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存在问题(6篇)

来源:收集

媒体融合存在问题篇1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地方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谋求全媒体发展之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加快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并经历了“从无到有”“迅猛发展”的过程。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外,出现了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兴媒体形态。新媒体借助强大的技术和传播优势极大地冲击和蚕食着传统媒体固有的市场。榆林日报社积极应对挑战,乘势而上,在《榆林日报》的基础上,开通了《榆林日报――数字报》《榆林日报――手机报》《榆林日报网》《榆林日报――电子屏》,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也在逐步开通运营,初步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存的“报、网、微、屏”立体化传播新格局,步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二、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目前,不少传统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在新媒体的发展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步入一些误区:有的在发展的观念上存在“重建设,轻融合”的认识,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多、快、省式”的低水平融合,没有正真实现“水融式”的深层次融合;有的片面地以为融合就是建网站、数字报、手机报,开通博客、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出现“大拼盘”的现象;有的简单地认为融合就是把纸媒内容搬到新兴媒体上,把新兴媒体内容嫁接到纸媒上,出现“大杂烩”的现象。榆林日报社如今虽然建起了网站,开通了数字报、手机报、电子屏,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也在逐步运营,全媒体采编平台建成,但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上依然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媒体之所以出现这种低层次的融合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树立互联网思维,在发展的措施上没有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技术、内容、人才、管理的融合,没有真正形成“立体化”传播新格局。

三、新媒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全新的理念是发展的前提,深层次的融合是发展的保证。因此,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地市媒体就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在进行深层次的融合的基础上,走全媒体发展之路。

1、树立互联网思维,走全媒体发展之路

树立互联网思维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九种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用户思维要求媒体“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的理念,提供个性化新闻;简约思维要求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用“简约风格”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抓住读者;极致思维要求媒体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打造比较优势;迭代思维要求媒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进行创新转型;流量思维要求媒体树立“经营流量”的理念,做到“流量出效益”;社会化思维要求媒体以“众包”的理念,借力发展新媒体;大数据思维要求媒体建立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产品;平台思维要求媒体建立全媒体采编平台,解决不同媒体间技术障碍;跨界思维要求媒体树立跨界经营的理念,形成“报、台、网、屏、微”一体化传播新格局。

2、狠抓“五个融合”,创新媒体发展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从体制、技术、内容、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融合。

(1)体制融合。媒体需要消除制度障碍,进行“顶层设计”,重组内部组织结构,改革不同业态的媒体管理体制,构建符合全媒体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整合新闻信息、人力资源,建立起统一指挥调度的新闻编辑部,统一报道部署,统一策划主题,统一组织采访,统一编发稿件,实现内容集约化生产、新闻信息产品多层次开发。

(2)技术融合。媒体需要打破各媒体之间的技术壁垒,建立起一个支持文图、音视频、短信等多种信息录入、远程写稿和编审,可以提供文字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和历史资料等多媒体数据,并集报纸、网站、手机、电子屏、微博、微信等为一体化的“信息终端”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3)内容融合。媒体需要按照纸媒、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特点和运行规律,形成不同定位、不同个性、不同特色的新闻信息产品。纸媒突出本土特色、权威、深度解读、舆论引导;电视突出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网站突出海量化、专题化、个性化;新兴媒体强化互动性、及时性、分众化、个性化

媒体融合存在问题篇2

关键词:广电媒体;互联网;转型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1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已经成为当前时展的大背景,作为地级市一级的广电媒体要取得飞速的发展,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基于融合创新的企业经营转型,实现传统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的高度融合,才能在信息大爆炸和网络进步的新时挥出更大的竞争优势。虽然,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的可选择性更大,仍不可否认人们对广电媒体依然有着较强的依赖程度,据统计,广电数字电视的普及率仍在市场占有率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在互联网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上,与其他基于互联网的衍生新媒体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只有积极拓展新的媒体空间,加快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从而促成整个广电媒体的转型升级是一条“必走不可”的道路。

一、当前地市级广电媒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目质量不高,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节目质量一直都是吸引观众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新的节目层出不穷,观众的“胃口”也被越吊越高,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媒体信息的地位,对于节目的丰富性和可参与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吸引观众,打造更具互动性和欣赏性的节目,是当前广电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打造出一套完整的从节目生产到节目市场供给完整的生态链,从根源上解决传统广电媒体的节目生产与节目需求完全脱节的市场状态,努力提高节目质量。

2.参与程度不高,地级市广电媒体依托于本地媒体市场,媒体的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主要扮演着传递中央和省级媒体信息传递、宣传和推动的被动角色,媒体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市场参与程度不高,而且在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观众能获取媒体信息的渠道更叫多样,没有特色等于没有竞争力,信息传递的角色更多地被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所代替,观众通过广电媒体获取信息的时间和频率不断减少,使得广电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进一步弱化,地级市广电媒体的观众覆盖面和传播范围相对局限于城市范围内,忽视了对于地级市下的广电农村市场的开展和建设。

3.互联网新媒体的挑战,数字化时代的各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给广电媒体业务的拓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网络新媒体不像传统媒体,它们能更主动的进入需求市场,从市场中寻找需求群体和开发新的需求市场。人们对于这种更加自主的互联网新平台使用的时间和次数更加频繁,自然而然的缩减了传统的广播和电视平台使用时间。

4.收支不平衡的问题,随着广播电视传播业务的不断转型和升级,作为一个参与市场的企业,盈利必然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地级市广电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赢利点增长较为缓慢,主要来自于广告收入,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观众注意被分流,广告商开始更加关注互联网市场的广告效应,地级市广电媒体的广告业务能开展的领域被不断压榨和缩减,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电媒体广告收入日益减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也给地级市广电媒体的转型升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新媒体时代基于融合创新的广电媒体经营转型分析

1.努力提高节目质量

不论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时代还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节目质量仍然是广电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节目的改造和升级是广电媒体发展的首要突破点,一方面,要立足于本地化,构建围绕着本地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和地理政治等特点,创造有着本地化特色的节目,为当地政府和民众搭建一个双向交流的桥梁,努力做到节目本地化和服务本地化才是地级市广电媒体的生存之本和立足之本。另一方面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抓住不同时代互联网的特点和焦点问题,充分利用广电媒体长期以来所构建的媒体公信力,充分开展广电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提高民众对于广电媒体的信服力;最后要与当地的文化、旅游已经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最好本土化服务和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把握好立足于本地,服务于全国的节目创新思想。

2.扩大媒体业务的传播范围,互联网的出现打通了传统的通信业、广电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的边界,在信息传播领域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而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的出现模糊了原来的信息传播产业边界,改变了以前通信业和传媒业“井水不犯河水”的产业分立格局。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信业和广电业之间出现了业务趋同的趋势,比如说三网融合使得广电网络也可以做电信网络所能做的各种业务,电信网络从理论上来讲也可以做广电方面的业务,这样,原先泾渭分明的产业界限就被打破了。因此,地级市广电媒体首先要找准市场定位,重于对于信息深度的把握而不是传统的信息数量上的追求,在媒体业务的传播范围上,除了保持住在本地化媒体上的优势之外,积极拓展视野,利用各种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和app等新渠道,开拓新的市场,结合广电网络、IPTV等通讯网络,挖掘本地为开发的新市场。

3.媒介形态从“内容为王”走向“关系为王”,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更大程度上是单向的,而新媒体是互动的,在信息传播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它能够不断发掘人的信息传播需求,它能够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的边界。现在,人们浏览信息、转发信息,更大程度上是看这个信息是从谁那里传递来的,如果是他熟悉的人,他可能就更认可这个信息。为什么在微博客传播过程中,不同的人所发出的相同信息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其原因就是信息者背后的社会关系在起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现在的互联网传播也可以认为是“关系为王”的时代。广电媒体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结合传统广电媒体的传播公信力,为观众打造一个更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的新广电媒体。

三、Y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对传播媒体而言它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发展时代,地级市广电媒体的经营业务必须基于互联网时代融合和创新才能在这个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地开展本地化、特色化和互联网化的转型升级才能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抓住互联网时代信息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才能促进地级市广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波.电视・媒体融合.2015广播电视规划院技术交流会.

媒体融合存在问题篇3

关键词:融资方式;借壳上市;IPO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加剧,传媒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投资成本呈现水涨船高之势,不可避免地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现代传媒企业仅靠内部积累难以满足全部的资金需求。传媒企业必须选择外部融资,也就必然面临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

一、传媒类企业过去的上市方式

中国传媒类上市公司过去的上市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相互交织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东方明珠、中视传媒为代表的境内直接上市

1994年2月24日,东方明珠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7年6月16日,中视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7年10月31日,中信国安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9年3月25日,湖南电广传媒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湖南广电产业在全国率先进入资本市场。2001年,歌华有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些上市公司大都是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是股票发行“核准制”以前的第一批传媒类上市公司。

第二阶段:以赛迪传媒、博瑞传媒为代表的境内借壳上市

2000年,赛迪传媒借壳港澳实业实现了上市,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借壳四川电器实现了上市;2006年,新华传媒借壳“华联超市”实现了上市,华闻传媒借壳燃气股份实现了上市;2010年浙报传媒借壳*ST白猫完成上市。

这一阶段之所以流行借壳上市,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股票发行的“核准制”虽然逐步取消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券商的“通道制”,企业实现上市仍不易;第二,股市低迷,IPO很少,直接上市“过会”时被毙的概率加大;第三,同样是因为股市低迷,ST公司增多,壳资源丰沛,买壳的成本相对较低,成功的概率较大。

第三阶段:以北青传媒为代表的境外直接上市

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内地传媒企业境外上市第一股。2007年5月30日,新华文轩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了。这一阶段之所以流行境外直接上市,也是因为国内股市低迷,或者IPO条件苛刻,这些企业不得不转而去海外上市。

二、当前传媒类企业面临的上市阻力

然而,与2011年传媒业掀起的一股“借壳上市”潮相比,当前传媒业上市似乎遇到了重重阻力。一方面,2012年2月1日,万达电影院线、广州金逸影视传媒、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和保利文化集团等7家公司,出现在证监会有关部门的IPO申报名单中,而且,都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

过去数年,文化传媒公司登陆资本市场案例并不鲜见,但是多数都是通过借壳上市,少数通过境外上市,通过直接在A股市场IPO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因为IPO审核程序多,条件指标较严格,直接上市“过会”时被毙的概率加大,二是借壳上市时间短,一些企业往往一边改制,一边就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番蜂拥IPO,与监管政策不无关系。2012年1月19日,证监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的问题与解答(下称“借壳新政”),就借壳重组与IPO审核标准趋同的问题,做出进一步解释。

在此前的审核标准中,“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的规定对经营实体的界定并不明晰,此外也有一些问题存在漏洞。“借壳新政”同时也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释和补充。根据新规定,至少是2009年3月之前完成改制的出版传媒企业,才能符合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身份持续经营3年的要求,具备借壳上市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在国内外经济前景仍不十分明朗或向上时,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似乎要步入一段时期的“冰川期”。2011年7月底原本计划在美国上市的两家传媒企业迅雷和盛大文学宣布暂缓IPO。

三、传媒业未来的上市路

2012年,包括万达电影院线和广州金逸影视传媒两家拟上市院线公司在内,最新拟冲刺IPO上市的文化传媒预备上市企业数量已增至15家,反映出传媒业上市融资方式的转变。

从政策上来看,新闻出版总署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到“十二五”期末,将进一步做强做优国家层面人文、教育、科技三大出版传媒集团,培育多个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型骨干出版传媒集团。

从宏观经济上来看,在2011年的业绩表现中,沪深两市文化传媒公司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来自恒泰证券研发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5月,板块内28家上市公司公布2011年年报的共有14家,占比为50%。由此可见,在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传媒产业背景下,传媒板块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显示出逆周期的增长。

综上分析,未来几年将是传媒企业回归IPO实现企业上市融资的好时机。

四、传媒企业上市存在的问题

显而易见,直接在A股市场IPO将成为未来出版传媒业的主要融资方式,那么创新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就成为企业顺利在A股市场拥有强大融资能力的利器。当前出版传媒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

1.经营规模小

如果说国外的传媒集团已经具备了年收入几千亿美元的航空母舰规模的话,那么中国的传媒企业就是年收入十几亿人民币的小肋板。传媒企业融资额较小,小、散、弱的局面普遍存在于中国的传媒企业之中。

2.依托行业政策保护,形成垄断竞争力

在中国,传媒产业的政治(社会)属性一直居于首位,行业政策性壁垒严密,使得只有少数发源于广电系统内部的关联企业能够从分割行业内相对垄断的资源中捕捉商机,获取收益。上述4家广电传媒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均为广电系统内部的国有企事业实体,拥有天然的行业准入通行证。

3.对广告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传媒企业的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其他经济来源微乎其微。尽管目前中国广告市场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是,世界传媒事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广告不足以保持传媒企业经营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

4.盈利模式的创新未真正破题

2006年,中国广告市场的容量占GDP的比例仅为1.4%,而美国则高达3%,这表明中国的国内广告市场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传媒企业只有依靠盈利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必须充分关注新兴媒体的成长,打造集传统媒体形式与新兴媒体形式于一体的现代化传媒平台。

五、结语

总之,中国的出版传媒行业目前已经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动时期,强大的资金实力能给媒体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全新的机制与活力,也将成为媒体强大的经济后盾。过去通过单纯的资本运作已无法解决出版传媒业在激烈竞争中遇到的融资问题,处理好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关系的关键必须依靠媒介上市公司全新的市场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刑会强.中国传媒企业境内上市之路[J].国际融资.2011(6)

[2]谭超美.我国传媒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路径选择[J].求索.2007(08)

媒体融合存在问题篇4

从目前来看,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融合,不仅是广播电视媒体正视自身缺陷,应对信息化时代需求,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必然,也是新闻网站得以成功建立和快速发展的需要。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弥补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缺陷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向相应区域传输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其传播的内容是固定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受众对于节目的主动选择性,也无法对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随时、反复收听或观看,在新闻传播方面缺乏良好的交互性。将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相互融合在一起,能够利用新闻网站自身良好的交互性,在传播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自由性和无限性,以及在传播方式方面的多样性,为受众提供主动选择的空间,产品那从而弥补传统电视媒体存在的单向传播的缺陷。

1.2帮助广播电视媒体突破发展瓶颈

在发展初期,广播电视媒体凭借自身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及形象化、及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媒体遭遇了发展瓶颈,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问题,一是拓展空间不足。以我国的有线电视为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已经基本趋于饱和,用户年增长率不断下降,很难有较大的提升,加上线性传播方式的限制,其覆盖面也难以有较大的发展;二是受众休闲消费方式的变化。互联网和手机新闻等的普及,使得受众上网时间不断增加,在广播电视方面消耗的时间也必然随之减少;三是自身固有优势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广播电视媒体,在新闻节目中原有的地域性优势和实效性优势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逐渐丧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将其与新闻网站相互融合,能够利用新闻网站的各种优势,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化和升级,推动其长远、稳定、健康发展。

2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在广播电视媒体中融入新闻网站,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促进其各自优势的相互融合,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从目前来看,伴随着数字化媒体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社受众的多元化需求,遭遇了发展瓶颈,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引入新的网络化技术,实现与新闻网站的有机融合。而对于新闻网站而言,虽然立足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的基础上,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但是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个新闻网站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且耗时相对较长,在受众群体的拓展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将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相互融合,能够继承广播电视媒体的各种资源优势,减轻网站建设的负担,提高网站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实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的相互融合,是一种互利双赢的对策,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3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发展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新闻网站好广播电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发展策略不合理,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各自的优势,甚至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立足社会发展,从受众的需求心理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选择恰当的发展策略。相关实践证明,在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过程中,较为有效的发展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3.1加快融合步伐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数字化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但是其自身也迅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社会发展以及受众的实际需求考虑,应该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快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步伐,实现互利共赢。例如,可以在广播电视中引入相应的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方便受众可以利用相应的设施,从网络上直接下载有关信息,从自身需求出发,对电视节目进行选择,也就是当前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的网络电视、数字化电视等;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相关内容进行直接压缩,放到相应的新闻网站上,提供给网络用户进行浏览,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的各种优势资源,构建相应的新闻网站,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3.2增强受众互动

一直以来,虽然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我播你听(看)的单向传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媒体与受众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无法及时了解受众需求的变化以及对于广播电视媒体的意见和建议,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节目的质量也就难以获得突破性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广播电视应该大力借鉴新闻网站的优势,增强受众互动,实现由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的转变,提升自身的亲和力,迎合受众需求,在拓展受众群体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

3.3创新媒体形象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节目日益丰富,图像质量不断提高,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从根本上看,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很容易引发受众的倦怠心理,造成受众群体的流失。针对这种问题,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借助网络的各种优势,对自身进行重新包装,创新媒体形象,以吸引受众的目光。例如,可以在相应的新闻网站上,进行自我形象宣传,通过电子邮箱、论坛等形式,加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交流,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媒体进行完善,提升媒体自身形象。

4结束语

媒体融合存在问题篇5

关键词:电视媒体;反腐倡廉;问题;措施;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如今,电视媒体受到了网络媒体的极大冲击,电视媒体中的反腐倡廉工作也跟着受到了极大影响。新形势下,如何扩展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去推动反腐倡廉已成为广大电视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浅析电视媒体推动反腐倡廉的意义

电视媒体,与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和手机媒体共称为六大媒体,是媒体的一种分类,是指以电视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或是平台。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介相比,具有以下四种优势:信息传播及时;传播画面直观易懂,形象生动;传播覆盖面广,受众不受文化层次限制;互动性强,观众可参与到节目中来。近年来,电视媒体充分的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广阔的传播渠道,对自身的视频内容进行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更加扩大了受众队伍以及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这些优势和广阔的传播,使得电视媒体在推动反腐倡廉的工作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电视媒体充分的利用了网络媒体的及时性和广泛性,拓展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途径,使网络媒体成为宣传教育反腐倡廉的新平台。信息技术快速的革新换代,使得网络媒体的载体形式向越来越方便、快捷的方面迅速的发展,如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这些人手一份的新载体,充分的体现了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如2011年6月,“局长发微博约会开房”的微博一经发出迅速获得广大网民的围观,局长的调情微博在微博上秀出后很快的就被广大热情的网友人肉搜索到,原来该局长为溧阳卫生局局长夏志强,他本人随后也被纪委调查。

电视媒体传播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不但趣味性很强,而且还能让观众享受视觉和听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传播的内容浅显易懂,不受文化层次的限制,观众很容易的就能明白画面所传达的意思;电视媒体能实现全球传播,传播覆盖面广。虽说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电视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它仍是居民生活娱乐必备,在六大媒体中拥有者不可替代的位置。进行反腐倡廉工作一定要利用好电视媒体这一重要的传统媒体,是反腐倡廉工作事半功倍。

二、电视媒体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电视媒体的认识发生错位,使得电视媒体越来越不受重视。网络媒体的及时性、广泛性以及全民性等优势使得许多电视媒体人错误的认为电视媒体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削弱,直至被网络媒体所取代,导致某些部门过分的依赖网络媒体,并没有在电视媒体面临巨大的挑战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为电视媒体寻找一条出路,更不要说积极地利用电视媒体去推动反腐倡廉的工作了。这种认识极大的削弱了电视媒体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功能。然后是电视媒体制作的部分反腐倡廉的内容过于严肃、枯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范围,降低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效率。其实不管对于什么事情,大部分人都希望它们活泼、灵动,让自己印象深刻。过于严肃、枯燥的事情容易让人失去兴趣,如果是这样,电视媒体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中可以说是失败的。做了一件事情,却得不到任何因为这件事情而有的反馈,那这件事情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最后是全方面媒体人才相对欠缺,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深度合作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现阶段,电视媒体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出路,就是与网络媒体深度合作,这种形式使得电视媒体从业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新闻从业人员。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逐步融合,使信息产品不得不以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它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要能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但是这种更上一层楼的众口难调对大多数的新闻从业人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关于媒体融合的教育,没有这个观念,更不知道怎么去做。在我国,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融合的模式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缺陷,如有的网络媒体在电视频道不知道的情况下播放了其拥有版权的视频内容,造成了侵权或者是量大媒体之间存在经济纠纷。以上存在的问题都不利于电视媒体去推动反腐倡廉的工作。

三、加强电视媒体推动反腐倡廉的措施

首先,培养全能的媒体人才,加强对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媒体融合的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到即使是受到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电视媒体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了解到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共通性,在任何媒介环境下都能够自如的转换自己的角色,更好地为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融合工作。从根本上进行媒体融合教育,在高校相关的专业里增设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融合的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水平,使他们在工作中都能独当一面,灵活应对不同媒体的需求。然后让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工作变得庄重而又不失活泼。的确,反腐倡廉本身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把它的这种特点带到宣传教育中,因为这样做,收效甚微。我们可以寓教于乐,充分的利用电视媒体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播放反腐倡廉的公益广告,相关的影视、摄影、绘画、书法,制作相关的动漫视频、曲艺漫画等,甚至还可以仿照央视“法律讲堂”的模式,开办反腐倡廉的节目,把相关的内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展现出来,让生动形象、活泼灵动成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标签,从而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效率。最后是尽快的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让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融合有据可依。两大媒体的融合,让电视媒体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更是强化了电视媒体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职能,因此不能让存在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阻碍了这条道路的发展,尽快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融合市场,让电视媒体通过网络媒体发展的更好,更好地为反腐倡廉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融合已成为一大趋势,相关的从业人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做到与时俱进。有关部门要尽快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两大媒体的融合。反腐倡廉工作也要利用好这一趋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反腐倡廉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缪小勇,谢雪雁.新媒体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利弊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3.

媒体融合存在问题篇6

的讲话,可以说是正式吹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集结号”。面对这种新形势、新要求,在舆论引导中担当重任的党报该何去何从?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党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自我提升进而创新发展?这是党报从业人员应该思索的问题。

从当前全国党报与新媒体融合的诸多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选择的融合路径也不相同。但在这些媒体融合案例中,笔者发现,很多党报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迷失自我,随波逐流”的现象,即舍弃自身固有的优势,唯新媒体马首是瞻。笔者认为,这样迷失自我、随波逐流的融合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也绝非中央所号召和期望的媒体融合发展。这样“投诚”、完全依附式的表面性融合,最后造成的恶果只能是让传统媒体更加虚弱,甚至完全丧失引导舆论的主动权。

笔者认为,党报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要理性客观,在看清彼此优缺点的前提下,相互取长补短,批判地融合发展。

取长补短:党报在媒体融合中需理性自信

在媒体融合时代,需要我们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多的维度来认识和思考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探究党报和新媒体的本质属性,充分认识了解党报和新媒体的优势与缺陷,以实现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尤其重要的是,在党报与新媒体融合的大势下,党报认清自己的短板是明智的,但不能在一片唱衰中完全否定自我,进而迷失自我,被新媒体牵着鼻子走。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但其中也存在着各种缺陷与问题。比如新媒体原创新闻不够,网络新闻趋同化严重,等等。尤其在向用户提供海量资讯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谣言和假新闻。可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而且,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新媒体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反观党报,尽管这些年持续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和自身的发展危机,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后所具备的内在和外在优势,仍然使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不动摇。这是党报在媒体融合中自信的根本所在。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就是内容生产。上网查看各大网站的新闻内容或者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转发的新闻产品,大部分仍然来自报纸等传统媒体。有的新媒体甚至仅仅是传统媒体内容的“搬运工”。所以从目前看来,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对传统媒体还具有很高的依赖性。这一点,对于党报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利条件,更是一个倒逼自救的过程。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倒逼传统媒体生产出更加精彩的新闻产品,再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推送给更多的用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党报如今在生产好的新闻产品方面非常乏力,这需要尽快改进。如果党报的新闻产品不给力,那么不管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多么畅通,传播平台多么宽广,这一切都将与党报无关。

目前,党报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公信力和影响力,具有较好的品牌形象。而且,拥有一大批优秀的职业新闻人以及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运作机制。在多年的采编报道与经营过程中,党报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积累整合了广泛的社会渠道和资源。这些都是党报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在转型、提升、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有效方式和资源。

尽管从当前来看,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党报拥有优于新媒体的资源、权威性以及品牌等优势,而且由于其与生俱来的“政治优势”,党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难被取代。因此,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党报无需妄自菲薄,在认清自身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与新媒体在融合中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提倡质疑:不可偏听偏信采取“拿来主义”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要有质疑精神,这是融合的前提,更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必需。

综观当前一些党报开辟的媒体融合专版,对待新媒体上的新闻产品很多时候采取的是偏听偏信不加核实的“拿来主义”,把新媒体上很受欢迎的内容,完全“复制粘贴”到报纸的版面上。如此简单又流于形式的所谓“融合”,与抄袭何异?笔者认为,这绝不是中央倡导的媒体融合发展的正确路径所在。姑且不谈是否有违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这种行为无疑会加剧谣言和假新闻的传播,进而损害党报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如此“融合”,不如不“融合”。

目前,网络上的谣言和虚假信息让人防不胜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政府部门,都深受其害且深恶痛绝。戳破谣言、激浊扬清、去伪存真,应该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党报责无旁贷的使命与责任,更是党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机会与优势。这要求党报新闻从业人员在新媒体上发现一些新闻线索和素材时,要心存质疑,要认真地多方加以核实、求证。只要不采取“拿来主义”,仔细认真核实、求证,党报就可旗帜鲜明地对各种网络谣言进行抨击,还读者以真相,还舆论以清明。这样,不仅可以凸显党报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更能得到各方认可与尊重。举例来说,近些年微信朋友圈里经常出现某地儿童被拐卖的谣言。党报记者就可以通过与公安局部门配合,查到这些谣言的始作俑者是谁?他们的目的何在?他们最后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最后再提醒读者、网友如何甄别这些谣言,等等。把这些问题说清楚了,党报的报道自然也就权威、厚实了,也就会吸引更多人关注。

除了对于新媒体的内容要有质疑精神,党报还要对活跃于新媒体上的网络流行语保持质疑。现在很多党报的融媒体版面,为了贴近受众,在版面语言上也与时俱进,采用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

笔者认为,像“给力”这样富有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党报“移花接木”借用一下无可厚非。但对于像“潘俊薄“有木有”(有没有)、“造吗”(你知道吗)、“酱紫”(这样子)等网络流行语,不是文字不雅,就是令人费解、充满歧义。这样的词汇,如被党报采用并大肆传播,有损党报权威媒体的形象,更是一种对民族语言文字的不负责任,对于青少年正确使用规范汉字词语造成误导,贻害后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教师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集锦(整理5

    - 阅0

    教师试用期工作总结篇1时间过的好快啊,转眼间便结束了自己在xx幼儿园的试用期工作。我在这里不断学习、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成长。从最初的参加幼儿园培训、和同事们一起布.....

    幼儿园大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阅0

    幼儿园大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篇1一年又临近尾声,回顾走过的日子,很忙碌也感到很充实而有意义。本学期,我和王老师继续合作跟班至大(1)班,时时以新《纲要》为指针,根据幼儿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