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危险评估(6篇)

来源:其他

灾害危险评估篇1

关键词: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探讨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166-02

我国对于山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已经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并且随着现代科技技术水平的发展,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不断提高。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和预测,能够做到实时的监测和预报地质灾害的相关情况,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对于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出了很多危险性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但是由于我国贵州山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频率、概率较易判断失误,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采用高科技增强地质灾害的数据获取和分析。

1我国贵州山区公路地质环境

1.1山区公路的气象、水文环境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都有山脉,山区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因此所处的气候环境不同,但是,就我国贵州大部分山区的分布情况来分析,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相对湿度较大,降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外部因素。贵州山区周围一般水系发达,河流和溪流纵横交错,分布有较多的水系。

1.2山区公路的地质构造

山区公路的建造一方面需要分析山脉的岩石成分,在贵州山区岩石主要包括泥岩、砂岩、灰岩、白云岩等,不同的岩石成分有不同的属性,如松散度等,直接影响着地质灾害发生的程度。山区公路的建设主要会考虑地势较好,修建方便的山脉。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会发生挤压、变形、断裂等活动,在公路修建的过程中,由于爆破器材的使用以及其他的人类活动,对于山体的地质结构也会造成很大影响,这些在公路的设计修建过程中都应考察清楚。

1.3山区公路的土壤植被条件

山区的环境一般比较复杂,由于岩石成分不同,所处的气候环境不同,山区的土壤以及植被覆盖情况不同。现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于植被等绿色植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就目前我国南方山脉的植被覆盖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山脉土壤以及岩石成分适合植被的生长,绿色植被覆盖越多,对于土壤的收缩力度越大,能很好的防止土壤疏松、滑坡、泥石流等其他地质灾害的发生。

1.4山区公路的人为改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变有重要影响,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以及无情的掠夺残害,一方面人类无节制的滥砍滥伐树木植被,导致山脉表面的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疏松,土地不断沙化,增加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另一面,人类对于矿物质的过度开采,甚至没有规划盲目的开采,滥用火药等易爆物品,严重破坏了山体的生态平衡,近几年随着国家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应情况有所改善。

2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类型

2.1山区公路地质灾害之――崩塌

山区公路崩塌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公路斜坡上的岩石经过人为改造之后,长期暴漏在外界环境中,岩石发生挤压变形,最终产生裂纹扩展为裂缝,当外界风化作用增强或者遇到强烈的天气变化,就会出现局部或者大面积的岩石脱落,并伴随着碎屑流,严重威胁着山区公路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2.2山区公路地质灾害之――滑坡

滑坡现象的发生是由山区公路的地形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地形比较陡峭,地形的起伏变化越大,地势较高的山体容易发生山体滑坡。从山体滑坡发生的本质上来分析,山体滑坡的发生根本上是由山体岩石的成分决定的,山体滑坡主要发生在岩土体分布较多的地段,岩石的属性比较软,在强烈的风化作用或者外部刺激条件下,没有足够的强度。从其外部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是雨水对于山体滑坡的产生起着推动作用,雨水浸润岩石成分中的软层面,形成水流导致山体滑坡。

2.3山区公路地质灾害之――泥石流

大部分泥石流都发生在山区公路的峡谷地带,位置、地形、降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发生泥石流的山体部分主要特点是绿色植被的覆盖率低,土壤疏松,岩石、土壤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长期经受风化作用,产生了形成泥石流的物源。另一方面,人类的开发改造,滥用爆破器材和火药,产生了大量大小不等的岩石块和岩屑,这些都为泥石流的发展孕育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1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公路所处山体的山坡高度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影响因素之一,其关系主要是山坡高度越高,山体坡面的稳定性越差,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越大。影响因素之二是山体坡面的角度,山坡越陡峭,角度越大,岩石所受的应力和剪切力也越大,山体岩石的稳定性越差,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也越大。影响因素之三是山体的岩石成分和属性,岩石成分不同和属性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岩石中的软夹层是山体的薄弱环节,容易发生变形产生断裂。另外,岩石的结构层和岩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评价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组分。

3.2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确定主要应遵循以下的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把对某一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作为一个整体,从不同的层次分析,并对单个不同的影响因子做分析,并充分考虑其间的相互作用;一是灵活性,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应针对具体山区的岩体成分以及具体的地势地形,选择合适的危险性评价指标,并做适当修改。一是实用性,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起指导作用,同时预测和警报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交通运输。

3.3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计算

依据贵州山区公路周围具体的地形和岩石组成,完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的选择,要实现对其危险性的评估需要准确真实的数据,要完成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的计算。对评价指标可以进行数学上的处理,采用数学公式计算,计算采用数值量化,具体利用极差化方法对上述选定的几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经过计算得到影响数值以及准确的强度、时间,为及时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持。

4总结

贵州山区较多,地质较复杂,导致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自然环境的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人类的行为活动对于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了解不同地质环境的构造,深入分析研究导致地质灾害的类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危险性评估指标,采取具体的危险性评估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可以将地质灾害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对危害,保证山区公路的通畅运输。

参考文献:

[1]陈君.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践与认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l).

[2]徐建芳.太行山区泥石流分布规律及其危险度评价[J].勘察科学技术,2003,(3).

灾害危险评估篇2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崩塌采空区危险性评估防治措施

1.建设工程概况

延安至延川(陕晋界)高速公路是陕西省“2637”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7条横向线之一,延水关至吴起高速公路的东段部分,路线全长116.67公里。设计行车时速为80~100km/h,路基宽度24.5m,拟建桥梁178座,总长45326.2m,占路线总长的38.85%;隧道15座,28464m(以单洞计),占路线总长的12.2%。

调查区位于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东部,公路沿线地貌主要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河谷阶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非常发育。

2.地质环境条件

调查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东部,公路沿线地貌可分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河谷阶地区;调查区出露地层主要发育有第四系冲积、洪积松散堆积物,其中二级以上阶地上部覆盖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山麓及坡脚处有薄层的第四系残坡积、崩积层;黄土塬梁峁区为典型的风积黄土区。调查区线路走廊带的基岩主要为新近系粘土岩、砾岩,侏罗系、三叠系砂泥岩,岩体分为软硬相间互层状碎屑岩类和粘土岩类;土体主要为粘性土、砂砾类土和黄土。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黄土孔隙裂隙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三大类。

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升与河谷切割侵蚀,与破坏地质环境有关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煤炭开采、石油开采、削坡建窑、修路开挖、淤地坝建设等,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

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

3.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1.1滑坡

本次评估,滑坡规模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J064-98)标准确定,见下表

调查区内的159处滑坡,主要分布于黄土沟壑内,即白家沟、牛奋沟、丰富川、前丈子沟、党家沟、五川沟、张罗沟、寨子沟、蒿岔峪、吕家沟等支沟及延河、清涧河岸边。沿线平均每公里分布滑坡1.36个,主要为牵引式黄土滑坡。因此,调查区内滑坡主要为黄土滑坡,地貌上表现为自前向后逐级下滑,在滑坡体地表可见逐级下错的台坎。滑坡大都保留着滑坡形态,后缘和侧缘黄土,壁面较陡且土体;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滑体形态较杂乱,其上冲沟发育,部分滑体被改造成梯田、乡间便道和油井路等;滑坡下滑后,中后部常形成反倾台地,降雨在洼地汇聚并向两侧排泄,逐渐形成“双沟同源”现象,在后壁陡坎常形成连续分布的落水洞;滑体内部特征主要由黄土状土组成,滑动时土体松动解体,后又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压密固结,在沟谷流水侵蚀作用下,滑体物质不断被搬运流失,部分滑体已消失;滑体前缘多被沟道内季节性流水侧蚀,形成陡坎,表现为小的崩落;调查区内滑坡的控滑结构面主要为土岩接触面,其次是在黄土层内错动。

区内发现的159处滑坡中:按规模,大型21处、中型72处、小型66处;按物质组成,均为黄土滑坡;按稳定性,稳定性好的118处、较差的38处、差的3处;按危险性,危险性大的2处、危险性中等3处,危险性小的154处;诱发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冲刷浸润坡体和河流侧蚀坡脚。可见区内滑坡以中型、稳定性好和危险性小的黄土滑坡为主。

3.1.2崩塌

调查区内的85处崩塌,主要分布于黄土沟壑内,即白家沟、牛奋沟、丰富川、前丈子沟、党家沟、五川沟、张罗沟、寨子沟、蒿岔峪、吕家沟等支沟及延河、清涧河岸边。沿线平均每公里分布崩塌0.73个。地貌特征表现为崩塌均沿沟谷两侧的陡坡分布,坡体一般上下陡中间缓,后壁坡度一般大于45°,坡脚前缘受河流侧蚀一般呈陡坡状;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崩塌体多沿坡脚呈裙状展布,崩塌粒径不等,有的崩塌体被二次固结,后壁在黄土节理和基岩裂隙的卸荷作用下,多被切割成彼此分离的块体,有的被充填;崩塌体内部特征主要由黄土状土和砂泥岩组成,崩塌体岩土体松动解体,后又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压密固结,在沟谷流水侵蚀作用下,崩塌物质不断被搬运流失,有的崩塌体残留部分较少。

区内发现的85处崩塌中:按规模,大型16处、中型49处、小型20处;按物质组成,基岩崩塌为28处、土岩崩塌4处、黄土崩塌53处;按稳定性,稳定性好的2处、较差的23处、差的60处;按危险性,危险性大的3处、危险性中等18处,危险性小的64处;诱发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冲刷浸润坡体和河流侧蚀坡脚。可见区内崩塌以中型、稳定性差和危险性小的黄土崩塌为主。

3.1.3采空区

根据拟建工程压矿报告,调查区内分布有三个煤矿,全部位于陕北三叠纪煤田东南部,横山韩岔—延安蟠龙找煤区内,该区在整合前,分布有若干开采规模不等的小型煤矿,在区内形成一定范围的采空区,成为采空区地面塌陷隐患,根据本次野外调查,调查区内分布有4处采空区地面塌陷隐患,区内发现的4处地面塌陷隐患均为煤矿采空引发,规模为小型,目前地表未发现变形迹象等。

3.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灾害危险评估篇3

1.1现状评估

根据现场调查与访问,拟建场地及邻近地区未见其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地面塌陷、含水层破坏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斜(边)坡和跳蹬河岸坡的稳定性问题。

(1)斜(边)坡现状评估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周边主要存在2处自然斜坡(编号XP1~XP2)和9处人工边坡(编号BP1~BP9)。依据斜(边)坡稳定性判断方法判定斜坡XP1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斜坡XP1、BP1~BP9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

(2)岸坡现状评估拟建桥梁段属河流冲刷阶岸坡地貌,该段总体地形平缓,地势开阔。东岸坡向365°,西岸坡向75°,一般坡角5~13°,岩土界面倾角3~8°,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广泛分布,一般厚度0.5~3.5m;临近河床地段为河流冲刷陡坡地貌,切深约2.0m。现场未见岸坡变形迹象,斜坡处于稳定状态。由于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挖孔桩接承台基础,岸坡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综上所述:评估区现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

1.2预测评估

(1)路基段预测评估根据拟建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场地平场地后,将会形成15处临时性填方边坡YBP1~YBP15),边坡最高15.6m。根据边坡放坡设计,对高度小于8.0m的边坡,采用1:1.5自然放坡,高度大于8m的填方边坡采用分级放坡,第一级坡率为1:1.50,第二级坡率为1:1.75(每级设置宽2m、内倾2~4%的马道)。边坡经设计放坡后,都将处于稳定状态,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2)桥梁段根据桥梁设计,拟建桥的0#桥台、1#桥墩、2#桥墩和3#桥台在桩基础施工时会形成临时基坑边坡,上覆土层厚度0.5~4.5m(主要为残坡积积层)。其中,0#桥台、3#桥台位于桥位岸坡,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开挖后将形成临时基坑边坡,土质边坡高度为0.5~4.5m,在降雨工况下,易发生垮塌,造成周围建筑物和工程本身的破坏,其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东、西岸坡桥台开挖将形成临时基坑边坡,特别是西桥台基坑边坡开挖,将形成顺向临空基坑边坡,容易引发顺向滑坡,其诱发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拟建工程按设计方案兴建后,形成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为填方边坡和桥台基坑边坡失稳问题,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

2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分区

根据以上论述评价得出,拟建场地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为现状斜坡的稳定性问题及场平边坡、桥台基坑边坡失稳问题。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将左侧K0+200~K0+279.5段、K0+279.5~K0+356.5段、K0+356.5~K0+61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余各路段全部划为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及防治难度,将左侧K0+200~K0+279.5段、K0+279.5~K0+356.5段、K0+356.5~K0+61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余各路段全部划为一般防治区。

3防治措施建议

根据上述地质环境问题,建议防治措施如下:

(1)建议加强对场区周边斜坡的支挡及安全监测工作。

(2)建议施工时加强边坡的支挡工作。

(3)建议对场地整平时的填方边坡进行分层压实,防止不均匀沉降。

灾害危险评估篇4

关键词:GIS技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越来越大。然而,地质灾害是给建设项目带来的影响是不可控的,这就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基于此,相关建设者要从地质情况分析入手,并根据在GIS技术支持下评估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结果,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工程案例

贵州省贵州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院)及唐扬•学府新城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位于贵阳市修文县的城西南方向,且距贵阳市约38km。该建设项目规划占地283782m2,建筑类型包括:高层住宅、商业裙楼、沿街商铺农贸市场、商业街、花园洋房、超市等。其中相关的配套建筑物有: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物管用房、社区用房、文化站、羽毛球场以及消防控制室等。此外,项目设计居住的人口数约为3980人,建筑容积率为4.0,绿化建设占总用地面积的36%。由于该建筑项目属于综合性大型建筑,因此,需要相关建设人员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但在此之前,需要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所处的地质环境情况,下面就对此内容进行分析。

2建设项目所处地质环境分析

2.1地形、地貌评估区

地貌类型主要为溶丘洼地地貌。地势总体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格局。评估区最高点为西南部山顶,海拔高程1297.50m。最低点位于评估区西部的小河沟河床,海拔高程1249.08m,相对高差48.13m。山体自然坡度10°~40°,拟建场地地形标高为评估区地貌类型单一,地形起伏较大。此外,由于评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河口背斜东翼,猫山逆断层从评估区外东侧经过,这就意味着该建设项目易受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

2.2气象、水文评估区

属亚热带至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降水量在1100mm~1250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18.9mm,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为1444.0mm,最少年为879.9mm。评估区西侧发育小河沟由南自北流入平桥河,平水期水位高程1245.00左右。

2.3地层岩性

据相关研究人员对该工程所在地内出露的地层进行分析显示,第四系地层(Q):零星分布于评估区斜坡地带及溶蚀低洼地带,为残坡积含碎石黏土,土体结构松散,一般厚0~5.0m。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上部为中至厚层灰岩、中下部薄层灰岩、泥灰岩偶夹页岩,厚20m~228m。三叠系下统沙堡湾组(T1s):岩性为薄层页岩、泥岩夹泥灰岩,厚16m~85m。

2.4岩溶发育特征

区内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上部岩体中的溶洞、溶蚀裂隙、溶沟及溶槽较发育,其规模大小不等。综合实地调查及1∶20万息烽幅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分析,区内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为强岩溶化岩组,推测区内隐伏岩溶较发育。

2.5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评估区

人类活动主要为煤矿、砂石矿矿山开采、市政公路及建筑工程建设。评估区山脚处居民住宅楼较多,其平场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挖填活动。评估区位于贵阳近郊小河沟井田矿界范围内,以东140m以外有修文县三角山水泥厂石灰岩矿、修文县三角山重晶石矿、陈家寨砂石厂石灰石矿、修文县轻工矿粉石砂石厂等五家矿山企业。

3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1建立评估模型

针对评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情况,不良工程地质作用等进行全面的野外实地调查,获取多源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灾害空间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由于GIS技术具有综合考虑研究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地质灾害的诸多因素,判断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功能。因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该技术应用作为评估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基础。即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制作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

3.2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结果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例如,托老所:场地平整填方厚9.00m~18.89m,拟建物、施工人员及设备遭受填方边坡滑坡、滑塌及高填方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桩基开挖深度>6m,遭受桩孔壁滑塌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幼儿园:场地平整填方厚0.60m~12.80m,拟建物、施工人员及设备遭受填方边坡滑坡、滑塌及高填方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小-大,危害程度大;桩基开挖深度>6m,遭受桩孔壁滑塌危害的可能性大。

3.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首先,在拟建工程兴建前,相关建设人员应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应对切方、填方边坡和地下室基坑边坡进行专门的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其次,切方区应自上而下、分级分段开挖,确保施工安全。而且,还应适当降低场地场坪标高,以减小高填方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再次,对于场区填方地段,应同采用分层填筑以及碾压夯实的施工方式;与此同时,还要对回填形成的永久边坡,采取相应的工程支挡措施;最后,对永久性高边坡应进行长期监测,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此外,评估区附近的小河沟井田,由于封井时间较早,矿山开采的有关资料无法取得,实际形成的采空区分布情况不详,现阶段难以准确判断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

建议业主委托资质单位进行专门的矿山采空区勘查,查明采空区分布范围、评价采空区影响范围和对拟建项目的影响程度。工程建设过程中,抽、排水时应避免动水位的大幅度升降,以防引起岩溶地面塌陷。建议适当降低场地场坪标高以减小高填方不均匀沉降的危害。拟建工程兴建前,应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对切方、填方边坡和地下室基坑边坡进行专门的勘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施工进行中坚持“信息化施工、动态管理”的原则,工程建设应遵循“先勘察、再设计、先治理、后建设”的原则。切方区应自上而下、分级分段开挖,确保施工安全。对永久性高边坡应进行长期监测,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对拟建项目场区填方地段,应分层填筑、碾压夯实,并对回填形成的永久边坡即时采取支挡工程措施;在平场切方时,应加强对临时性边坡和永久性边坡的变形监测,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4结束语

该建设项目基于GIS技术对所在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后,可将危险性结果分为三个等级,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中等区和小区。由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差,相关建设人员必须对区内可能引发的滑坡、崩塌以及滑塌等地质灾害,采取切实可靠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谈树成,等.基于GIS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04:47-52.

灾害危险评估篇5

【关键词】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措施

引言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质环境多样且复杂,导致了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保护人民根本利益、减轻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有效手段,并且合理有效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帮助。鉴于以上原因,我国相继颁布了《地质灾害管理办法》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等法律,相关法律规定了建设项目在施工前要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并且危险性评估的结果要得到省级以上的地质主管单位的的认定。法律同时要求分级进行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规定没有对建设项目的分类标准进行明确的区分和界定,这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很难落实。其中电力项目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中之重,自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做好电力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现阶段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相关技术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执行的电力工程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标准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这部法律对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进行了规定。另外,电力工程相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还要依据规范《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范》等相关条款进行。并且就相关的勘察区域来说,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占地区域进行相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还要对工程的建设状况和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相关方面的勘察。

二、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

现阶段,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这样做极大的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量。评估工作是严格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的,该法律将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为三级。通过三个等级的设定,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效率。

首先,是一级评估,一级评估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工程建设能否引发当地的地质灾害。第二,当地的地质灾害是否能对工程建设的安全造成威胁。第三,要对工程建设花费在治理当地地质灾害上的资金进行细致的评估。

其次,是二级评估。该级评估首先要对当地的地面沉降、裂纹、塌陷,山体的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相关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灾害种类以及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明确。然后,要充分的考虑建设项目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内的可能发生的重大的地质灾害按照前面讲到的一级评估规定进行相关的评价。

最后,是三级评估。所谓的三级评估,就是对工程建设范围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明确。另外,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在进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时,一定要考虑时间这一因素。

三、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有很多已经开始施工的建设项目的危险性评估工作是后来补做的。由于评估的方法不同,出发点不一样,所以造成了危险性评估的结果与现场勘测的结论不一致。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建设项目的施工。

就电力工程的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估来说,同样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第一,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并且技术相对落后,这严重影响了评估工作的进行。其次,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种类较多,涵盖了地面、地壳、地下的多种运动变形灾害。同时,有关电力工程的灾害评估同样具有较多的种类,这些地质灾害极大的提高了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难度。最后,在可行性方案的选择上存在缺乏沟通、审议时间过长等问题。通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完成,相关方案也随之制定出来,然而在后期的审议过程同样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阻碍了我国现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进行。

四、完善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措施

首先,我国的电力行业之间应该加强危害性评估工作的技术交流。对于我国的电力部门来说,应该有步骤的进行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资格的申请。通过获取有关的从业资格,提高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最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切磋,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水平。在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尤其应该引起电力部门的重视。高压线路在传输电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发生危险,其后果十分严重。所以,电力部门应该加强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一方面,在高压线路施工过程一定要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另一方面,提高高压线路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水平,充分保障高压线路的输电安全。

其次,电力工程自然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需要我国电力部门与地质部门密切的合作。地质部门通过相关的现场勘查把确切的数据资料提供给电力部门,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同时,在施工方面,一定要对施工现场做好监理工作,这影响到我国的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发展。

最后,电力工程有关单位以及地质勘查单位应该对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电力行业中的大规模发电厂、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输电线路、乡镇的变电室以及输电线路中的相关工程进行细致的灾害评估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

五、结束语

近几年,由于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逐年上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的危险性评估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电力工程方面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需要电力部门和地质部门部门的密切联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水平,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钧,刘小青.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研究[J].电力勘测,2002,03:7-12.

[2]陈昌彦,,王维理.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02:76-81.

[3]陈孟春,黄成民,张骏.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探讨-以某电力工程为例[J].工程勘察,2006,S1:316-321.

灾害危险评估篇6

关键词:D数理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危险性

1、引言

洪涝灾害脆弱性是指一定社会背景下,某孕灾环境内特定承灾体易受到致灾洪水的破坏或损失的特性。危险性评估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洪水的破坏的特性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目前,对于洪灾危险性评估的研究很多,万君等[1]应用GIS技术,通过研究洪灾危险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对湖北省洪灾风险进行了评估;马国斌等[2]借助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全国进行了短时洪灾危险性评估;潘安定等[3]对广州市洪水灾害危险性进行了数字化分析,得到了各指标对洪灾影响程度的栅格图层。但评估中不确定信息的表示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基于此,本文结合D数理论,给出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的具体步骤。

2、D数理论

D数理论[4]是邓勇在证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不确定性推理理论,。

定x1[4]设Ω是一个识别框架,对于映射D:Ω[0,1],满足

则把映射D叫做D数,其中是空集,A∈2Ω。

定义2[4]设有两个D数D1和D2,则,即:

D(b)=v(1)

其中,

其中,。

定义3[4]D数融合法则:(2)

其中ωj为Dj的权重,为从小到大排序所对应的下标j.

定义4[4]D数的集成:(3)

3、基于D数理论的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

Step:1: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如下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Step2:指标体系的D数表示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评价等级,本文结合Khan[5]和Pun[6]的方法,将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2、-1、0、1、2,分别表示“高的负面影响”、“低的负面影响”、“无影响”、“低的正面影响”、“高的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各评价指标用D数表示[7]。

Step3:D数融合

根据公式(1)-(2)将评级对象融合为一个D数。这里我们设定所有指标的权重均为1。

Step4:计算洪涝灾害的风险并排序

根据公式(3),计算出各地的I(D)并排序,I(D)越大,代表其洪灾危险性越大。

3、实例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计算每个城市的洪灾脆弱性风险,并排序。

Step1:根据表1设定的评价标准。请十位专家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各指标进行评价,并将结果用D数表示(见表3)。

Step2:根据公式(2)-(3)对每个城市的D数进行融合,再通过公式(1)计算出每个城市的,结果见表3。

4、结论

本文在对当前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总结的基础上,针对评估中不确定信息的表示问题,提出了基于D数理论的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建立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14个地州市为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万君,周月华,王迎迎.基于GIS的湖北省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暴雨灾害,2007

[2]马国斌,蒋卫国,李京,等.中国短时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验证[J].地理研究,2012,31(1):34-44.

[3]潘安定,刘会平,陈碧珊,等.广州市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初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1(4):2328.

[4]DengY.Dnumbers:TheoryandApplications[J].JournalofInformationandComputationalScience,2012,9(9):2421-2428.

[5]KhanMH,FitzcharlesK,Environmentalmanagement?eldhandbookforruralroadimprovementprojects[M],CAREInternationalBangladesh,Dhaka,1998.

[6]PunKF,HuiIK,LewisWG,etal.Amultiple-criteria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fortheplasticinjectionmoldingprocess:amethodology[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03,11(1):41-49.

[7]DengX,HuY,DengY,etal.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basedonDnumbers[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AnInternationalJournal,2014,41(2):635-64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有关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收集(整

    - 阅0

    数学教师工作总结篇1本学年,学校支配担负六(4)班数学教师,本人尽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本身,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环境,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六(4)班.....

    “幼儿园计划范文”幼儿

    - 阅0

    “幼儿园计划范文”幼儿园工作计划篇1我园是新建的一所农村日托幼儿园,因刚建园,各项工作刚刚起步,为了我园长足发展,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卫生保健方面做了如下计划:做以下新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