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6篇)

来源:网友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汇总篇1

[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新模式

一、相关的理论依据与阅读教学模式

巴特利特(Bartlett)在其经典著作《记忆》(1932)中,是这样描述的:“图式是对于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并由此提出了研究阅读心理的图式概念。Rumelhart(1977)率先提出了“相互作用”阅读理论。该理论认为,文本自身没有固定的意义,它只是向读者提供利用其背景知识重构文本意义的方向。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在各个层次上同时运用“从下至上”和“从上至下”这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从下至上”的处理方式保证把文本中的新信息输入大脑,从而激活读者大脑中已存在的相关图式,同时发现与其所作预测不一致的信息。“从上至下”的处理方式帮助读者利用已激活的相关图式对文本进行预测,并结合文本信息从可能的预测中作出选择,从而消除歧义。阅读理解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不断发生交互关系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广大教师摸索出一套的阅读教学模式“篇章――词汇――篇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弥补了“词汇――篇章”教学法和“篇章――词汇”教学法的不足,综合了两种教学法的优点。和“词汇――篇章”教学法相比,这种模式对认知加工,即对非视觉信息或高端的知识的理解赋予了更多的重视。同“篇章――词汇”教学法相比,这种模式对感知加工,即对不同层次的形式特征的快速、准确的识别赋予了更大的重要性。尽管“篇章――词汇――篇章”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对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都融入到阅读理解,会使阅读支离破碎,影响整体的阅读效果。这种模式显然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理论和自上而下理论的结合,但阅读教学对这一理论的应用并不是把过去的两种方法简单相加就行的。

二、新模式的构建

(一)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即“词汇――篇章――词汇――篇章――词汇”模式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这种以“相互作用模式”为理论建立起来的“篇章――词汇――篇章”模式有其不足之处,如把许许多多、零零散散的单词都放到本文中分别讲解,会大大地影响对本文的整体理解,使其有支离破碎之感,同时也影响了课文之间的衔接和内涵的理解,故笔者尝试着把部分词汇进行分流。首先,在讲解篇章之前消化部分词汇,扫除文本阅读中的障碍,以便顺利地完成文本的阅读。其次,在篇章的理解和分析中再讲解部分关键词汇。最后,在篇章分析结束后,对某些词汇进行再次梳理,作为词汇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这样就构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即“词汇――篇章――词汇――篇章――词汇”。这不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复和再现。而是根据Rumelhart的相互作用模式原理而采用的相应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它将阅读过程中的字词、句子、段落和篇章的学习融为一体,融会贯通,能够通过阅读获取课文的句法及语篇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获得较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笔者运用图式理论,结合相互作用模式,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尝试,并提出了“词汇――篇章――词汇――篇章――词汇”新模式,如图:

(二)新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这种“词汇――篇章――词汇――篇章――词汇”模式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1)“词汇――篇章――词汇――篇章――词汇”英语阅读新模式的设计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理论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地形成一种“相互作用”阅读模式,并使两者不断地发生交互关系。该模式既没有忽视学生的感知过程中像词汇和语法形式等快速和准确的识别这些低端技巧的低层次的理解,又兼顾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层次理解。对熟练和非熟练的读者,该模式的解释力都是比较充分的。

(2)“词汇――篇章――词汇――篇章――词汇”英语阅读新模式的设计尝试着把部分词汇进行分流。既把部分词汇放到文本前进行先行讲解,部分放到本文中分别讲解,其余的放到文本后讲解,避免了许许多多、零零散散的单词都放到本文中分别讲解,影响对本文的整体理解,使其有支离破碎之感,同时加深了课文之间的衔接和内涵的理解,弥补了相互作用模式的不足。

(3)“词汇――篇章――词汇――篇章――词汇”英语阅读新模式的设计通过师生互动的活动形式把“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有机穿插地结合起来,并时时注意激活已有的图式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较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加深对课文的准确和深刻的理解,增进他们的欣赏水平。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和“练”为中心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不足:词汇的分流固然弥补了相互作用的不足,但是,具体操作起来还是有些问题。哪些词汇应该先讲,哪些词汇放在文本中讲,哪些后讲,布局不合理,也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这一点正是我们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三、新模式的教学实验

从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笔者抽取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一年级两个非英语专业平行班,即08级财管3班40名学生(实验组)和08级会计9班46名学生(控制组)进行了两种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对比实验。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实验假设,受试及变量

1.实验假设

(1)新模式比传统的三个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

(2)新模式比传统的三个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3)新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听力的提高。

2.受试

受试:为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一年级两个非英语专业平行班。抽取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较为接近,这些学生上课时数,课外学习时间和学习背景较为一致。实验是在这些学生大一的第二学期(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进行的。因此随机将一个班定为实验组(40人),另一个班为控制组(46人)

3.变量

(1)自变量:两种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

(2)因变量:①新模式实施后问卷调查分析。

②前后测试四级题成绩分析。

(二)控制手段

1.实验组和控制组使用统一的教材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写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5~Unit10)及第二册(Unit1~Unit4)材料。受课时数一样,并保持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参加前后测试。

2.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授课教师为同一人,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采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三)实验方法

1.文献法:查找资料,学习有关专家、学者已经研究出的多种可行的英语阅读模式,通过学习阅读教学理论,转变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教与学的理念。

2.调查法:问卷的设计参考吕中舌等(1998),刘亦春(2002)等著作中设计的问题,并考虑了专科院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水平。通过与学生交谈,听取他们的建议,最后确定正式调查用的问题,此次问卷调查是在2008级新生非英语专业实验组。发放问卷40份,收回40份,有效问卷40份。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3.试验法:在对本校专科生英语阅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和经验总结,并通过实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修改、完善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最终总结出关于专科生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四)实验步骤

整个实验分四个阶段,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第一阶段:前测

实验前测试。测试材料为学校统一的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试卷(2006,12)(听力理解(75分)、阅读理解,(快速阅读理解和仔细阅读各50分)、写作(50分)。总分225分。时间为85分钟,测试后将两个组各项内容的得分情况以及整体得分情况进行对比。

第二阶段:实施新模式

跟踪调查,两个班所有的受试都按课程表的安排分别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和“新模式”上课。

第三阶段:后测及测后问卷

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受试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实验后测试)。测试材料为学校统一的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试卷(2007,12)(分值和时间同前侧),测试后将两个组各项内容的得分情况以及整体得分情况进行对比。

第四阶段:收集问卷调查和测试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五)实验工具

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采用莱科特五级分制(1~5Likert-Scale)。问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阅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每道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入1、2、3、4或5。这些数字的含义如下:1=起很大作用;2=起一定作用;3=不起作用;4=基本不起作用;5=不清楚等。

(六)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调查的数据分析采用的是officeExcel软件包。得出全部被试问题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各项指数和参数,分析新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差异,将两个组各项内容的得分情况以及整体得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期即将结束时,对实验组的40名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你希望今后老师用什么模式授课这一问题。77.5%的学生希望老师用新模式进行阅读教学;10%的学生希望老师用旧模式进行阅读教学;12.5%的学生无所谓。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用新模式进行阅读教学。

有关新模式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很大作用的占35%,起一定作用的50%,说明通过新模式的教学,学生在阅读的能力的提高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和自信。有关新模式对英语阅读兴趣的提高,起很大作用的占52.5%,起一定作用的35%,说明新模式激发了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80%左右的学生认为新模式对阅读材料的主旨题,主要内容,整体结构,和阅读准确性,阅读速度的提高起一定的作用(包括起很大作用)。说明新模式对学生掌握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主旨大意,整体的框架结构及阅读的速度都有显著的提高。此外,新模式对写作的影响也较显著,22.5%的学生认为起很大作用,60%的学生认为起一定的作用。在新模式中,图式知识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精炼的框架结构,丰富的相像力,使他们有话可写,有据可依。新模式对口语的影响也较显著,20%的学生认为起很大作用,47.5%的学生认为起一定的作用。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的“互动活动”和小组讨论活动,使学生克服了“张不开口”的心理障碍,提高了口头交流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新模式尤其对平常不爱说话的、胆小害羞的学生帮助很大。

新模式对听力的影响不够显著,17.5%的学生认为起很大作用,32.5%的学生认为起一定的作用。新模式对词汇的影响最为薄弱,12.5%的学生认为起很大作用,15%的学生认为起一定的作用。说明传统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词汇基本功。

对总体英语水平的提高,35%的学生认为新模式对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作用,起一定作用占42.5%。说明新的阅读模式比传统的阅读模式更为有效。

2.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新模式对快速阅读能力的影响

实验组快速阅读理解的前测平均分为26.63分,后测平均分为34.45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7.82分;控制组的前测平均分为25.87分,后测平均分为29.67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3.8分;实验组比控制组平均提高了4.02分。实验组成绩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这表明新模式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交替和灵活的使用,以及利用图式理论和互动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班学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新模式对仔细阅读能力的影响

实验组仔细阅读理解的前测平均分为17.13分,后测平均分为21.25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4.12分;控制组的前测平均分为20.98分,后测平均分为23.91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2.93分;实验组比控制组平均提高了1.19分。实验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不是很显著。说明新模式对仔细阅读(包括词汇的考核)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同时也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教学,有一定的优越性。

(3)新模式对听力能力的影响

在听力方面,实验组听力的前测平均分为18.25分,后测平均分为21.88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3.63分;,控制组的前测平均分为21.09分,后测平均分为23.80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2.71分;实验组比控制组平均提高了0.92分。说明新模式对听力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

(4)新模式对写作能力的影响

在写作方面,中可以看到,实验组写作的前测平均分为27分,后测平均分为33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6分;控制组的前测平均分为26.96分,后测平均分为30.33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3.37分;实验组比控制组平均提高了2.63分。也有了较大提高。新模式中列表的形式归纳思想或图式构思,能激发作者充分联想,使学生能游刃有余地在主题概括和论据细节之间驰骋,使学生的写作结构合理,布局清晰,内容充实。

(5)新模式对总体英语水平的影响

实验组前测总分的平均分为89分,后测平均分为112.87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23.87分;控制组的前测总分的平均分为94.89分,后测平均分为107.7分,后测比前测提高了12.81分;实验组比控制组平均提高了11.46分。实验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表明新模式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交替和灵活的使用,以及利用图式理论和互动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

总之,实验证明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比传统的三个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另外,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从整体上说优于传统的三个阅读教学模式。新模式有助于学生写作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ImmanuelKant.KritikderreinenVernunft.1781.

[2]Barlett,F.C.Remembering:AStudyinExperimentalandSocialPsycholog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32.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汇总篇2

关键词:初中生;听力;障碍;成因

中图分类号: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97-01

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英语学习的困难之一。中学生时期,对培养英语听力习惯的培养、能力的提高都是关键时期。所以,本文从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的成因寻找切入点,希望对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有所帮助。

一、学生的非智力心理障碍影响听力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意志和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这些因素在英语听力测试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如果被测试者的听力水平相当,但心理状态不同,测试的结果往往会有很大的差距。

(一)对英语听力的重视不够。随着听力测试分值的逐步提高,现在大多数学生对听力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由于听力占试卷总分值的比重较小,仍没能引起一些学生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笔试部分是主要得分点,考查的是读写知识,只要把词汇、语法、写作等一些知识学好了,也可以拿到高分,再说听力部分以选择题为主,可以进行主观猜测,说不定还能猜对几道题这种对听力不重视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训练听力的积极性,也使一些学生在听力测试中存有侥幸心理这样,他们的听音能力逐渐下降,时间长了,甚至会对听力产生恐惧感,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听力训练或测试时精力不集中。在平常的听力训练中,有很多学生精力不能够集中。他们看似聚精会神地在做听力练习,实际上只是坐在那里,做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想或思考着一些和听力材料毫无关联的东西。这种情况,有时尽管只持续几秒钟,但会影响信息的捕捉,进而影响听力理解。在听力训练或测试中,坐姿也很重要。有的学生习惯于趴在桌子上听,或者用手托着脑袋听,或者手里玩着笔等等,这些姿势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三)听力测试时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紧张造成的心理焦虑会影响人的理解能力。在听力测试中,紧张主要表现在学生总是担心自己不熟悉听力材料或跟不上速度。由于过度张,他们的脑中会出现一片空白,容易导致听力理解的间断或错误的产生。因此,听力测试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尤其重要。放松的心理状态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轻轻松松去听,满怀信心去听,往往能激发潜能,提高听的效率,加快加深对所听内容的理解。

二、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影响听力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很多初中生听力薄弱与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如下: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听力训练计划。练好英语听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同学平时不注重听力的训练,只是在考试前搞突击训练,这是不可取的。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并按照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听力训练。

(二)培养整体把握听力材料的意识。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有些时候学生听得很认真,而且试图听清楚每一个词,当他们听到一个不懂的单词时,就会停下来苦苦思索这个词的含义。另外,有一些学生不能直接理解英文材料的意思,他们总是将听到的句子在大脑中翻译成中文。这种翻译,即使速度极快,也会错过很多信息,从而影响到对材料的整体理解。

(三)培养边听录音边作记录的习惯。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边听录音边作记录的习惯,并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记录技巧。

记录方法因人而异,如果某些单词一时来不及写或不会写,则可用汉语替代;不同的人名或地名可用不同的首字母替代;不同的方位,顺序关系或主要内容可用不同的符号或图形表示,以使所听内容的条理更加分明。

三、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匮乏影响听力

语言文化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背景文化知识等。语言文化知识是学好英语语言的基础,英语听力自然也会受到语言文化知识面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文化等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势必会影响英语听力水平的发挥。

(一)语音知识的不足。语音是语言学知识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能正确地对单词进行发音是提高听力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二)词汇知识的不足。一般而言,词汇量越大,对听力理解就越有益。大部分学生的听力词汇量远远小于阅读词汇量,这是由于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做了大量的阅读理解题,久而久之,他们对于单词的形辨非常敏锐,看到一个单词的形状或字母构成便很快就能记起它的意思,但对于单词的音辨却显得有些滞后。

(三)语法知识的不足。在听力训练与测试中,很好掌握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区分句式,捕捉关键信息词,从而理解听力材料。如果学生的语法知识很欠缺,那么他们就可能会错过那些稍纵即逝的信息词。

(四)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语听力材料中的文章有很多是欧美人撰写的,如果学生不了解他们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听一些材料时,学生有时会感到迷惑不解,哪怕材料中并未出现任何生词或一些新的句式。例如,“Ifee

bluetoday.“这句话是美国俚语,意思是,我今天心情很不好。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美国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四、小结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在听力方面达到“五级”标准,从测试的结果来看,不少学生虽然笔试得分高,但在听力方面,距离课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以上分析了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的几个方面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望抛砖引玉,对中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有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汇总篇3

实质性测试是为取得直接证据而进行的检查,其目的是为了使审计结论建立在有足够审计证据支撑的基础上。在实质性测试中要求审计人员对总体的错误量(金额)或正确量(金额)的大小作出结论,对总体进行定量评价,并能描述总体的数量特征。实质性测试一般运用变量抽样和货币单位抽样方法。

变量抽样是对账户和交易的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时所实施的统计抽样方法。变量抽样采用正态分布数学模型,能够对总体的金额进行估计,它的特点是可以应用于记录不全的总体测试。变量抽样虽与样本金额大小有关,但其采用的均值、方差等概念,与金额正、负、零的关系不大。变量抽样方法有单位平均估计法、差异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分层抽样,从理论上说,所有符合统计抽样的总体亦均可采用变量抽样中的任一种方法。变量抽样的几种方法采用相同的数学模型,各种抽样方法的实施步骤相似。

货币单位抽样(MUS)是按照总体金额(元)作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再根据样本错误数或错误额推断总体的错误额和正确额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货币单位抽样基于泊松分布数学模型,其基本思想是:不以一个账户、一种凭证或一笔业务作为抽样总体的一个单元,而是以货币单位,即1元钱作为抽样总体的一个“单元”的,其抽样总体就是由多个1元集合而成的总体对象。

例如,某单位有应收账款明细账户200个,共有余额100000元。通常,每个明细账户为一个抽样单元。若采用货币单位抽样法,则认为抽样总体含有100000个“单元”,而不是200个。如果其中账户A1、A2、A3……的余额分别为200、150、350……元,则A1占的货币区间为l-200;A2占201-350;A3占351-700……在抽样中,如果第500个货币单元被选出,则第500元所在的账户A3(351-700)就被选出作为审查的样本。即通过抽取货币单元(第500元),从而钩出了相应的物理单元(账户A3)作为审查对象。在总体中,每一个单元被选出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在货币单位抽样中,金额越大的物理单元被选出的概率就越大,越容易受到审计人员的关注。运用货币单位抽样法,审计人员可以只用较少的工作量(例如只审查10%的业务)达到实际审定了较大部分的金额(例如可查实80%的金额)。

货币单位抽样法是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一种混合方式。与变量抽样不同的是,它对抽样总体的分布没有严格的限制,但要求总体中不合零金额记录,因为按照它的选样原理,零金额永远没有机会抽到。但它具有变量抽样对总体进行定量估计和分层抽样对高频经济业务予以高度重视的优点,容易被人接受,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货币单位抽样。能使样本的选择和计算方便快捷、准确。在此,我们重点推荐的是货币单位抽样法。

货币单位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实务操作程序:

1.取得某科目的电子数据库。

2.审查电子数据库,完成下列工作(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

(l)数据与明细账、总账核对是否相符;

(2)对数据库进行汇总,根据审计目标,将相同性质的数据按正、负、零重新分类。

3.确定可信赖程度、精确限度,将参数输入软件抽取样本。

4.编制样本现场审核栏目表,列明样本现场审核要素。

5.审核样本,编制样本误差汇总表。

6.记录样本数量、金额,并计算其所占总体比例。

7.核对样本,并审核结果。

8.将审核结果输入抽样软件,对样本审核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推断总体。

9.若误差超过可接受范围,再次使用统计抽样软件,扩大样本规模,进一步审查或采取其它替代程序。

10.作出结论。

下面我们用货币单位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实例来说明其操作程序:

xx企业199x年度库存

原材料审计统计抽样实例

一、审计目标

为确定199X年度库存原材料的存在性、原材料增减的合法性和记录的完整性以及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充分性,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量化并控制审计风险。

二、审前调查

审前重点调查了财务处和物资处的会计核算方式和材料采购、让售、领用的资金流程;库存原材料的收、发、退、报废等手续的物资流程;通过内控调查问卷对电算化和计算机管理制度进行符合性。

测试,测试认为该厂库存原材料计算机管理程度较高,控制较严密,其数据更新比较及时、准确,DBF数据库较完整。但因库存物资品种多、数量大,采用手工抽样工作量过大。我们根据调查情况,认为该厂具备对原材料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统计抽样的条件。

三、确定抽样方法

因为货币单位抽样法对金额较大的业务抽取概率较大,能以较小的样本量审查较大比例的业务,工作效率高,并可避免误受风险,因此我们决定优先采用货币单位抽样法对原材料进行审计统计抽样。

四、实施步骤

(-)对原材料的进出业务流程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进行描述

(二)确定抽样对象总体,确定抽样多数

我们确定对19XX年度财务处的12000多项原材料的电子数据账和审计截止日物资处的4244余项库存材料电子数据库台账进行抽样。根据重要性原则和审计方案,风险水平(可信赖程度)为95%,精确限度为1%。

(三)误差定义

符合性误差定义:材料采购有无合同,是否与合同相符;领料单有无领料人、审核人和领用部门签章;让售业务提

货联有无财务处盖章……

实质性误差定义:采购价格是否高于市场价;让售价格是否低于进价或财务部门定价;库存原材料金额、数量账、卡、实物是否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是否按照规定盘点及处理盘盈盘亏;是否有有物无账、有账无物;账务处理是否影响资产负债表披露等等。

(四)取得数据,抽取样本

我们在现场直接监督所需数据的复制,并要求提供相关数据的人员作出书面承诺,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性。

将获得的电子数据输入抽样软件,自动抽取库存原材料样本345项,占库存原材料总体4244项的8.13%;库存原材料样本金额3032.06万元,占总体账面值4026.63万元的75.3%;与原材料增减相关的会计凭证52张,占总体数量375张的13.87%,样本金额3620万元,占总体金额85.57%。

(五)编制《样本现场审核工作表》

将自动生成的本数据库样本按照部门、库存地点、管库员编号等重新排序,编制了《原材料样本现场审核工作表》。

(六)样本审核

审计人员在审核时,根据原材料收发台账和收发原始凭据,将审计截止日存货数量推算到19XX年12月31日。对审核出的符合性误差和实质性误差进行分析。

(七)记录工作过程,推算结果,作出结论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汇总篇4

本文拟从新题型下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角度出发,探讨了新旧题型的差异及学生对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的问卷反馈,进而总结出应对新题型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技巧和策略。旨在尽可能的发挥考试改革对英语听说训练的指导性教学调整和改善,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综合测试性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改革与策略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一种全国大规模的统一性考试,是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综合性测试。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新型社会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也全面的展开了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全新改革。其中,听力部分变化显著。具体表现在考查比重从旧题型的20%提高到了35%,对话部分增加了长对话,听力内容的范围更加广博,包括一般知识性材料和社会文化等介绍性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整体大意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对相关细节信息的领会及判断。总的来说,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部分的改革呈现出的特点是题量增多,分值比重增大,语速加快,材料涉猎范围增大。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增加了不少难度。鉴于教育部分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改革,本人就三本院校中的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学习情况做了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该调查首先问到了学生学学英语的态度。超过50%的学生认为是在被动无奈的情形下学习的,问及每周课外听力的时间时,学生选择课外听力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只有17%,从不进行课外听力的达40%以上。在问到学生是否通过经典英文影片或歌曲来提高英语听力时,只有25%的学生选择经常欣赏,68%的学生选择偶尔欣赏,而6%的学生选择的是从不欣赏。在问到对于听力题目的作答方式时,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猜测在作答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以上问卷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不如人意的回答是在意料之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以及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非是出于兴趣,而是在被动无奈的情形下学习的,课后不会主动针对性的听和练就是自然的事情了。再者,学生认为影响听力的因素是课堂听力时间有限,课外听力材料的多元化以及学生自身听力设备的不充分。据此,面对这一系列的重要变动以及学生的反馈,我们的听力在教学过程中亟待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调整。

一、注重语言基本知识的训练

听力考查的对象包括语音、语调和语气;单词、短语和俗语;句法和语法三大类。也就是说,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加强与落实,这些是提高听力理解等综合能力的首要条件。首先,单词的发音,重弱音,连读,省音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听力理解的准确性。此外,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对英音和美音的差异辨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听力理解。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听多练,掌握一些发音上的技巧和规律。其次,要扩大词汇量。单词是句子的基石。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做好听力理解题的基本前提。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词语的搭配,俗语等的反应及理解。而仅仅依靠课堂听力时间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外的辅助听力来达到一定词汇量的要求。再者,语法知识必不可少。语法是魂,语言是体。语法是构建语言的框架,缺乏语法知识,对于句法结构及内容的把握是有障碍性的。

二、渗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熟悉语言中的文化知识,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语言和文化水融。言语交际是建立在双方共知基础之上的。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只有在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迅速进入听力情境,从而实现整体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听力训练中尽可能多的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同时也有效的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加强听力技巧的训练

有效的听力技巧也是帮助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是有效预测策略,分为听前预测和听时预测。听前预测是通过题目中的备选答案对材料内容进行相关猜测,听时预测是通过识别言语中的话语信号推测说话人要传达的意思。掌握好预测策略可以有效的聚焦材料中心,有针对性的找出答案。其次是速记策略。在听力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有关时间,地点,价格等细节信息需要通过速记把关键词记下来。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符号来代表某些信息来进行简短标识。听力语速加快,且只听一遍,这样的速记策略在听力训练中是不可或缺的。再者是循序渐进式策略。听力理解一般是从词,句到语篇的理解。在语篇的理解过程中,先听主题大意,再分析细枝末节,自上而下的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增强对所听材料的整体把握和细节的捕捉。

四、结语

听力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重中之重,却又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艰苦工作。在现行的大学英语听力新题型下,师生需要共同努力,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贯穿到听力训练之中。平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任务布置和补充练习,循序渐进式的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同时辅之以适当的心理素质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只有在听力综合理解能力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高效的完成考试任务。

作者:彭雪莉单位: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系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经费资助项目三本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效果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4]160号

参考文献:

[1]HamerJ.ThePractice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M].London:Longman.1983.

[2]龚嵘.大学英语最新真题剖析与实践[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3]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2.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汇总篇5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从提高应用能力角度出发,从情感因素、思想认识、能力提高、词汇积累、时间速度、体裁结构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高职院校英语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目前形势来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从教学实际来看,朗读、精读、课内阅读总是受到重视,而且通过课文教学就可以基本实现教学要求,而泛读、课外阅读则是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重要性,不积极配合。但是,阅读能力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过级的重要得分点,也便于其日常应用。在此,笔者提出有关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情感因素,培养学生阅读的信心和毅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备条件,而这又是高职生的弱项。一看到大篇幅的文章就没有信心和耐心,碰到生词或复杂句式便方寸大乱,不能顺畅进行。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选材方面,要尽量先用生动有趣、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力求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于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东西,要在学生阅读之前就进行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文中较难的新词、句子介绍给学生,为他们排除阅读障碍,但这个引导和帮助必须简洁、留有余地,不是对文章的概述,这样才能既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不至于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到困难太多而望文生畏。

2.在训练方式方面,要力求多种多样,避免因形式僵化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3.及时接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阅读时的心态,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策略。

4.培养学生进行大阅读量、长时间阅读的信心和毅力。许多学生习惯于5-8分钟的单篇阅读理解,而当面对的词数高达2000左右时,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没有信心和缺乏毅力。因此,有必要组织学生在35分钟内阅读相当的材料,以克服这种毛病。

二、从思想入手,阐明阅读的重要性

1.终身不断地阅读。专家普遍认为,要掌握一门外语,仅依靠精读是不行的,阅读量一定要达到相当的程度。因为要学好英语,精读与平时阅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可以提高精读时所学词汇的重复率,可以增加词汇量,可以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习俗等加深理解,从而形成一种语言能力。这是精读不能形成的。

2.了解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命题趋势,把握得分突破点。PRETCO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英文简称。从近几年来的PRETCO英语试题分值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阅读理解试题在PRETCO中占有很大比重,分值上约占总分的1/3。英语考试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理解。让学生了解PRETCO的命题趋势,有助于学生认清阅读的必要性。

3.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日常应用。要在课上及课下不断地灌输,以让学生清楚阅读能力上去了,不仅能够方便日常使用,还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从以上三方面让学生明白,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能够使其变被动为主动,从强迫阅读转为自觉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改进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从教学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使用统一的阅读材料。每次上课,在指定的时限范围内让学生阅读一定的材料,然后解决有关问题。

2.养成“phrasereading”即意群阅读的习惯。不良的阅读习惯往往是影响阅读速度和效率的主要障碍之一,如逢生词必查、出声朗读和逐词读。一方面,老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phrasereading”的习惯,使学生知道阅读理解的基本单位应是“意群”,而不是“单词”,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阅读速度。

3.处理好阅读的顺序问题。一般的阅读顺序有两种:(1)P-Q-P(P=passage,Q=question)。这种顺序是先看文章,再看题目,最后再通过查阅文章来解答问题。这是学生比较常用的一种阅读顺序。这种skim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但是速度慢,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预测文章的内容,缺乏主观能动性。(2)Q-P-Q。这种顺序是先看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最后解决问题。这种scan阅读方式,针对性强,节省答题时间,可以用来解答事实性和细节性的问题,但是解答主旨性和推断性问题的效果不明显。选择哪种阅读方式,要因人而异,没有优劣之分。但是,要告诉学生,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阅读比漫无目的地阅读效果要好很多。

4.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起初,学生可在老师的推荐目录中任选阅读材料。等学生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也可以由学生自选泛读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最有兴趣的读物莫过于那些能提供他们想要获取的信息材料。越能满足求知欲的读物就越有趣味性。

5.阅读的测试应与精读考试分开。阅读测试应是能力测试,试题阅读量应该大,题型应是阅读理解题,重在测试阅读速度和理解正确率。

四、抓好词汇关,为提高阅读能力扫清障碍

有关研究表明,只有学生具有相当的词汇量,才能从词汇辨认等基本技巧提高到对抽象概念形成等高级技巧的掌握上,才能利用背景知识和必要的上下文线索来实现意义构建。

词汇量如此重要,而这恰恰是让高职类学生头痛的一大难题,不愿意背单词或是前边背了后面忘。那么,怎样抓好词汇量呢?

1.重视词汇教学的方法。往往好的教学方法,会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例如:实物法、图片法等。

2.运用循环式方法复习。每个单元都检查,然后期中进行一次小循环检查,期末进行一次大循环检查。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断循环复习,加深记忆。

3.教给学生简要的构词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使用有限的词汇转化为无限的生成单词的能力,这是词汇扩展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五、合理分配时间,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阅读,达到较高的理解速度,是进行阅读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1.解决好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度之间的矛盾。起初,可降低阅读的要求,追求较高的理解准确度,适当穿插一些词汇知识、语法结构的讲解。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再提高读速的要求,最后再同时要求读速和理解准确度。

2.培养学生处理文章、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1)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可以帮助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基调。(2)文章中出现的and、for、example等,则表示前后内容相似。(3)文章中出现but、yet、however和情态动词must、should以及although等,表示其后所述内容与前文相反或暗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六、根据不同文体,掌握阅读技巧

在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文章体裁多样化,主要有三大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1.记叙文。单纯的记叙文比较简单易懂,试题中一般以夹叙夹议的形式出现为多。主题句一般在最后一段。这类文章的结构模式为:(1)用一般概括性的话语引入要叙述的经历(主题)。(2)叙述先前的经历及其感悟或发现。(3)叙述接下来的经历及其感悟或发现。(4)做出结论。了解了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解答文章后面的问题就很简单。一般来说,这类文章后面的试题多是和文章内容先后顺序一致的细节理解题、细节判断题和细节归纳题。

2.说明文。说明文以提出问题或观点为开头,得出结论为结尾,中间部分从多方面加以说明和阐述,其语篇模式较为固定和整齐。每段的第一句往往是主题句,其他句子都具体说明或补充这一句。当然,主题句并不总在段落的开头,也可能在段落的结尾。

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提出问题(或以一个事例引出问题)――发现直接原因――分析深层原因――得出结论或找到出路。

科技性说明文内容艰深难懂,语言不好理解,是高职类学生的一大难题。其实,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此类试题往往较容易作答,一般可从原文找到答案,属于细节题。此类文章试题一般不会出现推断题。

3.议论文。议论文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立论、反驳与论证、结论。其中反驳与论证所占比重较大,是文章的中心部分,但重点是在第一和第三部分的立论和结论。它最能说明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也是阅读理解测试的重点。议论文的基本模式是主张――反主张模式。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某些人认可的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或提出反主张或真实情况。议论文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题型是作者观点态度题、文章主旨题以及推理判断题。只要了解了文章结构的特点,回答问题的答案基本上就可以在段落内找到。

通过对这三种体裁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在高职院校英语考试阅读理解中无论任何体裁的文章都遵循着“三段论”的模式:提出话题(观点或事例)――用事例分析原因(或批驳观点)――得出结论。熟悉了阅读材料的各种体裁的特点,有助于考生对阅读内容的快速理解和正确答案的选择,在阅读过程中有的放矢,更加自觉地关注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分清观点和事例,提高阅读速度并能准确定位和快速答题。

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适当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文字材料,这些材料应该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只要是高职生感兴趣的和需要了解的、应该了解的,都应尽量包括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既丰富了知识、了解了世界,同时也巩固了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法结构,从而有利于其它方面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秦荻辉.科技英语阅读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出版社,1993.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汇总篇6

1.词频统计

词频统计是在语言学等领域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词汇分析研究方法,其统计的对象是一定文本材料中词汇出现的次数。基于已经分词和词性标注的教材课文文本,我们用Antconc语料库检索统计软件统计出《登攀》中5928个词种的词频,按照出现频次从高到低的顺序制成频率词表。根据对频率词表的观察,我们发现:出现频次在100以上的词语有33个,占总词种数的0.56%;出现频次在10以上的词语有427个,占总词种数的7.2%;出现频次为1的词语有3234个,占总词种数的54.55%。可以看出,课文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在总词种数中的占比较低,而课文中一半左右的词仅出现了1次。教材词汇体现出“高频词数量少,低频词数量多”的特点。我们根据频率词表,提取出了前十个高频词语,制成了高频词表。从中可以看出结构助词“的”的使用频率最高,出现频次为1730;其次是人称代词“我”,出现频次为1126;然后是动态助词“了”,出现频次为919。

2.句长统计

平均句长是测量语料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哥伦比亚大学的弗勒施认为想要测量一个语料的难易程度,应该包含每一百个词的音节数与平均每句的词数[3]。后来,国外有学者提出新的测量标准,即以每个单位空间中的平均词数和句子的平均词数这两个要素,作为衡量语料难易程度的标准[4]。我们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登攀》每篇课文的平均句长等进行了考察。首先,以随机形式对该系列教材的36篇课文逐课地进行段落抽取,然后对每篇课文抽取的一个段落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每百字段落所包含的平均句子数,又对每句所包含的词数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平均句长。通过统计,我们计算出教材每百字句数和句长的平均值分别为3.37和31.06,即教材课文文本每百字平均包含3.37个句子,课文中句子平均包含31.06个词。每课的平均句数和平均句长的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第3、13、18、21、30、31、33课共有7篇课文的平均句长明显高于平均值,这些课文的难度较大。而第1、2、9、12、24、29、32、34、35课共有9篇课文的平均句长明显低于平均值,这些课文的难度较小。其他20篇课文的平均句长都比较接近整套教材课文句长的平均值。如果将整套教材的难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话,由统计可以看出难度为中等水平的课文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而难度为高等、低等水平的课文占比大致相同。总体来讲,教材《登攀》在课文难度的设置与安排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以上这些究结论,应该引起对外汉语教师和学习者的注意。难度较大的课文,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都较困难;难度较小的课文,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都容易些。

3.新大纲词汇对教材词汇的覆盖率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师范生的实习总结范文(精选31篇)

    - 阅0

    师范生实习总结篇1回顾X个多月实习生涯,我是跟着师傅XX老师学习的。我师傅是个语文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踏实,严于律己的老师。过去的X个多月,那是不平常的X个多月,因为期.....

    风筝与线_初三作文范文_初三作文(8

    - 阅0

    风筝与线_初三作文范文_初三作文篇1那根线啊,迟早会放开。题记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便是放风筝。一张简单的风筝架糊上纸再连上一卷线便是一架风筝。起风时,是放风筝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