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职业医疗保险(6篇)

来源:整理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1

1.保险人群面窄,农民工医疗无保障。目前的媒体企业实行的保险制度包括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个保险制度,除了覆盖煤炭产业的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也包括灵活机动的就业人员。但是,煤炭企业中部分私营企业存在不缴纳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现象,职工的基本权益的不到保障。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存在许多限制因素,直接导致许多煤炭企业的农民工处于无保障状态。2.医疗保险的资金结算管理不科学。煤炭企业的操作环境复杂而多变,在露天矿工作的员工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各类伤害的威胁,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甚至伤亡情况十分严重,医疗费用巨大。所以,部分医疗机构采用分次住院结算的办法解决医疗费用报销超额的问题。这一举动往往会延误工人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期甚至是抢救机会。3.保险机制与职工的预防康复存在脱节现象。由于煤炭企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工伤保险、工伤预防及工伤康复三者存在紧密相联的关系。目前,国内众多企业的医疗保险均朝事故预防、工伤赔偿及康复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风险性较高的煤炭企业。但是现行的工伤保险只是进行被动受理工伤认定、进行相关的工伤赔偿等工作,忽略了工伤预防和康复工作的开展。

二、煤炭企业医疗保险管理的必要性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包含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社会性等基本特性。医疗保险制度是有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并建立的的制度,保险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双方共同承担进行缴纳,事故发生后的医疗保险赔偿费用由相关的医疗保险负责机构支付,解决劳动者患病或受伤带来的医疗风险。相对于其他行业,煤炭企业属于事故多发性极高的行业之一,需要进行更加有效的医疗保险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解决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必担心受伤没钱治,使劳动者更加安心工作,从而提高了劳动质量,促进了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医疗保险不仅给劳动者带来了经济上的帮助,也给劳动者的心理上带来了安慰,消除了不安定因素。笔者所在的神华准能公司社保处充分意识到医疗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公司社保处承担全部8385名职工的各种保险管理工作及1500余名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近年来,社保处在认真贯彻国家的社会保险政策,积极落实公司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以强化管理、竭诚服务、维护稳定为己任的同时,更不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逐年提升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为广大参保职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保障职工社会保险权益、解除职工后顾之忧竭诚服务。

三、提高煤炭企业医疗保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2

一、“非典”时期的准行政主体

医疗机构在平时属于公益机构、事业单位,但在“非典”时期必须确认其准行政主体的属性,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理由如下:首先“非典”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内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围绕遏制“非典”这一中心任务进行,凡是有利于遏制“非典”,救治人命的措施都必须立即采用。赋予医疗机构享有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主体的职权,有助于医疗机构更好利用国家行政权完成遏制“非典”救助人命这一艰巨任务。其次从行政主体产生的途径看,有法定的行政主体也有授权的行政主体,医疗机构具备授权性行政主体的条件:它是依法成立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工作人员,具备进行技术鉴定和技术检查的条件,符合授权行政主体的资格。最后任何一个机构的权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国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赋予一些不具行政权限的主体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也可以剥夺一些行政主体的行政权限。尽管医疗机构在正常时期并不具有行政职权,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在“非典”的特殊时期,国家可以通过法定途径,使医疗机构享有一定的行政职权,成为准行政主体。这样医疗机构在“非典”时期通过法定授权就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公益机构和事业单位同时又是享有一定行政职权的准行政主体,医疗机构的职责必须根据其在“非典”时期的双重属性进行界定。

二、“非典”时期的准行政职责

医疗机构在“非典”时期具有准行政主体的属性因而享有行政主体的一些职责。从其内涵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职权、义务和责任。由于医疗机构的双重属性因而就决定了其行使的职权与行政主体职权有一定的区别:在平时是公益机构,“非典”时期是准行政主体,职权范围必须与遏制“非典”,救助人命有关;行使行政职权时间只能是在“非典”的特殊期间里。其行使的行政职权与职业特点是有紧密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留置病人权力、强制治疗权力、检察病人权利。医疗机构在正常时期从事的是公益事业,属于事业单位,医患关系应该属于民法上平等主体这间的关系,病人到哪个医院就医,找哪个医生就诊完全取决于病人本身意愿,医疗机构不得强制病人到指定医院去就医,更不得强行留置病人。因为留置病人势必要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主体,宪法和行政法有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授权。在正常时期医院是不能对病人进行留置,对其人身自由进行限制,因为医疗机构不是宪法和行政法上享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适格主体。但在“非典”时期,一方面为了救治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更广大的社会民众免受“非典”的传染,医疗机构应享有留置病人的权力,这种留置具有行政上的强制性,但这种强制又是不完全的行政强制。是在坚持说服基础上的强制,强制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公民而是为了救助其生命,因而医疗机构留置病人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留置病人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通过检查确定患者属于“非典”就应对其进行强制治疗,强制治疗决定了病人在治疗与不治疗上不具有选择性,在何家医院治疗也不具有选择性。因为对付“非典”最有效的方法是集中治疗,隔离治疗,以避免“非典”患者对社会其他公民产生传染。由于“非典”具有传染性,为了保护更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非典”患者必须接受强制治疗,在指定医院进行集中治疗。强制治疗、集中治疗从表面上看是限制患者的选择性,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治救患者和维护最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由于兼顾了两者利益因而个人的意志自由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医疗机构为了履行其治救患者和维护社会人众利益的职责,应赋予其对患者强制观察、强制治疗的权力。

三、“非典”期间权责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是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专业群体,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工作性质的影响,手术室中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还有就是手术室的工作是不规律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会给护理人员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不利于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防护措施,避免受到危险因素的侵害,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

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引起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还严重的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健康,是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乙肝患者的数量不断的增多,护理人员的危险程度也有所提高,在护理患者过程中,会频繁的接触到患者,患者的血液、羊水、分泌物和皮肤都会造成护理人员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皮肤组织受损的患者,感染病毒的几率会上升,危险程度也会加大。在护理工作进行中,要做好手部的防护措施,因为护理人员的手部是接触患者最多的部位,包括换药和输液操作过程,手部的接触频率是最多的,因此就要做好手部卫生。

2、化学因素。因为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护理人员工作的环境中存在许多隐形的化学因素的危害。医院中潜在的化学危险到处可见,像水银、麻醉废气和化学消毒剂等。护理人员频繁过多的接触消毒剂和固定剂等化学药品,会对人体的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一个人如果生活在甲醛超过20mg/m?的环境中,会引起食欲不振、体重超标等问题,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头痛、失眠等疾病。化学药物通常是细胞毒性的药物,在护理人员为患者输液护理过程中会接触到患者的皮肤,会吸收一部分的药液,长期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医院的环境是极为复杂的、人员的流动性也较大,各种气体的废置污染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3、物理因素。现阶段医院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会采用激光、X线、磁共振等放射性元素和各种常见医疗器械,这些工具的使用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尽管医疗中的辐射量较小,但也会对人体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锐器伤在护理操作中是一种常见危险因素,会造成受伤者的伤口较深,出血量也很高,是护理工作中出现最多的职业危害之一。医疗器械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噪音,不同程度的噪音对护理人员的听觉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也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之一。

4、心理因素。随着医疗事业的不算发展,手术室护理工作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众多职业危险因素的存在使得,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患者的患病和意外死亡都会给护理人员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是使护理人员的精神状况不佳、生活态度也不是很积极,长期下来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指数会明显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得心理疾病。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不规则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意外,所以护理人员就要时刻保持紧张的精神状态,加班是护理人员的生活常态,会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生物钟,使工作量大大增加,医疗器械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需要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否则就会有淘汰的可能,造成护理人员的强大心理压力。心理因素会增加护理人员的疲惫程度,对护理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范措施

1、加强岗前培训,创建护理安全文化岗前培训工作对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健康教育,并对教育知识进行培训后测试。通过编发职业感染防护手册,将一些常用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以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的形式编写成手册发给护理人员,方便了其携带学习参考,对容易忽视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预防对象掌握,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职业感染防护责任,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护理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护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护理管理思路,营造一种氛围,唤起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仅仅是只给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护理还包括工作中保护工作人员兔受损伤,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

2、加大社会资源投入,完善防护制度加大护理人员安全工作环境建设的投入,改进医疗设备,完善护理措施是减少职业损伤的有效途径。制定并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管理制度,根据各科室部门特点结合相关要求分别制定职业感染防护要求、流程及措施,为护理将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转化为职业感染防护行为提供规范和行为指南。

3、纠正不良护理行为,预防锐器伤护士是发生针刺及感染损伤的高危职业人群。有资料显示,针刺率最高为拔针后处置时占30.0%,所以规范护理操作,纠正不良护理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护理操作,安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改变在护理操作结束后回套针帽、分离针头,必须分离针头锐器时要小心。合理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使用锐器收集盒是防止和减少操作者锐器伤的有效措施。锐器收集到容器容量的3/4时即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更换时要确保盒盖关闭严密,并送指定地点统一销毁。针刺伤不是随机的,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可以避免的。针刺后建立合理的处理流程,有助于将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三、结语

通多对手术室中护理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论述,了解到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是不安全的,存在物理、化学、社会等层面很多因素的影响,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一定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护理管理者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使用先进科学的医疗器械,减少危害护理人员的因素,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任俊萍.手术室护士疲劳现状调查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24)

[2]高海珍.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护理研究.2012(18)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4

Managementofoccupationalriskinsideinfusionclintc

ZHANGLi-hua,LITing-ting,Chenzhi-lan.Thefirtaffiliated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occupationalriskfactorsforthestaffsworkininfusionclinic.Makeitmoreeffectivetomanagetheprecautionforthenurseswhoworkininfusionclinic.MethodsThoughthewayofanalyzetheoccupationalrickinnursingofinfusion,formulatethecorrespondingmanagementmeasurestoensurethemedicalsafty.ResultsImprovedtheoccupationalriskmanagementknowledgeoftheclinicnurses,andstaffscomplywiththosemanagement.Occupationalriskwascontrolledbymanykindsofmanagementmeasures.ConclusionManagingspecialdepartmentsindividuallyaresafeandeffectivemethodsforcontrollingoccupationalriskinnursingofinfusion.

【Keywords】Occupationalrisk;Management;Medicalsafety

护士职业风险是指护士接触存在于工作场所与职业相伴的有害因素而可能发生的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或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静脉输液护士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既可能发生与患者相关的风险事件,也可能发生与自身健康相关的风险事件,为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行为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操作规程及法律法规的限制和保护[1]。与静脉输液护士最相关的职业风险是发生职业性血液性传染疾病和因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门诊输液室因患者多,输液量大,与住院患者相比在输液环境管理、患者管理以及护理行为管理上都存在较大的难点。为此,作者针对门诊轮渡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探讨,现总结如下。

1职业风险感染途径[2]

1.1职业暴露静脉治疗护士在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是发生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而导致其发生的主要途径是皮肤黏膜发生血液暴露和针刺伤两大类,其中以针刺伤为主,占了80%。研究证实,20多种致病因子可通过血液传播,目前已确定的血液传染疾病有乙肝、丙肝、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梅毒、疟疾等。其中尤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最为突出,对护士危害最大[1]。

1.2环境污染门诊输液室是一个开放的治疗环境,人员聚集,流动性大,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尘埃、飞沫等微粒,影响着输液室的空气质量,而白天连续十多小时接待与处置患者,无法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洁和空气消毒。输液室病种复杂,治疗药物品种繁多,每天产生大量可能存在播散病源菌的医疗废物,包括患者的呕吐物、血液、分泌物、饮食、饮水包装和其他废弃物,这些环境污染因素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1.3自身因素对职业风险防护重视不够。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极易造成手卫生不合格,有研究表明,手卫生已经成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护士工作又要求极高的责任心,同时疲劳、精神紧张、心情不畅、身体不适及女性生理特性(月经期、孕期、哺乳期)等,这些工作习惯、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均能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职业风险的发生。

2职业风险管理措施

2.1职业防护教育

2.1.1职业暴露主要是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的知识来达到减少护士暴露于污染血液的机会。标准预防是美国CDC制定的预防职业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指导,按此指导,护士应把所有患者的体液及血液都视为有传染性,在可能暴露于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3]。

2.1.2环境维护除指导护理人员正确处理医疗废物,还要利用电视、录像、宣传册等各种媒体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宣传,使他们了解医疗废物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随地吐痰、丢弃垃圾等不良习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良影响,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维护门诊输液环境的清洁卫生。

2.1.3自身保护做好静脉输液护士职业风险防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与技能,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静脉治疗护士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行为规范,提高手卫生合格率。

2.2有效的防护措施

2.2.1职业暴露

2.2.1.1通过提高护理产品的安全性来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如使用无针头产品和具有保护性装置的产品,以及个人保护性产品和锐器收集箱的使用。

2.2.1.2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减少操作创伤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整理用过的针头与注射器以及分离针头与注射器等行为导致了护士46%左右针刺伤的发生,因此严格落实关于“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使用后的医疗废物,无需做消毒,毁型处理。直接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符合规定的锐器收集箱”,这一规定,从理论上可减少近一半针刺伤的发生。

2.2.1.3建立和完善预防护士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制度如护士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报告和反馈制度,预防血源性疾病的安全操作手册,员工入职前体检制度,乙肝疫苗接种制度,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定期体检制度。

2.2.2环境污染

2.2.2.1减少药物性污染用全密闭式软袋输液替代半密闭式瓶装输液,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药物的挥发。护士在配制药物的过程中应戴好手套、口罩,穿好防护服,对配液过程中造成的遗洒、溅出及时擦拭,静脉穿刺排气时应把药液排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防止药液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收。

2.2.2.2减少空气污染自然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最简便有效的措施,在春秋季室内外温差小,气流速度慢,室内持续开窗。冬末春初呼吸道疾病高发,室内外温差大,气流速度快,可定时开窗均能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内空气中的菌落数。无法长久开窗通风时采用分区处理,在输液患者比较少的时段使用轮流开窗及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1]。

2.2.3提高自身素质除增加营养、工间操锻炼与常规体检外,增加户外运动机会,如我院最近组织优秀护士和护理骨干参加野外拓展训练不仅锻炼了体质,也在树立护理人员的自信、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之,输液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应从管理抓起,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修订和规范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实行重点督查、个性化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得以顺利落实[4]。改善医疗操作与服务的客观环境,增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切实落实各项操作程序与防护措施,从主观与客观上尽可能的获得积极有效的防护。

参考文献

[1]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宋亦男.护理职业风险评估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1)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5

1基金管理仍存漏洞

在工伤保险基金征缴中,用人单位应按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费,但有些企业瞒报、少报职工工资总额,按照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为职工申报缴费工资。其行为,一方面侵蚀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另一方面也导致工伤职工享受不到法定的待遇标准。在工伤保险待遇给付中,仍然存在医疗机构过度治疗的情况。有些医疗机构将工伤职工视作“唐僧肉”,在住院治疗和检查中“大手大脚”,可做可不做的都做,不该做的也做,可在门诊救治的却尽量鼓动住院;在收费上或将手术分解收费,或擅自改变手术收费项目。有些医疗机构甚至私下承诺工伤职工住院给补助。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侵蚀了工伤保险基金,并危及基金安全。

2扩面任重而道远

伴随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来自职业介绍机构或个人雇佣,如临时工、季节工、家庭保姆、家政清洁工等。他们和雇主之间往往只存在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当前工伤保险参保的前提却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建立劳动关系,这些人员自然被排除在工伤保障之外,一旦发生工伤,只能走艰辛的维权之路。而且,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大多规模小,用工随意,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工伤保险等法律法规,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经常忽视职工参保权益,即使参保中途退保现象也时有发生。当然,有些职工主观上也不配合,尤其是农民工因流动性强、工作不固定等原因,缺乏对工伤保险的正确认识,维权意识弱,工伤保险扩面工作难以推进。

3费率不尽合理

当前,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费率标准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2-2%,平均1%,高风险行业费率最高不超过3%。行业本身分类繁多,与行业相关的风险千差万别,而现行工伤保险费率水平偏低,划分档次过粗,没有按事故发生率及不同行业特点确定费率,达不到费率与风险互相制约的目的。费率机制的缺陷既不利于调动生产事故少的行业和企业参保,也不能对生产事故多的企业起到应有的警示和制约作用。

4预防、康复功能发挥不够

从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来分析,多数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伤害除了生产技术、安全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外,还存在着劳动者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缺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然而,当前工伤保险仍以事后经济补偿为主,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人社、安监及工会等各部门间的衔接和配合,无法形成有机、统一、综合协调的工伤预防机制。由于工伤康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的专业康复技术人员,在医疗、康复服务等方面尚缺乏经验。用人单位、多数医疗机构及临床医生对工伤康复不了解、不信任,认为康复就是疗养,对早期介入更存在误解。对绝大多数工伤职工而言,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工伤赔偿金是其首要关注的事情,而关于康复治疗和培训以及如何重返工作岗位等问题却根本不重视,由此也出现了部分劳动者为获得高赔偿而放弃康复的怪象,以至某些工伤职工不残变残、小残变大残。

优化工伤保险制度的思考

1严格审核,规范基金使用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在待遇审核支付中,应认真核实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的工资基数、劳动合同,还要核实工亡人员的供养亲属情况,严格按照工伤认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执行统一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和待遇支付标准。加强对工伤医疗机构监管,通过社会举报、随机抽查、定期考核等方式,控制医疗机构费用的恶性膨胀,杜绝小伤大养、挂床住院、大处方、大检查及无关治疗,区分治疗期与康复期等。

2加强扩面工作

以实现工伤保险参保全覆盖为目标,深入基层、企业,尤其是新社会企业,耐心细致的开展工作,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通过拓宽信息渠道,普及《工伤保险条例》等政策知识,帮助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对用工人数多、扩面难度大的企业做到重点突破,强制参保。

3建立科学规范的费率机制

根据行业风险程度,进一步细化行业分类,完善行业差别费率,充分体现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差异。对于危险性高的行业,用工伤保险费率浮动这一经济杠杆,促进企业主动采取措施制定更科学的工作规范,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预防措施,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

4强化风险防控,推动工伤

预防和工伤康复开展鼓励用人单位在安全生产设施、预防措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开展职业危害防护技术研究与高危行业、工种岗位改善劳动条件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开展定期职工(尤其是遭受职业病危害的人群)身体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危害作业网点和人员管理台帐以及健康档案;为职工发放工伤保险宣传教育手册,加强培训,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工伤保险意识。试行先康复后评残机制,采取主动康复和被动康复相结合,确保早期康复的及时介入。对于因用人单位或经治医院拒绝将工伤职工转入康复,延误康复治疗的,必须明确其责任。

5加强宣传培训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6

【关键词】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58-021医院供应室护士执业常见的危险因素

1.1物理方面的危险因素

1.1.1尖锐医疗器具的伤害医院供应室护士在进行废弃医疗用品回收、清洗、包装、制料等工作时,很容易被污染的针头、刀片、剪刀或其他医疗锐器刺破刺伤皮肤,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供应室护士有较大威胁的职业伤害类型,被污染了的锐器刺伤后很容易感染由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

1.1.2长处的噪音环境由于工作的需要,供应室里充满了清洗机、排风扇、灭菌器等一系列会产生不同程度噪音的消毒杀菌机器,有些机器的噪声强度接近100dB,如灭菌器等,长期处于这种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听觉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变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1.3高温消毒器械的烧伤、烫伤器械进行高温消毒时,供应室护士几乎每天都免不了与高温高压的蒸汽接触,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蒸馏水等的制作过程中,若操作不慎很容易发生烧伤、烫伤甚至爆炸等重大事故。另外,在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长期与紫外线的接触对护士的皮肤、眼睛等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1.1.4体力损耗性伤害医院供应室里存放了医院所需的许多医疗器具和医疗用品及一次性无菌用品进行较为频繁的出入库等操作,且该工作区域的护士常处于长时间站立、反复弯腰清洗器具等工作状态中。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用力搬运重物和弯腰易造损伤肌肉、骨骼,长时间站立也会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种工作内容严重威胁着相关护理人员的健康。

1.2化学方面的危险因素供应室的环境要求以减少感染,尽可能无菌化。为此,相应的工作人员每天接触用于器械或熏蒸消毒的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环氧乙烷、各种含氯消毒剂、高效热源灭活剂等等。这些化学消毒剂大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人体若长时间吸入空气中漫布的这些药剂,很容易引起支气管水肿、呼吸困难、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还有致畸致癌的危害。

1.3生物方面的危险因素由于供应室护士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他们面临着极大的职业暴露危险,如每天都要与带有病原体的血液、污渍、分泌物、体液等进行接触,很容易遭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从而很可能感染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最具感染性的传染病,轻则危及护士的健康,重则危及他们的生命。2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原因

2.1供应室工作内容及工作环境方面的原因尽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今大多数医院的相关服务设施都较为健全,但医院市场也呈现出鱼龙混杂的局面,社会上仍存在一些服务质量、设施都不太完善的小的医疗场所。例如,有些基层医院资金不足,供应室设施落后,房屋陈旧,设计布局不规范,环境恶劣、管理不到位,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危险因素存在的必然性。

2.2供应室护士自身的原因此方面的原因即为供应室护士的主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不少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不按照相应的规定来使用防护用具。另一方面,不少护士个人操作习惯不规范,这堪称其受到职业损害的决定性因素。3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3.1强化职业安全意识及安全知识教育医院的相关部门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各种相关知识培训时应强调医务人员进行自身防护的重要性,使他们树立好职业防护意识,掌握基本防护技能,从而让其从根本上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避免因职感染病毒。

3.2进一步规范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和各项操作及工作流程医院应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防护措施,同时更应严格落实好这些制度规范,这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要规范好各项操作程序,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规定供应室护士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过的医疗器械时必须戴好口罩、手套防护服及防护面罩等防护装备;另外在进行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等一系列操作时,必须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来严格执行。

3.3努力完善医院的硬件设施建设医院必须按照近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要求来对供应室进行建设,要尽可能地使供应室的布局合理化,严格分区,努力改善供应室基础设施条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信息,尽量避免或减少高风险的手工操作等。

3.4对物理危险的防护措施尽管供应室护士被锐器伤害是在所难免的,但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事实上医院80%左右的锐器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例如,护士在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具时若戴上规定的防护装备,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程序在很大程度上能预防锐器伤;另外对医疗用具的清洗尽可能采取密闭化、机械自动化的措施,则可大大减少护士接触各种危害性微生物的机会。

3.5对化学危险的防护措施供应室应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同时还应单独设区,安装通风设备,降低挥发性消毒剂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另外尽可能使用对人体刺激少、污染小的消毒剂。当然,护士在接触消毒剂时必须按照着好防护设备,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规定正确使用消毒剂,注意通风换气等。

3.6预防生物性危险的措施防生物性危险与前面提到的预防物理性、化学性危险等具有共通性,总的来讲,应掌握好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从根本出发来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要广泛应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以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公司中秋节放假通知范文集合(精选2

    - 阅0

    公司中秋节放假通知范文集合篇1公司全体员工:根据20xx年国家法定假期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对中秋节放假做如下安排:一、放假时间: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

    没收手机检讨书范文,没收手机检讨书

    - 阅0

    精选没收手机检讨书范文(推荐)篇1我于七月十日上午在教室玩手机,被教员你发现,然后手机被收了,后来我认识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严重性和后果性!尊敬的张老师:您好!我怀着一颗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