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防治措施(6篇)

来源:网络

河流防治措施篇1

【关键词】中小河流;防洪;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对一些大河大江的治理工作非常重视,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作却相对滞后,多数中小河流尚未得到治理或治理标准较低,工程质量较差,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中小河流具有局部暴雨强度大、洪水突发性强、涨势猛、洪峰流量大、预报预防难度大、发生频率高等特点,极易造成泥石流、堤防决口、冲毁村庄和道路、淹没农田等重大灾害,且我省大部分中小河流两岸土地多为良田好土,人口居住较为密集,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中小河流洪水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一、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因为地区采用群众集资和地方财政的方法途径,对一些中小型的河流进行了治理。但因为在整治过程中缺乏良好的的治理理念和专业的设计规划,造成了投资浪费、效果不佳、措施不当,影响河道的防洪和破坏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1)缺乏一定的流域概念,只是针对一些重要的河段采取决堤、护岸等简单的方法,而没有协调好小河流、左右岸和上下游的建设,更没有对整个流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2)缺乏专业的设计规划,对天然径流和河流洪水缺乏理论性,对提防、建筑物的等级性质和防洪的标准缺乏确定性,对工程和技术缺乏专业性,造成工程的质量差、标准低、效益低、毁坏新建的水利工程。(3)管理不当,由于不合理采砂、毁坏河道、侵占河道等不良现象很多。造成工程险工险段,影响河道防洪和工程设施的安全。(4)工程实施措施不合理,对天然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和护砌,造成河道的渠道化、人工化,功能单一化,造成了湿地不断减少和消失,水陆之间损坏和各种水生物生长栖息的空间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能够到达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防洪与兴利的结合不合理,在―些中小型河道治理过程中,要对兴修水利或景观效益进行连续拦蓄,梯级建设浆砌石低坝。因为中小型河道水源短且流速急,造成河床残留质较多,河床堆积,阻水严重,坝前库容迅速减弱,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二、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就有100多个城市依傍着七大江河的干流,因为在大堤的防护下,大部分都处于大江大河或中小河流的上游山丘地带,所以会遭受河流洪水的侵袭。即使这100多个城市都受到大江大河的提防保护,但在内部仍然会受到中小河流洪水的威胁。例如,在1998年6月24日桂林地区的一次大洪灾害中,南京市虽受到长江大堤的保护,仍旧受到秦淮河的洪水威胁,外部受到漓江、内部受到桃花江等大江和中小河流的袭击。在2004年九月初,川东重镇达州市市区水深较高,洪水淹没严重,同样也是受到嘉陵江二级支流州河洪水侵害的后果。在我国,除大江大河之外,还有在一些地广人稀的、降水较少地区的内陆河水系,因为洪水及涨猛落,会造成电讯电力线路和公路的毁坏,还有很多支流流入大海的中小河流,洪水严重,使很多城市和村庄都受到威胁等等。所以采取合理的治理抗洪防灾措施是必要的

三、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建设措施

首先要制定出一项合理的措施,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根据点面结合、分期实施、突出重点的治理方案,设计出各河流和流域的综合规划。以实现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为目标,生态治理为中心,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注重生态,改善环境。其次要体现堤防建设生态性。堤防建设是河道工程治理的中心。水路的不连续性是堤防建设的主要问题,造成沿河湿地不断减少。应不断对沿河湿地进行水源补给,并确保水陆连续通道的有序性,使工程措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既可起到河道防洪作用,又不影响“堤身”植物种植和利用,节约投资,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合理选取蓄水建筑物类型,因为中小型河流的洪水来势迅猛,所以应该合理选择蓄水建筑物类型。当前,适合中小河流的蓄水建筑物类型主要有砌石坝、提升闸、翻板闸和橡胶坝。运用多种生态护岸,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实施对中小型河流的治理。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首先进行污染改善、绿地和景观建设,营造市民亲水环境。体现河流人文环境,加强城市特色构建,把城区的中小河流作为治理的中心;随后在加强小河流的防洪安全和资源功能下,注重河流水生物、自然和生态的和谐,以农村河流为治理中心。与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治理水资源的污染。中小型河流基本都发源于山丘地带,河道较陡、切割较深,洪水来势较迅猛,且泥沙含量大,造成下游的工程治理的淤积和水毁。要对上游山丘区采取封沙植草、退耕还林等各种水土保持方法,修建谷坊、坝堤等来减少河流泥沙流失,调整河道径流。最后要加强河道管理。严禁违规采砂、侵占河道、和乱掘滥挖,加强河道管理。保证河道防洪和涉河工程安全、加强河道综合性治理。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面积大范围广,如果只靠国家投资的单一渠道,难于实现全面的治理。为了推进中小型河流全面综合治理,应发掘出更多的投资渠道,利用多方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可以采用政府扶持、省市县地方财政补贴、群众集资和投工投劳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成立各级中小型河流治理建设基金,由各级财政启动投资资金;结合平原洼地治涝,利用世行贷款等等。

中小河流的治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小河流的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治理规划。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的防洪安全为目标,要统筹处理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要统筹衔接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系,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有效防御洪水,又安排好洪水出路。要因地制宜,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段开展治理。

结语

在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中,要全面处理好左右岸、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一条河流的左右岸和上下游流向不同的城市地区,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新的水事问题,为今后的管理工作带来威胁。兼顾好防洪工程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河道堤防的建设一定要以“坚持生态治理为主,全面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方针。处理好截弯取直和顺应河势的关系。当前,一些地区只是为了追求美观,截弯取直后河滩空出,把河道治理当做建设两岸的主要措施,改变原有河势,形成新的防洪防建。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合理科学地确定近远期治理的工程计划、责任和目标。并有步骤、有原则地推进城镇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注意支流与干流之间的防洪治理协调标准,合理规定出治理河流防洪的标准,不可以盲目随意地提高或降低防洪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明军,包广来,许月光.中小河流治理与管理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12):729-730.

[2]李明,董丽荣,王念忠,于翔.加强中小河流管理确保防洪安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0,(01).

[3]陈鸿飞.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中国水利,2009,(06).

河流防治措施篇2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措施

1、前言

鄞州区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山区小流域由于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针对鄞州区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为科学治理小流域提供参考。

2、小流域概况

鄞州区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态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km2,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鄞州区内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条,分布人口81464人,耕地51472亩,其中横溪小流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建设,东钱湖地区上游溪道合并为1个小流域。

3、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到目前为止,全区小流域治理进度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讲,全区80%以上小流域的过乡镇、村庄段都进行了简单的治理,但是防洪标准较低,除部分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仅能满足2~5年的防洪标准。目前,小流域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防洪标准较低

小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较低,一般在二~五年一遇,有的仅为两年一遇以下的防洪标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现在:

防洪堤标准低、不连续。现有河道防洪堤高度不够,基本上为村镇自发修建,大多数堤防只修建于村镇附近,并且堤身单薄,遭遇洪水时易损毁。

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畅。由于缺少全面统一的科学治理,部分溪道淤积,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受水流顶冲影响,弯曲河段遇大洪水时易漫顶溃堤。

许多小流域上游虽建有山塘水库,但众多水库、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现溢流堰毁坏,下泄流量急剧增加,给下游造成威胁。同时,由于一些水库溢洪道出口缺少配套河道或下游河道建设标准低,也易形成洪灾。

3.2环境脏、乱、差

山区小流域非村庄段一般地面植被较好,山泉错落,水质较好,但穿镇过村段沿岸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悬浮物、COD污染物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濒临绝迹。

3.3溪道大量被填被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各地填溪、堵溪、缩窄溪道等现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积,行洪断面越来越小,洪水出路变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灾。部分滩地上乱搭、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同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各村镇修建防洪堤时未考虑河道的行洪能力,仅根据自身条件与利益修筑堤防,加剧了河道岸线的曲折程度和局部冲淤变化,致使河道行洪受阻。

3.4管理十分薄弱

鄞州区小流域大多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小流域管理范围不明确,堤防建设标准不一,人类不合理的涉河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造成河道缩窄,溪流淤积,水环境恶化。

4、治理标准及对策措施

4.1治理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当防护区人口<20万人时,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20年。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据此,我市小流域防洪标准宜为:

防洪堤:保护农田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村庄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乡(镇)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县城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4.2对策措施

山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防治现状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2.1拦蓄措施

对不同类型的山区河道,根据特点与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扩建水库,拦蓄洪水。对已建水库针对2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灾害。

4.2.2河道整治工程

对于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清障等,扩大行洪断面;对于岸坡垮塌严重的堤防采取护岸措施,同时清除各类阻水建筑物,确保河道行洪顺畅。

4.2.3堤防工程

根据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在规划布置防洪堤的两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标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堤防工程是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4.2.4排洪渠修筑

为防治山丘区坡水危害农田和居民,应结合防洪工程,可以修建排洪渠,将洪水撇出农田区和居民区。

5、建议

5.1根据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应坚持以下原则:“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则,“先乡镇、后村庄”的原则,“先众多、后稀少”的原则,“先附近、后周边”的原则。

5.2以点带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根据财力逐步实施。近期,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筛选灾情严重、影响大、急需治理的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小流域治理。对列入综合治理试点的,要将综合治理区的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将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各司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小流域特点,科学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3强化管理。要提高小流域的生态质量,维护小流域的生命健康,不仅要治理,更要重视管理,落实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严禁在河道弃土弃渣和在河道内占地建房,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清理“三无”小水电。切实加强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护和培育,引导农民科学山地耕作和营林作业,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植被质量。

5.4加大投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例如对接中央国债项目,争取中央国债项目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接省市项目,如新农村建设、“强塘固房”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山地综合开发、平整土地、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要落实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重点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鼓励群众参与,鼓励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用政策支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新晨: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规划,[R],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7。

河流防治措施篇3

【关键词】中小河流;防洪;治理

一、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因为地区采用群众集资和地方财政的方法途径,对一些中小型的河流进行了治理。但因为在整治过程中缺乏良好的的治理理念和专业的设计规划,造成了投资浪费、效果不佳、措施不当,影响河道的防洪和破坏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1)缺乏一定的流域概念,只是针对一些重要的河段采取决堤、护岸等简单的方法,而没有协调好小河流、左右岸和上下游的建设,更没有对整个流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2)缺乏专业的设计规划,对天然径流和河流洪水缺乏理论性,对提防、建筑物的等级性质和防洪的标准缺乏确定性,对工程和技术缺乏专业性,造成工程的质量差、标准低、效益低、毁坏新建的水利工程。(3)管理不当,由于不合理采砂、毁坏河道、侵占河道等不良现象很多。造成工程险工险段,影响河道防洪和工程设施的安全。(4)工程实施措施不合理,对天然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和护砌,造成河道的渠道化、人工化,功能单一化,造成了湿地不断减少和消失,水陆之间损坏和各种水生物生长栖息的空间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能够到达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防洪与兴利的结合不合理,在—些中小型河道治理过程中,要对对兴修水利或景观效益进行连续拦蓄,梯级建设浆砌石低坝。因为中小型河道水源短且流速急,造成河床残留质较多,河床堆积,阻水严重,坝前库容迅速减弱,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二、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就有100多个城市依傍着七大江河的干流,因为在大堤的防护下,大部分都处于大江大河或中小河流的上游山丘地带,所以会遭受河流洪水的侵袭。即使这100多个城市都受到大江大河的提防保护,但在内部仍然会受到中小河流洪水的威胁。例如,在1998年6月24日桂林地区的一次大洪灾害中,南京市虽受到长江大堤的保护,仍旧受到秦淮河的洪水威胁,外部受到漓江、内部受到桃花江等大江和中小河流的袭击。在2004年九月初,川东重镇达州市市区水深较高,洪水淹没严重,同样也是受到嘉陵江二级支流州河洪水侵害的后果。在我国,除大江大河之外,还有在一些地广人稀的、降水较少地区的内陆河水系,因为洪水及涨猛落,会造成电讯电力线路和公路的毁坏,还有很多支流流入大海的中小河流,洪水严重,使很多城市和村庄都受到威胁等等。所以采取合理的治理抗洪防灾措施是必要的

三、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建设措施

首先要制定出一项合理的措施,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根据点面结合、分期实施、突出重点的治理方案,设计出各河流和流域的综合规划。以实现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为目标,生态治理为中心,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注重生态,改善环境。其次要体现堤防建设生态性。堤防建设是河道工程治理的中心。水路的不连续性是堤防建设的主要问题,造成沿河湿地不断减少。应不断对沿河湿地进行水源补给,并确保水陆连续通道的有序性,使工程措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既可起到河道防洪作用,又不影响“堤身”植物种植和利用,节约投资,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合理选取蓄水建筑物类型,因为中小型河流的洪水来势迅猛,所以应该合理选择蓄水建筑物类型。当前,适合中小河流的蓄水建筑物类型主要有砌石坝、提升闸、翻板闸和橡胶坝。运用多种生态护岸,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实施对中小型河流的治理。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首先进行污染改善、绿地和景观建设,营造市民亲水环境。体现河流人文环境,加强城市特色构建,把城区的中小河流作为治理的中心;随后在加强小河流的防洪安全和资源功能下,注重河流水生物、自然和生态的和谐,以农村河流为治理中心。与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治理水资源的污染。中小型河流基本都发源于山丘地带,河道较陡、切割较深,洪水来势较迅猛,且泥沙含量大,造成下游的工程治理的淤积和水毁。要对上游山丘区采取封沙植草、退耕还林等各种水土保养方法,修建谷坊、坝堤等来减少河流泥沙流失,调整河道径流。最后要加强河道管理。严禁违规采砂、侵占河道、和乱掘滥挖,加强河道管理。保证河道防洪和涉河工程安全、加强河道综合性治理。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面积大范围广,如果只靠国家投资的单一渠道,难于实现全面的治理。为了推进中小型河流全面综合治理,应发掘出更多的投资渠道,利用多方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可以采用政府扶持、省市县地方财政补贴、群众集资和投工投劳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成立各级中小型河流治理建设基金,由各级财政启动投资资金;结合平原洼地治涝,利用世行贷款等等。

结语

在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中,要全面处理好左右岸、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一条河流的左右岸和上下游流向不同的城市地区,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新的水事问题,为今后的管理工作带来威胁。兼顾好防洪工程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河道堤防的建设一定要以“坚持生态治理为主,全面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方针。处理好截弯取直和顺应河势的关系。当前,一些地区只是为了追求美观,截弯取直后河滩空出,把河道治理当做建设两岸的主要措施,改变原有河势,形成新的防洪防建。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合理科学地确定近远期治理的工程计划、责任和目标。并有步骤、有原则地推进城镇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注意支流与干流之间的防洪治理协调标准,合理规定出治理河流防洪的标准,不可以盲目随意地提高或降低防洪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松梧.河流治理应突出绿色.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

河流防治措施篇4

戴明郭彬李荣边艳金晓光张丽颖王海方

摘要介绍了葫芦岛市连山区河流自然状况以及河道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的基本思路、模式和保障措施,以为中小河流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模式;保障措施;辽宁连山

1连山区河流概况及河道治理现状

连山区境内山多,临海,故而独立水系较多,可分为小凌河水系和沿海诸河,共13条河流,其中除女儿河为中型河流外,其余都是流域面积200km2以下的小型河流。女儿河是连山区最大中型河流,其支流众多,超过5km2的一级支流有18条。其余12条小型河流,总流域面积848km2,总长232km,河道比降2.4‰~11.9‰之间,属典型的山区型河流。河短、比降大,致使洪水来的猛、去的快,且大部分为无堤坊河流,因而河道滞洪、储洪能力差、防洪能力很低。同时,由于洪水下泄快,给下游防洪带来很大压力。

据统计,1995年以来连山区共修建堤防和护岸长度70km,不到河流总长度(包括女儿河一级支流)的1/15,防洪标准大多为5~20年一遇标准,只有连山河东城段2km河道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另外,无堤段河道防洪标准偏低。女儿河上游均达不到10年一遇标准,有的达不到5年一遇标准,如女儿河新台门镇跃鱼汀至佟屯大桥段、山神庙样子沟段;女儿河下游均未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有的地段不足或只能达到10年一遇标准,如邰集屯农药厂段、虹螺岘火台子段和金星镇卧佛寺段。小型河流乡镇段无堤防均未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同时尚有险工险段和水毁工程亟待治理和修复,如女儿河佟屯大桥上游左岸,一旦发生洪水直接威胁左岸公路和国光小学;女儿河山神庙乡砟子窑段右岸耕地受洪水严重威胁等。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区域内需治理的河道长,缺少治理所需工程资金,使河道治理缺乏系统性。二是由于单纯的防洪意识导致了采用了单一的工程措施,使河道治理缺乏综合性。三是由于利益驱使,个别采砂业主的采砂秩序混乱,使河道现有工程和防洪安全受到威胁。四是由于连年的干旱,个别河段“乱栽”现象较为严重,这为下一步河道治理增加了人为的阻力,也为汛期防洪安全带来了隐患。五是河道治理多偏于防洪功能,而其生态功能被严重忽视[1-2]。

3中小河流治理基本思路

河道不仅具有防洪功能,还具有储水、净化水质、调节小气候、维系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纵观连山区这几年的河道治理工程,由于仅仅考虑了防洪的需要,而忽视了河道具有的其他功能,致使河道有逐渐变窄的趋势,主要表现是高墙直立、河道渠化。结果不仅降低了河道的储水能力,而且洪水下泄更快,造成局部冲刷和淤积,会破坏水生态环境。结合国家“十五”期间提出生态治河要求,总结出“宽窄结合、深浅兼顾、随弯就势、重点防护、生态优先”的建设思路。首先,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堤防设计规范要求,并结合实际,合理、客观的确定防洪标准,适当规避风险[3]。对于一条河道来说,如果上游沿河各乡镇、村屯都把自己的风险降为最低,那么下游段的防洪将受到严重压力。其次,转变过去单一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治理模式,将侵占河道退还。河道是经多年自然形成的水流通道,它的功能不仅是输水,而且是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生存的空间。但由于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洪灾损失不断加大,导致对河道进行被动治理,单一工程措施改变河道自然状态,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因此,今后河道治理必须采用“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防护措施为主”的治理模式。

4治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

中小河流河道横断面相对于周边地面多呈凹型,有明显的岸坡;洪水陡涨陡落、冲刷能力强、持续时间短。对其综合治理的措施主要有:第一,根据治理标准要求,按照河道走势清理河道。第二,在顺直河段岸坡直接埋植,实施生物措施,行数根据岸坡的高度和坡度确定。第三,在河道弯段,由于水流对凹岸冲刷严重,首先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护岸,并进行原土覆盖,再在护岸脚进行埋植柳干[4]。对于冲刷特别严重的河段,需在弯段首端开始至末端修建石笼潜坝,高度根据河道深浅确定,但不要高出1m以上,并在坝后全部埋植柳干等。这种治理模式的优点是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对河道整体破坏小,生态效益显著。

该治理模式的保障措施有:第一,资金保障是关键。可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各方资金,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第二,合理规划是前提。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制定具体治理计划。第三,河道监管是基础。结合“三场整治”行动,加大河道管理力度,对行为恶劣的单位或个人采取强制的法制措施,从严处理,以维护河道正常功能。这将对已建和在建的治河工程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5参考文献

[1]张晓兰.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5,5(1):68-70.

[2]王明军,包广来,许月光.中小河流治理与管理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1):125-126.

河流防治措施篇5

关键词:黄河规划治理开发

2002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黄河治理开发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批复实施标志着人民治黄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黄河频繁的水旱灾害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称为“中国之忧患”。人民治黄5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许多自然规律仍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黄河存在的三大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洪水威胁依然是国家的心腹之患,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威胁着沿黄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制约着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面对新世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的要求,国务院正式批复的《规划》,明确提出了2001~2010年10年的治理开发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各项措施,并要求流域内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规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加快黄河近期治理开发步伐,为实现黄河“四个不”(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目标,谋求黄河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加快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要的地位,显著的成就

黄河治理,历来是治国兴邦的大事。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黄河问题高度重视,领导人民群众和黄河建设者对黄河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治理与开发。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防洪非工程措施和人防体系得到了大大加强,取得了连续5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保障了黄淮海平原12万km2防洪保护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黄土高原45.4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初步治理18万多km2,促进了当地生产发展,各种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约3亿t。黄河流域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万hm2,发展到733万hm2。黄河还为两岸重点工业基地、大中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在黄河干流已建在建15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总库容566亿m3,发电装机容量1113万kW,年平均发电量401亿kW·h。

黄河治理开发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了黄淮海大平原的安全,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广大治黄工作者通过长时期的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黄河这条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促进了治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快了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步伐。

人民治黄50多年来,黄河治理开发的规模和巨大成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罕见的。

二、《规划》的编制过程

1998年底,遵照副总理有关指示精神,黄委开始开展了《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分析及调查研究,为其后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9年6月总书记视察黄河并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发表了《加强治理开发,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的重要讲话,指出:“21世纪即将到来,我们必须抓紧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把黄河水害治理好。”为《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明确了指导思想。2000年8月《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及黄河防洪、水资源利用、水土保持等10个专题报告上报国务院。2001年11月15日,副总理主持会议,专门听取黄河问题的汇报。2001年12月5日,朱?基总理主持国务院第116次总理办公会,审议并原则同意水利部《关于加快黄河治理开发若干重点问题的意见》。这次会议要求编制《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报国务院审批。2002年1月,《规划》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的审查。其后,水利部广泛征求了中央、国务院18个有关部门及流域8省(自治区)的意见,完成并正式上报《规划》,最终于2002年7月14日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

《规划》是继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之后,又一部重要黄河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原则。把防洪作为黄河治理开发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把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摆到突出位置,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从战略高度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分步推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目标直指黄河洪水、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三大问题,并突出体现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规划的目标为:通过10年的努力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重点河段防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基本控制洪水泥沙和游荡性河道河势;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节水初见成效,基本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基本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使干流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支流水质明显改善;水土保持得到加强,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实现以黄河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解决三大问题,造福中华民族

《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复,下一步贯彻实施的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抓住时机,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为实现《规划》中提出的治理开发目标,谋求黄河长治久安而努力。

1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防洪减淤体系

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的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思路,针对当前黄河下游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近期建设的重点是全面推行下游河道标准化堤防建设、加快游荡性河道整治步伐、搞好东平湖滞洪区和滩区安全建设、加强河口综合治理、完善水文测报、洪水和枯水调度等非工程措施。

第一,全面加固堤防,推行下游河道标准化堤防建设。做好淤背固堤、加高帮宽、堤顶防汛道路建设、防浪林工作。目前,黄委已启动下游河道标准化堤防建设首期工程,规划并开始实施了河南段郑州—兰考159km的堤段,山东分两段,61km长的东明段和51km长的济南段,力争5年内将南岸建成标准化堤防。

第二,加快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和险工加固的步伐。在黄河下游高村以上的游荡性河段,主流游荡不定,易造成堤防“冲决”。目前,黄委已经成立了河道整治研究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工作组,并在抓紧有关工作。加强控导工程建设、险工改建加固。

第三,尽快做好分滞洪工程建设。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东平湖滞洪区仍然是保证山东窄河段防洪安全的关键工程,是今后滞洪区建设的重点。抓好除险加固工程、安全建设。

第四,干流河防工程。重点是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潼关至三门峡大坝河段、渭河下游、河口段。

第五,滩区安全建设。黄河下游滩区面积3956km2,现有耕地25万hm2,村庄2071个,人口178.3万。规划对距堤1km以内和落河的村庄群众共46.7万人实施外迁;对封丘倒灌区22.8万人采取临时撤退措施;修筑村台就地避洪,就地避洪人口127.4万。

第六,修建古贤和河口村水库。根据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布局,为完善“上拦”工程体系,将在2010年前建成支流河口村水库;要加快古贤水利枢纽前期工作步伐,争取2010年前后开工建设。

第七,完善非工程措施。重点建设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和河口镇至三门峡气象雷达探测预报系统。建立15支“全天候、快速、灵活”的机动抢险队伍,并加强现有20支机动抢险队。

通过上述措施的不断实施,可望基本控制洪水泥沙。确保防御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000m3/s堤防不决口,基本控制游荡性河道河势。相对稳定入海流路。上中游干流重点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达到设计标准。

2?把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按照开源节流保护并举,节流为主,保护为本,强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全力做好水资源管理、利用与调度工作。

第一,进行黄河灌区节水改造。近期规划黄河灌区新增节水改造工程面积323万hm2,2010年节水面积达到483万hm2,占黄河灌区面积的64.3%。

第二,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主要是将水资源费纳入供水水价,适时调整水价,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严格实行用水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实行超额累进计价。

第三,建设水量调度系统。建设全河水量总调度中心,负责全河水量统一调度;按照断面流量和用水总量双控制的原则,监控运行,监督各地和骨干水库执行水量调度方案的情况;建设水质实时监控系统,监督干流省(自治区)界水质状况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方案执行情况;完善水量调度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调度纪律。

第四,加强水污染防治、排污总量控制和断面水质监测。以水资源保护为基础,加强黄河干流及重点支流河源区的水源涵养保护、中游水土流失区的面污染源控制、流域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

完成上述主要措施后,可望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节水初见成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左右提高到0.5以上,大中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40%~60%提高到75%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初步缓解,一般年份基本解决断流问题;进入黄河干流的污染物符合总量控制要求,黄河干流水质满足水功能区要求。

3?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力争10年内水土保持见成效

按照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基本思路,重点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因地制宜,分区治理。近期规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黄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三川河、昕水河、红河等32条支流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总面积12.1万km2,其中多沙粗沙区规划治理面积5.5万km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坚持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把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为主要内容的沟道坝系建设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体工程,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注重坡面治理,强化预防监督。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近期可望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万km2,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达到5亿t,水土保持初见成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加快“三条黄河”工程建设,加强有关前期工作,把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全面推向现代化

大力开展黄河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水土保持和水沙变化、中游水库运用、下游河道演变及河道整治、河口演变及治理、模拟技术等。目前,黄委已经确定今后5年内每年投入研究经费500万元进行黄河基础研究,并以此为契机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来提高黄委整体基础研究水平。要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步伐,适时开展龙羊峡以上干流梯级工程开发规划。抓紧开展河口村水库、古贤水利枢纽、大柳树水利枢纽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展碛口、甘泽坡等水利枢纽的前期工作。

总结“原型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经验,为今后利用黄河自然规律减少水库与下游河道淤积积累经验。启动建设并完善“原型黄河”的测验体系。

积极推动“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步伐,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工作:利用遥测、遥感、卫星技术和数学模型等科技手段进行降雨预报、洪水预报、水库调度、洪水演进模拟分析,提高防汛减灾能力和科技含量;建立枯水期径流预报系统、河口地区生态模拟系统、现代化水资源实时调配系统、引水口门的自动监控系统、地下水观测系统等,确保水量调度高效、实时和易操作;在关键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建立实时监测预测系统,提高水质监控准确性和时效性;运用3S技术,进行动态监测、治理和评价,实现水土流失治理与监测的自动化与科技化;通过远程视频技术,建立水库、堤防等工程运行和管理系统,强化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自动化与科技化。

河流防治措施篇6

关键词:水生态保护措施方法

引言

新宾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是我省中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新宾县境内的苏子河、太子河、富尔江三大流域每年向下游城市输送15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担负着沈阳、鞍山、大连等七个大中型城市的供水任务。保护好新宾这块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于保障辽宁中部重要城市供水安全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

近几年来,我县对河道上游的水源地进行了涵养、封山育林、植

树造林、种植水草,河道两侧进行生物护岸,种树,种植水生植物,插柳压柳,实行生物护岸累计为400公里。

1.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水土保持采取的主要措施:山顶和阔叶林实行封山育林,营造水保林,植物串带;沟谷里建方塘、谷坊等措施。采取以生态保护为主的防治措施,主要对坡耕地采取新修梯田、保土耕作、退耕还果还林等措施,对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和果树等。沟道治理主要进行修建塘坝、蓄水池、谷坊、疏溪固堤等措施。对于疏林地和残次林植被较差地块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封禁治理措施主要以围栏、管护、宣传为主。

水源地保护采取的主要措施:在水库上游流域进行监测、封禁,建造围栏,舍饲圈养,建设四位一体沼气池,禁止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入库区。

中小河流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中小河道采取疏溪固堤两岸堤前压柳,前坡种植刺槐、油条,堤后种植白杨、乔木、枫叶等植物。

我县在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大力开展预防监督工作,对全县水土流失区域进行三区划分,在全县设水土保持监察员,其中专职人员7人,兼职人员265人,对各乡镇的厂矿、采石厂定点定时检查,并对已建成的水利水保工程进行监督管理,防止人为破坏。

2.生物护岸治理措施

发生在我县1995年的“7·29”和2005年的“8·13”洪水给全县人民群众带来了惨痛教训,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生物护岸工程和小流域治理工程的重要性,因此将生物护岸工程和小流域治理工程列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我县山高坡陡土层薄,土壤胶结能力差,降雨量集中,加之近年来人工针叶林不断蚕食着天然次生林,致使山体水源涵养能力剧降,因此一遇降雨,降水汇流时间短且强度大,对下游无工程沙土堤造成严重破坏。经过总结1995年的“7·29”和2005年的“8·13”洪灾经验,我们发现容易被洪水破坏的堤段绝大部分都是中小河道内的无工程沙土堤,破坏过程多数是由于水力的侵蚀及冲刷,使沙土堤的防洪能力下降致使堤防被冲毁。因此,我们在提高中小河道沙土堤防的抗冲刷能力上下大力气,采取生态治河的方法,从而保证了沙土堤的防洪能力。

我县在中小河道上采用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合的治理模式,即在中小河道河堤上,堤前采用工程措施及堤前压柳、堤坡植矮灌木对河堤进行保护,堤后采用种植矮灌木与矮乔木以提高堤身的抗水蚀及风蚀能力,并在重点地段进行防风林带的布设,从而达到河堤在设计防洪标准下运营。与此同时,还对全县的中小河道进行清滩疏浚,对原有土堤进行加高加厚处理,并采取生物护岸措施,即:堤前布设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好且耐涝的树种,以达到提高沙土堤的抗冲刷能力;堤后采用种植矮灌木与矮乔木以提高沙土堤的抗风蚀能力。经过几年的科学运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中河道河堤的防洪能力始终控制在设计标准之内,而小河道河堤也从之前的年年冲、年年修,到现在的种一年、管两年、保五年(第一年春季栽树、秋季压柳,管护二到三年,可以保护河堤五年以上)。

二、生态工程建设情况

1.生态治河建设

全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753条,河道总长6310公里,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条,流域面积在20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条,流域面积在100—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8条。2008和2009年,县委、县政府对境内的苏子河、永陵二道河、太子河、刘家河、富尔江、巨流河6条河流进行生态治理,投入河道生态整治资金221万元,压柳6.8公里,栽植杨柳树57900棵,油条苗107.5万株,火炬树21000棵。2009年,按照新宾满族自治县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可研报告所列项目,我县城防工程生态建设长度为1780米,投资1247万元。永陵镇、平顶山镇、北四平乡3个乡镇进行生态治河的长度为9.1公里,投入资金325万元。

2.水土保持建设

⑴贯彻推行已有小流域治理模式,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我县的治理模式是以蓄水工程为龙头,封禁治理一片山川、治理一条沟道、开发一条流域、造福一方百姓。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以工程措施为点,以生物措施为面,以中小河道治理为线,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突出拦蓄工程建设、生物工程建设和封禁治理措施建设。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培训机构合同范文(精选5篇)

    - 阅0

    培训机构合同篇1甲方:住所:联系电话:乙方:住所:联系电话:经甲乙双方协商,现就合作开设________兴趣班,达成以下合作协议,合作期间甲乙双方应当履行应尽义务以保证合作顺利进行。第一.....

    护士内科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内科护士

    - 阅0

    有关护士内科心得体会精选篇1在院领导班子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医院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忙下,内科全体护理人员协调一致,在工作上用心主动,不怕苦、不怕累,树立较高的职责心。结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