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6篇)

来源:整理

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篇1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60-02

1背景和意义

通常来说,项目尤其是信息系统项目是由多个部分组成,跨越多个组织,需要多方协作。协作生态系统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创新环境。构建了一个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协作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带来知识的分享和知识的快速流动,所以也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学习经济性”,增强了成员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使得创新可以更好更快的实现,这就是创新环境和知识的“溢出效应”。

所有成功项目的公共特征是在整个团队中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整个团队包括客户、开发人员、管理人员、质量专家、文档人员,和其他参与项目的所有人。笔者将协作定义为一组人合作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协作需要沟通,但只沟通是不够的。协作需要对工作目标达成协定,了解如何达到目标,并且知道协作工作的状态。

协作要求民主的领导方式和项目团队氛围,即由原来的“命令和控制”转变为信息民主时代所必需的“连接和协作”。项目协作包括协作沟通、协作支持、协作学习和协作设计等内容。通过协作。所有项目成员对项目的目标。产品的边界,计划都有统一的认识,在此之中,和客户的协作是关键。

2概念及方法

2.1协作和知识流的关联

协作和知识流这两个概念是如何关联的?根据定义,协作涉及一个团队,并且协作的工作是基于任务的,而知识流也是基于组织的流程性活动的。一般个人或小组投入创造力来开发工具背后的核心思想。一旦探究了各种方法.并选定一个,项目就转换为协作模式,团队在此模式下构建产品,对应有相应的知识流。

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每个人来说,面对不同情境,协作有两种方式;

(1)使用派生属性,每一次对该责任有影响的事件都必须去更新这个承担责任的属性,这是推的方式。

(2)使用查询方法,让别人主动来完成对你的查询。这是拉的方式。

这表明协作具有相对封闭性、排除性和目标性的特征,这也是一个成员或一个团队选择协作的前提和限定。

关于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构建,笔者认为这一构建使得较大开发团队的实时项目协作成为可能。它的构建基于知识可视化和系统分析的思想,表现为概念图和协作图的运用,通过协作过程的知识可视化以达到项目协作知识的低耗流动。

2.2概念圈在项目中的隐喻及特性

概念图的创始人Novak教授认为,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也成为一种可视化隐喻。它表达的是结构化信息。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至于圆瞬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经常使用的概念图有十余种之多,在项目管理特别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如系统分析阶段,可用树形隐喻描述组织人员构成,用Mindmep隐喻表达用户不断的变更需求,用Flowchart描述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用ISHIKAWA(鱼骨图)描述系统开发的制约因素等。

关于概念地图的特性之一就是可以叠加,组合.能够有效的实现知识创新与传递交流,这反映在概念地图的制作工具如CmaoToois、Keystone等支持同步合作,例如Key―stone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概念图绘制工具。(2)服务器,基于IIS的应用程序,内容被存储在MicrosoftSQLServer服务器上,通过它用户可以将概念图到网站。(3)协作服务器.是服务器的拓展,不但可以实现概念图的网络与共享.还为多用户之间的协同作图提供了灵活的消息传递功能,实现了多用户协同作图的机制。

2.3协作图的概念及特性

协作图其实与上文介绍的协作在概念内涵上存在一定差异,它是用于显示对象之间如何进行交互以执行特定用例或用例定部分的行为。协作图显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它更有利于理解对给定对象的所有影响,也更适合过程设计。在协作框图中。每个对象都是用方框表示,并且在方框内各自做了不同的标志,这些标志一般前面都标有冒号或者加下划线。而对象之间的关系则用方框间的实线连接表示,对象间的消息,由标记在实线连接上方的带有标记的箭头表示,箭头方向描述了消息的流动方向。协作图具有动态性.流程性和适用于表现多主体活动的特征.

概念图和协作图充分地表达了项目团队内的静态的隐性知识和动态的显性知识,两者的叠合形成了组织的知识流。知识流的起始点和停止点就是知识节点。节点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代表了知识员工或知识库。知识在组织范围内按照知识节点之间的拓扑结构和连接条件发生流动。而概念图的机器化绘制导致了它不再因格式或者结构不一致而是异质知识,可以很容易的在团队或组织内流动。

2.4项目协作知识流的三个维度

笔者并提出项目协作知识流有三个维度,即项目流程、交互和知识流。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能够实现对于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这些需要频繁人――人、人一机、机――机交互的流程中的知识流的管理模型,它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知识到组织知识的转化和转移,而频繁的交互要求知识的可视化,即这种转移是以人机交互中的概念图为出发点,进行附加进机一机交互中的协作图,最终实现组织的经验图。

例如,需求是问题域,系统分析人员具有以概念地图表现的知识域,根据知识域,分析问题域,然后得出解域,设计人员根据解域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实施人员再把具体的解决方案翻译成代码。根据UML设计出解决方案,同样需要用UML纪录下来,实施人员根据UML的设计模型,写出代码。在这里。UML是各种角色的交流与协作的语言。

若出现很复杂的需求,用户的需求本身就有很明显的层次性。如每个高层的需求下包含几个层次稍低的需求,层次稍低的需求又包含不同方面而又有所联系的多个需求,此时的需求才有可能用多个主体的概念图和协作图等框图来描述。

2.5基于概念图交换的协作围模型

下面给出了针对两个简单主体的基于概念图交换的协作图模型:成员一自己的概念地图到服务器,与成员二交互,对两者的概念地图在协作服务器上进行叠加、组合、结构变换等操作,成为两者的共识后,存入路径库和知识库。

根据Stahl(1999)提出的协作知识建构理论,协作知识构建的过程要素依次有头脑风暴、话语表达、反应、组织、分

析和概括。在基于以下的构建模型中,个人对特定情境或任务产生基于隐性知识的解释、理解和同化,显性化地表达为概念地图,完成个人知识建构;通过多人的概念地图的完成群体表达;在协作服务器上,对概念地图的叠加、组合和结构变换对应着解释、讨论和争论,在辨明意义,共享理解和协商观点之后,协作知识正式形成,在此之前,我们可称之为知识协作或者动态的协作知识;协作知识进而扩大了每个成员针对该情境或任务的概念地图,构成了组织的经验图,存人团队或组织的知识库;当有一个新的活动或情境发生时,每个成员进行上述循环过程,对个人知识建构加以修改经协作之后完成团队或组织的知识建构。

3模型构建需求及其应用

设计团队与其他项目参与者协作,在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同时对同一个概念图进行操作并保持知识库不断更新。不同专业的人员可以共享概念图、直观查看结构之间的配合效果、执行碰撞检查并创建有关协调项目的报告。

针对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的构建,需要N层服务器结构。每一层必须完成对应的功能,要求数据容量大、响应速度快,因为协作知识流是一个多媒体信息且要求尽可能高的实时性,对并发控制要求相对较弱,所以说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的产生与发展与计算机软硬件的较快发展是密切关联的。

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的构建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工作、人与信息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人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协同工作。它是一个有效的连接人、信息、数据和业务流程的系统集成平台。预期实现基于PersontoPerson的信息传递、PersontoTeam的协同工作和TeamtoTeam的共同创作。而协同工作和创作都基于概念地图的创建,修改和再利用。如表一所示;

项目协作知识流模型的构建的意义在于:

(1)建立统一的知识门户,整台成员、项目伙伴和客户.即整合项目流程知识、整合项目内外部信息并协同工作。

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篇2

关键词:信息机构知识服务用户需求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92-02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最稀缺的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但是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样造成了用户的无所适从,传统的信息机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在此背景下,知识服务应运而生,并在信息机构得到广泛应用。知识服务基于用户知识需求,通过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地创造出新的知识,形成知识产品,实现了对信息资源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满足了用户个性化、专业化需求。知识服务成为信息机构适应知识经济时展、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深入研究知识服务的特点,分析信息机构用户群体类型及其知识需求,为不同层次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对于提高信息机构的知识服务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地指导意义。

1知识服务概念及特点

1.1知识服务概念

知识服务起源于西方,20世纪末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得到了初步发展。最早由国外的企业界从知识管理角度提出知识服务概念至今,国内对知识服务理论研究已相当丰富,许多学者纷纷针对知识服务概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知识服务内涵、特征、流程、层次结构、模式和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等方面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但截至目前,学术界对于知识服务概念尚没有统一的观点。综合研究各位学者对于知识服务概念的表述,笔者认为,张晓林先生对知识服务概念的界定更具代表性,“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1.2知识服务特点

知识服务在了解用户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进行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甄别、分析、整理和深度加工,将其转化为用户需要的知识产品,是一项带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研究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针对性

知识服务是融入到用户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服务,针对用户特定知识需求提供知识产品的服务,因此,针对性是知识服务的显著特点。用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不断更新、校正需求,用户知识需求的差异性逐渐显现,个性化内容不断丰富,知识服务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不断针对用户知识需求量身定做知识产品,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到所需的知识,知识服务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专业特点、研究内容及使用习惯,设计用户知识服务模版,主动向用户推送其可能需要服务,满足用户的研究需要。

1.2.2创新性

知识服务是提出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创新性是知识服务的本质特征。知识服务为了满足用户特定知识需求,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进行有选择性甄别、分析、整理、重组和深度加工,形成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知识产品,其过程本身就是知识创新活动;用户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知识产品,将其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生产力,由此创造出新的知识,再次形成了知识创新。

1.2.3连续性

在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服务致力于帮助用户形成解决方案,但是知识的动态性、可增长性及可变性,决定了知识服务应具有连续性。用户的知识需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和用户问题解决的不断深入,影响知识需求的因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知识服务必须深度融入到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分析、掌握用户现实知识需求,随时根据用户需求更新服务策略、建立服务反馈、评估服务效果,使知识服务形成闭环并不断深化服务内容,实施连续性、动态。

2用户需求分析

用户是信息机构知识服务的主体,是信息机构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信息机构服务工作的轴心。信息机构开展面向用户的知识服务,应该认真了解用户类型、分析其知识需求特点,使知识服务做到有的放矢。

2.1用户类型

用户是利用信息机构知识服务来实现自身知识需求的个体或群体。划分用户类型,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特点调整知识服务方向、提供知识服务内容,对信息机构提升知识服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用户分作不同的类型。

一是按照用户的专业和所承担的任务可分为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二是按照用户的使用程度可分为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

三是从需求时间上划分,可以分为长期用户、短期用户和随机用户。

四是从用户的期望和需求上划分,可分别为需求驱动型用户、工蜂型用户和图书馆热衷者。

但是严格来说,用户类型的划分并没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很多类型可能是交叉的、覆盖的,如一名管理人员,可以是信息机构的潜在用户,可以是信息机构的随即用户,可以是需求驱动型用户,但是因为这为用户接手了一项研究课题,他可能会变成信息机构的现实用户、短期用户及工蜂性用户。这就要求信息机构在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2.2用户知识需求的特点

2.2.1用户知识需求的多元化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获取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机构潜在用户数量激增,用户群体整体数量的巨大性、年龄层次的相异性导致了用户类型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用户类型的复杂化、多样化决定了用户知识需求的多元化。由于用户个体的职业阅历、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有所差异,信息素养、知识特征和知识储备有所差别,决定了用户具有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如管理人员需要决策信息,注重信息的针对性与系统性;研究人员重视文献信息,注重信息的权威性、时效性,知识需求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2.2.2用户知识需求的集成化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每年以翻倍的数量激增,用户获取信息虽然方便、快捷,但是面对知识超载、信息泛滥的实际情况,用户获得满足知识需求的信息效率明显降低,影响了用户对信息的有效利用。用户的专业和所承担的任务、用户更新知识结构的实际需要等现实条件决定了用户不再仅仅关注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将有用的信息转变为有用的知识,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加工和整理形成知识产品,更加注重知识服务产品的集成性和系统性。

2.2.3用户知识需求的质量化

现代教育改善了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提升了用户综合素质,提高了用户信息获取能力,传统的信息服务手段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用户需要的是高质量的知识产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户希望得到经过深度加工、高度浓缩、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特征的知识产品,可直接作为解决方案,推进研究进程。用户知识需求的质量化特点对信息服务机构的知识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面向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策略

3.1搭建知识服务平台

网络、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信息资源数量成爆炸式增长进程,信息机构传统的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实际需要,知识服务平台成为是开展知识服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环境。提升信息机构知识服务能力,必须遵循高效、开放、可扩展的原则搭建知识服务平台。知识服务平台采用知识库、操作层和服务层等三层结构,知识库实现对馆藏信息资源、自建数字资源库和网络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和整合;操作层通过运用知识发现、智能、知识库等技术实现对信息机构的各种信息资源搜集、组织、综合、开发;服务层通过综合运用知识服务检索系统、参考咨询系统及个性化服务系统等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服务。知识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实现对用户知识需求的跟踪与获取,实现知识产品的定制与推送,推动信息机构扩展服务功能、深化服务层次,满足用户多元化、集成化的知识需要。

3.2培养知识服务馆员

信息机构馆员是开展知识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知识服务活动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服务参与用户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要求决定了知识服务馆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资源保管者,而是智慧型的知识组织与管理者。知识服务馆员除了需具备较高信息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普遍具备较高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运用能力,这必然要求信息机构馆员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获取信息和对信息重组的能力。知识服务的创新性特点同样决定了知识服务绝对不是一个或者几个馆员的单打独斗,提升知识服务层次,信息机构必须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合理、素质过硬的知识服务团队。西方学者马恰德(Marquardt)指出:“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具有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这种学习型组织可以用于信息机构知识服务团队建设中。通过落实信息机构馆员培训制度、健全团队运行机制、营造研讨氛围,培养团队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知识服务产品的创新性。

3.3强化服务质量控制

服务质量是用户对信息机构服务的认可度以及满足感的主观评价,是信息机构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提升知识服务能力与水平的不竭动力。服务质量控制就是要求信息机构全面了解用户对知识服务活动的评价结果,有效获得用户对信息机构知识服务的满意程度,不断改进未来知识服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获得用户对知识服务活动评价结果,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在知识服务过程中,信息机构馆员通过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集中研讨,跟进用户知识需求,不断获取用户对于前阶段知识服务行为评价结果;在知识服务活动结束后,信息机构可以通过网络调查、服务效果回访等多种方式,主动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在对评价结果的处理上,综合考虑用户的职业特点、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等具体情况,注重把握用户评价结果中主观性、多维性特点,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去粗取精、去伪留真,及时采纳用户评价结果中的有价值信息,制订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不断提高信息机构知识服务质量,同时要将将处理结果、改进意见提供给用户,获取用户对信息机构知识服务的积极评价。

参考文献

[1]黄思玉.国内外知识服务研究评述[J].情报探索,2014(7):46-50.

[2]刘丽娅,李燕群.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4(5):89-90.

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篇3

[关键词]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

[分类号]G250

1.引言

所谓公益性信息机构,是指以国家及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为目标,面向社会各界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公益性信息机构并不等于免费信息机构,公益性信息机构也可以提供收费服务,但是其获得的净收入不能够直接用于分配,而必须保留用于为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在公益性信息机构中,完整的信息资源包括两方面内容:①作为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服务基础,即公益性信息机构业务活动中的信息服务资源;②作为公益性信息机构的管理工作条件,即公益性信息机构自身管理活动中使用和产生的管理信息资源。多数学者认为,狭义上的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应当是针对前者的,本文也沿用这一观点。

当前,我国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载体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政府职能部门;二是政府设立的图书馆、情报所、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信息机构,其中后者承担了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工作。因此,研究当前我国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创新问题,对于发展新时期我国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探讨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并指出由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与服务创新问题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引入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并通过对该模型的改造,提出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四维度模型。

2.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及其与服务创新的关系

2.1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殊性

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特殊形态,因此同样具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基本特点,如管理方法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管理对象主要是机构的信息资源,管理目标是提升机构的服务效能等。学界对这些问题研究较多,本文不再赘述。然而,公益性信息机构作为“信息机构”,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还具有与一般机构截然不同的特殊性,即公益性信息机构将信息及其相关活动作为体现自身价值的直接途径。

党跃武曾指出,对于绝大多数信息机构来说,内容丰富、功能凸现的信息资源都是其发展的根本基石。现代信息机构所有的业务管理和组织管理几乎都是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相关要素开展的,对于公益性信息机构来说同样如此。

首先,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公益性信息机构业务开展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业务活动就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直接取决于对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配置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一般机构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多起到管理辅助功能;而在公益性信息机构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则是机构发展的直接动力。

其次,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一般机构(包括政府、事业单位或企业等)相比,其管理体制有所不同。在一般机构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开展者是机构的信息部门,负责人是机构的信息主管(如CIO等);而公益性信息机构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是机构中所有部门的核心使命,负责人就是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主管领导。

2.2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创新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是公益性信息机构业务开展的本质性问题。而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创新问题,实际上与机构的服务创新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在公益性信息机构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组织业务开展的核心问题,且其运行管理机制就是组织中的核心管理机制,因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创新问题,不像一般机构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那样,仅仅是一个组织信息部门的业务创新,或者组织整体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的整体价值定位和战略管理的全局问题。由于信息机构是服务业的一种类型,因此上述所谓模式创新问题,实际上就是公益性信息机构的服务创新问题。

其次,对于公益性信息机构而言,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对终端用户的服务能力建设密切相关。一般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提高组织内部的信息效能为主要目标,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组织内部的用户,其次才是组织外部的合作伙伴与终端用户。而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提高组织整体的业务能力为主要目标,其服务对象包含组织内部的用户,但更重要的是组织所面向的最终用户。

再次,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一般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比,其绩效评估的目的和依据有所不同。一般机构中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提升组织的内部运作效率为目标,对组织整体绩效的贡献是间接的。很多时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大,并不一定能够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这就是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而公益性信息机构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绩效评估则“直接”得多,它就是以机构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为评价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的绩效评估,也不能沿用一般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方法,而必须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的评估模式。

由此可见,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实际上与一般机构的服务模式具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因此,本文拟引入国外学者R.Bilder-beek等人提出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并提出基于四维度模型的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创新基本框架。

3.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及其引入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3.1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的基本内容

国外学者R.Bilderbeek等人提出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是服务创新理论中的经典模型之一,它是一个有关服务创新的整合概念模型,能较为全面地描绘服务创新并指导实际的创新活动。实践证明,该模型对创新政策制订者和服务创新企业家来说都具有一定价值。四维度模型理论认为,大多数创新都不是由某一要素单独导致的,而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并包含不同程度变化的混合体,它们共同形成了最终的创新。四维度模型的基本创新维度分别是概念创新(新服务概念)、界面创新(新顾客界面)、传递创新(新传递系

统)以及技术创新,不同维度间存在关联和相互作用,分别对应不同的职能活动。

3.1.1概念创新:新服务概念在制造业创新中,产品和过程是有形可见的,但在服务业中,创新大多具有无形性,创新结果并不是一个有形实物产品,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概念或方法,因此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概念化创新”。即使某个“概念”在其他市场中已被顾客所熟悉,但对某个特定市场仍是一种创新。当然不是所有服务创新都要引入新的概念,但概念化创新在服务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1.2界面创新:新的顾客界面顾客界面的设计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顾客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服务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针对最终顾客的服务提供中。服务提供者与顾客间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已成为创新的一个主要来源。在那些不具有明显有形特性或容易被竞争者产品替代的服务中,服务提供者与顾客间的界面就更为重要,更需要服务提供者投资于与顾客关系的建设之中,并不断开发新的顾客交互作用方式。

3.1.3传递创新:新的服务传递系统服务传递系统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服务传递系统维度和顾客界面维度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内部组织和传递方式(服务传递系统维度)与员工和顾客间相互作用的方式(顾客界面维度)不能分离,两者相互交织并相互支持。传递创新的核心是强调现有的组织结构以及现有员工能力必须适应新服务开发的需要;如不适应,就要通过新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员工能力的培训、提升促使创新顺利进行。

3.1.4技术创新:新技术的选择、引进与吸收由于服务创新可以在没有技术参与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技术并不是服务创新的一个必要维度,它在模型中只是一个可选维度。虽然不是必要维度,但技术仍在很多服务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与服务创新也存在广泛的关系,大多数服务都可以通过使用某些技术而变得更为高效,如ICT(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超市中购物车的使用、仓储系统的使用等。

3.2引入服务创新思维度模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2.1可行性由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在服务创新理论中的经典地位,图书情报领域一些学者也探讨了其在图书馆等公益性信息机构的服务创新中的意义。同时,正如本文前论述,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问题与服务创新问题具有内在相通性,因此将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引入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3.2.2必要性传统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大多是从机构信息流(工作流)的不同环节人手,分析不同环节的业务内容可能发生的创新,是一种机构视角的研究范式;基于四维度模型的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研究,则将客户关系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将一种竞争导向型的服务创新思维引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研究之中,因此能够更好地反映服务经济时代公益性信息机构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

4.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四维度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四维度模型的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维度,如图1所示:

4.1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念创新

所谓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创新,就是在信息时代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之中,公益性信息机构对自己提供的已有服务和新服务以及竞争者提供的已有服务和新服务都有准确的认识,尤其要对其创新特性有准确的把握。在网络化和去中心化的信息日益占据社会信息流的主导地位的今天,图书馆等传统公益性信息机构在保持和拓展其业务范围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包括:公益性信息机构需要开发什么样的信息资源、提供什么样的创新服务形态才能保留住现有的读者,并发展新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在当前社会中所面临的潜在竞争者有哪些?竞争者提供的服务产品有什么特征?公益性信息机构如何寻求与竞争者的错位发展与共赢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就是概念创新的本质问题。

以首都图书馆为例,作为国内知名的公共图书馆,它在新时期中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发展需求,但这些需求的满足,都需要以客观认识其所处的特殊竞争环境为前提。一方面,它拥有独具特色的文献资源优势、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以及地处首都北京等其他公共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北京地区同时也聚集了国家图书馆以及一大批重点高校的图书馆,与其发展构成了潜在的竞争关系,使得它无法与国内其他城市公共图书馆那样“理所当然”地成为城市的文化枢纽。为了将这种潜在的竞争关系转变为错位发展甚至互动共赢的合作关系,首都图书馆未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创新就需要在理念或概念上进行创新,如与高校馆合作共建社区图书馆网络,发展具有世界城市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巩固与国家图书馆的错位发展格局等。

4.2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界面创新

在服务经济时代,顾客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服务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公益性信息机构来说也是如此。用户间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应当成为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信息门户等传统公益性信息服务的替代者越来越发达,公益性信息机构面临着很多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公益性信息机构与用户间面对面交流的界面日益成为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因此,公益性信息机构要投入更多精力关注其与用户关系的建设,不断开发新的用户交互作用方式。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界面创新,就是要回答以下问题:如何与用户实现更加友好的交流与互动?公益性信息机构的潜在用户群在哪里?公益性信息机构是否有能力让用户在创新中扮演“合作生产者”的角色?

当前,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界面创新,需要突破单纯的人机界面概念。目前各类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较高,技术层面上的界面创新尽管还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跨语言检索、图书馆2.0、一站式服务等,但强调面对面交流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独特作用,是未来公益性信息机构的界面创新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以公共图书馆为例,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中心,并不在于其信息技术有多先进(如日本公共图书馆中信息化设施并不先进),而在于其对社区信息交流的高度重视,如积极提供对残疾人士、儿童和外来人口的特殊服务,使得全社会的信息公平落到实处,从而使得公共图书馆成为国外社区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信息中心。

4.3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传递创新

所谓传递创新,是指公益性信息机构应当改善其传递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的组织形态,通过合适的组

织安排、管理和协调,确保公益性信息机构员工有效地完成工作,并通过对物流系统和服务网络的有效整合,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的一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形态。在网络经济时代,以服务网点布设为渠道基础的分布式服务传递系统的建设,是公益信息机构开展传递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公益性信息机构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传递创新方面的重要前沿领域就是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问题。发达国家公益性信息机构无不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服务传递。以日本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没为例,日本实施了较为彻底的总分馆制,在每一个区(市)中,由一所图书馆承担总馆功能,称为“中央图书馆”;其他则为分馆,称为“地域馆”,总馆和分馆服务半径难以覆盖的地方,通过“汽车移动图书馆”来补充。在公共图书馆网络内部,实施彻底的通借通还制度,任何一所图书馆收藏的资源,读者都可以通过网上、电话或到馆的方式进行借阅预约,然后自行指定就近的图书馆获取,从而有效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网络的覆盖能力。近年来我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纷纷推广实施“总分馆制”,这将成为图书馆等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传递创新的重要模式。

4.4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

尽管服务对于技术的依赖性不像制造业那样强烈,但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依然是服务创新的重要动力。姚战琪指出,在服务经济时代的各式各样的技术中,能够最深刻地影响服务生产与传递的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2000年的调查也表明,目前服务部门是新技术的主要使用者,特别是服务部门广泛采用了许多新型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公益性信息机构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要比一般服务业更高。现代信息机构应对信息超载甚至信息爆炸最有效的工具,就是信息技术。

付立宏指出,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信息资源网络化是信息资源的一种新型运动形式,它既使图书馆服务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又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服务业唯有立足于创新,增强自身活力,才能在网络化大潮中赢得生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公益性信息机构来说,既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对手,也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创新的途径。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的建设、共享和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整合、存储、交换与服务。在未来,公益性信息机构应当更加自觉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积极寻求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自身公共服务网络的覆盖能力和服务能力,改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信息服务的效果。

5.总结

本文分析了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殊属性,即其与公益性信息机构的服务职能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引入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对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学界和业界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小琳,关于现代信息机构信息资源管理的探讨广东科技,2006(5):42―43.

[2]党跃武,论现代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管理,四川图书馆学报,1999(2):60―70.

[3]陈冬,信息技术创新的组织实施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

[4]HertogPD.Knowledge-intenslvebusinessservicesasco-producersofinnov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0,4(4):491―528.

[5]王君正,吴贵生,基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的我国旅游企业创新模式分析――以云南旅游业为例,商业研究,2007(8):1-6.

[6]余向平,刍议企业大客户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商业时代,2005(24):35―36.

[7]夏一红,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对学术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的启示,图书馆论坛,2009(5):127―128.

[8]阿尔布瑞契特,詹姆克,服务经济:让顾客价值回到企业舞台中心,唐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李国新,东京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服务,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4):43―48.

[10]姚战琪,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及对增长的贡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1]OECD

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篇4

关键词:电子社区公共管理电子政务

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之一的电子社区,是国际上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时代特征,也是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为规划社区、建设社区、调控社区、预测社区、监管社区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电子社区发展非常迅速,美、英、法、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电子社区发展已相当成熟。我国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和国民文化水平等一系列原因,社区的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进程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正是发展电子社区的重要价值依据。目前,国家信息化管理与推进部门已经把电子社区纳入我国“十一五”社会信息化的重点发展领域,电子社区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尤其是《2006―2022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作为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要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本文对电子社区的概念、功能、需求、建设模式等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国内电子社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促进电子社区研究工作的开展。

二、国内学术界关于电子社区研究综述

⒈电子社区的概念及典型模式

⑴关于电子社区的概念

①电子社区的概念界定

如何给电子社区下定义,我国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2005年中国电子社区应用需求和市场机会分析报告》提出,“国家所关注的电子社区是指,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等为内容,整合各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属地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1]第二,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网站指出,“电子社区从广义上是指社区信息化,实质上就是社区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也就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传统社区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社区,以促进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杨、协调和高速发展”。[2]第三,《社区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指南》提出,“电子社区是由信息、通信技术和法律支持的虚拟社区,具有跨地域、跨机构的特性,是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的办公业务与信息服务体系”。

以上三种观点各有特点:第一种观点比较全面,界定了电子社区的主体、客体、载体以及服务内容等,使人们能够比较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电子社区,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较多,也是笔者较为倾向的观点。第二种观点从广义上界定电子社区,并指出了电子社区的本质,是对第一种观点的补充。第三种观点比较具有权威性,但是过于抽象,不利于形象且准确地理解电子社区。

②电子社区及相关概念辨析

电子社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之比较

国内学术界对于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两者的研究比较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在一些专著论述得很详尽,笔者就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总结归纳了两个概念与电子社区之间的关系:

首先,电子社区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服务范围、涉及的地域没有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广泛,但电子社区提供的服务却包括政务、商务、金融、物业、资讯等方面的服务,服务内容比二者要广泛。

其次,电子社区将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并成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重要补充[3]。这也将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之一。第一,电子社区能够解决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且能够激发城市居民的信息化应用意识,成为电子政务面向居民服务的“落脚点”。第二,电子社区的发展为电子商务进入社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社区综合服务系统的建立为电子商务B2C和C2C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第三,电子社区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实现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融合,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无缝”结合提供了试验地,有利于二者的协调发展。

电子社区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关系参见图1。

电子社区、数字社区与智能社区之比较

许多文章对电子社区、数字社区与智能社区的概念界定不清,从而导致文章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因而在此非常有必要厘清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电子社区与数字社区实质一样,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电子社区广义上指的是社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并列为社会信息化的三大主题,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社区的形式大到数字国家、数字城市,小到数字社区、电子城镇和电子村庄;而数字社区或数字化社区是和数字城市联系在一起的,数字社区是构成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区域,是构成数字社会的一个基层组织。数字社区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的有机结合点,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应用设施之一。

其次,数字社区和智能社区又是不完全等同的,数字社区包括了智能化住宅小区。智能社区强调的是小区中提供“以人为本”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化服务和管理;而数字社区在通常意义上智能小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它的建设目标是在未来数字化信息社会里,实现人类共同的“无距离、无时差”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实现住宅的智能化功能和管理。也就是说,数字社区是在智能社区概念的基础上,与整个“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连在一起,是它们的一部分,具有更高的含义。两个概念的最大不同是,数字社区建设的出发点是把小区作为整个数字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来考虑。强调的是在小区内实现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供更多的社会化数字化信息服务[5]。

⑵电子社区的功能及需求

《2005年中国电子社区应用需求和市场机会分析报告》对于电子社区功能及需求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它讨论了电子社区五大功能,并从功能角度给出产品结构的研究结果。电子社区的功能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商务功能、结算功能、资讯功能。该报告依据这5种主要功能研究了当前电子社区市场主要产品结构以及供给的状况,提供了我国电子社区市场现状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根据这5种功能,各种厂商包括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等,将为电子社区的实现提供不同服务,从而形成了整个电子社区的价值链。同时,该报告还利用行为主体关系法,分析了政府、企业、居民对电子社区的三类应用需求。电子社区是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必须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及社区内部的相关资源,以满足居民生活、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等三个方面的要求[1]。该报告根据这三类需求,将电子社区的功能服务进行领域分类,以便理解电子社区的体系框架。

此外,《数字社区的功能及定位》一文更加具体而详尽地论述了电子社区的基本需求:电子社区建设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具备行政管理、信息采集、便民利民服务等功能,提供法律、气象、医疗、教育培训、旅游、家政、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这些服务具体包括提供以下7方面的信息[4]:①便民利民公共服务信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采取热线电话、因特网网站、社区呼叫系统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以满足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②特困人员、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的信息数据。开展社区就业,为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促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社区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③企业退休人员信息数据。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发放和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④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社区体育设施信息。建设文化体育场所,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⑤疾病预防及计划生育信息。加强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预防服务。⑥外来人口信息。面对城镇的流动人口,加强管理和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⑦社区治安信息(出入口、停车场视频、家庭报警信息)。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控网络,积极推广运用物防、技防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措施。

⑶电子社区的建设模式

电子社区建设的试点地区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突破,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电子社区建设的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有“杭州模式”、“北京模式”和“广州模式”[6]。

①“杭州模式”:政府搭台,企业运作

杭州电子社区建设采取政府不出一分钱,完全由企业投资并运作管理的商业化模式。杭州市已形成了以呼叫中心为社区信息化网络数据中心和全市便民服务中心平台,结合街道社区管理软件系统和家居信息终端的社区信息化模式。

杭州电子社区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03年初):探索期。在这一阶段,杭州市构筑了一张社区“快捷网”(实现了朝晖街道及其下辖16个社区的联网)、开发了一套系统(“E家人”社区综合事务管理软件)、建设了一个网站(朝晖街道网站)、开通了一路热线(96345便民服务热线)、打造了一个样板社区(上城区)。第二阶段(2003年):成长期。在这一阶段,以ADSL_VPN专网的社区信息化组网方案和以“E家人”社区综合事务管理软件为标志的社区管理信息化逐步成熟。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杭州电信与区政府及街道、社区共同合作,杭州电子社区建设独自摸索出一条自下而上进行网络建设的新路。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发展完善期。在这一阶段,杭州电信公司实施完成了杭州第一个区级政府单位的社区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杭州市上城区社区网络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完成标志着杭州的社区信息化工作开始脱离街道试点的前期模式探索阶段,进入了全面推广的发展期。杭州社区信息化提高了整个社区的工作有效性和为民办事的效率,畅通了居民和政府、商家的联系渠道,为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创建和谐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②“北京模式”:政府统一投资管理

北京市最早提出电子社区建设新模式的北京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办事处,在2002年开始实施区、街、居三级联网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的网络畅通、信息畅通与管理服务畅通,形成了以政府带动街道、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新局面。北京社区信息化建设实行政府从上到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操作的模式。政府主持的95156北京社区服务呼叫热线系统是实现首都信息化的重要工程,是北京市社区服务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热线系统联结全市170个社区服务中心,调动3000家系统服务商为居民提供以家政服务为主的生活服务。该热线系统的启用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化带动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局面,标志着以信息流为主体整合资源的崭新社区服务模式的诞生。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整合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与社区服务的相关资源,实现了公众和政府的直接双向交流。但是,这种由政府统一投资管理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由于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压抑了社区内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机制的成长,实质上模糊了行政组织与自治组织的行为界限,从而不符合社区自治的总体方向。

③“广州模式”:“条块结合、业务协同”

广州以开发和推广社区管理软件、社区综合应用平台、社区综合业务系统为主线,以“整合资源、协调行动、条块结合、各方共赢”为目标,对社区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最终形成了“条块结合、业务协同”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所谓条块结合,是指政府“条”一级,与地方社区“块”一级相结合;所谓业务协同,是指各级行政部门、各地方机构通力合作,彼此之间的业务相互配合。这种模式明确指出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网络系统,统一系统平台”目标,并针对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广州模式”之所以比较成功,确有其独到之处。该模式不仅很好地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势,同时又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就推广的程度和范围而言,“广州模式”的影响面最大。目前,除广州市各个社区采纳“广州模式”外,上海、江苏等地也纷纷对该模式展开调研,以借鉴和汲取其经验。

除了上述模式外,在全国范围内有名的社区信息化模式还有湖南“政府引导,部门指导,街道主导,社区参入”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安徽淮南的“民心网络”模式,天津的“社区信息连锁店”模式,以及大连西岗区“数字化社区”模式,牡丹江爱民区“数字社区服务网”模式,武昌区南湖街“社区服务网”模式等等。但这些模式只是在信息化要求下对以前社区建设模式的改进和功能上的延伸,基本上承袭了原有的特色,没有新的突破。

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综述,笔者发现在电子社区的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将其归纳如下:

⑴对电子社区的概念界定不清,存在术语不规范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电子社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相关概念界定不清,其次电子社区、数字社区和智能社区等概念之间的混用。

⑵实证性研究不够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电子社区的研究主要为学究式的,仍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研究成果的阶段,立足于国内电子社区做调查的研究不多见。这种缺陷还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尽管学术界在不少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如建设电子社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等,但大都停留在“是什么”层面上,在“如何做”层面上缺乏深入研究和可行性见解。因此,如何立足于电子社区的状况,将电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我国电子社区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电子社区研究的方向。

⑶跨学科研究不够

电子社区的服务对象以及范围决定了该领域的研究必须运用信息科学、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而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信息学和管理学等领域,这种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研究视角的偏狭,制约了新领域的拓展与学者研究的创新。

⑷对电子社区的研究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理论

目前,许多研究还是在单个问题或个别方法上进行探讨,还停留在对个别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阐述阶段,还没有把电子社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从经验分析研究上升集成到系统理论高度。特别是对“电子社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电子社区的服务内容、电子社区的建设框架等的分析与研究,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结论

国家信息化管理与推进部门已经把电子社区纳入我国“十一五”社会信息化的重点发展领域,电子社区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以上的研究综述可知,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电子社区的研究仍然存在问题。只有努力建立严格的电子社区话语体系,更多地进行实证性和跨学科的研究,才可以形成一套系统的电子社区理论,进而以此来指导和促进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社区应用需求与市场机会研究报告[EB/OL].(2005-08-16)[2008-01-08].省略.cn/20020417/ca310744.htm

[2]如何发展电子社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电子社区[EB/OL].(2007-04-28)[2008-01-09].

kashi.省略/Affairs/Theory/200704/2224.htm

[3]电子社区将成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重要补充[EB/OL].(2005-08-19)[2008-01-07].

e.省略/164/2078664.shtml

[4]程卫东,张永刚,方天培.数字社区的功能及定位[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7(7)

[5]贺桂和.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等相关概念的辨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5)

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篇5

一、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ethird—party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一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亚太物流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哈蒙德到我国参观考察时曾在多种演讲场合宣传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北方交通大学的丁晓琳等在《物流技术》1999年第三期《不可忽视的“第三方物流”一文中对美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如下介绍:“1997年,在美国主要市场(汽车、化学、计算机。日用品、医药品、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使用第三方物流……”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评价,该文也给出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29%认为成功,54%回答基本上成功……”

(二)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1、第三方物流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在Out-souring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人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物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活动的服务功能。

2、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

进人九十年代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促进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佳性。

3、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意识的萌芽

物流研究与物流实践经历了成本导向、利润导向、竞争力导向等几个阶段。将物流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相结合是物流理论与技术成熟的标志。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逻辑基础。

4、物流领域的竞争激化导致综合物流业务的发展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物流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自身竞争的激化,物流企业不断地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第三方物流的出现。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历史基础。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影响

第三方物流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逐步完善,得到西方的认可,是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分不开的。信息技术所起的关键作用,可综合为以下几点:

(一)支持其独立

信息技术的参与,使物流行业的专业性增强,最终促使其从企业其它业务中成功地分离出来。一方面,在各类信息技术尤其是目前新兴的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各企业间的商务合作可以通过网络磋商。协调、交易和结算,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地、生产地和消费地三者分离已很普遍,多方参与同一项生产的同时又要求尽量减少库存,使物流活动难度增加,专业性增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物流领域中,专业信息处理系统。条码技术。自动分拣/存取巧跟踪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的产生推动了物流活动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加速了物流行业成为高新科技产业的一份子,从而降低了企业自己管理物流业务的必要性。

(二)促进沟通和合作

信息技术的介人支持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中其它环节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并根据物流需求方的工作进展.及意向调整物流计划,提供最优的物流方案。许多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管理思想如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等,在信息技术条件成熟后,其实现成为可能,保证了作为服务方的第三方物流的高质量工作,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高度集成,使物流网络真正实现增值网的功能。

(三)加强管理和控制

第三方物流通过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等建立EDI联系、应用条形码、实行货物实时跟踪,来获得需求可见性和资产可见性,据此提出简洁、高效、符合各方需求的物流方案,进而控制第三方物流的活动进程,对整个供应链条的补给和供应加以调整,从而达到从原材料的供应到商品消费前整个物流过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小批量生产。精益生产、柔性加工、敏捷制造等现代生产方式,第三方物流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也无法满足这类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

三、第三方物流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发展物流业已成当务之急。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开放的。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也为物流中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即通过物流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将物流服务作为一种资源提供给需要的企业。

(一)第三方物流概念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

其一,物流需求的产生为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是物流中心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Out—souring等管理理念的应用,会使更多企业接收和应用第三方物流。过去,流通企业常直接进行贸易活动,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商品利润,容易同生产经营企业产生利益矛盾。一旦条件允许,生产经营企业就跳过流通企业直接进行交易。表面上看生产经营企业可从中收回一部分利润,实际上这些企业付出的物流成本之高难以计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使企业从大而全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寻求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其物流活动,由此产生了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中心以其专业化的管理、优良的设施设备、高效的服务成为提供需求的首选企业。

其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为物流中心带来更多机遇。当生产经营企业产生物流服务需求时,物流中心应迅速准确地提供物流的设计。管理、组织、协调。实施、沟通等第三方物流服务。此时物流中心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的乃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易与生产企业达成共识和合作,而良好的共识和合作则是形成供应链并保证供应链高效工作的首要条件。满意的物流服务供给,会促进更多物流需求的产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其三,信息技术及供应链理论的应用,将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第三方,需与委托方和相关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共享需求和物流信息,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供应链理论的推广,使接受物流服务的各方都认识到第三方物流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到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二)物流中心面临的挑战

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中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与第三方物流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达成高效的物流,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则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Out—sourcing管理策略对于改善其物流系统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其二,人员素质上,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也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策略。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cing策略的业务素质。

其三,硬件设施设备方面,我国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

其四,管理水平上,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其五,信息技术上,第三方物流要求能及时获取各成员的信息,适时和适量地安排供应和存货。我国的网络普及情况较差,EDI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将影响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应用第三方物流概念发展我国物流中心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我国物流中心向第三方物流基地转化,拓展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应对策略:

1、加强物流中心是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物流基地的认识,要求物流中心以建立供应链为目的,并以供应链其它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供应链的角度理解和管理物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了解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加强同用户的合作,协同供应链各方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益。同时积极加大物流意识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理解“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理解Out—sourcing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

2、加强对专业物流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有关第三方物流概念以及物流管理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可以资助有关院校对于MIM学员。在职进修干部进行物流知识、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知识培训,这些人对于未来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一种远期投资,从物流中心的长远发展考虑值得投资。

3、作为连接供应和消费各方的枢纽,要求物流中心必须具备先进自动化设施设备。这些设备应该从物流中心延伸到供应链的末端。除了传统的物流自动化技术以外,要加强对于物流过程资产可见性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4、在物流管理活动中,要破除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加强高科技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增强物流活动的可控性,切实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篇6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1919年索尔斯?凡勃伦(ThorsteinVeblen)的《资本的性质》(1919)中关于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的论述。经过近四十年,许多的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雅各布?马夏克(JacobsMarschak)于1959年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逐步成为主流经济学知识。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学术进展大致分为五大领域,针对其中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经济问题,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领域内也展开了较多的研究和讨论。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向相关学科发展和渗透,图书馆学也不例外,二者互相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发展。

信息经济社会中,图书馆不仅是图书文献的收藏地,更是知识、信息加工和传播的场所,并通过进化和自我完善在信息经济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图书馆已成为知识高度密集的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学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促进了各自的发展,扩大了其研究的对象,深化了研究的内容。

信息经济学的确立和发展为图书馆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变革。图书馆学需要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等因素给图书馆本质、属性、基本矛盾、发展规律、职能等诸方面带来的新变化,并继续探索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图书馆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基础理论研究指导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全局。信息经济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外,图书馆作为信息经济产业中的一个部类,其发展规律和实践的理论——图书馆学与信息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图书馆学教学单位纷纷将图书馆学系改名为信息管理学系,信息经济学也出现在信息管理学系的课堂上。信息经济学是经济科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延续,是对经济学基本问题在新的社会与技术环境中的进一步研究,对于图书馆学专业来说它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

二、有关信息经济学理论简介

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的理论进行探讨: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概念,源自著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于1970年提出的非对称信息论。所谓非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非对称信息论认为:(1)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相对方则处于信息劣势;(2)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上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引起了对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研究。图书馆信息服务中信息不对称有哪些表现、信息不对称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有什么影响、图书馆如何降低服务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其负面影响,等等。随着这一研究不断深入,对改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如何消除图书馆读者与管理人员、采购部门与书商、图书馆管理层与职工、图书馆与系资料室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则是新时期搞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信号理论

1973年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Spencer)提出信号理论。信号理论就是研究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问。信号理论主要将讨论这样的一种情况,拥有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使用能够为公众观察到的“信号”,向不拥有信息的一方可信地传递私有信息。

3.搜寻理论

1961年乔治?斯蒂格勒(George.J.Stigler)发表《信息经济学》,此文清晰的说明信息不完全是较信息完全更为一般的现象,这篇论文是搜寻理论的奠基性作品。搜寻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搜寻是有成本的,并且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过程。搜寻收益却不是简单地收益递减,而是在开始的一段搜寻时间内收益递增,然后才开始收益递减。对于图书馆日常的查新工作,就是一种对信息的搜寻、判断,正因为搜寻的成本是递增的,所以进行有偿服务是必要的。

三、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和指导

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使图书馆学者面对图书馆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展了新的科学研究。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使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深化,研究的对象扩大,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基于信息经济学和图书馆学理论的新视角和丰富的数据分析结果,必须对图书馆的角色、服务模式及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

1.有偿服务研究的深化

从图书馆学中探讨的有偿服务问题看,是存在着两类不同的有偿服务,一类是“创收”性质的服务,如出租图书馆馆舍门面,变图书馆为“租书馆”等等,不论是权宜之计,还是单位的行为,都是得不到科学的解释的。这类有偿服务背离了图书馆的宗旨,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同行们的批评,它是离开了图书馆本身的业务建设而外加到图书馆身上的,不是面对信息时代,也不符合发展图书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这一伟大宗旨。另一类是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有偿服务,它是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现代各类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管理上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三种模式,即无偿服务的“馆藏模式”、以市场化的有偿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和有偿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但以后者为主的“服务模式”(如学校图书馆是在做好为本校师生免费服务的前提下,向社会、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它们的共同点是以馆藏为基础,以服务为中心。信息经济学的影响和渗透为图书馆有偿服务的探索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如信息的供求理论、用户的偏好、信息价格的弹性理论、信息的环境等,使之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有序有效地发展,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将是图书馆信息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前提下,根据各自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各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应制定“因馆制宜”的发展战略规划。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服务完全具有商品属性。而信息服务作为一种智力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级服务形式,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更大,因此,完全有理由通过服务收取报酬。有偿信息服务=有偿信息+有偿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性的资产本身将贬值,知识的处理和服务将增值,而信息的有偿服务则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它将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学则是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对有偿服务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如有人认为三类信息应区别对待:对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信息(商贸、投资、金融、企业经济、娱乐等),可体现“经济效益”原则,开展有偿服务;对公益性信息(气象、自然资源、人口等)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应体现“社会效益”原则,开展无偿服务;第三类是保密性信息,绝对不能从事商业开发。

因此,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随着信息时代的已经到来,知识性的资产本身将贬值,知识的处理和服务将增值,信息的有偿服务将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体现。作为公益事业性质的图书馆,所有业务的开展仅靠国家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服务不但是信息经济学和图书馆学发展所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它能更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图书馆工作基本原则的增补

图书馆学中提出的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原则,如:读者第一,以服务工作为中心,为利用而藏书等等,都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但在新形势下就需要增补新的内容。

首先,图书馆的基本矛盾已从“借阅需求与文献提供”发展到“读者用户的信息、文献需求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文献提供”的矛盾。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既然有为有偿服务付酬的用户,那么读者第一就应扩大为读者和用户,以服务工作为中心中就应包括有偿服务。

其次,在有偿服务得到肯定的条件下,应提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还应根据各类不同图书馆及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制定“因馆制宜”的原则。

第三,根据国际图联提出的主题“变革的挑战:图书馆与经济发展”,应提出图书馆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图书馆工作除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外,应突出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是符合图书馆与社会发展规律的。

3.信息经济学的渗透加快了图书馆数字化、现代化的步伐

信息经济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宽松的信息网络环境,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多样的多媒体信息服务手段。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也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产业的一个部类。基于这样的理念,图书馆应该加强联盟合作、加快数字化进程、更新服务手段、改革管理机制、保障读者权利等方面的综合建设。图书馆要适应信息经济的大环境,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开拓良好的空间。着力加强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和普及,确保图书馆在知识收集、整理、加工和传播过程中的集散中心地位。

图书馆学认为:文献资源开发是传统的图书馆工作的主要产品,信息资源开发则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图书馆已经从单一的图书保管者迈出了服务本位信息提供者的步伐,从局域服务走到开放服务,工作中心由书本转移到人,在信息传递和咨询及整个图书馆业务环节上都贯穿了人本位的思想。

4.图书馆学概念的更新和引进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关于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五(整理4

    - 阅0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1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二。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

    小学数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整

    - 阅0

    小学数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篇1转眼间,我在数学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