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建议(6篇)

来源:整理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建议篇1

[关键词]青藏高原;藏药;濒危等级;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EndangeredsituationandconservationstrategyofTibetanmedicineinQinghaiTibetPlateau

ZHAOCaiyun,LIUHuan,SUJinsong,LIXuanhao,JIAMinru,ZHANGYi,ZHANGJing*

(CollegeofEthnicMedicine,Chengd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engdu611137,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ibetanmedicineindustry,thestudyonplateaumedicinalplants′endangeredstatusisnotenough,measurestoprotectisweakandtheplateauecologicalenvironment′inherentvulnerability,resultedintheshortageofTibetanmedicinalresourcesandaffec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AccordingtotheexistingendangeredinformationofTibetanmedicineresources,howtoformulatefeasibleprotectionplan,isanurgentproblemoftherational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ibetanmedicineresourcestobesolved.TofindouttheendangeredTibetanmedicinesinQinghaiTibetPlateau,theGradedivisionmethodofChineseRareandEndangeredPlantswasapplied,theendangeredspeciesweresortedout,whichdividedintoclassone(threatened)elevenspecies,classtwo(rare)twentyonespecies,andclassthree(fading)fortytwospecies,atotalofseventyfourspeciesInadditiontonationalprotectionlistin"Chineserareandendangeredplants".It′sproposedtoincreasetheendangeredTibetanmedicinalspeciesFinally,accordingtotheendangeredstatusoftheresources,fromthesurveyofendangeredTibetanmedicinalspeciesregularly,thegermplasmrepositoryestablishmentofendangeredTibetanmedicine,insituconservation,artificialcultivationresearchandrenewtheidea,reasonabl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atotalof5aspectstodiscussedtheprotectionstrategy,toprovideascientificbasisfortheprotectionandsustainableutilizationofTibetanmedicineresourcesinQinghaiTibetPlateau

[Keywords]QinghaiTibetPlateau;Tibetmedicine;endangeredcategory;resourceprotec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

doi:10.4268/cjcmm20162325

藏t药学经3000多年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成已成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理论独特完整的传统医药体系[1]。由于藏民族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以致藏医药使用藏药资源大多来源于青藏高原。随着人们对藏药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藏药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升高,在青藏高原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其资源的掠夺性采挖或捕杀,造成野生资源锐减,极大限制了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独一味LamiophlomisHerba为藏族习用药材,传统藏医使用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rotata(Benth)Kudo带根的干燥全草[2],由于采挖多年生植物的根毁灭整个植株,不利再生,为了保护其资源,2010年版及2015年版《中国药典》[34]中均规定独一味法定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自治区科技厅曾组织相关专家前后3次对藏药材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讨论确定[5]。可见,国家和地方都十分重视藏药资源的濒危问题,但对于濒危藏药资源在国家法定保护名录中收录情况的系统整理还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摸清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物种的家底,对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本研究整理出青藏高原珍稀濒危藏药物种名录,同时探讨了其资源保护策略。

1青藏高原藏药资源概况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在我国的行政区划包括青海,,川西阿坝、甘孜两州大部分县,甘南的临潭、夏河、碌曲、玛曲,滇西北的迪庆州一部分,新疆的塔什库县的大部分[6]。青藏高原藏药资源十分丰富,据最新文献统计[7],藏药品种为3100余种,是使用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最多的民族药。藏药中很多为高原特有种,如川西獐牙菜SwertiamussotiiFranch、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okfetThoms)HOhba、水母雪莲花SaussureamedusaMaxim和雪灵芝ArenariabrevipetalaYWTsuietLHZhou等[8]。药用植物中,绿绒蒿属Meconopsis、垂头菊属Cremanthodium、大黄属Rheum、刺参属Oplopanax和棱子芹属Pleurospermum等15属也主产在青藏高原[9]。

2青藏高原藏药资源的濒危现状

21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的局部调查

经查阅文献,卢杰等[1011]调查分析了拉萨市、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的濒危藏药植物资源,重点分析了资源的种类、生物量及资源量等,结果显示,拉萨市有37种珍稀濒危藏药植物;林芝地区有35种珍稀濒危藏药植物;山南地区有49种珍稀濒危藏药植物。根据自治区分别在2000,2005,2009年制定的藏药材濒危等级,作者统计了各区域相应的濒危藏药植物种数,结果见表1。马建忠等[12]对云南德钦县的藏药植物资源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44种藏药植物中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4种,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收录植物4种,资源较濒危的37种,占总数的26%。

拉萨市、林芝地区及山南地区的濒危藏药植物中,在两地或三地同时为濒危藏药植物种类的包括矮棱子芹Pleurospermumnanum、矮紫堇Corydalishendersonii、暗红小檗Berberisagricola、长果婆婆纳Veronicaciliatesubspcephaloides、臭蚤草Pulicariainsignis、川木香Dolomiaeawardii、丛茎滇紫草Onosmawaddellii、苞叶雪莲S.obvallata及塔黄Rheumnobile等40种。

2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的统计情况

221濒危藏药物种等级划分的标准使用《中珍稀濒危植物》[13]的等级划分方法,具体标准如下。

一级(濒危):濒临灭绝状态的物种。①数量极少,分布区狭窄,在分布地带处于绝灭危险;②仅生存在特殊的变化恶劣的生境,对自然变化适应能力不强,或遭受毁灭性的开发和灾害性的病虫害;③资源迅速减少,市场供应紧缺;④具有极重要的医疗、科研、经济价值的物种。

二级(稀有):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和栽培(或饲养)的物种。①数量和分布区有限,或分布省区较多,只是零星存在;②是单种属或少种属的常用物种,国产特有种类,生境有一定的特殊性;③栽培(或饲养)条件要求高,资源减少快,市场较紧缺:来自高大的木本,大型哺乳动物和珍稀的古化石物种;④在医疗、科研、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野生或栽培(或饲养)的物种。

三级(渐危):处于减少的重要常用物种。①分布区较广,但数量不断减少的物种;②生境发生改变,不断影响物种的发展;③开发利用过度,特别是属工厂生产所需原科资源骤减的物种;④部颁标准或地方标准收载,已形成商品的物种,自然或人为的影响,可以预见将来很可能成为濒危的物种。

22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物种的统计参考《中国藏药》[14]明确是否为青藏高原产藏药品种,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1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6]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17]中的濒危藏药物种进行整理,同时结合藏医药基础理论、野外考察经验及青藏高原五省(区)藏区的藏药资源濒危状况[18],增加了部分濒危藏药物种。为了便于后期对所列濒危藏药物种作进一步分析讨论,本研究分别列出国家保护名录和建议增加的濒危藏药物种。参考青藏高原五省(区)藏区濒危藏药材,其基原植物在中国植物濒危信息系统(http://repiplantcn/)检索到的记为一级(濒危);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收载的植物种记为二级(稀有);在《中国藏药》中收载的植物种记为三级(渐危)。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综合上述国家保护名录和建议增加的濒危藏药物种名录中相同的藏药物种,整理得如下结果。

一级:豹、梅花鹿、白唇鹿、野牦牛、藏羚、高鼻羚羊、亚洲象、大花红景天、手参、西南手参、紫檀。

二级:马麝、马鹿、藏原羚、藏雪鸡、高山雪鸡、水獭、黑熊、棕熊、中国林蛙、穿山甲、刺参、黄连、胡桃、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冬虫夏草、匙叶翼首花、独一味、岩白菜、黄精。

三级:长叶云杉、桃儿七、肉苁蓉、胡黄连、雪莲花、川贝母、梭砂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天门冬、粗茎秦艽、秦艽、小秦艽、五味子、华中五味子、诃子、毛诃子、金钗石斛、羌活、宽叶羌活、新疆阿魏、阜康阿魏、延龄草、短柄乌头、唐古特乌头、铁棒锤、甘肃蚤缀、藏党参、伞梗虎耳草、塔黄、毛瓣绿绒蒿、尼泊尔黄堇、鸡蛋参、波棱瓜、茅膏菜、喜马拉雅紫茉莉、马尿泡、乌奴龙胆、高山龙胆、秦艽、长果婆婆纳、甘松。

3青藏高原藏药资源濒危原因分析

31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青藏高原生态气候类型特殊,海拔高,气候寒冷,降雨少,空气干燥。作为藏药的植物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为生长期短,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种群更新和增殖速度慢,一般为多年生植物,药材资源极易遭到破坏[20]。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高原药用资源本身失去了正常生存和依托的环境,影响了其资源正常再生,造成许多藏药种类的资源量严重下降。

32藏药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带来的资源需求量加大

随着国民经济提高,藏药产业化发展,加之许多中药生产企业也大量使用藏药品种,市场对藏药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藏药植物资源掠夺性采挖和藏药动物资源过度捕杀,使藏药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资源量下降。如藏药材红景天对于高原缺氧有独特的疗效,药用需求量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每年大花红景天被采挖量超过3000t,长期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目前红景天属Rhodiola多种植物已被收录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

33对藏药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不足,保护措施乏力

我国虽在药用植物的保护方面已开展部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一段距离[21]。在青藏高原这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采挖野生药材又是当地居民的一大经济来源,对野生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合理化开发、可持续发展等,还未落到实处。如每到珍贵藏药材冬虫夏草的采集季节,数十万当地农牧民都上山采集,且大都将所有发现的资源全部采集,采集强度前所未有。如果继续只重开发而不加以保护,不久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4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策略

41定期进行濒危藏药物种的调查

掌握各种濒危藏药物种的种类、客观储量及濒危程度等资料尤为重要,可为后期制定青藏高原藏药保护品种和保护区域工作打基础。濒危藏药资源处于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应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到青藏高原等藏药植物生长地后,系统调查濒危藏药资源现状,编制这一时期最新的濒危藏药资源目录,调查的重点建议为临床常用藏药,内容包括资源种类、分布范围、数量等,再结合其市场已有的制剂或配方、年使用量、销量、开发前景等情况,综合考量制定最新的合理的藏药植物濒危等级。

42建立濒危藏药的种质资源库

青藏高原的特殊生境孕育了珍贵的藏药种质及遗传资源,这是大自然留给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宝贵财富。孙航等[22]对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除喜马拉雅南坡中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外)进行了为期4年的植物种质调查、采集,共完成100472份种质资源,但仅覆盖了青藏高原植物384%的物种,故进一步的收集保存工作仍需开展。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或科研院所,投资建立适合于高原特有药用植物种类的种质资源库或在国家已建立的种质资源库(如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等),重点对濒危藏药植物的种子、果实、花粉、无性繁殖体等活性材料M行保存与研究。

43就地保护

拉萨以北城关区夺底乡夺底沟生长着许多种类的高原草本植物,其中包括大量珍贵的濒危藏药,是300余年来的藏医药学的教学基地[23]。第司・桑杰加措和钦绕罗布大师为代表的广大师徒,严格按照传统采药、认药期各项规律,于此进行为期15d左右的野外实践教学,有必要保护好这块藏药业的教学宝地。就地保护不仅体现了药用植物“道地”的原则,还保证了种质资源的纯正和不退化[24]。建议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药用植物分布情况,建立相应保护小区,尽可能地把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缓解生产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使藏药的道地药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健康发展。

44人工种植研究

濒危藏药材的人工栽培研究是不断发展的藏药产业所必需的,也是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所要求的。如自治区科技厅联合自治区藏药厂、藏医学院、高原生物研究所等7家单位开展了“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技术研究”项目[2526]。应注重的是:在栽培过程研究中,一是选择与野生植物生境相似的区域,并能用自然山水浇灌,努力做到接近天然;二是尽量避免使用化肥、杀虫剂、井水和缓流的污染水。要了解高原环境的实地情况,在掌握植物自身的性质、长势、适应能力、生长发育、生存期等特点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和试验各种栽培方法,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走到既保护又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45更新观念,合理开发利用

除贯彻执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之外[27],政府部门还应大力宣传保护青藏高原藏药植物资源的重要性,提倡长远利益和近期效益的合理调节,把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放到重要的战略地位,改变向大自然无情地索取的错误做法。如短管兔耳草LagotisbrevitubaMaxim等多年生草本,要严格按照自然生长周期采收,秋季完全成熟的种子要靠冬季的风播撒,才能延续大范围的自然生长规律。

5结语

近年来,藏医药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藏医药也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但是,在强劲发展的背后,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也以同样惊人的速度被消耗,所以,有必要开展藏药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藏族是我国使用矿物药最多的民族,但对于藏药矿物类资源的濒危情况本研究未涵盖,后期可加强藏药矿物类药物的实地考察研究;本研究所整理的青藏高原藏药濒危情况主要针对野生资源,未考虑近年来已成功实现大规模人工栽培的藏药,如藏木香InularacemosaHookf和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等,后期研究可综合考量野生与栽培(或饲养)藏药资源后的实际情况,制定人工成功栽培(或饲养)后的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物种名录;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藏药材红景天的法定来源为大花红景天Rcrenulata的干燥根和根茎。除用本种外,还用长鞭红景天Rfastigiata(HKfetThoms)SHFu等,考虑到大花红景天植物资源已面临枯竭,后期可加大对红景天属其他种藏医常用红景天的研究,扩大藏药材红景天的药源,同时加强其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1]贾敏如,张艺,杜娟藏药特色与可持续发展[J]中草药,2010,41(2):32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中国药典[S]一部2010

[4]中国药典[S]一部2015

[5]卢杰,兰小中,罗建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12):2362

[6]奇玲,罗达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贾敏如,张艺中国民族药辞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8]WenLu,DongShikui,LiYuanyuan,etalEffectofdegradationIintensityongrasslandecosystemservicesintheAlpineregionofQinghaiTibetanPlateau,China[J]PLoSONE,2013,8(3):e58432

[9]罗达尚新修晶珠本草[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R杰,兰小中拉萨市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27

[11]卢杰,兰小中山南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1):1977

[12]马建忠,庄会富从高山到河谷:德钦藏药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及利用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10,32(1):67

[1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4]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中国藏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5]何本鸿,朱敏英中药资源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6]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EB/OL][19890114]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bhxh/s/709/content85157html

[17]周秀佳,徐宏发,顺庆生中药资源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8]金晨,刘文琴,张凌藏药资源现状与思考[J]中国执业药师,2014,11(11):26

[19]LiuWei,YinDongxue,LiuJianjun,etalGeneticdiversityandstructureofSinopodophyllumhexandrum(Royle)YingintheQinlingMountains,China[J]PLoSONE,2014,9(10):e110500

[20]李隆云,占堆,卫莹芳,等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8):561

[21]张浩青藏高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资源与保护[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1):66

[22]孙航,张建文,乐霁培青藏高原植物资源与种子库建设[J].生命科学,2013,25(5):451

[23]旦增曲培濒危藏药草本药材在拉萨夺底沟生长分布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1):42

[24]NieXiuqing,YangYuanhe,YangLucun,etalAboveandbelowgroundbiomassallocationinshrubbiomesacrossthenortheastTibetanPlateau[J]PLoSONE,2016,11(4):e0154251

[25]AkshayNag,ParamvirSinghAhuja,RamKumarSharmaGeneticdiversityofhighelevationpopulationsofanendangeredmedicinalplant[J]AoBPlants,2015,7:plu076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建议篇2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概况;种类;开发建议;千岛湖森林公园;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Q9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1-0234-02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于1986年成立,1990年晋升为部级森林公园,总面积达9.86万hm2,依托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及区位等优势,在景观资源利用、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突出。为深入了解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情况,以更好地利用,通过进行野外调查,采集标本,经鉴定、整理成千岛湖森林公园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千岛湖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1千岛湖森林公园自然概况

千岛湖森林公园位于浙江西部淳安县中部,北纬29°22′~29°50′,东经118°34′~119°15′,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最高海拔967m,山体走向复杂,地形切割强,地貌和小气候复杂,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北缘,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429.9mm,相对湿度76%,年均温17℃,该地区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对野生植物生长非常有利。

2野生植物资源种类

据调查统计,千岛湖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824种,隶属194科830属[1],根据植物经济用途的不同,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可分为以下12类[2-4]。

2.1药用植物

千岛湖森林公园植物宝库中蕴藏的药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经初步统计共有403种,隶属于87科361属,以山区居多。如翠云草、槲蕨、珍珠莲、车前、忍冬、杜仲、山茱萸、益母草、射干、石菖蒲、夏枯草、地榆、铁苋菜、野、香花崖豆藤、地锦、苦参、木瓜、乌头、白芷、狗脊、海金沙、鱼腥草、贯众、扶芳藤、大血藤、薜荔、五加、九节菖蒲、蒲公英、虎杖、淡竹叶等[1-2]。

2.2材用植物

千岛湖森林公园具有种类繁多的材用植物,经初步调查统计共有73种,隶属56科61属,该类植物多集中于蔷薇科、槭树科、桦木科、樟科、杨柳科、壳斗科、榆科及裸子植物的松柏纲中,如杉木、柳杉、南方红豆杉、红楠、火力楠、刨花楠、檫木、南岭栲、紫茎、栓皮栎、苦槠、江南油杉、麻栎、栲树、甜槠、苦木、枫香、花榈木、南岭黄檀、细柄蕈树、朴树、榉树、榔榆、南酸枣、马尾松、山杜英、光皮桦、青钱柳、毛竹等。

2.3纤维植物

初步统计,千岛湖森林公园纤维植物共有37种,隶属33科32属。多分布于杭州榆、桑科、豆科、榆科、荨麻科、椴树科、葡萄科、禾本科等科中。如藤石松、白背叶、茅栗、板栗、灯心草、化香树、麻栎、大血藤、昆明鸡血藤、构树、网络崖豆藤、梵天花、苎麻、天仙果、罗布麻、木防己、柘树、野葛、糯米团、棕榈、杭子梢、毛竹、薯蓣、朴树、薜荔、扁担杆、菝葜、芫花、芒、芦苇、香蒲、石蒜等。

2.4油脂植物

千岛湖森林公园油脂植物共有37种,隶属于26科31属,多集中于十字花科、樟科、大戟科、蔷薇科、卫矛科、豆科、樟科、槭树科等科中。含油较高的有乌桕、构树、油桐、马尾松、黄连木、枫香、山核桃、红楠花椒、漆树、南方红豆杉、山鸡椒、油茶、梧桐、三尖杉、山乌桕、紫苏等。

2.5野果植物

据调查统计,千岛湖森林公园共有野果植物59种,隶属38科42属,其中,蔷薇科数目最多,葡萄科、猕猴桃科及桑科次之。如三叶木通、山桃、金樱子、冷饭团、野山楂、胡颓子、桃叶石楠杨梅、悬钩子多种、葡萄属多种、乌饭、尖叶四照花、野生的猕猴桃、石榴、山莓、君迁子、罗浮柿等。

2.6淀粉植物

初步调查统计,千岛湖森林公园淀粉植物共有67种,隶属于44科53种,多存在于百合、薯蓣、蓼、壳斗、豆科等科中。如蕨、狗脊、槲蕨、何首乌、栓皮栎、板栗、茅栗、麻栎、锥栗、细叶青冈、多穗石栎、木防己、野葛、花楸、黄精、薯蓣、菝葜、野百合、石蒜、土茯苓、稗、黄独等。

2.7观赏植物

初步调查统计,千岛湖森林公园观赏植物共有231种,隶属于76科151属[3]。主要集中在虎耳草科、木犀科、毛茛科、马鞭草科、蔷薇科、豆科、葡萄科、忍冬科等科中,如榉树、野鸦椿、冬青、五裂槭、白蜡树、野葛、软条七蔷薇、大叶冬青、锦鸡儿、石斑木、赤楠、马银花、楸树、野含笑、紫果槭、猴欢喜、青榨槭、黄檀、元宝草、大叶白纸扇、杜鹃、深山含笑、鹿角杜鹃、伞形绣球、薯豆、胡枝子、卷柏、狗牙根、结缕草、萱草等。

2.8芳香植物

千岛湖森林公园内芳香植物有29种,主要是菊科、蔷薇科、芸香科、木兰科、唇形科、豆科、樟科、伞形科、柏科、姜科、松科、马鞭草科等科。常见有多花蔷薇、豺皮樟、艾蒿、深山含笑、紫苏、马尾松、乌药、山胡椒、香叶树、野薄荷、野菊、山姜等。

2.9蜜源植物

千岛湖森林公园蜜源植物共有20种,主要集中于豆科、槭树科及蔷薇科等科。如水榆花楸、牡荆、小果蔷薇、金樱子、山桃、山杏、山莓、蛇莓、酸枣、柿、夏枯草、截叶铁扫帚、锦鸡儿等。

2.10蔬菜植物

野菜能够对人类的饮食起调节作用,且营养全面,无农药污染,具有强身健体的保健功能。千岛湖森林公园共有蔬菜植物43种,多分布在蓼科、藜科、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等科中。如蕨、榆树、鱼腥草、何首乌、藜、荠、野苋、马齿苋、香椿、苦苣菜、马兰、鼠曲草、野葱、野黄花菜、地榆等。

2.11鞣料植物

千岛湖森林公园野生鞣料植物共有23种,在栲胶工业中为极其重要的原料,主要用于对工业锅炉水中的金属盐进行软化及鞣染鱼网等,在医药、化工及石油工业中的用量很大。种数较多的科有壳斗科、桦木科、蔷薇科、杨柳科、蓼科、豆科等。如杨梅、枫香、枫杨、山槐、小叶青冈、虎杖、小果蔷薇、金缨子、华杜英、虎杖、山杜英、盐肤木、厚皮香、苦槠、灯台树、菝葜、栓皮栎、算盘子、青榨槭等。

2.12有毒植物

有毒植物内含有的一些有毒成分可使人或动物中毒,不同植物的毒性强弱也有所不同。千岛湖森林公园中约76种植物的毒性明显而强烈,常见的植物有曼陀罗、半夏、羊踯躅、醉鱼草、苦乌头、楝、毛茛、野八角、博落回等。

3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前提是对其进行调查[5]。今后应继续对千岛湖森林公园中各种野生经济植物的储量、分布及生态习性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其利用价值,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库、信息数据库及标本库等。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开发选择具有明显优势、潜力大的资源,适时适量地进行采集并综合利用[5]。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野生水果、濒危珍稀植物等的引种驯化工作,并建立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基地。通过人工驯化和大批量繁殖栽培,不仅能使野生资源免遭破坏,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4参考文献

[1]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1~7卷)[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89-1993.

[2]陈庚锁.山西野生花卉[M].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

[3]徐万林.中国蜜源植物[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建议篇3

论文摘要:野生稻资源是中国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具有当前推广品种所缺少或没有的优质种质,是研究和改良水稻物种不可缺少的物种基础。而现今由于各种原因——其中主要是人为原因,野生水稻正面临严重的衰退、丢失、甚至灭绝。本文以云南省野生稻遗传资源濒危情况为例介绍了野生稻濒临灭绝的情况,介绍了野生稻物种的两种保护方法以及我国野生物种保护现状,进而对其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进行探讨。论文关键词:野生稻;资源多样性;多样性保护Abstract:Thewildriceresourcesofchinaisthemainpartofthechinariceresources.Becauseithasabundantgeneticdiversityandhasthehigh-qualityseedwhichthecurrentwidely-usedseedhasnot.itbecomestheindispensableresourcestostudyandimprovethericespecies.however,thewildriceissufferingseriousrecession、lostevenextinctionformanyreseasonsinwhichhumankind’sbreakageisthemainone.Thisarticleintroducesthesituationofwildrice’sdyingusingthesituationofHuNanprovinceasanexample.Meaningwhile,itpresentstwokindsofmethodstoprotectthewildrecoursesandsetthesituationofchinaforexample.Atlast,itmakesadiscussioninprotectingthevariousandsustainableuseofthewildrice.Keywords:wildrice,resourcesdiversity,conservancyofdiversity.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一半的人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来源。全世界有122个国家种植水稻,栽培面积常年在1.40-1.57亿h㎡,90%左右集中在亚洲。中国是世界上十大水稻生产国之一,也是包括泰国、美国、越南、巴基斯坦在内的大米主要出口国之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野败型”野生稻取样研究,培育出水稻三系杂交良种。他主持研究的超级杂交稻(D优527属籼型“三系”水稻杂交品种)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量的57%。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2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他先后获得迄今惟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项国际奖。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和水稻性状的改良离不开稻种资源,中国野生稻资源是中国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寒性、抗病虫性、高蛋白含量、雄性不育种质、恢复种质等方面都具有栽培稻中所没有或缺少的基因。在水稻常规育种、杂交稻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和稻种起源、演化及其分类等基础理论研究中起到重要的物质基础作用,保护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但是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也将为全人类可持续利用现有稻种资源和解决世界贫困人口做出巨大贡献。20世纪初,我国现存的三种野生稻陆续被发现。分别是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一、我国野生稻资源濒危现状——以云南省野生稻濒危现状为例。现今,我国分布的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约分别减少了70%、50%、30%.野生稻原生境被破坏,自然居群急剧减少。广西贵港市马柳堂28.33h㎡的普通野生稻因原生境破坏,1996年已全部消失。此外,来宾县、柳城县、贵港市、田东县等几处的普通野生稻也都消失,野生稻原生境毁坏十分严重。广西梧州市扶典乡背冲的药用野生稻原来延山冲分布200m长,现仅存10m左右。广东肇庆、高要、郁南、英德和海南崖县、陵水、白沙、乐东等县的药用野生稻大部分已经消失,保存下来的不足原有的5%。佛岗县浮梁水塘原有野生稻500h㎡的居群,现只剩30几丛。江西东乡的普通野生稻原有9个居群,现只剩下人工保护下的2个居群。台湾省桃园、新竹两地的野生稻已于1978年消失。在1978-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组织在全国特别是南方各省考察与搜集野生稻,各种野生稻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损,云南省是我国的水稻大省,三种野生稻在云南都有分布。为使问题具体突出,下面仅以云南省为例分别说明各种野生稻的濒危情况。(一)普通野生稻濒危现状中国三种野生稻以普通野生稻濒危情况最为严重。1964-196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原水稻生态研究室曾在景洪县(今改为市)发现有26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而在1979-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组织全国考察时,分布点仅存3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庞汉华等于1998年11月考察时发现,景洪市原分布点已被开垦用作稻田、菜地,或用作修公路、建房等,普通野生稻已经消失。在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考察组发现云南省元江县曼来乡嘉禾村附近的山顶(海拔650m)积水塘,原来的四个水塘都分布有野生水稻,但是由于牲畜践踏、人为采集、杂草竞争,养鱼等原因,现在只有一个水塘(约330㎡)保存的几十丛的普通野生稻。(二)药用野生稻资源濒危现状1965年中国农科院原生态室考察时发现云南耿马县、景洪县5个分布点,1978-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考察时发现耿马、永德、景洪和普洱等地7个分布点,共十二个分布点,但由于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药用野生稻已寥寥无几。如孟定的罕农办事处遮甸村对面山坡1987年发现800多米长的山沟分布有药用野生稻,现已开垦成梯田,药用野生稻已消失,其它地方也未发现新的分布点。景洪县车里沟的药用野生稻也因建房、被开垦耕种其它作物而消失。(三)疣粒野生稻资源濒危现状云南疣粒野生稻分布最广,在7个地、州18个县都有分布。现今,大部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但非彻底性的破坏。如景洪市北山上的橡胶林中原分布6.7h㎡大量密集的疣粒野生稻,而现在只零星分布不足0.13h㎡,其它地方也是多数分布面积缩小,但是不同程度的保存了部分疣粒野生稻。在耿马县孟定镇新寨嘎楼村被四布爱山竹林、小灌木丛中约有1.33h㎡疣粒野生稻;新寨办事处柏练村后面山坡的竹林约有0.33h㎡茂密的、连片生长的疣粒野生稻;在嘎楼山上的杂木林的山沟附近分布约0.67h㎡的疣粒野生稻;由此可见河南省疣粒野生稻的储备相对丰富,在短时间内不会灭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庞汉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品资站,戴陆园)广东、海南、广西、江西、福建、湖南与台湾等几个野生水稻分布大省都有与云南近似的野生水稻大量丢失或灭绝情况。二、野生稻的保存中国野生稻资源分布的迅速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野生稻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巨大损失。伴随的将是水稻有益基因和稻种起源、演变分类的基础物质的丢失。为防止野生稻宝贵种质资源的丢失目前我国野生稻保存有原生境保护和异地保存两种。(一)原生境保护原生境保存是指对野生种在原生境的自然条件下进行保存,使其能继续生存在其原来的生态环境之中,由于与原来的环境发生作用,能保护物种的近化和适应的潜在能力,最大程度的保持遗传多样性和完整性。它属于一种动态的保护,也是首选的一种保护方法。1976—1982年对江西省野生稻普查时,在东乡县东源公社先后发现9个普通野生稻群落,是迄今分布最北的野生稻。1986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建立江西东乡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并在庵家山建立了集中连片的面积约1000㎡的A、B两个保护区,每年拨专款进行保护点的维护和管理,在我国栽培稻种起源、分类演化研究以及耐寒等有利性状开发研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1年国家农业部启动了中国野生稻原生境保护计划。根据野生稻的分布、濒危情况等,目前相继在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广西玉林(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海南保亭(药用野生稻)、福建漳浦(普通野生稻)、湖南茶陵(普通野生稻)和海南琼海(普通野生稻)等地建立了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示范点,以保护我国濒危的三种野生稻物种。(二)异地保存异地保存是将需保护的种质资源(种子、花粉、组织和个体)从原产地或自然生境中迁移到一定的保护设施或场所中进行保护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完整的保存种质资源在原产地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与原生境保护相反,它是一种静态的保护,因此要求野外采集尽可能多的群居数量和每一个群居中尽可能多的个体。异地保存以种子保存的种质库和以种茎保存的种质圃两种形式。1、种质库保存是通过对采集到的稻种种子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检疫、灭菌等)以及创造一定的贮藏条件,让种质样本长期和最大限度的保持活力,来达到保证样本基因频率不发生变化而最终保存遗传多样性。这种方法安全、经济、有效。截至到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作物种质长期保藏库(北京)已保存国内外13个野生稻种资源共5179份种子样本,其中国内野生稻资源4807份,国外野生稻资源372份。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种质资源中期库(杭州)保存国内外19个野生种质资源共1168份种子样本,其中国外野生稻资源647份。2、野生稻种茎保存也是重要的保存方法,特别是那些低育或感光性强、无法收获种子的材料,种茎保存显得尤为重要。“七五”期间国家分别在广东省农科院和广西投资建立了国家野生稻圃,把收集到的野生稻资源种茎迁移到野生稻圃种植,并把种子移入北京国家种质库异地长期保存。目前我国主要有广州和南宁两个国家野生稻种茎圃,1997年已入圃保存共8933份,其中广州圃4300份,广西圃4633份。此外,一些省级农业科学院为了研究利用,建立了野生稻种茎圃,保存了一定数量的野生稻资源。如云南省农业科学作物品种资源站与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景洪建立了云南省野生稻种质圃,保存省内搜集的三种野生稻资源数百份。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设立江西东乡野生稻异地保存圃,较完整的保存了东乡野生稻9个群居的遗传多样性。三野生稻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对策(一)建立建全野生植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1、与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有关的现有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简称《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由国务院颁布,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它对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保护原则、保护范围、内容、管理职能分工、法律责任等做了规定,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方面重要的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是《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附录,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科、种中文名和学名,以及保护的级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70种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363种。《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是《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于2002年8月12日由农业部审议通过,2002年10月1日实施。此法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作了具体规定。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该法于2000年7月8日由全国人大通过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二章专章规定“种质资源的保护”。《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工作暂行管理规定》(草案)于1979年在合肥全国作物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上拟定,同年转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局和农(林)科学院(所)试行。此文件对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工作体系,各机构具体职责,品种资源工作内容,包括资源收集、保存、鉴定、供种都做了规定。《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2003年7月8日由农业部,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繁殖、国际交流、信息管理等各项工作加以规范。2、健全现有法规笔者建议将三种野生稻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制定和调整由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提出初步意见,经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专家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由农业部按照《条例》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目前三种野生稻虽都收入《名录》但被列为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鉴于野生稻对于水稻遗传育种的重要作用和对国计民生以及对人类可持续利用现有遗传基因的重要作用,笔者建议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提出初步意见将野生稻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较全面系统的规定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登记和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繁殖和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国际交流、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以及罚则。建议各省、自治区根据本地情况制定《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根据本省具体情况主要对本地的农作物遗传资源的管理、研究以及破坏农作物遗传资源的处罚等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特别是对野生稻的保护进行强化,对野生稻保护区的以及种质库、种质圃的建设和管理加以具体规定。同时对当地科研人员以及各种质库、种质圃工作人员的奖励机制加以明确,鼓励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研究,推动我国水稻优质品种的研发。(二)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自然保护区,加强现有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野生稻生长区进行就地保护。尤其是对那些分布集中、面积较大、生境特殊、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较多的野生稻生存地更应进行重点保护,设立野生稻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其他区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或者设立保护志。”保护区所占土地应由国家征用,并有国家财政支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应根据各地的情况不同由地方政府酌情进行保护与管理。可以借鉴各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的成功模式。加强现有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目前我国相继在江西东乡、云南元江、广东高州、广西玉林、云南元江、海南保亭、福建漳浦、湖南茶陵和海南琼海等地建立了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示范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监督各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对破坏保护区的情形依法进行处罚。(三)监督现有相关野生植物保护的法规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其实在法律界并不赞同不断的制定新法律,这样不利于法律的稳定和大众的认知。更注重的是用现有的法律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上述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中,普遍存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的问题。基于此,在起草新法规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原有法规的执行。笔者建议开展一次全国野生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大检查。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主要检查项目有,野生农作物近缘种生境受威胁状况,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农作物遗传资源边境走私、非法采集和非法运输。野生农作物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等。各相关部门根据现有法律法规要求,对本部门及下属单位进行检查,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及时解决和处理问题。对于那些濒危的野生农作物该设立保护区的要设立保护区,已经设立保护区的应对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及时弥补。对种质资源库的建设、管理要加大力度,从技术人员待遇、技术设备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在部门自查的同时进行跨部门检查,组织跨部门联合检查组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最后,总结经验,各地方部门向环保总局汇报调查并将野生稻遗传资源的检查作为重点。结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制定出解决方案并由各地方政府配合完成。各相关部门,如环保、科技、农业、林业、卫生、食品与药物、教育、建设、海洋、商务、知识产权、检疫、海关工商和科学研究等部门与机构要密切合作联合起来,做好这次执法大检查。(四)加强现有种质库的建设与管理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考察搜集野生稻资源,在“七五”期间建有一个国家种质库和两个野生稻资源种质圃,对已收集的野生稻资源进行长期保存。为了更好的对野生稻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利用,国家应拨足经费,保证现有种质库和种质圃各方面工作的正常运行。只有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固定拨款予以支持,才能高质量的保护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基因,进而为研究更高产、优质的水稻奠定物质基础。全国政协委员王祥林建议,国家把“野生稻开发利用”作为重要课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并设立专项研发基金,对有杰出贡献的专家和企业予以重奖。同时,制订相应政策,鼓励民企参与到野生稻资源开发和利用事业的领域中,并给予专项扶持贷款。(五)开展野生稻核心种质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为了使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适应育种和生产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开展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同时应深入基因水平研究,发掘新的有利的基因,供育种和生物研究开发利用,加强野生稻的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同时由于对大多数种质内所含的基因搞不清楚,资源鉴定往往与创新利用脱节,使我国水稻新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品种改良徘徊不前。因此,必须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稻携带的抗性或优质基因深入研究和鉴定,用现代育种技术将其导入栽培品种中,培育少投入、多产出的优良种质,为水稻品种改良提供丰富的创新材料。(七)地方政府应加强野生稻生长区的管理,并加大野生农作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根据云南省野生稻濒危状况分析,中国野生稻濒危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干扰和破环。建房、过度放牧、开垦种粮等严重破坏了野生稻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因此,地方政府应大力宣传物种资源保护利用的相关知识,增强人们的野生遗传资源保护意识。必要时应对破坏野生遗传资源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罚款和警告。在修筑公路、铁路、兴修水库、水坝、城镇规划和扩建等对生态坏境和生态多样性有不良影响时,应在立项前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此进行评估。为此国家应制定有关法规,专家委员会根据法规提出评估意见,对于那些必须占地的,应考虑采取异地保存的办法对珍贵的种质资源进行保存。主要薛达元.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程式华、李建.现代中国水稻[M].金盾出版社,2006.庞汉华、陈成斌.中国野生稻资源[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黄超斌.水稻品种种性研究[M].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王述民.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M].中国种业,2002.云南省稻种资源考察组.云南省稻种资源考察总结报告[J].云南农业科技,1928.曾亚文、陈勇等.云南三种野生稻的濒危现状与研究利用[J].云南农业科技,1999.赵薇.最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J].京华时报,2004.广东农林学院农学系.我国野生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J].遗传学报,1975.李子先、刘国平、余文金.中国东乡野生稻遗传异质性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11]扎西.专家呼吁.中国野生稻大面积消失急需加以保护[J].新华网.2007-11-20.[12]傅立国主编.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J].北京科技出版社.1992.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建议篇4

关键词: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中图分类号:S719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1232031

本文对2014年博州地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对博州地区珍稀濒危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自然概况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境内主要有博尔塔拉河、保尔得河、赛里木湖。地处大陆性干旱半荒漠和荒漠气候区。研究区内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林场和平原区荒漠林。

2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2.1研究方法

2.1.1资料查询法

在系统查阅《新疆植物志》(1~6卷)、《新疆树木志》及新疆各地植物标本馆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对博州地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专项调查。

2.1.2野外调查法

结合资料查询结果,采用踏查、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调查。利用测高仪、围尺、皮尺、罗盘仪等工具,详细测量并记录目标植物的学名、海拔、经纬度生长状况、树高、胸径、树龄等,以及生长环境和伴生植物情况。

2.2数据处理

依据国家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第二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保护植物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5-8]对研究区内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统计筛选。

3研究结果

研究区共珍稀濒危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1科16属22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6种,被子植物9科14属16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区Ⅰ级11种,Ⅱ级7种,收录《中国植物红皮书》7种,具体如下表1:

注:国家1级、国家2级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第2批)定级的部级保护植物。

区Ⅰ级、区Ⅱ级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保护植物名录(第1批)定级的自治区级保护植物。

濒危等级指被收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CR(极危)、EN(濒危)、VU(易危)、NT(近危)等级的植物。

3.1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sibiricaLedeb.)松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

入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等级VU(易危),新疆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尔泰山、萨乌尔山、北塔山和天山东部各地。在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200~2600m的山坡上。

3.2膜翅麻黄(EphedraprzewalskiiStapf)麻黄科麻黄属小灌木

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多生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石质干旱地山坡、石质荒漠、石质戈壁和沙地等地。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200~600m的前山带干旱、半干旱地区。伴生植物以刺木蓼、梭梭等抗旱植物为主。

3.3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麻黄科麻黄属灌木

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多生于碎石坡地和山脊。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700~1800m的中山带砾石、山顶及岩壁等处。

3.4蓝枝麻黄(EphedraglaucaRegel)麻黄科麻黄属小灌木

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生于全疆前山带荒漠砾石石阶地、冲击堆、石质陡峭山坡等地。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500~1200m的前山带冲积扇,伴生植物以梭梭、锦鸡儿、盐爪爪等耐旱、耐盐碱植物为主。

3.5单子麻黄(EphedramonospemaGmel.ex.C.A.Mey.)麻黄科麻黄属草木状密丛小灌木

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低矮草本状小灌木,在阿尔泰山和天山北坡较为普遍,多生于平原砾石戈壁,干旱低山坡至高山坡、石缝等。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000m上下的中山带。伴生植物以耐旱、耐盐碱植物为主。

3.6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麻黄科麻黄属小灌木

国家2级保护植物,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NT(近危)。生于石质戈壁,石质荒漠,沙地、砾质和石质干旱地山坡,局部可形成群落。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2000m上下的干旱荒漠。是耐旱,耐盐碱植物、生长比较茂密。

3.7灌木柳(SalixsaposhnikoviiA.Skv.)杨柳科柳属阔叶落叶灌木

入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等级CR(极危)。多生于阿尔泰山西北河谷、林缘。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800~2000m的河流沿岸、林缘中。伴生植物以云杉林为主。

3.8萨彦柳(SalixsajanensisNas.)杨柳科柳属阔叶落叶灌木

入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等级CR(极危)。多生于阿尔泰山西北针叶林缘或山河岸边。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800m上下云杉林林缘的碎石堆中。伴生植物以绣线菊、麻黄等。

3.9天山桦(ButulatianschanicaRupr.)桦木科桦木属阔叶落叶乔木

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生天山南北坡、各地林缘,疏林或混交林中。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300~2500m的山坡上。多生长在水土比较好的山坡、河谷中。伴生植物以欧洲山杨、密叶杨为主。

3.10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C.A.Mey.)Bge.)藜科梭梭属落叶小乔木

国家2级保护植物,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多生于广大山麓洪积扇和淤积平原、固定沙丘、沙地、砂砾质荒漠、砾质荒漠、轻度盐碱土荒漠。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500~1500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3.11白梭梭(HaloxylonpersicumBge.exBoiss.etBuhse)藜科梭梭属落叶小乔木

国家2级保护植物,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VU(易危)。生于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及丘间厚层沙地。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300~500m的半固定、固定沙地上。伴生植物以梭梭为主。

3.12戈壁藜(Iljiniaregelii(Bge.)Korov.)藜科戈壁藜属半灌木

NT(近危)。多生于山前洪积扇砾石荒漠,在盐生荒漠、河漫滩沙地及干旱山坡。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600m上下的半固定、固定沙地及戈壁砾石地上。伴生植物以猪毛菜、盐爪爪、鹰爪柴等耐干旱耐盐碱植物为主。

3.13精河沙拐枣(Calligonumebi-nuricumIvanovaexSoskov)藜科沙拐枣属灌木

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新疆特有中。多生于半固定沙丘及沙地。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500m上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伴生植物以耐旱植物为主。

3.14宽刺蔷薇(RosaplntyacanaSchrenk)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

自治区Ⅱ级保护植物。多生于河漫滩、碎石坡地、沟谷灌丛或林缘。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000~1800m的干旱、半干旱山坡、荒地。伴生植物以疏花蔷薇、小檗为主,生长情况比较茂密。

3.15天山樱桃(CerasustianschanicaPojark.)蔷薇科樱桃属落叶灌木

自治区Ⅱ级保护植物。生于干旱坡地及灌木丛。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700~1600m的山地,生长情况比较零星分布。

3.16欧洲稠李(PadusaviumMill.)蔷薇科稠李属落叶小乔木

自治区Ⅱ级保护植物。生于谷地溪旁、林缘或灌丛。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800~2000m的山地河谷中。伴生植物以麻黄、绣线菊为主。

3.17准噶尔山楂(CrataegussongoricaC.Koch.)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

自治区Ⅱ级保护植物。生于河谷或干旱碎石坡地。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500~2000m的河谷、峡谷灌木丛中。

3.18尖果沙枣(ElaeagnusoxycarpaSchlecthtend.)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

自治区Ⅱ级保护植物。生于戈壁沙滩、田边、路旁。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500~1000m的干旱、半干旱、绿洲区。

3.19新疆鼠李(RhamnussongoricaGontsch.)鼠李科鼠李属落叶灌木

自治区Ⅱ级保护植物。多生于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或河滩地。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200~1400m的山地河谷。伴生植物以小檗蔷薇为主。

3.20刺山柑(CapparisspinonsaL.)山柑科山柑属藤本小半灌木

自治区Ⅱ级保护植物。多生长在荒漠地带的戈壁、沙地、石质山坡及山麓。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150~2800m的干旱荒漠地区。

3.21罗布麻(ApocynumvenetumL.)罗布麻科罗布麻属直立半灌木

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多生长在艾比湖、甘家湖盐碱地、盐生草甸。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500m上下的盐碱土地上。伴生植物以芦苇为主,生长情况非常良好以片状分布,密度高。

3.22大叶白麻(Poacynumhendersonii(Hook.f.)Woodson.)罗布麻科白麻属直立半灌木

自治区Ⅰ级保护植物。多生长在艾比湖、甘家湖盐碱地、盐生草甸。研究区自然分布于海拔500m上下的盐碱土地上。伴生植物以芦苇为主,生长情况非常良好以片状分布,密度高。

4博乐地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建议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建议篇5

一、引言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是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但如果开发和管理不当,就会对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环境和资源危机。因此,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时,首先要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要性,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确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虽然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育,但不少地方也存在利用保护区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服务的现象,这加剧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一)对植物的影响

火灾是植物最大的威胁,会对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烟头、野炊等均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踩踏除了会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还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群落的演替,造成植物种类减少、种群结构变化。另外,游客的采摘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掠夺式的采摘往往会使这些物种濒临灭绝。同时,游客的进入还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险。

(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游客的进入,打破了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规律,增加了它们的精神压力,影响了它们的繁育,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比如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曾经在河滩灌丛常见的鸟类、兽类以及爬行动物等,有些如今已难觅踪迹,一些物种甚至开始向外迁徙逃离。游客的投喂,改变了动物的觅食习惯,降低了物种野外生存能力。还有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驱使下,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对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对土壤的影响

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的踩踏会引起地表、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土壤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土壤动物数量和活力、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区内酒店、餐馆等场所排放的废水以及水上娱乐项目产生的尾气、燃油排放和游客丢弃的生活垃圾,这些污染物极易造成水质的污染,威胁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由于水体清理难度大、自我修复速度慢,因此很多污染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五)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服务设施和车船的废气排放。煤气和液化气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汽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固体垃圾堆积产生的恶臭等,都会对保护区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个别保护区甚至开设了野炊项目,这不仅增加了火灾隐患,也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六)对景观的影响

一些保护区完全不顾保护区环境承载能力,大量兴建旅游设施,破坏了保护区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由于旅游道路的开发建设,人为形成了很多干扰廊道,造成了生境的破碎化,降低了保护效果。有些保护区甚至违规建设索道,大面积炸毁山体,严重破坏了区内自然景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失。

三、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纳入法制轨道。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任何项目都要坚持先环评再建设。对环境破坏大的项目,要坚决禁止;对环境保护者要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严控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

在旅游开发前,应先对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并在运营过程中严控游客数量。应定期对保护区的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开发对保护区环境的破坏。

(三)加大环保宣传,倡导文明出游

利用一切媒体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保护区要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融入环保讲解的内容,帮助游客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

(四)加强部门协调,深化综合治理

要加强旅游、林业、环保、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系和信息通报制度,以便形成合力,增强监管力度。建议成立由林业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管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

四、结语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建议篇6

一、结合“三大目标”,顺利完成2013年风景林产业建设任务

我乡风景林产业,结合乡“土地整改项目”,大力推进风景林营造。春秋两季植树造林时节,积极开展对村、社调运的风景林营造苗木进行质量监督,严格按照《栽植技术手册》进行规范化栽植,对栽植地选择适当,栽植时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步骤进行操作,做到了适度集中连线、成带栽植。全年共栽植苗193000株。三年来,通过“土地整改项目”和“风景林营造项目”全乡共栽植苗木254900株,使人均栽植达到53株。同时与各村签订了《2013年富民工程项目目标责任书》。并对前期栽植的2022亩进行了有效的管护。建立了3个“风景林”示范点。强化管护,对苗木进行垒盘、施肥、刷干防病防虫以及灌溉排涝,标准化管护1000亩,使存活率达到了95%以上。建档立卡,建立了种苗发放、栽植台帐,做到栽植户、栽植地块清楚明白。采取会议、发放资料、广播电视等方式培训和宣传“富民工程”,使全乡干部群众人人皆知,户户明白。

二、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切实巩固生态建设成效

1.巩固灾后重建生态植被修复成果,对2009年、2010年生态植被修复人工造林6700亩进行了抚育补植,提高生态修复成效。规划设计了2014年春季营造1000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对全乡2000年至2005年的4284亩退耕还林进行了补植、抚育和管护,面积保存率达到100%,抚育率达到100%,无复耕率达到100%,高生长率达标。

3.在村进行了核桃200亩标准化管护。并进行了垒盘、修枝、施肥、刷干及防病防虫等工作。

4.积极参与城镇周边、水系、公路等的绿化工作,确保绿化成效达标。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全民义务植树意识,保证其尽责率、建卡率达标。

三、强化林政资源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1,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府发号文件精神,一是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按照

采伐审批的权限和程序办事,不超限、不越权,坚持依法办证。二是坚持凭证运输,杜绝偷拉盗运。三是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实行封山育林,禁止商品形式的采伐。四是在主要河

流和公路沿线的可视范围内,禁止商品形式的采伐林木。五是加强商品林的经营和管理,严格遵守采伐限额管理。六是经乡党委会研究,停止出售烧柴采伐的审批。七是通过宣传教育和打击,杜绝了商品形式的木炭烧制。八是加强林地的保护,未发生违法征占用林地现象发生。

2.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年初就制定了《乡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建立了“义务打火队”,并同各村签订了《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准备了充足的森林消防物资。

3.强力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深入林区认真调查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倡导林区老百姓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杜绝捕食野生动物,清理猎枪猎套以及电击野生动物的设备,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动员村社干部当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员,要求他们发现森林病虫害的现象,及时报告,科学防治。

4.通过林业、农业等部门的精心工作和耐心调解,解决了一些历史林权纠纷问题。全面完成了生态公益林到村、到社、到户、到山头地块的界定,督促指导村与农户

签订了《公益林管护合同书》,及时兑现了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

四、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普及林业科学知识

利用乡村的有线电视和广播,以及乡、村、社各级会议,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林

业法律法规,做到会会必讲,事事必讲。发放“护林防火手册”、护林防火宣传围裙500件、《栽植技术手册》1000余册,普及了森林防火、栽植等方面的科普知识。邀请了核桃栽植的技术专家,在“乡农民技术学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核桃栽植技术讲座,培训了150余名核桃栽植的技术人员,使他们在核桃的栽植、水肥的管理、核桃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有了大大地提高。

五、2014年工作打算

1.在县林业和园林局的领导下,继续实施好“富民工程”的后续管护。

2.切实抓好林政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为生态建设奠定坚实地基础。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药品销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3篇

    - 阅0

    药品销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篇1时间飞快,不停的脚步还在寻找奋斗的港湾,至高的信念还在寻找市场的开端,四月,五月悄悄溜走,没留下惊人的成绩,没创出欣慰的战果,时间虽去,带走了工作的.....

    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

    - 阅0

    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总结篇1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课堂教育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更应该深入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