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病理学理论(6篇)

来源:网友

社会病理学理论篇1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47年生,达斡尔族,主要研究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社会职务有:内蒙古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反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达斡尔族学会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办公室专家组成员;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栏目评论员等。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如何评估,当然,不能只凭稿件的数量,更要看重新闻报道的效应。新闻报道在时速上要求显然是不言自明的,信息过时则不成其为新闻。而新闻的社会效应如何,常常被媒体主办人和记者所忽略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引发的文化震荡是前所未有的。新旧观念交织共存,中西方价值观的碰撞与交融,传统观念顽强地挤占与现代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使得人们价值选择由过去的单一走向多元。当今的新闻工作者遇到了不可回避的选择:对新闻事件只作录像或录音的纯客观报道,还是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的立场上发挥代表作用。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有3个基本变化:1.群体本位取向向个体本位取向偏移;2.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偏移;3.理想主义取向向物质性价值目标偏移。在人们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偏移中,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领导和领导的关系、群众和群众的关系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变化,各自为维护其利益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有的处于显性状态,有的处于隐性状态,不时一触即发。我们常说的社会突发事件,就是矛盾由隐性向显性的转变。有社会良知的新闻工作者不能等恶性突发事件发生了,满足于作一些振聋发聩的“生动”报道。广大群众需要听到和看到的不只是事件的真相,人民想听、想看的是新闻媒体能否反映他们的呼声和愿望,而不是他们的无奈的绝望。这些是我们用新闻给国人解心病的前提。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新闻记者是社会生活的实践者和反映者,每日每时,他们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凭借新闻记者的专业知识,在繁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上已不够用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要用新闻给国人解心病,这是社会转型期新闻工作的新气象、新要求、新举措。但是,也要看到新闻工作者毕竟不是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的医生,不可能具有较全面、完备的心理学知识。这里须强调的是,新闻工作者既然是社会工作者就应该学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有为国人解心病的愿望,就要学点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我们曾说过,要象重视自然科学那样重视社会科学,只有新闻媒体认识到了才有可能引导全社会重视。“磨刀不误砍柴功”,新闻工作者应经常性学习社会科学知识,通过专家的主题讲座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承担起“为国人解心病”的新任务。

现代社会中,事物发展日趋复杂,且瞬息万变,信息已成为一切工作和生活的依据。新闻工作者在开发、选择和掌握信息源方面,要围绕解“心病”来进行。要了解工作所在地区的心理咨询机构和较高水平的咨询人员,着重了解咨询单位成立的时间,哪些人组成,工作人员的资历和特色,他们常给哪些人咨询,咨询哪些问题,咨询效果如何?等等。新闻工作者要充当“伯乐”的角色,伯乐善于寻找千里马,编辑记者应找一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交朋友。

新闻工作者要经常组写一些心理咨询师咨询成功的报道。了解典型性的“心病”,及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和调适方法。电视台、电台和报社可主办相应的专栏,定期或不定期的报道人民群众的一些热点、焦点话题,构建主持人、专家和群众代表热议“心病”的氛围。新闻工作要使自己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做到思维与时代同步,这样,新闻工作才会有活力和生机,用新闻帮国人解心病才能成为现实可能。

新闻工作者对群众的“心病”要如同身受。当今的中国,发展是迅猛的,在深入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生活水平的不断追求、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人们在心态上比以往更显得躁动不安。子女上学、毕业生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住房、看病及养老等问题一起向人们扑来。这与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相比,区别明显增大。在计划经济下,社会的流动与变迁是非常有限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以至对未来都比较容易熟悉和把握,群众生活水平尽管不高,但,彼此之间差别不大,人们心态较稳定,人际关系也朴实、单一。然而,现在不同了,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要操心的事情繁多。职业的种类、工作的地点、结婚及生孩子的条件和时间、人际关系和人际行为的复杂多变,常令今天生活中相当多的人力不从心,无法驾驭。特别是社会各阶层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各自利益的维护和碰撞,某些领导层的不作为或腐败,使得有的地区社会问题和矛盾出现扩大或激烈的趋势。“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第一时间的报道。居安思危,什么人、会选择什么时间、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在什么问题上引发事件,这些,新闻工作者必须有预先的考虑和把握。

社会舆论是民心民意的传达器,借助它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障碍,调整权力运行的方向,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新闻工作者面对群众的“心病”,要像中医看病号脉了解病情那样,十分重视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社会舆论往往会让群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新闻工作者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由于舆论涉及最多的是有关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住房、就业、子女上学、看病、养老等,人们的议论范围同事件的利害程度成正比。新闻工作者要了解社会动向,把握群众的思绪,不能忽视生活中舆论的动向,认识社会的舆论环境和舆论趋势。

社会病理学理论篇2

1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

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

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奥运争光计划基本完成。北京奥运后,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也借着奥运之东风开展的如火如荼。而要想真正在理论上对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的认识,必须借助于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因为社会体育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调查研究人群的健康与疾病状况,了解引起疾病和健康的背景和原因,是制定体育保健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就难以有的放矢。[8]在预防为主观念上建立起来的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它体现在对个体及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和减少有关危害健康的任何危险因素,建立并维护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体育运动正是属于“一级预防”。[9]医学家认为,当代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一级预防上下功夫,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都来自不合理和不正的“生活方式”。而体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社会能力。[10]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体育锻炼和预防医学的根本宗旨都是预防疾病,提高大众抵抗疾病的身体素质。那么,两者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都有众多的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可见,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医体结合”的健康中心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0]所以在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4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体育对大众健康的积极指导和促进作用,1995年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次把大众体育健身锻炼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体育服务体系”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要把指导大众体育锻炼作为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保证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更是推出了《全民健身条例》的指导文件来推动社会体育工作的发展,可以预见,全社会的体育人口会随着社会体育的普及推广大幅度增加。为此,从基础教育改革上入手加快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教育工程。其中已经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和《社会体育指导制度》从细节上规范了社会体育指导从业人士的职业素养和准则,也迫切要求各体育院校加快社会体育教育的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体育引导大众健身的现实需要。在人们主动参与健身运动、“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社会体育无论从政府政策还是大众观念上都有了良好的发展条件。然而该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尴尬的就业环境,所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利用率低,究其原因在于课程设置定位不明晰,课程理论模仿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的痕迹明显,造成学生自我定位不明晰、就业前景也不明朗。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中的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领域一览表看出,当前的运动人体科学这一知识的领域还局限在以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为基础的学科体系。

社会病理学理论篇3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疑难病的概念及范畴。

论文内容:

疑难病的概念及范畴

世界中医疑难病学学会李慎言学术思想研究委员会委员廖藏典

自从李积敏(慎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后,中医学术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医疑难病学”这个学术新概念,当论及中医疑难病学科,首先应搞清几个基本概念,诸如什么是中医疑难病,中医疑难病的范畴等等。疑难病是中医学术常用的一个比较古老传统的概念,具有中医辨治两方面的特点,范围颇广,概念比较笼统,临床各科都有不少疑难病,但均是指中医范围内的疾病而言,因此,中医疑难病常可简称为疑难病,疑难病也即指中医疑难病。关于疑难病的概念,自古至今论述颇多,但一致未能取得统一认识或意见。从“疑难病”字面意义上讲,“疑”主要是指辨证方面而言,症状纷杂或罕奇,证候疑惑,病机复杂,致使辨证难明,诊断难定。“难”主要是指治疗方面而言,或诊断不明,无法治疗;或诊断已定,疗效不佳,甚至治疗无效。在古代《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众多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对一些医家困惑不解,疗效不佳,预后不良的疾病,多用“难治”、“难已”、“不可治”、“不治”、“死不治”、“逆证”、“死证”等概念来描述,这些均有“疑难病”的类似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医学科自身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关疑难病证治的临床报道及概念的理论探讨越来越多。众多中医学者从各自不同的思想、观点、认识理解及视角出发,对疑难病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积敏(慎言)的有关中医疑难病论述。

李积敏(慎言)认为中医疑难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临床表现繁多纷杂、罕奇。病人身患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繁多纷杂而疑似,或症状体征奇特罕见,因而难以进行辨别,诊断与治疗。②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人临床常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外感内伤、表里同病、新病宿疾交织等。③证型难分难辨。患者症状纷杂,或病机复杂,或症状奇特、少见,证候疑惑,认识不清,犹豫不决,诊断上难以定论。④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或无效。临床上病程漫长,邪盛正衰,久治不愈,疗效不佳;或病情复杂,治疗难收预期效果,其预后不良;或诊断易定,辨证易明,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或方药,因而无法治疗或治疗无效。②与西医难治病范围不尽相同。疑难病除难治外,还有辨证诊断不易方面的含意;难治病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多指现代医学领域中的疾病,诊断不难,难在医学界公认没有好疗法或疗效不佳,以难治为主要特点。中医疑难病与西医难治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些疾病,中医、西医专家均认为属于疑难病或难治病;有些疾病西医认为是难治病,但对中医来说正是其专长;而有些疾病属中医的疑难病,西医却不认为难治,有的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综上所述,李积敏(慎言)给疑难病这样一个描述:“疑难病是指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内,学术界所公认的,具有诊断辨证难、临床治疗难等特点的临床各科疾病的总称。”中医疑难病的范围很广,临床各科均有不少疾病属于疑难病范畴。但对疑难病的范围,古今尚无统一认识,而且对某些疑难病的看法也不统一,因此要准确划分疑难病的范围,目前是比较困难的,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探讨研究。

什么是中医疑难病学,李积敏给“中医疑难病学”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中医疑难病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疑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辩证治疗及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学科,”中医疑难病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并吸收现代医学科学对疾病的认识的先进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范畴仅限于疑难病范围。其研究内容为:①研究疑难病的发生原因;②研究疑难病的发展状况;③研究疑难病的转归机理;④研究疑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②研究疑难病的临床护理;⑤研究疑难病的预防及保健。其研究方法是应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结合,进行理论与临床综合研究。李积敏“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对干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在世界医学临床中的地位,推进中医学术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李积敏也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及中医疑难病学理论奠基人。

开展中医疑难病学研究,可推动中医学术发展与进步.中医疑难学科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医不贵能愈病,而贵能愈难病”的思想,深刻地说明了辨治疑难病是学术水平及技术水平的标志。纵观中医发展史,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不是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就是对疑难病的诊疗上有所突破,或建立新方新法,或临床疗效卓著。如果加强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研究,提高诊治疑难病的临床整体水平,使诸多疑难病迎刃而解,这将推动中医学术发展与进步,使中医学术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开展中医疑难病学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需要。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治疗疑难病临床实践的总结。加强中医疑难病研究,发掘整理前人积累的防治疑难病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病的理法方药,又不断创造新的理论,发明新的疗法及方药,从而建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用这个理论体系,又去指导中医疑难病临床实践,可避免盲目实践、重复研究,节省人力物力,从而可迅速推动疑难病辨治出现新局面,使疑难病防治整体水平提高,促进中医学向前发展。

社会病理学理论篇4

[关键词]预防医学人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一、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近20年来,全球经济及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使预防医学学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从被动个体治疗进入到主动群体预防的时期,人类社会对预防医学的认知和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卫生事业受到高度重视,危害人类健康的传统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新的传染病;以及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等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使预防医学的工作重点发生转移,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整体人群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预防医学工作者新的历史重任。

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加深,发现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概括和解释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因为它仅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健康和疾病,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如高血压、肿瘤、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997年美国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以及卫生服务因素构成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因素,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和医学的整体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共识。

为了适应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卫生方针和政策也作了巨大的调整,整体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卫生工作的核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劳动保护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同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机构的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相继成立,发挥着人群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作用,工作范围从传统的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流行病几大卫生扩展到慢性病、艾滋病、精神、心理疾病的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领域。为了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从北京、上海、杭州等试点城市向全国范围推广,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保障社区人群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使卫生资源、卫生服务正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社区扩展。体现了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公平性,为发挥预防医学的效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作用。有人称社区卫生这一变革为人类第三次卫生革命。最近我国学者提出了“大卫生”观念,认为作为社会事业一部分的卫生事业要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政府承担责任,社会各部门配合,人人参与,使医学社会化,才能实现社会预防和社会保健的目标。它体现我国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二、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

我国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基本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卫生毒理学基础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为专业主干课程,此种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为我国培养过大批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如上所述,近20年,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对我国传承五十多年的传统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严峻挑战。最近,我们对近5届本校预防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很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很多有用的知识又没学,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具体表现在: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动手,高分低能,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应用不相符合,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步伐。

如何改革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杨克敌等从社区卫生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拓宽基础,加强临床,优化专业”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新思路,弥合预防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之间的鸿沟。在培养模式上与临床医学专业前期趋同。因为当前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模式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预防医学人才需要更多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来面对疾病谱更加复杂化的人群,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对预防医学人才的需要。耿齐鸣也认为:2004年的SARS流行给我们现行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出警示,在医学教育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和重视预防医学教育,尤其是社区预防医学教育。

赵福生认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预防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与卫生防疫体制相适应.目前卫生防疫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除了指导公众进行自我保健、预防疾病、控制疫病流行、消除或减少致病因予的作用外.还有卫生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而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是以卫生学类课程为主.很少或没有设置公共卫生事业所急需的卫生行政执法等专业和课程。卫生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的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而且卫生监督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远不能满足需要。预防医学系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有关课程,培养从事卫生执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提出毕业专题实习和卫生防疫机构现场实习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采用教研室毕业论文专题实习与卫生防病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毕业专题实习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工作实际,提出若干个研究专题,给学生对专题作简要介绍和总体要求后,学生要完成从查阅文献、课题设计、实验(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到论文答辩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疾病控制中心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到疾病控制中心实习,使学生直接了解现场工作实际,增强学生对卫生防病工作的感性认识,积累实践经验,并亲身参与卫生防病机构的实际工作,如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执法等,这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毕业前训练过程,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江城梅也认为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改革重点应加强预防医学实践环节,由于相当多教师是“三门”(校门、教研室、课堂)教师,不但缺乏公共卫生实践工作,各学科专业之闻也很少教学交流,讲课缺乏生动的实际案例和亲身体验,实际上就是应试教育。建议预防医学专业老师应该到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锻炼一段时间,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以便能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请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的专家上讲台讲课,使学生接触预防医学实际工作。

殷朝阳等分析了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引入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改革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要从时间上予以保证,实验课程学时数和预防医学实践周数要科学设置。其次,要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测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健康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再有是要加大投入,大力改善目前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设施落后、环境条件差的现状,特别是要加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建设。国外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总的说,国外比较重视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如美国医学院校协会AAMC提出:预防医学教学范畴包括有最常见的课程: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信息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理事会(TheCouncilon'EducationinPublicHealth)规范了MPH学位点应包括五方面的教育内容,即行为科学、生命统计、环境卫生科学、流行病学及卫生事业管理。法国高等医学教育公共卫生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改革,巴黎第六大学(BroussaisHotel一Dieu)医学院教学计划的第二阶段(简称为DCEM)中,基础教学内容有:(1)交流:交流技巧、卫生教育技术、文献收集、信息论。(2)流行病学:描述性与分析性流行病学、统计学、人口学。(3)规划:卫生机构评估、卫生与预防的行动计划。(4)经济:卫生机构与卫生制度管理、卫生经济。(5)法学:行政、组织及民事的法学基础,社会保护,卫生法和社会法。(6)环境:物理环境的研究方法与环境卫生学;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组织职能与卫生一社会政策的分析。除了上述课程之外,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学生还必须自主选择学习下述选修教学中的两门课程:环境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机构与卫生服务部门的管理、社区保健。

综合上述预防医学的改革动向,作者认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我国卫生战略的改变,教学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群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及大卫生观思维。

2.根据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的职能转变,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一致。如传统的三大卫生、流行病扩展到慢性病、艾滋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等。

3.注重交叉学科知识培养,拓宽授课知识面,如:人文科学、信息学、管理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对于现代预防医学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4.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讨论课、社会实践和毕业专题实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要改革死板的考核方式。

三、构建新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在总结多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新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设想。

如下图所示,与传统培养模式完全不同,本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为主线,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学生将拥有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另外,通过在卫生和疾病预防机构的现场教学,使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本模式还注重人文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做专题讲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方法,总之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完全可以适应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要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工作需要相一致,该模式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2007年获得部级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

在此新的培养模式中,教学方式也要做较大的改革:如下图所示,各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均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围绕老师的导读内容和命题展开课后的课本基础理论自学,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做探究实验。把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在讨论课中发表和辩论,最后形成结论和完成学习报告上交给老师。该教学方式借鉴国外一些高等院校的经验,确实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完全不会有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厌学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社会对预防医学人才专业要求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如何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4-25.

[2]耿齐鸣.从SARS流行看今天的预防医学教育.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82-83.

社会病理学理论篇5

关键词:病理互动式教学复合型教学问题式教学

一、转变目前病理实验教学的理念

对目前的病理实验课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病理学主要是处于医学的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自然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的发展和继承,病理学主要是研究致病的原因以及机体之间产生代谢和导致患者原因的研究的学科;此外,其还在形态结构方面存在的改变进行研究,对疾病发生以及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进行深入的解剖和分析,为临床的诊断以及治疗,特别是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所以,病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病理学的性质以及作用,病理实验课程在整个医学和病理学的教育过程中非常关键,必不可少。所以,能不能有更高、更宽的视野去对待病理实验课教学以及能否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是平均病理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2.从古至今,病理学主要是经历了四个阶段才发展目前的状况,结合对病理学历史的研究,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病理学逐渐的成长是随着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适应全人类社会的必然需求。病理学是一门兼容性非常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创新性强的学科,它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不断的前进。

3.这些年来,随着病理学理论课的开展,病理实验学也创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病理学以及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目前病理学的发展要求,就必要对病理学的内容进行丰富,对病理学的教学方法及形式进行创新和改进,以便能够更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上,要以最新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最新的教学模式去教导学生,对以往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创新,为病理学的快速发展贡献出力量。培养出一批会想问题、善于想问题、会解决问题的人才。

二、转变病理实验教学的理念

1.对以往单科教学理念的转变,主要是向复合型教学的模式进行发展,病理学不仅是在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而且还吸取了与致病有关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毒学的丰富成果。然而,在以前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并没有去展现出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现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更新,主要向复合教学的模式发展,在实验课教学中,给学生教授多学科的知识,这个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发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2.将以往的单向教学模式向互动教学模式进展转变,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教学。整个教学内容主要以“教”为中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都非常的被动,也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目前将以往的教学模式转向双向性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优势,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能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论

1.对以往的单纯式的横向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主要是要向横纵向交叉的一种创新性思维模式进行转变,将整个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是向学生讲解众多疾病的共性,各论就是对每一种疾病进行逐一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按系统来对病变进行分类,它的主要重点就是以横向思维模式为主来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就忽略缺乏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交叉。对单纯横向教学模式教学的转变,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病理学的发展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深入,对疾病的分类也是越来越细,因此,就需要进行纵向性的分类,这样的针对性强,更能贴近临床的实际要求。

2.对现存的教学内容状态进行创新和改进,病理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而且它还有强大的兼容性,所以,在病理学实验课程中,要并且具有极大的兼容性的学科,因此在病理学实验中,要能够及时的反应出现社会的最新状况,包括新出的病种以及新的医学技术的发展,以便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符合时代进步的需要。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实验课教学有它自己的灵活性,受教学大纲约束比较小;同时还能够及时的掌握社会上疾病发展的动态,能够将教学内容及时的更新。但事实上,病理学教学的内容却是一成不变的现状,有部分疾病已经发病很少的,目前还在教学上进行讲授,然而一些发病率高且常见性的疾病,却容易被忽视,教学大纲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束缚性,因此使得实验课教学落后于社会发展。

3.转变只注重病理诊断,不懂实验技术的观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疾病种类繁多的严峻挑战,在病理学实验课上,要增加一些实验技术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以往对于病理学研究,只是用肉眼和显微镜去观察,但随着新的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出现,需要我们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同时还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

4.对实验课教学的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以往病理实验课对学生的要求是先观看镜片然后画图,然而这种方法有这么一些缺点:学生看片少,花费的时间多,学习效率低,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目前形势下,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住最多的知识,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做以下几点要求:在课堂上,对画图的数目以及时间进行适当的减少,把剩下的时间给学生去自我充实,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自学其他方面的内容;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来继续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习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增加课堂讨论,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病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观念进行转变非常重要,同时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丽萍.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13):92-93.

[2]叶锋.病理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14):120-121.

[3]叶锋,贾小丽.提高中医药高专病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浅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7):59-60.

社会病理学理论篇6

“治未病”一词最早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皇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此后,“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思想价值在于:将“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人们重视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思维模式。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四个方面。

【关键词】中医的“未病”;预防;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R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0-216-02

1中医“未病”的范畴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其“未病”之人可归纳为:一是身体健康,并想预防疾病之人;二是体质先天虚弱、是疾病易患者;三是自觉不适症状明显,但生化指标无异常者;四是生化指标处于疾病诊断的临界值,也可认为是疾病的前期或潜伏期;五是慢性疾病稳定期,希望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者;六是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

众所周知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状态”:虽然机体无明确的疾病,但在机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机体的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亚健康表现。中华中医协会将亚健康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其中,一类人群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躯体、心理、社会交往方面的主观感觉上的不适应或能力减退,但现代仪器检查未发现阳性指标;另一类则表现在体检化验中发现一些生物参数偏高,但够不上疾病诊断的标准,临床上也无明显不适等。所以亚健康人员也应归属于中医的“未病”之人。

2我们国家的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的状态”。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活的节奏加快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亚健康状态人员的剧增,导致疾病谱的改变:现代文明病、生活方式病、精神心理疾病、诸多慢性病、营养过剩及代谢紊乱等疾患已在源源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机体,加上环境污染以及新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如:艾滋病、非典、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以及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使人们不能很好的享受健康的快乐,同时给家庭经济和国家财政支出造成了想当大的负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疾控中心联合的《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1991年的70%上升到2000年的81%。城市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比农村略高。而医疗卫生资源以及卫生资源的消耗城市是大高于农村的;这一现象说明以上的结果均与环境污染、快节奏生活、心理压力过大、用药频率高、身体缺乏锻炼、营养过剩及代谢紊乱等成正比。以上不良因素很多是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

政府拨款的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难题,即便是号称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因不堪年增长率过快的医疗费用便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学说的内容以“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并且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用于这方面的费用仅为同一时期医疗费用的1/10。可见以上现象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利用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治未病”的超前先进的思维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减少医疗费用是最有现实意义的一项大工程。九五“期间”,卫生部曾做过这样一个课题,研究社区防治和预防投资效益比,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一元钱的预防,可以节省医疗费用八元五角钱[1]。故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学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况且现在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并将相对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相对穷国办大卫生”,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十分有限。因此,“治病贵”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困扰老百姓、困扰医院、困扰卫生管理部门。“上工治未病”是解决医学发展困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3如何预防中医的“未病”

首先要认识“未病”也就是认识疾病的前期或潜伏期,就需要加强医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积极改善体质虚弱的疾病易患者,增强其自身抵抗力,防止相关的疾病发生。对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的前兆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潜伏期要了如指掌。并将其控制在疾病发作之前也就是疾病的萌芽期。如遇流感或麻疹流行之前还可预防接种相关疫苗。对高危人群和有亚健康表现的人员可进行生化、B超、X线、心电图、甚至CT等相关检查后,对确诊患有疾病的人员,给予尽早治疗,对排除疾病的亚健康人员,给予饮食起居的指导,心理疏导,体能锻炼,并可适当理疗。对于检查结果,属于疾病前的临界值时,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易患体质者,可指导其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果,减肥、戒酒,定期复查。对于慢性疾病的稳定期:如冠心病、肺心病、风湿关节炎、慢性肠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给予相应的降血脂,预防心肌梗死的口服药物,并可参加“个体化”的体能锻炼,预防感冒,戒烟、戒酒,防止受潮,补充益生菌、牵引、补钙等预防性支持治疗。以延缓疾病加重,减少并发症。再对手术后痊愈的病员,给予补充营养,心理开导,指导其加强功能锻炼,预防疾病的复发。

4中医“治未病”的现实意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医学的首要目的:是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和提高健康”这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皇帝内径》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得病的医学。治未病以及控制亚健康的发生和阻断亚健康的发展,其核心问题是预防。中医学这种以治未病为基础的防重于治的预防观,符合当今世界医学发展的潮流。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方向。”[2]就是说要将医学研究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调控亚健康状态至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实现人类健康无疾的梦想,并可减轻国家经济投入及家庭经济支出,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以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财务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范文(精选1

    - 阅0

    财务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篇120xx年很快要过去了,在这一年里通过领导和各位同事对我的帮助和关心,让我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从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使我在工作方面.....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范文,第

    - 阅0

    有关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范文(推荐)篇1《火车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认识18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