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6篇)

来源:网友

习惯成自然篇1

关键词:教育;习惯;行为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2)09-0025-01

对教育而言,培养习惯是头等重要的事。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并专门写了《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

陶行知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有以下几个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权利,让孩子充分的参与

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有一个深刻感受:在孩子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培养的过程变成奴役孩子的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制定规范,然后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身培养,孩子本身是主人,我们应当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

在德育课堂中,我着重于向孩子们宣传做一个好孩子应有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尊师爱老,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怎样礼貌的待人接物,日常生活应请注意哪些礼仪……这样才能给人留下一个良好印象,才是个好学生才能多交朋友。我在教学中渗透良好习惯的宣传,鼓励孩子自主自动去追求、自觉完善行为习惯。

二衡量秉性,因性而施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要和孩子商量,如:你们需要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意不愿意培养这习惯?因为孩子有选择权: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说话算数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孩子,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

好动的学生培养她健康运动习惯,灵活的同学陪养她善于观察的习惯,内敛的同学培养她善于思维,这样因秉性而施于教,事半功倍。

三矫正不良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同时是矫正不良习惯的过程,对着孩子,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有不少的坏习惯,怎么办?让我们来重温一下乌申斯斯基的话:“人类神经体不仅可以有天赋的反射,而且在活动的影响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这说明人体在长期对某方面进行培养活动,也可以形成新的活动习惯,这是人体所具备的,因此经过教育,经过培养,人是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矫正孩子们的不良习惯。

在教学中,我经常用这样方法来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如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同学他有个聪明的头脑,但总是不完成作业,经过几次批评教育,无济于事。

我发现这同学不完成作业已经成为习惯了,因为他发现老师父母只是批评,也没拿他怎样,惰性也就养成了。

四树立形象榜样进行教育培养

树立班内劳动积分子,常在劳动工作过程当众表扬,并及时提倡鼓励同学向其学习。例如,这次期中考后,天气开始热,教室与老师办公室后有条滴水沟,长久的积淤,形成垃圾成堆,虫蚊开始多起来。为此我组织同学清除垃圾,在清除过程中树立几个典型,并当场提出表扬,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五从建立好习惯到“习惯成自然”

什么是“习惯成自然”呢??

习惯成自然篇2

经常做着相同的事

经常走着相同的路

经常厮守相同的人

这便就养成了习惯

习惯了的事情就会重复

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了的事情

有的人习惯了独守,便专找树林和山脚

有的人习惯了热闹,便到处去寻花访草

有的人习惯了游戏,便把人生价值降低

有的人习惯了夜读,便每天陪伴着星空

有的人习惯了自饮,便把茶碗酒壶擦如明镜

有的人习惯了逛街,便到那都带个拎包的人

有的人习惯了情不自禁,见了高山大海就会放声吟咏

有的人的习惯可以效仿

有的人的习惯要绝对远离

不要把习惯看成了自然而然

也不要把习惯看成理所当然

良好的习惯是美丽的

就像山脉永远挺立

就像水溪永远柔情

假如你让山脉柔情

假如你让水溪挺立

你便是所有人眼里的怪异

我习惯了爬在印好的方格里

一切美好便从脑海里流溢

我习惯了表述发自肺腑的话语

每个笔画都是诗情画意

我习惯了对着镜子照自己

也就减少了和他人的攀比

我习惯了走自己认准的路

何惧它坎坷与崎岖

我习惯了陪伴熟悉的你

也就把所有的秘密藏在心窝里

我习惯了午夜静静的回忆

也就有了奇思妙想的诗句来赞美你

我习惯了我的习惯

我也会改变我的一些习惯

只要星光依然灿烂

乌云自然会飘散

习惯了的习惯

习惯成自然篇3

学习习惯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学习习惯:凡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习惯都是学习习惯,无论课内课外、学校家庭和社会。狭义的学习习惯:专指在校学习或与在校学习相关的习惯。本文只讨论狭义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涵盖一切学习活动。听讲,读书,写作业,提问,答问,质疑,预习,复习,应试,每个环节都有个习惯问题。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好的习惯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不良学习习惯则会给学习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习习惯对学习结果有决定性的作用。有鉴于此,家长和教师就容易产生一种很主观的教育思路:既然学习习惯如此重要,教育者只要搞清哪些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把它们拎出来,然后着力加以培养,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学习自然就能上去了。可惜,这种思路太一厢情愿了,太粗陋了,学习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学习习惯也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

事实上,学习习惯是没有办法统一的,因为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简单的习惯比较好统一,比如洗手的动作,比如走路右行,这些习惯比较好统一,也比较好培养。越是高层次的行为,越不适合这么训练。学习方法,就绝对不适合统一。很多教师发明了什么“三步学习法”“四步复习法”,硬行以此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愚以为这是很外行很蛮横的做法。你可以把此种方法推荐给学生,但绝不能逼迫学生形成此种统一的学习习惯,习惯最好个性化。有的孩子听讲习惯从头到尾专心致志,有的孩子就只注意听最重要的部分,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听讲,而喜欢自己看课本,你很难说哪种习惯好,哪种不好。课前预习,对有些孩子(慢热型)是有利的,对另一些孩子就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害处。而我们的教师和家长的所谓“培养学习习惯”,指的往往就是一刀切的习惯,他们没有培养个性化习惯的能力,甚至毫无此种意识。这样,他们的培养习惯实际上就成了“按我说的做,就能形成好习惯”,这是很独断的,不科学的,多半是不成功的。另外,教师和家长所谓的学习习惯多指外部可以监控的行为习惯,比如上课是否注意听讲了,作业是否完成了,等等,其实更重要的习惯是内部的思维习惯。人的思维是各有习惯的,即所谓思路,这个东西比行为习惯更重要,但家长和教师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或者没有能力加以判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培养学习习惯如果停留在外部行为习惯的浅层次,即使成功了,也只是保证学生能有个令人满意的学习“姿态”而已,真正的学习质量是没有办法保证的。很多师生都没有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思维习惯,结果就造就了很多的书呆子。

我并不是反对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正相反,我认为培养良好习惯是教育者的基本功。问题是家长和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时候,最好采用“超市”式的推介方法。就是说,把各种各样确实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哪种更适合自己。如果孩子缺乏选择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适当指点,但要采取“建议”的方式,不下命令,最重要的是让实践证明该习惯是否适合他本人。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学习习惯,当然可以指出,但同时必须给他推荐替代的办法,不能光批评,一般也不可以硬性改变其习惯。任何学习习惯(无论好坏)的养成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专家说至少需要100天),在培养和改变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必须耐心。急于求成的家长、教师不但难以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会促使孩子形成和你对着干的习惯。

不同类型的习惯,养成方法也不同

有老师和我讨论习惯的养成。

小熊老师问:

我最近在读林格的书,其中谈到一点:习惯培养是有阶段性的,小学生、幼儿园主要培养动作性习惯,即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行为动作,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中学生主要培养智慧型习惯,主要涉及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心理反应倾向等,比如做事有计划、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

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您能不能根据您的经验,从实践方面简单谈一谈习惯培养的阶段性。

泥潭老师跟帖说:

看了王老师的评论,我特意从网上找到了叶圣陶先生的原文《习惯成自然》,叶老举了走路与说话的例子,然后他接着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他的思路是从“走路与说话”推广到“无论哪一种能力”,这里他使用的是逻辑上的类比推理,但是,叶老可能没有注意,使用类比推理推导出的结论是否合理,要看这两种类比的具体情况。

王老师认为人走路与说话的习惯更多出自本能,后天只不过是发展了先天的本能,的确是这样。但人的很多别的习惯就和本能离得太远了。比如写字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甚至遵守规则的习惯,这些更多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基本以先天的本能发展出习惯和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习惯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它们遵循的规律可能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可能是自然而然的,后一个恐怕就不那么自然了。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年张悟本吃茄子喝绿豆汤那套盛行的时候,我的一个亲戚从遥远的地方打电话劝我要生吃茄子,因为大家都知道,炒菜的时候茄子吸油,所以到了人的肠胃里,茄子也一样能吸大量的脂肪。我觉得很可笑,炒菜时茄子吸油,主要是物理作用,因为茄子的组织松软,有很多孔隙。而人的肠胃吸收营养,主要是分子水平的生化反应,和炒茄子完全是两码事。它们是不能类比的。我觉得上过高中学过生物的人想想就应该明白。

类比推理的用处非常多,比如鲁班被齿状的茅草割破了手指,这激发了他的灵感,发明了锯子。这就是类比推理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文学艺术中,类比更是比比皆是。比如我们中国古诗中的赋比兴。但文学艺术的规律和自然科学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我曾经看到一个说法,说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类比推理,似乎和我们祖先的具象思维有很大关系。我不敢说“中国人”怎样怎样,可是我们教育界喜欢类比推理的特别多。

小熊老师和泥潭老师的发言提醒我们:必须给习惯分类,笼统谈习惯,研究无法深入,操作起来,也很难成功,因为不同类型的习惯有不同的“养成”方法。我到网上查了查,没什么收获,倒是见到一些“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之类的忽悠。没办法,只好自己来。

我试着把学生的习惯分成这样几类:

1.生活习惯

2.人际交往习惯

3.课业学习习惯(狭义的学习习惯)

4.思维习惯

5.心理习惯(比如情感习惯、自我认知习惯等等)

我把1、2两种习惯看成“硬”习惯,外显的习惯,4、5两种习惯看成“软”习惯,内藏的习惯,而把第3种,看成中间类型的习惯。

这五种习惯都是可以训练的,但是:

第一,越是后面的习惯,对训练主持者的素质要求越高,前两种习惯谁都能“培养”别人,从第3种开始,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做了。

第二,越是后面的习惯,培养时,越应减少强制因素,否则就会失败。

我知道这几种习惯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它们有交叉的部分,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分法了。欢迎读者批评。

培养习惯:“所以然”比“当然”更重要

这里有海蓝蓝老师提供的二则资料: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贪吃零食,不爱写作业,甚至是旷课逃学。那么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的习惯培养与他之后的人格塑造,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历经10年,对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童年教育做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这148名杰出青年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这些人在童年时代就集中体现了6个习惯特点:自主自立,意志坚强,友善合作,明辨是非,选择良友,做人道德为先。与此相反,在对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也有着共同的习惯特点:厌恶学习,不知礼节,好逸恶劳,亡命称霸,是非颠倒,荣辱不清。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明显看出,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最大差异就是习惯的不同,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坏习惯让人麻烦终身。

――孙云晓:《五个习惯影响孩子一生(央视讲演要点)》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呢?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和综效、不断更新。作为父亲教育的最大受益者,肖恩・柯维延续了其父史蒂芬・柯维的惊世智慧,其总结出的7个习惯又是什么呢?积极处世、先定目标后有行动、重要的事情先做、双赢的想法、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协作增效、磨刀不误砍柴工。

――孙云晓:《七个习惯影响了三代人的命运》

孙云晓先生告诉我们,五种习惯,七种习惯,影响人一生,甚至影响三代人的命运。这当然有警示作用和认知作用,但是愚以为,这些意见,只对那些“尚未认识到这五种或七种习惯的重要性”的人,有一些意义,而我们多数人似乎都知道这些习惯是好习惯,都巴不得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有这些好习惯,只可惜常常不能如愿。为什么?这才是我们最想知道的,可是孙云晓们往往在这个问题上言之不详,令人遗憾。他们强调了某种东西,让我们知道了其重要性,或者我们其实早就知道,在此被强化了一番,这都属于“知其当然”,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们“所以然”,于是我们收获就很有限了。说得难听点,这类文章,都有点“布置任务”的味道。告诉读者,此事重要,你一定要重视,你去办去吧!完了。

恕我直言,叶圣陶先生关于养成习惯的论述,也有点这种味道。叶先生告诉我们好习惯如何如何重要,又告诉我们“习惯成自然”,可是这些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们不知道的是为什么我们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努力有的成功,有的就很失败。叶先生对此说得并不详细(主要讲以身作则)。比如李双江夫妇,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做电视节目时很有信心地说:“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不坏,因为我们给他的都是正面的东西。”结果李天一恰好走到反面去了,“习惯”不但没有“成自然”,反而成了“不自然”。我相信李双江夫妇肯定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为什么事与愿违呢?我想,家长若并未做出反面榜样,那一定是他们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犯了自己不曾觉察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违背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某些规律,所以造成了失败。我见过很多人品相当好的家长,孩子不成样子,这不是用“以身作则”解释得了的。怎么回事?作为教育者,这才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果不深入研究“所以然”,则你把养成良好习惯的口号喊多么响也是没有用的。就好像“因材施教”,喊了上千年了,进展有多大?然而其重要性人人认同,无人反对。所以我希望,关于培养良好习惯,我们最好还是钻进去,没完没了地追问“为什么”,争取多知道点“所以然”。我认为这才是对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前辈最好的纪念。

习惯:培养的、养成的、生成的、预设的

在2013年的亚洲博鳌论坛上,《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记者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您今天的成就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多大关系?”

达尼埃尔说:

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对我后来的研究生涯影响很大,事实上,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是个研究人员。我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强,我会把花摘下来,一片一片撕开,观察里面到底是什么结构。我从小敢一个人与全班同学争辩,最后结果通常我的答案是正确的。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我从来不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但还过得去。我上小学期间,有一次老师把我妈妈叫过去说,您的孩子很聪明,但学习不太用功,您是希望他成绩好一些,还是保留他的天分?我妈妈说,希望我的儿子保留他的天分。于是,我没有花过多时间在提高学习成绩上。

(《环球时报》2013.4.12第13版)

达尼埃尔在采访别强调“自由地思考,批判地思考”。对于科学家,这是极其重要的思维习惯。现在我们要问的是,达尼埃尔的这个良好习惯是从哪儿来的?是学校培养的吗?看来这不是主要的,母亲对此起的作用比教师大。但我们应该向达尼埃尔的这位小学教师致敬,因为他并没有强迫达尼埃尔把精力主要用在提高学习成绩上,他是让达尼埃尔的母亲自己选择“提高成绩”还是“保留天分”。如在我们中国,教师十之八九会把“不用功”作为一个大缺点、大大的“不良习惯”告诉家长,而且肯定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否则就会指责家长“不负责任”。可见,究竟什么是“良好习惯”,不同的人看法也会不一样的。但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习惯的来源。我注意到,达尼埃尔的思维习惯,除了家长和学校的影响之外,好像还有先天的因素,他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强。我在研究学生早期记忆(一般是六岁以前的记忆)里经常发现,幼儿的许多记忆显示了他们未来可能会有的习惯,比如探究习惯,人际交往方面的习惯,人际关系重视纵向还是横向的习惯。我们甚至能从早期记忆中看出他长大是学文的还是学理的,有时还能看出他的职业倾向。这是用“培养”、“养成”,甚至“生成”都无法解释圆满的。恐怕我们得承认,有些习惯,具有“预设”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一生下来,心里就装好了某种习惯的种子,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我孙子胖胖两岁了,我正在观察他。我发现他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是弄一辆玩具车往前推着玩,乐此不疲。我看着他的动作,感觉何其熟悉,一下子想起我儿子小时候,也是最喜欢这个动作。不过他那时是在沙土堆上,推一个木块做的简陋的玩具坦克,他能没完没了地推呀推,记得我那时很奇怪他为什么不烦。我当初绝没有刻意培养我儿子这么个玩法,现在我和我儿子也没有刻意培养胖胖这种玩法,可见,这两代人脑子里一定有某种类似的“软件”(我好像也有),设定了这种动作,而这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关联的。我还发现胖胖对圆形的旋转的东西(比如钟表和汽车方向盘)特别敏感和喜爱,这里应当有他未来思维习惯甚至行为习惯的密码,我正在慢慢解读,以便因势利导,培养他的习惯,而不是把我自认为“良好”的习惯强加给他。很多家长都有这个经验,带孩子去游乐场,有的孩子什么项目都喜欢,有的孩子则只喜欢某些项目,有的全都不喜欢,就在那儿看着。这是无法完全用后天培养和外部影响解释的,你只能承认,他们压根基础就不同。

我的初步结论是:人的习惯,绝不单纯是家长、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培养”的,应该还有不少成分是无意中受周围影响“养成”的,还有些成分是自己主动“生成”的,还有些成分则是遗传因素“预设”的。至于某种习惯的形成,究竟哪个成分占多大比例,这太复杂了。比如达尼埃尔“自由地思考,批判地思考”的习惯,可能“预设”成分占的比例就比较大,而他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后天培养的作用就更大一些。我感觉越是软习惯,越是内在的习惯,“预设”和“生成”贡献率越大,而越是硬习惯,外部行为习惯,后天培养和养成贡献率越大。而我们目前学校里流行的“培养习惯”的说法,其实主要是指外部行为习惯,虽然也很重要,但既狭窄,又浮面。我们的教育是肤浅的。

真实的习惯是一种“化合物”

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了。愚以为,这都是很正常的。像前面提到的科学家达尼埃尔,如果学校非要培养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把聪明用在追分上”的习惯,他肯定会反抗,这并不是不尊重老师,而是学校的习惯培养违反了他的心灵“预设”,无法形成“化学反应”,无法整合。

但这么一来问题也就来了。一个孩子一个个性,谁知道他的“预设”是什么呀?如果总是担心学校的训练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那还要不要培养良好习惯?干脆放任自流得了。显然不能如此。学校是一个组织,任何一个组织都得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否则无法正常运转。你共鸣也罢,不共鸣也罢,对不起,该遵守的规矩,你必须遵守。

习惯成自然篇4

大陆地区的朋友也许会纳闷,烤肉与中秋节究竟有什么关系?中秋节的传说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则据传与元末朱元璋起义抗元有关。相传当时汉人不甘心受蒙古人统治,有志之士纷纷想起义抗元,为了整合抗元之士,朱元璋阵营便将传递讯息的字条包入饼内,字条上写着“八月十五日杀(蒙古人)”,以此通知伙伴起义。后来,流传下来,就成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了!然而,综观历来所有关于中秋节的传说,都找不到任何与烤肉相关的传说与渊源。台湾这股在中秋月圆之夜烤肉的风气究竟从何而来呢?

台湾独有的中秋节烤肉习惯,是近30年来逐渐兴起、养成的,而且很有趣的是,这个烤肉风气,并非起源于类似月饼背后有个历史故事,也非起源于政府机关推广。烤肉风气的起源,其实是1980年代中期,台湾两家知名的酱油品牌竞相推出烤肉酱,于中秋节时展开广告宣传大战,其中一家主打“一家烤肉,万家香”的口号,另一家则以“中秋夜,烤肉夜”做为广告主轴,当时密集的广告宣传,成功地炒热了中秋节烤肉活动,当然也促成烤肉酱的销售佳绩。时至今日,在台湾,“万家烤肉,万家香”甚至成了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应景活动。

回顾起来,烤肉酱产品是个既成功又有趣的营销案例。烤肉酱引发的中秋节烤肉习惯,估计形成的时间不超过5年,竟然追上了长达700年的吃月饼习俗,成了台湾另一个中秋节特色,有值得我们营销人参考学习其成功之处。我们或许可以从最简单的“4P理论”来分析,首先从产品面来看,“烤肉”这个产品与传统的月饼其实有着产品差异化;烤肉需要比较多的人参与同乐,甚至人越多越热闹,也越能分享更多种类的食材。同时,烤肉过程需要等待,等待时间创造了家人聊天、相聚的欢乐时光。烤肉活动的这些特色,与中秋节诉求团圆的情境相契合。尤有甚者,烤肉的气味容易飘散,隔壁吃月饼你不会发现,但隔街有人烤肉,一定会提醒您“中秋节到了”。这些差异化特色,很自然地让烤肉成为吃月饼之外的另一种聚会活动选择。同时,烤肉用品因为单价低,再加上众多渠道带来的便利性,都推波助澜让烤肉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中秋节活动,而最终有了5年的习惯追上700年习俗的烤肉营销案例。

以烤肉作为产品,瞄准大众中秋节家人团圆的习俗,提供一个可以让家人团圆相聚,同时享用与平常不一样的烤肉晚餐,这样的“营销规划”对很多人而言,自然比月饼更有吸引力,颇值得我们营销人思考学习。细心观察,找出消费者的习惯,然后将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就有机会成功地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把我们的产品或服务当成他们的习惯之一,进而建立更庞大的、固定的消费群体。

年轻朋友看电影时,喜欢吃的爆米花,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爆米花份量大、容易取用,方便与身边的人分享。淡色、低油的原料,即使掉落身上也不致于明显弄脏衣服。爆米花的这些产品特性,都符合了看电影这项活动,着重与友人互动的感觉、在关灯环境中进行的特点。所以,爆米花很自然地成为世界各地观众看电影时最受欢迎的零食。

我们每个人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其实有许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习惯,而这些习惯的背后蕴藏了巨大的商机。上班前的一杯咖啡,过生日时的生日蛋糕,情人节的玫瑰花与巧克力,甚至结婚时的钻石戒指,都可以看到“习惯”带给我们的商机。

习惯成自然篇5

美国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约为1.22米,这个有整有零的奇怪标准,就是英国铁路的标准。美国的铁路最初是由英国人建的,所以沿用此标准。英国最初制造有轨电车的人是造马车的,马车的轮距就是这个标准。而马车轮距的标准又是罗马战车的标准,因为英国的许多长途老路都是当初罗马人为其军队铺设的,1.22米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那么,为什么偏偏是1.22米呢?谜底终于找到了:这是两匹并排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于是,现代化的美国铁路,就这么不明不白地限定在马屁股的宽度之中了。

二战时,鲁尼在英国空军部队当后勤兵,负责给战斗机做保养。部队规定,战机的皮革座椅要用骆驼粪来保养。这让鲁尼苦恼不已,因为粪便的臭味实在难忍,可又不能违反规定。半年后的一天,由于骆驼粪短缺,鲁尼暂时闲了下来。望着那些不能保养的战机,鲁尼问战友:“既然迟迟等不到骆驼粪,为何不用其他东西代替?”战友笑着说:“就数你脑瓜好使?既然部队规定必须用骆驼粪,就说明它有特殊的功效。”鲁尼本想继续追问,可听着战友们嘲讽的口气,就没再吱声。不久,参加过一战的父亲来部队探望,看见鲁尼正忙着用骆驼粪擦拭座椅,便疑惑地问:“你们怎么还在用骆驼粪养护皮革?”鲁尼理直气壮地答:“我们一直如此,这是规定。”父亲想了想,笑着说:“当年我们在北非沙漠地区作战,有大量的物资需要骆驼运输,可驾驭骆驼的皮具是用牛皮做的,骆驼闻到那味道,就会赖着不走。于是,有人想到用骆驼粪来擦皮具,这样就能盖住牛皮的气味,果然骆驼就听话了。哪料30年过去了,你们却将这方法沿用到飞机上,太可笑了!”听完这话,鲁尼将信将疑,随即去翻阅了史料,结果正如父亲所言。

雕塑家罗丹拜在巴耶老师门下学习雕塑。一天,巴耶教学生们如何雕刻植物。只见他握着一把大雕刻刀,很快雕好了一朵玫瑰花。这时,有人来找巴耶,他便交代学生,让他们好好练习,自己有事要出去一会儿。老师离开后,罗丹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和好友爱德华比赛,看谁雕刻的玫瑰花又多又好。爱德华雕刻了没几下,就揉着酸痛的手臂抱怨道:“雕刻这种花,为什么要用这样笨重的雕刻刀呢?倒不如换一种更小巧的刀!”罗丹立刻摇了摇头,说:“虽然我也感觉用这种大雕刻刀有些奇怪,但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定有他的道理,还是不要轻易改变吧!”几个小时后,巴耶回来了,当他看到罗丹和爱德华的“杰作”时,不但没有夸奖他们,反而皱着眉头问:“你们一直在用这种大号的雕刻刀吗?”罗丹赶忙点了点头。巴耶却非常失望地说:“刚才我给你们上课时,因为一时找不到小号的雕刻刀,才临时用大号的演示了一遍。没想到你们居然一点都不懂得变通!”罗丹羞愧难当,并以此事为鉴,终成一代大师。

习惯成自然篇6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教育;秃头论证理论;谷堆论证理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在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包括与同学相处融洽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尊重师长的习惯;在纪律方面良好的习惯包括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的。现在的我们学生大多是90后,号称自己是新新人类,他们成长在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大环境中,而且在小学,初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突然要约束制约他们,他们的敌对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的工作也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对我们的学生丧失信心,他们还是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防微杜渐,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习惯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先从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每年新生入校时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同时对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一天的军训。军训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军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着装统一,发型合格,端正姿态,行动迅速,令行禁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娇气,在家娇生惯养,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的不在少数,高二,高三的学生在度过了一个假期,很多不良的习惯又开始滋生,蔓延。记得看过一个“秃头论证”理论。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质的变化。军训给我们的学生戒除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多数同学在经历了军训后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学习自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也逐渐的有了团队意识和荣誉感。记得一位学生刚入校时,被子不会叠,连自己的袜子也不会洗,因为在家依靠父母已成了习惯,可是在参加了军训后,在教官、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逐渐摆脱了依赖心理,慢慢学会了自己动手,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进步,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还有高二,高三的同学在经历了一天的军训后,仿佛又回到了高一军训时,那种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很自觉的在老师的监督下回归学生本色。特别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竞争如此激烈,大浪淘沙,我们不可能在父母的庇护下度过一生,我们必须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本领,锻炼自己,以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基础教育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学习习惯的生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生成要遵循着习惯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

我们学校是一所地处乡镇升学率三流的高中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看过一个“谷堆论证”理论,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不能;再加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还不能;但一直坚持下去,谷堆形成了;而这在开始是被否定的。这个理论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它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循序渐进,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注重反复,强化训练。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过了最佳培养的年龄阶段,但是学生高一刚入学时,我们班主任极力配合各任课老师,从细微处入手,严格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例如,一个学生上课没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如果老师没有及时提醒他,久而久之他就以为上课可以不用记笔记是理所当然的,很多内容因为没记下来而导致课后没法及时复习巩固,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到成绩的提高。所以,高一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建立笔记本。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这样,有部分学生即使以前没有记过笔记,在看到别的同学做笔记后也开始主动地做了,而且我们不时地检查批阅。我们还要求学生作业本。做作业是学生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学生的作业质量要高,无论是正确率还是书写,一定要端正态度,认真独立完成。另外,我们各科课前印刷学案,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工作。这样,一步一步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建立了起来,学生学会了学,也为今后自主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映射其他行为习惯,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小学数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整

    - 阅0

    小学数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篇1转眼间,我在数学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

    餐厅服务员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3

    - 阅0

    餐厅服务员转正工作总结篇1能够以服务员的身份在餐厅工作着实令人感到庆幸与愉悦,对于在求职路途中历经艰辛的人来说这份工作的到来无疑是令人倍感珍惜的,也正因为如此我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