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6篇)

来源:网友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1

关键词:食品安全;公众风险感知;风险沟通

中图分类号:F74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瘦肉精猪肉、苏丹红鸭蛋、染色馒头、塑化剂风波等等,这些食品安全事故无不牵动公众神经。食品安全话题已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公共议题。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媒体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铺天盖地,人们质疑政府监管力度不严,谴责商家唯利是图,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越来越高。公众要求获得知情权,采取维护食品安全行动,甚至引发社会骚动,这一问题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和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公众作为食品消费的主体,他对食品安全的风险感知程度对化解食品安全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公众是如何看待食品安全面临的风险呢?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因素是什么?如何针对公众的风险感知采取有效的风险沟通策略呢?这是研究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解析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入手,把信息来源、流动渠道与放大的风险“信号”联系起来,提出政府、媒体、公众自身采取风险沟通策略的建议,旨在降低公众风险感知、缩小危害程度,恢复正常状态,对今后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食品安全事件公众风险感知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频发的危机事件引起不少学者和公众对风险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事件也是在这种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倍受瞩目。为什么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造成恐慌心理呢?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风险感知的过程。感知过程是人类对外界环境和事物通过感觉器官、信号传递等所产生的一系列情绪变化、认知等心理过程。感知过程主要分为一般感知和风险感知两种过程,当人类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便形成风险感知。风险感知是指个体对存在于外界的各种客观风险的判断、评价、态度和认识。食品安全事件感知过程是个人和社会沟通的产物,这一过程与以下因素直接相关。

1.自身特征。自身特征包括个体的知识文化水平、认知与评价,信任水平等。在知识水平方面,如果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专业知识了解的比较全面,他能客观地感知事件结果,辩证的看待和评价风险事件造成影响以及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还有,在认知上,个人的感知、思维等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出现偏差。公众风险偏差来源于专家科学的风险评估与自身价值观的风险评估的差异。公众对生产企业和政府的信任水平也会影响其对食品安全感知程度。研究发现,韩国公众对政府的卫生检查结果不信任,对食品制造商和消费者保护机构信任度低,会提高公众的风险感知,引起公众恐慌(MeeraKim,2003),可见,信任水平对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非常重要。

2.主观规范。主观规范包括了家庭、参照群体、社会团体等行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对个人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带来的外部影响力。Hornibrook,McCarthy&Fearne(2005)通过对牛肉市场的研究,对各种信息源的信息按重要性进行排序,首先是过去经历、家人和朋友推荐,其次是质量保证信号、包装、店员推荐、商品标识,最后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等,该研究认为消费者主导的信息最重要,厂商主导的信息其次,政府和媒体主导的信息最差。这可能对政府、媒体的不信任有关。

3.知觉行为控制。知觉行为控制包括了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政府采取的监管措施等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其中,政府措施是影响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公众认为风险事件容易得到政府的控制,风险感知就会降低。BrewerandRojas(2008)对美国消费者的研究发现,公众认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措施越是有力,越是容易相信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评定的动物产品的安全性,从而越是放心食用。由此表明,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有效性影响公众风险感知与购买行为。

三、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放大与风险沟通

为什么有些相对较小的风险或事件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呢?这就是风险的社会放大。风险社会放大理论认为风险事件与社会、文化、政治、心理等相互作用,它可以放大或缩小某个事件所形成的风险和潜在威胁,其所产生的作用不仅是事件本身特征所决定的,也是由公众风险感知以及其它机构和群体的反应所决定的。提出风险社会放大理论的目的是解释风险感知和风险沟通的动态变化过程。风险信息经过风险符合传递给个体和社会放大站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增加或减少风险信息容量,并突出信息的某些方面,使得公众风险感知发生变化。其中个体放大站,如知识文化水平、认知、信任等因素影响着风险信号的放大或缩小;社会放大站如政府、媒体、专家等会影响风险信号的放大或缩小。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说明了风险感知在风险沟通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风险事件的属性是通过风险符号来描述的,采取何种沟通方式将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变化。风险沟通最初致力于调和政府、企业界、科学界和公众之间关于风险问题日益激化的矛盾,通过各种沟通方式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一种新的伙伴和对话关系形成。食品安全风险沟通,简单的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借助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方式)与大众进行有效沟通,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此观点更多强调的是单向沟通,在社会民主化的发展下,双向沟通是必然趋势,这也给政府和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没有采用风险沟通策略去应对,恐怕又会引发一场新的危机。可见,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社会放大与风险沟通策略是密不可分的。

四、食品安全事件风险沟通策略

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事件的风险感知会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风险信息的传播在所难免,而风险沟通是一条转危为安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降低风险感知可以从风险沟通策略着手,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公众自身、新闻媒介、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积极进行风险沟通,才能有效地降低公众风险感知,增加政府公信力。

1.公众自身沟通策略分析。公众可以通过生活经历、知识水平或者其他社会因素的信息传播和解释等能力来辨别风险,从而降低风险感知。知识水平的匮乏和个人辨别能力的不足使得公众加大了风险感知,造成盲从和恐慌。人们比较迷信专家,只要是专家声称可以解决的风险一般不会引起公众恐慌,但是当专家声称事件不明原因、可能存在未知风险时,公众的风险感知提高。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不同专家充斥不同的声音,公众无法对风险信息加工选择,模糊混乱,公众对信息产生疑虑,觉得风险超出自己辨别能力,加大了风险感知,就会被错误信息误导,出现非理智行为。如果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知识了解的较为全面,客观的选择风险信息,就能理智看待和评价食品安全风险事件对社会和自身造成的影响,从而做出理性的行为反应。因此,除了加强个人科学素养和知识文化水平,培育风险意识和参与科普活动外,还需完善公众风险辨别理解力,纠正错误的风险信息,这样才能从容理智地应对风险。

2.媒体信息沟通策略分析。媒体是当代社会的主要信息媒介,它可以提高社会能见度,让公众获得更多的知情权,获得风险信息并寻求对策。媒体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过度报道与公众的积极关注会产生快速的风险社会放大效应,严重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不少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过度报道、传播不完整或是混淆事实,公众在对风险加工过程别关注致命风险信号导致公众理解偏差,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无处不在,个人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错觉,使得人人自危,风险放大,甚至产生次生危机,如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香港澳门奶粉抢购风,海外奶粉代购风为主要表现。媒体可以建构风险、掩盖风险,还可以解释风险。媒体传播适度的风险信息,并解释信息,可以引导公众减少恐慌,提高风险承受能力,降低风险感知。因此,媒体沟通的方式对风险感知的放大与减小具有重要作用。媒体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公众理解并解释风险信息。在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前可以与专家学者合作,告知风险的相关信息;在危机爆发期,注重传递公众如何保护自己免受风险之害的信息,听取公众风险和安全诉求;在危机发生之后,把宣传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

3.政府风险沟通策略分析。政府公信力是遏制风险社会放大效应的有效手段。在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时,政府只有采取质量保障、监管措施、建立信息透明机制的风险沟通策略,才能重塑公共威信,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携手人民群众,共同应对当前危机。首先,政府应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细化食品行业标准,把监管细节贯穿到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定期抽检食品,对问题企业进行处罚并曝光企业名单、产品目录,向公众提供详细的食品检测情况。此外,还需建立信息透明机制,它是提高政府公信力、恢复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手段。如果政府沟通不及时、不到位,信息传递不顺畅,公众知情权受到限制,就会提高风险感知。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立食品质量监控数据库,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正式渠道及时、系统的向公众公布数据,客观报告最新出现的情况。并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公众除了可以随时查询相关信息外,还可以提出疑问,政府相关人员需要及时给予答复,使公众充分了解情况,形成良好互动,体现了对公众需求的政治回应。同时欢迎群众举报,共同参与,协助解决与风险有关的冲突,并逐步恢复对政府信心。

参考文献:

[1]MeeraKim,HyochumgKim.Consumerattitudesandacceptanceof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inKorea,ConsumerSciencesincorporatingHomeEconomics[J].InternationalResearchConference,2003(12):701-712.

[2]HornibrookSA,McCarthyM,FearneA.Consumer’sperceptionofrisk:thecaseofbeefpurchasesinIrishSupermarke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tail&DistributionManagement,2005,(10):701-715

[3]BrewerMS,RojasM.Consumerattitudestowardissuesinfoodsafety[J].JournalofFoodSafety,2008(28):1-22.

[4]张乐.食品安全与健康恐慌: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探析[J].汕头大学学报,2008(6):67-71.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2

其实,如果靠吃盐补碘,按照国家食盐中加碘标准的上限,每日每天需要摄入3千克碘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真这样做,怕是等不到核辐射来临,人就没有了;就算是海水污染,中国完全可以不吃海盐,中国的矿盐储量甚至可以够全世界人吃一段时间的。

既然中国不缺盐,而且吃盐也不可能防辐射,那为什么会出现抢购食盐的现象呢?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本刊特约专栏作者马志国。

记者:马老师,市场上出现非正常的疯狂抢购碘盐,这应该是和日本的核泄漏有关。这种类似现象早在非典时期就曾经出现过,为什么还会发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如何定位?

马志国:像这次抢购食盐类的抢购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首先是从众心理的表现。一则笑话说:一人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暗自好笑。这就是从众心理闹出的笑话。这次食盐抢购风,与这个笑话何其相似?

我们还可以和同伴做这样一个试验:在一条行人往来的路上,几个人同时抬头仰望天空,并不停地讨论着什么,一边看,一边说。不一会儿,就会有好多好奇的人抬头看天,而且越聚越多,虽然他们并没有看到什么!这也是从众心理的表现。

记者:心理学上如何界定从众心理?

马志国:关于从众心理,心理学家阿希有一个典型实验:当一个被试者来到实验室的时候,已有6名被试者先到了。实际上这6个人是阿希的助手,他们的答案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研究者拿出了一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叫做标准线段,右边有三条线段,分别标有A、B、C。阿希让被试者看,看A、B、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本来很明显,正确答案是C。在前两轮实验中,研究者的助手选择了C,被试的选择没有问题。但从第三轮开始,研究者的助手一致地选择了A。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76%的人至少有一次跟随了研究者助手的错误答案。不用嘲笑被试者,我们生活中都难免这样从众。

所谓从众心理,是指由于群体的压力,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

记者:是哪些因素导致的非理性抢购?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人的从众心理?

马志国:当群体中的个体发现自己与群体不一致时,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于是,群体压力促使他与群体趋向一致。于是,由于这个从众心理,最初的个体行为就会演变为群体行为,甚至酿成恶性。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从众心理的产生呢?

第一方面是情境因素。

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很多。团体的规模,团体的凝聚力,团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团体成员的状况,面临问题的情境特点等,都是影响因素。在大规模中,问题的情境特点尤其重要。当面对复杂难以把握的问题情境时,人对此难以判断,就容易出现从众行为。在这次食盐抢购中,很明显,情境信息是很复杂而不明确的,很多人并不知道,究竟加碘的食盐是不是能防核辐射,究竟我国食盐供应会不会紧缺。就是这样,情境信息越是复杂不明确,人就越容易随大流。

第二方面是个人因素。

与从众有关的个人因素很多。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去从众。习惯保持独特性的人,不容易从众。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女性的从众倾向比男性高。此外,智力水平低的人,情绪悲观不稳定的人,依赖心理比较强的人,易于接受他人暗示的人,也比较容易从众。

记者:是不是所有的从众心理都消极,都会导致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出现?

马志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从积极方面说,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群体中成员的意见统一,才能够形成一个群体成员所必须遵从的社会规范,来保证对群体成员的必要的约束作用。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适应社会。因此,通过必要的从众行为,可以使个人能在最可靠的程度上达到迅速适应社会。

从消极方面说,社会生活中某些消极意义的东西,也会对人构成压力,使人产生从众心理,甚至向某些错误的言行看齐。这种从众就是消极的。就这次抢购食盐的从众行为说,就产生了消极的社会效果。

记者:如果说抢购食盐是从众行为作怪,那么,从众行为背后还有什么心理根源?

马志国:在这次食盐抢购风中,人们所以出现从众行为,还与流言心理的作用密切相关。

所谓流言,就是人们相互传播的无法提供确切依据的信息。

流言传播的心理过程是这样的:当一个信息从信息源传来的时候,接收者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合理”的加工,紧接着他再扮演传播者的角色,将经过加工的信息传递给下一个接收者。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都有一种“合理化加工”的倾向,这是人固有的一种心理特点。按照“合理化加工”倾向,人们对流言往往从三个方面加工:一是磨尖,对传给自己的信息断章取义,只选取了其中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二是调平,把传给自己的信息重新编排,省去了某些信息内容,使故事简明,也利于他表达;第三是同化,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接收和传达信息,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点。结果,流言越传越走样,直到面目全非。

从众行为不一定必然与流言作用相关。但是,大凡抢购风,往往有流言心理的作用。一传十,十传百,传得满城风雨,于是,从众行为变成了群体抢购风。

心理学上有个流言传播的基本规律,用公式表示为:R(流布量)=I(重要性)×A(模糊性)。重要性是指事件对人们的重要程度。模糊性是指信息的明确程度。也就是说,越是重要的,流言也就越容易传播,越是模糊的,流言也越容易传播。而且,重要性与迷糊性二者的关系不是“和”,而是“积”。也就是说,不管是多么重要,只要模糊性等于零,流言就不会生起;不管是多么模糊,如果重要性等于零,同样也不会生成流言。

心理学家又提出,流言的发生与流传有三个条件:第一,在缺乏可靠信息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与传播流言。人们越是弄不清真实的情况,流言越是容易传播。第二,在不安和忧虑的情况下,容易促使流言产生和传播。第三,在社会处于危机状态下,如战争、地震、灾荒时,人们容易产生恐怖感与紧张感,流言也容易传播。

从上述流言传播的心理规律来看,这次抢购食盐风就不难理解了。一是事情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二是信息模糊,关于食盐的事情人们平时了解很少,口口相传中很少有人弄清真相。三是情境危机,地震灾害,核辐射危害,让人们陷于不安焦虑之中。于是,“合理化”的加工结果就是,流言传播开始了,从众行为出现了,抢购事件发生了。从众行为以及抢购现象,反过来又推波助澜,让流言传播的更厉害了。信息传播的现代化,比如网络手机等,让流言传播更快更广。于是,食盐抢购风波很快席卷全国了。

记者:导致人们产生从众心理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除去社会原因,类似的事情比如抢购其他物资的现象还会不会出现?能从心理上避免吗?

马志国:如果进一步追寻心理根源,那就是心理学上的人际影响这个规律。世间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际间,更是彼此相关相互影响的。可以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可以完全不受别人的影响。

所谓人际影响,就是在他人影响下,个人的信念、态度、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只要和人一起,人际影响几乎无所不在,或者说,只要我们生活在世上,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他人的影响。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没有察觉。人际影响的方式很多,流言传播以及从众行为,就是很重要的人际影响形式。

从众心理不可能完全消除。有从众心理在,就会出现从众行为,有从众行为,就难免导致不可估测的。比如过去非典时期的疯狂抢购醋和板蓝根,以及以后还可能出现的一些抢购现象。同样的道理,流言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我们说,从众行为不可避免,流言传播不可避免,并不是说,不可预测事件或恶性不可避免,只要采取相应措施,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要避免抢购,避免消极的从众行为和流言传播,避免不可估测的恶性发生,需要一些条件。

首先是政府及时干预积极作为。

不论是流言传播,还是从众行为,都与信息复杂不明有关。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处于恐慌之中,在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流言就会快速传播,从而导致从众行为甚至。这时候,政府的权威确切的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容易遏制流言传播,化解从众行为,避免。

这次抢购风16日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但大部分地方政府干预时间已经是17日。何况公众获得信息,还有一个过程,特别是信息流动相对慢一点的农村地区。就是说,其间的两三天时间,显然让流言有了蔓延之机,让更多的公众卷入从众行为。尽管如此,政府以及职能部门了权威信息之后,很快流言传播中止了,从众行为消失了,抢购风波平息了。由此看,政府要及时干预积极作为,及早公开权威信息,准确传播科学常识。

同时,社会还应该在平时培养公众的独立性。人们的独立意识越差,就越容易“随大流”。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应倡导公众的独立意识,鼓励公众的独立思考。

其次是公众提高个人心理素养。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育传播的相关概念,研究综述了体育传播对人们体育生活影响,即体育传播对受众的体育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体育传播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产生的促进作用和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产生的促进作用。希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传播体育生活影响

所谓体育传播就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人类体育信息(包括体育新闻、体育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体育传播中的信息,以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形式存贮在报刊、图书、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介质上,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体育文化传播的目的[1]。体育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体育传播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体育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具体而言,体育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主要是体育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等。随着传播的兴起及研究的深化,体育传播的研究领域受到重视,而且从不同的程度影响人们的生活。

一、体育传播对受众的体育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关于体育传播对受众的体育价值观产生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外有所研究。如荆光辉等人在《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探析》中论述了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中体育需要、体育观等问题。其中教育与宣传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新闻报刊、杂志的宣传与引导能有效地触发大学生体育生活的思维共振与行为互动。刘德佩和苗大培都对体育价值观进行了论述,其中大众传媒是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之一[2]。许仲槐对广东部分开放城市居民的研究表明:大众媒介在影响居民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中居第六位[3]。报纸、广播、电视出现以来,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在于对大众传媒机制的解释,受众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和行为的效果问题的研究变得特别的重要。以上的研究综述可以说明体育传播对人们体育价值观、行为的影响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否人们接触不同媒介会有不同的影响?还未见研究。

二、体育传播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产生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关于体育传播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产生的促进作用的研究主要有:陈天仁的研究认为“在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意识和正确体育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诸多主要因素中,大众媒介体育信息传播是首位的,其次是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4],英国Goodger等人对柔道项目的电视转播的研究,发现大众媒介中体育传播能够激发人们强烈的情绪反应。在张松贞等人的调查中,发现居民最初参加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是受了同伴朋友的影响(49.2%)和大众传播的影响(37.5%)[5]。文葭等人的研究认为:“学生所受的各种教育都离不开媒介和电子传媒作为提供体育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电子传媒传播正确的体育信息,对中学生的各种体育意识和理念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正确引导和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符巍的研究表明,电视传媒作为大众媒介中普及率最广,影响力最高的一种媒介,对人们了解体育,欣赏体育到爱好体育参与体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体育生活。(37.5%)。王晓莹关于电视传媒体育信息的传播对北京市城市居民体育生活的影响的研究证实“电视体育传播对激发人们的体育兴趣和帮助人们尝试锻炼有一定作用,同时,对人们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还指出:“接收电视体育传播越多的人,其参与体育的比例也越高[6]。李勇勤等通过调查认为,体育新闻媒介的宣传对大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会产生多方面积极的影响,如“87%的女生和87%的男生认为自己受体育新闻报道的影响,参与或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体育新闻宣传对大学生“对体育意义、概念的认识”、“运动水平提高”及“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7]。

综上研究来看,很多研究者公认传播会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产生影响,并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传媒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否所有的媒体接触都会对人们体育参与产生积极影响?在人们的印象中,媒介接触的消极影响之一是导致人们的体育参与行为的减少,如何去验证?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未见研究。

三、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产生的促进作用

关于大众传媒对体育消费行为影响的专门性研究还不多见。但是有研究者的研究发现,在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中,大众传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张西平等对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研究中指出群众的体育消费受到包括“新闻媒介对体育的宣传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余军标等对厦门的调查认为在“激发体育消费中诸因素”中,大众传媒占第五位(3.93%)[8]。另外,应该认识到居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信息的需求和获得体育信息的消费应该成为体育消费新的增长点之一。

前文从以上几个方面主要概述了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其他还有很多成果在此未能——引用。在已有的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中,学者们对大众传播对体育价值观及体育行为方式影响进行了肯定。但体育传播对受众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影响程度是多少?不同的媒介种类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媒介内容对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行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还有影响受众媒体选择的因素与未来趋势是什么?面临媒介对人们体育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学校体育面临如何利用大众传媒促进体育教育的问题等都需要系统和深一步的研究。

四、结束语

从以上有关的研究成果中发现,关于大众媒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对人们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可见,有关大众传播与学校体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研究,即使是一般的关于大学体育和大众传播的研究也较少见报导,这种状况是亟待改变的。体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涉及到大众传播,揭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对人们影响的规律,可促进体育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勤.论体育传播学的性质特点及其理论架构[J].体育文化导刊,2003(9).

[2]陈天仁.论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1.

[3]张讼贞等.我国大中城市人众传播媒介体育传播接收现状初探[J].体育与科学,1988(6).

[4]刘德佩.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变迁.[J]体育科学,1987(3).

[5]许仲槐等.广东开放城市居民体育价值观的新积淀.[J]体育科学,1994(1).

[6]王晓莹.电视信息传播对北京市城区居民体育生活的影响.[J]北体硕士论文,1998.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4

一、从众心理与课堂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心理学上的大量实验表明,在个人受到外界人群普遍行为的影响时,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由于多数人的看法和行为往往比个人的看法和行为更合乎实际需要(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所以通常情况下,个体服从多数对个体有诸多好处,如可以避开危险,可以免除犯错误,使行为处事更有效等等,这是从众心理积极的一方面。从众心理也有消极的一方面,单就对人的意志品质的消极影响来说,长期的“盲目跟风”会造成人们的思想僵化,缺乏主见,自信心丧失,意志薄弱,创造力低下等等。

课堂从众心理即是从众心理在课堂这一环境下学生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通常我们说“人云亦云”或者“随声附和”。同样,课堂中的从众心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学习效果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教学实践中,往往不是因为学生不从众而影响到学习效果,而是学生过于从众,盲目地迷失自我,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故而克服课堂过分从众心理对课堂教学来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过分从众心理的形成机理

从学生产生过分从众心理现象的成因来看,客观因素和群体因素有极大的影响。课堂学生多,如果问题的答案又不开放,通常情况下每一个问题都导向比较固定的答案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过分从众心理。除了课堂这一客观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

个体方面,一是学生不自信,常见的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内倾性比较强的学生,他们即使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也不表达出来,生怕在别人看来是犯“低级错误”而被嘲笑,也就是“不敢发自己的言”。二是学生未能积极地参加到课堂学习中,老师“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学生“我行我素”,“天马行空”,老师“开大会”,学生“开小会”。概括地说就是“不想发自己的言”。

情境因素,一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对于学生的思想观点教师经常做出非此即彼的整齐划一的“裁处”,另类与新奇的思想观点经常受到抑制,甚至挖苦与嘲讽,也就是课堂气氛不民主,“不让发自己的言”。二是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单一,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有限,给一点发言的时间也是草草收场,生怕放开了收不回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不能发自己的言”。

三、解决课堂从众心理的有效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每个学生过分从众心理倾向的因素会各有不同,有的源于某一个方面,有的则是几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到课堂中的学生从众心理,既与教学学科和具体的教学材料有关,也与课堂整体气氛和教学组织模式有关;既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关,也与学生群体的综合性格品质有关。所以,克服课堂学生过分的从众心理应该从形成这种心理倾向的原因出发找出答案,具体到学生个体应该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来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过分从众心理的解决策略。

(1)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与自信心。学生是否具有独立意识与自信心的强弱是长期形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施加影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个性品质给予正面强化,课堂中学生表现出独立意识时及时表扬,反之则进行负面强化。鼓励学生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克服自卑心理。

(2)努力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独裁”与“专断”的行事风格必然会使学生的思维停滞,思想观点受到压抑,学生偶尔闪现的“火花”也会在瞬间无情的熄灭。反之,平等的包容的外部环境即是暗示学生不会因为另类而受到“惩罚”,自然就消除了学生的顾虑,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并愿意把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交流。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5

旅游行为是一种追求地理环境差异性体验的消费行为,它不同于实物商品消费行为,消费者无法依据商品的可见因素和实际接触经验进行选择和评价,所以抽象的形象要素在旅游决策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电影和电视剧,他们客观的促进了我国一些旅游地的经济收益和知名度的提升。笔者在调研中,发放了300份问卷,其中有85.2%的人曾因为一部影视剧萌生过去影片中的旅游地旅游的想法,影视剧对旅游地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那么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的构建有何影响作用呢,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与概念界定

国外对旅游地形象(TouristDestinationImage)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一般多从主体角度出发,研究主体(人)对客体(旅游地)的总体感知和精神描写。而我国对旅游地形象的研究一开始套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ionIdentitySystem),注重对客体(旅游地)形象策划、营销、设计等实用性研究。

“形象”是一个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是,形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和事物的总体评价和印象,是人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获取关于对象世界的信息,从而在脑海中形成的印象、评价;二是,形象是人或事物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国内学者谢朝武、黄远水也从两个层面阐释了“旅游地形象”的概念,他们认为“旅游地形象是个双向的意念系统:从旅游地层面来讲,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对本身的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提炼、有选择性地对旅游者进行传播的意念要素,它是旅游地进行对外宣传的代表性形象;从旅游者层面来看,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或实地经历所获得的旅游地各种要素资源所形成的意念要素的集合。它是旅游地的客观形象在旅游者心中的反映”。

二、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影响作用

(一)旅游地形象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李蕾蕾认为“旅游地形象是人脑对旅游地信息处理的产物”,可以看出,在旅游地形象形成过程中包含了承载旅游地形象信息的传播和旅游者对旅游地信息的感知两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致可归纳为信息因素和旅游者个人因素两大类:①个体因素:个体因素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具体可分为:心理因素,包括态度、动机、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等;社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等。②信息因素:不同信息来源对受众获取信息产生不同的影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因为空间距离和人类直接感知经验的局限性,人们通过媒体延展认知世界的能力,不同的媒介充当人们获取旅游地信息的渠道。受众通过媒介看到的并不是全面、客观真实的旅游地,而是被媒体选择和解释过的旅游地形象,即旅游地的“拟态景观”。

(二)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

影视剧对旅游地信息是一种嵌入式的传播,即将选取的旅游地信息符号,通过镜头进行拷贝,再将这些镜头根据逻辑顺序和叙事手法进行组合,形成具有故事情节的影视文本传向受众。受众通过观看影视剧接收到剧中的旅游地信息,对其进行解码和认知,形成对旅游地认知和评价,即旅游地形象。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的构建和受众对影视剧中的旅游地形象的认知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影视剧可以通过对旅游地信息的取舍影响剧中旅游地形象的构建;也可以通过对旅游地信息编码和表现形式的操控影响受众的解码和对旅游地形象的认知。

(三)影视剧传播和构建旅游地形象的优势

在1990年巴特勒就提出,“在不久的将来,视频(电视、电影)中播放的内容在塑造旅游地形象方面要远远重要于印刷媒体”。今天,影视剧已经成了旅游地最好的“形象代言”,与其他媒介形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①视听兼备,生动逼真。从传播技术上来说,影视超越了以往印刷、摄影、广播等其他的传播形式,实现了传播功能的溶合。它能构建出生动逼真的“影像环境”,特别是3D技术的出现,影视呈现技术日益完备,更能全方位立体的呈现旅游地景观。②受众范围广,影响力大。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影视剧更通俗易懂,其表意符号更具通用性。加之,影视剧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休闲性,电视剧和电影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媒介形式,所以影视剧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③独立公正,柔性内隐式影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受众早己厌倦意图明确的劝说性和推销性的广告和宣传方式,影视剧对于旅游地形象的传播更具隐蔽性,运用一种非目的性的、柔性的内隐式传播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④制造流行,引领风尚。一部影视剧的播出能使数量庞大的受众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接受同一信息,将分散的观看个体行为聚合成一种广泛的社会行为,形成共同的社会舆论。当人们怀揣着从影视剧中获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共同的话题走人人群中时,我们当前社会的流行时尚便从影视媒体流行了大众。影视剧为大众提供模仿、效仿、追逐的范本,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如今人们的旅游行为更加注重获取社会认同和身份标识,所以影视剧对旅游地的传播和刻画可以为去剧中旅游地旅游的行为添加流行文化的附加标签。

(四)影视剧影响旅游地形象的基本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影视剧都能影响旅游地形象的形成,影视剧构建的旅游地形象能够有效的影响受众认知旅游地形象需要两个基本条件:①影视剧自身具备较大的传播影响力,是影视剧能有效传播和构建旅游地形象的基本前提。无论影视剧中构建了多么美好的旅游地形象,只有被观众收看这些影视剧中构建的旅游地形象才能产生实际意义。②影视剧要有效的传播和构建旅游地形象,除了影视剧自身必需具备较强的影响力外,还应确立影视剧也旅游地之间紧密的关联性。如果观众无法将影视剧中构建美好的场景和画面和真实的旅游地进行关联,该剧中传播和构建的某旅游地的形象也不能有效的影响受众对该旅游地形象的认知。

(五)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的构建和影响方式

①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的选择性呈现。大众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一定的把关和取舍,在影视剧的创造的过程中也无处不体现着对信息符号的取舍。影视剧呈现并不是“全面”和“真实”的旅游地,而是通过导演、摄影师、美工等影片制作方对旅游地元素符号精心筛选和剪辑的结果。这种选择性的呈现可能是积极的对旅游地美化式的拼接和对负面形象的回避,当然也有可能对旅游地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①晕轮效应,即影视剧为了表现主题特意突出和放大了旅游地的某些负面形象,造成观众将影片中的负面印象泛化到对整体旅游地形象的认知。②刻板效应,是指某旅游地长期以某种形象出现在影视剧中,会导致旅游者对该旅游地和旅游地居民的某种固定印象。

②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附加价值的赋予。由于影视剧对符号的指意性特征的运用和对受众长期的培养,影视剧和受众之间具有一套通用性较高的符号系统和解码规则,当受众看到影视剧中的某些符号和符号组接,就会自觉的解读出其所表达的象征意义。比如在很多影视剧中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已经并不是作为建筑本身,而是法国风情和浪漫的象征。如今的旅游消费行为也日渐倾向于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的消费,人们在选择和进行某个旅游地消费的时候,更加注重对旅游地象征意义的消费和通过旅游消费行为为自己带来的某种身份标识。影视剧构建旅游地形象时可以为其增添附加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提升旅游地形象的价值。

③影视剧对受众感知旅游地形象心理的影响。影视剧为大众通供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受众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会发生情感的移情和共感,即通过电影电视画面和情节能体验到影视剧中的喜怒哀乐。受众对旅游地形象的认知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根据笔者调查统计,引致旅游的经典影视剧案例题材多属于爱情片、偶像剧和喜剧片,其原因正是受众产生了移情,将影片中轻松、浪漫、欢乐的情感投射在了对旅游地的认知上,从而产生了对旅游地积极的心理投射。同理,影视剧也有可能使受众对旅游地产生负面的心理投射和负面情绪的置入,使受众对旅游地留下负面的印象。

三、影视剧对张家界形象的传播与构建

张家界地处湖南西北部,1982年,境内所辖的张家界森林公园被确立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7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张家界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不断提升。据统计,有12部影视剧在张家界进行取景、拍摄,包括:《阿凡达》《西游记》《新红楼梦》《新天师钟馗》《血色湘西》《边城》《乌龙山剿匪记》《拯救女兵司徒慧》《还剑奇情》《九天半》《苍天有泪》《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一)影视剧中构建的张家界形象

分析取景张家界的12部影视剧发现,这些影视剧通过对张家界元素的选择性呈现和象征意义的赋予,构建出了几种不同的张家界形象:①云雾仙山。在影片《阿凡达》《西游记》《新红楼梦》《新天师钟馗》中都集中选择了张家界的奇峰、云雾的景观符号,在我国文化系统和符号规则中,影视剧常用这些符号的组合来指代“仙境”“幻境”,影视剧通过这种符号的选取和象征意义的赋予,构建出了云雾仙山的张家界形象。②神秘湘西。张家界地处湘西地区,历史上也曾属湘西自治州管辖,在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上,张家界于湘西一脉相承,在影视剧中张家界被等同于湘西进行构建。如在《血色湘西》《拯救女兵司徒慧》《边城》中都将张家界的景观用以搭建剧中的湘西地域的形象。③世外桃源。在《还剑奇情》和《苍天有泪》中,都选取张家界连绵的群山、茂密的森林、森林中静谧的溪流、盘山的羊肠小道,用这些景观构建一个了宁静、隐秘、淳朴的世外桃源。④偏远山区。在一些影视剧中附带了张家界的负面形象,在《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和《乌龙山剿匪记》中构建了张家界偏僻、落后、穷苦、愚昧的偏远山区形象。

影视剧对张家界符号的选择上和对张家界形象的构建中,基本都准确的把握的张家界的地方性,即张家界区别于其他旅游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如:张家界独一无二的标识云雾奇峰、湘西土家族、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等。但同时也附带了一定的负面形象,如:偏远山区、匪患横行、民风彪悍等。

(二)影视剧对受众认知张家界形象的影响

为考量取景自张家界的12部影视剧中的张家界形象的传播效果,笔者在张家界景区内随机发放了300份问卷进行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83份。根据问卷数据可知(见下表)大部分影视剧因自身的传播范围较为有限以及受众对其取景于张家界的知晓度较低,故对受众认知张家界形象的影响力较小,而《阿凡达》《西游记》《血色湘西》《乌龙山剿匪记》这4部影视剧是构成影响受众认知张家界形象主要的影视文本。

其次笔者还对影视剧中构建的张家界形象在受访者中的接受和认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影视剧中构建的云雾仙山、魅力湘西、世外桃源、生态自然等形象获得了受访者的认同。

四、建议

(一)旅游地应重视运用影视剧传播旅游地形象

构建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对旅游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影视剧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且能有效传播旅游地形象的媒介形式应该受到重视。特别是旅游地的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应起到主导作用,首先不仅要积极的引致和参与能够构建良好地方形象的影视剧;其次还要保护好当地的旅游资源:一方面是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使用版权,另一方面,要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被破坏和污染;同时还要做好把关工作,尽量减少影视剧中附带的片面或不实的旅游地负面形象。

(二)避免同质化、注重挖掘顺应地方性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寻找差异性景观和独特性体验的消费活动,旅游地的地方性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旅游地在利用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进行传播的同时,首先要准确的把握旅游地独特的地方性特征和优势,注重影视剧中对当地独特性景观和地方精神的挖掘和传播,在旅游者心中建立起地方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形象,避免和其他旅游地的同质化形象,以及旅游地形象构成中地方精神的模糊和缺失。

(三)积极尝试传播旅游地形象的影视新形式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6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联赛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临场发挥,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条件。它直接影响比赛过程中,比赛形势的变化,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影响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的因素众多。既包括主观因素,也包括客观因素,还包括一些其他因素。

1、主观因素分析

1.1技战术及发挥水平

篮球技、战术对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重的要性,毋庸置疑。篮球比赛是运动员基本技术、战术的综合体现过程,它是篮球运动的基础,是衡量一个球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技术能力相比,比赛的战术安排对于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的重要性更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球队战术是由教练员基于对手特点等综合因素考虑,为取得比赛胜利而精心安排的进攻和防守的体系。

进攻和防守是篮球比赛最主要的内容。双方运动员都会根据比赛的形势,运用合理的技、战术安排,在发挥自身竞技水平的同时,还有制约对方水平的发挥。所以技术运用是在动态、干扰、破坏、应变等情况下去完成的,没有固定的动作组合程序,而是随着战术安排和赛场形势,合理地去组合动作,完成具体攻守任务[1]。正因为比赛的不可预知性,运动员对于临场战术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球员作为战术的执行者,是比赛的主体,他们会根据自身技术特点和比赛形势,对战术的安排进行适当调整,以促使其竞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篮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比赛结果不仅仅取决于球员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战术安排的合理性。个人扎实的技术能力作为球员从事篮球运动的基础,不仅体现了球员篮球运动能力的水平,更是促进球员比赛中竞技水平发挥的重要保证。合理的战术安排是根据球员的技术特点和对手的技战术特征,而制定的有效的防守和进攻的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球员间更好的合作,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使得球员的竞技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1.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被公认为是影响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比赛态度、心理稳定、场内外干扰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球员的心理活动,也直接影响了球员比赛中竞技能力的发挥。

比赛态度是运动员对于比赛重要程度或对手的实力等方面进行解读的重要体现,与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运动员有什么样的比赛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赛场表现。积极地比赛态度,会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根据比赛节奏和形势,对自身战术进行有效调整,以适应比赛变化,满足球队战术体系,进而更好的融入球队,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而消极地比赛态度,会是球员士气低落,失去比赛信心,在球场上得过且过,竞技能力难以发挥。

根据耶克斯--多德斯定律可知,在中等焦虑水平的条件下,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或运动成绩提高最有效。而比赛态度、心理稳定和场外干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因此,运动员要清晰的分析自己的能力,端正比赛态度,排除外界干扰,会使得在比赛中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心理稳定度,有利于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

篮球比赛过程,要求运动员在积极跑动中,必须处理好速度与节奏、动作幅度之间的矛盾,而中枢神经活动的稳定性,是完成高质量技术动作的保证。由此可见,心理稳定对于技术水平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1.3身体因素

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因素对于篮球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优秀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在训练中获得竞技能力的物质基础,在比赛中发挥竞技水平的重要保证。充沛的体能、良好的身体状态,自然会增强运动员的比赛信心,会使球员在比赛中对技战术的运用游刃有余,对其竞技水平的发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伤病会在比赛中给球员带来严重的消极情绪,导致球员情绪低落,对比赛失去信心,因而浑身乏力,意志消沉,动作迟钝不协调,思维敏捷知觉和注意力减弱,厌烦和不想参加比赛等[2]。但是伤病伴随着运动而产生的,是无法避免的,只不过有轻重缓急之分。在NBA的赛场上,带伤征战鼓舞全队的士气,扭转比赛局面,最终取得比赛胜利的事例枚不胜举。但是毕竟这样的事例较为少见,尤其是球员身体的强壮程度无法与NBA球员相比拟的赛场,伤病更多的时候,是影响运动员情绪,限制其竞技水平发挥的。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身体状态不佳、伤病给运动员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运动能力的下降,而且也会给球员心理上带来很大的负担。导致在比赛过程中降低对比赛的专注度,影响其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而且这种低落的比赛情绪也会感染到球队其他成员,对球队水平的发挥带来很多阻碍因素。

2、客观因素分析

2.1教练因素

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对于球队整体实力的提升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其战术意图也会直接影响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篮球运动在注重球员个体能力发挥的同时,更注重球员间互相配合与支持。运动员之间的充分信任与合作,能够减少运动员的焦虑,形成一种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并能增强运动员的集体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进而产生互补性帮助以及真诚的合作[3]。所以说,教练对于比赛过程的阅读以及临场战术的应变,都是建立在对球员特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赛场形势的不断变化,比赛结果的不可预知性,都是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但在篮球领域,既不存在绝对的强者,也不存在绝对的弱者,强弱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在看重球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整体实力的体现。只有在共同目标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下,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比赛结果。

上场队员是由教练员结合相关因素安排的。所以,教练员不仅要有明确的战术意图,而且要根据球员各自的技术水平和特点,进行优化组合,将合适的球员放到球队合适的位置,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球员的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而且更有利于提升球队的整体实力。

2.2裁判因素

裁判作为篮球赛场上的执法者,其判罚尺度对比赛的进程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攻防节奏快是现代篮球运动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也给裁判员临场的执法带来难度。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攻防动作都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尤其是在双方球员身体接触明显,出现犯规行为但不易判别时,裁判要迅速做出判断。这时的判罚往往出于裁判员的主观意识,错判、漏判等现象在所难免。对球员的心理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其竞技水平的发挥也会受到制约。虽然有时会借助画面回放的技术手段进行判罚,但也会影响整场比赛的连续性和精彩程度。

再者,裁判员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同一犯规或违例的行为,判罚尺度也是不尽相同。如果判罚尺度过严,球员在攻防两端,都会格外小心,致使其竞技水平难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果裁判判罚尺度过松,身体接触过多而不加以制止,很容易导致球员心理不平衡,出现冲突。

裁判在赛场上的权威不能侵犯,但其判罚过程,也会受到主场观众等客观因素的干扰。如果裁判出现判罚失准,不仅会影响到比赛的公平公正,而且也极易引起球员心理上的变化,其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

2.3观众因素

观众是体育竞赛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比赛过程中极为活跃的因素。观众一般都会抱有对自己所支持球队获胜的渴望。观众的情绪和行为极易受到比赛过程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在比赛过程中,观众会根据球队场上的表现,运用掌声或呐喊等方式,给予自己所支持的球队或球员正面的鼓励。但比赛进程瞬息万变,如果球员或球队表现不好,观众感到失望时,也会出现喝倒彩的现象。

篮球比赛中,观众的表现也是如此。当来自观众正面的鼓励时,会给球员带来动力,提高球队士气,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比赛,展现自己。这属于主场作战的优势之一。但当主队的表现不能让观众满意时,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给球员带来压力。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难以发挥。

3、其他因素分析

3.1主客场赛制

主客场赛制安排对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影响是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的。主场比赛对球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在理论上是有利的。因为球员在自己的主场无论是对灯光音响等硬件设施,还是比赛氛围等赛场环境都相对比较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球员的自信心。但是,有时候观众对于自己支持球队获得比赛胜利的渴望,也会给球员带来一定的压力。

主场环境的有利与否,关键在于球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心理素质好的队员,能够积极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对比赛的专注度,而心理素质差的队员则会受到赛场带来的干扰,引起过度的紧张焦虑情绪而导致动作失常,竞技水平发挥不理想[4]。所以,主客场赛制对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2奖励措施

仔细分析为什么奖励措施对于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发现主要是因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而成就动机是运动员参加篮球比赛的主要动机。球员成就动机不同,其渴望获得的奖励也不同。有的是渴望得到表扬,有的则是希望得到物质奖励。但奖励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激发球员或团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球员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

4、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篮球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的影响和促进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运动员自身篮球竞技能力,而且也包括教练、观众、裁判等客观因素,还包括赛制安排和奖励措施等其他因素。只有明确的分析出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金铂鹏.篮球运动战术配合因素理论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8:283.

[2]范武平.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与控制[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6):122

[3]于少勇,韩践,谢卫平.篮球运动员对队友信任的测量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9,29(2):3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年毕业生求职信,毕业生求职信模板范

    - 阅0

    毕业生求职信求职信毕业生求职信篇1尊敬的xx企业领导:您好!感谢您的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申请,下面,我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向您作简单的:入校以来,我坚持刻苦学习,通过三年的积累,拥.....

    优秀范文海边风景作文(整理3篇)

    - 阅0

    海边风景作文篇1刚下车,就与海边那独有的海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一股咸咸的味道。早晨,好清爽!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着一望无际的沙滩去访问我的老朋友。那些散落在沙滩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