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6篇)

来源:其他

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篇1

盐渍化土壤由于盐分多.碱性大,使土壤腐殖质遭到淋失,土壤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湿时黏,干时硬,土表常有白色盐分积淀,通气和透水不良,严重的会造成植物萎蔫、中毒和烂根死亡,所以必须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

1盐碱地的形成原因

土壤盐渍化分为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两类。其中不受人为影响,自然发生的土壤盐渍化为原生盐渍化;而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土壤盐渍化为次生盐渍化。其形成的实质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底层土和地下水中所含的盐分,由于地面蒸发作用,随着土壤毛细管作用使所含盐分的水上升到地表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停留在土壤表层.聚积而形成盐碱地;合理的灌溉等人为措施也能使地下水位上升,使易溶盐类在地表层积聚,从而形成次生盐渍化,人为的形成盐碱地;在海滨地区,由于常驻海水侵渍.形成盐碱地含盐的地表径流。也能形成盐碱地。

2盐碱地对植物的危害

2.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

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2.2伤害植物组织

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是在干旱的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伤胚轴,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和碳酸钾为最大。在高pH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的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受害。

2.3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

2.4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

在高浓度盐类的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大面积推广。“禾康”土壤改良剂是一种棕红色略带酸味且无毒无害的有机液体肥料,可以直接作用于土壤,因此,它广泛适用于巾、低产田改造、盐碱地的治理及荒漠绿化等。容易干旱枯萎。

3盐碱地改良的国内外情况

早在150多年前,俄国就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风蚀,抵御干旱,保持水土,其中一部分农田防护林就营造在盐碱土上,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前苏联对盐碱地造林的植物选择、造林技术、选育耐盐植物、地下水位与盐碱地的关系,以及树木对盐碱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土壤滋生盐渍化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匈牙利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美国科学家在盐害和植物盐机理方面提出了原初盐害和次生盐害的理论,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了植物耐盐机制。巴基斯坦、印度、埃及、以色列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科学家在作物耐盐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我国的耐盐改良研究起步较晚,总的来说,我国的盐碱地改良经历了生物改良.生物与工程改良、综合改良三个过程。1949年以前,金陵大学的科研人员在苏北盐碱地的治理、改良和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大规模的改良利用则是从1949年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在盐碱地治理中侧重水利措施,以排为主。重视浇灌冲洗。由此,陈恩风教授提出了以排水为基础,以培肥为根本的观点,水利工程、农业耕作和生物培肥措施相互结合.综合治理。在这种改造盐碱地的思想指导下,盐碱地的改良利用跨上新的台阶。目前,我国学者对盐碱地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邹长明等研究认为:盐分主要聚集在0—150m土层,尤其是0-5cm土层。马献发等认为0—10cm土层的盐分积累远远高于其它各土层。总之,表层耕作土是主要的改良对象.对不同盐碱化程度的盐碱土应该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进行改良。从广义上来讲,改良盐碱地的技术可分为水利改良、农业耕作改良和化学以及生物改良。此外,还应考虑人为因素,如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范佑民认为旱水轮作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此外,旱作物的灌溉采用膜下灌溉.可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节约灌溉用水,从而减少盐分的积累。周和平等研究了在淡水和微咸水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合理的模型及管理方法,实施节水控盐可显著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4盐碱地土壤改良措施

4.1物理改良措施

物理改良主要是对土层的修改。有平整地面、深耕晒垡、客土抬高地面、微区改土及大穴整地等方法。对于平整地面应当注意留一定的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的土地,特别是盐碱荒地,在雨季到来之前要进行翻耕,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排水滞#,丛到_改土的目的。土壤临界深度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高度。还有就是事先将塑料薄膜隔离袋置人树穴中添以客土。有时在树穴内铺隔盐层,强过铺粗沙、炉灰沙及植物秸秆等,然后添以客土,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及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的抑制客土发生次生盐渍化,从而保证栽培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4.2化学改良模式及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化学改良盐碱土是使用化学改良剂,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来改良土壤化学性质的方法。化学改良剂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改良土壤结构,加速洗盐排盐的过程;二是改变可溶性盐基成分,增加盐基代换容量。调节土壤酸碱度。化学改良包括施用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植酸、泥炭及醋渣等。例如:通过增施化学酸性肥料过磷酸钙,可降低pH值,提高树木的抗性。施人适当的矿物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及铁元素含量,有明显的改土效果。施用大量的有机质,如腐叶土凇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可增加土壤有机物质,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常见的土壤改良剂有以下几种类型。

4.2.1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NPK增效剂)

该改良剂根据酸性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营养特点,采用蒙脱石、橄榄石及硫矿等多种天然矿物为原料,在改良酸性土壤、平衡作物养分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4.2.2“禾康”盐碱良剂

目前已在山东、内蒙、新疆、东北及天津等地。

4.2.3康地宝

利用盐土植物(盐蒿、海莲子等)及作物El身通过根系分泌物改良根际微环境,来适应逆境的机制,通过生物络合、置换巨应及清除土壤团粒上多余的N旷,活化盐碱地土壤中难利用的P5+、Fe2+、Ca2+等离子及微量元素,使其转变为可利用状态被植物吸收.改变植物生理缺索症状。同时通过降低Na+,活化Ca2+和M2+等离子之后。可以使土壤水传导能增高,使土壤水分更容易流动,从而改善作物的根系环境,促进根系生长。

4.2.4钠离子吸附剂

该吸附剂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对盐土中的Na+和CL-等有吸附能力,改良后的土壤可以降低pH值和碱化度,吸附铵离子和钾离子并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而达到改土和脱盐的目的,使土壤向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方向发展。另外,钠离子吸附剂交换性能好,可用来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调整pH值,交换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降低土壤含盐量,脱盐率可达18.6%-29.3%。

4.3盐碱地改良的生物措施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生物措施是改良、开放和利用盐碱地的有效途径。通过生物改良的盐碱地具有脱盐持久、稳定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以及生态平衡的效果。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原苏联、日本、以色列及澳大利亚的学者就开始关注土壤盐碱化及植物的耐盐性研究,而我国则在盐生植物筛选和培育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生物改良土壤利用的主要方法:一是选用耐盐树种,树木可以防风降温,调节地表径流,树冠可蒸发大量水分,使地下水位降低,减轻表面积盐;二是种植抗盐性较强的绿肥和牧草,如田及紫花苜蓿等,对盐土有积极的改良作用,且有投资小和无污染等特点;三是利用高抗盐植物;四是提高植物的抗盐能力。

在微生物方面,土壤中存在的固氮微生物能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来提高根际矿质元素的有效性,也能通过有效抑制土壤病原菌繁殖等作用来改善土壤条件和促进植物生长。

5小结

经过改良的盐碱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5.1复杂性

盐碱地的发生受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文及水文地质方面的影响。也受人为活动,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耕作技术及水利工程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类型盐碱地上,危害程度往往不同。改良利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5.2不稳定性

经过改良的盐碱地,由于土体仍保豁部分可溶性盐类,如果灌溉和排水措施不当,遇内涝积水,又会造成次生盐碱化。

5.3地域性

各地自然条件,土壤含盐量与盐分组成也有差异,改良利用必须因地制宜。

5.4综合性

因为盐碱地的发生与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对其改良利用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篇2

关键词土壤改良;措施;黑龙江富裕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2-0295-01

耕地退化是自然原因(内因)和人为原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是耕地退化的基础和潜在因子,人为原因是耕地退化的诱发因子。耕地退化直接影响耕地的生产力,影响范围不仅涉及大田耕地,而且涉及林地、果树、园地、草原、荒地等所有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耕地。防治耕地退化,是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兴衰有重大的影响[1]。防治耕地退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制止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合理施肥和灌溉,对退化耕地进行综合治理等。治理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

导致地力减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水土流失以外,盲目开荒、广种薄收、用养脱节、掠夺式经营也是重要原因。所谓土壤肥力降低,是指本来没开荒前土壤库中存有较多养分,由于只种不养,肥力必然衰减[2]。随着集约化农业生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靠自然恢复地力效果极差,必须在现有生产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增施尽可能多的优质农家肥,以保肥力不减,地力常新。增施有机肥,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补充微量元素方面的效果尤为突出。

对于耕地退化所造成的危害,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富裕县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就陆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部分土地进行初步治理,根治耕地退化问题,要采取农业、生物和水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3]。加强以养地、培肥地力为主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国家要在这方面加强立法,把这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1农业措施

1.1深耕深松

结合土壤中耕进行垅沟深松,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加厚肥沃土层,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接纳降雨、蓄水保墒能力。特别是多雨年份,深松结合施有机肥的效果会更理想,因有机肥不仅能为作物增加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其自身也有极强的调节水分能力[2]。

针对部分薄层黑钙土黑土层薄、底土黏重、土壤持水量较小、怕旱怕涝的特点,应继续采取土壤深耕、深松方法,增施农肥,促进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层通透性[2]。深松后的耕地耕作层加厚,作物根系发育好,扎得深,分支多。一般整个生育期可以提高积温50℃,提高土温0.4~1.6℃,促进增产3%~5%,秋早霜和春季低温寡照年的增产幅度更大。

1.2秸秆还田

积极推行秸秆还田技术,但还田深度不宜过深,因为较深的土壤底层温度低,微生物少,秸秆很难分解或分解较慢。把秸秆耙入10~20cm土层,能有效刺激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的增长,有利于秸秆有机残体的腐解[2]。在秸秆还田后要注意适量增施氮肥,因为秸秆在分解时需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若不适当补充氮肥有可能造成缺氮而影响产量。

1.3盐碱良

一是挖排水沟,降低水位。二是增施优质农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肥压碱,以肥改土[4]。三是种植绿肥和耐盐碱作物,如甜菜、葵花、高粱等,以生物排碱。四是实行浅翻(10cm)深松(30cm),防止把盐碱土翻到地表。五是对小块碱地(碱疤瘌)可以采取客土加砂改良。六是大造农田防护林,创造优良的农田生态环境,严禁乱挖碱土乱垦荒地,对产量很低的盐碱地实施退耕还草。对于土壤沙化的防治,最好的办法是弃耕还林还草,大造防风固沙林带,一时不能全退的也要实施粮草轮作,并增施有机肥或河塘泥,以增加土壤粘粒和腐殖质含量,改良沙性[5-6]。七是旱改水,在退化的耕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水洗盐、以水洗碱。

2生物措施

主要指植树和种草,增加土地覆被率。森林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涵养水源,防治风沙,缓解旱涝[7]。据测定:在森林植被下,雨水有14%~40%被树冠截留,5%~10%被林下枯枝落叶层吸收,50%~80%缓慢渗入地下,形成径流,沿地表流失的水量不超过1%。1hm2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300m3的水库;农田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25%~48%,增加土壤水分3.3%~4.7%。可见,森林既储蓄水分,又缓解旱涝和水土流失。据省林科院测定,设置农田防护林网250m×1000m×1200m,林带宽3~5行,占地4%~6%即可达到保护农田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三北”防护林规划的实施,已初见成效。除农田防护林外,还应种植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沟头、沟坡等水土保持林及水分涵养林。

在生物措施中除了植树,还包括对一年生、二年生作物和草地的管理,要配合养畜,在坡地种植牧草,并对保护性差和保护性好的作物施行带状间作,也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种植绿肥改良盐碱土,具有肥分高、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2]。草木栖和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都有改土、肥田、增产的效果,可增加地面覆盖,减轻返盐、疏松土壤,加速洗盐。据有关资料记载,种植草木栖,当年可使0~20cm耕层总碱度降低1/8,代换性钠减少1/6。

3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蓄(修蓄水池)、截(截流沟)、排(排水沟)、防(修防洪堤坝)、灌(电机井、自流灌等灌水工程)。这些措施中应适当强调蓄水的作用,因其既可灌溉,又可减轻低洼地涝害,还可借以发展渔业生产,达到旱涝兼治的目的[2]。

4参考文献

[1]崔振岭,曹宁,陈新平,等.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23(B10):319-324.

[2]宋庆英,蔡森.林影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现粮食稳产增产[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4):120-125.

[3]栾进华,王伟,黄波,等.渝东北奉节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0,25(B12):45-48.

[4]张有山,林启美.大比例尺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定量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8,13(1):122-128.

[5]刘伟.中低产土壤改良及培肥措施综述[J].农技服务,2008(5):43.

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篇3

关键词: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干旱的气候背景

Abstract:thestabilityoftheoasisxinjiangbybecausethefutureasaresultofthenarrowsandthreat,thedamageofthesoilsalinizationinfluence.Soilsalinizationbroughtaseriesofenvironmentalproblems,affectsthesustainableagriculturaldevelopment,surfacewaterandundergroundwater,animalandplantspeciesandhumanhealth,hasbecomeoneoftheimportantquestionsinaridareas.NewandcountyislocatedintheMidwestofthe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islocatedinthesouthofcalebdaypulsebuttowercasesouthmountain,thenorthrimofthetarimbasin,thenorthtemperateclimateofinlanddrought.Long-termsince,althoughintheirrigationareaofconstructionspendingalargeamountofhumanresourceandpromotetheirrigationareaoftheeconomicdevelopment,butbecausetheirrigationmethods,irrigationanddrainagesystembehindisnotperfect,drainageoutlet,andcausetheriseofgroundwaterlevel,resultinginirrigationsoilsalinizationproblembecomemoreandmoreserious.

Keywords:specialgeology,topographyconditionaridclimatebackground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干旱的气候背景使新疆成为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区域。灌区现有灌溉地面积4.82×104hm2,盐碱地面积为2.99×104hm2,其中轻度盐碱地占灌溉面积的22.71%,中度盐碱地占灌溉地面积的31.14%,重度盐碱地占灌溉地面积的8.3%。土壤盐渍化已严重影响了灌区农业生产,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将制约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势必给绿洲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阻力。

一、新和灌区盐碱地成因分析

随着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老灌区盐渍化程度有所减轻,但随着新垦耕地的不断增加,盐渍化耕地也逐步增多,盐碱地主要集中在新垦耕地上。纵观新和县盐碱地的成因,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有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灌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属典型的内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具有夏季空气干热(极端最高气温40.1℃)、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63.7mm)、蒸发量大(多年平均蒸发量1992.7mm)的特点:①由于降雨稀少,且每次降雨量较小,自然降雨很难将聚集在土壤表面的盐分加以淋溶;②由于蒸发强烈,土壤中的水分运动主要以垂直蒸发为主,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持久保存。

2、人为因素。一是灌区片面强调供配水,对排水认识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疆许多地方长期以来,一方面重视农业灌溉和兴建灌溉工程,而忽视了灌排平衡和兴建必要的排水设施。当前大部分灌区田间斗、农排尚未统一规划配套,起不到真正排水的效果。另一方面受经济利益驱动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仍然盲目开荒,大肆开发地下水资源,而忽视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耕地土壤盐碱化有蔓延,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新和县盐碱地试点项目的前期、建设、验收和建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新和县现有耕地面积稳定在80万亩,盐碱地面积在20万亩左右。通过实施了尤鲁都斯巴格镇盐碱地改良工程,我县积累了一些经验。

近年实施的尤鲁都斯巴格镇盐碱地改良工程为该县实施的盐碱地改良示范工程,该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于2006年自治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总投资303万元。自治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排水支渠一条,长8.05km;农排52条,总长26.385km,其中清淤7.71km,新建18.675km;渠道防渗2.32km,建筑物60座,其中农桥5座,涵洞55座:平整土地1000亩,土地改良措施800亩。

灌溉系统建设内容为支渠防渗改造两条,分别为拜格艾日克支渠和玉吉买里克支渠,总长度为2320m。排水支渠长度8050m,淤;排水农渠有52条,总长度26385m,其中清淤拓宽7710m,新建18675m;配套建筑物有农桥5座,涵洞55座,平整土地1025亩。本次项目总投资303.0万元。工程2006年完成,已通过地区的验收。

工程建成后移交给了尤鲁都斯巴格镇政府,由尤鲁都斯巴格镇下属村进行种植管理。

三、以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农业灌溉技术、灌区盐碱地改良三结合的贯彻落实情况。

通过盐碱地项目的实施,随着生产条件改善,盐碱地面积缩小,危害程度慢慢减轻,但遇到旱涝年份或用水不当,容易次生盐碱。盐碱地主要集中在戈壁地区,新开荒地盐碱较多。这些地方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劳力较紧张,耕作粗放、广种薄收、耕作措施简单,逢旱涝年份容易次生盐碱。盐碱地秸秆还田、压种绿肥无法实现、有机质贫乏,缺磷少氮,易在地表累积盐分。

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篇4

关键词:盐碱化,引黄灌区,脱硫副产物,上农下渔”模式

盐碱化是指在灌区内水浇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碱灾害,据专家介绍,土壤的盐碱化是由于强烈的蒸发积盐在地表形成的盐碱土。具体到银北灌区,大致有两方面因素导致土地盐碱化。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据介绍,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宁夏遥感院和农发办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利用最新的遥感信息资料和先进的GIS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实地调查采样手段相结合,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引黄灌区661.6万亩耕地中,非盐碱化耕地为439.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6.46%;盐碱化耕地221.9万亩,占33.54%,包括轻盐碱化耕地140.9万亩(占灌区总耕地的21.30%)、中盐碱化耕地51.3万亩(占7.75%)、重盐碱化耕地29.7万亩(占4.49%)。另外,盐碱荒地面积达83.5万亩。从总体情况看,包括引黄灌区耕地在内土壤盐碱化总体减轻,但局部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有所加重,仍有200多万亩盐碱化耕地有待进一步改造治理(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

1土壤盐碱化成因

从盐碱化演化过程看,自然因素是发生盐碱化的基础,人为因素是土壤发生盐碱化的条件,而人为因素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在开发利用盐碱地过程中,如何将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就成为重要问题。

灌区土壤盐碱化并不是灌溉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加上人为措施不当所造成的。在雨量少、蒸发强、径流不畅等条件下,土壤本来就存在盐碱化的威胁,如果在这类地区引水灌溉或蓄水防旱的措施不当,特别是大水漫灌,有灌无排,蓄而不泄或排水、退水系统不配套、不健全,灌溉渗漏水大量补给地下水,破坏了灌区地下水量的平衡,使地下水位急剧升高,导致盐碱向表土迅速积累,造成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宁夏银北灌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不足1m,在强蒸发作用下,盐分累积于土壤表层,土地经常受到荒漠化和盐碱化的威胁,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发展盐碱地节水农业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出路。

2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

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整体得到控制、局部加重的新情况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水资源利用不当、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的。若不加大治理力度,引黄灌区部分高产稳产田有向中低产田演化的趋势,这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我区的粮食安全。盐碱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更会影响灌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虽然全灌区土壤盐碱化面积下降,土壤含盐量降低,但仍是影响土地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改造中低产田、防治土壤盐碱化仍是灌区农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2.1脱硫副产物改良盐碱地的应用研究

利用脱硫副产物治理土地盐碱化,以废治废,意义重大,近几年来,国内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室内外研究,主要有:1999年清华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针对内蒙古土默川近20万hm2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在试验室研究的基础上,2000年在5亩碱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入800kg脱硫副产物后,其玉米出苗、成苗率比不施脱硫副产物的土地高39.1%,达到58.2%,株高平均高出20cm,达到155.5cm,产量达209.8kg/667m2,而不施脱硫副产物的土地玉米产量仅67.5kg/667m2。2001年进一步在40亩土地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施用烟气脱硫副产物的土地,每亩草玉米(奶牛饲料)的产量比不施用脱硫副产物的土地高5~8倍,即达3200kg/667m2~5900kg667m2。同时有报道脱硫副产物可以改造沙漠化土壤(甚至沙漠)。

大田试验最终表明,盐碱荒滩经脱硫副产物改良后作物(油葵)能正常生长,而且生育期内降低了土壤表层的pH值和盐分,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土壤肥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因天气情况油葵受灾,且错过最佳生长季节,从而生物量略低,效果也不太显著,有待今后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2.2上农下渔”模式研究

上农下渔”模式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理,利用工程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采用灌排分开、抬高地面、大水压盐碱的方法,即先用淡水将台田盐分灌洗到池塘和排碱沟,再将池中盐碱水抽到排碱沟排出后在池中蓄足淡水,控制底层返盐和重新利用池塘肥水浇灌台田,能有效地降低耕层盐分和区域盐分,提高台田土壤肥力,从根本上治理盐碱。该模式通过池塘丰蓄枯供,形成池塘和台田之间水利循环的良性互动,能有效地解决种养用水与黄河来水不确定性矛盾,是融种养、蓄水为一体的盐碱地立体改良新模式。

上农下渔”模式最初产生于山东东营农村,由于土地碱化和淡水资源匮乏,旱、涝、盐碱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村民们在苦苦探索中蓦然发现,村旁碱地里一条渠沿上庄稼长的好,土不碱。人们从这里得到启示:过去孤立治碱治涝,没有抓住降伏荒碱的牛鼻子”,水往低处流,盐碱也往洼处走,盐碱是爬不到高处的。于是村民综合多种因素,集农业开发、淡水养殖、蓄水及发展三高”农业于一体,挖池成塘,筑台为田,台上农牧、塘中养鱼。下池上田的开发给他们带来了惊奇的收获,昔日的不毛之地竟成了聚宝盆”,1996年他们一鼓作气开发了2050亩荒碱地,上农下渔”式农业开发模式初具雏形。

上农下渔”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东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把此项目在全市推广,并进一步科学确定开发模式,实行排灌水系统分设,保证水产养殖的高产、台田的高效、台田压碱能力的提高,且坚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开发、统一承包、统一组织验收的五统一”,在全市大面积开发。到1998年9月,全市上农下渔”开发已达6万亩,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大片的盐碱地被开发利用,连片的鱼塘、成方的台田,汇成了一道池中水肥鱼跃,台上林茂粮丰,平田稻花飘香”的田园风景。

3盐碱地改良技术发展趋势

土壤盐碱化一直是制约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一直以来,宁夏土壤盐碱化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逐步更新,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引黄灌区土壤盐碱化的分布、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不断发生变化。鉴于以上原因,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盐碱化与可持续农业及生态环境作用的影响;盐碱化地区灌排管理与劣质水的利用;土壤盐碱化的评估与测量技术;盐碱化水盐动态及溶质运移;植物耐盐性及耐盐耐旱作物品种的应用;盐碱土的开发利用及改良技术;盐碱化形成、演变及地球化学作用;盐碱化与荒漠化的演替规律与防治技术等。重点宜放在解决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对盐碱地改良及干旱区灌溉农业防止土壤盐碱化过程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4本文研究意义

盐碱地的合理开发与治理对于遏制脆弱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盐碱地资源在银北灌区土地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合理利用与否已经成为该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而土地盐碱化治理和预防对农业生态系统退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未来食物安全性,以及达到人与盐碱的和谐共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篇5

关键词:盐渍土;滨海新区;绿化

1盐碱地盐渍土对植物的危害

盐碱地盐渍土对植物的危害分2种:一是直接危害,既无法正常为植物提供水、气、肥、热等条件。二是生物毒害,即盐碱成分间接破坏了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它生命元素(C、N、O、H)的循环。主要体现为植物的盐害和抗盐性。具体是:造成植物缺水;影响植物组织和正常营养;抑制了气孔保卫细胞淀粉的形成过程,气孔无法闭合,使植物枯竭。盐渍土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土壤中Na2CO3等强碱性物质直接破坏根系生长。此外,由于土壤结构改变,干时结硬成块,湿时膨胀粘重,使植物无法存活。

土壤含盐量过高,在其中生长的植物会因为盐分过多而发生胁变,从而造成“一年绿、两年黄、三年进灶堂”的现象。一旦植物被盐害,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直接死亡。阳离子中,钠盐比钙盐对植物的毒害作用更大,其中属NaHCO3、Na2CO3的毒害作用最大;在阴离子中,CO32-相对于C1+和SO42-而言毒性更强,当土壤表层的含盐量高于0.6%时,很多植物无法存活。而当土壤中含有的可溶性盐达1%,只有某些适应盐性环境的植物才能存活。

2盐碱地改良的工程措施

盐碱地的改良以抬高地面从而使地下水位下降到1.5m以下为基础。遵循一定的技术原则:调制水盐运动,当“允许积盐”时,采用暗管排盐、农田水利改造等方法展开实施。

①排盐措施。根据设计要求,首先要清理掉原有的盐渍土,将槽底整平后再铺设淋水层材料,例如石屑、炉灰等,铺设排盐支管、盲管和集水管,到达市政的排水井。当淋水层材料整平后在上方铺设无纺布,回填种植土,植物在这样的绿化区内生长良好,且绿化施工都能获得想要的效果。目前大多数盐碱地都用此方法进行改良,经时间验证效果显著。②降低地下水位。当地下水位偏高,可以更新土壤以提升地面,从而使地下水位降低。添一层优质种植土(厚度不低于60cm),使地下水位保持1.5m以下状态。③形成排水体系。通过水利措施优化地形,再用井水、中水和雨水等灌溉冲洗,排盐压盐。在种植地的周围挖排水沟,中间按照规划开沟培垄,组成2~3级的排水体系,经人工强排后地下水位降低,土壤性状结构得以改变,从而使土壤改良。④耕作、培肥。盐碱地的结构很差,不仅土质瘠薄,而且地表板结。合理种植,中耕松土能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切断毛细管、减少返盐。对盐碱地的改良须将治盐和培肥结合起来,用化学改良剂,添加绿肥、有机肥、厩肥来改善土壤,有效地将盐分保持在“允许积盐”和植物根系活动层下部。⑤控水管理及透气栽培。对盐碱地绿化,关键是要采用科学控制管理,时时刻刻都要观察土壤适宜的湿度。一旦水分高了,会使植物缺氧,根系腐烂造成死亡。所以当发现地下水水渍导致的黄叶后,需立即开穴透气。在离植物中心约60cm处,每株开穴2~4个,直径为20cm,高30~40cm,根系略晒2~5d,穴里面可竖埋小捆树枝或是填入大粒的炉灰渣,也能用φ100珍珠岩等材料代替,埋在地里约1m深,通常几天后就有新叶长出来了。

总而言之,对盐碱地的改良要用综合治理措施。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采用工程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化学措施的方法,才能将重盐碱地变成轻盐碱地,实现生态的重建。

3盐碱地绿化的植物选择

在滨海新区盐碱地绿化时,植物选择要求很高,其要求植物抗污染、耐干旱、耐水湿、耐盐碱、耐瘠薄,长久的试验和施工总结出,下列植物基本能在该绿化区域生长:灌木类植物有白刺花、枸杞、盐豆木、金银木、文冠果等。常绿植物有龙柏、侧柏、圆柏、铅笔柏等。乔木、小乔木植物有绒毛白蜡、桂香柳、刺槐、中天杨、新疆杨、青杨、千头椿、盐肤木、沙枣、沙棘等。地被类植物有地被菊、大叶黄杨、绣线菊、珠美海棠、金银花、草木樨、苜蓿等。草类有狗牙根、野牛草、马绊草、大穗结缕草等。按照植物自然规律演替条件,先保证耐盐植物存活,在种植普通园林植物,使植被恢复。耐盐碱基因生物技术、耐盐植物的引进与筛选技术对滨海的重盐渍荒漠化地区生态重建非常关键。

4强化栽培管理措施

长年的实践已经让我们了解了一些对盐碱地绿化栽培管理规律。按照植物特性展开,利用排盐、压盐、换土、培肥的方法,让盐碱地绿化取得一定的进展。维持植物的营养均衡,防止绿地返碱返盐,更深入完善盲管排盐及其它技术,提高盐碱地的科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篇6

关键词:盐碱地;园林绿化;改良措施

1盐碱地常用树木

我国有9900多万hm2盐碱地,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树种,盐碱地作为一种很宝贵的土地资源被浪费。在盐碱地上种植适应盐碱的树木,既可以改良土壤,又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推荐几种盐碱地能种植的树木。

1.1沙枣

沙枣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树种,它能忍受硫酸盐为主的盐土。沙枣还有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用。据测定,沙枣具有很强的耐盐能力,虽然生长受到抑制,但经良好的抚育管理,仍能成林。因此,根据沙枣的耐盐能力,可栽植在未经改良的中、重盐渍化土壤上。沙枣的高耐盐性使它成了盐碱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树种。

1.2滨柃

滨柃系山茶科柃属常绿灌木,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多有分布。其叶厚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墨绿色,有光泽。树冠紧密,自然状态下树冠多平展,树姿优美。其生长环境多为海边石缝中或海边山坡,因而该树种极耐瘠薄、干旱,抗风性强,并耐一定的盐碱。

1.3白榆

在东北苏打盐碱土地带,土层0~30cm处的可溶性盐分达到0.54%时,白榆不能生长,而在0~37cm土层内,可溶性盐分为0.38%时生长良好。在山东沿海氯化物盐碱土上,白榆适生于土壤含盐量为3%的粘壤土上。在已脱盐的盐碱地上,土壤的碱化度是直接影响白榆生长的限制因子。土壤碱化度达13%,白榆尚能正常生长,达20.1%时生长较差,达到25%时,生长极差或死亡。因此,白榆可选择在土壤含盐量0.8%以下的盐渍化土壤上造林。

1.4枸杞

枸杞具重要药用价值,是适于盐碱地生长的真盐生树种,抗盐碱能力接近柽柳,在pH值为8.6的碱性土壤上生长旺盛。

2园林工程具体施工方法

2.1渗管排盐

铺设暗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生盐渍化的目的。渗管的铺设一般为水平封闭式。一级管和二级管相结合,一级管的渗入水汇入二级管中,然后流入污水管排走。若污水管道埋的深度较浅不能自行排泄渗水,可在二极管的末端设集水井,定期强排。苗圃地二级管可采用明渠,一级管直接汇入明渠自然排出渗水,但应严格防止倒灌。渗管的埋设深度、间距、纵坡主要取决于绿地种植的植物种类、土壤结构、地下水位的高低,气候以及附近污水管道的深度等。

2.2客土抬高地面

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街头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的目的。抬高高度以土壤临界深度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可。

2.3大穴换土

采用大穴整地的治盐措施,能较好、较快地改变土壤盐碱状况,利用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土地条件。但无论客土的盐碱程度如何,若不加以排盐和培肥土壤等改良措施,很快就会使土壤次生盐渍化,甚至变成盐土。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种植地被植物、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地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实践证明,通过大穴换土能给栽培植物的成活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而通过渗管排盐又能有效地抑制客土发生次生盐渍化,从而保证栽培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大穴换土可以较好地栽培植物成活,在穴底铺设厚10cm的鹅卵石为隔离层,在穴面铺5~10cm的中砂为覆盖层,能保证在灌溉和降雨后,重力水在土壤的非毛孔孔隙中,顺利向下移动,并通过水分的横向运动,使穴周和穴下的高含盐水分得到淡化,而且由于底部隔离层的作用,使下层高含盐水分难以上升,保证栽培植物不受盐害。随着树木的生长,耐盐能力逐渐提高,并通过不断灌溉和降雨的作用,树穴土壤的淡化不断扩大,从而确保树木稳定而旺盛地生长。

3讨论

(1)实践证明,重盐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虽然难度很大,但只要遵循水盐运动规律,根据绿化区的功能要求和土地条件,用合理的治盐工程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实现绿化美化。

(2)盐碱地区,因为投资多、耗费人力大,绿化难度大。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难以见效,因此,除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盐园林绿化技术之外,起苗、运输、栽植、修剪、灌溉等一系列栽植技术和管理环节,都要强化扣紧。

参考文献

1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总结篇1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就以这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小结如下:一、常抓常规管理,初步.....

    行政部前台个人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

    - 阅0

    篇1回顾这一个月,感慨良多,作为一名刚进入职场的菜鸟,懵懵懂懂、不知所谓,但在行政部各位前辈的帮助下,一路磕磕绊绊的走过。通过这一个月,我也学到了很多,快速的融入到XX行政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