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发展(6篇)

来源:网友

金融的发展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水平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银行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为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我国银行业大力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惠普金融是指保障各个阶层的人民都可以享受到银行的金融服务,惠普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既可以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可以促进惠普金融惠及更多百姓,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惠普金融简介

1.1惠普金融的内涵

惠普金融主要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就广义方面来看,惠普金融是指对组织或个人提供公平公正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从狭义方面理解,惠普金融则是指对一些传统正规的金融机构之外的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当前全球的大部分国家的惠普金融,主要受到本国的经济水平限制,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因此要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国家恢复金融的整体水平,为组织或个人提供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1.2将惠普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意义

传统金融行业的服务成本较高,因此相当一部分金融企业由于高投资问题限制了业务范围,导致企业难以取得进一步发展,将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当前的形势,利用互联网降低金融业的成本,解决长尾客户的难题,从而帮助惠普金融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可以拓展金融业务的服务范围,将金融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惠普金融发展当中存在的成本过高问题,从而促进惠普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效发展奠基。

2互联网与惠普金融相结合产生的作用

2.1扩大惠普金融的资源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让人们的生活进入了新的层次,作为传媒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模式,而且是一种数据库,它连接着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信息内容,这种连接形式所构成的大数据,为惠普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信息基础。惠普金融强调公平性发展,而互联网的大数据则可以为这种发展提供有效条件,不同群体以及企业都可以在互联网当中获取金融信息,与此同时,这些群体以及企业都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内容,拥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可以让不同的人群和企业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获取金融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互换,在线交流,让一大部分不懂金融的人群以及企业也可以参与到金融市场当中来。网络金融与现实当中金融交易差别较大,网络金融活动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在互联网当中,所有人都可以公平的获得金融贷款,所贷款金额也均为等同,因此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信息的查询,以及获得金融服务,不仅可以促进金融行业的更好发展,而且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金融活动当中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2.2加速惠普金融的资金流动

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储存用户信息,因此金融行业可以具体分析不同客户的特征,依据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从而让顾客获得更满意的金融服务体验。互联网的便捷性可以让用户通过金融企业的网站注册信息并填写后,直接上交到金融机构,在审核结束后,金融机构可以依据用户的信用情况等给予贷款服务。惠普金融的服务对象大多是收入较低的城镇居民,这部分居民普遍贷款金额较小,因此资金的回收率较高,可方便资金投入下一轮金融贷款当中。这样的情况可以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资金回收率,快速将资金回笼可以让金融企业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

2.3拓展惠普金融的服务对象

互联网与惠普金融相结合的众多产物当中,最典型的是理财通和余额宝,这些基于互联网的软件可以很好吸收用户群体,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与此同时较高的信誉多,也不断扩大其受众群体,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和银行相比,互联网与惠普金融相结合的渠道,受到更多人民的信赖。因此金融企业要扩大用户群体,拓展金融业务,就应该选择与互联网相结合,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3促进惠普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

3.1促进商业银行创新

惠普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为传统的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自我调整,改革发展模式,积极进行产业转型。首先是银行应该明确认识到现存问题,深刻分析惠普金融的具体特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要进行分析调研,从而重新整合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相结合,重新分布营业网点,利用传统银行的优势以及信誉,加强网络普汇金融建设,构建安全稳定的支付环境,促进本企业惠普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2构建完善的信用机制

传统银行以及金融结构要促进互联网与自身惠普金融的结合,就必须依据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改革,依据用户需求以及市场发展的整体环境,积极改革营业方法。除此之外,政府必须调控惠普金融受益者的数量,防止资金外流,这样才能保证惠普金融长期稳定发展。许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经常会面临资金无法回笼的问题,该问题对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银行应该制定严格的合作方案,强化管理制度,提高银行整体预防风险的能力,除此之外银行还应该加强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核,充分了解用户的具体信息,仅对符合要求的客户进行放贷。除此之外,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个人诚信意识建设,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为我国惠普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提供制度保障,应该建立健全个人信用法律体系,培养居民的信用意识,加强对惠普金融的管理,减少惠普金融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3.3加强风险防护

传统银行要加强惠普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就必须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明确管理方案,创新管理策略。首先,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调查,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明确金融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前进行风险管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其次,银行应该采用合适的筛选手段,对贷款客户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筛选,从中寻找适合发展的客户群体,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利用互联网信息,对用户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提高信息的整体利用率,从而对客户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金融的发展篇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0-0087-04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5年12月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2年)》,对发展普惠金融的总体规划做了部署,其中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2016年3月,发展普惠金融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普惠金融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系统实质上是一个支持弱势领域的创新系统。”[1]这需要我们以不断的创新推动普惠金融的良好发展。

一、金融创新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地位

1.普惠金融发展的动力。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强势和弱势两个领域,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产业、企业和群体等在金融资源的可得性上的巨大差异。金融机构对强势领域怀有金融偏爱,对弱势领域则存在金融排斥。越是强势领域获得的金融支持越多,反之,获得的支持越少。这种结构上的失衡,不仅不能让金融资源发挥更大效益,还会损害社会的公正公平。根据金融结构理论,在既定资金总量下,经济增长和金融活跃度正相关,资金活动的渗透力越强,经济发展越快。“金融发展滞后会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从而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2]发展普惠金融以消除金融排斥,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振兴中小企业、解决贫困群体的致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能够获得金融服务也是一项基本经济权利。这种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和道义公平的需求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深层动力。

普惠金融的直接动力来自于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需求者。推行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弱势领域的发展或脱贫,这会促使政府积极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税收、财政、监管、补贴等方面给于尽可能的支持;对于大型金融机构来说,推行普惠金融可以让它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金融手段和技术升级,节约金融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的渗透度。由于中小金融机构存在资金来源不足、服务方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它们获得来自政府和公益部门的支持,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多元化、规模化、系统化、可持续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资产提供担保,一直存在融资难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中,存在大量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市场创业主体,他们对于获得金融支持有着迫切愿望,贫困、残疾等群体也需要获得金融支持以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些都是普惠金融能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2.普惠金融发展的动力局限。过度依赖金融机构会给实体经济带来额外成本,在经济下行期,银行“惜贷”会是一种普遍现象。金融危机时,银行不但不能缓冲金融风险,还会通过紧缩加剧危机。“在初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民受教育水平较高、法治水平较高、中小企业规模较大的经济体中,个人的银行账户或储蓄卡、电子支付或银行账户购物以及借记卡的使用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显著更大。”[3]在推广普惠金融时,应注意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率,这要求普惠金融主要关注弱势领域。在这一领域,最大的挑战是怎样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完善法律法规,并以有效的监管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普惠金融,核心是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资金价格的市场化。”[4]这需要能够实现商业性的可持续发展。但“笔多、额小、期短、频高”的特点会增加普惠金融的运作成本。由于金融机构和用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通常单笔资金数额较小的普惠金融也会让金融机构承担大量的调查、追讨和诉讼成本,这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当前,普惠金融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薄弱,不仅金融法治需要改善,社会信用体系也不完整。不容回避的一点是,如果缺乏有效的防范机制,在弱势领域,因为贫困或投资失败,金融机构的呆账率通常较高,这些都成为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3.金融创新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普惠金融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和责任金融、民生金融存在共生关系。金融机构依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获得成效,对于还没有进入成熟期的我国普惠金融来说,更需要通过不断创新的推动。近年来,通过创新,我国的普惠金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创新实现金融的机会共享和可持续发展也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实践。

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成效的国家都有一个金融创新的过程。例如,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在发展中创建了以贷款小组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模式。该银行只向极度贫困的人群,尤其是妇女提供小额无抵押贷款。利用人缘熟悉的优势,不但防范了道德风险,还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在管理上,还创新了以存款基金为方式的存款保险制度。当前,格莱珉银行已经覆盖孟加拉国97%以上的村庄,还款率超过95%。依靠创新,墨西哥、巴西、肯尼亚、秘鲁等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国际组织和各国推行普惠金融的经验看,很难找到普遍有效的模式,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不同,推行的方式和措施也不同。在西欧国家,存在大量合作性质的机构,但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和私人银行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是发展中国家,在中东和南美,国有专业银行所占比重较大,而在南部非洲国家,则存在大量的国际资本。具体措施上,贷款小组曾被认为是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的小额贷款技术,但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采取个人责任的方式也取得了成功。

2.普惠金融体系创新。当前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三家,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除了农发行明确针对“三农”以外,另两家都没有明确的指向。即便如此,农发行也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农业建设为主。国发行和农发行的主要业务都不针对个人和企业。在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后,它在农村的政策性业务没有被其它机构有效替代。这需要设立普惠金融的专门性政策金融机构,包括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政策性担保公司、政策性再担保公司等。

合作金融也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它是由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或居民发起成立的互助性金融组织。成员由股东构成,资金主要来源于成员的股金和盈利的积累。合作金融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信任度,这能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金融风险,从而显示出了对于普惠金融的良好适应性。合作金融的不发达必然催生大量的非正规金融。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在发展合作金融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国应尽快补上这块短板。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兴机构,及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列、规模的组织体系。在金融服务的空白或薄弱领域,应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小微民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组织。在特别贫困地区,应对新设的小微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税收支持或贷款利率补贴。大型金融机构在发展普惠金融上具有独特优势,但还要看到,它们的地位决定了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大中型企业。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大型金融机构应积极和中小微金融机构、公益性组织开展合作,以发挥它们不可取代的作用。

3.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普惠金融要避免简单沿用传统的、适合发达地区和高端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在创新上,可以积极开拓供应链金融。由于中小企业加入大的核心供应链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订单和收入,它们可以贴现未到期的票据或者由大企业先行向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大企业掌握的客户信息,免去了甄别客户的成本。供应链金融也适用于“公司+农户”的农业生产链和消费品零售圈,由对单一农户、商户授信,变为对农业合作社、商圈店铺集体授信。

在产品开发上,银行可以和保险公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于农业贷款,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可能造成违约率上升。保险机构可以同时为农户提供担保服务。由于天气和农业关系密切,保险公司可以推出天气指数保险,以大幅降低损失核算的成本。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在农地抵押融资的创新方面取得突破。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可以为科技企业打造专门产品,把信用的审查重点放在未来价值的估值,应积极尝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担保方式。金融机构也可以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形成“投资+贷款”的投贷联动。

服务方式方面,要全面消除金融“空白区”,在不适宜选择物理网点和机具布放的地区,要配备终端设备管理员,充分利用指纹、虹膜识别等先进的身份认定手段,降低成本和风险。还可以采用“银行”方式在超市、杂货店、收购点、站等处设立简易的金融服务点,提供开户、存取款、转账、缴费等基本的账户服务。

金融的发展篇3

一、创新在金融中的释义

国内外学者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一种源于Schumpeter创新概念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与管理方法等内容。Jacque把金融创新细分为出现新金融中介、新金融工具、新金融市场、新金融服务和新金融技术等五个类别的创新。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创新就是“突破金融多年传统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的明显的创新、变革”。第三种观点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以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和。金融创新可以分为狭义的金融创新和广义的金融创新。其中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创造新的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及金融调节方式。十国集团中央银行研究小组则认为,金融创新就其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包括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二是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证券化、表外业务和金融市场全球化),两者交互作用。该研究小组对金融创新的定义包含了两个研究范畴,一是金融产品、工具的创新,属于微观市场范畴,二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属于整个金融业的宏观变化。

二、金融产品创新的技术与方法

不同于实体经济中的创新,金融创新的艺术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并没有提供一个全新的产品,而是改变、增加或减少了现存金融产品的某种特点。从根本上说,金融工具是一份书面合约,大多数金融产品可以用一系列特征加以描述,如收益、期限、流动性、价格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金融创新可以被看作是将单个工具的特点和风险进行“分拆”,然后将它们装配为不同的新组合。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策略的开发设计方法,主要可从四种不同的角度加以概括和总结:一是时间的角度,二是产品的角度,三是条款的角度,四是技术角度。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四种创新的角度很难明确区别,可能存在相交。下面,以金融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衍生工具来阐述上述四种创新方式:

从时间纬度来讲,远期、期货、互换、期权是金融创新中的最基本的金融创新产品,绝大多数金融创新产品都是基于这些基本衍生工具派生而来。这些基本衍生产品的创新就是体现在时间要素上,将以往的金融产品交易从即期交易扩展到远期执行。

从产品角度来看,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可以归纳为三种方法:基本要素改变型的创新方法;金融产品静态和动态复制型的创新方法;基本要素分解型的创新方法。在金融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基本要素进行修改和拓展,将原有金融产品中的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性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和剥离,便可派生出许多新型的金融产品。而静态和动态复制型创新方法则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金融产品组合成一种新的金融产品的创新方法。

从条款角度分析,一种金融产品可以视同为一张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它规定了金融产品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交易各方在享有某项权利的同时,必须为此付费或承担相应的义务或风险,每项权利的背后都含有相应的价值,合约双方都可以通过增加合约条款或者组合条款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根据合约持有者的需求特点,我们可以将金融产品划分为10大类带“可”的条款:(1)可转换;(2)可回售;(3)可赎回;(4)可调整;(5)可延期/可提前;(6)可浮动/可固定;(7)可触发/可触消;(8)可互换;(9)可封顶/可保底;(10)可依赖。从而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就可以从这10大类带“可”的条款中加以组合或调整。

从技术角度来讲,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是利用金融数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原有金融产品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并进行相关修正或者是进行原创性的金融产品再设计的过程。从这一纬度进行金融产品创新设计相对比较困难。

三、香港银行业创新分析

1.投行业务创新理念

开展投行业务、混业经营,是我国大陆所有商业银行今后发展的普遍且重要趋势。投行,作为专门为资本供求双方充当媒介、顾问,以及专门为企业兼并、收购、重组业务进行策划和组织实施的机构,其本身是一个有机系统,其成功取决于系统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在投行业务创新中,产品创新是核心,组织创新是保障,管理创新是基础。

依据分行公司现有经验,通过新的产品运用、结合新的营销理念,可以打造我们自己的业务品牌。而营销能力恰恰是投行竞争力在市场上的重要表现,包括以发行质量竞争承销项目、专业化销售的利润增长点、投资者群体认同的品牌效应等。主要包括:(1)建立业务发展的客户网络基础。(2)产品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3)推介能力和成功营销、满意服务能力。

通过组织管理创新,建立高效领导、专业分工、集中管理的投资银行业务流程,打造知识结构专业、合理的团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切实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先进的人才管理措施,则是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随着投行竞争的逐渐加大,仅靠传统业务已经不足以维持投行业务发展的需要。未来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应围绕不断开拓创新业务及延伸业务进行。包括:财务顾问、项目融资、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等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结合商业银行经验、特点,可以预见总结出:企业对投融资服务的普遍需求是投行业务发展的根本,客户对投行售后服务的要求是投行业务精进的动力,投资银行的顾问、并购服务则是其灵魂业务。而我们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想要切到我国投行市场的丰盛蛋糕,就必然需要参照这些思路与方向,做好准备,做出努力。

2.私人银行成功经验

在香港,私人银行及资产管理一直是金融业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私人银行业务在欧美国家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最早起源于瑞士,是由于欧洲的富人们为逃避本国政治动乱和战争,纷纷将钱以匿名方式存在瑞士的银行,所以吸引了大批来自全球各地的富裕人士。80年代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欧美的私人银行纷纷到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总部,积极抢占亚洲这一新兴市场。因此,对于我们而言,香港的私人银行业务有诸多需要学习借鉴之处。以汇丰银行为例,总结香港私人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是管理体制科学严谨、内部运转协作高效。汇丰私人银行部门的设置,主要包括四个业务部门:一个是客户服务部,主要由客户经理组成,负责客户的开发、服务以及客户关系的维护,运行时按客户资产金额的大小又对客户经理进行分组,每个客户经理负责的客户数从几十个到几个不等。第二个部门是投资顾问部,主要负责向客户提供具体的投资建议,税务、保险、财产继承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第三个部门是授权操作部,客户可以事先与私人银行约定投资等事项,并给予书面授权,授权操作部在约定的条件下代客操作。第四个部门是基金管理部,这个部门一方面负责新的衍生产品的开发,一方面负责已销售基金的投资、管理,同时还负责联络其他基金公司或其他银行的投资产品,可以说是主要的产品提供部门。与这四个业务部门配套的,还有人力资源、行政、合规部等后台支持部门。

二是客户的确定、开发、维护。由于客户的资金来源非法而给银行带来的名誉上的损失是私人银行的风险之一,因此汇丰银行的客户选择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标准。其客户寻找渠道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从汇丰银行现有的客户中进行挖掘,特别重视将大的商业对公业务客户培养成为私人银行客户。二是通过现有客户介绍,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占到客户数量的80%甚至90%。三是积极参加各种高层论坛,利用这些机会直接和一些董事长或者公司的高层接触。还有一种是翻读各种财经类媒体,寻找那些“不小心”把自己身价暴露出来的人们。当找到目标客户后,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分析,尤其针对于如网络公司的精英们这些一夜致富型的年轻新富们积极开发服务。

三是私人银行的风险控制方法。汇丰私人银行从客户经理的选择开始,便着手于风险控制。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在于因为客户经理的业务能力导致了客户的投资亏本,此外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大的波动性也会带来风险,因此汇丰银行有自己的首席经济师专门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为客户经理的投资决策进行有力的支持,另外银行的合规部也会对客户经理的推荐流程进行规范,用法律文件的形式将双方的权利、责任约定清楚。

金融的发展篇4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逐渐强大及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原有的实物投资构成也在逐渐地变化发展,进而推动了金融投资的完善和良好发展。大众的投资理念也随着社会主义体制的深入改革逐渐转变为金融投资,这是一条不断完善和成熟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特殊的计划经济,对金融投资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力,这也使其在发展的历程中挑战与机会并存。

(一)从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分析首先,金融市场中直接融资的能力比较弱,企业公司融资过度地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巨额的贷款数目使得M2/GDP比例变大,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多数来源于银行。而银行为了转嫁风险就增加贷款,导致银行贷款环境出现些许不良风气,从局部上来看,则是企业要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其财务杠杆率高达70%~80%。其次,市场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目前,中国的金融体制管理过程主要是把经营与监管分开管理,并且整个金融业的业务相互没有交叉进行。具体来讲,证券行业、银行系统和保险等行业的业务范围分割清晰。这在减少传递金融风险的方式的同时,阻碍了资金在金融行业的有效流通,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例如,2012年国内的贷款、存款差额不断增加,银行在市场投资中注入了大量资金,随着投资收益的减少,央行发行的票据及国债只保持了1.7%的招标率,较之同年的存款利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银行的收益低于成本,提升了投资风险。

(二)从融资工具等方面分析金融投资在发行、交易等部分环节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其运行机制表面上平安无事,暗地里却存在着严重的误差和扭曲,这对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影响极其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点:第一,受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制约;第二,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投资环境的基础发展相对落后,在发展的过进程中,相关要素组合体系不完整。因此,我国要建立完善的金融环境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挑战,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金融市场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金融投资市场,把金融投资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际金融投资环境变化多端,加之“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金融投资环境现状也面临困境。所以,完善国家金融环境投资建设、构建完备的金融投资系统、加强金融投资建设显得更加重要。

二、金融投资建设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扩展融资途径,完善引资程序我国目前的金融投资引资途径太过单调,要提升对引资措施的分析与研究,就要采取多种方式并存的有效引资举措。我国的地域广阔,产业结构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各地域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导致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不均衡。所以,要先认清我国的国情,再从中选择可行有效的引资手段,具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引进外国投资时,在重视大型跨国公司的同时重视中小企业投资的引进。因为在发达国家地区,部分中小型企业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但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却是很高的,而且其灵活多样、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方式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借鉴和推动作用。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发达国家的中小型企业乐意与我国企业合作。因此,这对我国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为引资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借鉴多种经营理念,多种方式并存的引资措施,提升和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有益于我国企业的调整和进步。其次,要注重投资、引资的原则。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采用金融投资渐进式的发展模式,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对资本市场金融业务进行不断革新,激励更多的大中小企业共同对我国的金融投资进行改革。再者,要提升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对外证券投资风险的把握,必须要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各种成功事例,增强对各类投资结构的分析,积极有效地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并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同时,还要注意在进行投资之前,相关参与人员务必要加大调查和研究的力度,对投资中可能蕴含的风险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加强风险意识,进而有效地减少和防范风险的发生。

(二)强化产业结构分析,制定配套的产业政策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体现在逐渐地引进国外投资,这推进了我国资金的快速运转,其最显著的就是资金高速流入我国的高科技行业和服务行业。我国金融投资要想顺应这种新趋势,确保我国经济的和平稳定的发展,就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具体经济实况,拟定相应的产业优化政策。

(三)保护民族企业,革新我国经济结构民族工业是以民族资本为主而建立的工业和工业体系。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增强对我国民族企业的保护力度。因为,在我国的工业体系构造中,民族工业作为民族资本发展的基本和主要构造,至今为止,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民族工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其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企业的竞争力和规模也飞速提升。目前,由于早期引进外资的不合理,我国的部分民族工业逐渐被外资企业垄断。为此,政府部门应针对民族工业的保护采取相应有效的举措,特别是针对当前的一些新兴产业、幼稚产业和拥有高增长性的产业开展保护,进而顺应我国借用外资发展民族工业的思想。以此为前提,增强和保护我国民族工业,将对其有效的举措加入国际投资协议之中,保证我国民族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加强风险投资管理,制定有效的风险机制首先,加强风险投资管理是为了真正保证我国金融投资高速正确地发展,为此就要制定合理的风险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提升金融投资的差异性,根据国家当前的经济、政治形势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大程度减小汇率波动的影响并以此为前提采取多种货币投资并存的方式。选择时,要确保差异性,从而有效减少风险的发生。其次,增强市场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股票、国债、基金等都有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证劵交易时,价格的波动属于常规现象。对此,可运用“相关系数法”,引进专业性人员,深化对投资的研究,从各个角度、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最后,实行实物型投资理财。通货膨胀是投资过程中最大的危险。在我国,这种现象十分严重,所以在投资金融产品的同时,要注重对产品的研究分析,全面多方位地考虑风险和利润的比率,从而进行合理科学的投资。

三、总结

金融的发展篇5

关键词:绿色物流金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6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sgreeneconomyisusedwidelyasoneofthebestpatternsoftheglobaleconomy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logisticssectorandthefinancesectoritinvolvedbegantoreceiveattention,sogreenlogisticsfinanceappeared.Thetheoreticalbasisaboutgreenlogisticsfinanceinclud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ory,circulareconomytheory,greenlogisticssupplychaintheoryandthetheoryoffinancedevelopment.Itistheeffectivelyfusedproductofgreenlogistics,capitalflowandinformationflow.Inpractice,logisticsenterprisesandbanksbegantoexploreandchoosesuitablepatternincreatinggreenlogisticsfinancecompany.Theyhopegreenlogisticsfinancecangivethemnewprofitgrowthpoint.

Keywords:greenlogisticsfinance;greenlogistics;sustainabledevelopment

“绿色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重视。随着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其所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得人们认识到绿色物流运营的重要性。在绿色物流被广泛推广的同时,其所涉足的金融领域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出现了“绿色物流金融”,即“金融机构银行业面向绿色物流运营,通过应用开发各种金融产品,为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及其物流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绿色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运动。绿色物流金融,是绿色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有效融合的产物”。所以,绿色物流金融一方面关注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还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绿色物流金融的理论基础

1.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在1972年斯德哥穴世环大会上正式提出来的,当时响应者寥寥。1987年,娜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等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再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它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高峰会议),102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21世纪议程》,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指南。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将可持续发展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也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成为人类迈向世纪的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希望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创造与积累出理性高效、均衡持续、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在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最终获取的“品质好的GDP”(牛文元,2012)。

1.2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人类经济活动,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要求把社会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模式,自然资源能够实现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也能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持久的利用,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长期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正确选择,是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3绿色物流供应链理论

20世纪90年代,随着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大大增强,各国环境贸易政策的相继制定,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绿色物流供应链是在现代供应链基础上综合考虑物流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增加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绿色贯穿整个物流业务过程中,一方面减少物流运营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实现对物流资源的最充分的利用,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绿色物流运营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的有机统一。

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基础上,充分考虑供应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与回收、环境影响是否做出评价等,强调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强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进行集中资源配送,节约资源和全社会的产品库存,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1.4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戈德史密斯(1969),他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金融结构理论,奠定了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随后,传统金融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金融深化理论、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由麦金农和肖提出,其基本结论是,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制能够将储蓄资金有效地动员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性投资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良好的经济同样也可通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活动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由此形成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通过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以及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如何与经济增长发生相互作用做出规范性的解释。制度金融发展理论认为,制度因素是决定交易成本大小、风险管理水平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关键因素,强调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利益集团等制度因素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一系列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以金融资源论为研究基础,以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以金融分析为研究方法,以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的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金融发展理论为研究绿色物流金融奠定了金融理论基础,使绿色物流在运营中获得良好的融资环境,也为金融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绿色物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2可借鉴的绿色物流金融公司创建模式

2.1UPS模式

UPS模式是一种在大型物流公司旗下组建的专业物流金融公司模式。大型物流公司一般规模较大,资金实力强,可在其旗下组建全资的专业物流金融公司,借助母公司对于物流信息的了解来实现成功的运营。

作为世界最大的物流企业集团之一,UPS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身,服务范围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传统物流业务的平均利润只有2%左右的市场竞争状况下,UPS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发展供应链末端的金融服务。UPS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陈学淳先生指出:“未来的物流企业谁能掌握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1999年UPS成立了专门的“物流金融公司(UPSCapitalCorporation)”,为客户提供融资产品与服务,开始全方位地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具体内容有:物流财务、租赁服务、环球贸易融资、付款解决方案和保险服务等一些相当于金融职能的业务。作为物流竞争的制高点,资金流是UPS独具的一部分业务。

2.2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模式

对于某些实力不够雄厚的物流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与那些同样也想进入物流领域的银行进行合作,组建专业物流金融公司,通过融合物流和金融的优势,保证物流金融公司的成功运作。

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2003年,深圳发展银行尝试性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外运)、中国物质储运总公司(中储)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进行合作,开始了共同打造并实施面向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战略。随后,又与中铁、中海、招商物流、中邮物流、中铁物资等十多家国内一流物流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对产业供应链结构特点及商品交易细节的把握,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或单笔商品交易的自偿程度,对供应链上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截止2011年,深圳发展银行与这些物流企业的合作业务覆盖能源、钢材、汽车、粮食等众多行业,涉及一百多家核心企业和近3000家上下游客户。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供应链上资源的整合,使供应链上众多企业能够分享“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成果,也是绿色物流的体现,使各利益主体在合作中多方博弈,实现共赢。

2.3广发行模式

2003年,广东发展银行率先推出自己的“物流银行”业务,为中小企业推出了物流金融解决方案,并于2005年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无锡等十个城市分行进行试点。所谓物流金融解决方案,就是银行以市场畅销且价格波动小的物流产品作抵押为授信条件,并借助物流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向中小企业提供抵(质)押融资、公共仓储、物流配送、金融担保、拍卖变现等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其融资业务包括仓储物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即可获得贷款。广发行推出的“物流银行”业务,打破了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模式,引入货物流动资产抵押,间接盘活了整个供应链,实现了银行、厂商、经销商、物流企业的“四方共赢”。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尤其是作为低碳经济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的绿色物流,需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融合,无论是UPS模式,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模式,还是广发行模式,都可以成为它们高效融合的可借鉴经营模式。

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低碳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关系到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发展绿色物流金融,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整合,达到银行、物流企业、厂商、经销商等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许红莲.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房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11(3):123-126.

[3]曹静.论我国专业物流公司的建立——UPS[J].上海金融,2005(6):13-14.

[4]王海亮,李波.我国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浅析[J].物流技术,2009(9):98-101.

金融的发展篇6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态

我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是以6年前“陆金所”和“融360”的正式运营为标志的。但是“余额宝”等存款业务的上线使得互联网金融从此真正深入民心,并走入平民百姓家庭。

我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于2013年8月在京成立。并同时举办了中国互联网大会。在此次峰会上,参会嘉宾重点讨论了以小博大、电子金融业务的转型等话题,为今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

二、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1.支付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是由移动的通讯设备,利用无线通讯来实现货币价值的转移从而达到债务清偿的目的。支付有以下三大发展态势:首先,身份数字化;其次,终端离散化;再次,服务通用化。移动支付的核心是,不是每个人都有银行卡,只要手机里有一个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账号就可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手段层出不穷,使得我们基本的交易方式不断改变。

第三方支付模式作为互联网金融典型的支付模式,是独立于买卖双方的资金支付的“中间平台”。可以分成两种类型:金融型和互联网型。其中,互联网型主要是通过搭乘一些发展成熟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快车”,捆绑营销,以在线支付为主。金融型则注重在行业内部开拓市场,不断满足其需求。

2.互联网信贷

互联网信贷主要是通过进行信用评估(根据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快速特性,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审核,这无疑对中小企业有更强的吸引力。

近年?恚?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政策的有效支持,我国公民用于消费的资金迅速增加,互联网金融产品和增值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追捧。互联网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信贷市场的不足之处,为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指引了一条光明之路。

3.P2P模式

这一金融模式通常指的是个人之间的小额贷款。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专门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有借款需求的个人可在平台公告,标明借款数额、利率、还款时间等,真正实现自助性借贷款。

从以上三种我国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可以看出,它仍旧是建立在传统金融的一种发展和延伸,并没有完全脱离“金融”的概念。不过凭借互联网这一时代化的属性,传统金融更加获得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并且能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实现便利和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些层面来看,互联网金融本身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的客体,我们或许应当更为审视和善待这种新式的金融模式。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1.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的空白

投资者、商业银行和金融家,是传统金融模式融资的三个主要参与者。而互联网金融却不需要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投资者和融资者可直接进行融资,直接融资取代了间接融资。原先商业银行所拥有的霸主地位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不再坚固,融资者的融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同时效率提升,商业银行不得不向中间业务转型。

2.互联网金融模式趋于多样化

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包含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还有P2P贷款等,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使得很多传统的金融机构(比如建行的“善融商务”)也逐渐向其靠拢。由此可知,互联网金融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模式,消费者的也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3.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创新

虽然银行如今仍处于垄断地位,互联网金融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一局面,但它所引发的竞争必会引起和加速互联网与银行的“联姻”。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上。由此可见,创新必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之一。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田径运动会比赛总结范文(5篇)

    - 阅0

    田径运动会比赛总结范文篇1在紧张、激烈、精彩、公正的气氛中,运动会圆满结束了。本届运动会,全校500多名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踊跃参赛,是我校体育教育资源,检阅体育教学新成果,促.....

    有关教师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 阅0

    教师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篇1试用期以来,我尽心尽责,投入于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力求做到。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与孩子们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看到孩子们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