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6篇)

来源:网络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篇1

随着医学科普宣传的普及,近些年人们对“骨质疏松”这几个字已经非常熟悉,许多人还知道骨质疏松者容易骨折,会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但究竟什么是骨质疏松?如何防治骨质疏松?许多人都一知半解,甚至走进了防治的误区。

误区1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

其实,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骨质疏松的原因或诱因很多,如:体重过低;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过度饮咖啡和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老年人群,女性≥65岁,男性≥70岁。其中,缺钙只是诸多原因之一,所以单纯补钙也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

误区2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主要影响老年人,与年轻人无关。

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致,如:继发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的患者也易罹患。此类疾病很少被人了解,单纯补钙远远不够,还需要治疗原发病。另外,散发的其他类型的骨代谢疾病也不容忽略,如甲状旁腺疾病、成人维生素D缺乏症等,常常发生于年轻人。

特发性骨质疏松,发生于年轻人,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青壮年、成人骨质疏松;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因此,年轻人如出现腰背酸痛、骨关节疼痛或轻微外伤后骨折也应及时就诊以排除骨质疏松。

误区3没有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即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但可以引起骨折: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常见的骨折部位:脊椎骨、肋骨、桡骨、股骨上端,这些轻微的骨折可以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误区4骨质疏松无需做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不但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已经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可以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以了解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与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可以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误区5血钙正常,就是不缺钙,即使患骨质疏松,也不需补钙

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血液中的钙含量通过多种激素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狭小的正常范围内,这些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会通过激素调节破骨细胞重吸收骨质而使骨骼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可引发骨质疏松。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单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误区6维生素D就是钙片

答案是否定的。不过,维生素D与钙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钙的吸收一定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一、维生素D是钙的忠实伴侣,可以促进肠道钙吸收;二、“活性”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活化形式。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需经过肝脏、肾脏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后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三、阿法骨化醇与骨化三醇即是“活性”维生素D。不过,前者需经肾脏进一步转化后才起作用,后者可直接发挥作用。

误区7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造成的,无需治疗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与增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需要关注的四大疾病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增龄有关,也可以说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事实上上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其中骨质疏松即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误区8治疗骨质疏松等于补钙

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其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活性维生素D、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等,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误区9有骨质增生,不能补钙

骨质疏松常常并发骨质增生(即“骨刺”),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补钙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骨质疏松仍需补钙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篇2

关键词:针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症候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01-02

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根据其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大类[1],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运用针刀松解配合补充骨营养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110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4],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56-71岁,平均62.44±6.08岁;轻中度骨质疏松25例,重度骨质疏松20例。治疗组65例,男28例,女37例;年龄54-78岁,平均65.45±9.86岁;轻中度骨质疏松32例,重度骨质疏松33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补充骨营养剂治疗: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每日2次口服,高钙片2.5g,每日1次睡前服。

1.2.2治疗组补充骨营养剂配合小针刀松解。口服药物及方法不变。每个疗程开始时分别于疼痛部位寻找疼痛反应点、痉挛肌肉起止点及条索状结节处行小针刀松解术。每次选择2-6各部位并标记,1%利多卡因1ml于每个部位行局部侵润性麻醉,后以小针刀规程进刀,逐步松解病变部位,以局部酸麻胀痛为标准,术后消毒敷贴,并预防感染[2]。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1.3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两组症候改善积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骨密度测定:明显好转,峰值骨量增加>1SD,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好转:峰值骨量增加

2结果

安全性指标检查:两组在治疗前后所测肝功能、肾功能及其他安全性疗效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观察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两组共110例患者均能坚持治疗,无脱落,其中4例患者症状有所加重。

3讨论

近几十年来,随着针刀医学的不断推进,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已经获得广泛认可,认为造成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非骨质增生或退行性病变,而是因为人体整体或局部的动态平衡失调及静力平衡失调[3]引起。由于长期不良姿势、劳累、外伤、感受风寒等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软组织劳损,造成动态平衡失调。这种长期的动态失衡,进一步影响静力平衡,在代偿性修复过程中,出现无菌性炎症,形成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等新的病理变化,进而造成小关节紊乱,引起患者骨质增生等。在针刀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以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将中医的针和西医的刀融合到一起,吸取了针和刀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针和刀的双重治疗作用。针刀不仅松解病变的软组织,改变和解除粘连、挛缩、瘢痕、堵塞等病理变化,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或压迫,恢复力学平衡;同时也具有针刺效应,能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产生镇痛物质,起到镇痛作用[4]。

鉴于此,我们提出,如果动态失衡可以导致骨质增生性的静态失衡,那么也应当可以导致骨质疏松性的静态失衡,因为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骨代谢平衡的两个动态因素,成骨性大于破骨性称为增生,反之称为疏松。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的针刀松解,我们发现针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至此,针刀医学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会发出更深的内涵和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97-2599

[2]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篇3

误区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

其实,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骨质疏松的原因或诱因很多,如:体重过低;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过度饮咖啡和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老年人群,女性65岁,男性70岁。其中,缺钙只是诸多原因之一,当然单纯补钙也不足于预防骨质疏松。

误区二: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事实上,骨质疏松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主要影响老年人,与年轻人无关。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于其他原因所致,如:继发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糖尿病等。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的患者也易罹患。此类疾病很少被人了解,单纯补钙远远不够,还需要治疗原发病。另外,散发的其他类型的骨代谢疾病也不容忽略,如甲状旁腺疾病、成人维生素D缺乏症等,常常发生于年轻人。

三、特发性骨质疏松,发生于年轻人,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青壮年、成人骨质疏松;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因此,年轻人如出现腰背酸痛、骨关节疼痛或轻微外伤后骨折也应及时就诊以排除骨质疏松。

误区三:没有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

息有骨质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即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但可以引起骨折: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常见的骨折部位:脊椎骨、肋骨、桡骨、股骨上端,这些轻微的骨折可以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误区四:骨质疏松无需做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不但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已经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可以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以了解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与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可以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误区五:血钙正常,就是不缺钙,即使患骨质疏松,也不需补钙。

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血液中的钙含量通过多种激素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狭小的正常范围内,这些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会通过激素调节破骨细胞重吸收骨质而使骨骼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会引发骨质疏松。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单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误区六:维生素D就是钙片。

此结论是错误的。不过,维生素D与钙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钙的吸收一定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一、维生素D是钙的忠实伴侣,可以促进肠道钙吸收;二、“活性”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活化形式。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需经过肝脏、肾脏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后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三、阿法骨化醇与骨化三醇即是“活性”维生素D。不过,前者需经肾脏进一步转化后才起作用,后者可直接发挥作用。

误区七: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造成的,无需治疗。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与增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需要关注的四大疾病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增龄有关,也可以说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事实上,上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其中骨质疏松即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误区八:治疗骨质疏松等于补钙。

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其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活性维生素D、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等,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误区九:有骨质增生,不能补钙。

骨质疏松常常合并骨质增生(即“骨刺”),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补钙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骨质疏松仍需补钙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篇4

生活实例

张阿姨今年75岁,患有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一直在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一周前,张阿姨走路时觉得脚跟很痛,便在女儿的陪伴下去医院就诊。医生让她拍一次X线片,结果发现跟骨上有骨质增生(俗称“骨刺”)。于是,医生又给她开了治疗骨质增生的药。回到家,张阿姨的女儿准备给母亲服药,顿时觉得不对劲:母亲既要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又要服用治疗骨质增生的药,是不是会有冲突?”

医生的话:“骨刺”是关节退化过程中所伴随的一种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关节构造也会跟着退化,当骨与软组织“接壤”的地方因长时间承受压力、拉力,造成关节与关节间的软骨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时,骨骼就会出现退化性改变,在关节边缘形成赘生物,即“骨刺”。实际上,骨质增生并不是“骨质过多”的意思,而是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而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症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一对“双胞胎”。

什么是“骨刺”?

“骨刺”是一种俗称,并非确切的医学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而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针状或刺状,其正确的医学名称应该是骨疣。“骨刺”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好发于活动较频繁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脚跟、手指和手肘等。

“骨刺”是否会产生不适症状,主要与其是否压迫到神经根或脊椎有关。如果“骨刺”刚好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或脊椎,就会导致身体僵硬、疼痛、红肿、麻痹、关节变形、肌肉无力等症状。

骨质疏松与“骨刺”有没有关联?

骨关节的表面是一层软骨,在进行关节活动时,软骨经常受到磨损。随着年龄增长,当软骨磨损的速度超过了修复速度时,软骨就会渐渐退化,使软骨下的骨质暴露,并在承受压力和磨损的部位产生过多的骨膜,进而形成关节边缘赘生物,即“骨刺”;而承受压力较小部位的骨质则会萎缩,在X线片上表现为骨质疏松。由此可见,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症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一对“双胞胎”。

长了“骨刺”怎么办?

长了“骨刺”以后,应少做剧烈运动。忍痛运动,希望把“骨刺”磨平,或者希望通过吃药来“溶化”骨刺等,都是错误的观点。如果不适症状明显,应配合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如消炎止痛、保护关节软骨、防治骨质疏松等。通常,“骨刺”的治疗方法有以下有几种:

1.按摩与牵引。适用于颈、腰椎骨质增生症,有一定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对“骨刺”无治疗作用。

2.针灸治疗。针灸具有活血、止痛功效,可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但对“骨刺”只有辅助治疗作用。

3.西药对症治疗。目前,西医尚无治疗“骨刺”的特效药,药物主要用来缓解不适症状。关节疼痛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感觉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疼痛、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液或封闭治疗。不过。这些疗法的效果均不理想,治标不治本,病情易复发。

4.中药治疗。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骨质增生的最大的优点在于针对炎症进行治疗,缺点在于起效较慢。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篇5

[主题词]骨质疏松/针灸疗法

ResentDevelopmentandCommentofStudies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TreatmentofOs-teop

orosis

LinZhiwei,LiJian(QuanzhouMunicipalHospitalofTCM,Fujian362000,China)

[Abstract]PurposeTosummarizerecentdevelopmentofstudies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prev

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soastoprovideabasisandthinkingforclinicalsdudies.Methods

30papersaboutclinicalandexperimentalstudiesarereviewd,

indicatingthat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increaselevelsofendocrines,

regulatebonemetabolism,increasebonedensityandrelievepain,etc.,andprovethetheory,

thekidneybeinginchargeofthebone.Results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canpreventandtreatosteoporosis,

andtonifyingthekidneyandstrengtheningthespleenisthemostimportanttherapy.Conclusion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treatmentofosteoporosishasvastvistas.

[Keywords]Osteoporosis/acupther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性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因其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继发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药物(包括西药和中药)疗法,针灸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起步较晚,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前景广阔,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针灸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1.1毫针疗法

刘氏等[1]采用上午10时针刺肾俞、脾俞、足三里、太白、太溪穴治疗5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结果表明针刺补益肾、脾的相关穴位,能够改善患者衰老症状,改善机体生理功能,提高其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尿Ca/Cr值,具有雌激素替代疗法相似的疗效,而尚未出现雌激素替代疗法所产生的副作用,既有效又安全。王氏等[2]应用补肾健脾法,针刺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腰椎部的骨密度,结果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药物(钙尔奇-D)对照组(P

1.2艾灸疗法

吴氏等[4]对艾灸大杼、大椎、膈俞、足三里等穴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前后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艾灸组能使腰椎L1~L4骨密度提高1.32%;股骨颈骨密度提高0.97%,说明艾灸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居氏等[5]观察21例平均63岁的男性受治者,艾灸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虚症状,艾灸后上述诸症明显好转、骨密度上升,进一步证实药灸具有温肾壮骨的作用,能调节老年骨密度,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张氏[6]用当归、熟地、蛇床子等补肾温阳通络中药制成药饼覆穴位,用艾绒隔药灸治疗3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结果患者腰膝酸痛、疲劳等症状明显好转,骨密度平均值较灸前增加。证实药灸具有温肾壮骨之功,能调节老年骨密度,有助于骨的保健。

1.3耳针疗法

熊氏等[7]采用耳穴:子宫、肾、内分泌、卵巢、脾埋针法治疗绝经后的妇女60例[其中骨质疏松伴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均无截瘫表现),伴有不同类型的股骨颈骨折40例],每次埋针上述5穴,每日自行按压5~6次,每次10分钟左右,留针2天,两耳交替埋针治疗。所有病例在耳针治疗前检测骨密度和尿钙,结果均低于同等年龄段人群的标准数值。3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结果治愈21例;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1.4针灸并用疗法

刘氏等[8]以针刺补法加温和灸督脉(百会、大椎、至阳、腰阳关、命门)为主,配穴关元、气海、肾俞、脾俞、足三里、悬钟、太溪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结果大部分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尺、桡骨骨密度有不同程度增高。陈氏等[9]采用温针大椎、肾俞、足三里、关元俞为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结果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

上述临床研究,说明在补肾健脾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治疗作用,不但能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还能调控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骨密度、改善异常骨代谢,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2针灸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杨氏等[10]观察温针灸"肾俞"穴对老年雌性大鼠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变化。结果:温针灸"肾俞"穴具有明显的调节性激素作用,可以使明显低下的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升高,从而建立起卵巢与垂体之间负反馈关系,同时,使升高的FSH水平回复正常。赵氏等[11]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以补肾健脾,温阳通脉为治疗原则,取命门、脾俞(双)、足三里(双)、大椎穴进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结果表明,针刺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血清E2及BGP水平,降低尿Ca/Cr和HOP/Cr的含量,改善骨代谢,对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12]。针刺、艾灸和肌注雌激素各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骨质丢失,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3]。刘氏等[14]亦采用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的模型,造模3个月后治疗3个月,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性激素水平、生物力学等观察针刺和艾灸的疗效。结论:针刺、艾灸或雌二醇三者的作用无显著差异,针灸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于造模3个月后作右股骨中段闭合骨折,进行血清生化、骨痂BMP和组织学的观察。结论:针灸具有促进骨质疏松性骨质愈合的作用[15]。赵氏等[16]将HRP分别注射于大鼠"命门"穴区与相关内脏卵巢及肾上腺实质内,观察三者的传入神经节段性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三者的传入神经在脊神经节T13~L2节段互相重叠。为针刺和艾灸命门穴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上述针灸实验,提示针灸能调控实验动物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和骨质量,为针灸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机理研究的实验结果。

3评述

骨质疏松症是当今国内外老年病学、骨科、内分泌研究者的热门课题之一,其涉及面广,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骨矿含量随着年龄的变化规律和中国医学所记载的肾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规律有着惊人的一致性[17]。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证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人体骨骼中骨矿含量却逐渐减少,肾的盛衰与骨矿含量密切相关[18]。而现代医学对"肾"的研究表明,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肾虚的实质乃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生了紊乱[19]。某些补肾中药可抑制或纠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或紊乱的发生,减缓衰老过程;在补肾的基础上重视健脾养胃法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临床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分型以肾虚最多(73.3%);可见肾虚、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20~22],关键是肾虚,病位主要在肾[23]。

目前,国外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主要从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入手。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有雌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衍生物、双磷酸盐类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有氟化物、酮类化固醇激素、活性维生素D衍生物、甲状旁腺激素(PTH)等。这些药物或因副作用大,或因疗效并不十分确定,或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长期服用等缺点,故均非理想药物。传统的针灸疗法根据"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生肌,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刺激相关的穴位,在提高骨质疏松症内分泌性激素水平、调节骨代谢、增加骨密度、缓解疼痛等方面,经临床应用和动物实验已获疗效。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方法,具有西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上述针灸研究,大多局限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少;在临床研究方面,对骨质疏松症的诸多影响因素探讨不多,临床科研设计尚欠严密,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尚未统一,检测项目尚不够先进,选穴多杂变、组方未确定等尚存在着不足;有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镇痛观察指征,针灸对骨质疏松症机械因素影响的调控,针灸对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率影响的研究尚少见。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建议针灸临床研究者按照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1999年1月制定并公布、2000年修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和随机对照原则进行临床科学研究,以加快提高针灸临床科研质量。结合并紧跟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新认识,除了研究BMD以外,骨微细结构、骨有机基质、矿物成分、微小损伤及修复状态均影响骨强度,并与骨折发生有关[24];从神经肌肉的作用等机械因素对骨强度的控制作用[25];骨质量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调控的关系[26~28];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高转换率[29]和男性雄激素对骨质疏松症影响[30]等方面着手探讨研究。相信针灸医学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将有重大突破,前景广阔。

4参考文献

1刘炎,王维健.针刺补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6;12(7,8):24

2王东岩,蔡红,卓铁军.针刺背部俞穴对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湖北中医杂志,2001;23(2):6

3王长海,张仲海,李锋,等.针刺对肾阳虚骨密度作用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8;18(5):270

4吴明霞,吴炳煌,钱松涛,等.针灸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作用的临床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4):33

5居贤水,丁菊英,王影红.试论艾灸对老年骨密度的调节作用.针灸临床杂志,1995;11(9):37

6张丽.隔药灸调节老年骨密度的研究.中医函授通讯,1997;16(1):35

7熊芳丽,肖亚平.耳针治疗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60例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2(2):33

8刘广霞,张道宗.针灸督脉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8例临床报道.中国针灸,2000;20(9):529

9陈丽仪,郭元琦.温针为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0;16(8):35

10杨廉,刘媛媛,路暾,等.温针灸"肾俞"穴对老年雌性大鼠性激素的影响.中国针灸,2001;21(3):172

11赵英侠,严振国,邵水金,等.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中国针灸,1999;19(5):301

12赵英侠,严振国,余安胜,等.针灸对卵巢切除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9;18(5):40

13赵英侠,余安胜,邵水金,等.针灸对切除卵巢的大鼠骨松质结构的影响.中医正骨,2000;2(8):3

14刘献祥,吴明霞,吴炳煌,等.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1):21

15刘献祥,吴明霞,吴炳煌,等.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中国骨伤,2001;14(2):81

16赵英侠,邵水金,余安胜,等."命门"穴区与卵巢、肾上腺的传入神经节段性分布的关系---HRP法研究.针刺研究,1999;24(4):294

17丁桂芝,李榕.从骨矿含量变化规律看肾主骨理论的科学性.湖北中医杂志,1991;13(2):27

18赵玉堂,刘凯军,李金花,等.骨矿含量与肾虚、肾主骨关系的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6;2(3):19

19李边达.中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技术要求.中药新药与临床,1992;3(2):7

20张华,冯新送,庄洪,等.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辨证施治研究.中医正骨,2001;13(3):55

21邵敏,庄洪,宋文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中医正骨,2000;12(5):9

22欧阳钢,谢碧红.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从脾胃论治.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5):269

23魏红沁,王娟,魏宏园.补肾法治疗脾虚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2):31

24李晓佳,李双庆,魏松全.骨质量为骨质疏松症诊治的新动向.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1;21(3):158

25韦锦斌,王乃平.补钙误区.广西中医药,2001;24(1):55

26肖达,陈汉平.针灸延缓衰老的免疫学进展.上海针灸杂志,1997;16(4):37

27王沉.针刺镇痛与免疫机制关系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71

28戴国华,张彤,王秀英.针灸抗衰老作用机制研究概况.中国针灸,2000;20(5):315

29TerenceJWilkirz.Changingperceptionsinosteoporosis(改变对骨质疏松的看法).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1;4(1):49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篇6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强骨胶囊和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与对照组A、B,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强骨胶囊和阿仑磷酸钠,对照组A单纯使用阿仑磷酸钠,对照组B单纯使用强骨胶囊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疼痛评分情况,并观察治疗6月前后骨密度的改变。[结果]三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疼痛积分均有极显著的改善,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疼痛积分改善更明显;治疗6个月后,三组的疼痛积分改善更显著,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疼痛积分改善更明显。治疗组腰椎与股骨颈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与治疗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强骨胶囊和阿仑磷酸钠合用对治疗骨质疏松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强骨胶囊;阿仑磷酸钠;骨质疏松;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Qianggucapsuleplusalendronateon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Methods]Byrandomnumbergeneratingmethod,120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atreatmentgroupwithQianggucapsuleplusalendronate,controlgroupAonlywithQianggucapsule,andcontrolgroupBonlywithalendronate.Thepainofthepatientbeforetreatment,3mand6maftertreatmentwasassessed.Atthesametime,thebonemineraldensity(BMD)beforeand6monthsaftertreatmentwasrecorded.[Results]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foreandafter3minthescoreofpaininthreegroups,butthedifferenceintreatmentgroupwashigherthanothertwocontrolgroups.After6m,allthescoresofpainin3groupshadchangedsignificantlycomparedtotheonesbeforetreatment,butthescoresofpainintreatmentgroupwerelowerthan2controlgroups.TheBMDofbothvertebralandwardintreatmentgroupafter6monthstreatmentwashigherthanbefore.[Conclusions]Qianggucapsuleplusalendronatehasdefinitetherapeuticeffectson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

Keywords:QiangguCapsule;alendronate;osteoporosis;therapeuticeffect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是一种多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明显减少,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产生的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危害极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900万人[1]。因其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继发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中,我们采用强骨胶囊合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120例,均来自我院骨科门诊或住院病人。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为51~72岁,平均为(60.2±9.7)岁,平均绝经年限为(11.2±4.6)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单用强骨胶囊)与对照组B(单用阿仑磷酸钠),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绝经年龄、平均年龄、骨密度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B组单纯使用强骨胶囊(由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粒,3次/d口服治疗;对照A组单纯使用阿仑磷酸钠片(70mg/片/周)口服治疗;治疗组使用强骨胶囊(1粒,3次/d)和阿仑磷酸钠片(70mg/片/周)口服治疗。

1.3疗效评价

1.3.1疼痛评分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3]。记录患者治疗前、后(3月、6月)的静止痛(分为睡眠时、起床时、翻身时、体位改变时、前屈后仰时腰背痛或周身痛5项)和活动痛(步行时腰背痛或周身痛)的疼痛强度,计算其平均数作为患者疼痛的评分值,进行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统计学比较。

1.3.2治疗6月前后的骨密度(BMD)的变化

各组均在治疗前和6个月时应用法国MEDILINK公司生产的X光OSTEOCORE双能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腰椎L24与左股骨颈WARD三角的骨密度。

1.3.3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药物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病人是否可以耐受。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包进行处理,以P

2结果

2.1止痛效果

从表1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三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疼痛积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

2.2治疗6月前后的骨密度变化

从表2观察结果可以看出:经过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与治疗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3组治疗6月前后的骨密度比较(略)

2.3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发生恶心等症状,对照A组3例出现同样症状,对照B组有5例出现相似胃肠道症状,但均能够坚持完成疗程且能自行消退。

3讨论

根据肾主骨的理论,认为骨质疏松与肾有关。故骨质疏松属祖国医学“肾虚痹证”范畴,究其病因为肝肾不足,筋骨懈惰,表现为腰背及四肢疼痛,痛无定处,屈伸不利,肢体麻木,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是其主要病机[4],其防治应从补肾着手。强骨胶囊所用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用于肾虚腰痛、跌打损伤、筋断骨折、骨质疏松等骨科疾病,且不良反应小[5]。

双膦酸盐类(BP)是由PCP键结合而成的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化合物,第一代BP即羟乙膦酸钠,是最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BP,它能提高骨密度,但在抑制骨吸收时也抑制了骨质的矿化,长期应用骨折风险也相应增加;而新型的BP如阿仑膦酸钠的抗骨吸收强度为羟乙膦酸钠的1000倍,几乎不影响骨矿化,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抗骨吸收类骨质疏松药物之一[6]。且近来的研究表明,阿仑膦酸钠低浓度时还有利于成骨细胞的成骨[7]。

对绝经后的妇女患者来讲,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因雌激素减少导致的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加有关,阿仑磷酸钠可明显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强骨胶囊联合应用既弥补了中成药起效慢的不足,又兼顾了阿仑磷酸钠促进钙沉积不显著的缺陷,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速度,同时促进了成骨,因此联合应用疗效更明显。

参考文献

[1]赵燕玲,潘子昂,王石麟,等.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1):12,27.

[2]刘忠厚,扬定悼,朱汉民,等.中国人骨质魂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3]王悦.目测类比评定法在颈肩腰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0):602.

[4]高小明,常虹,李紫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6,25(5):6062.

[5]谢雁鸣,葛继荣,王和鸣,等.强骨胶囊正常人体耐受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3984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实用的财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

    - 阅0

    财务年终工作总结篇120xx年X月X日的各项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了,以下是20xx年个人工作总结报告:我是20xx年9月有幸被XXXXXXX录用,在XX进行培训。于10月8日正式到上海就职,至今已有.....

    销售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 阅0

    销售工作总结篇1总结作为任何工作都是一个重要环节,是PDCA的再次循环的必须。对于营销战线的经理们来说,总结一段时间的工作,改进不足为下阶段工作做好准备。总结关键是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