以沼气工程为纽带,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目标,将太阳能利用——无公害养殖——三沼产品利用——有机耕种——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利用五个环节有机地链接起来,通过采用人工粪尿分离工艺,将猪(牛)粪尿经防渗管道进入沼气池,生产三沼(沼气、沼渣、沼液)产品,利用太阳能采光保温大棚增加沼气池温度,增加沼气产量,沼气实现集中发电,生产绿色能源,也可直接用于供热、日常生活和火焰消毒,沼渣和沼液作为肥料用于有机耕种(粮食、牧草、蔬菜、果树、林木等),用沼渣和沼液生产的无公害粮食(副产品)经加工后又用于生猪(牛)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另外,按照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原则,该公司一是在各养殖小区之间积极发展林木生产,形成了浓密的防疫隔离带,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发展家禽(如养鸭、鹅、柴鸡等)养殖。二是在部分猪舍顶上种植甘薯,既实现了猪舍的自然遮荫降温,又实现了种植、养殖双赢。三是沼液经泵站和管道用于猪舍冲洗用水,节省了大量水资源;沼液经稀释后用于农作物叶面喷肥,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更主要的是达到了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四是在各养殖小区道路两侧,种植瓜果蔬菜类攀援植物类,并相互搭接,形成绿色走廊,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为人畜提供食物。五是利用基建过程中形成的坑塘,改建鱼塘5个,养殖总面积达1.2万m2,将养殖过程中丢弃的饲料全部收集起来用于鱼类养殖。不但绿化、美化了生活环境,改善了生态环境,确保了生产区内空气的湿润和清新,而且有效降低了猪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几率,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四、降低养殖成本大力实施饲料青贮

公司现有青贮池6万m3已全部投入使用,地上青贮面积已达1万m3,2012年共计青贮饲料3.5万吨。按每公顷玉米鲜秸秆2.25吨计算,可回收1533公顷玉米秸秆,共计为种植户增收节支近120万元。另据初略统计,实施饲料青贮后,可大大降低养殖成本150元/头,大约占养殖饲料总成本的10%,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

五、延伸产业链努力打造新型农业科技园区

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带动作用的基础上,“津龙公司”为加长农业产业链,更好地实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在继生猪、奶牛、肉牛、屠宰加工、粪污综合处理利用、农业规模种植几个产业基地建成完善之后,又以发展设施蔬菜为突破口。努力打造新型农业科技园区,进一步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链条。

养猪科普工作计划篇4

一、进一步加强了科技管理体系,制定科技工作规划

上班伊始,我们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专门研究科技科普发展工作。

(一)研究成立了乡科技领导小组

组长:各村分管科技工作的村主任。并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协会班子。

(二)制定了科普工作规划

1、围绕“项目立乡、工业强乡、林果富民、产业带动、创平安和谐”的工作思路,制定中长期规划:为打造“柑桔之乡、良种猪繁养之乡、石膏陶瓷之乡”而奋斗。

2、今年的年度发展计划。①在省农科院引进优良柑桔品种南柑20:200亩;②培植好养猪专业户陈默,年产良种猪2000头;③培植发展家禽养殖专业场4家;④发展石膏加工企业1家;⑤新增加陶瓷生产线1条。⑥开展科技送下乡活动,利用全乡的圩场,开展科普宣传,让农民直接受益;⑦在“全国科普宣传日”活动中,开展一次科普宣传活动,进行一场全乡全民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二、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科技领导小组为科技成果引进推广机构,并成立乡科普信息站。

2、完善规范了3个乡级协会:柑桔产业合作社、养猪协会、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3、培植科技示范户10个:柑桔产业协会会长张明城、柑桔产业协会副会长曹科仲、养猪产业协会会长陈默、家禽养殖大户徐益新、柑桔生产大户叶发新

三、创建科普示范乡工作成效显著

主要体现在“五抓”:一抓科普网络建设。主要是组织网络和队伍的配备,继续规范完善3个基层协会的组织管理。二抓科普阵地建设。一是政府建立科普信息站;二是在中学设立农民培训中心。三抓科普教育培训。围绕柑橘产业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全乡有67人已经取得了农村专业经纪人资格证书。四抓科普示范工程建设。分别在牛山、月星、白洋、望夫等村建立了四个科普示范基地,柑橘面积达500多亩,规模大、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示范效应好。五抓科普服务活动。乡科协组织乡农业站、林业站、水利站、动检站、卫生院、中学及相关村和企业的专业人员,广泛地开展惠农科技服务活动,使科普创建工作深入民心、惠及农民,促进了全乡经济发展。

四、全年科技工作有效开展

1、引进新技术2项:一是陶土深加工新工艺技术;二是彭家河村肉鸭室内圈养技术。

2、引进新品种新种源4种:一是从省农科院引进新的柑桔品种200亩;二是杂交棉引进1000亩;三是陈默引进良种母猪20头;四是引进优质稻棉油品种15个。

3、充分利用科技成果。今年我乡以牛头村为主发展沼气池100口,明年可望全面普及,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4、科技示范基地有:①牛山村新农村点上的200亩柑桔新品种示范基地;②彭家河村、月星村养鸭示范基地;③白洋村柑桔示范基地;④亚特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高效种养休闲生态园基地。

5、科普信息网络布局良好。通过各村远教室学习各种科技知识,乡科技领导小组培训各村管科技工作的村主任学电脑、用电脑,集中培训时间1个月,在远教室用电脑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6、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得到有效实施。从年6月至现在,全乡共90个农村建房户,基本上落实了防震措施,抗震率达95%。一是以抓安全的角度,高度重视。党委、政府成立乡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主抓安居工程,并制定印发了《乡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和《农村防震减灾的应急预案》,组建专门班子,组织国土所、城建站、广电站、安监站、中学、厂矿企业等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确保抗震安居工程的实施。二是以抓科普的力度,大力宣传。组织培训,进行讲座,印发资料。三是以抓质量的硬度,组织实施。上门指导,严格执法,坚持标准。

五、全乡的科技经费投入逐年提高

今年,科技经费投入上加大了投入,表现在:一是引进柑桔新品种补贴1万元;二是组织教育培训,投入10多万元,完善配套了农民科普培训中心;三是完善科普体系建设,投入0.8万元;四是创建科普示范乡,投入0.5万元;五是引进陶土烧制新工艺生产线,投入150万元;六是扶助协会发展,投入1万元。

六、明年科技科普工作规划

1、继续扶持发展四大科普示范基地,大兴我乡的柑桔和养殖两大产业。

2、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普信息网络,发挥农村远教网站的优势。

3、抓好亚特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把各项工作抓细抓落实。

4、继续加大对农民科学技术教育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养猪科普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养猪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安徽肥东

畜牧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首选产业和有效途径。在畜牧业中生猪产业所占比重大、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是绝大多数农民家庭肉食品自给和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全面掌握肥东县养猪业的发展状况,笔者深入村镇广泛开展调查,在了解掌握肥东县养猪业现状、特点、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养猪业的对策措施。

1肥东县养猪业存在的问题

1.1养猪成本与养猪效益非正比增加的矛盾

从2009年养猪效益看,虽然养猪效益较往年有所提高,每头生猪出栏纯收入(除劳动力)达300~400元,在纯收入提高的背后却是养猪成本迅速上涨:一是仔猪、饲料成本的增加。仔猪价格不断攀升,猪饲料价格不断上涨;每出栏1头生猪,饲料成本增加40~50元,仔猪成本增加200~250元[1]。二是劳动力、水电费用增加。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较大,外出打工者增多,在家养猪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从事生猪养殖既脏又累,还要承担疫病和市场风险,导致散养的农户减少[2]。加之水电、运输、劳动力等饲养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生猪养殖效益的增长空间受到压缩,在“养猪一头不如打工一周”的效益比较下,不少青壮年农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从事养殖业。

1.2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与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的矛盾

与其他产业相比,养猪业属“三高一低”产业,即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目前,生猪养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长期生产看,生猪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养殖户经不起市场低潮冲击;传统的生猪养殖缺乏组织动作,组织化程序低,无法将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形成养殖合力,难以预测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只能被动应付,使养殖者失去养殖的积极性。

1.3疫病形势严峻与防控难度大的矛盾

传统分散饲养中公共卫生防疫建设存在部分空档,加上动物防疫可追溯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一些常规疫病在一些规模饲养户和防疫空白村时有发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3,4]。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一些规模养殖户和新进猪群中发生,疾病多数引起全县猪大批死亡,对养猪业的危害性极大。同时多数养猪户对猪的防疫保健意识不强,重饲养轻防疫、重治疗轻保健,没有按要求和需要建立免疫程序,对新的病种没有足够重视,不采取免疫措施,一旦发病损失较大,将影响养殖户增养补栏的积极性。

1.4生猪良种体系建设与现代化要求的矛盾

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肥东县母猪饲养量总体较少,大多数养殖户母猪饲养水平低下,农户自繁自养能力不强。从外省调入的仔猪抗病能力较弱、疫病风险较高、损失较大,导致仔猪购买成本增加。由于资金投入少,品种改良规模小、范围窄,加之生猪生产以农村散养为主,没有形成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使良种良养普及率低。

1.5投入不足与畜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养猪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圈舍、良种、饲料、防疫等都需要一定的投资。据预算,一个千头猪场仅固定资产投入就需要60多万元,同时商品猪从出生到出栏上市约6~8个月内需花费1100~1200元,资金周转周期长,需要流动资金大。由于规模养殖土地大部分为租来的闲置土地,养殖场不能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导致很多规模养殖户多年来处在低水平运行状态。而养猪除省级有一定项目投资外,县乡级对养猪业建设项目的配套投入较少,信贷投入、民间资本以及外资投入也不足。另外,加工龙头和市场建设滞后,除围绕县城供应的定点屠宰厂外,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制约着养猪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生猪业,要社会资金及金融资金进入,需要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良种推广、动物防疫、养殖户贷款政策性贴息等方面加大投资。

2肥东县养猪业发展对策

通过对肥东县养猪业的调研,认识到肥东县养猪业资源较丰富,市场容量较大,技术较成熟,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重新审视养猪业的现状、外部条件和发展前景,不得不认识到:养猪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应确立发展生猪产业、做大做强生猪产业的科学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工业理念和产业化思路来谋划、推进生猪产业的发展;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提质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标准化养猪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实施养猪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推进养猪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全县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1切实加强对生猪生产的组织领导

把生猪生产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立足肥东县实情,统一思想,上下一致,齐抓共管,针对肥东县的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对畜牧业内部结构进行比较客观的调整。按照“以农养猪、养猪促农”的要求,稳定千家万户养殖,重点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采取个人、集体、国家有机结合的办法大力发展养猪业,选择养猪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发展养猪小区、家庭规模养殖场等适度规模养殖,开展仔猪繁育和商品猪生产基地建设。

2.2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将猪的品种改良作为提高养猪生产能力的一个突破口,从行政到业务给予高度重视,按照《畜牧法》及畜种区域规划,加大对引进和出售种猪的管理,实行良种鉴定、登记制度,坚决取缔劣杂公猪,加快瘦肉型猪改良推广步伐,促使猪种品质优化。按照养猪生产“三化”繁育体系的要求,加大新品系的培育和优良猪种引进;鼓励农户饲养二元生产母猪,大力推广猪的人工授精和三元杂交优质肉猪生产技术;建立稳定的区域性母猪饲养基地,提高高繁优良母猪比例,增加仔猪来源。

2.3转变养殖方式,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

饲养方式落后是养猪产业发展缓慢、效益不高的一个关键性制约因素,加快发展养猪业,必须大力转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将现代化养殖作为今后生猪养殖的关键措施来抓,将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于养猪,突出良种应用,配合饲料、疫病防治、科学饲养流程与生态养殖、沼气池建设利用等技术的应用。在今后工作中因势利导,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加快示范村、养殖小区建设和扶持大户规模养殖,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在一些条件成熟,生产有一定规模和实行标准化养猪的地区,开展无公害、有机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全面推进标准化养殖,便于统一优良品种和科学饲养防病技术。

2.4加强养猪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含量

畜牧业现代化需要养殖户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系统理论知识的人才能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畜禽产品。在今后工作中结合生产实际,以人为本,下大力气开展不同层次的科学养猪技术培训。全面认真实施千家万户科技入户工程,做好畜牧科技普及型培训工作。针对规模养猪户(场),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技术难点,建立健全长效培训机制,实行注册登记长期跟踪培训,深化培训内容,从普及型培训转向专业型培训。同时鼓励饲料兽药厂家和经销商结合产品推广开展科学养猪技术培训。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能力。要加大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密切关注国内外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推广人工授精、生态养殖、标准化养殖等技术,全面提高养猪业的科技含量。

2.5加强防疫保健,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

针对现阶段猪病十分复杂的现状,切实加强生猪防疫保健:一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和防疫冷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免疫、检疫和疫病监测,突出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疫病的防控,落实强制免疫,强化内防外堵,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二是积极引导和指导养猪大户强化猪的防疫保健意识,把防治疫病资金用在防疫保健上,并制定切合本场本户生产实际的免疫程序,做到计划免疫,对一些新的病种有免疫防治。三是畜牧部门要根据养猪生产实际,强化疫病的监测工作,对近年来疫病监测中发现的新病种及时制定防控方案,开展早期预防免疫。四是将发展暖棚养猪与沼气池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对粪水及其他污物的再利用,防止粪水污染环境。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一批利用养殖场粪污生产沼气和有机肥项目。

2.6切实增加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发挥养殖户、加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良种推广、动物防疫、政策性贴息补助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对优质种源生产场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农村认真落实母猪补贴和保险,对种公猪引进也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以保障生猪生产的基础。二是建立生猪产业扶持和稳定发展基金,对因产业发展波动而受损的规模养殖给予政策性扶持补助,稳定肉猪市场供应。三是加大科技推广,重点解决生猪养殖中的技术问题,如优良杂交组合筛选、提高母猪生产力、重大疫病监测防治等,帮助养猪者提高生产能力,节约生产成本,节支增效。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有关生猪产业扶持政策,搞好项目筛选、养殖小区的验收完善和省级龙头企业的上报工作,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扶持。争取县财政资金支持,扶持生猪产业发展。

2.7积极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

一是畜牧部门积极为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民牵线搭桥,使其形成发展合力,有效解决肥东县生猪生产中农户单打独斗、品种和产品规格多、饲养小规模与大市场难于衔接的问题。积极引导养殖户成立生猪产、销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形成合力,使养猪做到规模化、标准化。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和大型猪场投资建设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订单生产,形成“公司+合作社+养殖户”和“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增强养殖户扩大规模养殖的信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争取在良种、饲料、加工等方面引进资金、技术、厂商,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扶持协会及经济合作组织和畜产品经纪人及营销队伍,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畜牧业市场化进程。四是健全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生猪专业定点收购及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加强预警体系建设,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正确引导生产和经营决策。

3参考文献

[1]祁跟兄,胡永杰.青海省民和县养猪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养殖与饲料,2008(6):108-109.

[2]陈开升.诸暨市养猪业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07(10):62-63.

养猪科普工作计划篇6

1、资源情况分析

__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处,铁路、公路交通发达,各行各业商贸活跃,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__县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日照时数2033.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76.7mm,全年无霜期250天,全县山林面积3.3万公顷,草地面积0.8万公顷,耕地面积5.1万公顷。温暖的气候十分有利于畜禽的繁殖,大量的林间隙地和河湖港汊的草坝草滩,为畜禽养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__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每年粮食产量达4.2亿公斤,其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大豆、红薯、花生、土豆等,大量的粮油加工副产品如:糠、麸、饼粕等(约0.6亿公斤)都是丰富的饲料资源。1980年,__县开展了畜禽品种资源普查,__县梅花星猪被省农牧厅鉴定为优良地方品种,并载入湖北省品种志。还有广大农村的土种鸡也是__县宝贵的品种资源,近二十年来,每年濯港、白湖一带调出近8万头__仔猪和每年春孵全县各炕房调出500万土种苗鸡,都得益于我县猪、鸡的品种资源。2、五十多年来全县畜牧业的逐步发展

20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当时畜牧业管理机构很不完善,各项畜牧业统计资料无从考证。但据老同志回忆,“一五”期间,全县肉蛋凭证供应,相当平稳。自1958年以后,由于盲目鼓吹,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严重欠收,肉蛋等食品开始严重短缺。1963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善,粮食的收成好,相对生猪、鸡、鸭也都逐渐增加。据查证:1965年全县生猪出栏8万头左右,肉蛋供应有了显著改善。到了七十年代,当时关于大力发展养猪一封信在全国发表,我县各公社、大队纷纷兴办养猪场,但由于“”的冲击,加之当时不懂科学养猪,许多集体兴办的规模养猪场又纷纷倒闭,以生猪生产为主的全县畜牧生产在“”的十年中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据查证,1978年全县生猪出栏仅有9.8万头。

1978年后,我县畜牧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1980年在省农牧厅的组织下,全县畜禽品种资源调查、牧草资源普查、畜禽疫病普查普治等一系列业务技术活动相继开展。1984年,由省农牧厅支持投资40万元在全县实施生猪“四化”工程(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地方良种化、肥猪杂交化、饲养管理科学化),全县生猪无论从数量,还是到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到生猪“四化”结束的1988年,全县生猪出栏数量从1978年9.8万头,增加到17.8万头,杂交猪屠宰上市比例提高34个百分点,到九十年代中期,省畜牧局又投入资金在我县实施养猪“三优”工程(优化品种、优化饲料、优化管理),全县生猪品质进一步提高,出栏数量继续增加,到1997年全县生猪出栏已达28万头以上,其中优质杂交猪的出栏比例提高到70以上。

__畜牧业除了以养猪业为主外,家禽的养殖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20__年为止,全县养禽业一直是在稳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5年来,我县在鸡、鸭、鹅新品种的引进,全县各地规模化的生产和禽蛋产品的对外销售,在全市一直处于先进行列,统计数据表明,从1990年开始,全县出笼家禽每年均突破300万,20__年出笼数已达385.12万只,家禽养殖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3、全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1953年,我县成立了第一个在党领导下的兽医组织——__县兽医协会,当时全县仅有会员(民间兽医)58人。到1960年,我县畜牧兽医站开始成立全县在职兽医发展到153人,并发展党员4人并建立党小组,1982年我县畜牧局正式挂牌,并进一步完善了24个乡镇基层畜牧兽医站,全县在职兽医增加到280人。到目前为止,全县畜牧兽医员工已发展到486人,党员发展到57人,并建立了局党组。在职人员中,大学本科毕业生有11人,专科毕业生16人,中专毕业生185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3人,畜牧兽医师56人,初级技术职称329人。全县已经组建起一支技术过硬的畜牧兽医队伍,这支队伍正在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50多年来,全县畜牧兽医系统在队伍组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防疫、检疫、卫生监督、技术服务体系,50年代那时的兽医协会,还仅能组织开展一些大牲畜的割诊治疗业务,到六十年代兽医站成立后,全县逐步开展了猪、牛的防疫工作,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全县服务于畜牧业的防检体系逐步完善、逐步加强、逐步深入,现在以县畜牧局为龙头,局内设置了兽医防疫站、动物检疫站、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等业务股室。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设置了防疫小组、检疫小组,并具体安排了包片、包村的防疫员、检疫员。防疫业务一是重大动物疫病与口蹄疫、禽流感设置指挥部、领导小组,全县每年专项进行防疫;二是常规防疫,猪瘟、丹毒、肺疫、仔付、牛出败、牛炭疽、鸡瘟、鸭瘟、禽霍乱和法氏囊、传支等多项防疫,早已在全县普遍开展。各乡镇对动物及其产品的产地、市场、运输检疫均深入扎实地开展。完善的畜禽防疫体系为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还有一个方面的逐步发展是良种推广和科学养殖技术,1962的,我县即着手建设了畜牧良种场,良种场建场40多年来,在推广良种猪、良种家禽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工作,自身也得到巩固和加强,畜牧局、兽医站一大批技术人员多少年来,深入基层,包乡包镇包村包户,培训养殖农户,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指导专业户发展、集约化生产功不可没。

二、从对比看__畜牧业的发展

1999年,__县委组织撰写五十年回顾,在对畜牧业的五十年回顾中,有一组对比数据。

五十年代猪年出栏5万头,二十世纪末(1999年)出栏22万头;

五十年代禽年出笼20万只,二十世纪末(1999年)出笼318万头;

五十年代牧业税收4万元,二十世纪末(1999年)牧业税收800万元;

五十年代牧业产值500万元,二十世纪末(1999年)牧业产值2.6亿元。

到20__年,全县畜牧生产主要指标在1999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显著的进步,如:生猪出栏24万头,增长2万头,禽出笼385万只,增长67万只,牧业产值2.9亿元,增长0.3亿元,牧业税收1200万元,增长400万元。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虽然可以看出我县畜牧业在稳步发展,但与兄弟县市相比,与时展的要求相比,这个速度显然比较缓慢,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的领导者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大胆改革开放的意识不强,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的突出事例,一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们的许多乡镇仍然在对农民实行生猪派购,生猪税费平摊户。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二是当湖北松滋、江西东乡、梓树等地区,一批生猪调运大户积极拓展生猪外销业务,并有力带动地方养猪业发展的时候,我县一些人还在错误理解《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养猪大户和广大农户的生猪外销采取种种限制措施。三是我们早就该走出县门,将能带动地方畜牧业发展的饲料公司,肉食品公司老板请进来创办龙头企业,一直到今年才总算将河南的雄峰请来我县。

2、在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方面缺乏积极引导。我县濯港白湖一带,历史上就有插湖田养母猪的习惯,用改良的__梅花星猪作母本,生产“两外一内”型的有特色的__仔猪。每年外销量达7—8万头,在中南各省许多地方有着良好的信誉。但多少年来,这种优质仔猪,从组织生产到组织外销,却一直没有形成大气候,至今还是小打小闹,如果在十年前,我们注意培植品牌,建立起初具规模的营销公司,那么今天濯港镇乃至全县的“__仔猪”生产业绩将会十分辉煌。记得1998年当时县委组织发展菜牛生产,但由于资源乏力,结果终于以失败告终。还有我县土种鸡苗生产有着百余年的历史。每年生产的1000万只苗鸡,约有一半销往江西、福建、广东,对这一资源优势,多少年来未能充分利用,并把“蛋糕”做得更大。

3、孵化市场竞争的形势发展逼人。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党中央英明决策,制订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大政方针,全国许多地区准确理解,坚决贯彻,迅速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我县畜牧业与许多兄弟县市相比,其发展速度严重滞后,当此之时,有识之士都要有一个忧患意识,我们的肉蛋奶食品市场不能长期由别人提供货源,我们的养殖业还要到国内的大市场和国外市场去与人竞争,为此,我们迅速调整思路,尽快寻求发展机遇,迎头赶超别人。

三、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与举措

1、发展的目标:一是根据我县优势农业产业带区发展规划,我县将建立一个优质三元猪生产区,今年优质三元猪生产16万头,明年发展到25万头,20__年达到50万头的生产目标。二是结合稻鸭共育项目在我县示范和肉鸭生产示范小区建设,积极发展全县家禽生产,明年全县家禽出笼过400万只,到20__年实现家禽出笼500万只的目标。三是根据我县资源实情,适当发展林间隙地养菜牛,河湖港汊、草坝、草滩养鹅,使菜牛出栏和肉鹅上市每年递增速度达10。

2、具体举措:

A、大力招商引资。用国家允许的尽可能优惠的政策,把兴办畜牧业实体的老板或公司请进来,从畜禽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建设能带动一方的龙头企业,并产生促进县域牧业发展的实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实用的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 阅0

    试用期工作总结篇23.轮班或操作工人变化时.4.材料发生变化时.六.IPQC应重视巡视.1.巡视不是做样子,何谓巡回检验.巡回检验就是指检查员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路线依次到工作地.....

    收集小学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阅0

    小学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1一、思想工作方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