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6篇)

来源:网友

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篇1

关键词:十八届四中全会机关党建法治理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71-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突出亮点,就是明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极端重要性,对我们党怎样领导和治理国家、怎样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学会用法治思维去分析问题、思考工作、解决矛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这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方向。

一、十八届四中全会给机关党建工作赋予了新内容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的法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干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思考和处理解决问题必将成为一种行为自觉。机关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融入依法治国大局,调整思路,主动谋划,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领导干部要明确法治理念的内涵要求

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理性认识,是关于法治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的总和。从结构上讲,法治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在知识层面,法治理念是有关法律及其如何运作的知识。二是在情感层面,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的价值评判。三是在意志层面,法治理念是指人们是否有遵守法律制度的意愿。四是在信念层面,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法律的信仰和追求。这四个层面相互联系,依次递进。

2.领导干部要学会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

十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2]。这就意味着,在深化改革中,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强化法治思维,遇事找法,办事遵法。这也是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还很严重,这些都是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

3.当前推进法治理念建设是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决定了机关党建工作必须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核心,牵引其他一切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3]加强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法治理念建设,关键要强化党员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用法治思维武装党员干部,逐步形成具有机关特色的法治文化,是机关党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央先后修订颁布了一系列党内法规,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候是现在这样更加重视法规体系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的。各级机关党建工作者要以学、学《准则》、学《条例》为引领,有针对性地加强党纪法规学习,培育党员干部法治理念,提高依法依规行使权力的素养,进一步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中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转变,使党员干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方式。

二、机关党建工作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总的来看,我省机关党建工作是好的。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机关党的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机关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职能落实和作用发挥、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环境支持和措施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有的地方和部门对机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缺乏明晰的思路和具体举措,有的甚至简单地把廉政建设当作机关党建的全部工作。有的地方和部门不重视也不善于发挥机关党组织管党治党的作用,管思想与管人事脱节、管党员与管干部分离,教育浮在表层、管理流于粗放、监督形同虚设,存在“灯下黑”的现象。再比如,有的机关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内政治生活不严格、不规范、不认真,生活会缺乏见人见事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怕麻烦、怕得罪人,走了过场。还有的地方和部门的机关党建工作缺乏有效保障,党的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设置不合理,专职党务工作者配备偏少偏弱,甚至连工作和活动经费都需要靠拉赞助来解决,等等。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2015年中央第三轮专项巡视情况汇报时突出强调了“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这三大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机关党的建设薄弱密切相关。严重制约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开展,妨碍了机关全面从严治党任务的落实,影响了机关建设成效和工作职能落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法治理念淡薄,法律知识欠缺,依法执政、依规办事的能力亟待提升。二是要进一步明晰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切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离开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很难建立起来。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的要求,也是我们对世人的承诺。三是依法依规做好党建工作的意识不强。四中全会《决定》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提出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依据党规党纪管党治党”和“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的重大任务,这标志着“依规治党”正式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三、在机关党建工作中推进法治理念建设的方法途径

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4]我们以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

1.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法治理念和法治自觉

全面依法治国、依规治党,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都必须受到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双重约束,既要做党规党纪的自觉守护者,又要做国家法律的模范遵守者。但在我们中国长达几千年封建专制和人治思想的浸淫下,法治观念淡薄由来已久。要使人们的法治观念得到增强,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得大力加强法规制度的教育不可。法规制度的教育并非易事,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要使人的观念发生转变很困难,不仅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和心理,等等。

2.进一步强化机关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要在机关中推进依规治党,首先要有科学、规范和可操作的党内法规制度。比如,如何把依规治党的要求全面落实到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之中,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思想建党如何制度化,如何与制度治党实现有机融合;作风建设如何才能够实现规范化、长效化;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体系应当如何构建,等等。我们要坚持从影响和制约机关党建的重大和关键性的实际问题出发,系统梳理机关党建的工作实践做法,再将这些办法、措施和手段加以固化、条理化、规范化,上升为党内法规制度。

3.进一步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

党内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就党规执行来说,当前主要问题是,一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缺乏党规执行的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对党规执行的督促检查也不够,没有能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高度来对待党规制度建设,制定的党规制度文件大而化之,质量低,缺乏规范性、操作性,致使党规制度落实不到行动上的现象还较普遍。我们要好好研究这一问题,努力发掘其根源所在,并深入比较研究某些执行力强的法律制度及其法条规定。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执纪追究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依据,关键是如何落实好。

4.进一步把握机关依规治党规律

我们研究机关依规治党,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善于发现隐藏在纷繁表象背后的根源所在及其一般运行规律。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等方式,并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历史比较、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素材精雕细琢,抓住机关依规治党相关问题的实质,找准矛盾的焦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从而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深化对机关依规治党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提出富含科学性的真知灼见,努力为机关依规治党工作勾勒出清晰的操作运行“路线图”,不断提高机关的依规治党水平。

5.进一步强化问责机制,着力抓好“两个责任”落实

中央近期出台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落实“两个责任”的总抓手,抓住这一点,就是扭住抓党风促党建的“牛鼻子”。我们要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大落实问责机制的研究力度,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困难和阻力。二是加强考核和问责。把落实“两个责任”情况作为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三是强化队伍保障,加强专职党务干部培训和培养,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纪委对下级纪检人员的执纪监督,规范部门“两委”书记提名、选任和交流,把党建工作切实纳入法治化轨道。

参考文献:

[1]袁曙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N].人民日报,2014-11-04:A7.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A1.

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篇2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作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当下,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愈加广泛而深刻,许多因互联网而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已经远远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范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长期以来致力于外化环节,即思索如何利用网络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和取得最佳效果的需要,相对忽视了理论研究的价值生产和文化精品的提供”。[1]文化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通过高校师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主流思想、传播正能量,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网络文化作品现状分析

目前,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这些作品以网络博文、网络视频、音乐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就整体而言,网络文化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均不高,未形成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大气候,缺乏校园网络文化精品。

1.创作主体:辅导员唱主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演配角,学生跑龙套

从创作主体来看,当下高校的网络文化作品主要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承担。这支队伍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在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深化的实践中,创作网络文化作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几年全国及各地举办的网络文化节,极大地激发了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创作网络文化作品的热情。其中,辅导员队伍成为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大潮中的主角。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与创作素材;其次,辅导员多以毕业不久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为主体,这些年轻人对工作充满着热情与激情,在精力、能力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再次,辅导员作为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引领者,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实践者,创作网络文化作品不仅有利于其日常工作的开展,而且能够促进工作特色及成果的彰显。徐川、饶先发、李萌等一批优秀辅导员创作的网络文章都引发了较大的反响,也带动了各高校辅导员通过各种平台撰写网络文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成员,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也成为一部分教师尝试的方向,但并未成为主流。大学生则更多的是网络文化作品的接受者,在各级层面举办的活动及比赛中,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大学生才偶尔作为网络文化中的创作者出现,而自发创作网络文化作品并未成为常态。

2.作品内容:主流思想为主食,新瓶装旧酒,学生仍倾向快餐式

高校网络文化作品的主题与内容,以倡导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并以多种方式呈现:第一,通过对经典原著的重读,对国家政策、国家大事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第二,对最新发生的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评论和发表见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第三,从学生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看出,在当下这桌网络文化大餐中,一方面,作品的创作者是主厨,主流思想是主食和正餐,但食材的加工方式依然是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直接搬运到博客、微博、微信、网站等网络平台,缺乏新意,作品反馈度和影响力不足;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世界中形成的网络快餐,以流行性、娱乐性、趣味性、速成性等主要特征吸引着大学生,使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呈现出叫好不叫座的意味。因此,如何真正将传统食材烹调成学生喜欢吃的网络盛宴、网络大餐,是当前大部分网络文化作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传播方式:自媒体为主战场,单向推送占主导,学生参与感不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传播方式上。当下网络文化作品的传播主要通过微信、QQ空间、微博等自媒体。自媒体由于在便捷度、自由度、精准投送度上的优势,成为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主体首选的传播途径。虽然自媒体传播方式能够达到宣传投送的广泛度和精准度,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是单向传播的方式,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足。[2]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让用户订阅创作者创建的公众号,确实可以将作品推送到用户,但是投放数能不能完全转化成阅读数,阅读数能不能完全转化成同等程度的反馈度,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目前,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确实形成了一股热潮,一大批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进行作品的发表和推送,但学生参与不足,许多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后,难以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和深度思考。

二、高校网络文化精品不足的成因探源

现阶段高校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已逐渐呈现出一定规模,但能真正称得上网络文化精品的作品并不多。所谓精品,不仅指作品本身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同时也指作品形成的影响力、号召力。网络文化精品的不足,可以从当前环境下作品的生产、传播、反馈各个环节寻找原因。

1.缺乏权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作品的话语塑造力不足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被形容为“最大变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应对、适应并运用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与改变的过程中,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然而,受传统“网络工具论”思维的影响,大部分人只是把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相加,互联网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未真正形成网络“社会化”思维,缺乏一套权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首先,许多网络文化作品仅仅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搬到了网上,或是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深层环境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在多元共生的新环境下,旧有的传统话语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和引导被称为“网络原著民”的年轻大学生,缺乏权威性和吸引力。其次,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号召下,许多网络文化作品倾向从学生出发,但易走向空洞的娱乐或成为“心灵鸡汤”。这也是因为缺乏自身的话语体系,缺乏理论的深度支撑,作品的话语塑造力不足,只能一味接地气,使读者出现审美疲劳。再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单向灌输为主,在没有改变这种旧有思维方式的情况下,又面临着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新环境,网络文化作品传播也呈现出单向灌输的特征,未能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缺乏互动性。

2.缺乏完善的传播平动性机制,作品的传播力不足

网络文化精品缺乏的另一个表现是精品的数量不足。虽然近几年在各级部门的推动下,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呈现出一股股热潮,其中不乏优秀的精品,但许多优秀作品往往在海量的网络文化作品中被淹没,主要原因是目前高校的网络文化作品缺乏完善的传播平动机制。许多师生创作的作品,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门户网站等平台发表和传播,但人的注意力往往有限,容易被各种信息分散。在多元共生、信息爆炸的互联网场域内,对网络文化作品的传播过程而言,要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送,需要形成完善的传播平动机制,将各种网络文化作品的信息资源加以整合,通过建立一个权威而具有影响力的平台,提升网络文化作品的传播力,将创作者生产的作品通过一条完整的传播链,顺利传送到接受者手中。

3.缺乏系统的评价反馈与激励机制,作品的生产动力不足

作品经过生产、传播,最终得到评价和反馈,才是作品价值实现的完整过程。对作品的评价和反馈虽然是最后一个环节,但也是同等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目前,高校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主体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承担,其中又以辅导员为主。创作者群体广泛性不足,创作积极性也有待提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网络文化作品缺乏系统的评价反馈与激励机制。目前,能产生影响力的网络文化作品不多,即使在一段时间内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但没有权威性的部门机构认定并给予荣誉奖项,缺乏系统的评价与反馈,难以对创作者产生实质性的有利影响,导致作品的生产动力不足。对教师而言,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还不能实现如等和职称评定进行挂钩;对学生而言,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也缺少能够如其他比赛成果类似的评奖评优的反馈平台,这都和网络文化作品缺乏系统的评价反馈与激励机制的大环境有关。

三、高校网络文化作品创新的引导策略

随着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愈发深入,“因网而生、因网而聚、因网而增”的新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文化作品的生产和推广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为改善网络文化精品不足的现状,我们可以从生产、传播、反馈三大关键环节入手,引导高校网络文化作品的创新。

1.把握生产源头,打造原创精品的感染力

网络文化作品如何在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大环境中形成独特而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内部的重要构成因素。第一,坚持思想统筹。要有魄力、有底气、有能力主动掌握主流话语权、传播主流价值观,通过建立权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因此,要坚守网络文化作品的底线和方向,同时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以体现作品的理论深度,增强作品说服力。第二,做好主题引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网络文化作品的内容取材应紧扣大学生的需求,努力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大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不仅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互动,更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中,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网络文化作品的创新应该利用好以下几方面的资源:首先,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国历史文化中汲取作品的养分,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着手;其次,挖掘校园文化资源,从高校育人的环境与视角出发,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价值、有深度的主题;最后,把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信息资源,真正了解大学生之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需。第三,巧用表达方式。网络文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应着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要将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有效地表达,真正将理论、道理讲透、讲新、讲活,表达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网络文化作品不仅限于文字性的表达,还应以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创作形式。无论选择何种形式,都应该注意巧用表达方式。首先,应契合互联网时代的微文化,以简短简洁融入传统宏大叙事,融合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将艰深枯燥的理论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予以体现;其次,吸收有利资源,进行有效的话语转化,融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势,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话语体系;最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共情之法触人情、入人心。

2.重视传播环节,有效释放精品的影响力

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出来后,很容易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环境中被淹没,因此,释放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自身蕴含的能量和魅力并使之产生影响力,是传播环节的重要职责。第一,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平台。聚合微信、微博、博客、QQ等自媒体资源,优化技术手段,调研师生真正需求,参与学生舆论场的建构,打造一个真正吸引师生且具有长期用户黏性的网络文化作品发表平台,而非简单地通过一个具体的媒体平台进行“有效覆盖”。第二,组建团队,鼓励师生共建。扩大网络文化作品生产和传播队伍,有针对性地组建一支由网络名师、学工队伍、网评员队伍和学生团队共同组成的网络文化建设团队,并进行系统的培训。积极进行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宣传和推广,在学生中培养意见领袖,增加优秀作品的关注度,扩大优秀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三,精准投送,实现联动机制。建立专门的网络文化作品的外部保障机制,对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通过建立传播平动机制,将网络文化作品的生产和传播进行无缝衔接,实现最大程度的精准投送。

3.完善反馈机制,提升创作精品的驱动力

网络文化作品经过生产、传播环节后,还需关注其评价和反馈。现阶段,网络文化作品的培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系统而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才能提升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积极性,提升创作网络文化精品的驱动力。第一,构建作品评价指标。对于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认定,需要确立具体的考核指标,形成系统的评定体系。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作品存在着“网络的特殊性、附载环境的动态性和指标建构的差异性”,[3]因此,需要建构多维指标,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对网络文化作品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第二,嵌入师生利益评定。在网络文化作品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基础之上,可尝试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作为权威性成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和学生的评奖评优挂钩,与师生个人利益衔接,进而增强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内驱力,并作为鼓励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提升网络文化作品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第三,设立相关权威奖项。由管理部门牵头,各级相关部门配合,制定客观全面的评奖标准,聘请专业权威的评审专家,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类别下关于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专门奖项,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制度上予以保障,使奖项的评定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得到师生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唐登蕓,吴满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历程、问题与转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7(1).

[2]梅月平,李久戈.提升高校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力探究——基于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的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2017(3).

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篇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行为特点;高校;维稳

在特定时代背景下90后学生成为“电脑控、手机控”的代名词。由于缺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成为常态,90后大学生形成了种种非典型的行为或性格特点,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对待他们的个性和特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从而做好高校维稳工作。

一、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一)90后以自我为中心个人意识强烈

他们成长于市场经济发展、物质资源丰富的时代,又以独生子女居多,一出生就备受家人得呵护与关注,这会造成他们以个人为中心,忽略付出的性格特点。90后具有较强的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充满自信,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生活的品味要求较高;坚持自我的想法,重视自我的价值实现,对自己相对宽容,可是对他人却严苛,缺乏换位思考,习惯了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和无条件支持,有支配他人的欲望,普遍存有利己主义思想。总的来说,90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他人着想和服盏囊馐丁

(二)90后熟悉和善用网络技术,性格封闭负

现代社会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90后大学生接触电脑、网络技术基本始于小学阶段,等进入到大学已非常熟悉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对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因自我控制能力差而沉迷网络,成为“电脑控’`手机控”“游戏迷”,缺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成为常态,,长此以往,导致他们自我伪装、自我防御更为严重,性格更为封闭,缺乏与父母、朋友、同学的心灵交流和精神沟通,对个人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三)追求新鲜刺激,个性鲜明

受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影响,90后大学生眼界开阔,信息量、知识量较丰富,思想也较早熟,他们遇事坚持自己的见解,渴望追求新鲜事物、不因循守旧,渴望打破传统和常规,崇尚创新精神。因此,他们个性鲜明,追求新鲜、与众不同,不仅表现为外在造型、服装、行为独特,也表现为内在思维方式、想法、性格独特。正是90后大学生这些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使他们表现出色彩丰富的性格特征。

(四)他们普遍心理敏感,抗压能力较弱

在鲜明和张扬的个性的外表下,他们的心理较为敏感、脆弱,个人承受压力和烦恼较多。如他们从小就面临各种各样的升学压力,在“减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余生活充斥着形形的兴趣班,家长热衷于为他们培养各种课外特长、技能。随着高校扩招,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90后大学生还要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此外,他们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复杂,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导致他们缺乏稳定的信仰理念,心理承受能力弱、抗压能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加上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社会阅历不足,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也较少,因而出现心理问题时不知如何倾诉、向谁倾诉,往往选择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因此,压力日益积累直至无法承受,便出现了心理疾病甚至轻生等问题。

二、9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

(一)懂得自主学习

90后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自主性强,善于突破传统和打破常规,有很多新的创意和想法,但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很多创意只停留在头脑中,很少付诸实践,即使动手尝试,常常因为怕遭遇失败而半途而废。缺乏团结协作、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社会化程度高,人际交往网络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日益多样,尤其是信息传播速度实现了质的飞跃,为90后大学生接受思想文化和社会时事热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便捷的途径。由于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断了解,使他们产生了参与社会公共事物、期待被社会大众了解和认同的需求,因而他们热衷于“博人眼球”的社会活动,较早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进入大学前已俨然成为“社会人”,社会化程度较高。与此同时,由于90后大学生的学习、沟通交流、体闲娱乐、生活购物等几乎全部借助网络进行,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网络化特点,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匿乏。

(三)行为功利化,对家庭依赖度高

90后大学生由于较早接触社会,对于“人情,,“走后门”“托关系”的社会潜规则有自己的认知。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反感、厌恶各种社会潜规则导致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但当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他们又会主动忽略之前对社会潜规则的厌恶情绪,积极寻找各种有用的社会资源,利用各种关系达成目标,以致行为功利化。

三、扎实做好高校维稳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关系着高校的稳定程度,实现高校稳定,首要工作是保证大学生思想的稳定性。一直以来,国家、高校都极为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势在必行。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求职等情况开展具体工作。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真正发挥作用,帮助90后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合力。

(二)注重管理制度建设

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民主平等和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因此,高校要畅通学生利益表达的渠道,密切关注、关心学生,并畅通信息渠道,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需求、诉求通过合理途径表达出来,并建立有效的矛盾排查调解体系和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地处理和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够各司其职,形成学生勤奋好学、教师尽责教书育人、管理人员热忱服务、全校上下团结的和谐氛围。

(三)加强实践教育,举办丰富的校园活动

90后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可采取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普教育、保护环境、勤工俭学、义务支教等多种途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挖掘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团队和个人,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头作用。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开展贴近学生实际、迎合学生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学生广泛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盛宴,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维护校园稳定的效果。

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篇4

关键词法制新闻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22-0016-02

党的十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完善法制媒体管理制度、推动法制新闻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在新的形式下,法制媒体如何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制新闻人才培养,成为法治媒体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法制媒体从业者遭遇“两张皮”

对法制媒体从业者来说,面临着两道门坎――法律知识和新闻知识。新闻学院培养的具备新闻知识的人才,不懂法律知识;而法律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不能顺利地用新闻的手法和技能采写新闻;而目前开设法制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培养的法制新闻人才,也经常遇到法律和新闻两张皮的现象。

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在新疆法制报社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一名法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新疆法制报社见习了6个月,法律知识拿捏得尚可,但新闻稿件写得一塌糊涂,因不能顺利转正,该毕业生最终不得不离开报社。而新疆法制报社有几个做了快十年新闻的记者,经常在稿子中把“”写成“上诉”,把“裁定”写成“判决”,分不清一审和二审等基本程序,基础性法律知识错误经常出现。

法制媒体的从业人员中,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专业新闻人还是专业法律人,都会觉得非常尴尬。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从业者缺少新闻表述的基本功,具备新闻知识背景的从业者显然又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其实,好的法制新闻作品,应该是充满浓郁的法律味,又读来有趣生动。

没有接受过法律科班教育的新闻人,无论年长还是年轻,其实都面对同一个挑战,专业知识的缺乏会使记者在采访一线缺少准确掌握报道要领的能力,缺少与法律人士对话的能力,也缺少对报道内容的足够判断力。这些记者写出来的法制新闻稿件,有时可能因为侵权或片面,为供职媒体惹来官司。

而法律科班的人,有很多不合新闻规律的习惯,缺乏基本的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勉强上路,也缺少在更大范围内发现更具张力新闻点的能力。因为受法律思维的限制,有些记者时间长了又出现学究气,满篇的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写出来的文章生硬难懂,俨然一个老学究,他也经常会以法律专家自诩,而所写稿件有时会缺少最根本的新闻要素。

因此,就目前的状况看,新闻媒体尤其是法制新闻媒体,缺乏法制新闻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这种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2要求能采能写并且熟悉法律

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制新闻应具有新闻本身的真实、新鲜和及时的特点,有别于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法制新闻人才是指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法治活动进行报道的人,应掌握以法律与新闻为主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表述能力,是一般新闻知识与法律知识相衔接的人才。法制新闻人才首要身份应当是新闻人。只有具备了新闻人的新闻敏感,才能具备对法制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对法治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法治进程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只有具备新闻人的业务素质和基本理论,才能在工作中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客观、理性、平衡地报道法制新闻事实。法制新闻人才同时也应该是“法律人”,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人,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他们共有一个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法律思维的特点是,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法律思维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规范性”。

显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培养法制新闻人才的关键,不在于他原来所学专业是什么,而是如何引导他尽快实现法律与新闻知识在自身的兼容并蓄。一方面,必须让他们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法治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应具备新闻知识、技能和视野,这也正是法制新闻人才的标准。无论是什么专业背景的记者,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和实践的锤炼,较快弥补法学专业知识和新闻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进而在更深厚的法制新闻报道战场上,赢得更大的业绩。

具体而言,法制新闻人才是培养懂法(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治理念)的新闻人,还是懂新闻(熟悉新闻传媒相关实务和功能)的法律人;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新闻采编评等新闻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两手抓”培养法制新闻人才

基于从业者不同的知识背景,法制媒体应有针对性培养出真正的法制新闻人才,既懂法律理论、了解法律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掌握采写技能。

那么,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呢?笔者认为,不能走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目标一定要明晰化。法制媒体要面向全社会报道法制新闻,媒体人要注意受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品不仅要够吸引受众,还要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法制新闻报道要注重通俗化、简单化、社会化视角,让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看懂。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要避免文学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软化”,避免以文学的思维方式、文学的理念进行培养,认为新闻写作就是文学写作的倾向导致的结果是,培养出的员工根本不懂新闻的写作范式,经常在作品中“我想”“我认为”“我觉得”,甚至用虚构的方式去“创作新闻”。同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要避免“硬化”,所谓“硬化”是指,按照法律院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规划,满篇的法理、程序和法条,结果是员工系统掌握了法律知识,却对新闻采访不得要领,写不出通俗的法制新闻作品。

一个好的法制新闻从业者,一定要锻造自己将法律和新闻两种知识、两种思维方式和两种技能融会贯通的本领。

参考文献

[1]张文祥,陈绚.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路径――基于对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与法学学科教学科研融合做法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武运波.媒体融合背景下法治报战略管理研究――以新疆法制报为例[D].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篇5

(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而在以法治国的当今,不管从事哪一种法律职业,都是要运用法律或者依据法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因此,对于将来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学本科生来说,养成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和质疑意识非常重要。而要增强问题意识,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和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因而其问题意识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其中法学专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引领者;学生应进行多学、多思、多实践的“三多”修炼。

[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养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4)06?0047?05

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1]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成果。可见,无论是研究工作者、应用工作者,还是学习者,具有本领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法学教学实践中发现,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更少,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引起我们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一、法学本科生增强问题意识何以重要

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是由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和法学本科生的就业走向共同决定的。培养目标取决于时代需要,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就业走向。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虽然一直存在着争议,但从目前开设法学专业的各高校的培养计划来看,其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严格的法律伦理的法律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2]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等活动已经成为专业性活动,并且有的对专业性程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使法学本科生的就业走向呈现专业化、多元化趋势。有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可能到立法部门工作,有的可能从事司法工作,有的可能到行政执法部门工作,有的可能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还有的可能通过攻读法学硕士、博士学位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而且,从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现实来看,法学本科毕业生的60%以上是从事这些专业性工作或准备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不管从事哪一种与法学、法律相关的工作,在以法治国的今天,都是要运用法律或者依据法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或问题。或者说,与法学、法律相关的工作就是要与形形色色的社会现实问题打交道。问题成为联结事实与规范的桥梁。因此,从事法律创制也好,从事法律应用也好,从事法学研究也好,如果缺少问题意识,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就难以发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寻求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再说得具体点,立法工作者要制定一部贴近生活、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或者适当地修改已有的法律、法规,使之与时俱进,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可能找不准要用法律、法规解决的现实问题,更谈不上找到恰当处理现实问题的方法,法律、法规即便制定或修改出来,也许不能满足解决社会矛盾的需要;法官、检察官或者行政执法者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案件,如果缺乏问题意识,机械地适用法律,就难以合理地依据法律处理案件或纠纷,取得法律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效果,实现公平正义;律师或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能很好地为当事人或所在单位处理好纠纷或法律问题,恰当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当事人或有关单位的合法权益。

然而,上述法律职业者的问题意识是逐步养成的。如果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法学本科生不养成问题意识,那么他们参加工作后开展各种与法学、法律相关的工作,就会难以带着问题意识去开展工作。或者说,只有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养成问题意识,才能在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立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际工作部门时,带着问题意识来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解决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服务于法治社会。

二、法学本科生应养成什么样的问题意识

哲学上,问题一般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难题。问题意识是对主体知觉、揭示矛盾内外部诸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心理学上,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因遭遇到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它能够促使个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超越现状为目的。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4]。因此,问题意识一般包括两层涵义:第一,问题意识是一种问题性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问题意识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能动地意识到难以用已有认知结构解决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对于法学本科生来说,笔者认为应着重养成如下三种问题意识。

(一)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

归纳、提炼问题是指从法治社会现实的种种现象或矛盾、涉法案件的各种材料或证据、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或观点中归纳、提炼出应予以解决的问题或者关键性问题进行思考、处理或研究。而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是一种归纳、提炼问题的自觉自愿的心理趋向,是一种找出问题症结的积极追求。很多情况下,与法学有关的问题并非摆在那里等我们去解决,而是要我们从种种矛盾、种种纠纷、种种观点中去挖掘,去归纳、提炼关键性问题。如果我们缺乏这种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就不能从种种矛盾、纠纷或观点中找准问题的症结,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的或有效的途径;如果我们缺乏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就不会主动地去探寻问题之源,其结果要么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要么是在堆砌的材料或众多的问题面前无所适从,谈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具备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应是从事法律职业者的基本素质。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应养成这种基本的问题意识。

(二)发现新问题的意识

新问题是相对于已有问题而言的,是别人未发现或未提出的问题。发现新问题就是在现实生活、法律规定或具体案件中见别人之未见、言别人之未言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在解决涉法旧的问题的过程中,涉法新的问题可能产生,但新问题不一定会马上显现,这就需要法律人去发现或预见。只有早发现或早预见,才能早解决或早防止。发现新问题的意识是对新问题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这种问题意识非常重要。爱因斯坦曾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释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5]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应是立法工作者、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研究者具备的素质。因为作为立法工作者如果没有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就不能使立法跟上社会变革的需要,解决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法律服务工作者面对纠纷或诉讼案件如果缺乏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就可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法律研究者如果缺乏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就难以提出创新见解,为立法完善出谋划策。所以,立法工作者也好,法律服务工作也好,法律研究者也好,只有具备发现新问题的意识,才能更多更好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

(三)质疑意识

质疑就是对权威的理论、既有学说、传统观念等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而求异,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另辟蹊径,大胆创新[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是认为理所当然而能提出尖锐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科学发明的关键,而且也是许多领域中有创见性的思想家的显著特征。”[7]可以说,质疑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有质疑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有质疑才能推动现有工作的进步。正如陈先达教授所言:“怀疑精神决定研究深度,没有怀疑精神,即使抓对了问题也可能浅尝辄止。”[8]因而质疑意识是一种比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发现新问题的意识更深层次的问题意识。立法工作者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难以认识到立法的不足;检察官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难以发现侦查、审判环节的法律适用问题,实施有效的法律监督;法官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不能公正审判案件;法律服务工作者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不能从纠纷或案件中发现对方当事人的问题,很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研究者如果缺乏质疑意识,就难以创新观点或思路,推动法治进步。因此,具备质疑意识应是立法工作者、司法工作者、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研究者的重要思维品质。

三、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必要条件法学本科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

(一)具有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

具有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是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首要的内在条件。没有已知,就谈不上未知。人们总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知识。知识储备越丰富、认知触角越广泛,认知结构出现不平衡状态的频率也将越高,个体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大,就越能引发人们去思考问题、提出新的问题;个体认知结构越合理、整合水平越高,就越能有效同化新知识,越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新问题[3]。因此,从认知规律来看,法学本科生只有具备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对法学、法律领域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前瞻性的领悟,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或深刻的法学问题;反之,如果法学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视域不开阔,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就难以深入,无法与问题情境建立联系,无法厘清问题的来源,从而无法形成法学、法律方面的问题意识。所以,法学本科生在法学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条件下,即便有所思、有所想,能提出一些法学、法律方面的问题,也是肤浅的,缺乏探讨的价值。在大一、大二阶段,法学本科生之所以普遍缺乏法学、法律方面的问题意识,法学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具有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

具有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是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重要内在条件。首先,问题意识离不开多向思维。多向思维是相对于单向思维而言的。单向思维主张的是统一,迫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这会导致独立智慧活动的停止以及思想的僵化。法学本科生如果具有的是单向思维方式,就不能跳出思维定势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法学问题,就不能形成提出新问题的意识和质疑意识。而多向思维使个体的思维处于自由状态,思路开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从不同的层面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讨论和分析问题,易于形成问题意识。因而多向思维是法学本科生养成问题意识的必有思维素质。其次,问题意识也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省思维,它要求对他人或自己的思维进行严格审视和质疑,通过积极寻找证据或其他相关信息,来检验或验证拟加接受的结论或信念,并用理性标准做出合理性评价[9];它强调不要盲目接受现成的观点,不要墨守陈规,要敢于质疑现有知识、观点[10]。可见,要养成发现新问题的意识、质疑意识均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也是养成问题意识的必要思维素质。法学本科生要养成问题意识,必须具备这种思维方式。在法学本科生的低年级阶段,法学、法律方面的问题意识未能养成,缺乏多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式是其重要原因。

四、如何增强法学本科生的问题意识

法学本科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其问题意识增强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笔者认为,培养法学本科生的问题意识应多管齐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入手。

(一)法学专业教师应是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引领者

法学本科生如何在大学四年内养成问题意识,法学专业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法学专业教师如果没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就不会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很难养成的。笔者认为,教师应从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场景来引领学生养成问题意识。

1.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应考虑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尤其是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师生关系的构建等方面引领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1)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土壤。课堂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多产生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每一堂课都应安排一些存在探讨空间的、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以引起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兴趣与疑问。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一本教材的观点,而是有选择性地介绍其他教材或刊物上的不同观点,特别是新的学术观点,供学生学习与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观点的介绍中产生问题甚至质疑。

(2)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工具。教师应选用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多思、多疑、多问,避免一堂课一讲到底。笔者认为,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带动学生自我思考,培养问题意识,教师应将其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用。运用讨论式教学,教师应充分准备要讨论的内容或主题,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不求问题解答,更不求答案的唯一性,而是要把讨论的问题引向深入。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要突出对教学内容的探讨,重视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应在所讲授的内容关键处设问,在知识的运用处设问,引导学生对法学观点大胆质疑,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3)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课堂上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让他们充分展现个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民主化,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受约束地与教师平等对话,探讨法学、法律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民主化的教学中,学生才会无所顾忌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问、质疑的积极性才能提高。

2.课外辅导是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加速器

教师应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一步引领、带动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法学、法律问题。

(1)法学专业教师要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因时间所限,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专业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光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养成问题意识所需的知识条件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和加深所学知识,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课内与课外的互动、学与思的互动。每门课程的专业教师都应该围绕课堂上的内容与问题精心选择并布置一些本领域有代表性的书籍、论文,供学生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2)法学专业教师要做学生思考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的引领者。马克思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1]法学是应用于实践的科学。法学本科生要养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必须走出书本,面对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现实,关注、思考法治过程中民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热点案件和法治政府实践中出现的重大法治事件。教师应选择一些法治实施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也可提供一些现实案例和素材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法学专业教师要做学生践行法学知识的引领者。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都应贯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选材、选题、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或带着发现问题的想法,去创造性进行实践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法学本科生是自身问题意识养成的修行者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大学四年内,法学本科生能否最终养成问题意识,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行动。如果没有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做得再多再好,也无济于事或事倍功半。通过大学四年的法学专业学习,有的学生养成了问题意识,而有的学生并没有养成问题意识,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最终要靠学生的自我修行、积极作为。笔者认为,法学本科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必须进行多学、多思、多实践的“三多”修炼。

1.多学

多学就是要掌握足够的法学专业知识和学会运用法治思维考虑问题。学是思之基,也是实践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掌握系统、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法治思维方法,就没有思考法学问题的基础,也没有进行法学实践的知识和方法准备。因此,法学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内应扎扎实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法学方法。而法学专业知识与法学方法的掌握不是光靠听老师讲课,记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广取博学、通过多读书才能成就。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在课堂内认真学习,而且要求学生自觉在课堂外充分利用时间多读法学专业书籍、多看法学学术论文,从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为问题意识的养成创造必要的知识与方法条件。

2.多思

多思就是要运用法学知识与方法多思考法学方面的问题,包括法学理论问题和立法、司法实践问题。学生如果学习知识而缺乏思考,只是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理论,就会固步自封,不能提升自己所学,更不能从知识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那么问题意识是无法养成的。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有的学生养成了问题意识,而有的学生没有养成,主要原因在于:有的学生不但学了,而且思了;而有的学生虽然学了,但没有思;甚至有的学生既不学也不思。因此,学有所思对于问题意识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为养成问题意识,课堂内,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自觉主动地思考问题,大胆提问,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课堂外,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质疑所读观点或知识,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

3.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实践就是要多参加一些将法学专业知识与法学方法应用于析案解问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实案分析、专业实习等。因为将法学知识与方法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更容易认识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化解所学所思的疑问,更能提出贴近现实的法学问题。因此,法学本科生要养成问题意识,绝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自己的思维中,而是要自觉地参与到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实践中去,通过各种途径与现实案例或重大法治事件打交道,通过对案例或事件的分析发现法治实践中的真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纪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18.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8.

[3]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37.

[4]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0.

[5]张宏伟.在问题意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教育研究,2005(2):25-26.

[6]王凤军.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4):92.

[7]陈海燕.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J].教书育人,2005(1):73.

[8]陈先达.问题意识与怀疑精神[N].光明日报,2014-08-25(11).

[9]缪四平.批判性思维与法律人才培养[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4):147-148.

[10]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65.

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接受度低、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对教学质量和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无法有效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和学生需求,因此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大探索实践的力度,使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导致教学质量和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常表现出心不在焉、消极的情况;教师讲授主要按照教材照搬,根据教学计划只追求教学进度,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缺乏重视,使学生综合素质无法有效提高。新时代高校学生具有着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意识较强的特征,对于死板、沉闷、只注重知识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有着排斥和抵触情绪,在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中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传统的严肃、刻板的教学方式主要基于传统教学观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知,因其具有着抽象性和高度政治性,教学模式采用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课堂中缺乏交流和互动,教学气氛沉闷。教学组织通常是根据教学大纲由政治教师进行,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评判和引导,只是照本宣科,造成学生不明确学习目的,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局面。

2.教学方法。由于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吸引力、生动性不足,课堂教学乏味,沉闷的情况。通常教师讲授方式采用照着课件或教材进行通读,缺乏吸引力;整个教学过程只采用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缺乏联系,针对性较差,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思想政治理论可教学需要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对社会焦点进行正确认识,对社会疑点进行化解,以及对社会难点进行理解,使教学的实用性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于国际国内大事较关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未将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造成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脱节。

3.教学实践。传统教学方式中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使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对学生存在的疑问和难点无法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的针对性较差,同时教学组织难度提高,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学效果和质量无法有效保证。

三、教学理念改革

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时,首先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才能使教学方法改革的顺利实施得到有效保证。首先需要对教育理念进行转变,课堂教学不能单纯采用知识传授的方式,同时也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创新,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得到有效促进;其次学生的主体性理念的树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传授,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对教学方式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结构的主动构建实现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氛围的营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使学生知识增加和掌握、应用能力提升等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对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进行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培养。

四、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1.观念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应跟随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更新。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在教学观念中充分体现时代性和新鲜感,同时也需要更具有包容性以及人性关怀。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征,其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心智发展超前、思想早熟、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有着较强的探索精神,但抗挫折能力较差,同时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同时自我意识较强,认知不稳定,外部不良环境极容易对其思想造成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需要对教学观念予以转变,通过知识传授、价值观培养、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并围绕学生为主体进行积极创新实践应用,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断进行内化,并对其行为规范进行积极影响;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入手,对学生加以关心和爱护,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采用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2.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以及知识灌输的方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缺乏了解,同时学生也缺乏相应知识运用的实践机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无法体现。通过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学生放在教育主体的地位,教师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展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使其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3.教学体系的灵活运用。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材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个体差异等,对教材的合理运用进行分析和考量,确保教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需要对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进行灵活运用,明确两者关系后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同时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想动态,教师也应及时充分了解,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创新,可采用引入新闻播报、影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比较、感召力教学、辩析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使教材内容实现情景化、信息化和主体化,使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更贴近,另外结合演讲会、辩论会、讨论会等教学模式,使教学氛围和环境更加活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对教学资料也应不断拓展,使学生知识面不断拓宽,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通过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形象和生动。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思想理论课教学中,电化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得到应用,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将抽象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呈现,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受需求的满足,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内容,通过优秀影片的播放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并要求学生将观影感受写成观后感等,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与时事热点相结合,通过自我意见的表达和讨论,与教师形成积极互动,对问题主动进行探索、分析、思考和解决,同时促进学生关心国家时事、要事,并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树立,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实践。

结束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论文范文(整理4篇

    - 阅0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论文篇1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和崇高的思想品德,要害在于小学阶段的教导。学生良好的思想行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

    支教申请书范文(精选2篇)

    - 阅0

    支教申请书范文写申请书的注意事项(1)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的数据要准确无误。(2)理由要充分、合理,实事求是,不能虚夸和杜撰,否则难以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3)语言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