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性(6篇)

来源:其他

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成因;对策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对日常生活领域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消费的过程既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商品的社会文化形成和转换的过程,是在社会文化意义上塑造消费主体的过程。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特点

根据2009年《经济研究导刊》的调查数据显示,以西安地区为例,大学生的月消费额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以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为主要月消费额,在一个正常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存在14.8%的大学生人均月消费额超过了同类正常范围和本地人均消费的正常范围。这些大学生以中高年级的大二、大三居多,占到了此类消费群体总量的85%之多,并且这部分消费群体的家庭月收入基本都在3000~5000元/月,家庭所在地也基本上集中于城市。由于新时期大学生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消费观念新颖时尚,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青年时期,富于创造性和挑战性,对于新鲜事物充满敏感与好奇。大学生的这一基本消费心理特点决定了其消费观的新颖时尚,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此外,由上面分析的大学生消费现状可以看出,新时期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基本的生活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用于学习、交往、娱乐、健康等方面的消费则有较快的增长,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表明大学生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温饱问题的解决。

(二)消费的个性和从众性并存

大学生处于一个人生中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也呈现个性和从众性并存的现象。在大学生消费方式多样化,维权意识强,钟情国际品牌的同时,他们又极易受他人特别是同龄人的影响,追逐时下流行潮流,形成从众消费的现象。

(三)消费观念的冲动化和情绪化

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易冲动,客观环境、流行趋势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较突出,“时尚和潮流”的消费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缺乏明确目标,易受促销和明星效应影响,购买随意性强等都体现了大学生消费观的冲动化和情绪化。

二、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

1、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

上文在分析大学生消费特点时提到了大学生具有消费支出水平高的特点,而这正是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观念的反映。以西安地区高校为例,约有13.7%的大学生拥有1300元以上的高档手机,更有少部分学生每月生活费高达5000元以上。他们购买高档手机、数码相机,买商品时注重时尚和品牌,节假日还常外出旅游。这些现象正是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消费观的表现,过高的消费支出也是一些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2、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

由于大学生消费存在支出水平高,消费观念新颖时尚以及冲动化和情绪化的特点,因此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月生活费超支状况比较严重,24.9%的学生感觉每月生活费不够用,而向同学经常借债的人占到了8.2%。他们认为,现代人就应该接受超前消费。另外,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超前消费应“视情况而定”,特别是对花费较大的电子类产品的超前消费现象比较严重。这说明部分学生仍比较赞成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这是一种不良现象。

3、过度的人际和恋爱消费支出

大学生消费存在支出水平高这一特点,而其支出水平高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度的人际和恋爱支出。以西安地区高校为例,将近有30%的学生谈恋爱,由于谈恋爱而增加的费用占生活费用的30%。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女生恋爱花费在400元以上的是同级别男生的6倍多,而在交际方面月支出150元以上的男生比重是女生的6倍多。尽管如此,他们大多承认人际与感情必须要有物质投入,因此经常无法正确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且大学生的这种“感情”消费有蔓延之势,不得不令人担忧。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观的成因分析

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人充满朝气与活力,热爱生活,追赶时代潮流,其心理状态处于少年向中年的过渡时期,体现自我意识是青年人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要求。由于他们的消费观念新颖别致,时代感强,这就容易导致刻意追求、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消费心理,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不成比例,形成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的现象。

2、学校缺乏关注和引导

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性篇2

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1)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消费群体,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但是在消费中却表现出时尚、新潮的消费特点,在消费过程中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们不仅要求商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还需要商品美观、能够满足心理上的愉悦感。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理性认识还不够,大多依靠感性认识,当外界事物对他们的情感产生一定影响时,他们就会跟着感觉做事。而且随着大学生独立性的逐渐增强,他们在消费时更多依靠直觉和情感,容易感情用事。

(2)形象消费

当前的大学生不再是只会学习的学生,他们追求时尚、感性、率性,在消费时容易出现冲动。在物质以及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学生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以及人力资源的紧张,大学生们不得不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形象魅力。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1)盲目消费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愿在消费过程中听从家长的安排,开始要求自我选择,自己对消费性行为进行支配。大学阶段的学生十分愿意交朋友,聚餐、出游等活动都需要经济条件作为基础,并且这些资金都能够为自己的所支配,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就需要依靠家长的帮助,但是这种突然由自己进行金钱支配,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计划会出现盲目消费不理性消费的情况。

(2)虚荣、攀比心理

大学生在满足了自身的物质以及心理需求后,需要获得尊重需求,他们所做的各种努力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在消费领域中,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求其实是一种炫耀的心理表现,而攀比心理是一种好胜心,在消费过程中相互攀比、追求时尚与流行。

(3)恋爱消费和超前消费

在大学生的恋爱过程中,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也是比较强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不仅是甜蜜浪漫的,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基础的。而且当前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大学生中出现很多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现象。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念的途径

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影响的,因此大学生应积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科学的规划,消费计划要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符合,并且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过度消费的现象。大学生在消费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出现盲目攀比、虚荣等消费心理,很多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受到自己的情感的影响,盲目做出消费的决定,因此应在大学生中提倡文明消费的行为,避免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2.学校要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

学校应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做好教育工作,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指导。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个别指导,更好的了解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同时,应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将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作为长期的工作重点抓,教会学生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庭的负担,同时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寻求更多勤工俭学的工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作风。

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电影消费方差分析SPSS大学生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当代重要的消费群体,消费观念新颖独特,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大。大学生对电影及相关方面的消费,不仅反映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与偏好,也对带动周边电影及相关行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使我们特别关注大学生电影消费的现状。

通过对大学生电影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研,收集相关数据,能够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电影消费状况,并根据SPSS分析结果,为大学生电影消费、周边院线及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建议。

二、大学生电影消费描述性分析

采用随机抽取安徽财经大学男女大学生310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电影消费相关数据,总体了解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电影消费情况。通过SPSS描述性分析及频数分析,可知被调查者中:

从观影频率看,绝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有影院观影经历,34.2%经常去影院观影,53.9%偶尔去影院观影,而很少去者仅占11.9%;从观影方式看,由于方式便捷且成本低,经常用手机端、电脑端观影者居多数,占比分别为41.3%、29.0%,而影院观影者占比为28.1%;从每学期观影次数看,不观影3次以上占比45.8%,1-2次占比46.5%,从不观影占比7.7%,不去影院观影者为较少数;从每学期电影消费金额看,消费0-200元的人数占比86.5%,200-500元占比10.6%,500元以上占比2.9%,被调查者消费状况较合理。

对数据进行交叉分组,通过交叉分析卡方检验,在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的情况下,概率P值小于0.05。因此应拒绝零假设,认为每个月生活费不同的人每学期电影消费不同,每个月生活费越多,每学期电影消费也越多。由此可见,一方面大学生在电影消费时充分考虑到了自身实际消费能力,一方面大学生电影市场还有很大空间。

三、大学生电影消费影响因素方差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来探究各变量的相关关系、解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潜在维度以及电影消费的影响因素等。

1.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假设为不同性别对大学生每学期花在电影上的消费的方差没有显著影响。以大学生每个学期花在电影上的消费为观测变量,性别为控制变量,得到结果: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的情况下,概率P值0.001小于0.05,则拒绝原假设。原假设为不同年级对大学生每学期的电影消费的方差没有显著影响。以大学生每学期的电影消费为观测变量,年级为控制变量,得到结果: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的情况下,概率p值0.808大于0.05,则接受原假设。

综上分析可知: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每学期电影消费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每学期电影消费则没有显著差异。

进一步通过方差齐性检验,得到结果:性别为男、女的样本数分别为124、172,其中女生每学期电影消费均值为180.2326,低于男生242.74219,因此性别对大学生电影消费有影响且对男生影响更大。不同性别下大学生每学期电影消费的方差齐次性检验值为13.795,概率P值为0.0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故认为性别下大学生每学期电影消费总体方差有显著性差异,满足方差分析前提要求。

2.多因素方差分析与检验。以每学期生活费和电影消费为控制变量,以大学生每学期电影衍生品消费为观测变量,建立固定效应饱和模型。其中零假设为“不同生活费水平没有对大学生每学期电影衍生品消费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电影消费水平没有对大学生每学期电影衍生品消费产生显著影响;每学期生活费水平和电影消费对大学生每学期电影衍生品消费没有产生产生显著的交互影响”,在主体效应的检验中,因变量为每学期电影衍生品话费。

、、的概率p值分别为0.000、0.053、0.231。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于的概率p值小于0.05,则应拒绝原假设,因此生活费水平差异显著影响电影衍生品消费;同时,由于的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不同电影消费水平对衍生品消费不存在显著影响;的概率p值大于0.05,不拒绝零假设,不同生活费水平下每学期电影消费不显著影响衍生品消费。

另外,(0.147)和调整的(0.123)反映的是多因素方差模型对观测变量数据的总体拟合程度,它们越接近1,说明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越高。在该问题中有两个控制变量,所以应参考调整的,可以看到该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并不理想,从侧面反应大学生每学期电影衍生产品消费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四、对大学周边影院及相关产业的建议

1.针对观影偏好,吸引目标受众。大学周边电影院线以在校大学生及青年教师为主要目标客户,这一点不同于普通院线。制定适宜价格,对电影票的价格推出优惠政策及梯度价格,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到院线观影,同时引导大学生健康适度消费。各院线应针对大学周边所分布影院专门制定排片计划,既要考虑到大学生观影偏好及季节差异,也要契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及时间安排。上游影片制作方应侧重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校园、科幻、悬疑、喜剧等题材进行影视创作,既符合大学生观影口味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价值观,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2.提升服务水准,改善观影体验。从反馈数据来看,大学生对环境设施、观影体验、服务质量等方面要求较高。周边院线应根据大学生主流偏好,进行重新包装设计并引进先进观影设备,从而改善观影体验。对于工作人员进行专门业务培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周边院线运营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院线应该打造富有特色与时代感的观影氛围,提高院线辨识度与影响力,给予观影者全新体验,赢得消费者认同。

3.优化营销策略,创新电影产品。隨着移动终端高度普及,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在移动终端上付费观影,既便捷又实惠,这使得大学周边院线上座率受到一定冲击。大学周边院线既要依托全新移动平台进行营销创新,同时要发挥传统院线优势,寻找传统影院的新增长点与盈利点。周边电影院线应加强与高校学生团体协作沟通,加大新片在校园推广力度、推出如以“破壳日”、“毕业季”为主题的趣味观影活动、适量派发观影优惠票及免费票,吸引在校大学生参与,增强大学周边院线的影响力与认可度。调研显示65%受调研者在去电影院之前确定观看影片,其余受调研者则是在电影院做出选择,对于前者与后者要采取不同的营销措施,前者应侧重于媒体宣传,后者侧重于阵地宣传。针对电影相关产业,则应树立品牌意识,确保影片总体质量,整合全产业链,针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及需求,开发创新衍生品及服务,促进全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典.当前我国大学生电影消费研究[J].电影文学,2017,(02):26-28.

[2]崔凝凝.电影产品因素对大学生群体观影行为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20-02

消费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实用的过程,更是链接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枢纽。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他在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是一样”[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能否理性消费,将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健康发展和消费文化的建构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的总体消费形势趋于健康、合理。但同时有一部分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着不合理、消费观念非理性的情况。

一、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主要表现

(一)盲目从众消费

在大学校园很容易形成某种消费氛围,大学生都希望他们的消费行为与周围的同学达成同步。比如一些流行的电子产品,像手机、平板电脑等。女生的化妆品、衣服、各类饰品;男生随波逐流地学抽烟、喝酒等。无论对自己有没有用,只要别人有了,自己也要想方设法去得到,没有自己的消费观念,缺乏消费计划,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二)享乐主义消费

一些学生信奉“人生苦短,及时享乐”的思想,追求物质享乐消费已经在大学生中蔓延。为了享乐,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有的甚至以牺牲自己的学业和健康为代价。过分追求消费享乐感、消费会使大学生对感官刺激产生强烈体验的渴望,将会缺乏积极、奋斗的精神,意志品质薄弱,经受不住生活中的挫折,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然而追求物质享乐消费的“这种需要永远无法获得,只会满足导致精神麻木,最终导致自我毁灭”[2]。

(三)满足感消费

在消费时,一些虚容心强的大学生,喜欢彰显个性,追求品位,表现自我。“他们的消费注重的不仅仅是商品的物理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是追求商品所附加的,能够表现其个性、身份地位、财力、提升自己形象等的象征意义”[3],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优越感。

二、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

(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入侵

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指当代国际社会存在的一种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视为至高无上的生活目的的价值观念或文化态度”[4],消费主义崇尚消费至上,追求享乐主义。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入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对于这些消费观念缺乏辨识能力,在大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消费观念,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浪潮的负面影响,消费观念开始出现偏差,渴望西方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追求奢侈消费、享乐消费,对消费主义产生的腐蚀作用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

(二)大学生理财计划的观念淡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有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5]。“大学理财问题”,越来越被同学们所关注,尤其是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大一同学,多数同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时候往往管不住自己,过早地把生活费花在一些不需要的地方,对于可独立支配的这部分花费,不少学生还是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由于理财能力的欠缺造成上半月“富翁”,下半月“负翁”的局面;有的同学干脆是连回家的路费都花完了,只有向要好的朋友借,下学期再还钱,形成相当恶劣的循环;只有少数同学有理财意识。

(三)家长对子女的节俭消费教育力度降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生观、世界观往往给子女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的不断改善,对于子女的节俭消费教育力度大大降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使大多数家庭的父母宁可自己“勒紧腰带”省吃俭用,也要给予子女在经济上最大的满足。这种经济上无计划、无节制的给予,是对子女不负责任的教育引导。纵容了子女的消费欲望,养成了子女肆意挥霍浪费的恶习。

“消费教育的滞后使大学生形成不良消费习惯成为可能”[6],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还在偏重于知识的传播,而疏忽德育。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消费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机制;同时对于大学生消费的教育更是远远没有普及。学校对于提倡节俭、科学、适度的消费教育尚未完全实施,削弱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校园周边不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没有引起高校的重视,比如网吧、台球厅、歌厅等娱乐性场所遍布学校周围,使学校的环境不断恶化,对于一些没有自制力的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教育思考

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消费行为总是影响着一定阶级或时代的道德风尚,它不仅仅意味着怎样花钱,而且还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人数在不断攀升。这一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心理,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时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的教育,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1.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

2.大学生消费盲目追求时尚和名牌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吃、穿、用等方面都追求高档、名牌、品位。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的消费心理存在误区,他们把穿名牌作为家里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这种攀比、歧视、怕人蔑视的现象的存在,使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受到周围同学高消费的影响和压力,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扭曲。同学间产生了不必要的隔阂,人际关系恶化,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氛围。

3.大学生消费的依赖性与超前性

大学生的主要生活资金来源于父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总体看来,大学生对超前消费有着理性的认识和态度,但不可否认,一些大学生已成了超前消费的追随者,并接受或实践着“借贷”、“信用”、“透支”等一些全新的消费理念。

4.大学生消费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

许多大学生消费时往往是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先要有,别人档次高,自己就要比他还高。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二、开展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活跃、模仿心理强,对来自社会上和校园内的诱惑辨别力不够,容易产生羡慕心理或盲从。这既有他们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还有他们的审美和消费知识欠缺等因素。笔者认为对他们的教育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1.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价值观是对什么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消费观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观的变化。科学消费观是指人们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自觉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观念。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这些不良现象影响了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观教育,让他们懂得人生的成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是否对社会有贡献,一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教育

科学消费观的核心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俭这一朴素的消费伦理观,充分体现人们对艰苦劳动及其成果的尊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必须代代相传。而今天,随着消费主义的泛滥,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产生了怀疑,而对西方消费主义观念推崇有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科学消费观念教育。

3.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知识的教育

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消费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理性消费、科学理财的意识。一是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应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理财价值观的教育;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财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养成合理计划的消费习惯。二是进行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消费与市场的关系,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三是进行消费品常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评价和选择消费品的能力。四是进行消费文明教育。文明消费强调的是消费应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学校要教育大学生做有道德的消费者,有道德的消费者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具有判断消费品的价值的能力;具备对自己支付能力的理性分析能力;具有消费的自主性;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4.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本质与完善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当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审美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些审美的误区导致大学生消费出现误区,审美误区也是导致一部分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一是进行马克思美学理论和美学思想教育,让大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了马克思美学的基本观点,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一切美的事物和现象;二是组织各种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对什么是美有直观的感受,同时明白一个人的美在于内在修养和品行,而不在于外表的漂亮、衣着的华丽等。在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培养高品位的审美情感,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三、开展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育大学生摒弃非理性消费,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多管齐下,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工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辅导员、班主任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和接受。这些人员要与时俱进,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尤其是加强消费知识的学习,在日常消费上要给学生起好示范作用,做科学、合理消费的典范,同时,要对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2.开设相应的消费教育课程

大学生消费知识匮乏,有必要在大学开设消费教育专修课或有计划地邀请消费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学生进行消费知识专题讲座,以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消费知识,提高他们理性消费、科学理财的意识,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3.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消费进行引导。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与消费有关的活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二是充分发挥校内大众传播工具尤其是校园网络的作用,对大学生消费进行引导。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摒弃非理性消费。

4.建立学生消费咨询、指导机构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很多是由于他们是独身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弱,不会消费,盲目模仿别人而形成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消费咨询指导机构,向学生提供消费咨询和指导服务,给学生的消费提供建议,帮助他们确立哪些消费是合理消费,哪些消费是不合理消费,逐步提高大学生消费的自主能力,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从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

5.建立大学生消费约束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约束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意识。

6.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作用

要使大学生摒弃非理性消费,树立科学消费观,还必须依靠和发挥好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形成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将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要求,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他律转化为自律这个过程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内化”的心理过程。

参考文献:

[1]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

[2]朱存梅: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吴方乙:大学生也要艰苦奋斗[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3):77

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性篇6

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得“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富有活力,对于时代前沿事物、新观念、新挑战的接受能力较强。开放的思想、充沛的活力加之社会提供的优厚资源环境使得他们的社会角色与其父辈迥然不同,“90后”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也为他们的自我需求的不断扩张提供了年龄支持,他们往往愿意通过彰显社会时尚的消费倾向展示其社会地位以及自我的存在。因而,该消费群体中的一大部分主动或是被动地成为时尚商品和新消费方式的追崇者、践行者和引领者。这种时尚化的倾向往往体现在对品牌的崇拜、新颖的追逐、权威的迷信等方面。“90后”大学生欣赏和追求彰显时代科技特征的最高端电子产品,喜爱甚至是奢望名牌的服饰和高档的生活用品,他们希望通过消费行为上的高端、新潮、时尚、前卫来炫耀其青春的活力和社会地位的与众不同,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消费主义理念逐渐盛行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卓尔不群,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

由于年龄阶段的特殊性,“90后”大学生在这个人生阶段所具有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加之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消费观念的影响,致使这一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观逐渐形成了攀比化的不良倾向。部分“90后”大学生把高端消费视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不顾家庭财力以及自身条件限制,盲目追风攀比。以性别区分,“90后”男大学生的消费攀比心理主要体现在与异往过程,只要是能够体现所谓“男子汉”风范的消费行为,他们从来不问现实不现实、理性不理性,他们的口号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而“90后”女大学生的攀比化消费行为则主要体现在对于个人装束品味追求以及化妆用品的消费上,与男生不同,她们不太注重所购以上两类商品的实际效用以及个人的支付能力,仅对这些商品的新奇性、独特性青睐有加。对于能把青春定格的高端数码产品,他们也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要拥为己有。近年来,不止一次地爆出“90后”大学生为了一款新颖的iphone不惜卖肾买血的现代悲喜剧。对于处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当代“90后”大学生来讲,追求时尚和新颖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把这种消费行为作为一种行为取向固化到他们的思维方式中,无疑是一种不良倾向。

“90后”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90后”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1.消费结构趋于不合理从目前“90”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来看,主要消费项目依然由生存消费(衣、食、住、行)和学习发展性消费(学费、考证费、电子产品等)所占据,大学生的整体消费结构是合理的。[2]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并不满足于这些基本的消费项目,他们购买奢侈品、休闲交友以及旅游娱乐的支出都在逐年递增,其所占比例大有超过基本消费项目而后来者居上之势。以休闲娱乐为例,“90后”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娱乐消费,他们更多地追求娱乐消费的档次和质量,听iPhone、泡咖啡馆、留恋私人会所、出入高档酒店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的经常。在人际消费方面,情侣消费占到了该项消费的80%左右,大部分步入爱河的大学生已经顾不得家庭条件的好坏,无节制地花费:成双成对地出入舞厅、影院、餐馆、公园、时装店,把父母省吃俭用寄来的生活费大方地花在恋人身上。在这里,大学生的人际消费和爱情生活合为一体,讨恋人欢心的消费心理不但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而且左右着他们的消费理念,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2.消费两极分化严重我国不同区域和阶层贫富分化趋势日益严重的现实直接影响了“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消费水平的差异性。虽然从整体上来讲,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相比较过去而言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家庭经济差异、地域发展差异,使来自于贫困家庭和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很难超越自己现有的经济水平,去追求消费时尚中的奢侈品和高端产品。一些家境条件相对拮据的大学生的年均消费支出只有2000元左右;而一些家庭条件相对优越,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乃至“房二代”则充当起时尚的引领者。他们用最高端的电子产品、听最流行时尚的偶像演唱会、开配置强劲的好车、交俊男靓女的朋友,其年均消费支出多达2~3万元。[2]消费水平两极分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消费水平上的表面差异,由此而引发的消费心理的分化和扭曲,往往会对这一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3.消费心理不健全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90后”群体,虽然接受了诸多前沿的文化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受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其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仍不高,同时其自尊心和虚荣心较强。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中不良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消费活动中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甚至有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合理的不良心理。“奢侈是一种非理望的表现。它的实质是和享乐。任意放纵自己的非常或反常的生活需要。缺乏一种合理的生活消费的概念。”[3]从实践消费行为上来看,“90后”大学生盲目地追求新、奇、鲜、怪的消费项目,使其娱乐消费以及社会交往消费的比重逐年增加。值得指出的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消费观上往往有仿效心理,对广告所宣传的流行商品,趋之若鹜、竞相购买,而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购买能力和实际用途。

(二)“90后”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的原因“90后”大学生消费观上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影响来讲,经济环境、大众传媒、家庭和学校教育是我们应关注的主要方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消费生活,另一方面也对中国家庭的传统消费方式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社会整体经济收入水平两极分化的趋势逐渐明显,一部分出身富裕家庭的“90”后大学生把享乐主义奉为最高追求,他们不再以自力更生和勤俭节约作为生活的基本价值理念;与此相应,出身相对不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也往往容易受到前者的行为诱导而趋向享乐主义的消费方式,进而引发同一消费水平以及不同消费水平大学生之间的消费攀比等不良消费习惯的形成,从而诱发不良消费行为的产生。大众传媒以其特有的、声情并茂且新颖的方式,成为向大学生灌输消费观的有力手段,它把社会消费时尚的风向标及时传达给了“90后”这一特殊消费群体,教会了他们如何根据商品市场来定义自己的需求和生活风格。[4]但相当一部分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片面地、单纯地鼓吹消费的重要性,忽视了如何科学地、全面地引导消费者消费,显然,这对奢望走向社会前列的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影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这些大众传媒在运作过程中经济性特征明显,所传递的信息也充斥着奢侈的高消费诱惑,这很容易把大学生引导到不合理消费的歧路上。家庭不仅对其成员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制约着每一个成员消费支出的投向、购买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家庭的消费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消费观。“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的教育问题成为家长关注的首要目标。部分家长为了使子女在校园生活中能够成为佼佼者,总是无节制地满足子女的消费需求,而不顾及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这种纵容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子女的消费观,增加了他们的不合理消费的可能性,并最终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我国的大学普遍实行的是学校教育和后勤管理分别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给了学校和大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权,提高了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由于部门分别管理,使得很多大学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有加,但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重视程度不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消费观念培养往往缺乏相关性,对学生理财观念和正确消费观的树立往往缺乏正确引导。由于大学生在大学里没有受到科学、系统的消费教育,在大学生活中没有受到细微的日常管理,往往会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对自己的消费缺乏合理的规划。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现实路径

“90后”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诸多问题提示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举措以加强对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观教育。以社会规范、学校教育、家庭引导以及自我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的教育路径是我们在当今探寻“90”后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规范社会消费环境规范的社会消费环境是培育民众良性消费观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取向都与社会消费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影响和制约,因此,合理引导“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必须首先从规范社会的整体消费环境入手。基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政府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动用政府行政力量、社会力量为“90”后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政府要把规范和改善大学生的消费环境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从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先进的、顺应时展的消费理念与文化,为大学生理性消费提供广阔的制度环境平台和文化支持平台。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要重视大众传媒对于宣扬科学消费理念的舆论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不良的消费理念,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健康消费文化方式的舆论引导。大众传媒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导向优势,肩负起引导和规范社会消费环境的重任,着力宣传和引导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着力引导社会公众弘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消费传统,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和理性的消费观。

(二)强化学校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由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阵地,因而学校教育在大学生的消费教育中起主渠道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和科学消费观。首先,学校必须注重对校园消费环境的提升。缘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校园及其周边所提供的消费环境息息相关,因而其现状将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为此学校不但要在内部着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开展生动有趣的校园消费文化主题活动,把科学和高尚的消费观念真正融入校园文化的主体中来,而且要在外部对校园周边的不良消费环境进行清除和改造,从而根除诱导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实载体。其次,学校可以尝试设置类似于心理咨询室功能的消费行为引导室,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正面的宣传教育,把科学消费观的教育作为一种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措施加以常态化。再次,学校还可以开设中国传统优良消费观的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使科学的消费理念真正入脑、入心,引导他们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同时利用校园学生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和互动活动,引导大学生参加一些积极和向上的校外消费活动,把科学消费的理念付诸实施。

(三)加强家庭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引导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消费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处于学校与社会两个大环境的中间环节,这就决定了其主要消费资金来源依然是家庭,其在经济上对家庭存在强烈的依赖性。这种特征使得大学生消费观培育与家庭教育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相比较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讲,家庭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还具有潜移默化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5]这就决定了家庭消费教育是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方面,家长对于子女在大学期间的理性消费行为予以支持,赋予其适当的消费自,培育其自我合理消费的能力;同时,家长要及时了解子女在大学中的消费状况,对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加以制止,对于不合理的消费理念加以引导,如此方能在培养大学生独立消费意识的同时合理规范其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应在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消费榜样,并适时地加强对子女生活费用的关注、管理和调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个人品质,引导他们养成勤俭节约和积极向上的消费观念,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其养成自立自强的道德品格。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优秀范文快乐寒假的作文集合(精选3

    - 阅0

    快乐寒假的作文篇1在缤纷多彩的假期里,有人可能去了花海,有人可能去了海边,有人可能去了北京......而我们一家去了一个旅游区,你猜是什么旅游区,到了站就告诉你。到站了,我听到了.....

    期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期中教学工作总结篇1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按照教务处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系的具体情况,管理系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期中教学检查,现将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