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6篇)

来源:整理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篇1

道德个体的心性觉解、人格提升是道德修养所要推崇的某种境界,而达此境界的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及其过程在本质上则既受制于人们生活所依的微观生存处境,更受制于人类发展所处的宏观社会形态。放宽到这样一个认知框架下来谈道德修养,目的在于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之传统方式的道德修养置于一个恰当的社会语境进行讨论,以给予其道德社会学的重新关注,而不是褊狭地将其嵌套在某种既定话语下进行传统式的个体道德解读。由此看来,道德修养与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尚不为学界关注但却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伦理学问题。任何企图脱离社会生活历史进程的道德修养,无异于自我放逐和自我边缘化。伴随人类生活公共化与异质化的演进,原本植根于同质性社会形态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体系已欠活力,顺应现代社会异质化与公共化的转型之势,从封闭走向开放,以构建一种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语境中的道德修养理论,乃是笔者想要言说的重要理论旨趣。

一、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中的道德修养

从社会的性质和形态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主要可分为两类:同质性社会与异质性社会。同质性社会通常表现为社会民众归属于共同的政治共同体,并拥有大致相同的政治认同、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异质性社会中的民众虽然在信仰、价值和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依然能够谋求其基本的价值共识和文化理解。“家国”一体的制度安排和封建的自然经济构筑了中国传统的同质性社会形态,即:维系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宗法血缘关系,不仅加固着君权与族权的联盟,而且也构筑着君主意志转变为社会意志的基本通道,从而使多地域、多民族的中国华夏大地形成了基本雷同的社会结构、伦理纲常及其可沟通的行为方式。这种同质性社会形态成就了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念:既有西周的“敬德配天”、“修德配命”之说;先秦儒家的“存心养性”、“反身自省”的“内在功夫”;宋明理学家的“居敬穷理”和“省察克治”的“向内求索”;还有老子的“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释家的“觉悟”、“渐悟”、“顿悟”;等等。无论是儒家主张的内省自身、格物致知以成圣贤,道家坚守的致虚极、守静笃以返璞归真,抑或是释家力行的净心觉悟以求“修炼成佛”,都在向世人澄明这样一种镜像: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修养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推己及人”的社会价值旨向,但终因其片面推崇“诵读经书”、“颂经参禅”、“坐而论道”、“三省其身”,以实现道德个体心性觉解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修养过程,就已然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方式的道德修养仅仅视为一种可以远离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以内省、自责、内修、悟道为主要方式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心性求索。这种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同质化结构相适应的传统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内向性和精英性的文化特质。

依附性是浸透着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境界及其全过程的基本文化特质。在“家国一体”和封建自然经济的中国文化传统氛围中,道德修养一般总是以位高权重者为引领、以长者匡正晚辈为秩序,从而为维持既有社会秩序锻造出一代又一代谦卑温顺的依附性“臣民人格”。其次,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诸多之道,均以内向度的人性回溯为精神归宿。无论是主张抵达内心善的儒学,还是觉解或顿悟某种虚极境界的老庄学派,都始于人自身向善的欲望、执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内自省”的修身功夫,止于尽心知性,回复人之本性的境界。以儒家、老庄为代表的这种“为己”的心性修养之学,是一种向内用力,而非向外求利的道德追求。最后,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作为对人及其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目的性价值理解的推崇,有助于构筑并促进人生精神世界的完善和至善,尽管因其人生哲学基础具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和权威主义依赖,对多数平民百姓来说它还只是一种具有某种虚幻镜像的奢侈品。

二、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转型社会的挑战

时至今日,社会转型的发展语境已经成为我们讨论一切中国现象,包括道德修养现象无法摆脱的时代背景。按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转型理解为是一种需要接受“灵魂的分裂”的挑战及对挑战的回应过程。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社会转型的挑战已成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经验事实。以社会存在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眼光鸟瞰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灵魂的分裂”情景中所直接承负的诸多挑战,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佐证。

首先,依附性的“臣民人格”遭遇个性张扬的挑战。在与传统伦理文化和人格范型相适应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民众个性在整个社会格局或者说漫长的封建社会演变中是个隐形而不彰显的存在体。产生并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同质性社会结构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文化,无论是其原生形态,还是秦汉以后的流变形态,本质上只是一种奉行人身依附关系的、塑造模具式系列道德人格的宗法等级道德修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虽有本质差异,但在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策略上已然还是以一种国家伦理的“独特权威”继续强化着经过改良过的种种新型依附关系。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所推动的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以个性张扬和人的解放为特征的异质性转型社会,打破了同质性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间的可通约性格局,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不可通约性的文化特征。换句话说,传统的依附性道德修养范型或系统对现代人的约束力日渐式微或近乎塌陷。异质性社会由于削弱甚至消解了外在于具体道德主体的唯一性、权威性规定,使道德主体得以赢得独立性人格以及自由价值的认知与判断空间,从而打开了传统道德修养被禁锢的封闭之门。

其次,内向性的“尽心知性”遭遇公共领域的挑战。作为传统道德修养根基的儒家伦理之目的在于追求个体之德的圆满,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的“慎独”境界。与传统社会私人领域独大的状况不同,现代社会的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与文化多元不仅造成了德沃金所说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显界分,而且促成了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广阔的“公共空间”使现代人在自由与个性得以充分彰显的同时,发生着与私人领域之外的人、物、事之间更为密切的公共关系。然而如何与陌生环境共生、与不同人群共存、与时间流动共进?传统的以纯粹追求自我人格的心性觉解,或者片面局囿于对熟人领域的道义承诺为宗旨的“尽心知性”内向性道德修养体系已力所不及。人们生活世界所显示出的公共取向和公共意义,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道德修养的认识论视域:在公共生活日益扩张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独具的个性、卓越的私人美德,而且更加迫切地需要基于现代公共生活要求,符合个体社会身份与公共角色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公共美德。诸如:基于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正义感,基于人际交往所需要的平等、诚信、宽容、明礼守法,基于公民身份所应当具备的爱国主义、法制意识等等。显然,这种认识论的转向再一次撼动了囿于狭小私人领域的“尽心知性”的内向性道德修养的根基,从传统相对封闭的私人领域走向开放广阔的公共领域已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选择路径。

最后,“成圣成贤”的精英道德遭遇公民道德的挑战。既推崇“天人合一”道德人格形上境界,又诉诸日常生活礼仪纲常,具有相对成熟和完备规范架设的,发端于传统同质性社会的中国道德修养体系,对于完善和拓展少数社会精英分子个体精神家园无疑有其一定的道德修养价值。但是,这种以“成圣成贤”为个体境界的精英道德修养,既放逐或远离了仅以谋求有尊严地活着的广大民众道德主体的普适性资格,更遭遇经济成分多元、社会职业多样、地位差距拉大、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所成长起来的公民道德的挑战。公民道德对“成圣成贤”精英道德的挑战既表现为对传统道德修养体系的怀疑、动摇,更积聚着一种建构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修养体系的深刻的社会力量。

三、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

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进入了公民社会,这是一个需要采用制度性和组织性若干指标评价的实证的社会学话语,然而处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公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或猜想,而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社会发展的经验事实。30年改革开放在社会领域引发的根本变革,就在于其成就了中国社会由单位社会向公民社会的深刻转型。尽管公民社会在全球范围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错落不齐,但它作为国家、市场、社会公众等不同力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异质化、公共化结构的社会形态,总是一个需要以民主、商谈、参与为其文化特质的社会。“一个公民社会就意味着这里存在着一部渗透着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宪法,众多充满着活力的民间团体,提供制约与纠错功能的健全的公共领域以及拥有公正、责任、宽容、善于对话、善于妥协、积极参与之精神与素质的普通公民。”公民社会的上述文化特质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而且也渗透于道德领域,进而催生社会道德的文化转型。这种文化转型在道德修养领域将发生什么样的历史性变迁?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公正地说,对这个相当独特的道德文化,不仅从文明的层次上反思还很少,就是对其内部的相当精密微妙之处的解析也极为鲜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代中国道德修养及其转型,对伦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道德修养及其转型的特点、运作逻辑及其转型的研究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新的灵感来源和动力源泉。在这里,我们无意诟病传统的“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体系,相反,我们依然认为,“心性求索”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形态,因为,道德修养作为个体化的道德实践活动,产生于个人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及其过程进行个体精神世界的道德修养则是社会的、历史的;当“心性求索”作为一种主体道德修养形态的合理性、合法性所依存的微观生存环境和宏观社会形态不再依旧,就需要对其进行适时的修正、完善,从而使道德修养体系得以形成与发展了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具体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修养形态。笔者以为,“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体系是与以“民主、商谈、参与”为文化特质的公民社会相适应的当代道德修养体系的可能选择。目的伦理学认为,道德修养不只是遵循规范,而是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规范是为了生存,修养则为了生活,道德修养当以人为目的,指向人的幸福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指的是一种奠基于生活的、以生活意义为价值诉求并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经验教化、习俗规范、制度创新来影响人的道德认同、陶冶人的道德情感、磨砺人的道德意志,进而达致某种道德境界的道德修养形态。主张以生活濡化作为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形态的学理依据有二:一是生活的道德性;一是道德修养的“生活”性。生活的道德性,是指生活不仅为了活着,而且更需要有意义、有尊严地活着。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意义、生成意义、实现意义的过程。意义问题就是生活的道德性问题。人不仅拥有感性生活,而且拥有意义生活。这种意义生活既产生于感性生活又为感性生活提供价值目的和意义参照,从而真正实现人有德性的幸福生活。生活的内在法则是生成的、开放的、超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不仅是实然的,更是应然的;不仅是惯常的、不证自明的,更是可供选择的,创新的与超越的。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秉承了生活的这种超越性与创新性,为每个个体的道德修养不断注入新的价值与不竭动力。道德既构成生活意义的解释系统,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又构成生活意义的目的系统,使人的生活得到更为合理、更为完善的展开与提升。道德修养的“生活”性,是指道德修养作为一种道德实践的活动方式总是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表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修养赋予人的生活方式以意义,道德修养的价值植根于“美好生活”或“人生幸福”。换句话说,一种道德修养,如果忘掉了人的生活、遗弃了人的生活,它就不再是人的道德修养;而人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估价和选择适合于人自身生活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道德修养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具有为我性、求善性和内在超越性。据上所析,较之于“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形态,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在本质上是一种更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公民道德成长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生成性道德修养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将公民历经生活检验的合理的价值与信念纳入道德修养体系,以加快完成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能力,即:知与行的同构过程,从而实现某种理想的道德修养境界。换句话说,在生活濡化的道德修养视域中,道德修养主体不再只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而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诚如胡塞尔所言:“当我们面对面谈话,互相握手致意,有爱和恨,在思考和活动中,在辩论中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处在那种人格主义的态度中。”以生活濡化为路径的开放式的道德修养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道德修养场域。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篇2

1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指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区分善恶的学说。而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集中表现在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有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辩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2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有人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最需要建设的是法制社会,要坚持依法治国,要用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唯一准则。在这大背景下,还有必要加强道德建设吗?还有人认为,道德属于私人领域的事情,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只要在政治上拥护党中央的领导,思想上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加强道德修养呢?

2.1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成熟的历史经验,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开拓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

2.2德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方略古人讲,"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往往"大德之行,必有大治"。中国历史上,贤明的君主,大多崇尚德治。党的十确定我国治国方略是依法建国和以德治国。要坚持依法建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道德属于自律范畴,是柔性的,从善的方面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重在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养成人们对违法犯罪的羞耻之心,使人们在自己的内心中筑起一道思想堤防。为儒家所推崇。法律属于他律范畴,是刚性、强制性、权威性的,从恶的方面约束人们不要做什么。为法家所推崇。但是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3官德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个人品行,而且关系党的整体形象。做人要讲道德,做官更要讲道德。所谓官德即从政之德,是指从政者在获得权力和运用权力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属于职业道德的一种,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权力性、规范性和导向性。主要表现为政治道德和从政道德,实质上是一种权力道德,也就是领导者的道德操守和职业精神。孔子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的道德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同志曾为《求是》杂志撰写题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的文章,对领导干部官德建设做出深刻论述。我们党提倡的从政道德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从政道德的核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理应心理想着人民,心中装着人民,切实把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务实是从政道德的关键。唯有务实,才能脚踏实地,不图虚名,勇于探索,敢于攻坚,扎扎实实为民办事。清廉是从政道德的内在要求。领导干部就是要严于律已,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在广大党员群众中起作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加强从政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依赖,以道德的感召力凝聚力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2.4德性是选用干部的首要标准我们党考察任用领导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的成长进步最重要的评价尺度是道德修养的提高。为什么要把"德性"作为选用干部的首要标准?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有位哲学家说过:劣质的领导比战争和瘟疫更可怕。今天的教育者也说,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者是危险品。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中"德"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人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也主要集中在"德"上。落马贪官无不是道德出问题,甚至道德败坏,直至违法。从这些反面教材身上可以看出道德修养之于党员干部的重要性。

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要求。以此为导向,"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担当"将成为重要的干部选任指引。

2.5加强道德修养是党员的义务《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履行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义务。

3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这是道德修养的唯一途径。古今圣贤通过长期实践归纳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①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善于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大学》开篇便开宗明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德就是要求人们对人性的弱点一个补充修订。在古人看来,"明智"则必须"好学",学习是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离开学将一事无成。《礼记・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人们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变化气质"。②省察克己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四是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五是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4领导干部须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

领导干部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牢永逸的,需要坚持不懈地持续努力。其中,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尤为重要。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自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凝聚中华民族价值共识,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任务。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要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逻辑主线,将“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贯彻于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之中,并最终提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时代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时展特点提出的新要求。如何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教育需求、学生需求和发展需求,如何增加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门课程,也可以说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它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在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过程中,更应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与价值情感的体验。课程的特点要求高校注重开展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情境中认知理论,深刻理解,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优化自身的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和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经过2015年全面修订之后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并成为课程的逻辑主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必须将其系统地落实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中。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培育和践行,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体力行实现内化于心,这样才能外化于行。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专题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设计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是有效实施和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这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一切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内容才是关键所在。可以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中,各章、节、目的教学主题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契合度,如何更加鲜明地体现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是高校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基于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框架体系和知识结构,可以设计以下六个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专题一”:人生蓝图的畅想与描绘。这一专题的内容主要来自绪论部分,在这一专题中,要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重大意义以及科学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大学生在总体上对核心价值观建立整体认识。课时可选择两个学时,主要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了解的教学目标。“专题二”: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在这一专题中,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正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使大学生认识到二者的内在统一性。“专题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了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国”这一价值理念,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个人与国家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是如何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公正问题,这使大学生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更好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平等、公正”这两个价值理念的深刻内涵。“专题四”:人生价值的追问与创造。在这一专题中,课程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如何创造人生价值提出了思考。这其实也是在解答“人的一生如何努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问题,正彰显了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价值理念。在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将“自由”的理念引入人生观中。“专题五”:道德的传承与实践。这个专题,可以说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最为丰富。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学习与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正是帮助学生认识核心价值观从何而来,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修养,与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致的,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倡导体现了公民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专题六”: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这一专题,包括教材的最后三章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虽然内容是基础,决定着形式,但是形式是否适合也直接影响着内容的发展,一个好的形式当然会对内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就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序持续开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各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调,缺乏吸引力,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要精心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计划,形成系统性、全方位、整体性的统筹安排。唯有这样,才能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其次,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空间。高校教师应该明确实践教学应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既指课堂内开展的案例讨论、视频分析、演讲朗诵展示、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也包括课堂之外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实践教学的创新上,需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意识到实践教学空间必须得到拓展,必须超越课堂,走出课堂,最后回归课堂,着力构建内外兼修的实践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集体开展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制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分钟微视频。实践活动安排在专题五“道德的传承与实践”中,活动主题是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活动由教研室统一策划安排,由任课教师在任课班级进行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1)大学生利用手机或摄像机等设备拍摄身边的真人真事,要能寓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不刻意伪装,不弄虚作假。(2)将全班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小组,策划、收集素材、拍摄、剪辑等任务由各小组分工完成。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核心价值理念为拍摄主题,完成时间为一周。(3)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并由小组代表负责阐释作品寓意。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推荐到学校网站及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倡导全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爱国”这一主题中,某一组学生拍摄了升国旗的场景。又如,在“友善”这个主题中,某一组学生拍摄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场景。这种情景式的体验,留给大学生触及内心的感悟,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而真实。最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育合力。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应该是教学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有机组合。(1)教学资源的共享。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需要集中共享校内或校外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充实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并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完成,这需要各个部门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通力合作,建立良好、畅通的沟通机制。(2)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动。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学校、社会和家庭多个领域,除了学校之外,实践活动更需要社会及学生家庭的支持与参与,唯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3)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活动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有力保障,校方应切实从制度、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实践教学最大的保障,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4)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发展需要与教学研究互动共进,教学研究成为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的动力和手段,同时,活动的开展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素材,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实现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才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作者:陈玲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篇4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教育,不论开设什么课程都应当尊崇我国教育的最高理念――“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有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当符合、强调并实践这一理念。作为一门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然也不例外。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指出,社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只有走向了全面发展才能获得自由。在马克思的眼里,社会只有给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社会才不至于走向异化、走向畸形,个人才不至于在社会生活中沦为机械化的、丧失了情感的人。而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马尔库塞在他的代表作《单向度的人》里也尖锐批判了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压制了人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向度,使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时,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当前还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人为本都必将是我国在社会建设、社会生活中始终坚持的终极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将是未来一切工作、一切政策方针最后指向的终极目标。这一切都警醒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不能步入畸形与病态当中,社会主义教育不能一味强调实用性、技术性,而是要有大眼光、大气魄,从人的本质、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出发,树立起社会主义教育的最高理念。因此,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也应当在这个最高理念的统摄下开展。

从课程的性质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修养的课程。与其他的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问题,而是要突出解决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立场、是非鉴别和价值判断的问题。显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人的存在、人的情感。坚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受众一般来说是大一新生,对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正处于未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是易带主观片面的阶段、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的阶段,这都极有可能导致他们由于认识问题的偏激和道德体系的受损而产生怀疑、困惑、迷茫等各种消极反应。“刘海洋伤熊”以及“马加爵杀人”都警醒我们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多的是关于人本身的教育,与那些纯技术、纯知识的科学教育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而非功利性的公共课程,这门课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基本法律知识的善良的人。因此,教授这门课程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最高理念,坚持从人的自由地全面发展着眼,坚持在教学工作中将实现“人的价值”放在首位,把每一个摆在眼前的学生当成一个个鲜活的有机生命体,正视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情感,热切地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个性与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没有理想的人是堕落与颓唐的人,西方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生活世界之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而不象动物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从而永远不能超越“现实性”的规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一种为国为民的大气世界观、价值观。但是,与充满功利性的中学理想教育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给予学生的理想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并不强调要学生实现某个具体的目标。歌德曾说过:“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也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那样来处理”。真正的理想是朝着未来无限的可能出发的,因此,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从人类生活的特点出发,超越已有的现实而奔向无限的可能,而真正的理想教育应当让学生从世俗的羁绊中挣脱出来,树立包举宇内的广阔胸怀和远大志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单纯的道德法律知识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二、坚持德法互融,实现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的统一

2005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及实施工作的基本原则,并在教材编写、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05方案”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是高校开设的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05方案”之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两门政治教育课程,它们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内容上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但是“05方案”之所以要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其实却有着深刻的意图。主要应当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基于法律和道德在哲学逻辑上的互通。二是基于对国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主张的回应。简单的理解,法律和道德都是关于“关系”的学问,即法律与道德要处理根本问题的其实就是人与之间的关系问题。按照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认为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法律在卢梭看来就是一种社会契约,是以强制的力量来平衡与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会导致社会的混乱。而道德则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自觉,它是以情感与价值的判断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平衡,与法律相比,道德虽不需要强制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容小视。实践中很多例子都表明在许多领域中道德都具有法律无法比拟的号召力,如四川地震当中的“范跑跑事件”,当事人虽未违法,但是他的行为恰不恰当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很多网民更是以道德非难对当事人进行了群起而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而在2000年6月,《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因此“05方案”之所以要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根本原因就在于要突出强调德与法的融合,实现德治与法制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因此,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明确这门课程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的简单拼接,更重要的是它是法治理念与德治理念的水融。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德法互融,实现法律知识与道德知识的相互引证、相互渗透。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是干瘪的、被割裂的法律与道德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要在情感与道德的感染下帮助学生建构起完美的生态人格、正确的价值体系。而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应坚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这门课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的统一。

首先,实行情景体验法,以高尚的品行、强烈的情感打动学生。所谓情景体验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而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的目的。其次,实行案例讨论法,即以真实的例子考验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在对案例的讨论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这门课的趣味性,又能培养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实行生活实践法,让学生离开书本也能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增长才干。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要求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但更重要的在于知与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6。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

[5]刘忠孝、周瑞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特色彰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篇5

关键词师德修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62-01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格局正初步形成。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何提升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本文笔者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1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1)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辩”,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师的师德修养必然会迷失方向。

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为良好师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②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教师必须坚持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育原则和方法,了解教改,关注教学动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规范的自觉性。③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把心中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在优秀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如:欧阳代娜、李吉林、邱学华、马芯兰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的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以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修养认为道德是先天禀赋的,人们只要能够自省,就可以“明心见性”、“致良知”达到“至美”的境界。我们的师德修养当然不能走这条脱离实际的老路。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辅助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化,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修养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深化,才能达到一位教师所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要求。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教师之间要团结无间,互相配合。”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要倡导谦虚谨慎,互相尊重,克服以邻为壑,更不能互相嫉妒,互相拆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教师要尊重对方,要善于从对方身上学到优点,对照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的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实践表明,加强学习是教师提高修养的前提,离开了学习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这种修养是缺乏自觉性的,容易迷失方向,是不可取的。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则是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实践的修养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谈。因此,教师的修养问题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师的理想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2师德修养的方法

2.1克己内省

“克己内省”是我国古代十分推崇的一种修身方法。“克己”是指教师要自觉的按照师德规范要求自己。“内省”就是“反思”只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言、一行、一念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克己自省”的实质就是自我审查、自我批判、自我纠正、自我调节以实现自我超越。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性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的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

2.2慎独

“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的重要方法。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慎独”出于《礼记・中庸》书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滋生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的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情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古人尚知“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2.3心理调节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要让自己经常保持愉快、满足的心情,而且能合理的排解消极的情绪。要始终把自己规范在正确健康的跑道上,并沿着这条时而坎坷、时而挫折,但最终一定是洒满阳光的大道上勇往直前。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解剖自己,调节自己,加强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篇6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规律;教学境界

一般来讲,大学开设的课程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种是教书,使学生对未来的职场生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研究,为职场生活的开展奠定基础;一种是育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人格的培养除了遗传条件以外,还需要学校的教育,大学是每一个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关系着每个学生的一生。这两点便体现了大学课程安排的基本规律。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概述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介

任何类型的大学、任何层次的高等院校,它所讲授的只有两方面的大学问,那就是“教书”和“育人”这两方面。有一位教育家认为在进行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培养品格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性,还要为其将来的就业方向提供指导。大学中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不仅开设了“使人成为人”的课,还开设了“使人成为某种人”的课。这表现出来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书”这方面的学问,是指教授学生知识以及做人的基本原则,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提供导向。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政治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政治性在广义的方面可以理解为在课程教学的内容上要体现国家的性质和意志,在政治上要高度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第二,思想性:这一特性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在当今,高校毕业生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重要的学习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综合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到一个引导性作用,这就要求这门课程在进行内容设置时,要对多方面的学问进行综合性编排,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第四:理论联系实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育人”的学问。这不仅要求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要认真学习本门课程的内容,更要求学生要不断地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地将其融入到生活中。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规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它的教学规律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第一,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这就要求遵循学生的“生活实践”,尊重教学的“理论知识”,努力使生活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坚持生活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规律。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不断的扩展学习内容,学生群体要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打好理论学习的基础。另外,要求学生要将学习到和领会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才能真正的促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发挥作用。第二,学生知识的学习符合国家需要:从根本上说,教育的出发点来自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和学生意志三个方面,只有将这三种三种意志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一教学规律主要是从国家利益方面入手的,只有使学生学习知识符合了国家的需求,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意义,才会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性作用。第三,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这一教学规律使教学目标的具体反映和要求。一般来讲,教学活动要不断地帮助学生做出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解决学生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认识关系,还要解决学生和客观事物二者的价值关系。这一教学规律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要坚持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万万不可运用错误的观点进行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第四,教学过程与修身过程相统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使人成为人”这一学问中的教学重点,在教学的过程必须坚持“修身过程”为基础的原则,让教学过程和学生的“修身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第五: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任何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具有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的存在,不然则构不成教学。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境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境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使人成为人”的高深学问,在这其中蕴含着广博的知识和学问,这就要求教师要学识渊博,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学生。二,理论境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求教师彻底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在理论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以理服人。三,艺术境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不仅仅要具备理论境界,还需要艺术境界的辅助创造良好的教学互动模式,良好的艺术境界对理论境界具有促进作用。四,人格境界:人格境界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一教学境界所追求的是对学生的人格、品格、思想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

四、结语

通过本篇文章对以上几点的讨论,让我们深深的意识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不是我们最初所认为的毫无用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它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境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科室工作总结范文四(整理3篇)

    - 阅0

    科室工作总结篇1根据县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本学期我校认真落实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各项政策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做好.....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 阅0

    【精选】高一军训心得体会范文合集8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