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工作要求(6篇)

来源:网友

线上教学工作要求篇1

新方法、新迹象、新特色是二十一世纪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任务驱动法"研究教学的出发点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实现方式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再将整合了的信息运用到技术中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笔者认为指导过程中把着眼点多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收获,多给予学生表扬,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在取得成就感的同时,提出问题,平等地、探讨式地与教师一起解决问题。由于各学校条件有限,不可能完全按照实际场地进行训练,绝大多数还是在配电板上进行。

下面笔者以任务驱动法在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为例,为大家展现此方法的独特新颖之效果:

一.了解对象:了解所教的学生在要教的知识体系内,已知了多少,分布状态及其需求。

二.设计任务:贯穿知识点设计恰当的任务,任务的设计除了掌握知识内容外,强调创意、创新、表现自我的意识

三.个性指导:指导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收获,多给予学生表扬,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成功感的同时,提出问题,平等地、探讨式地解决问题

四.任务讲评:任务讲评的过程穿插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处理技巧等为题,以学生的作品为主线进行讲评

五.再提高: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完善与提高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六.评测:评测立意、创新、技术技巧等为主要标准综合评测

教学过程

一任务准备

电工常用工具、卷尺、弹线袋、劳保用品

仪表:万用表

材料:导线、开关、护套线、插座等

二任务导入

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来做灯丝,使灯泡的质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当人们点亮电灯时,每每会想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由于白炽灯的发光无需其他电器设备配合,且光线比较柔和,所以它是较为常见的照明光源之一,适用于室内照明和局部照明。

三任务提出

那么我们要学做的任务就是;(护套线配线安装白炽灯照明线路。一控一加插座线路、二控一加插座、照明线路综合练习、创意制作各类照明线路。共进行4套线路的练习。确保学生从初学到巩固再提高到能创意制作)

四任务研究

我们先分析几个照明装置电路;

1电路分析;

1)一控一照明线路原理图。图略

在照明线路中,在某一位置安装一个开关来控制一盏灯或一组灯的控制方式成为一控一照明线路。想一想;能否可以二控二。

2)二控二照明线路。

在照明线路中,在同一位置安装两只开关用来控制不同位置的灯。此种控制方法称为二控二照明线路。

大家可以想一想是否可以,三控三,四控四等。此线路适用于集中控制照明场所,如体育馆,影剧院。控制开关一般集中在一个位置,便于操作。

3)一控二照明线路。

想一想;能否可以一控三,一控四,一控五等。适用于分组照明,如吸顶灯,一般一个开关控制2-3盏灯。

4)二控一照明线路;

在照明线路中,在两个不同位置分别安装开关,用来控制一盏灯的控制方式称为二控一照明线路。此线路一般用于楼梯的上下,使人们在上下楼梯时能开启或关闭电路,使之方便。插座的加装应在熔断器的后方,原则;左零右相上接地。

以上分析啦几种照明电路的原理,再复杂的线路也是在这些基本电路的基础上增减变化。若要了解更多可以到图书室借一些有关的书籍来增长知识。如“电工实用线路300例”或网上搜一些实例,以及一些新光源如卤钨灯、溴钨灯、碘钨灯、高压汞灯等。

2护套线配线技能训练要求;(以下10条具体方法略去)

1)确定施工方案;

2)备料;

3)定位

4)划线;

5)确定导线根数;。

6)固定熔断器;

7)固定钢筋轧片、线卡;

8)布线;

9)安装开关、灯座、插座;

10)通电校验;

3技能训练内容;

在配线板上用塑料护套线配线装接“一控一加插座的线路”,

“二控一加插座”,“综合照明线路”,“创意制作”等。

4工具,仪表,元件,及材料;

由学生自己写出材料单进行领料。评分标准

见维修电工技能训练书p146表4—8

5训练步骤;

1)依据“技能训练要求”进行。

2)提示;做护套线转角敷设,注意拐角半径尺寸,将护套线做好拐角,然后敷设好铝片线卡。做护套线十字交叉敷设,先敷设横线,再敷设竖线。

6安全注意事项

1)工作中注意文明操作,工具、量具、材料的放置规范有序,用过的导线扎成捆整齐堆放,施工完清理现场。

2)合理使用工具,防止损坏元件。禁止在施工车间大声喧哗、打闹嬉戏。

3)电工刀不使用时将刀身折入刀柄内,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4)通电校验前,要认真核对电路图,检查安装接线的正确性,通电时有人监护,严禁单独通电操作。

7作业

1)护套线敷设过程中,如果导线和墙壁出现污物应怎么办?

2)槽板配线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3)简述钢管配线的步骤?

五方案交流

学生接到“一控一加插座”任务后,明确任务要求,根据给定图纸,识读电路图,认识各元件并会组装。根据学生人数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1)组织各小组介绍各自的任务完成方法,任务分工。2)各小组相互交流方案,取长补短。3)各小组填写好电器元件、材料及工具、量具领料单。专人检查并根据领料单发料。

六任务实施

根据给定图纸,识读电路图,学习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各电器元件安装接线方法,学习并严格遵守作业规范。明确工时、工艺要求、明确个人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组内任务分配,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教材,网络视频,和其他参考书借鉴。教师巡视、帮助、启发、指导协调工作。2)组内交流,汇聚成果。3)准备交流材料。

七任务交流

组织学生将各自的任务结果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各组分别就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呈现解说。并互相交流。

八任务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分别对自己,对小组。对他人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九任务拓展

可以是后续任务如1【楼梯双控灯加插座】。2【综合照明线路】也可以发挥想象3【创意制作】。参观往届工件展及创意制作,进行本班的创意制作。评出最佳。

十课业总结

线上教学工作要求篇2

关键词:电工;实践教学

一、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入校之初,对专业的认识几乎一无所知,此时部分学生由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对专业知识充满好奇,而部分学生却会对专业的陌生产生畏惧心理。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不妨从课外辅导入手:其一,成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声控灯、防盗报警器和双联灯等),意在激发自信培养学生的兴趣。制作内容从简单实用入手。制作时,对于出现的线路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完成的作品可以拿到校橱窗进行展示,对学生产生激励效应。其二,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以此多了解维修电工行业发展状况及专业发展方向,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三,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四,教师应起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就更能持久保持。

二、重视因材施教,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顺利进行不仅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重视他们的共同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全班同学都能掌握好实习操作的技能技巧。因材施教,个别指导,这在实习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在电工实习指导过程中对于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下放慢速度,要尽心讲解,单独辅导示范,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以使他们充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领会,使他们逐步赶上全班学生实习操作的进度,达到完成电工实习的目的。对技能掌握较快较好的同学,增加电工实习线路的难度,也就是在完成本课题学习内容外增加电工实习线路的难度,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分析解决,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明确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在电工实践教学中,要加强目标教育。学生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动力,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整个电工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器件各部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对某些有故障的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熟悉各器件作用。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教师应先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复习,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画出布线图,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在实际动手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第三阶段,目标定位在工艺上,在学生掌握如何接线以后,着重强调学生工艺要求,教师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重在反复训练和提高。综上所述,学生在实习前明确各阶段目标,实习中分解了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有利于提高电工实践教学效果。

四、严格要求,提高工艺水平

电工实习中,线路板上装接的元器件多、工艺要求多、标准高。针对这一情况对实习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因此,设立恰当的评分标准尤为重要,评分标准的制定应立足于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以《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为例,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可先要求学生复习其工作原理,按照线路画出其布线图,然后,要求其按图装接控制线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装接,装接时对其工艺要严格要求,并通过评分标准来进一步规范。控制线路装接完成时,学生所装线路中可能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的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努力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线路装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接线路进行通电试车,让学生对整个线路工作过程有个感观认识。

五、作好总结评比和量化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个实习课题操作完毕,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成绩作出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告诉学生如何避免,以便学生能及知道。大多数学生均出现的典型问题,应集中讲解,分析原因,必要时可重新示范、讲解,使学生共同提高实习技能。严格的电工技能考核是保障电工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课题在实习结束后,都要按照电工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一来,在电工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去性和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主动的找老师或同学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更容易达到实习目标。

六、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线上教学工作要求篇3

关键词:教材特点协调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一、教材的特点

1.一增一减,意义深远

新教材删除了《焊工基本操作》这一单元,体现了够用、实用原则。同时,增添了《电动机及控制线路的安装》这一单元,使教材内容涵盖有关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2.降低难度,操作性强

原第四单元《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改为《电子线路焊接与测试》,降低了课程难度,体现了简单易学的原则,也提高了教材的可操作性。

3.形式多样,直观有趣

新教材增加大量的图片,图文并茂提高了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每个课题都安排了相应的技能训练,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增加了许多小的栏目,如提示、知识拓展、阅读材料、复习思想等内容。

4.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在第四单元变配电所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中,增加了配电计量与抄表收费的新课题,使教材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5.编写模式一脉相承

教材每一章节均采用“应知导读和应会训练”这一结构模式编写,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一脉相承。

二、使用教材应协调好几种关系

1.处理好各单元教学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关系

任课教师首先要把好教学大纲关、组织教学关。如第四版教材是先把《电动机及控制线路的安装》这一单元安排在《变配电所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这一单元的前面,但在实际教学计划中,笔者认为可以把这两单元顺序反过来,更符合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律。

2.协调好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电工技能训练涉及内容广,与其他电工专业课程内容紧密相连。如第一单元电工基本技能的课题一《电工安全技术基础》,这一章节内容在教材《安全用电》也有提及,再如第五单元电子线路焊接与测试的课题二《电子元器件的简易测试》,这一章节内容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也有提及。为了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做到对本专业教学计划心中有数,了解各专业课程安排先后顺序和教学进度,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各专业任课教师相互沟通,切勿自弹自唱。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就是通过设计一个具体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归纳的一种教学过程。如第一单元课题一《电工安全技术基础》和第四单元课题二《变配所设备的操作、运行和维护》章节内容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2.直观法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如第二单元课题二《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电缆线施工》等章节的内容,一般学校都不具备这些设施。通过视频播放这些内容,只需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系统地、科学地把原来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内容展示完毕,力求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环境。

(2)利用挂图、模型、实物手段进行教学。如在电工技能训练课程中有许多如变压器、电动机及控制电器等实用电工的内容,了解这些设备的结构,掌握其各部分的功能是操作和使用的前提。在各种设备的结构与功能教学中,充分运用实物教学让学生进行拆卸、安装和接触其内部结构。

3.分层次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如第三单元课题三《交流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由点动正转电路安装到桥式起重机安装与维护,电路越来越复杂,安装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难度呈梯度上升,未必每个同学都能达到要求。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与之相对应的是根据课题三实训内容将难度分为: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潜能发展三部分。这样做,虽然增加备课难度和指导难度,但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4.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如第五单元《电子线路的焊接与测试》,教师可以以典型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作为一个总任务,以提问学生家用电器常用哪些电源为题创设一个教学情景,以学会使用焊接工具、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极性与质量、学会查阅《电工与电子手册》选用元器件、学会使用示波器等内容为小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完成小任务后,或者在掌握了基本技能点后,再让学生进行电路安装。

5.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如第一单元子课题二《导线的剖削和连接工艺》这一章节训练内容时,教材只谈到线径相同单芯铜线和七股线的连接方法与不同线径并接法,显然没有包括现实生活中导线连接的其他情形。为此,当学生掌握了线径相同单芯铜线的连接方法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几种情形导线连接:单芯铜或铝线与多芯线(又称花线)一字连接,线径粗铜线与线径细铝线一字连接,线径细的铜线与线径粗的铝线一字连接。在让学生做单芯铜或铝线与多芯线(又称花线)一字连接时,我们发现学生用花线去缠绕铝线或铜线(由于花线软,铜或铝线硬,这样连接会出现松动,接触不良)的错误操作。此时我们不急于马上否定,更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展开特殊情形导线方法讨论,进行思路或做法上的辨析,引导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养成了动手和动脑的习惯,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参观教学法

参观教学是一体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在讲授维修电工第二单元课题三电缆施工内容和第四单元课题二变配电所设备的操作、运行和维护内容时,一般学校不具备这些施工设施,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当地供电部门维修车间来加深学生对此章节内容的了解。

另外,随着维修电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不断出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操作规程,熟悉先进操作工艺流程。例如新教材第四单元课题三《配电计量与抄表收费》这一章节提到各类电价收费适用对象及电费计算方法,是最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传授好这些知识。

线上教学工作要求篇4

作者简介:王书文(1959-),男,苏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理论图学、计算机图形学研究,(E-mail)。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论述了创造性思维模式下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阐述了运用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激励学生思维活动的方法。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图学;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B23;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8104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一般包含4个方面:一是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工程制图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内容有机结合,既保持其连续性,又避免重复性;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师主导的直叙式、提问式、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形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三是改革教学手段,即利用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加大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欣赏性;四是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与编排不同。教学方式,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即语言叙述艺术、引导艺术、启发艺术,等等。教学手段,体现教师呈现知识手段的艺术性,如板书设计艺术、实物教具演示艺术、多媒体呈现艺术等。选择适当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工程制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工程制图应用能力。

工程制图课程作为一门启蒙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如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是课程的主要目标[1]。基于这一目标,合理整合和运用上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重视教学法的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准[2]。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组织是关键,包括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课堂传授方法,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着重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论述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模式,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人类的思维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3种基本形式。抽象思维(亦称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贯穿于工程制图课的始终。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来展开的思维过程。灵感思维是在不知不觉中突然迅速发生的特殊思维形式,是综合思维的升华。创造性思维是前所未有的思维新结果,是达到新的认识水平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新,即具备新颖性、非重复性和超越性等本质属性。创造性思维没有特定的思维形式,思维的3种基本形式都能产生出创造性思维成果[3]。创造性思维的模式一般有模仿创造思维、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工程制图的空间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交替运用,当这两种思维应用自如时,才能产生灵感思维。在工程制图教学中,应灵活运用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构型创造力。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王书文工程图学创造性思维模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二、创造性思维模式教学方法

创造性思维需要经历一定的训练才能够获得,需要正确理解研究对象,并具备勇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精神,更需要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4]。将创造性思维模式教育方法应用到工程制图教学中,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前提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遵循固有模式,而是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1)强调思维方法。在介绍新的概念、定理或例题时,如有可能,应阐明其创新价值或在学科发展史上的意义,总结有关的思维过程或思维方法。比如,讲解例题时,教师尽可能提供2种或以上的解题方法,并让学生思考更多的解题路径。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提醒学生,解决同一问题有许多不同思维方法。鼓励学生用各种思维方法分析前人总结过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试着探索新的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法。

(2)激励思维活动。在讲授某些知识时,不采取平铺直叙式,而应多设问题、多提问题。教师提问题时,要将面向全体提问和面向个体提问相结合,迫使学生思考问题,激励思维活动,从中诱发其创造性思维。

(3)引导思维体验。教师把部分相关知识留给学生自己去自学、去发现、去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总结。比如,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无论是用“直角三角形法”,还是用“投影变换法”,都可以只讲相对一个投影面的解决方法。而相对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自学。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发现”知识或参与“创造”知识。

(4)促进思维交流。鼓励学生表达对有关问题的想法或解题思路,经常让学生走上讲台与大家共同交流,以便促进思维扩散。通过交流,使一名学生的思维成果为更多人共享,甚至诱发出新的思维成果。

三、创造性思维模式教学应用

(一)模仿创造思维模式教学应用

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可运用创新的方法很多,如逆向思考法、列举法、类比法、模仿创造法等。模仿创造法又分为机械式模仿、启发式模仿和突破式模仿[4]。工程制图是专业基础性课程,可以采用机械式模仿创造法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先进的方法并加以利用。

例如:投影面平行线分为正平线、水平线和侧平线,讲到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征时,没有必要将3种投影面平行线逐一讲授,可以运用模仿创造法进行组织教学,开发学生的模仿创造性思维。教师结合图示讲完“正平线的投影图和投影特性”时,把“水平线和侧平线的投影图和投影特性”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正平线的投影图及特性描述,自行给出水平线和侧平线的定义,并画出其投影图,进而描述其投影特性。让学生画原图并分析描述,要比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或画好板书原图后再让学生模仿描述特征,更有力于模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里强调一下,笔者课上不让学生带教材,以免学生照教材抄绘有关的图和文字描述。学生上课只带习题集,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独立思考完成课堂练习,教材只作为学生预习或复习的辅助教学用书之一。同样,“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求直线的实长和倾角”以及“求平面的实形和倾角”等,均可采用模仿创造思维模式进行组织教学。“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及投影”时,让学生自行绘出“点”、“直线”的投影图,然后给出解题方法。学生绘图的情况有3种:点与投影面垂直线求距离,点与投影面平行线求距离,点与一般位置线求距离。学生画出“点”和“直线”投影时,也就进一步巩固了“点”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征,同时,促使学生分析“点”到“各种位置直线”的距离求解方法,从而形成系统的思维过程。

(二)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模式教学应用

扩散思维亦称发散思维,它是从一点出发,向各个不同方向辐射,产生大量不同设想的思维方式[3]。在画法几何中,“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多数是教师画好原图,再进行空间分析并给出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但是,若以发散思维教学则可以空间一“点”和一“直线”为基本元素,请学生自行设计文字和图示题目,并给出解题思路和作图过程[5]。实践证明,每名学生都可以很快给出3个以上的题目。比如:已知点的一个投影且点在直线上求点的另一个投影,过点作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交,过点作直线的垂面,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过点作直线的平行线,过点作直线与已知直线相交且成60°角,以已知直线为直角边并过已知点作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等。从扩散思维角度讲,以一“点”和一“直线”为基本元素,在设计不同的题目过程中,首先要给出文字题目描述,同时给出与文字题目描述相一致的投影图,以此激励学生思维,并向扩散思维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扩散思维,将“过点作直线的垂线”扩展为“过点作投影面垂直线的垂线”“过点作投影面平行线的垂线”“过点作一般位置线的垂线”等。同样,以一“点”和一“平面”为基本元素或以一“直线”和一“平面”为基本元素等,均可自设题目并解之。通过学生自拟题目,分析、总结几何元素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投影特点,寻找投影规律和解题方法,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体验。

集中思维亦称收敛思维,是从各个不同方向出发,向一点集中,即在不同事物中寻求共同的属性或特征,是在分析、综合、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演绎的思维过程[3]。比如:过点作直线的垂面,过点作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交,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等3个题目,通过对“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综合分析,得知其作图包含了前2个题目的作图过程,再加一个“求直线的实长”即可。这就提醒学生,复杂问题是简单问题的组合,只有在掌握各种简单问题解题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寻求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工程制图教学中,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不是孤立的,可以使其结合。例如:在训练构型设计时,往往给出型体的一个视图,如图1(a)为两个同心圆,构造不同的型体使其俯视图符合给定的视图[5]。在构造型体时,以给定的某个视图为基础,想象出各种型体,这是一个扩散思维过程。反过来,对照所想象的型体,观察是否符合给定视图,这是集中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不可能将所有可能的构造型体一一列出,教师也不可能提供所有的答案。图1中仅给出14个型体视图,是从全班学生的构型练习中提取的,其实还有更多。教师在讲课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尽可能列出较多的型体。学生所想象出的型体,无论对与错,教师都应当鼓励,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构型结果。有的学生想象出沿圆柱轴线穿透的空心圆柱和不穿透的空心圆柱作为2个型体也是合理的。若发现构型与视图不符,应建议学生自行检查,无需教师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因为检查的过程也是学习和锻炼思维的过程。

图1由1个视图构型设计

(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模式结合教学应用

在工程制图中,将由实物或想象出的空间形体画三视图,定为正向思维。反过来,由三视图想象出空间形体,定为逆向思维。以图形组合的例子探讨如何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应用。利用基本图形,如圆、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进行构型设计(图2),要求在视图中,可以重复利用任何一个图形,也可以改变其大小,但不能添加其他图形。

图2基本平面图形

当看到某一个图形,如圆形,想到的空间型体是圆柱体、圆锥体、圆台体、球体等;当看到三角形时,一般想到的是三棱柱、三棱锥等,然后分别补画其另一个投影,此为正向思维方法。正向思维法要求想象出各种型体,并使其投影图符合给定的图形,这就有可能出现所想象型体的某个投影图不符合给定图形的要求。反过来,如果先将图形自身或任意两个图形组合为一个型体的两个视图,然后再通过读图判断其空间形状结构,为逆向思维方法。如图3(a)—(g),可以先将两个图形组合为型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然后判断其空间结构和形状。图3(h)—(k)为三角形和梯形的重复利用组合。

图3由基本平面图形组合构型设计

因为型体的两个视图有时不能确定其空间结构和形状,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结合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来读图,如图4,主视图和俯视图均为“回”字形,试想象其空间结构和形状,并补画其左视图。

图4由2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大多数学生看到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时,首先想到的是两个长方体(或立方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想在大长方体上叠加小长方体或在长方体上穿长方形的孔,结果想象的型体无法对照所给视图。解决此类问题需将问题简单化,即首先想象什么物体其两面投影是矩形,两面投影矩形时,该型可能是长方体、三棱柱体、圆柱体。如此,在长方体被排除时,应当及时考虑三棱柱,在大三棱柱上叠加一个小三棱柱,如图4(a)。由于圆柱体有两个投影也是矩形,因此,可以将小三棱柱用部分圆柱体代替叠加,如图4(b)。在大三棱柱上叠加一个型体,也可以挖切同样的型体,如图4(c)、(d),这就是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结合。

图5将大三棱柱改为带柱形面棱柱,并允许改变“回”字形中的内矩形大小和位置,在其上叠加和挖切,则出现相似的构型结果。

图5由2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图6是在图4的基础上,将“回”字形的内矩形改为不可见线(虚线)后,求对应的左视图。图6(a)—(d)4个左视图是图4中型体旋转180°后的结果,图6(e)是表示空心长方体。

图6由2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四、结语

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有计划地实施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在创造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丰富有关创造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授工程制图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实施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教育,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造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体系,其成果表现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开发,因此,学生是创造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把握好教师和学生在创造教育中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对培养创新性人才起到积极作用。在工程制图的各个章节,有计划地实施创造性思维模式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画图、读图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构型设计能力,为形成专业课程设计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秀英,白海英,张秀芝.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图学中和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9,30(5):148-152.

[2]余明浪.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探索[J].工程图学学报,2009,30(5):157-162.

[3]李嘉曾.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训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古益灵.绝对创造力[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5]王书文.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Researchandpracticeofcreativethinkingteachinginengineeringgraphics

WANGShuwen

(Colle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uzhou215009,P.R.China)

线上教学工作要求篇5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实践教学;以就业为导向

20世纪90年代初,综合布线系统进入中国,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统计中国既有建筑总面积420亿平方米,有近120亿平方米办公楼、商业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如果按每年有10%的公共建筑需要改造增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预计在未来10年中,中国既有建筑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改造工程每年将有约1500亿的市场规模。由此来说,当前国内各行各业都处于全面的网络化进程中,对懂理论、熟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布线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自2009年,综合布线项目进入到国家技能比赛中,职业中学也都陆续开设了综合布线这门课程,表面看是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形势,但是现实是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数量与市场需求形成了“两旺两难”的矛盾形势。“两旺”是指供方、需方都旺盛,全国每年从学校提供大量的毕业生,企业也需要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两难”是指“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其中“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目前很瞩目的社会问题,而企业招人难主要是毕业的学生未经过专业实训练习或顶岗实习,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从而形成了这“两旺两难”的现状,现在笔者就造成这两难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网络综合布线行业人才需求规格

调研结果显示市场需求综合布线方面大量的人才,具体工作岗位是:熟悉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熟悉网络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以及配置调试、熟悉设备的故障定位和排错的售后工程师;熟悉布线的原理和布线产品,熟练掌握常用网络测试设备的使用,能熟练进行线路侦听,快速地进行故障诊断的布线工程师;能提供布线工程的管道铺设,线槽架设,墙壁凿洞等各项工程的技术支持人员。熟练进行设备间布线和信息模块安装,熟练使用线缆测试仪对线缆测试,能熟练地使用仪器查找和判断线缆故障点,工程竣工时,能对工程实施后进行各项检查、验收并写出检测验收报告的布线现场工程师;在技服工程师或高级技服工程师的指导下,根据工作安排对用户提品的电话,网上或上门服务等,严格按照部门的规章制度给用户提供满意的售后技术服务或者服务导引。熟悉本公司的全线网络产品,对于网络产品有一定的故障定位和安装调试技能。可以按照维护文档对用户进行电话技术支持,口齿清晰,描述准确的客服热线工程师以及光纤布线工程师和销售代表等。

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了包括综合布线行业旅工技术,了解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简单绘制和熟练阅读施工图纸,能够独立编写施工文件,具有一定的现场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对双绞线的操作,光纤熔接、线槽、桥架架设等,只有掌握了技能后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综合布线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很多教师是大学毕业就踏进工作岗位(部分由企业引进的除外),由于直接踏上工作岗位,很少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基本不会参与到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中去,不能系统的教授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整个过程。整个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不仅仅包括工科技术的内容,还包括工程管理的科学内容,很多教师常常忽略这点。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最终成功与否,除了跟设计、施工技术有关系外,跟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也有很大关系,甚至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这方面的缺陷导致无法对综合布线有很好的理解。

2.授课内容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分配不合理

首先是理论和实习教学的时间分配上,很多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分配到理论教学上面,主要是围绕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这两个规范来教学,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习教学方面,我们的教学就显的单薄很多,很多学校就只有制作水晶头这一个实习项目,条件好点的学校也会增加包括模块的端接,配线架端接等项目,但综合布线中涉及的土木工程,暗敷等技术完全不能够得到体现。更不要说学生在技能方面应有的熟练度和制作工艺了,所以试想,一个连基本技能都无法得到强化锻炼的学生怎么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呢?

3.技能集训对实习教学的压缩

有很多的学校在技能大赛的激励下添设了综合布线这门课程,但是,有些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全国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的成绩。抽出全校的人力物力去培养和锻炼几个参赛选手,这样虽然有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名次,但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时由于集训过于针对比赛内容,对于集训学生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而且这种脱离实践和就业情况去搞竞赛,恐怕只能培养比赛选手,而不是造就真正企业需要的人才。

三、针对以上不足之处的建议

首先,我们必须提高师资水平,实行走进来,走出去的政策,请企业的项目经理到学校提出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对教师进行技能的指导,同时安排教师进企业见习,学习企业经验,为教学打好基础。

其次,改进实训环境,加大对实训实验室的投入,做到能够与真实环境相差不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合理分配技能集训和普通教学直接的时间安排,同时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引进校园、让项目走进课堂,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减少了教学和企业经营的成本,实现了校企共赢。

综上所说,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的核心。笔者针对目前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主张,期望对有关课程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永.对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6).

线上教学工作要求篇6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传统的教学内容是按照一门学科的知识点来安排学习内容,其优点是知识点明确,科学理论性较强;缺点是教学内容生硬,学生机械式的熟记知识点,学习迁移能力的较弱,也就是说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其完成与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使其自身体会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点,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的做到“教、学、做”相统一。

二、教学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上。其中知识目标的确定要结合该门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其技能目标。态度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表现出较高的与职业素养相关度道德品质。就该节教学内容而言,其具体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市政管线规划布置的一般原则。

2.熟悉市政管线埋设深度、覆土厚度、管线静距离等规范要求。

3.掌握市政管道横断面施工图的具体内容。

4.熟悉市政管线综合管廊的基本构造和管线布置形式。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完成课堂任务,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规范,查找和理解规范要求。

2.能够在道路横断面图的基础上进行市政管线埋深的确定并且规范定位。

3.能够将原有的市政管线改造成综合管廊的基本形式。

三、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教学模式设计

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排水管网埋深和定位”这一节的教学模式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为主。课程任务来源于实际工作任务,即市政管道横断面施工图的绘制。课程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来组织和实施情景教学,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在接到任务后,主动的进行任务资料分析、且自行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资料自主完成任务,帮助学生完成检查和评价,提供专业知识指导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选取

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教师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其总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宏观上采用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任务驱动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2.注重“教、学、做”的统一协调,教师通过典型案例示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规范意识,培养较高的职业能力和态度。

3.注重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通过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明确规范内容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以引导学生培养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结合当前一些热点和创新性较强的工程项目,提供经典案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创造能力,例如在“给排水管网埋深和定位”的教学中,引入专业前瞻性较强的综合管廊的构造知识。

四、教学过程

以“给排水管网埋深和定位”这一节课程为例,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课程引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地下市政管线种类繁多,敷设错综复杂,他们之间往往出现“互抢地盘”而相互打架的不规范敷设现象,请问你将如何在道路横断面图上敷设市政管线?

在课程引入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课堂案例,对市政管线的定位敷设形成初步的概念,并且引发学生探究市政管线规范埋深和定位的学习兴趣。

课程引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问留有悬念,并且由此引出任务一:在道路横断面图的基础上进行市政管线的定位。

(二)布置和完成任务

教师布置任务一,要求学生自己主动查阅相关规范,结合某县道路横断面图,合理布置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市政管线的敷设位置,认识市政管道的敷设的一般原则。

在教学程序上,采取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然后老师结合管网布置图,讲解管线最小净距、埋深、覆土厚度的概念。请出两到三组学生展示和说明自己布置的市政管线位置,并引出给排水管道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表,管道埋深和覆土厚度的要求,督促学生根据任务一中完成的市政管线横断面敷设图,结合老师讲授的市政管线最小净距和埋设深度的要求,将本组的市政管线布置图进行修改,然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强调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以工作过程进行整合,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选取要注重企业实际的需求,突出学生的职业岗位特色;强调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与整个课程任务执行的过程中,体现在课程内容和要求上,并且落实到教学评价与考核中。根据以项目、任务、案例等为载体设计学习单元,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线索确立学习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设计要做到:课程整体和工作项目相统一,即整体学习领域与企业生产相关联;二是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统一,即教学环节的设置顺序符合工作过程的逻辑标准;三是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相统一,即学习任务来源实际工作任务,但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提升与改造。

参考文献

[1]刘华.基于工作任务的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思路[J].教育探索,2014,274(4):44-4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幼儿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七(整理5

    - 阅0

    幼儿教师年度工作总结篇1岁月匆匆而逝,似乎只是弹指一瞬。回顾这一年来所经历的事,工作虽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实。“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在一年.....

    年学生走读申请书,学生走读申请书格

    - 阅0

    学生走读申请书篇1尊敬的学校领导:本人系______学院______级学生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走读。并遵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