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急救技术(6篇)

来源:网友

常用的急救技术篇1

关键词中小学生;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术;培训

在我国,引起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主要原因有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每年死亡的人数约有1.6万人。面对突发伤害事件,在专业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达之前,快捷、准确、安全、有效的现场自救互救对患者能否生还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意外伤害后存在的5~10min黄金时间,如果伤者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正确、及时、适当的现场急救,将大大降低死亡率、伤残率。因此,提高中小学生急救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和了解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和需求,可使今后在中小学开展的急救培训更有针对性。

资料与方法

2014年2月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番禺区6所中小学校的352名年龄9~16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平均年龄(11.8±1.72)岁;男187名,女165名;小学生207名,中学生145名。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中小学生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急救电话的知晓;突发灾难逃生自救互救,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心肺复苏技术等基本知识及相关技能;是否愿意参加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急救知识作答采用选择题形式,计算每题答对的人数与总人数之比,作为该题知晓率。

调查方法:在调查员的统一解释与指导下,由中小学生自行完成问卷相关内容。发放调查问卷385份,回收有效问卷352份,有效应答率91.43%。

统计学处理:建立EXCEL表格文件,采用双人录入法,利用其纠错功能对输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应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9~16岁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较低,总体平均知晓率34.48%,知晓率最高的为拨打急救电话,达84.94%,见表1。

9~16岁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参加过拨打急救电话、火灾、地震、溺水、触电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学生比例为38.64%,内容包括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等常识。愿意接受急救培训的意愿小学生要高于初中生,总体愿意接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达到了89%。最感兴趣的内容依次为心肺复苏、各种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异物梗喉、创伤骨折等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讨论

从本调查结果得知,9~16岁中小学生对急救号码的知晓率84.94%。除地震的自救互救、鼻出血的紧急处置知识在50.00%之外,其他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平均知晓率均

常用的急救技术篇2

1急救意识的培养和急救行为的实施

1.1加强教育明确责任

护士24小时守护的患者身边,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第一时间发现和到达现场的往往是护士,护士准确的判断及时地处理可为分秒必争的抢救患者赢得时间,也是衡量护士是否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娴熟的专业水准的重要标志,为防止和纠正一些护士在工作中仅仅局限于呼叫医生和等待下达医嘱的现象,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请老同志现身说法,总结历年来医院救治患者中的经验与教育等多种方法对急救意识的培养和急救步骤的带教,以提高责任感和专业水平从而保证护理安全。

1.2勤巡视细观察

明确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当班时不仅要重点及时的巡视危重患者而且不能忽视按规定巡视全体患者,在执行所有护理操作时不忘病情观察,以保证对患者观察的时间和频度。在观察中不仅要正确运用看、摸、听技法还要熟悉专科危重病症特点和表现进行准确的判断。为此我们利用晨会学习、教学查房等形式请有经验的护士进行传、帮、带,提高主动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1.3主动监测认真记录

发现或患者主诉及家属反映有异常时,在叫医生的同时主动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并视情自动填写生命体征记录单或特别护理记录单,以保证护理安全。

1.4迅速实施救治措施

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要在医生到来之前,首先主动为患者实施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尿等护理措施,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为医嘱的实施和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1.5急救物品的准备与管理

急救物品准备完好率要求达到100%。制作急救物品卡片,定数、定位、定时清洁消毒处理,急救物品做到无过期、品种齐全,包装完好,数量保证。各专科还设立了危重症抢救,要求护士熟知急救物品的放置和专科抢救程序,做好急救物品的物质准备。

2急救技能的训练与考核

急救技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紧的,要求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指导,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相配合,提高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在对护士15项基本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又对常用的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心脏除颤性、呼吸机临床应用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急救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具体方法如下:

2.1联系实际制定标准

按照技术操作常规,结合实际修订整理了各项操作的目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联系实际,摒弃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做法,力求简洁、明快。另外加大了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理论基础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2以点带面进行岗位培训

在具体操作步骤上我先观摩表演,在大家观摩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各专科培训1~2名小教员,要求理论明确,操作规范。然后由小教员协助护士长对各专科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最后由护士长进行达标考核。

3取得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的良好效果

常用的急救技术篇3

关键词整体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5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严重疾病,本病在欧美多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71%,女性22%,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近几年的资料显示,国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增加[1]。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整体护理应用的效果,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急诊急救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35~88岁,年龄25~81岁,前壁心肌梗死29例,下壁心梗9例。

整体护理:

⑴制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的整体护理流程:以现代医学护理技术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整体护理程序,放在醒目的地方,要求每个急诊护士熟记抢救流程,掌握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绿色救治通道,以保证重症患者在来诊后第一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急诊急救[2]。

⑵加强急诊急救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采用自学和科室每周组织护士学习的方法学习现代护理理论知识、急诊急救专科理论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的整体护理流程。在技能培训方面,除了熟练掌握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外,还对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的使用、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技术、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技术进行重点培训。每个月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1次。对工作1年与3年的护士制订不同的急诊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方案,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要求全体护士均具有抢救技术过硬,操作技术娴熟和对应各种复杂病情变化的急救处理能力。

⑶抢救仪器设备和物品的准备: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抢救仪器的准备,所有抢救仪器、物品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每天由抢救班护士负责清点急救药品,及时补充,定期检查急救仪器的性能,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⑷整体护理程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急诊后,立即启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整体护理程序,并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程序,立刻置患者于抢救室,保持环境安静,通知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①瞩患者坐位,如果不是疼的很剧烈也可以半卧位。②高流量吸氧4~6L/分,如合并肺水肿加用25%~30%酒精湿化氧气。③多功能除颤仪监护:心电、HR、P、S、测T、P、R、BP并记录。④迅速用留置针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道。一条用于静脉给药(以上肢、上腔静脉为宜),另一条用于静脉取血(输液对侧肢体,且下肢为宜,因上肢测血压较好),即采集血标本送检: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血型、心肌酶谱、电解质、肾功能等。录制18导联心电图,18导联(12导联+V7、V8、V9、v3R、V4R、5R)。⑤医嘱予镇静、止痛,取吗啡3mg静推(吗啡10mg+0.9%NS9ml,静注3分钟)无效5~10分钟后可重复1次。如下壁心梗合并心动过缓或阻滞最好选用杜冷丁肌注,详记24小时出入量。⑥用微量注射泵,输液泵给予扩血管,强心,抗凝,营养心肌,如硝酸甘油、复方丹参、多巴酚酊胺、多巴胺、极化液,控制输液总滴数5ogtt/分为宜(根据血压调节滴数),配合口服开搏通,倍他乐克,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⑦严密观察溶栓指征:胸痛、段、心肌酶谱变化、做好溶栓准备,如尿激酶150万U+0.9%NS100ml(或5%GS100ml),70gtt/分,30分钟内静脉滴完。⑧并发症的处理: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予抗心律失常;心衰者抗心衰治疗,24小时内慎用洋地黄类药物;休克抗休克治疗。⑨做好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的抢救准备,除颤监护仪,如电击除颤用的生理盐水纱布或电极糊、胸外心脏按压木板、气管插管盘,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急救药等。⑩急性期专人守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胸痛、胸闷,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7天,进入第2期康复护理,以少量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为宜,保持大便通畅[3]。

⑸做好患者家属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快,家属不能接受,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因此应加强家属的心理护理,学会换位思考,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家属沟通,使患者家属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避免护患矛盾。同时医护人员中要有自制力和忍耐性,要善待患者及家属的非礼貌言行,用宽阔的胸怀、热情的照顾和精心的护理,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接诊患者时发现,患者在生活中不注意血压变化的占大多数,平时不能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只在有头晕等症状时才服用降压药物。在工作中,应多深入基层,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指导用药,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3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及死亡7例。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整体护理的实施是确保急诊急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整体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护理过程,强调护理服务的质量和连续性。本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建立和执行以现代医学科学发展为指导,以现代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整体护理模式,建立和执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模式是保证血性脑血管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服务质量,抢救患者生命,减少和控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苏懿,王磊,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4.

常用的急救技术篇4

【中图分类号】R16I.5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06)09-0794-01

【关键词】卫生教育;课程;可行性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在校学生对急救医学知识了解较少,而大学生在校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某项对500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CO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迫切需要掌握初级救生技术。为此,从2003年起,镇江市急救中心与江苏大学合作,在江苏大学开设《院前急救医学》课程,目的是促使受训大学生牢固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和最关键的初级救生术,从而提高受训者在突发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在突发灾害或急病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1304年江苏大学北固校区(包括医学院、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各专业四年级和2005年校本部(包括在校各学院及各专业)二、三年级大学生。

1.2方法在同一节课(2学时)内先进行《院前急救医学》常见急症和案例讲座,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操作演示,再请学生进行现场模拟演练。每次教学任务结束前对选修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

1.2.1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经急救专家精心选择确定,参照国外EMT培训内容和国内有关公众自救培训内容,包括院前急救学总论,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四大急救技术操作,交通事故意外创伤的现场急救,常见中毒的现场急救,常见出血的现场急救,煤气中毒、触电、烧伤和烫伤的现场急救,自杀、溺水的现场急救以及常见传染病的现场急救。每项内容均安排2学时,授课与操作各占1个学时。

1.2.2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所有内容首先以案例进行介绍,配以丰富的照片、图形、表格及声音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有利于学生对急救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1.2.3理论和操作相结合除讲授急救理论外,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急救四大技术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以及气道异物的急救方法等操作的训练在部分教学案例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

1.2.4颁发《初级救生员证》,挑选优秀学生参加急救中心的社会实践在选修结束前进行理论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初级救生员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在自愿的原则下,让学生利用暑假,分批前往急救中心参加3周的社会实践,比较全面地了解急救的程序和现场急救要点。

2结果

第1次有176名医学生选修,第2次有197名医学生选修,第3次有338名非医学类综合专业大学生选修,于每次教学任务结束前进行无记名调查,共调查513名参加选修课的学生。结果显示,95.1%的学生对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88.5%认为授课内容实用,还有10.1%的学生认为还应该增加旅游伤害、运动伤害等内容;9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操作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85.5%的学生认为如能成为必修课,增加学时会更好,82.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院前急救医学》,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会有帮助。

3讨论

急救知识的普及宣传效果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素质。《院前急救医学》课程开设后,在该校校园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深受学生欢迎。该选修课报名人数由最初的176人稳步发展到目前的197人和338人,学生专业从原来单一的医学院扩展至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机械学院、汽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等7所学院。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高等院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而自救互救知识正是高校健康教育内容之一。笔者认为,以大学生作为普及急救知识的切入点,不仅能使他们很快学到一些基本急救技能,还能对其周围的人群起到间接影响和宣传作用。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接受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从跨时间角度考虑,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通过在高校内开设《院前急救医学》,初步效果明显。说明在高校内开设《院前急救医学》的选修课是可行的,但依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常用的急救技术篇5

【关键词】急诊急救;标准化;医疗体系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78-01

前言: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作为现代医学新的临床学科,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和研究方向,同时与其它临床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急诊急救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加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新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除其本身的重大作用外,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健康的需求。另外也反映了急诊急救医学在救治生命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功能,从而增强了人的生命质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进一步开辟了更广泛的医疗市场。

1医院急诊室和急救人员队伍的现状

1.1急诊工作得不到重视

急救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重要学科在多数医院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医院各职能科室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急诊科长期缺编人员调动颇繁,能人不愿干,庸人干不了。医疗设备陈旧,保健待遇不高,有些医院的急诊科人员不固定,由病房医生短期轮换,这些人大多持有临时观点,并不热心于急救专业知识的学习,致使许多医院的急诊科实质上成为患者被收入病房前的转运站。

1.2急诊科人员思想不稳定

急诊科队伍不稳定,人员缺乏长期做急诊专业工作思想,因此影响了急诊科医疗质量。往往内科医生感到病种少,缺乏系统观察病人的能力,业务技术难提高。外科医生感到手术机会少,练手技机会也就少。更主要的是急诊科工作辛苦、责任大、风险大、纠纷多,费力不讨好,常常受到个别病人以及家属不应有的责难和辱骂。医护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并不热爱急诊急救专业。

1.3人员素质差

由于急诊科医生轮流值夜班,在上岗前及平时工作中缺乏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有的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和除颤器操作不熟练,绝大部分医生不会做气管插管;有的医院急诊科没有必备的监护系统。

1.4设备陈旧落后

大部分急诊科的急救设备都是陈旧的老三样(除颤器、呼吸机、洗胃机),有的机器已使用了几十年,缺少现代化的抢救设备。绝大部分急诊科没有心脏起搏装置,现有的设备难以对突然发生的心跳骤停进行有效抢救治疗。

1.5职责不明确

有的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界限不清。急诊科成了独立的小病房,病人从入院抢救、好转,直至出院。而不是新收的重危病人到急诊科监护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按各科系收入病房。

2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几点意见

2.1加强急诊人员的管理

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2.2规范急诊急救流程

急诊科重点应优化如下流程:①分诊及患者分流流程;②急诊各功能区域相互衔接流程;③危重患者抢救流程,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对危重患者坚持先接诊、先抢救、先住院、后办手续,为危重患者提供快捷、有效、全程急救服务;④危重患者转运流程,重点有转运前病情评估(甚至包括家属知情同意),转运接收单位沟通,转运设备及药品准备,转运途中工作和记录。

2.3努力提高急诊急救人员业务素质

急诊科医生不同于普通科室医师,他们要在短时间内对急诊病人做出较正确的判断,并及时抢救,对千变万化的病情做出较准确的预测和预防,对突然出现的危象和心脏骤停进行抢救,往往要在一些辅助检查结果还没出来之前就得做出初步较正确的诊断。所以,急诊科医生的思维方式、采集病史的重点、体格检查的程序和病房医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既要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急救医学是跨学科、多学科并与边缘学科相关联的一门新尖学科,要求急诊科医生要有全面的内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2.4切实加强急诊急救工作培训与考核

各医疗机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与演练方案,组织专门的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演练、技术比武。加强医疗急救领域的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推广运用,提高医疗机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加强医疗机构急诊急救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急诊急救质量评价,促进急诊急救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工作日常管理和考核,保障急救设备正常运转,基本抢救药品齐备,提高初始急救效果。

2.5加强急诊科室的业务管理

急诊科业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急诊急救质量,这是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的关键。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一丝不苟地按照各项规定执行,有条不紊地做好诊疗抢救工作。全面推行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如明确制订各种疾病的急诊抢救诊断标准和抢救成功的标准是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使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抢救合理有效的重要保证。围绕着提高质量这个中心,还要建立常见疾病及其它应急情况的抢救程序,就是建立抢救急诊病人的每一诊疗环节、每一项抢救措施、每项操作技术,使全过程程序化。

2.6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急诊科是医院面对社会的窗口之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地。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要求责任心强、急救质量高。我们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时,要运用有关急诊方面的正反事例进行讨论、分析;各级医院要重视对医务人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和锻炼,使急救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并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随时为急救病人提供方便。要紧紧围绕提高“紧急救治质量”这个中心,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要设置急诊ICU、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实现无缝衔接和无障运行,也是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的重要措施。

总结:从事急诊工作的专家同行要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加强急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切实建立好的、适应的标准化体系,为我国的急诊医疗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我们相信,在全国急诊急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急诊急救工作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常用的急救技术篇6

【关键词】加压法;手术室;护士培养

ApplicationofStressIncrementMethodinTrainingYoungNursesofOperatingRoom/LIYa-wen.//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6,13(10):074-077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stressincrementmethodintrainingyoungnursesinoperatingroom.Method:Theeffectwasevaluatedaftertheyoungnursesinoperatingroomweretrainedintheory,manipulationandexaminationwiththestressincrementmethod.Result:Aftertraining,thescoresoftechnicaloperation,discoveringproblems,solveproblemsandcoordinatedabilitywerehigherthanbeforetraining,thegradesofspecialistskill,emergencyskillandassessmentofthetheoreticalknowledgewereallhigherthanbeforetraining.Thesatisfactionrateofsurgeonstothenursingworkaftertrainingwashigherthanthatbeforetraining,thedifferencesabovewereall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Stressincrementmethod;Operatingroom;Nursetraining

First-author’saddress:MaternalandChildCareHospitalofBaojiCity,Baoji72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0.022

当今社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操作能力强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专科护士由此应运而生,她们在适应医学发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及提高专科护理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如今现代化的医院手术室大都具有完善而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手术室不仅是医院外科治疗的核心场所和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心,而且手术室工作还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手术室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中的手术室为重要科室,此科室的工作任务很繁重,且要求人员的各项技术都很娴熟。现代化手术室护士不仅应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熟悉有关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及内外科的基本理论,还应具有广博的边沿学科知识和高科技知识,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才能保证工作中不出现差错。同时还要具备反应灵敏、动作快捷、工作高效等综合急救能力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了使手术室年轻护理人员快速的成长,尽快的掌握各项操作技术,提高综合能力,特别是对危急患者的急救技术、应急能力及急救意识和预见能力,本科于2013年1月开始对年轻护理人员进行有意识的“加压法”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工作3年以内的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护士均为本科,年龄25岁以下。

1.2方法培训的方式:每月进行4次培训,对理论知识、操作培训(专科、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技术)、院感知识三方面进行培训和反复的练习,具体方法如下。

1.2.1理论授课年初由护士长或科室专门带教老师制定培训计划。要求理论授课时根据拟定的题目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下载等方法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收集相关危重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结合自身的经历补充内容。每次讲课都由年轻护理人员自己备课,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每月从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急救知识)、操作培训(专科、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技术)、院感知识3个方面各进行1次学习,每次1~2h左右。要求认真细致全面的讲解理论知识,亲自示范操作。再由高年资和带教老师进行补充指导,最后由护士长将临时有针对性的病例,组织大家采取集中理论学习、病案讨论等方式交流。针对某方面知识将平时遇到的危重抢救病例的配合经验穿插其中,对工作中实际遇到的疑点大家共同讨论,一同分享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使印象更加深刻。

1.2.2操作培训选择经过手术室专科培训后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专科护士操作,示教手术的摆放、手术巾的铺置、消毒的范围、器械的传递、器械台的规范摆放、腔镜器械的拆卸与安装、无菌技术、无瘤技术、隔离技术、穿针引线等专科操作,同时培训成人心肺复苏、新生儿心肺复苏、颈静脉置管等急救技术,还有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如:腔镜系统、超声刀、高频电刀、除颤仪、呼吸机、消毒机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均进行认真培训。带教老师示教后,培训护士逐一进行操作,老师对错误之处现场给予纠正和指导。每次培训后都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再次反复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1.2.3院感培训由控感科和科室专门的控感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内容有各种消毒液的配置和使用,规范洗手、刷手、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手术后物品的处理、感染手术术前术后的处置、针刺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流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传染病的上报流程等常用知识。

1.2.4急救演练科室每季度组织一次急救演练。演练结束后专门针对年轻护士在演练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启发性指出和耐心指导,帮助其尽快掌握急救预案和提高急救快速反应能力。

1.2.5培训内容(1)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职责、流程、质量标准、配合规范、护理常规、应急预案等。(2)理论知识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变化、疾病的诊断、术前准备、手术、麻醉方式、巡回及洗手护士的配合要点和手术室常用到的一些急救操作的流程、步骤、要点、方法和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手术患者术中的管理,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等。(3)操作培训包括基本的护理18项基础操作和手术室的专科操作:导尿、鼻饲、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各类无菌技术操作、各类手术器械的传递、手术器械台的铺置及管理、穿针、钳线的操作,腔镜器械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麻醉的摆放、输液输血、常用的抢救药品的药理及用法、颈静脉置管、股动脉及股静脉采血、除颤仪使用方法、吸痰及插胃管等操作的操作方法。(4)急救培训则是根据本院手术特点,将平时病情危急、抢救率极高的产科和妇科危重病例及手术室常用的急救操作技能列为培训重点,如羊水栓塞、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妊高症、多胎妊娠、宫外孕休克、心衰等产妇的术中护理及配合要点,成人心肺复苏、新生儿心肺复苏术、新生儿急救用药的方法及配置、常用的抢救药品的药理及用法、颈静脉置管、股动脉及股静脉采血、除颤仪使用方法、吸痰及术中插胃管等的操作方法和涉及到的一些前沿知识及动态。

1.2.6考核所有培训结束后,再以全体闭卷理论知识笔答、抽考培训的操作及现场提问、假设场景等形式进行检查,考核掌握情况,要求每人必须达标,并与当月绩效挂钩。

1.3效果评价自制调查问卷对本科室16名年轻护士在实施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匿名打分,内容包括:技术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配合协调能力,每项100分,满分400分,评价完当场收回。护士长在培训前后将手术室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急救技能操作对护士进行考核;随机调查50名手术医生对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定标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能力得分比较问卷收回率100%。培训后手术室年轻护士在技术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配合协调能力方面得分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后,手术室年轻护士的专科技能、急救技能、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培训前后手术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比较培训后手术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470,P

3讨论

手术室护士专科配合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是护士的“软技能”。护士的“软技能”作为反映个人能力特质的技能系统,是专科护士不可缺少的优秀特征,与护理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只有提高“软技能”的水平,才能提高护理质量[2]。通过系统化的专业理论和操作职业培训出来的专科护士,可以熟练的运用所学专科知识和丰富的专科经验,向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3]。故全面提高科室人员的各项基本素质这种“软技能”非常重要,其也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而现在进入手术室的护士,大多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这批年轻人从小养尊处优,动手能力比较差[4]。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活跃,反应灵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年轻护士是医院的希望,是医院的未来,只有认真培养好年轻护士,才能使手术室后继有人[5]。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能力的缺乏增加了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影响患者手术进程和质量,增加护士工作心理负担,影响手术护理管理的质量[6]。

医学的快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而只有不断的加强培训才能巩固和熟练各项技术,所以护士的培训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当今众多的独生女,只有不断地“加压”才能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以刘明研究的“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为框架,汇总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内容,形成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课程框架(分为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通过实践操作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积极有效的巩固,从而对专科手术配合熟练掌握[7-10]。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是提高护士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训练与考核,护士对患者病情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均得到一定提高[11]。“加压法”培训正是通过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紧密结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和应急能力。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护士培训的参与度很高,但培训实效并不明显[12]。而本研究通过图文并茂、详尽的理论知识培训扩大了知识面,不仅知道应该怎么样做,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做,改变了手术室护士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通过培训可将护士在临床上所见到的诸多实际问题通过讲解、讨论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印证所学的书本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让护士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临床护理知识,同时培养和锻炼了护士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并将平时遇到的大抢救病例穿插其中共同讨论、整理、归纳,最终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急救流程、全面的急救护理方案。利用病例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13]。危重病例讨论机制的建立可使护士掌握丰富的专科知识及抢救技能,从而提高护士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4]。同时对常用的急救技能操作进行正规、反复训练,使大家在遇到同一病案、相似情况下抢救时能够心里有底、沉着应对,极大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应急技能,提升了整体的协调能力。

“加压法”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护士全面掌握了大抢救手术中的配合方法,使术前准备更加完善充分,提高了护士的预见性,术中配合有条不紊、手术配合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安全和服务意识,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医生对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压法”培训不仅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她们的应急能力。同时增加了护士配合手术的自信,护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更加激发了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改变和升华了原有的价值观念。

“加压法”综合培训有利于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培训使护理人员之间配合的更加默契,大家相互配合、互助协作,体现了团队互助精神。科室内医护、护护之间相处更融洽,相互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相互协调、默契配合,在成功抢救急症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5]。

“加压法”对年轻护士的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作用。经过培训后的年轻护士能尽快熟练专科手术配合技能;快速熟练操作本专科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并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保养方法;能正确摆放手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了手术中无菌管理;提高了急救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了对院感的重视度,有效的减少了院感的发生。急救技术的培训,提升了年轻护士对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窒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抢救,提高了手术配合满意度,也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手术室专科领域推广。

由于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性质和临床环境决定了培训计划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需要合理的教学理念引导才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16]。所以本研究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对年轻护士进行有意识的“加压法”培训,通过以上各方面培训,使其尽快的成长,尽快担负起手术室挽救生命的重任。此次培训的都是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护士,经过正确的引导,由于年轻,对给予的“加压”能够很快适应和接受,并能积极的投身其中,能够快速掌握所有培训的内容,并很快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同时也激发了年轻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她们的职业素养。通过培训,年轻护理人员各方面均有极大的提升,所以“加压法”在临床中有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燕.邱文娟,张伟英.专科护士培训中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20-322.

[2]齐艳,孙丽娟.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81-83.

[3]王晓杰,沈宁.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6(12):8-11.

[4]蒋国娥.注重手术室年轻护士细节培养的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79-80.

[5]曹玉娟.注重手术室年轻护士的细节培养[J].健康必读杂志,2010,8(8):152.

[6]莫美珍,陈如虹,钟一岳,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14):8-9.

[7]刘明.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8]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9]徐园,陈亚丹,曹晶,等.三级医院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69-972.

[10]周杰仪,王淑和,郑秋光,等.分析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9-90.

[11]寿智力,张玉兰.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05-106.

[12]EdwardsN,HuiZD,xinSL.ContinuingeducationfornursesinTianjinMunicipality,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J].JContinEducNurs,2001,32(1):31-37.

[13]陈红,陈丽灵.浅谈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46-147.

[14]徐月娥,钟伟娥,曹玉可,等.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在手术室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69-71.

[15]章霞,金丽萍.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体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78-118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军训个人心得感悟,军训个人心得体会

    - 阅0

    有关军训个人心得感悟(精)篇1大家下午好!我叫廖慧钰,来自军训一团六连,是计算机科学学院09级新生。在这个清新、明媚而又成熟的九月,我们带着光荣与梦想,伴着自豪与欣慰,相聚于理.....

    我喜欢的事作文范文(7篇)

    - 阅0

    我喜欢的事作文篇1我喜欢春天。我喜欢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我喜欢春天明媚的阳光,我喜欢春天的鸟语花香,我还喜欢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我喜欢夏天。我喜欢夏天的炽热,我喜欢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