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建设(6篇)

来源:网友

网络环境建设篇1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教学;教学资源;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3G、数字技术等对大众而言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了,相关人员对新媒体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尽管目前对“新媒体”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新媒体的产业链也正在形成。

“新”与“旧”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如同广播对报纸、电视对广播、网络对电视一样,“新”媒体的出现不但没有代替“旧”媒体,而且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现在普遍认为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一种媒体形态,具有数字化、即时化、个性化等特点,如移动电视、手机报等。

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教学是互联网应用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教学作为远程教学的一种形式,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教学资源,而不必面对面地接受教师的讲课。网络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面对新的传播环境,现代教育者需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努力探讨当前的网络教学资源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不足与改进的途径。

一、现代教育技术为网络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教育技术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指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里的“技术”既指硬技术,也指软技术,不仅需要具备教学硬件设备,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软件开发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手段。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及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005年又将教育技术的概念表述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与1994年版相比,2005年版的定义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表明教育技术的创新性;同时强调教育技术的对象是“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

作为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一门学科,现代教育技术包含新的教育理念,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可以说,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

1.网络教学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根本的不同点。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并非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加以编码,建构出新的知识。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这种环境下通过实验、独立探索、合作学习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网络教学摆脱了课堂的限制,教师将设计好的教学资源在网站上,学生登录网站即可自由地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资源;也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BBS等与教师、同学交流探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在网络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

2.信息化教学设计体现以学为中心

由于缺乏面对面的讲授、引导,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设计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是学生能否顺利建构知识的关键。网络教学资源绝不仅仅指课件,因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它除了包括教育的实施者、接受者之外,还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所利用的媒体、方法等。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用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3.信息技术为网络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网络教学基本上采用教学网站的形式,将教学资源在网站上。跟其他教学形式相比,网络教学具有“5A”特性,即任何人(Anyone)可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进度(Anyplan)学习任何课程(Anything)。学习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多项互动,包括与学习资源的互动、与教师的交流、与同学的协作等。

信息技术对网络教学而言,除了提供网络传输方面的技术保障外,还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教学资源。好的教学资源应该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这个情境下,通过协作、交流,建构出新的知识。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也是网络教学所追求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很多时候可以将现实中难以解释的现象或不可能存在的“理想状态”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分子运动、电磁场等。

二、新媒体为网络教学资源提出新要求

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媒体的兴起实现了个性化的传播,让传播方式从“广播”向“窄播”转变成为可能。而随着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更新换代,大众传播无论在传播对象还是传播技术上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根本性的变革,原先面向社会公众的大众传播正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分众传播的趋势。新媒体的发展,为分众传播提供了多样的传播渠道。对网络教学来说,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网站的形式外,还应该考虑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等新的载体。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更新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用系统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学程序。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传播是面对面的,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网络完成,教师不能直观掌握学生情况。因此,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更新教学设计思想。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资源的选择方面,不但要有利于网络传输,而且要尽可能方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由于网络教学的教学程序更多地由学生把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注意从教学资源上引导学生合理学习,循序渐进。

2.丰富教学资源形式

如果说网络传播是个性化传播,那么新媒体传播可以说是全面的个性化传播。所谓“全面”是指新媒体传播的渠道多种多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手机媒体”不但普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一件随身物品。因此,新媒体为网络教学的推广、普及、利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传播载体的多样化,必然要求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必须要开发适合在新的载体上传输的资源,才有可能进行传播。就手机媒体而言,尽管现在WAP网站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手机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并不表示任何格式的资源都能通过手机传输。要想让受教育者能通过新媒体获取教学资源,那么丰富教学资源的形式是必然要求。

网络环境建设篇2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以人为本;人文建设

21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提升了图书馆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得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同时也容易造成对人文建设的忽视,在这种情形下,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设,对于图书馆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更加现代化,服务内容呈现多元化,增加了许多服务功能。然而,在网络环境下,也容易忽视人文建设,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有可能正被逐渐的消解甚至边缘化。容易使图书管理人员对读者的态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文建设的缺失,为此,图书馆要将以人为本,为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和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要在网络环境下渗透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更是培养人才并实现其职能的必须举措。

2.网络环境下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2.1能够克服网络管理弊端

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方式太过单一、生硬和机械,这容易让读者产生烦躁心理,直接影响读者接受知识的心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种情形下,如果注重加强人文建设,可以弥补网络环境带来的不足,有助于克服网络管理的弊端,给读者以舒服愉快的感觉,提高人性化服务,增添文化气息。

2.2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会更加体贴读者,关心读者,给予读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会令读者感到舒适而愉悦,从而有助于提升读者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读者会更加珍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会更加爱惜设备和图书。

2.3有利于实现现代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许多图书馆过分重视设备建设,忽视人文建设,这样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读者的关怀差了,读者与图书管理人员的距离会拉大,显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此,图书馆应在注重设备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使图书馆建设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3.如何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3.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图书馆建设也要充分注重以人为本,要充分调动图书管理员和读者的积极性,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人本关怀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图书馆服务中,要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给予读者热情而温馨的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读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像亲人一样关爱读者,努力为读者提供人本化的服务,让读者满意。

3.2营造人性化阅读环境

图书馆要尽量营造一个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室内装饰上要注意淡雅而静谧,令人赏心悦目,使读者来到这里,能够感受到安静、和谐、温馨,能够静下心来潜心读书。在阅览室的装饰、植物摆放、书籍摆放、色彩、灯光、空气、通风、冷暖等方面,要处处为读者着想,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舒适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读者更多地感受到图书馆的环境带来舒服的快乐,拉近馆员与读者的距离,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使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之中。另外,图书馆环境不仅要能为读者快捷准确地进行文献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能有便于对读者进行思想文化教育。

3.3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在网络环境下,应当注重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从表象上看,二者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是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支撑,同时,技术不能离开人文关怀的指导,否则,图书馆服务功能就会变得生硬、单一而机械,可见,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密不可分的。在网络环境下,更应当注重强化人文精神对技术的引导,以推进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显得更加的迫切。图书馆在追求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体现出人文关怀,要认可并重视人文关怀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4制定实施人本化规章制度

目前许多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存在生冷的条款,严重缺乏人文气息,这些条款给读者带来了精神负担和枷锁,极其不利于读者与馆员、图书馆的沟通与理解。图书馆应当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将人文气息注入其中,建立其一套科学、合理、完善、有利于和谐相处的规章。坚决剔除霸王条款,多采用温馨、文明的用语,让读者能够愉悦地接受和感知,要纠正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做法,尽可能为提供读者更多选择知识资源和服务方式权利与空间。

3.5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如今,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背景,以知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浪潮席卷世界,与之相伴,数字图书馆正在成为时代的新宠。它的出现,不仅使传统图书馆的生存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并且给图书馆服务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及时适应新的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迅速、有效地提升馆员素质,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而培养图书馆员的创新意识,达到对图书馆服务推陈出新的目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要让读者感觉到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让读者感到可亲可近、热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此外,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勤于善于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为读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绝对不能忽视人文建设,只有加强人文建设,才能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才能促进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彩霞.浅谈图书馆人文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3).

[2]倪丽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情报科学,2006,(8).

网络环境建设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监测

1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现状及问题

1.1政府对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监管滞后

质监部门统一监管社会各类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检测机构不但要提供专业化的环境检测服务,同时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管。目前在环境检测服务市场上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①环保部门和质检等部门在行使自身的权利和职能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冲突;②在对社会检测机构行使监管权时,监管部门并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依据;③专业部门缺乏合理的管理体系。

1.2监测技术待提高,数据互联存瓶颈

目前我国基本采用连续自动监测的方式对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实施实时监测,但是在水体方面却难以实现自动监测,我国的972个地表水监测中只有149个点位能够进行连续自动监测,而其他绝大部分是人工取样检验的方式对当地水体进行检测,然后定期向上级报告。我国地下水自动化检测井数量占有比例仅仅为14%。在土地利用方面,通常是几年才进行一次监测,所以对水土流失、草原损害等生态破坏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

2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议

2.1建立独立的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1)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观决策可以以此监测网为基础,为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预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责任的考评、公众参与等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服务。开展全国性的环境质量监测网能够提高国家对环境实时状况的掌握情况,具有全局性和区域性,有助于监督监测国家重点污染源,可以实现跨国界生态环境的监测,同时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质量预警工作。

(2)可以将各个部门和地方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进行有机整合。在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中,加入各个地区和部门在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地利用、草原状况等生态要素的监控,有效提高全国在环境方面的监测,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优化网络技术,逐步实现监测网络的拓展和扩大,这样有助于加强对环境的实时检测,统一管理。

(3)由独立机构管理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全国性的环境监测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同时为了避免不同部门之间出现工作的交叉重复或者职权上的矛盾,可以成立专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部门,该部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直接由国务院进行管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权责分离的状况,保证国控生态环境质量检测体系具有公平、公证、独立和权威。

(4)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设立了专门的机构部门后,可以将其他大量的各个部门和政府的职能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可以根据整理得到的结论针对不同的管理需求设立专门监测职能,设立专门用于监测生态环境的监测网,提升环环境监测时效。

(5)应当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在专门监测职能领域的权利和责任,根据不同项目内容监测标准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对中央责权、地方责权等列出详细的清单,将中央和地方的责任权利明确划分,避免出现工作重复和冲突。

2.2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和手段

政府应当在购买环境检测服务上加大力度,提高社会检测机构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水平,提高相关部门环境监管的整体实力,应当以国家层面加强设定和管理生态环境检测机构的资质。环境检测市场可以朝着多种类方向发展。对于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快培育监测市场,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开展环境检测。东部地区同时也应当提升自身的环境监测水平,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快发展政府环境检测机构的发展。不断完善环境保护问责机制,保证政府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

2.3加强构建生态坏境监测大数据体系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体系的构建,规划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的“互联网+”专项,加强汇交、集成、共享和应用监测信息。还可以以管理为目的构建国家生态文明平台,分析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和基本数据,从而全面提升监测技术和水平,加强先进设备的应用,不断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和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在线监测等先进的技术。支持重点监测设备的研发。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生产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实现各类仪器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接入。

3结束语

目前世界环境状况低下,生态环境监测是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基础技术支撑,在新形势下深化生态环境监测、加强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立、争取实现信息共享是实现环境统一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

作者:钟小容单位:重庆市合川区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建设篇4

[关键词]网络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探讨

一、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具体内涵

网络时代的到来赋予了企业文化新的内涵。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价值观、哲学思想和行为准则等均表现为企业独有的文化心态和氛围;它又是一种管理理念,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企业文化引导为手段,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了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和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成为企业的灵魂所在。

1.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人本管理,它可看作是由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以价值取向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企业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稀缺的自然资源,而是充满无限创造力的智力资源,企业把发展无形资产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不再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性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而是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不再简单地去满足市场需求或适应需求,而是积极地去创造需求,引导消费。

2.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需要,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显著特征是构建企业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已人为主体的人本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企业文化整合,形成创新管理模式,实施软管理。

3.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功能

网络时代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具有的多种功能,它能起着分界线的作用,即:它使不同的企业相互区别开来;它表达了企业成员对企业的一种认同感;它使企业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企业利益;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文化是一种社会粘合剂,它通过为企业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标准,把整个企业聚合起来。

二、网络在新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无尽的空间与繁多的手段

企业人员通过网络的新型沟通渠道营造了公司文化的新天地,并以此诠释着效率、民主、平等、畅通、愉悦等等价值。有效沟通方式因为网络的出现而增加了很多的可选择空间。公司内部的人员既可以选择在局域网的BBS上信息、讨论专业问题;也可以越级向上司发送电子邮件以征询意见;更可以通过企业OICQ、MSN的聊天途径与同事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只要有足够的自觉性,我们认为这样的交流对于维护同事之间的合作友谊是无与伦比的工具);甚至文件的传送也无需离开座位,音频及视频的多媒体支持也使得不同地点的同僚们可以成功创设学习型组织的议事模式。

2.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经理人员监督和控制组织活动的能力

网络文化固然给现代企业带来沟通渠道的创新,但新型企业文化应然是多元的,这种正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只是对管理控制信息资源的一种增加而不是取代。在高歌猛进地倡导以信息技术创新沟通机制的同时,我们仍然不能否定其他传统沟通机制的有效性。

会议、短暂的会面、单独谈话、四处巡视、社交活动、电话交谈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仍然是经理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何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沟通技巧或途径最为有效,才是关键所在。并且职业人士在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及拓展,尤为重要。网络在这方面为企业经理人提供了方便,诸如当主管经理正在气头上,如何与之沟通的问题,可能一个带有动画的电子邮件的作用更大于任何其它方法。

3.网络为企业内部成员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

一方面企业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进行非现场交流,另一方面企业成员之间也因为邻座的随机组合而大大提高了面对面交流的范围。这种沟通体系也许一般企业还难以做到,但是对于遵循网络化生存规则的企业来说,通过网络进行非现场交流却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几乎就在一瞬间,很多企业的成员都喜欢上了内部网络。先前通过纸质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开始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大家开始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任何信息的交流,包括企业的,生活的,甚至是绝对个人的。

在惠普(中国)公司有这样一种现象,企业办公桌的数量永远比员工的数量要低,企业鼓励员工带着便携电脑在办公室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家中办工。员工的办公地点并非固定,员工总是处于流动性的办公状态之中。即便企业的管理者也是遵循这一规则,在公司并没有专用的办公区间。惠普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基于其强大的内部网络基础,或者说,正是内部网的支撑,惠普才真正实现了其梦寐以求的无纸化办公。我们发现,这种规则的实行,除了对惠普直接产生高效、节能的功用之外,对惠普的公司文化建设也产生了新的推动。

4.网络加强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网上交易将成为企业重要的销售渠道,而且也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般企业都渴望在自己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能同客户保持充分的交流,那么企业在打造“客户服务中心”的时候,如果能设计网络平台,所谓的“客户生态圈文化”就有了基本的实现途径。再者,由于国际互联网24小时不停顿地运转,使企业网上交易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而产销在网上直接联系,使信息交流更直接、更快捷,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也弱化了中间层次的作用。

总之,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紧密,这对网络时代下新企业文化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企业文化随着员工和领导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慢慢的形成了。在网络交流中,个人的创意可以很自由的放到网络上来讨论,实现了新企业文化的创新理念。

三、网络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刻不容缓。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能否建成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成为在新世纪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1.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21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战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2.树立企业品牌,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同步发展

网络时代,经济与文化的共生互动关系日益明显。文化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同时又渗透于经济,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大小、文化力作用的强弱和经济力与文化力相结合的程度。品牌既是一种实力,也是一种文化。好的品牌既具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也能满足消费者精神诉求的深层文化需要。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域特色和高度国际化的行业特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注重文化力的开发,并以争创品牌为突破口,通过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优势,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战略。3.塑造企业形象,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实力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显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赢得客户信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它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企业进步的“法宝”。面对竞争,我们应该利用文化的整合力,全面重塑企业的崭新形象,以期对顾客形成可信赖的企业形象,对员工形成关怀型的企业形象,对社会形成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对竞争者形成开拓型的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4.实现自我管理

在网络时代,个人主义行为将会越来越突出,然而,我们所说的个人主义与个人私利是根本不同的概念。在网络经济时代,每一个网站就是一个领导者,每一个人就是一个领导者,每个人要靠他的智慧、知识,通过他的网络施展他的影响力。网络时代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比如,一个人有音乐或其他方面的天赋,他可以将他的曲子或其他作品通过网络传遍整个世界。这样是不是会助长自私自利的行为了呢?可能会,但在21世纪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每一个人的信息沟通基本上是通过网络,要把海量的信息传出去,如果人家接触几次以后,发现你不可信赖,不懂得尊重他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网德低下,那么人家就会将你的地址从他的网络中切断;同时,人家有好的信息,也不会送到你的信箱里。在这个时代,如果你没有信息,就很难生存下去。所以,自我管理在未来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越来越重要。自我管理虽然只管一个人,但它却适用所有的人。自我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有什么特点、自我管理包括那些内容、有什么方法、不同的人自我管理有什么差别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探讨。

5.重视个性发展

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同是美国文化区内的企业,惠普公司文化便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倡导团体主义,主张建立轻松、信赖、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国企业自觉的文化建设刚刚开始,一般企业还不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个性的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

6.积极强化,持之以恒

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强化指的是人们的某种行为因受到一定刺激而获得继续或中断的过程。获得行为继续下去的结果的强化,叫做正强化或积极强化;使行为中断或中止的强化,叫做负强化或消极强化。积极强化的刺激使人们获得奖赏性情绪体验,而消极强化的刺激带给人们惩罚性情绪体验。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对员工行为给以积极强化。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企业的长期行为,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而且是有害的。由组织的少数人创造、倡导的某种文化,传播到组织的每个团体,再由一个个团体传播给每一个人,使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我们应该以建设一流企业为目标,以培育和发扬企业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员工素质、建设一流队伍为基础,注重文化规划,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企业形象,重视个性发展,积极强化持之以恒,最后形成涵盖英模文化、经营文化、服务文化、精品文化为等基本要素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蔡国强梁瑞心: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1):145~146

[2]杨子新:论新型企业文化之构建[J].学术交流,2004(3):123~127

[3]宋雪梅: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6(2):104~105

[4]崔强闵相基:知识经济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6(2):56~58

[5]朱传杰:企业环境变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J].经济与管理,2003(7):37~38

[6]尚广占: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J].有色金属工业,2003(9)56-57

网络环境建设篇5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探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析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研究网络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视野下的高校校园环境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探究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途径探究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新路径价值多元化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个性化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策略分析透析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环境下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信息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见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刘昕")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网络世界,利与弊在矛盾中碰撞。网络化的普及不仅能扩宽视野,增加个人阅历,及时了解信息动态,还能在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作为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来说,网络的合理化运用至关重要,非科学化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身心带来一定的伤害。本文对大学生网络思想建设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方法。【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139-02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从购物、聊天、查询信息、工作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出现“宅男”“宅女”等名词。网络同样对人们的行为、思想、价值取向等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而收益最大的群体非当代大学生莫属,他们可以得到最新的知识、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时讯。而他们的行为意识、价值观、思想道德都将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

总之,网络的普及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历与见识,还对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作为思想仍未成熟的学生来讲,网络的开放与封闭、现实与虚拟,都将给个人的控制力与意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网迷的学生,不断地隔离真实的社会,不与人面对面地交流,逐渐走进一个只有自我与网络的世界。过度地追求网络的刺激,封闭自我,脱离现实,沉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使自己失去周围的朋友,逐渐变成一个内向的人,淡化了个人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责任意识。

作为正处于判断能力重要养成阶段的学生来说,网络环境与信息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虚拟的世界使部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学生陷入非理性状态,对自己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网络的世界中,容易使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下降,失去传统理论的约束、自我检查的制约,造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方向的迷失。

一网络生活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界限,开放性、交互性的网络文化使各种文化观念纷纷涌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意识在网络空间里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各种形式的文化快餐也纷纷登场,冲击着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确立。在网上,许多错误观念和虚假信息,甚至黄色的、腐朽的、反动的信息未经过滤而到达大学生周围。由于大学生价值观念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会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开始放松了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探求,把物质利益看得过重,表现出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产生了“金钱至上”“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导致了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倾斜。

2.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和糟粕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的特点,使得网上信息人人都可以获得,但并非所有的网络信息都是先进的,未经过滤、选择的信息,思想、观点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大学生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各国各媒体的“原汁”信息,其中不少是不良的信息,这些不良的信息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在互联网繁荣的背后,出现了黑客攻击与金融偷盗、贸易诈骗、侵权隐私等行为,不断侵袭和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大学生沉溺其中而耽误了学习,弱化了道德意识,形成人格发展障碍,最后步入歧途。

3.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交往挤占部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时间,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得不到保障。热衷于网络交往使得部分大学生疏远了现实的人际交往,甚至出现同一宿舍的舍友,有事不面对面直接交流,而是用QQ、BBS、人人网来交流的情况,长期如此,必定会对这些同学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交往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网络性心理障碍问题,具体表现为上网时间失控,沉湎虚拟世界,离开了网络以后,在心理上出现焦虑、忧郁等症状。现实生活中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出现角色混乱,人格等偏差,以及行为上的违规、破坏、犯罪等不良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的建设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越的技术平台,抢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何改革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以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新挑战,是每一个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积极地把握住时展的脉搏,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1.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利用网络的吸引效应,围绕年轻的大学生群体,针对他们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让他们合理地安排社会活动、学校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网络游戏,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使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挖掘;把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到科技创新中去,在科技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拓展教育时空,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强堵”,改为“疏导”。大学生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的内容,而做好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鼓励学生进行意志锻炼,坚持现实人格与网上虚拟人格的协调一致,尽量克服对网络过度迷恋和依赖的不良心理倾向,勇敢面对现实生活,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因此,高校可利用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有的放矢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教育。

3.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和培养内部动机

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生力军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遇,要借助生涯规划,尽早地认识自我,完善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设计人生的事业发展路径。而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是出于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如果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能被很好地激发,对以后的学习生活能提供非常好的习惯支持。那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实际上对电子游戏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一切以游戏为最重要,有一种迫切“赢”得胜利的需要。如果对待学习上的难题也能像对待游戏中的难题一样,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4.教育管理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

高校应当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制订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把对学生的伦理劝诫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国内外高校都有了许多有益的尝试。通过制定、完善并执行如《校园计算机网络用户行为规范》等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将网络伦理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既有利于明确用户职责和权利,也有利于查证和追究用户责任,对减少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是非常有益的。

三充分利用网络为大学生服务

网络环境建设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会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1601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能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效保护企业的资产的安全,提升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运作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经营上存在的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能得以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重新确立企业会计组织结构

网络环境下ERP的运用,让企业会计业务的运作环境与运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内部环境方面,为确保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严密性,企业应该在扁平化结构下重新确立会计组织结构,并将其设定成会计信息系统运作组、财税金融组以及计算机中心管理组。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组主要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会计信息的采集、审核、分析等;而计算机中心管理组包含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财税金融组包含纳税筹划、资金管理等。

2创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企业在网络环境下实行内部控制时,有风险控制能力弱的问题,其原因是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同时还未建立与之相联的风险管理体系,这让企业没有能力去应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中遇见的风险。当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遇到的风险逐渐加大,例如授权方式的改变、网络环境本身的开放性等,这无疑增加了企业风险管理难度,所以,加强i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重心是创建风险管理系统。创建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一方面,企业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企业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研究并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的策略,而企业的董事会则主要是负责监督与决策,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实效性对股东会负责;企业经历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策略加以执行,尤其是要抓好企业的风险管理日常事务,将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来对企业董事会负责;企业财务等风险管理部门可以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工,相互之间联系,构成一个有机体;企业财务部内的人员应对本部门的业务非常熟悉,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风险评估。所以,企业财务部门的应该建立专门负责会计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团队。另一方面,创建企业风险预警系统。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应包括企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处理。企业将风险预警系统内嵌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内,当会计信息系统在遇到风险时,其能提供预警方面的功能,生成具体的预警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负责人。负责人按照风险的具体性质,选取恰当的风险评估与处理方案,以便完成风险控制。

3开展网上确认控制

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会计内部控制框架建设,企业在控制活动过程中,需要加强网上确认技术,加强会计信息安全方面的控制。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原始资料数字化进一步加大了会计信息的安全风险。为了有效防止会计原始信息被篡改与盗用,企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所具有的实施传输方面的功能,对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方进行严格控制,也就是开展网上确认。企业在网络上的认证机构申请数字签名与密码,当双方进行相关的业务往来的时候,将相关的单据和交易凭证传输给认证机构,再由认证机构对其进行核实,对其进行数字签名,并进行加密,之后将已经加密与没有加密的凭证传输给双方,这就完成了双方都认可的公正交易。在这样的交易中,交易一方因为没有办法获得另外一方的签名与密码,所以不能对交易凭证进行修改。与此同时,这一凭证采用加密与未加密两种形式存在企业数据库内,企业会计人员也是只能对没有加密的进行修改,企业的主管人员对某项业务出现疑惑时,只将加密凭证交给客户与指定的认证机构进行解密,将结果进行对照,就可以得到答案,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4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

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开发、维护与操作的整个流程进行检测,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报,这能弥补信息系统控制上的缺陷,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一般是由专门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采用第三方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性的检测与评价,向被审计企业提出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综合使用了信息技术、审计理论等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提供了保证。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框架的建设,应从重新确立企业会计组织结构、创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开展网上确认控制、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等方面出发,提升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峰.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02).

[2]王健.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幼儿园的承诺书范文集合(精选4篇)

    - 阅0

    幼儿园的承诺书范文集合九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承诺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承诺书是否产生法律约束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承诺书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医学毕业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医学毕业

    - 阅0

    推荐医学毕业心得体会精选篇1尊敬的领导:大家好!一年多来,临床工作有了新的冲破,业务收入到达建院以来的水平。社会保健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两个系统化管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