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活动计划书(整理10篇 )

来源:其他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1

小组主题:"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1、问题界定: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前途肩负在年轻一代人的肩上,所以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另外13—16岁的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特点是叛逆且极易受到朋辈的影响。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立健康的朋辈互助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需求评估: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期,青少年的身体和思想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时期的个体更多的接受着来自学校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对于13—16岁的青少年来说,进入埃里克森所定义的统一的角色与混乱阶段,他们在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即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我意识便逐渐清晰。个体自主选择的价值观和目标决定了其持久的同一性,青少年期消极的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如果能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提供适当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角色。

另外他们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升学时期。由于村中的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基本是初中以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为责骂型,更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同辈群体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和发展的小环境,与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进入初高中后,青少年的同伴群体开始由主要是同村的小孩转变为各种各样的同学,年纪的增长,家庭学校所能管理的范围有限,很难有效的指导孩子的成长。此时期的青少年渴望被认同,在同伴群体中从事脱离成人控制的独立性活动,群体内的价值取向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很多青少年都是由于交到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受到反主流文化、反社会的群体价值观影响,从而一步步走上错误的道路。

因此对村中青少年开展"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的主题活动,帮助其在有趣的小组活动中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积极的群体价值取向,帮助建立健康的互助朋辈支持网络十分必要。

3、问题的成因:

(1)社区原因:所在村名是xx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落,归属。村落约有两百户人家,到我们那一代止,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如今村民的生活渐渐富裕,家家都建成了新房,开始从原来密集型的房屋建设转为散落的建筑,新建的房屋都不约而同的有个巨大的围墙和一扇巨大的铁门,家庭与家庭的交流频率降低,孩子互相串门的机会少了,社区的人际关系不如之前密切。从小学升初中后,原本在一起玩的同村伙伴开始习惯自己一个人躲在家里看电视,同村落的同伴群体影响降低,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发展。

(2)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的环境,父母担任着教育孩子的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农村的家长教育水平都比较低下,教育方式有欠妥当,不能很好地扮演孩子的人格教育角色。另外由于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加上没有血缘上的亲密同伴,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3)学校原因:村落的孩子大多是在同一所公立学校读书,此学校的升学率十分低下,各色学生混杂。另外初高中的义务教育模式使得学校和老师更注重的不出事就好,更在意的是卷面上的成绩而不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缺乏很好地引导,学习环境也十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4)个人原因:此年龄段的孩子多叛逆,有自己的想法,极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

4、问题导致的后果:

青少年是世界观的萌芽时期,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此时期的同辈影响又尤为巨大。若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将出现许多问题,影响社区安全和社会稳定,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

5、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服务对象在"拍卖我的人生环节"的侧重选择,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赋权原则:强调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利,挖掘和激发案主潜能的过程、介入方式和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让案主充分行使相关权利以调动其积极性,达到增强案主参与意识的效果。

(3)镜中自我理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在本次活动中,案主通过从同伴处获得的赞美与肯定,从而增强信心,以自己的优势来达到他们的期望和目标。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社工可通过树立榜样或者让案主明白榜样的意义,相信案主的学习能力,及时的通过奖励肯定案主好的行为和细微的改变,对于案主的偏差行为给予惩罚,从而使案主更好地学习。

6、可行性分析:

对于参与者来说,村中的青少年在假期的时间比较多,内心也极其渴望有伙伴一起玩,参与热情会比较高;另外村中的大学生比较少,如果有人主持他们会非常乐意,家长的支持度高;对于村委方面,由于活动所需经费基本为零,所以能得到村委大力支持。

1、小组名称:"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2、小组形式:培训小组

3、举行时间:20xx年7月14日——20xx年7月28日

4、小组时间:每周6下午15:30—17:00,共3场小组活动

5、小组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6、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7、小组规模:10人—15人

通过3次的小组活动,帮助青少年在有趣的小组活动中肯定自身优点,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积极的群体价值取向,帮助建立健康的互助朋辈支持网络。

1、通过青少年成长小组提升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让青少年获得朋辈的支持,建立起自身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2、通过成长小组使青少年肯定自我优点,提升自我认知、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他们懂得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和主观选择的双重性,让他们能通过主观选择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使他们真正的能够发现自我的需求和价值取向。

组员主要是所在村落的13-16岁的青少年也可以是邻村的青少年,通过和村长的交流利用广播通知,自愿参加的方式。

第一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14日星期六,15:30---17:00

活动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团队融合"

第二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21日星期六,15:30---17:00

活动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朋辈互助,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第三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28日星期六,15:00---17:00

活动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我的人生我做主"

1、准备阶段:20xx年7月8日—20xx年

7月13日整体策划、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宣传招募对象、寻找志愿者

2、实施阶段:20xx年7月14日—20xx年7月28日小组实施每周六一次,每次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

3、结束阶段:20xx年7月28日—20xx年7月30日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

1、运用观察法评估,领导者或助手通过观察组员3次活动的前后对比,看组员的参与度

2、从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作评估。

3、通过与组员的对具体实施过程的分析和评论,结论的总结和上传工作,来知道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2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通过在社区调查了解,名海社区共有小学生人数1690人。大部分都是随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正因为此,本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组员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2、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名海社区10—12岁儿童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3:00至4:30

5、地点:名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至12人

1、在小区内张贴海报;

2、在楼栋的电梯口处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者管理处电话招募;

4、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招募。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00至17:00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0日下午3:00至4:30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3

时间:20xx年6月1日之前

地点:暂定xx社区居委会

参与人员:社区儿童(适宜8-12岁儿童参与)

本次活动组织儿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四个关卡,寻取到“智慧宝藏”,从而磨练意志、提升素质、收获快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活动依据报名人数,以2-4人划分为一组,每组依次通过全部四个关卡后视为完成所有游戏,按照完成游戏的时间顺序依次选取带有数字的“密钥”并打开相应宝盒,宝盒中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参与奖。

每一关卡,设置两部分内容,一为常识答题,全部为选择题;二为趣味游戏。答对答题、完成游戏,视为通过这一关卡并拿到进入下一关卡的“卡片”,直至通过全部四个关卡。

1、关卡一:答题1道(备5道题)。趣味游戏为射飞镖,总分超过12分即过关。

2、关卡二:答题1道(备5道题)。趣味游戏为一带一跳绳,完成5个即。

3、关卡三:答题1道(备5道题)。趣味游戏为拼图,拼完即。

4、关卡四:答题2道(备10道)。趣味游戏为模型制作,完成即为通过。

注:

(1)先回答问题,再做游戏。问题可以北京精神、文明有礼等内容为主题。

(2)所有答题部分均以答对相应关卡要求题目数视为通过,错题即跳过,所有准备题目全部使用后,开始循环问答。

(3)每个项目设置2-3位管理人员。

1、活动道具:

(1)飞镖和盘,42元一套。

(2)拼图,一个4-5元,

(3)跳绳,一条5元;

(4)木质模型(数量依据报名组数而定,一组准备一个模型),木质模型24元。

(5)3个印戳(1关至3关都配置好一个图样的印戳,以识别不同关卡的通过情况)一个3-5元;

(6)若干印有数字的密钥和宝盒,数量由参加人员的组数而定;

(7)组标数字贴(参与儿童在身上粘贴相应的组标数字,个数依据组数而定)。

2、活动奖品:

奖品分出档次随机分布于各宝盒中。

3、杂项物品:矿泉水。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4

上学期工作中,有成绩也有不足。成绩是同学们基本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并且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不足是没有完全调动大家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努力在这个学期各方面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现作此计划以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

1.同学们能够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学以致用,并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拿到计算机一级证书,大家积极备考大学英语四级和区一级计算机考试,争取一次全部通过;同时鼓励大家学习其他技能并获得认可。

总的方面就是联合各位班团干,大家互相配合,做好班级工作,尤其是我们两个学习委员之间。同时还要和各个小组长、兄弟班汉语言的学习委员互相交流,共同搞好06中文系的班风学风建设。

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加强与老师与同学的沟通,平时就和各小组长保持联系,关注大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搜集有关学习方面的信息和意见,并及时上报。同时,向辅导员反馈的信息意见及时告知全班同学。每月上交的信息意见反馈同时将上交原稿发到班级的qq群论坛,使同学同步获知反馈的意见。同时对辅导员和老师反馈下来的解决方案或办法,整理成文,发送到班级qq群论坛。积极与老师沟通,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理解。

1.在第一周到第五周,集中全力抓计算机考试,动员大家并在同学中开展互帮互助。

2.每个月搞一次同学间的联谊比赛;六月是期末考试动员。

3.每周末和月末作学习总结,汇总经验教训。

1.成立敢干敢超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组员之间合作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组员队组长负责,组长对学习委员负责,学习委员对老师负责。

2.大到以班为单位,分为一班和二班;小到以组为单位,七个六人小组,鼓励之间展开正常的学习竞赛。

3.在月末和学期末,根据各组综合表现,评定出模范小组一个和优秀小组三个,总结表彰并给予一定奖励。借此鼓励大家积极完成专业课学习,积极回答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是自己真正的迅速成长起来。

4.开展智力竞答活动,调动对知识的渴望,增进同学了解;问题研讨比赛或就大学生问题的辩论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参观风景文化名胜,了解探究神秘美好的中国文化;与越南留学生联谊聚会;向04级师兄师姐庆祝实习,并开交流会,记取学习和实习经验;继续举办名师讲座系列,促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5.根据校院班级不同的时地情况相应的开展应时活动。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5

一、小组基本信息

1、小组名称:我的成长我做主

2、理念及理论构架

背景:学龄期儿童正在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阶段,智力、求知、理解和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在这阶段的生活经历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年后的思想和行为。随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家长对儿童过于溺爱,不敢让儿童独立活动,使儿童得不到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儿童养成依赖,无主见,以自我为中心,感情冷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缺乏团体协作能力。还有许多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我们的小组活动可以在这方面予以较多的引导和培养,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引导他们重塑良好的意志和品质,增强其协作和交往能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童年生活。

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立原则,不随便给哪个孩子贴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

理论架构: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学说”认为,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任何内容,可以任人涂抹而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正确的引导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将使他们从小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网瘾、厌学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

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社会工作者可通过树立榜样或者让案主明白榜样的意义,相信案主的学习能力,及时的通过奖励肯定案主好的行为和细微的改变,对于案主的偏差行为给予惩罚,从而使案主更好地学习。

赋权原则:强调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利,挖掘和激发案主潜能的过程、介入方式和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让案主充分行使相关权利以调动其积极性,达到增强案主参与意识的效果。

镜中自我理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在本次活动中,案主通过从同伴处获得的赞美与肯定,从而增强信心,以自己的优势来达到他们的期望和目标。

3、目的及目标

目的:帮助儿童在有趣的小组活动中肯定自身优点,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团体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进步。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标:

(1)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奉献,学会与人合作,增加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2)开拓儿童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团队合作和组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4)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5)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和观察能力;

(6)让儿童全面认识自我,增强勇气与自信。

4、服务对象

6—13岁的儿童(在读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也可邀请家长观摩。

5、小组特征(1)性质:身心教育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人数:招募10人,工作人员2人

(4)日期:20xx年3月25日至4月10日

(5)地点:各社区活动室6、招募方法

(1)在社区内张贴海报,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2)学校门口发宣传单;

(3)各小区单元门上张贴通知;

(4)设立报名点准时接纳报名人员。

二、具体活动设计

第一节快乐相识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3月29日15:00—15:40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6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

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

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待。

高效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要根据地自我分析中提出的学习标点或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

2、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

定了计划,一定要实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使计划越定越好,使自己制定计划的能力越来越强。

高中生学习计划如果住校的话,时间上的安排大体要跟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一致。(假期里注意保持,不要打破生物钟,要不会很累。贵在坚持!)具体可以这样:

1、早上要坚持早起一会儿,可以打打球、跑跑步(但注意不要太剧烈,只是轻微活动一下,可以带一本书累了时看。),有好的体魄才会搞好学习。而且坚持早起会磨砺你的意志,做事可以有充足考虑的时间,不至于慌乱。

2、学习上要先注意预习,做个简单的笔记(如列个知识结构),这时或许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不要过分苛求,要坚信自己能行,不会的老师都会讲的。最好先不要对照参考书预习,那样的话容易跟着参考书走,知识接受很被动,思维被框住。容易造成知识不在脑子里的情况,所以尽量不要先看参考书。

3、上课时,思维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千万不要开小差,这个环节至关重要,一旦落下了补很难补。上课时要注意时刻提醒自己,告诉自己坚持要坚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上课时不懂的地方最好下课马上问,不要因为不好意思就让它烂在肚子里,学习请教的问题上没有丢人的事。不懂装懂才丢人。说点我自己(我马上高三),我班第一的同学曾经送给我一句话:学习提问上就要厚脸皮。真的很实在,也很对。

4、注意公式的背诵。有不少同学都说,题我会做,但就是公式背不过,也没用。这种观点觉得是错误的,公式不会背还妄谈什么做题,基础一定要打好,否则即使有些题真的做出来了,其实还没完全懂。学习上要精益求精。

5、注意课后习题和家庭作业。不少同学热衷参考书上的习题,不重视课后习题。其实不然,课后习题很基础,但是很重要,一定要做,近几年的高考题甚至有原封不动搬上的,可许多考生就不会甚至说没见过,不要留这样的遗憾。家庭作业一般很有针对性,要相信老师是有经验的,不要厌烦。

6、有一本好的参考书。前面说到参考书不要轻易用,但这不等于没有。高中时间紧,买许多参考书不现实,所以一定要挑好的。这一点你可以询问老师或上级同学,他们比较有经验。题目要在基础的前提上有所拔高,不要太容易或太难,要知道高考不是小测验或奥赛。注意一定要吃透。不要扔下不做。

7、注意复习(参考书为主),复习课本时要先想后看,不要上来就翻课本也不要老从第一页翻起,没有目的性。想不起来了再看,会了就pass,不会再看,这样效果很好。(很适用,试试看)

8、充分利用晚自习,要全面温习当天的知识,不要拖到明天。

9、会宿舍要及时休息,不要打闹说话,太兴奋容易失眠(特别临周末或放假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10、临考试时不要做题,注意抓课本基础,考试还是考课本内容的。

11、学不好也不要紧张,高中老师讲课都很快。尤其是数学,根本不会要你去复习。这就要求你要自主学习。我的经验是抓住课堂,跟紧老师。笔记不要苛求,以听为主,记为辅。其次是课后,作业要宁缺毋滥,而且要及时复习和预习。复习时帮你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预习是帮助你更好地在课上跟进老师。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7

小组主题:“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1、问题界定: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前途肩负在年轻一代人的肩上,所以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另外13—16岁的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特点是叛逆且极易受到朋辈的影响。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立健康的朋辈互助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需求评估: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期,青少年的身体和思想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时期的个体更多的接受着来自学校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对于13—16岁的青少年来说,进入埃里克森所定义的统一的角色与混乱阶段,他们在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即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我意识便逐渐清晰。个体自主选择的价值观和目标决定了其持久的同一性,青少年期消极的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如果能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提供适当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角色。

另外他们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升学时期。由于村中的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基本是初中以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为责骂型,更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同辈群体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和发展的小环境,与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进入初高中后,青少年的同伴群体开始由主要是同村的小孩转变为各种各样的同学,年纪的增长,家庭学校所能管理的范围有限,很难有效的指导孩子的成长。此时期的青少年渴望被认同,在同伴群体中从事脱离成人控制的独立性活动,群体内的价值取向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很多青少年都是由于交到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受到反主流文化、反社会的群体价值观影响,从而一步步走上错误的道路。

因此对村中青少年开展“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的主题活动,帮助其在有趣的小组活动中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积极的群体价值取向,帮助建立健康的互助朋辈支持网络十分必要。

3、问题的成因:

(1)社区原因:所在村名是xx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落,归属。村落约有两百户人家,到我们那一代止,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如今村民的生活渐渐富裕,家家都建成了新房,开始从原来密集型的房屋建设转为散落的建筑,新建的房屋都不约而同的有个巨大的围墙和一扇巨大的铁门,家庭与家庭的交流频率降低,孩子互相串门的机会少了,社区的人际关系不如之前密切。从小学升初中后,原本在一起玩的同村伙伴开始习惯自己一个人躲在家里看电视,同村落的同伴群体影响降低,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发展。

(2)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的环境,父母担任着教育孩子的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农村的家长教育水平都比较低下,教育方式有欠妥当,不能很好地扮演孩子的人格教育角色。另外由于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加上没有血缘上的亲密同伴,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3)学校原因:村落的孩子大多是在同一所公立学校读书,此学校的升学率十分低下,各色学生混杂。另外初高中的义务教育模式使得学校和老师更注重的不出事就好,更在意的是卷面上的成绩而不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缺乏很好地引导,学习环境也十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4)个人原因:此年龄段的孩子多叛逆,有自己的想法,极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

4、问题导致的后果:

青少年是世界观的萌芽时期,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此时期的同辈影响又尤为巨大。若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将出现许多问题,影响社区安全和社会稳定,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

5、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服务对象在“拍卖我的人生环节”的侧重选择,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赋权原则:强调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利,挖掘和激发案主潜能的过程、介入方式和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让案主充分行使相关权利以调动其积极性,达到增强案主参与意识的效果。

(3)镜中自我理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在本次活动中,案主通过从同伴处获得的赞美与肯定,从而增强信心,以自己的优势来达到他们的期望和目标。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社工可通过树立榜样或者让案主明白榜样的意义,相信案主的学习能力,及时的通过奖励肯定案主好的行为和细微的改变,对于案主的偏差行为给予惩罚,从而使案主更好地学习。

6、可行性分析:

对于参与者来说,村中的青少年在假期的时间比较多,内心也极其渴望有伙伴一起玩,参与热情会比较高;另外村中的大学生比较少,如果有人主持他们会非常乐意,家长的支持度高;对于村委方面,由于活动所需经费基本为零,所以能得到村委大力支持。

1、小组名称:“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2、小组形式:培训小组

3、举行时间:20xx年7月14日——20xx年7月28日

4、小组时间:每周6下午15:30—17:00,共3场小组活动

5、小组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6、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7、小组规模:10人—15人

通过3次的小组活动,帮助青少年在有趣的小组活动中肯定自身优点,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积极的群体价值取向,帮助建立健康的互助朋辈支持网络。

1、通过青少年成长小组提升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让青少年获得朋辈的支持,建立起自身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2、通过成长小组使青少年肯定自我优点,提升自我认知、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他们懂得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和主观选择的双重性,让他们能通过主观选择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使他们真正的能够发现自我的需求和价值取向。

组员主要是所在村落的13-16岁的青少年也可以是邻村的青少年,通过和村长的交流利用广播通知,自愿参加的方式。

第一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14日星期六,15:30---17:00

活动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团队融合”

第二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21日星期六,15:30---17:00

活动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朋辈互助,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第三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28日星期六,15:00---17:00

活动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我的人生我做主”

1、准备阶段:20xx年7月8日—20xx年

7月13日整体策划、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宣传招募对象、寻找志愿者

2、实施阶段:20xx年7月14日—20xx年7月28日小组实施每周六一次,每次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

3、结束阶段:20xx年7月28日—20xx年7月30日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

1、运用观察法评估,领导者或助手通过观察组员3次活动的前后对比,看组员的参与度

2、从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作评估。

3、通过与组员的对具体实施过程的分析和评论,结论的总结和上传工作,来知道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8

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剪纸兴趣小组,加强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使剪纸兴趣小组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的乐园。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剪纸,是我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兴趣小组的活动也即将开始进行。本学期根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孩子们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笔,用品、车船、花卉、果蔬、虫鱼、鸟兽、人物等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

剪纸可以可以通过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协调性、灵敏性,使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剪纸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学生因为原来一直都没有专门上过剪纸课,对剪纸只有初步的认识,剪纸地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是少之极少。但也有少数同学对这个兴趣不大,有些孩子是胆子小不敢动手,担心自己剪不好等。所以在最初的几堂课中将专门讲一讲有关剪纸的一些几本知识,从一些简单的图案开始剪起,让他们对剪纸有兴趣,并慢慢提高难度。

1、培养孩子们的剪纸兴趣,养成细心、耐心的好习惯。

2、剪纸题材来源于生活,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景物。

3、学会看各种折法示意图,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

4、折、画、剪时要大胆细心,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创造性。

要想上好一节剪纸课,绝非容易的事,老师说了还要学生在实践中明白才行,教学是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老师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

1、对部分学生可以近距离演示多次;

2、充分地调动学生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面带点的学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3、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不一定马上讲答案,可以先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4、尽量多的让孩子们观察实物,大胆尝试,多鼓励,及时鼓励。

5、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多欣赏名家作品。

(一)、内容与课时:

1、剪纸的种类、剪纸的工具;1课时

2、剪纸作品欣赏;1课时

3、剪贴画欣赏;1课时

4、剪纸的绘画基础;2课时

5、剪纸工具使用;1课时

6、简单剪纸练习;2课时

7、剪贴画练习;2课时

8、临摹剪纸作品;2课时

9、剪纸作品创作;3课时

10、剪贴画作品创作;2课时

(二)、学生活动:

1、学生剪纸作品展;

2、欣赏剪纸作品;

3、师生剪纸作品展览与比赛;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时间:周二课外活动

2、地点:美术教室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9

小组名称:我成长我快乐

指导老师:

工作员:耿曰美

理念

让孩子们学会表达、学会讨论、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评价。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上学回来就是看电视、玩游戏,生活比较单调、比较乏味,和小区的其他小朋友接触比较少。通过这个成长小组,把小朋友聚到一起,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可以在小组中,交到很多好朋友,学到一些他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分别是:需要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镜中自我理论、交流分析理论。

需要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就表现为可以帮助小组工作员:1把握小组方向;2明确小组目标;3更好的理解组员的互动关系。

小组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1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2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3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凝聚力。

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体现出下列特征:1它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2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3从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中可以肯定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镜中自我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发展的有机体。2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以及自我评价。3重视首属小组的作用。

交流分析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1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作。2交流分析理论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另外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3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4小组可以提沟一个互动的情境,是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小组的目标

1、帮助每个组员认识和了解自我的成长现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

2、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奉献,培养和激发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3、让小组成员在小组中获得快乐,并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服务对象

1、资格:滨湖新区和园社区三四年级的孩子

2、特点:希望在小组中获得快乐、获得成长

小组特征

1、性质:身心教育小组

2、节数:八节3、日期:

4、时间:下午四点到五点

5、地点:和园社区。。。

6、人数:10人

招募方法

1、于宣传栏张贴招募海报

2、于社工实验室设立报名点,准时接纳报名人员

3、若人数不足,可致函邀请并加大宣传;人员过剩,则经过小组筛选

儿童小组活动计划方案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10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通过在社区调查了解,名海社区共有小学生人数1690人。大部分都是随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正因为此,本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组员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2、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名海社区10—12岁儿童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3:00至4:30

5、地点:名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至12人

1、在小区内张贴海报;

2、在楼栋的电梯口处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者管理处电话招募;

4、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招募。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00至17:00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0日下午3:00至4:30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