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建设(6篇)

来源:网友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篇1

关键词:水土流失影响;水土保持作用;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04-04

1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然而,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正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着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同时困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笔者在参考众多相关论述的同时,阐述了水土流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以期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加深对于水土保持作用的认识。

2水土流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所谓水土流失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是一个多高原与山脉的国家,山地面积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因此,对于土地,尤其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地域差异显著,且年内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雨季降水量可以占到年降水量的60%~80%,甚至更高;并多数以大雨、暴雨形式出现,极易随暴雨、洪水而产生较强的水土流失。研究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的贫困根源,同时还是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加剧的重要原因,其主要危害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

(1)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破坏土地资源和地面完整,使其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使得耕地及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尤其在山区、丘陵地带,耕地主要分布在沟、谷沿线以上的梁峁塬上,常常会随着暴雨径流冲刷,沟道切割和地形破碎日益加剧,沟壑纵横及其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约266.7万hm2,其结果必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尤其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加剧了贫困,严重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导致生态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1,2]。

(2)加剧土地“土化”、“沙化”。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自然降水随洪水而大量流失,不能被充分利用,进而导致土地水源涵养能力和肥力降低,土壤结构变坏,土地逐步退化,尤其北方地区土地则不断“沙化”,南方土地不断“土化”并随着沙丘扩大、推移,逐年掩埋、蚕食良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约50多亿t的肥沃土地白白流失,进而使耕地面积的损失达到了近6.7万hm2[3]。

2.2降低土地生产力,恶化生产条件

(1)减退土壤肥力。水土流失使得山丘区土地变得支离破碎,导致土壤蓄水量减少,渗透率下降,造成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明显减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研究表明,水土流失不仅会减少土壤中的氮、磷、钾主要养分,同时还减少土壤中的硼、锌、铜、锰、铁等微量元素含量。据统计,我国每年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t[3]。

(2)降低土地生产力。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不仅使得大量表土流失,土层越来越薄,而且很多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有效养分迅速减少,质地变粗,通气性变差,结构破坏,理化性能恶化,致使水源减少,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衰减,土地日益瘠薄,使得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甚者绝产。据相关资料统计,每损失1mm的表土,降低谷物产量10kg/hm2,土地生产力随着侵蚀程度的加快而降低,侵蚀土壤通常较未侵蚀土壤生产力下降80%左右[4]。

(3)生产条件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不仅对农业生产过程中诸如光、热、水分、土地和生物等自然条件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由于水土流失还对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条件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实际上,严重的水土流失必然使得土地生产力下降,人、地、水相互之间的矛盾加剧,进而越来越贫穷的地区,必然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当地无力修桥建路改善交通条件,开展工业、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更无经济实力购置农业机械设备、开展技术培训、教育以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素质等。

2.3破坏水资源平衡,加剧洪涝、干旱发生

(1)破坏水资源平衡。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环境失调,阻碍植被恢复等将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再分配。尤其是随着地形再造、植被破坏,截留降水、涵蓄水源、滞缓径流的功能逐步减弱,甚至丧失,使地表径流尤其洪水大幅增多,地下径流逐渐减少,同时造成土壤储水库容降低,使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关系改变,进而破坏原有水资源的平衡。

(2)加剧洪涝、干旱发生。水土流失使土壤透水性、持水能力降低,并使径流改变方向,一旦遇到暴雨,就会洪水肆虐,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并且水土流失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必然会淤积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制约了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同时,水土流失还使得大量雨水资源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促发干旱(尤其是农业干旱)的发生,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据统计,全国多年平均受旱面积约2000万hm2,成灾面积约700万hm2,成灾率达35%,其中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由此可见,水土流失必然加剧洪涝、干旱发生,甚至有人用“有雨即涝,无雨即旱”来描述水土流失危害,由此导致经济、粮食作物产量低下,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5]。

2.4淤积河、湖、塘、库,降低综合利用功能

水土流失使得大量泥沙淤积于河、湖、塘、库,进而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调蓄功能和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另一方面造成江、河(湖、塘)、渠、沟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行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洪涝灾害。

据初步估计,全国各地由于水土流失而损失水库、山塘库容累积达200亿m3以上,相当于淤废库容1亿m3的大型水库200多座,按计算费用每立方米库容1元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元。由于水量减少造成灌溉面积、发电量的损失以及库周生态环境恶化,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2.5加快贫困恶性循环,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1)加快贫困恶性循环。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统计,我国各省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以西北部和黄土高原地区的省份居首,其中57%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44%的少数民族地区县、32%的老区县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县。可见水土流失c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及经济水平存在有较为密切的相关。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由陡坡开荒、破坏植被及无序开发建设活动所造成的。因此,水土流失是贫困的根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土地生产力降低,人地矛盾突出,加快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2)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水土流失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使得江、河(湖、塘)、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发生严重淤积,不仅降低其调蓄功能和河道行洪能力,还加剧了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并极大地恶化了生态环境。二是使得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养分及残存农药、肥料等物质随土壤一起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减少,造成江、河(湖、塘)、库富营养化,加快水污染的速度。三是使得植物生长条件恶化,群落退化,粮田植被、草场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蓄积量聚减,林草植被减少,林草覆盖率降低,减弱了植被及土壤含水对局地甚至区域性气候的调节作用。四是水土流失还会增加扬尘、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严重影响广大民众的生活、生产环境等。

3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水土保持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原始地貌水土流失和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控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使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因此,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快生态环境改善不仅是水土保持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还是其必然的结果。

3.1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与结构调整

除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外还应包括确保主体工程施工和运行安全,通常水土保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为针对目前的水土流失危害,只有开展水土保持才能达到保持水土与土壤养分,避免良田、耕地的减少。例如科学试验站的观测数据[6]显示:坡耕地年均流失量300~450m3/hm2,荒坡年均流失量达450~600m3/hm2。而研究成果所显示的平均保土效益[7]是:水平梯田为95.0%;林草植被(覆盖率70%-80%时)达96.7%。可见,水土保持效益明显,其不仅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与农业生产条件,而且对于扭转乡村尤其贫困山丘区的恶性循环局面,促进农村经济向良性循环发展将发挥显著作用。

同时,只有依据流域地形地貌和自然经济特点,以及当地社会经济条件与基础,合理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并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和当地人力、财力条件,发挥资源的巨大潜力,才能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发展乡村经济,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立种、养、加、产、供、销多元经济,使资源、经济和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3.2避免水利设施降低综合功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的1/2,且时空分布不均。据统计,我国干旱缺水地区涉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总面积约达到500万km2,这些地区农业正常用水每年缺300多亿m3[8],而且这些地区又多处在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

在我国实行水土保持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水土资源流失,避免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江、河(湖、塘)库、沟、渠之中而造成水利设施综合功能的降低,且还能有效拦截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尤其在干旱、半干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不仅能明显减少雨水资源随着洪水的流失,或者称其为充分利用洪水资源,而且还能够大幅增加降雨蓄渗量,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3.3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

实践表明,大面积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必然会使得流域原有趋于恶化的水资源平衡系统获得极大改善,从而使得区域绿色水库,土壤水库和诸如骨干坝、拦泥库、淤地坝等措施拦截、储存地表径流和泥沙的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减小来自于上游的洪水,对于消减洪峰、降低洪水位、迟缓沿途江、河、湖(塘)、水库及沟、渠的淤积将发挥显著作用。

同时,随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程度提高和流域减洪减沙作用明显增强,不仅使得治理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增多、土壤肥力增加或不再降低,水资源无效损耗减少以至于供需矛盾缓解,而且还会使得沿线江、河、湖、塘受到洪水威胁的程度会越来越小、甚至局部根除,使得旱、涝、暴、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率频率明显降低,自然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3.4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实践表明,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与全面推广,不仅可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还可加快调整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使得农民有更多的财力、人力投入于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同时,在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各地都在探索新的途径与方式,努力将水土保持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山、水(供排水)、电(供电与发电)、路(山区结合蓄水坝、拦泥坝建设)、田、林(水保林与经济林)、草(水保草、观光草与牧草)、房厕或公厕、池塘(蓄水调洪库与观光水景池)、管线(供气、供水管线)、通信、村镇与商业网点、住宅、防洪、排涝、排污(含垃圾转运)等的统筹规划,以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的技术标准开展新农村建设,无疑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使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因此,水土保持作为发展农业和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基础和可持续发展支撑。

4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两者具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目标,就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达到保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最终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水土保持被列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要求到2030年,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得到控制。这就说明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4.1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我国各地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除生产建设项目由于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外,绝大部分除受人为因素影响外,地形地貌与气候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客观因素。

事实上,我国地形主要以山川、丘陵为主,境内高差悬殊,生态环境多样,其中高山丘陵的面积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极低,且分布不均。因此f,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分布不均的森林覆盖,以及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为我国的水土流失造成客观风险[9]。由此可见,水土流失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必须减少或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并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自然水土保持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2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与前提

土地是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与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高度综合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10]。包含有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保护农田,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水土保持工作中植树造林与种草,可以增加森林面积,扩大草原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同时降低风速,提高地表保水量,增强局地水汽循环,提高仍此汽利用率与空气湿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

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是人类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手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只有搞好水土保持,并将其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和切入点,才能加快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使土地这个生态系统的各因素间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因此,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前者便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

4.3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水土保持还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水土流失是我国的近期首要环境问题。鉴于水土保持采用综合性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开发利用并保护水土资源,使其达到最大的利用,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实践与研究表明,水土保持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事实上,生态环境建设涵盖工程、生物、农业、林业和其它相关措施,各单项措施既具有独立性,同时还存在有相互的关联性。而水土保持则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系统工程的方法,融工程、生物、耕作三大措施为一体,形成包括水、土、气圈在内的综合防治体系,发挥群体防护效益,除害兴利,控制水土流失,达到山清水秀、地平人富的目的[11]。因此可以说,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在采取的治理措施与达到的目标等方面基本一致。并且,前者肯定还是后者的主体工程。

5结语

(1)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首要环境问题,自然也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制约性因素。因此,搞好水土保持,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及其灾害,维护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诸因素之间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保证和促进生态环境的正常循环和良好发展。

(2)要想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就必须通过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的有效结合,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植被覆盖率,保护土地资源,涵养水源,改善江河水流状况,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减少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发生,提高河道行洪减灾能力,防止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

(3)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分析水土流失危害,探索治理水土流失对策,研究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乃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唯一选择。

参考文献:

[1]秦天枝.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生态经济,2009(10):163-169.

[2]李永红,高照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及治理[J].生态经济,2011(8):148-153.

[3]王勇.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技术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1(4):124.

[4]王培源.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浅谈[J].商场现代化(上旬刊),2011(1):218.

[5]高清贵,邓汉明.建瓯市农业水土保持与旱情关系的调查[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1):34-36.

[6]罗茂盛,刘止斌.论水土保持在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四川水利,2000,21(2):6-9.

[7]陈江南,王云璋,徐建华,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和泥沙影响评价方法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57-66.

[8]曲雪峰,于雷,王景琴.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5):114-115.

[9]汪廷梅.试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135-136.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篇2

关键词:新农村浙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TheCurrentSituationandControlCountermeasuresaboutEcologicalEnvironmentofZhejiang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

CaiXiuqiang,ChenLili

(ZhejiangOceanUniversity,ZhejiangZhoushan316000)

Abstract:The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managementandprotectionistherealityneedsofruraleconomydevelopment,ruralcultureprosperityandruralsocialstability.Ithasagreatanddeeplysignificanceofthe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and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Sofar,thereisstillexistsalotofproblemsinZhejiang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managementandprotectionlikeshortageoffunds,facilitiesmanagement,environmentalpollution,governmentexecutiveandsoon.Wemaytakemeasuresfromtermsofawareness,culture,industries,instituonaltogovernanceandconstructionof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

Keyword:newrural;zhejiang;ecologicalprotection;countermeasure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我国直到21世纪初才真正意识到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压力大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好-差-好”的演变趋势,而由差到好,却是一个极为漫长且困难的过程。浙江省的经济、文化、创新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城镇化建设也走在前列,随着国家不断强调“绿水青山”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环境的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成了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工作。

一、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五个方面的内容[1],而村容整洁则是对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要求,可见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生态环境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计划实现的前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稳定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包括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保护两个方面,在农村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要求农民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第四,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根基,而环境安全问题是农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2];只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的途径,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

二、浙江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

(一)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状况

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自200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龙头的城乡统筹发展工程拉开序幕以来,浙江省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又先后开展了“五整治一提高”、“美丽乡村”、“五水共治”等民生工程,积极营造优美整洁的农村人居新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观;到2013年底,全省共有2.7万个村完成环境整治,村庄整治率达到94%,成功打造了35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4]。但与此同时,浙江省农业基础脆弱、工业发展缺少总体规划、环境治理资金管理紊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相比于发达国家农村环境状况及完善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农村环境状况改善,但资金短缺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广大村民的共同配合努力下,浙江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村庄环境治理与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轨道,宁波丽水衢州等市的偏远山村逐步移居到平原地区,原先的居住地根据实际情况改建为水库、风景旅游地或者生态保护区,并将移民后的行政村以社区模式进行建设管理;各乡镇实行垃圾统一收集运输,更新雨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等;各县市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乡镇河道、山林也得到有序治理与管理。

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自然灾害增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多,村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增收趋势缓慢,多地农村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显现。各村经济来源渠道窄且收入额少,在用去大量资金来修路、修建村委办公楼之后,在环境建设管理方面资金缺口较大;环境治理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又不可能全权包揽,村民更不乐意将村内经费用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也无心在生态环境建设上花费心思,即使有心也是无力。

2.乡镇工业发展迅速,但污染状况不减

浙江省内有很多工厂开设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位置,其中以小企业、大集群,小产品、大市场,小资本、大产出而闻名的“块状经济”创造了浙江制造业60%以上的产值,70%的出口总量和80%的就业岗位[5]。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企业发展模式,占用并污染了大量农田耕地,存在着总量小、类别多、污染集中、单位产值排污量高的问题,尤其是绍兴纺织行业、海宁皮革行业、富阳造纸行业和台州医药行业等对农村环境造成结构性、规模性、布局性的污染[6]。政府部门也在想方设法的减少企业污染,但经济产值始终置于首要位置,污染治理的速度赶不上工业规模扩大速度,乡镇企业污染仍在继续。

3.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普及,但设施管理堪忧

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浙江省各乡镇基本上建有基础的环保设施以及文化健身设施。村镇级道路逐步实施硬化、绿化,这大大减少了扬尘、噪声污染。各村生活垃圾堆放点初步建立,垃圾清运体系逐步构建。如乐清、余姚、东阳等地的部分经济发达乡村,多个镇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雨污分流管道,在辖区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生活废水处理系统。

与通水、通电、通路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相比,乡镇对于农村环保设施管理还很欠缺,缺乏一种有效的管理体系。各村集体经济能力差异大,基础设施建设差别也大。比如农村现有的公厕建设标准不一,有些地区的建设甚至不能达到卫生标准;而且厕所等公共设施并没有专人管理,公共财物无法得到有效地保护与打理,设施损耗快生命周期短,难以达到设想的无害化、功能化效果;乡村人口素质又不高,环保设备利用率低,垃圾废物不能准确丢进公共垃圾桶或者集中放在统一的位置;生活垃圾堆放地、公共厕所无人打理,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苍蝇成群,影响村容村貌,将会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仍然不高,全省仅37%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为42%[7]。

4.城镇化建设提速,但生态规划难以执行

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各市区都在不断探索创新适合辖区的城镇化建设道路。也正是因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很多乡镇不自觉地偏离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它们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中意面子工程,重新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另外政府多注重乡镇总体建设规划、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划的编制,但往往会忽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的有机结合。各乡镇政府能有序按时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村庄生态规划的要求,却不能够严格执行,将新编的生态建设规划弃于角落;即使少部分的生态规划在执行,也会让步迁就于经济建设,并不能够起到该起的指导保护作用。无序建设、混乱管理等情况,在各乡镇新农村建设中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

5.乡镇积极响应上级,但缺乏实际操作

随着“生态浙江”口号的提出,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号召,争相创建“生态XX”称号。但是,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明抓暗放”、“弄虚作假”现象普遍,尤其是乡镇一级。县区根据上级部门要求,设立相关部门、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各部门配合协作环保计划的落实;乡镇政府也纷纷列出工作计划、细分工作任务、对接企业农村,向上级申请专项经费支持;企业在表面上积极响应,实际上也增添了环保设备。但是在仔细调查之后就会发现,很多乡镇、街道、企业只是停留在听汇报、写方案等表面工作上,敷衍了事。村庄整治建设范围小、力度弱,真正扎实实践生态建设方案的不多,个别乡镇为达到指标要求胡乱编造数据,尤其是经济落后的乡镇,一切仍要为经济建设让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观念相对薄弱;企业安置的环保设施很少运行,多只在环保例行检查时启用,平时为节省成本成了摆设。

三、浙江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关键要意识到人的需要和自然生态价值之间的联系。

(一)提升生态意识,鼓励村民参与

政府部门应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保教育,增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从污染源头开始治理。首先各级干部领导要摒弃旧有思想、提高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利观、生态观,将新农村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在作村镇建设决定时要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其次,落实村镇规划、办好教育、做好宣传,做到职责有人抓、有监管、有投入、有效益;再者,选择诸如“3?22”、“6?5”等特殊日期,开展丰富多彩接地气的环境宣传活动,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农民传播生态理念和生态知识,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各行政村成立相应的环境监督管理小组,层层落实。

(二)发展生态产业,推广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农业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农村区域特点为基础,相关部门应做好种植技术、养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测图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做好生态防治措施。同时注重各镇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农业产业化发展,比如永康的五金、义乌的小商品、东阳的木雕、安吉的白茶等可以和生态农业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创建特色产业科技园、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浙江省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必须走好小型作坊的新型工业化改造道路,加快乡镇企业的合并转型、技术升级,建设能耗低、污染低、产出高、质量好的生态工业链,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创新发展,寻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回收农业废弃物、通过各种途径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8]。

(三)完善农村环保制度,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

良好的农村环保制度,有助于农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完善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环境保护法规,同时对环保行业、环保行为制定优惠激励政策;建立由政府、企业、个人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专项环保资金保障制度;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实战技能与知识面,加强执法队伍道德素质建设;定量核查生态创建工作,包括生态指标、生态规划的执行情况,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与政绩挂钩制度[9]。针对现有污染,开展水、气、固废专项整治工程;有效确立农村环境敏感点位、广泛设立农村环境监测点;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加强对监测团队的管理与技能培训,把握农村环境污染的动向和发展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

(四)知识下乡,提高农村科技水平

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其经济落后、发展前景较差,故很少有知识青年愿意到农村发展、支援农村建设。所以提高农村科技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知识下乡。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鼓励青年人才到农村去,定期向农村输送青年才俊、招收大学生村官;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的科研投入,开展培训班、免费教育辅导当地村民干部,提高农民尤其是种植大户的科技文化水平。同时,政府还要建立知识下乡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后续辅导;此外,要倡导绿色科技下乡,实用科技下乡,向农民推销符合当地经济水平、地域条件,满足农民生产需要的先进技术,比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上去了,生态环境治理自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梁修群.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崔巍娜.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

[3]张倩.浅析农村生态环境法治保护[J].知识经济,2010.

[4]夏宝龙.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实践[J].政策t望,2014.

[5]汤临佳,等.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兼议对西部地区的启示[J].区域经济,2013(5).

[6]王鹤菲,杨晓杰,刘霞玲.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与治理模式[J].经营与管理,2014.

[7]201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篇3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项目实施,贯彻落实省站《关于开展我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项目督导工作的通知》(晋农生态发[2012]26号)要求,省站派出督导小组于11月29日~30日前往长治市和晋城市,12月4日前往晋中市,分别对三个市的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抽查了长治市襄垣县、长治郊区,晋城市泽州县,晋中市榆社县。省督导小组成员包括省站资源环保科赵少婷、阎宏毅及大同市农业环保监测站马军,三个市农业环保站负责人、主要技术人员也参加了督导检查工作。

在长治市,督查组首先听取了长治市农业环保站的工作汇报,了解了全市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随后来到长治市襄垣县夏店镇范岭村,听取了襄垣县农委工作汇报后实地查看了工作人员土样采集过程,同时针对采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给采样工作人员进行了讲解示范。接下来督导组来到长治市郊区西柏兔乡中村,检查了土壤采集工具等准备情况,在田间实地演示了土样采集整个过程,要求县农业环保站一定要认真规范采样。督察组连夜赶往晋城市,听取了晋城市环保站的工作汇报。第二日督查小组抽查了晋城市任务最大的泽州县,采样任务为1483个。督导小组前往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查看了土壤样品风干场所并提出了改进意见。随后来到泽州县夏村镇,现场查看了工作人员土样采集过程,查看了现场填写表格并纠正了表格填写不规范的地方。泽州县土壤样品采集过程比较规范,并有好的经验做法值得全省学习借鉴,同时任务完成进度较快,检查当日已全部完成野外采样任务。

在晋中市,督导小组前往榆社县农委听取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榆社县采样任务498个,是晋中市最多的县,目前已完成样品野外采集工作。通过现场检查土样风干场所及风干方式,发现技术人员土样风干规范操作方面存在误区,部分样品在风干过程中有交叉混淆,督导小组要求立即进行整改,重新采样,重新风干。榆社县农委表示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在一周内完成重新采样及重新风干工作。

在三个市,督查组还分别要求市、县农业部门要做好文件、数据、信息等资料的保密工作,档案及电脑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业电脑不能联接互联网等。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林业建设;新农村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生态环境却越来越差,现如今雾霾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老百姓越来越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建设,渴望生活在碧水蓝天下。因此我们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林业建设,使我们的新农村山清水秀,绿荫环绕,鸟语花香。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间天堂。

1.林业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生态林业建设是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新农村的建设强调环保,那么林业生态建设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家园的美化,环境的优化,最重要的是进行林业建设,因为首先林业建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水土沙化,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的土质,利于植被的生长。其次,林业建设可以净化空气,还给人民一个蓝天白云,再次林业建设可以抵御风沙,改善气候。通过构建农田林网,搞好乡村四方的绿化,庭院的绿化,使人们的生活环境优美,同时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形成自觉爱林,护林的新风尚。

1.2生态林业建设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发展生产,而生态林业建设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首先,建设林业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因为林业有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的作业,好的环境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为农民增收。其次,林业发展好,改善了生态环境,可以发展旅游业,现如今很多农家院都在农忙时搞农业生产,农闲时,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再次,还可以发展果园,不但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饮食结构,还可以通过外销改善生活。因此,生态林业的建设为农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推进新农村发展

2.1基础先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林业的发展需要走向林业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当中。应当在当前市场的需求和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寻求林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林业生态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首先,要对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第一:要强化对天然林的管理和保护,第二:重点建设丰产林,提高林产品的质量,第三:加强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更具有竞争优势。其次,要打造核心生产项目,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产品。最后,要提高林产加工业的素质,对于林产品的加工,要让人们吃的放心,安全无害。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能更美,更强。

2.2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观念

要想发展林业,就离不开生态环境和资源,在进行林业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解决好生产与投入的比例,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要不断研发新品种,促进林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影响生态循环。我们要用科技来维护环境,创造利益,让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更加美好。

2.3统筹规划,提升生态建设力度

在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建设新农村时,要统筹规划,从全局出发,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既要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又要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要考察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树木和植被,改善整个生态模式,对于当地不良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规划,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改善,并且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使整个农村的建设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将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促进结构的多样化,加强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等,提升生态建设的力度。

2.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领导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生态建设服务。各级政府要大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为老百姓制定生态建设的方案,建立完善的目标。政府各部门要对林业生态建设不断的监督和管理,列为考核政绩,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通过这种形式,让老百姓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意识。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林业生态化在新农村的建设保驾护航,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和环境提供最有利的政策保障。

2.5大力推行林业文化的发展

将林业纳入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如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文化等,为人们提供各种各具特色的文化林副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林业作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对繁荣生态文化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起到引领作用。

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大有作为,大有可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强调,经济和生态。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生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林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可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发挥林业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建设一个蓝天白云的幸福天堂。

参考文献

[1]陈承.构建林业资源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林业研究,2011(11).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篇5

1国外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

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和农业政策的大方向息息相关,农业政策中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认识决定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认识也经历了若干阶段,逐步形成了重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国外相关政策演变过程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现状和规范未来发展趋势的政策制定方向。

1.1欧盟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政策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Policy,CAP)是欧盟最重要的农业政策。从1962年实施至今,CAP经历了3个阶段的改革,特别是2000年《农村发展条例》,实现了从农业生产支持到农业环境控制,再到乡村综合发展和生态景观建设支持的转变,开始重视乡村发展的多功能性,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乡村景观保护和提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10]。2005年欧盟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乡村发展计划(2007—2013),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发展战略:(1)提高农业林业的竞争力,包括职业和年轻农民培训、信息化和推广咨询、现代化农业控股、提高林地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林业产品的价值、合作开发新产品、农林牧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产潜力、注重食品安全,培育生产者团队;(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包括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保护和提升、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农林业发展、传统农场的维护和管理、动物福利等;(3)提高乡村经济多样化和生活质量,包括促进农民非农活动的多样化、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等;(4)为支持以上3方面实施而专门规定的管理制度,可理解为一个地方行动小组实施自下而上的地方发展战略。欧盟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景观管护制度上,构建了以农户为主体的补贴政策,最早建立了农业环境措施制度(agri-environmentalmeasures),随后发展为环境管护制度(environmentalstewardship)[1,11]。例如,英国先后提出4个级别的环境管护制度,入门管理(entrylevelstewardship)、有机入门管理(organicentrylevelstewardship)、较高水平的管理(higherlevelstewardship),以及专门针对丘陵地区的入门/有机管理(uplandentrylevelstewardship)[7]。每个级别的管理涉及多项技术,如入门管理包括50多种生态景观管护工程技术措施;高级管护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建设,制定了100多项工程技术,并且同一工程技术体系下,针对不同情况还提出了更具体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湿地管理包括湿地修复、湿地重建、湿地维护等,再如缓冲带建设根据不同的周围要素(河流、农田道路、沟渠)提出了5~6种缓冲带建设模式和工程技术措施。总体来看,欧洲生态环境景观管护各个项目的可选管理措施涵盖内容广泛,包含了农田、林地、草地、历史遗产、线性景观(包括树篱、石墙、边坡、缓冲带、水道等),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等项目。制定了每项工程技术的实施标准、资金补贴分值和验收标准,农民或是乡村集体可以自由选择计划开展哪些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措施,当总体补贴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后,农户可以提交申请,以图和表的形式说明在哪些地方实施什么类型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措施、执行时间以及资金补贴总额。参与环境管护的农户需遵守合同规定,接受监督检查,如果出现违约情况,将会受到严格的惩罚。

1.2美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政策

自20世纪30年代起,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耕地保护一直是美国农业政策的重点。1985年美国国会修改了“农业法”,并通过了《食品安全法案》,正式启动土地保护项目(ConservationReserveProgram),针对高度侵蚀区域实行休耕制度。项目实施以来,目标逐步扩展到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建设和休闲旅游[12]。1994年土壤保护服务局改名为自然资源保护服务局(NaturalResourcesConservationService,NRCS),开始重点关注农村环境的改善。美国农业部农场管理局(FarmSecurityAgency)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服务局提供技术支持,农业部商品信贷公司(CommodityCreditCorporation)提供资金支持。各州县成立了田间技术咨询处(fieldoffice)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大约有8000名技术人员参与自然资源保护项目。美国提出的自然和农业保护工程技术标准,包括60多个项目,内容非常广泛和详实。美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政策的特点在于全美都遵循了一套环境管护制度[13],而每个州、每个地区都针对自身的地理环境条件在上级工程措施的基础上为当地量身订做了更为详细的措施。

2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先后开展推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化和无害化技术、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土地整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重大战略,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同样,在以上几个方面也开展了相关重大和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研发了一系列技术,取得了一批研究和示范成果,在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有效的科技支撑作用。但是对比国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和管护,我国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对未来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认识和研究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在理论上对农业/农村多功能性的研究较多,提出了生产、生态、生活和文化等多功能性,但在实践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例如:(1)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重点强调生产模式和循环体系、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技术,甚少考虑农业/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保护、恢复农田生态服务功能、乡土历史遗产保护等非商品;(2)在实践方面对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不够,导致地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联系和乡土景观风貌严重受损;(3)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还是集中于生产性土地单元,很少考虑非生产性自然和半自然生境以及农业景观对面源污染的影响;(4)在农业/农村可持续评价指标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指标缺失。

2.2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有待提升

尽管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并有较详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但任何规划都需要通过工程技术落地,由于规划设计人员缺乏生态景观化设计理念,再加上生态景观设计导则和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缺失,致使一些工程建设“有生态之名,无生态之实”,如:(1)新农村建设偏重于硬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林生态植被建设结构单一、树种单一,乡村林网生态景观服务功能较低;(2)田间道路、沟渠甚少考虑生态景观化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对面源污染控制作用;(3)对农田周围边界地、田埂缺乏有效的管理,乱堆、乱放随处可见,视觉污染严重。

2.3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精细化和集成化有待提高

我国在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建设,开展从源头控制污染的过程中,重视生产系统生物生产关系重建、生产模式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对景观层次上物质、能量和物种流动考虑不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先后从饮水、房屋、垃圾处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对乡村生态景观特征和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重视不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由于受部门条块分割限制,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涵盖水利、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景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统全面的工程技术体系和标准,难以适应未来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管护制度实施;(2)还没有形成工程标准、技术规程、施工记录和维护、验收的全过程生态景观化质量控制体系,难以实现项目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全程控制;(3)大部分工程技术都是针对新建的工程技术标准,实际上相当多的工程技术应该是对已有的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提升。

2.4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和景观建设主体是政府,很多项目如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治、河道整治的实施,都是以政府为主体来实施工程招标,大多数情况下由外来者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一个自上而下甚少由农户这样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项目可能在短期内具备高效率优势,但从长期看由于缺乏对当地生物、生态和乡土知识的研究以及后期管护,不利于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技术措施的后续效果和维护;(2)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以政府为主导的“运动式和项目式”的生态环境建设方式重视建设,对后期管护重视不够;(3)各类项目缺乏整合,缺乏整体推进机制,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质量。

3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

3.1拓宽和提升我国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

提高农林业竞争力和乡村经济多样性以及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解决农村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是完成该任务的关键所在。而农业多功能发展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方法。农业/农村多功能性除了表现为商品生产(食物和工业原料生产等商品生产)以及由此发展的食品安全等功能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包括景观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教育等多种功能等[3]。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实践。

3.1.1恢复农业景观生态服务功能

应从土地单元(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农业景观镶嵌体尺度,充分秉承和遵循生态系统管护的理论和方法,开展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的建设、修复和维护等措施。不仅要搞好生产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与水土和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和重建,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以及生态景观价值。具体对策包括:(1)通过构建马赛克样的、具有多孔和透水性的农村景观基质,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2)通过线状廊道规划设计实现景观生态网络化,提高景观功能连通性,减小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通过保护和设计小片林地、树篱、缓冲带、树丛等,改善生物栖息地质量,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4)在农业园区建设中,应加强景观的多功能性规划设计,如能源的节约和生产、食物供应、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的再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风貌提升等;(5)在继续实施和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现有农村林木覆盖度的提升、生态恢复和荒坡绿化,推进以群落为单元、以生态网络为连接的多林种、多物种、多形式、多层次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3.1.2保护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应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质量、保护天敌以及控制害虫、增加作物授粉机会等)。一方面通过增加农业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缓冲带建设、蜜源植物种植、冬季留茬、鸟类越冬场所建设等,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14];另一方面通过农田景观规划设计,提高天敌数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16]。具体来说,景观层次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包括:(1)在大中尺度上(市县),应重点建立生物生境保护区、构建生态网络;(2)在中尺度上(县域、乡镇),重点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比例和质量、功能的连接性;(3)在小尺度上(村级或农田),重点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质量、多样性及景观美学价值,通过将微生物、昆虫、大型动物、植物(乔、灌、草)和其他作物建立起恰当关系,改善作物养分供应,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重塑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15]。

3.1.3加强灾害适宜性管理,提高水土安全

目前,由于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畜牧业废弃物、农业化肥和农药大量投入等导致了土壤和水环境污染严重。因而,应从防治水环境污染等水土安全方面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对策包括:(1)在“源头”控制的基础上,优化“田、水、路、林、村”的景观格局,从过程上控制面源污染,加强沟路林渠生态景观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缓冲带建设、半自然生境保护和重建、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田块作物生产和覆盖轮作、土地休耕等集成化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2)按照水系的自然形态加强水系和河道整治,根据河道等级充分应用乔灌草结合的植被缓冲带和水体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技术;(3)加强坑塘湿地生态修复能力,提高水系的连通性,降低水体污染程度,营造优良生境斑块和优美的亲水景观;(4)重视田埂、沟渠路林边界、地角、田边管护和植被缓冲带建设,减少从农田进入水体的富营养物质;(5)针对面源污染、农村废弃物分散的特点,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管护制度,从农民生产和生活日常行为着手提高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除此之外,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水土安全问题,如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也应是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关注的重要方面。主要目标和要求包括:(1)分析确定地域水土安全问题、发生原因、风险,评价区域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关系,确定防治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构建应对洪涝灾害的绿色基础设施;(2)尊重水系的自然特征,进一步加强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的联系与整治,保护区域水生环境,改善水质,维护水系的历史生态景观特征;(3)控制汇水区、洪水区、湿地和滨水地带的土地利用,大力开展水系生态护岸建设,建立缓冲带等环保廊道,提高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的排水防涝能力;(4)大力开展土地生态修复、促进地表水下渗,构建集湖沼、坑塘、湿地、郊野公园和生态隔离带为一体的多级泄洪、水量调节控制的防灾避险的绿色基础设施。

3.1.4加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成为我国未来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点,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是促进和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首要任务。乡村的森林、湿地、水系等各类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同时丰富的农业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景观游憩的重要元素。调查研究表明[2],现代人渴望的乡村旅游决定因素依次为:自然景观、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清洁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乡村景观特征),民风朴实(文化风貌),有机健康食品,适当参与体力劳动(参与性)。因而,应从田园景观的自然风景属性、乡土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景观遗产等方面加强和提升农业多功能性。在休闲农业发展中,除继续加强多样化食品开发和生产、增加科技含量外,还应强化农业/农村、农业园区生态景观建设,主要包括:(1)维护自然山水格局,提升山体、水系和地形地貌形成的景观特征,开展沟路林渠和聚落生态景观化建设,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2)挖掘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和廊道,提升现有自然景观文化和美学价值,强化非机动车绿色通道(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提高游憩廊道和道路的多功能性及景观可达性,构建乡土景观体验网络;(3)将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现有自然保护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绿色开放空间和乡村休闲绿道;(4)加强乡村景观特征提升,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

3.2加强以农户或村集体为主体的管护制度建设

应从行为主体的日常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入手,开展生态系统健康修复、提升和维护,进行生态景观化建设,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应尽可能落实到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或是最低层次上。就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制度存在的问题看,应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大不同层次生态管护能力的培育,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护体系;(2)创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强有力的协调和管理制度或是机构,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全过程考核和控制体系;(3)制定以农户为主体、通过资金补贴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制度,让农户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守护神”。

3.3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的研究和示范

我国在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和管理中,条块分割严重,技术集成度低而分散,缺乏农户和村集体可以应用且容易获得、具有高度集成化的技术体系。与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技术研究相比,我国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技术和政策研究滞后,亟需针对我国地域特点,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构建长期的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研发基地,开展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监测评价方法和技术。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主要内容包括:(1)打破部门、学科界限,建立协同和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实施效果长期性;(2)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战略目标要求,亟需丰富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和管护集成技术体系,在原有水利、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技术基础上,增加生物生境修复、水源涵养、缓冲带建设、景观提升、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植物景观营造、乡土景观建设等工程技术,并构建不同区域特征的生态景观工程技术体系,推进“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化”和“生态景观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3)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增加生态景观分析评价和规划内容,制定规划设计过程的评价指标,完善规划设计导则,推进过程控制管理;(4)在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应建立工程技术标准、工程设计要求和程序、施工记录,从技术控制和过程控制来保证工程质量;(5)在工程评价和验收中,应增加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质量、美学、游憩的评价。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篇6

关键词:生态理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设。以往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并不理想,虽然在提高粮食产量和减少水文灾害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时也对农田水利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问题。近些年,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做到既保证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源,也要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不破坏农田周围的环境及生态,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可重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随着人民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要稳定的发展可持续农业,维护当地的环境生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

一、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意义

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称之为农田生态水利工程,也是水利工程的一种,是农业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兴学科,既是为农业发展、农田灌溉提供方便的农田水利工程,也是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生态工程。农田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以生态学指标为要求,以灌溉农田为目的,要达到二者的相互统一。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引入了生态建设的先进理念。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能够吃饱肚子,大规模的开荒种田,虽然当时粮食增产了,但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加重。这些环境问题使我们认真思考农业生产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对环境的治理当中。在现在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加大研究,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环境生态进行必要的保护,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弯路,要留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健康的、绿色的、能够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环境[2]。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以生态指标为要求,提出了生态建设的理念,为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对策

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是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还在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

1、加大培养生态农田水利建设人才,提高建设人员素质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人才是关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是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主体,要贯彻落实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就要从建设人才上下功夫[3]。在生态农田水利工程的人才建设方面,首先就要从意识上抓起。要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对于生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时刻保持警惕,在实际工作中不忘生态建设的初心,时刻以生态建设指标来要求和指导各项工作。要做好这个方面,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认识层次,通过组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对一些先进、成熟的生态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学习和参观,使建设人员对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有切身的体会和思考,通过这种办法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思想认识。另外,也要通过各种办法来提升农田水利建设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只有专业技术过硬才能在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得心应手,才能从容应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从源头做起,即各类农业院校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加强生态建设教育,要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未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就受到生态建设理念的熏陶;当然,更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这才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立身之本,使他们能够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各科研和技术部门也要组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进行生态建设专业知识培养,以此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4]。同时,要将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针纳入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考核制度,并设定一些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热情,将生态理念建设带到实际工作当中。

2、将农田水利工程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紧密结合

全国幅员辽阔,地质信息多样,各个地方的耕地类型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也形态各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就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作物类型等诸多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设计[5]。过去很长时间内,农业生产都是以产量为目标,忽略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至于总是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在以后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既要提供农田灌溉、蓄洪泄洪等农业职能,也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地理环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系统,需要根据实际的功能需要,把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及人文因素都考虑进来,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把握全局,着眼未来,统筹规划,才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建设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百年工程,是一个区域的系统工程,不能只以一朝一夕的利益为目的,要考虑整体,考虑该区域的整个水利系统,要在整体上对农田水利工程和周围的环境生态进行把控,力求达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效果[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小学毕业典礼上的感人演讲稿范文(1

    - 阅0

    小学毕业典礼上的感人演讲稿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这艳阳高照,多姿多彩的母校里。一眨眼,我们快要毕业了。我们欢聚在最会的光阴里,欢聚.....

    暑假实习报告范文(精选2篇)

    - 阅0

    暑假实习报告范文五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暑假实习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