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施工方案(6篇)

来源:收集

地铁工程施工方案篇1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

1地铁工程的施工特点及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国内许多大城市相继修建地铁。目前,我国隧道总里程7000km以上,而且每年还以450km以上的速度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在地铁建设施工阶段,国内采用的较成熟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明挖法、盖挖法、浅埋法、盾构法和矿山法等5种[1-2]。

由于地铁大多建在人口密集、经济繁华的城市,项目投资又大、建设期长、技术复杂,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如:地理位置特殊、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高、工程量巨大、涉及工程专业多、地下和露天作业多、施工过程与周边环境状况关系密切等),所以,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隐患。

2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案例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搜集到我国相关几个城市的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虽然事故案例并不全面,但通过对这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铁事故的分析,仍然可以从不同方向和视角揭示地铁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和事故发生的规律(见表1)。

以上是对北京、西安、深圳三个城市在不同年份的地铁施工事故的整理,从案例中可以看到,造成地铁施工事故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坍塌是发生频率最高,也是危害最严重的事故;同时,由于地铁施工环境的特殊性,渗漏在南方水域发达的地方较易发生,且很多由于初期不重视,小渗漏慢慢变成大事故.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UDC658.382GB)》,选取几类发生频率较高的地铁事故类型,其余统一归为其他伤害.对近十年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按事故类型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3]。

结合案例可以看到,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因地质问题、施工管理问题等造成的坍塌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事故;另外,水害、火灾、机械伤害以及物体打击是另外几种发生频率较高的事故.这些事故往往并不是单独发生的,在许多的情况下,一些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安全事故。

3相关地铁实例事故分析

3.1事故概况

2008年11月15日,某地铁站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八车道的风情大道塌陷长度100多米,塌陷深度20米左右,边上的河水倒灌向塌陷的地铁坑道内,工地结构性坍塌造成自来水钢管断裂,大量水涌出淹没事故现场,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4]。

3.2事故原因

(1)设计方因素,设计方案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问题是地下连续墙设计埋入土体深度严重不足,不能有效抵御大量的车流活载以及土体遇水饱和度等,造成整体坍塌;

(2)施工方因素,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架设不及时;开挖后的垫层未及时浇筑;部分施工人员属于临时工,经验不足;

(3)业主方因素,不合理的压缩工期赶进度,压低工程造价;

(4)环境因素,该站属于江流域的孤独地带,即为沙土和软土过渡的地带。

地表层下30多米主要是软土,软土的含水量高、可压缩性大、强度低,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基坑外的软土层对四面连续墙以及基坑底部产生了强大的挤压力,最终连续墙及基坑被强大的软土挤压力冲破,发生坍塌事故,坍塌事故后,又引起次生灾害,旁边河水倒灌,发生水害。

3.3抢险方案

在原基坑地下连续墙的基础上,再打一道桩,浇注防渗墙加固基坑,同时在上面加冠梁,待这些支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挖施救。

3.4事故分析

通过对地铁站坍塌事故实例分析,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事故发生后不仅仅要追究施工单位现场的安全责任,还要认识到勘察、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的责任,综合分析查找施工中安全影响因素,及早做好相应准备和相关预防工作,提高警惕,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4地铁施工安全的防护建议

近年来,许多已建和在建的地铁工程,由于施工过程中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过程存在缺陷,从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5-6]。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工作。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存在多头管理和立法空白,地下工程开发与施工大多各自为政,施工经验不足和安全意识缺失导致事故频发,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施工管理亟待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安全控制体系及有针对性的监管办法,结合相关的事故案例给出以下几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护建议:

(1)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具有难见性,需要尽快完整收集地铁沿线相关的地质、水文、地下管线等勘探资料,从系统总平面布置到每一个局部结构都要按照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2)注重工程质量,尤其是围护结构的质量,围护结构的实体质量和止水效果关系到基坑开挖的结构安全,高质量的围护结构和可靠的支撑可以起到预防坍塌事故的效果;

(3)在地铁施工实施前,要对参与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规程;

(4)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防止设备带病作业;

(5)应在地铁及其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建立严格的立法和相应的政策及施工规程,使施工管理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6)对于地铁建设中出现的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明确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7)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发现事故征兆,必须立即采取果断的措施进行处理;

(8)及时针对地铁及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施工技术的难点和关键点,依据相关标准,给出施工技术评价。

5结语

目前,国内有北京、上海、西安、深圳、广州等十多个城市地铁线路已经投入运营,福州、青岛、长春等地正在进行地铁施工,全国还有十多个城市在申请建设地铁工程.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的发展阶段,但各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以具体案例为背景,从一个侧面分析了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注意事项,有助于减少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唐丰.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J].安全与健康,2010(1):36-37.

[2]钟春玲,叶增.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新技术发展概述[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6):7-10.

[3]邓小鹏,李启明,周志鹏.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规律性的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9):87-89.

[4]周志鹏,李启明,邓小鹏,蔡园.基于事故机理和管理因素的地铁坍塌事故分析.2009,19(9):139-145.

地铁工程施工方案篇2

【关键词】信息化;施工技术;地铁基坑施工

前言

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地铁开始广泛的兴建起来,为人们的生活出行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保障地铁基坑施工的质量安全,以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基坑支撑方案得以优化,施工流程更加简化,工作效率得以显著的提升。通过信息化设计与施工,严格的予以监测和控制,有效掌握与地铁基坑施工的相关信息,实时控制和调整施工的进行,保证地铁基坑施工的质量。

1.地铁基坑施工中信息化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将基坑的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地铁基坑工程施工的关键性要点,尤其要保证基坑支撑体系受力平衡,以满足基坑结构稳定性的要求。支撑体系立柱与钢支撑的连接是十分关键的内容,支撑节点处承载的压力影响着整个基坑结构的承载力,往往会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支撑体系立柱的侧面弯曲,进而导致承载力的下降,基坑结构的稳定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另外,地铁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对桩移、桩体内钢筋应力、钢支撑轴力以及地面沉降都是地铁基坑施工的关键性内容,与地铁基坑施工质量安全有密切的关联。地铁基坑施工的监督检测工作发挥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得以有效的应用,对地铁基坑施工严格的予以监测和控制,有效掌握与地铁基坑施工的相关信息,得出合理化的施工方案,对地铁基坑施工进行有效的预测,在实践当中的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使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功能更更加全面,对地铁基坑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有着积极的影响[1]。

2.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施工工序的简化

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应用,使地铁基坑施工程序变得更加简单,省去了许多程序。在进行地铁基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开挖到底后,对施工底板垫层和防水层进行浇筑底板、拆除支撑等操作,进行站台层下部侧墙的施工;其次,将站台层的下部侧墙部分支架和模板予以拆除,架设支撑换撑,进行站厅层剩余侧墙和中板的施工;第三,继续进行支撑的拆除,同时进行站台层部分侧墙和立柱的施工;最后进行部分侧墙和顶板的施工,拆除剩余的支撑和换撑,进行压顶梁施工,施工完成之后,分层回填基坑[2]。

2.2施工方案的优化

在地铁基坑施工当中,根据施工工期的要求,在简化施工工序的基础之上,进行地铁基坑的连续墙变形、支撑轴力的有效监测,并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以数据为参照,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从结构换撑着手。首先,将其中的多道换撑改换为留撑,基坑施工工序得以有效的简化,节约了施工的时间,同时提升了施工效率,并有效控制成本,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其次,在该过程当中,结构支架施工的方法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是针对留撑处支架搭设问题,需要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和解决,充分利用信息化施工技术,有效的予以控制。随着地铁基坑施工程序变得越发的复杂,留撑拆除以及墙面处理工作都是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对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予以完善。在信息化施工技术的作用下,一次性拆撑得以实现。在地铁基坑施工现场,需要在留撑施工之后,再进行留拆除,进而对连续墙变形、支撑轴力等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测,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确保基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将留撑改为正常拆撑:通过信息化施工技术的监测作用,得到全面、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并结合施工调查,对底板施工、支撑拆除以及留撑轴力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当底板部分施工完成之后,拆除连续墙上的两根留撑。利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并对连续墙变形以及支撑轴力进行跟踪监测,以有效掌握和了解监测数据,以详细的了解连续墙及支撑变形受力的情况。在确定连续墙及支撑变形受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拆除所有留撑全部拆除,整个过程需要严格的进行监测,保证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信息化施工技术也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价值[3]。

3.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3.1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设计

在地铁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予以详尽的掌握和了解。为了减少水土压力,在满足环境和地质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取消换撑操作,在保证地铁基坑安全施工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进行底板和站台层下部侧墙施工,并进行设计检算,以保证施工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由于其支架对围护结构具有被动支撑的功能作用,因此不需要采用换撑方法。提升围护结构的强度,保证围护结构的配筋率达到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设计的要求。加强中板顶上的支撑,围护结构变形及钢支撑受力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双拼支撑或型钢支撑予以保障。同时能够有效解决部分成本,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工艺简单,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地铁基坑施工当中的有效应用,对加强施工监测和控制,有效掌握与地铁基坑施工的相关信息,得出合理化的施工方案,保证地铁基坑施工安全平稳的进行下去[4]。

3.2地铁基坑信息化施工

首先结合地铁基坑施工工况,并参考施工环境的水文地质条件,予以监测分析,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有效掌握围护结构及支撑的变形受力。参考以上条件,完善设计和施工方案。其次在地铁基坑施工过程中,通过站台层下部侧墙施工支架的水平支撑来代替换撑,前提是站台层下部侧墙施工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地铁基坑施工工序得以简化,施工难度自然也相应的降低。第三,根据监测数据来进行地铁基坑施工的改进与调整,充分发挥信息化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正常拆撑数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围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完全可以取代换撑的施工方法[5]。

结论

作为地铁建设施工的重要内容,地铁基坑施工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地铁基坑施工有着积极的影响。结合地铁基坑施工的要点,对相关施工技术予以改进和完善,为地铁的安全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简化施工工序、优化施工方案,规范化施工作业,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地铁基坑施工中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地铁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浅谈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1:169-170.

[2]范传斌,张宏军.信息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4,11:1219-1222

[3]刘绍云,张有勇.信息化技术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24:104-105.

地铁工程施工方案篇3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文件;归档

一、铁路工程建设文件档案的作用

工程项目文件归档对于工程项目的运营以及资产管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铁路工程项目的不断扩大,工程复杂化,这就更需要做好文件工作,及时整理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问题,便于日后的管理。文件归档主要作用由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铁路项目施工质量

铁路工程施工中的文件不仅记录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问题,试验测试包含的实验数据,还包含施工项目的招标以及投标内容。招标投标的文件整理有利于提供可靠的证据,更好的约束施工方认真、负责的履行好合同,完成施工项目规定的内容,这样就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项目施工的质量。

(2)、有利于减少项目施工的经济损失

铁路工程施工项目庞大,需要的人力、物力都非常的巨大,在这过程中,如果有人非法挪动资金,占用公款,都会变得容易。而如果建立好文件归档工作,对于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经费都记录下来,会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更好的确保经费用到实处。

(3)、有利于未来项目施工的发展

项目施工文件包含施工的各项内容,整理好后对于以后项目施工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提供经验,利于未来项目的施工。

二、当前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不健全

当前文件归档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这样就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对文件归档不重视,意识淡薄,管理层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造成从上到下责任心都不强,文件归档工作得不到落实,影响文件归档的发展。

2、文件归档资料不全

由于铁路施工项目周期非常长,并且工程复杂,这样在工程施工阶段需要整理的文件非常多,归档工作量很大,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分工不明确,收集不完整就容易造成文件资料不全,无法将有效的文件资料及时归档,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三、对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文件归档的建议措施

1、完善工程项目文件归档方案细则

一个好的文件方案细则不仅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确保施工运行更加有效率,还能确保地方不同设计质量提高,更加标准化。目前,随着国家铁路项目的不断扩大,各地都有铁路项目实施,而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铁路项目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工程项目文件出现很大的不同,质量也会出现差异。为了使得各地区铁路文件归档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需要加强工程项目文件的归档方案建设,建立标准的方案细则,可以让不同工程项目因地适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改变。如果没有完善的工程项目文件归档细则,不同地区铁路工程项目归档会出现更加的不标准,造成差异化日益扩大,不利于日后的发展。

2、做好工程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铁路建设更加有效率,提高工作进度,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与设计、施工单位做好及时的沟通,尤其是关于合同方面的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法制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施工项目需要依法办事,项目双方需要建立合法合同,而为了能够明确施工过程中项目质量等问题,需要加强合同文件的内容,比如说施工质量、工程移交、执行标准等等。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督促双方履行合同,承担各自的责任,将施工注意事项通过合同合法化,不仅有助于文件的归档,还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进展。

3、确保文件资料齐全,做好整理工作

铁路工程施工项目文件的整理工作一般需要具体施工项目的工作人员负责,工作人员根据资料内容的不同,有可能需要不同职业的人员参与到文件整理中,比如说技术方面的资料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整理;试验测试方面的资料就需要实验人员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将内容整理成标准资料;其他管理工作文件就需要施工过程中负责某个具体子项目的管理人员负责。一个完整的施工项目文件包含很多部分,因此,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收集起所有的文件资料,需要在施工开始阶段就分好工,各司其职,时时将有效资料整理起来,对于施工项目中的招投标文件、技术文件、试验文件等都需要很好的保存、汇总,在各个环节上力争零失误,确保文件资料的齐全,为以后其他项目施工提供宝贵的资料经验。

4、管理层需要加强文件管理工作

对于工程项目的文件归档工作,管理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好的管理工作,很多规定无法落实到位。尤其是建设以及监理的相关部门,更需要加强管理工作。建设部门以及监理部门如果能把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放入到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那文件归档管理工作就进展很顺利。只有在日常的管理中,认真对待文件归档工作,做好必须的管理措施,才能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提高文件归档规范化程度。因此,为了更好的加强工程项目文件归档工作,管理层需要增强意识,加强管理。

5、利用科技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铁路工程项目文件归档工作,同样可以利用信息化加强管理,提高文件归档质量水平。在工程施工项目文件归档中,可以利用扫描文件、复印文件等手段,对施工文件进行备份,建立文件数据库,对电子版文件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同时,以后检索、查找时,可以快速的从数据库中检索到,提高了文件归档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文件归档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文件归档的质量水平。

四、结束语

铁路工程项目的文件归档工作是一项繁琐但是很重要的工作,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的提高文件归档质量水平,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的文件归档管理趋向科学化以及信息化发展。(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苗江.加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浅谈.档案.2012(5)

[2]裴建华.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办公室业务.2011(4)

[3]卢华.铁路建设项目文件管理办法的编制.北京档案.2009(8)

[4]吴文杰.在建项目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的执行.中国档案.2009(2)

[5]梁淑华.浅谈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的归档.山东档案.2006(5)

地铁工程施工方案篇4

关键词:地铁工程沉降控制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A

一、地铁地层沉降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地铁工程多贯穿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地表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网复杂。沉降事故的发生将造成周边建筑物的开裂与倾斜,严重时还将导致建筑物的坍塌。在沉降过程中还对影响地下管线的连贯性,造成地下管网断裂等事故。在目前的地铁工程中,多数沉降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是施工过程的多发事故。加强地铁地层沉降控制工作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沉降事故的发生,保障地铁工程周边建筑的安全、保障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通过地铁地层沉降控制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使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得到有效实施,避免沉降事故治理造成的成本。在现代地铁工程施工中,加强地铁地层沉降控制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管理与控制的关键与重点。

二、地铁地层沉降因素分析

地铁地层沉降的主要因素主要受涂层自身特点以及岩石层特点所决定。地铁表层地层土体由土基骨架作为支撑,在地铁暗挖过程中,这一骨架受外力作用产生了外荷载变化。垂直静压力造成了土体空隙的压缩,最终使得地铁地表发生沉降,受地质情况情况,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岩石层地质的情况发生。岩石层地质的开挖过程中使得岩石结构受力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岩层的坍塌,进而造成了地表沉降的出现,在现代地铁隧道力学研究中发现,浅埋暗挖隧道的覆盖层缺乏自承载能力,其全部荷载都由隧道的结构层来承担。而覆盖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受固结、含水量等因素极易发生沉降,而且,在开挖过程中也会在成周边土体的松弛,进而加大沉降的发生,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隧道所渗出的地下水会造成地下土层渗水通道的形成,进而使得地层失水严重。这一过程中,土层空隙受失水影响产生固结收缩,进而引发沉降。

另外,地铁施工过程中,轨道受地下水等因素影响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轨道的线性,危害到地铁行车的安全。但是轨道地基基础的沉降多发生在地铁建成后受行车反复碾压的情况,本文在此不做赘述,仅对地表地层沉降进行分析与论述。

三、沉降控制技术

资料表明,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陷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层和地下水条件、隧道埋深和直径、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方法的影响更为明显。地铁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三种:明挖法、新奥法和盾构法。明挖法由于对地面交通干扰大,且因敞开作业对周围环境千扰、污染严重,现在已经较少使用。新奥法和盾构法对环境干扰小,是主要的施工方法。下面结合地表沉陷的产生与控制措施对这两种施工方法进行概述。

(一)盾构法

盾构法是在地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施工中,先在隧道的某一端建造竖井或基坑,以供盾构安装就位。盾构从竖井或基坑的墙壁开孔处出发,在地层中沿着设计轴线,向着另一竖井或基坑的设计孔洞推进。盾构推进中所受的阻力,通过盾构千斤顶传至盾构尾部已拼装的预制隧道衬砌结构,再传到竖井或基坑的后靠壁上。盾构施工中引起的地层损失和盾构隧道周围受扰动或受剪切破坏的重塑土的再固结,是地面沉降的基本原因。

(1)地层损失

地层损失是盾构施工中实际开挖土体体积与竣工隧道体积之差。周围土体在弥补地层损失中发生地层移动,引起地面沉降。引起地层损失的施工及其他因素是:①开挖面土体移动。当盾构掘进时,开挖面土体受到的水平支护应力小于原始侧向力,开挖土体向盾构内移动,引起地层损失而导致盾构上方地面沉降;当盾构推进时,如作用在正面的土体的推力大于原始侧向力,则正向土体向上、向前移动,引起地层损失(欠挖)而导致盾构前上方土体隆起。

②盾构后退。在盾构暂停推进中,由于盾构推进千斤顶漏油回缩而可能引起盾构后退,使开挖面土体坍落或松动,造成地层损失。

(2)受扰动土的固结

盾构隧道土体受到盾构施工的扰动后,便在盾构隧道的周围形成超孔隙水压力区(正值或负值)。当盾构离开该处地层后,由于土体表面压力释放,隧道周围的孔隙水压力便下降。在超孔隙水压力释放过程中,孔隙水排出,引起地层移动和地面下降。

(二)新奥法

所谓新奥法就是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围岩本身具有的自承能力,即洞室开挖后,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及时进行以喷锚为主的初期支护,使之与围岩密贴,减小围岩松动范围,提高自承能力,使支护与围岩联合受力共同作用。采用新奥法时主要的施工方法有:全断面开挖法、台阶开挖法、侧壁导坑环型开挖法。

四、地铁工程沉降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制定应急预案的一般程序

(1)突发事故及其危险性分析;

(2)应急计划对象区域划定:根据应急救援救援力量来源的范围一般分为区域应急救援和单位应急救援;

(3)编制应急救援计划:包括技术措施和组织协调措施两个方面;

(4)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包括人才资源和设备、物料的配置两个方面;

(5)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一方面是对各方面因素的协调性的演练,一方面是发现不足实现改进的手段;

(6)应急预案效果评价与改进:应急救援方式会随着社会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持续改进以适应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变化,从而能够发挥预案应有的效能。

(二)沉降事故处置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沉降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该由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和业主三方面的人员参加,由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第一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包括财务、物资供应人员等)构成。

(2)风险分析与评估:由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沉降事故进行各个方面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3)编制应急预案:以风险分析与评价结果为基础编制沉降事故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应急预案的准确性、有效性进行审核,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使预案趋于完善。在修改完善之后,把预案通报给全体施工人员、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建设监理人员及业主,并组织对预案的学习。

(5)应急预案的实施:在实践中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6)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沉降事故的发生具有共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发生未预想到的情况。所以在生产中要做到对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

地铁工程施工方案篇5

关键词:管理;改造;施工;电气化铁路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铁路电气化施工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公司制的确立,目前我国铁路电气化施工企业几乎都全面推行了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铁路电气化施工具有工点分散流动性大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其工程项目管理有着其丰富的管理内涵,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样涉及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在今后的铁路建设中比重将不断加大,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进行论述。

2施工组织管理

2.1施工方案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是综合性工程,通常不止一个施工主体,施工期间需各个施工单位互相配合,共同协作。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前,应当与站前施工单位建立联络,了解其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然后制定相应的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编制要做到科学、合理、适用。方案要以工程采用的技术标准,适用的施工规范为基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各种外部条件中存在的不利因数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方案的实施步骤满足工程进度,尽可能做到超前筹划、提前准备、及时实施;方案中的施工方法优先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选用施工工艺、工法要因地制宜,符合该工程实际情况,给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

既有电气化铁路多为运营线路,施工中首先保证铁路的基本运输功能,因此,每个施工作业点后,都须保持电气化接触网完整和牵引供电正常。根据我国目前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的现状,通常既要进行工程建设,又要保证铁路运输通畅。施工和运输间难免产生冲突,为克服二者矛盾,常采用在保证基本运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天窗点、集中修时间进行施工。

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对电气绝缘性能要求高,施工人员安全风险大,必须有严格完善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每个作业点结束后,不得留下危及行车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临时工程中,接触网结构须安全稳固。

既有线施工有施工难度、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很多工作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依靠过渡工程,而制定一个好的过渡方案,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成本,因此,编制的过渡方案要简单易行,且有前瞻性和全局性,充分考虑永临结合。

2.2施工封锁计划

既有电气化铁路须保证正常供电,而改造中大部分作业都要求暂时中断铁路运输,停电封锁,为合理利用天窗点,减小施工对运营的影响,施工单位需编制、提交施工封锁计划。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内容,制定施工封锁计划上报运管部门,批复后按计划组织施工生产。制定施工封锁计划要充分掌握现场情况,紧密结合站前施工单位部署和进度,计划制定要具有连续性和超前性。施工封锁计划依铁路运输具体情况,围绕施工方案,结合工程施工实际进度,连续编制、合理调整、及时补充、充分利用。施工封锁计划分为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和日计划,年度计划作为框架,月度计划为施工主线,日计划则是施工的具体实现。

2.3施工协调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中,设计单位经常由于相关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不详细、运营单位大修改造等原因,提供给施工单位的施工图,不可避免会与施工现场出现差异。设计单位由于点多线长,施工现场不可能处处了解,施工单位无权对施工图进行改动,如果与设计单无及时联系,势必造成问题积压而影响施工进度。根据现场情况,有部分接触网下部工程,可以划分到站前单位施工完成,这也需要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由各设计专业之间协调好,达到最好的施工效果。

2.4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直接关系到施工生产和铁路运输能否正常进行。保证施工安全首先应保证安全投入,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安全考核。在管理人员中建立安全问责体系,高起点严要求,强化事前准备,注重过程监督。

当前工程建设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施工安全管理的理念必须提高到新的层次。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用节减安全投入来提高效益,这种做法只看到有形的投入,却没有到注意到安全事故带来的无形损失,没有意识到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企业生存的高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不能确保安全,安全生产中更要注重落实,人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才能切实作到安全生产。

3.较普遍存在的情况

3.1站前施工滞后,压缩站后施工节点

某枢纽是某线进入某岛的咽喉,在进行某枢纽改造时,站前施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不能实现节点工期,站场改造和线路拨接进度严重滞后,电气化施工受其影响,同样不能展开。根据某线开通时间安排,站前工程进行突击施工,某枢纽内遍地开花,几个点连续拨接开通,电气化施工必须紧随其后,3个月的工期压缩到一个月,人员分散时间紧迫,让人应接不暇,时刻在考虑人员、设备、材料的分配,确保安全开通。

3.2设计和施工情况变化较大

3.2.1施工现场情况差别较大。火车站一般位于市区,用地紧张,车站与公路和商住区紧邻,进行站场扩建地形限制征地困难,导致接触网下部工程施工十分困难,平面布置难度极大。某站鹰潭端岔区进行双线改造时,设计方案是在拨接点架设软横跨过渡。施工现场情况是下行路基宽阔可以进行基础施工,而上行路基狭窄,紧邻居民住宅小区,站前施工是浇注的高挡墙,不具备基础施工条件,必须更改设计方案

3.2.2施工方案变化较大。某站鹰潭端岔区进行双线改造时,初步设计是对既有复式交分道岔完全电化,方案审查会后,我单位积极准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了实施。后来建设单位通知方案有变,将既有复式交分道岔拆除,向站外方向外移500m重新铺设一组复式交分道岔。我们只有拆除前期所有实施部分,重新实施新方案。这只是一个个例,在施工中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3.3施工平台不足,制约电气化

施工既有线进行改造,线路平面变化较大,可能出现整个站场改建、几公里线路拨接等待情况,站前先进行施工,大部分工作基本实施后,一次性拨接开通。电气化施工是也线路为基准,在线路上使用专用机械设备及架设接触网设施、改建部分由于没有开通,不能使用专用机械设备,没有施工基准,大型路材路料不能一次运送、安装到位,施工基准缺乏,技术参数没有保障,种种因素制约着电气化施工。

结束语

本文以上综述了对铁路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设计源头、施工过程运营目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了分析从而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有效运行,加强过程管理,充分预见和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建成高质量符合运营要求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地铁工程施工方案篇6

关键词:铁路施工;铁路安全防护;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A

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要确保铁路施工安全,首先要识别铁路施工中的威胁到施工安全的风险,即进行风险识别。铁路工程施工风险分人员风险、系统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人员安全风险。铁路工程多是野外劳动,施工量又大,协调难度大。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施工管理力度不足,存在领导没有正确认识到工作安全第一的重要性的问题。在工作环境中,工作领导易存在侥幸心理,甚至有的人为了攫取私利而偷工减料,一味追求政绩效益,忽视人员安全。我国大多数高危工作人员的保护措施少,在施工管理基础方面的管理依旧比较薄弱。另外,机械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施工人员遭受工伤。施工人员极容易在施工中发生事故,严重的还可能丢掉性命。这也是铁路施工中的施工安全隐患。系统风险在铁路工程施工中是可以通过管理人员的重视和防护避免的。系统风险在随着铁路装备水平的提高,运量的大幅度增加,以及运输组织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也给铁路施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线桥及场站设计方面,施工难度比较高。以京哈线为例,京哈线的新建路基工程不利因素较多。比如:路基翻浆等不利因素,容易造成线路慢性,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输行为。另一方面,线路钢轨磨耗比较严重,低接头、站线老化等设备老化问题;另外,因各种因素影响,铁路建设计划会经常进行修改等,给施工增加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也造成工程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浪费。还有我国铁路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够,大多数铁路施工人员素质不过硬,监管人员责任心不足,这两个因素都会使得施工配合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不可抗力风险大多是来自自然环境,包括施工当地气候、施工场所地质和潜在的自然灾害等。在气候方面,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全国气候复杂,因地制宜是施工制胜法宝。我国北方冬季漫长,兼有风雪天气、沙尘暴等。年最低气温可达-30℃,最高气温约38℃;其中还要考虑霜期、冻土等问题。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土地贫瘠。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地区还存石灰岩地质、溶洞等自然状况。

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方法分析

2.1安全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领导班子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预防。施工之前必须知人善用。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也是一个工程成功的一半。领带人员必须加强组织,对不同的领导小组以及其施工计划进行有效地审核,尽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其中,施工方案除了要完整,过渡方案也要准备,还有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都要有相应的、合理的方案,做好长期战斗准备。铁路工程线路长,工程量大,周期长,在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需要及时对工程进度进行跟进,对不合理的、不合格的工程部分进行及时修正,环环相扣,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管理过程中,总的组织形式,应该采取多工种联合作业,规模化生产,改编分散的传统施工组织方式。相对于人工施工,铁路施工应该合理引进机械化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减轻工人负担保障其安全,还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铁路工程安全开展。

2.2未雨绸缪的工作必须做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铁路工程本身是利国利民的举措,严格科学的施工计划和充足的工作准备,是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开展铁路工程施工时,除了施工计划经过专家的评估审核,铁路负责人还需要准备施工方、设备接管运营方以及运输部门方面的工作。人员、材料、技术方案和问题发生后的应急方案都必须做足。施工队伍在施工前,深入了解施工计划方案,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技术方面和安全意识),吃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都必须严格执行“六不放过,一终止”的要求,在施工前也需要经常开会,群力群策、集思广益,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疑点进行沟通,做到一丝不苟。

①资金保障。资金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施工设备的购入与维修、施工技术水平的完善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铁路工程本身就是耗资巨大,回报周期很长的工程。它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购买设备、施工建筑材料、大量施工人员劳动力。同时,当代技术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时代的需求,铁路在修建时需要定时通过高端机器对铁路工程的进展和质量,进行动态化跟进。甚至在计划前,需要进行模拟。这样的高端设备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工程失误、降低人员安全的风险。

②健全监管制度。铁路工程内容众多,各段线路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变,问题不尽相同,各个施工小组之间需要时常进行沟通协调。而且总的负责人员需要在整个大局上面,掌控工程的进度和人员之间调配。加强集体感和荣誉感,也是在整个长时间施工中领导需要重视的部分。为了确保铁路施工安全进行,监管部门和施工单位需要事先沟通好,明确施工的等级,加强领导小组的责任心。在建立施工领导小组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并且加强监管制度的完善。此外,合理的奖惩制度应该建立。奖惩制度的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方和监管方给予一定的约束力,甚至还有激励的作用。在施工中,对积极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奖励,对工作懈怠、心不在焉的工作人员实行合理的惩治,这对于整个施工队伍的质量和工程的质量都有保障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安全施工的防护为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输过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为铁路工程整体有序进行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要求,我国铁路建设的质量将在未来得到提高,形成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高质量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王解平.浅谈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铁道科技,2012(1).

[2]黄永柳,闵国水.京哈客运专线铁路综合维修天窗设置方案的讨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 阅0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篇1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一、基本情.....

    快消品业务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 阅0

    快消品业务员工作总结篇1在自己的业务岗位上,做到了无违规行为,和全司伙伴一起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和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以下是本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一、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