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体育论文(6篇)

来源:整理

国外体育论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当我们追溯思想史时,就会发现在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洛克那里,已具有了交往理论的初始形态,而后经过18世纪法国哲学家和19世纪德国哲学家,到马克思时已演化出多种形态的交往理论,但国外没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而是在“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旗帜下悄无声息地进行,所以笔者以“德育交往”为主线,着力挖掘教育交往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1.1德育交往的理论研究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如何在实用主义教学体系中处理交往活动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指出“协作交往活动是道德发生的前提”,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他一再强调从交往中去寻找道德起因以此抓住道德作为人类意识活动的根本性起源;美国现代道德认知理论的创立者劳伦斯・科尔伯格强调,个体的道德成长是一种在其自身与社会交往环境相互作用下不断建构的过程,是个体道德经验的不断同化、调整、平衡的过程。

1.2德育交往的实践研究

就德育教学而言,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编写的德育教材以“协助个人发展潜能、实现自我、适应环境并进而改善环境的个体社会化历程”为一以贯之的主线,学生得以在与自身、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交往中实现其德育目标。教师在授课时善用澄清法、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乐于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就德育活动而言,国外的高校生活更侧重于以情景和活动为中心,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学生在群体交往中实现主体意识的培养。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除了提供学生活动的六百多个俱乐部、学会和协会以外,还提倡学生参加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社会活动或者参加公益活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效体现了思想道德主体性教育的特点。

2国内研究现状

2.1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理论研究

教育交往的研究概述。近几年,先是在教育研究中,一些学者触及到了交往这一视角,相关论著及论文的发表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其中以张天宝的《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2005年)为代表。同期发表的有:蔡春、扈中平的《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2002年),岳伟、王坤庆的《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等,学者们在具体论述德育与交往时,多数集中在德育对交往运用这一层次,主要着眼于两方面:一是把交往作为与“活动”并列的手段,强调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价值;二是把交往作为对旧式、传统师生关系的挑战,强调交往中的民主和平等。2005年彭未名在其论著《交往德育论》中系统提出了“交往德育”这一新概念,并构建其理论体系,是对我国大学德育理论建设的一个有益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研究概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首次明确谈及交往的应是在张耀灿和郑永廷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一版)中。此后,在一些博士论文中也有学者论及交往,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求善的精神交往互动过程。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就交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因此不能从根本上和整体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问题。此外,一些散见的论文更着重于从主体间性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交往理论的依托,使得目前的研究显得残缺不全。2011年8月由闫艳著述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的新跨越,作者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视角进行了深度剖析,还对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系统构建,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推进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

2.2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实证研究

(1)调查研究的方法。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为数不多,所谓的实证研究也仅仅是对问卷进行的简单处理分析,得出支撑论文写作的数据。杨鲜鲜在其论文《交往-发展理论下的高校课堂教学及评价实证研究》、赵飞在其论文《广东高校德育课基本状况实证分析》中均采用问卷测量法,简单地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问卷分析。这些研究是对学生德育交往的一般特征的归纳,或者得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批评与建议。

(2)叙事探究的方法。李醒东在其《事件・场景・交往》一书所呈现的德育研究方法实现了相对意义上的创新,他着力以叙事探究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社会生活的内容,教育理论在呈现和解释学生社会生活中建构,在进入现场中实现方法与思路的摸索和调整。这是一种生活范式的研究,从具体的事件中引发对学生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进而得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反思和理解。

3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国外体育论文篇2

关键词:体育全球化;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54-03

Abstract:Bytheresearchmethodofliterature,thepaperhasanalyzedtheresearchstatusofsportglobalizationathomeandabroad,gottenaconclusionthattheresearchfocusesweretheconcept,therelationshipofsportglobalizationandnationaltraditionalsports,thedevelopmentofsportindustry,andmeanwhileithaspointedoutthatthereexistthefollowingfourproblemsintheresearchofsportglobalizationinourcountry.Oneisthatquestionsforstudyordiscussionoriginatedsingle.Anotheristhatithasn’tformedrelativelyidenticalconceptandtheoreticalsystem.Thethirdisthattheresearchrangewasnarrow.Atlastisthattheclassifydegreeofresearchsportindustrywasnotenough.

Keywords:sportglobalization;researchstatus;researchprospects

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在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商品交换发展到资本流通,从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发展到政府间的目标经济合作,这一切都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其触角也正逐步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也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体育全球化,成为全球组织、全球活动、全球营销、全球传播的文化现象,其发展进程也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了解国内外有关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加深我们对体育全球化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体育全球化的研究意义

1.1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影响体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体育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体育发展的行动准则,它规定和指导着体育的发展方向[1]。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全球化及国内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体育价值取向渐渐偏离了体育的教育和文化本质。在当今的中国体育中,不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运行机制方面,不论是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运动员退役制度方面,不论是经费来源方面还是资源配置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隐患:群众体育的流于形式、后备人才的青黄不接、运动员保障的不完善、经费来源单一而造成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具有绝对强势地位的行政部门把持着绝对的体育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前期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并实施的结果。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体育应如何进行政策选择,发展体育是为了国家荣誉,还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教育?是为了取得商业价值,还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在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我们就要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局面,以全球化的视角去探讨可行的发展道路,从而制定出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体育公共政策。

1.2体育全球化的研究为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体育实践需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指导,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则需要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丰富。不断扩大的体育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不同国家、社会群体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程度,由此,引起社区性、国家性体育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消退和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事业的不断扩张,这些都对传统的各国体育实践和体育价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各国的体育发展道路都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指引下。因此,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已被各国体育社会学家所关注,对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国外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

2.1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

什么是体育全球化?体育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进行体育全球化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各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对它的理解。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对体育全球化的定义最开始也是来源于经济领域,有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体育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经济学家罗伯特举了一个体育用品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联系和依赖:在瑞典设计的冰球器材,是在加拿大融资,克利夫兰和丹麦组装的,所需要的合金是在日本炼制的,而最后却是在北美和欧洲销售。

有的学者对体育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却不认同,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和经济剥削。凯德(Kidd)就使用了“美国化”这一概念描述了美国特有的商业体育活动向加拿大社会的“入侵”。韩国学者林繁藏(Lim,Burn-Jang)也认为这一定义忽视了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布不均,并举了NBA(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和KBL(韩国职业篮球联盟)招募外籍球员的例子。前者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后者却导致巨大的失败。

2.2体育全球化对本国体育的影响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系的马卡先生(Mckay)在“GlobalizationandAustralianSport”一文中认为全球化与各国体育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并且讨论了澳大利亚体育在全球化影响下结构上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水平运动员的严重流失,政府的投入更倾向于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期间,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妇女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但相对来说,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也不很令人乐观。在2006年举办的主题为“Globalization&sportinDevelopingCountries”的国际研讨会,珀非斯特(GertrudPfister)教授作了题为“Physicalactivitiesaschancesandchallenges――Muslimwomenandsport”的报告,论述了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穆斯林妇女体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穆斯林文化的价值观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强烈抵制,是影响穆斯林妇女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

2.3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

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国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体育全球化将对本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产业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大多数学者都持以下观点:本国体育企业遭受巨大的竞争压力;建立体育产业新规则,结束无序状态;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学者认为,本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多数已经倒闭;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推动体育商业化的发展;体育已经被当成一种经济类别和产业。此外,新西兰的学者斯蒂文•杰克逊则认为体育全球化是展示本国文化、政治、经济和价值观的机会,并列举了阿迪达斯和耐克两家公司在新西兰的遭遇,指出国外体育企业进程海外市场的阻力并不小于国内体育企业面对全球化的压力。

2.4体育全球化的特征

全球化的标志是什么?具有那些特征?最开始的论述也来源于经济领域,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标志主要有“三化”,即“信息化”、“市场化”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化”[2]。还有学者持五维社会变迁观点,即全球化导致“民族流动、技术流动、金钱流动、媒体流动和意识形态流动”,随后欧美学者以此为基点,认为现如今体育方面存在的变化也包含这些方面,显著的具有这些特征。

3国内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

以“体育全球化”和“运动全球化”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查询了有关的科研论文,共有53篇,其中包括2篇硕士论文,5篇会议论文。从数量上来说,总量偏少;从类别上来说,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3.1体育全球化的综述

3.1.1体育全球化的概念

研究体育全球化的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体育全球化的含义。对这个概念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的理解来源于经济领域的移植,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在整合奥林匹克主流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在整合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12]。有学者进一步解释说“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之间通过体育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融合过程”[7]。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体育西方化或美国化,其它国家和民族要想在奥运舞台上展示自己,只能是以抛弃其长期以来沉淀而成的传统文化为代价,在运动会上享受西方创造的文明[7]。

3.1.2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及特征

我国的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分为起始、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3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在起始阶段以体育的物质文化(体育项目)的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快速发展阶段以体育制度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全面深化阶段以体育观念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5]。邓星华在“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对体育全球化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即过程性、层次性、互动性、多样性[6]。

3.1.3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因素

体育全球化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其驱动力是什么?有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述。刘成海在他的硕士论文“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因素的推动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是体育运动全球化形成的主要因素[3];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三股力量(推力、拉力和活力)是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即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国家政治和体育文化流动、国际体育组织的外部压力与奥林匹克创始人的理想[4]。

3.1.4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例王岗在《体育的文化真实》一书中提到“体育国际组织几乎被少数西方国家所垄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国际体育比赛也呈现出典型的西方化特征,西方社会掌握着当代体育活动的话语权”、“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输出,以西方体育为中心。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不仅仅是运动项目的全球化,也是西方体育理念和动作模式的全球化”[7]。也有学者对种倾向的危害进行了论述,认为它“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其霸权地位的确立阻滞了其他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8]。

3.2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占论文总数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学者都持“民族传统体育在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保持民族体育的特性,维护民族体育的自[11]”的观点。正如王岗学者所说“应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出发正确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两重性应建立正确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坚持变与不变统一原则、坚持民族传统体育发过程中的多元一体化”[10]。李荣芝学者更是在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处境与尴尬的基础上,列举了几个国内外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在传承方面的成功范例,最后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学校教育、竞技化、社会教育、生活教育[9]。

3.3体育文化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

应充分认识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二者本质上是一种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冲突为主、冲突和融合并存、融合中有冲突和进一步融合”4个过程[13]。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中国本土体育文化产生了文化本体的变迁,面临着整合创新,既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体育的本土化,又要逐步实现体育的国际化,正确处理好体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探讨中国体育国际化的思路和方法,发展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化[14]。

3.4体育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这方面研究不仅是体育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也引起了很多经济学者的研究兴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应如何维持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呢?胡斌学者在“论中国体育产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出路”一文中指出“体育企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之路”[15],还有的学者提出“在面对体育产业全球的浪潮中,只有加快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效率、扩大规模,才能把握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带来的机遇,使中国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加速发展”[1]。

4结论

4.1体育全球化现象已越来越引起广大体育与经济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一点从逐年上升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但纵观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课题来源单一,绝大多数是自选项目的状况,这种状况不利于重要研究成果的产生。应积极获取课题项目,形成重要的、权威的理论研究成果。

4.2对体育全球化的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还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不利于我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应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持辩证的观点,即要承认体育全球化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育的主流,又要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向全世界充分表达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4.3研究范围较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多数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对群众体育领域以及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涉及几乎没有。

4.4体育产业方面研究的细分度不够。在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研究方面,大部分都是笼统的提“体育产业”,并没有区分哪类别的体育产业,所提出的对策与措施针对性不够,难以运用于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守顺.体育全球化不对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改革的路径选择[D].四川大学,2007.

[2]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

[3]刘成海.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

[4]舒盛芳.体育全球化的动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

[5]舒盛芳.体育全球化进程及其特征[J].体育学刊,2007,(1).

[6]邓星华.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2007,(8).

[7]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8]邓星华,黄彦军.体育全球化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

[9]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10]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

[11]徐晓良.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7).

[12]宋亨国,周爱光.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13]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J].体育科学,1995,(4).

国外体育论文篇3

关键词:教育理论创新生本教育体系创新特点实践优势

教育理论创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使创新理论与现实环境相容,避免新理论与广大教师受众心理、行为习惯之间发生摩擦,使得教育理论变得更富有实践效率,而不仅仅是空喊口号,是教育理论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研究”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近年来,生本教育理念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是当今中国三大素质教育实验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试图以生本教育体系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理论内部结构、外部概念表征的创新特点由此带来的实践优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理论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结构体系的后现代创新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谁看问题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韦伯所说:“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的观察者,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和不完全的。”他提倡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的、多向度的,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解释的无限性,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认识的无政府主义”,号召“怎样都行”。用多视角的眼光透视社会,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性的一致性、同一性和整体性,高扬事物变化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去超越和反对一元的现论[1]。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主义方法论,所有的方法论都有缺陷,唯一幸存下来的“规则”就是“什么都行”[2]。生本教育的理论核心虽然属于“学生中心说”,但无论是其多元化的理论构成体系还是纵横捭阖的创新方法都颇具后现代精神。

1.1政府主导型创新。

生本教育的理论体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为基础,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等。与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教育理论创新体系一样,从生本教育的创新动力来看,仍属于政府主导型创新。

政府主导型创新符合主流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借助政府推手进行大面积的理论传播,有利于社会形成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如果缺乏自主创新,将不利于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形成。我国在大力提倡政府主导型创新的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育理论的自主创新。

1.2合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绝不是完全丢掉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3]

生本教育教育体系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它的教学宗旨、课程观、教学观都可以找寻到儒家思想的踪迹,如孔子的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朱熹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循序渐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儒道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民意基础,因而生本教育体系较之其他理论体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核心基本上是国外引进的理论,由于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的不同,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多种理论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要么形式主义“穿新鞋走老路”,要么障碍重重“穿新鞋走不了路”,这也是很多教育实验未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所在。如何解决国外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及不同理论的兼容问题,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成功的关键所在。

不同于其他理论体系,如探究性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尽管生本教育体系同样是以国外理论为其核心,但是这些来自国外的理论话语体系在生本教育理论体系里面是以隐含文本或实践文本而存在的,而教师看到的符号文本则是具有传统儒家味道的中国式表达,比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也是生本教育理论体系结构处理上的最具匠心之处。

1.3广泛吸收中国当代成功教学实验经验为技术支持。

教育理论要作用于实践,离不开学生、课堂,每一种教育理论都要寻求或者创造适用的实践杠杆。生本教育实践体系里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管理的很多方面合理吸收了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经验与成果作为其技术支持,比如魏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班级民主管理思想、学导类的教学模式,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多年的“探究式学习”,这些教育理论在我国中小学的影响广泛,积累了长期的实践经验。

可以说生本教育体系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当代教育科学大发展为母体,继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并汲取西方教育精华,兼融并蓄各种教育流派,以传统文化为衔接点,以当代文化为推动力,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转换和整合。

2.以简驭繁,基于受众心理的概念表征创新

教育理论的推广过程,是信息传播扩散的过程,需要遵守传播学规律,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有强烈的受众意识,不仅需要考虑作为个体受众――人的心理特点,而且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教师的心理特点,增强受众心理的亲近感,选准受众心理的共振点,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如此才能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以概念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如果过于生僻,只会让教育实践者在常规活动中迷失方向,继而产生逆反效应。很多理论在实践中由于其概念符号的选用不契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因而在实践中受到了诸多的阻碍,比如探究式教学、素质教育。

2.1识别优势:快捷、有效传达教育理念。

牛顿曾说:“自然界喜欢简单。”普通规律的表达方式往往是简单的,有助于破除对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神秘化,摆脱无助于效率的、繁文缛节的、空耗精力和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德鲁克在对创新提出的“五个要求”中认为,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如果过于复杂,就很难修正。[4]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将教育理论深刻化、复杂化、洋化,这恰恰违背了创新扩散的规律。

“生本教育”,表达简洁、明了,不像“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那么模糊,也不像“探究性学习”那么高深,有助于在短时间里抓住理论的受众视线,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更有效、快捷、无误地传达其核心理念,并且能接受所传达的信息,也不易引发受众的逆反心理。

2.2相容优势:师本生本,在对立统一中找到受众心理稼接点。

教育理论是文化创新,新的理论或者是新概念的提出都不能只考虑创新者的表达需求,只求新求异而不考虑受众的认知结构与行为惯性,缺乏承前启后的思维桥梁,都难以达到认知、态度、行为的全方位改变。生本教育体系将传统教育体系概括为“师本教育体系”,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异中求同,在对立中求和谐,寻找到教师心理的稼接点。

2.3执行优势:扣住课改主要矛盾的民主实践创新。

2.3.1避虚就实,构建完整的实践操作体系。

教育理论如果仅仅停留空想阶段就有成为故纸堆的危险。生本教育并没有停留在教学思想体系的层面上,它还将其教学思想与教改实践结合起来,与其实验学校的学科教学的改革实验结合起来,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是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

2.3.2避轻就重,抓住课改主要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从问题入手,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对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解决来推动次要矛盾和一般问题的解决[5]。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从“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6],其实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民主教育。

教育理论创新是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选择,是在现实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利弊做出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的价值理想[3]。民主是世界的趋势,教育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教育民主是世界民主的必经途径。中国民主进步的最大障碍是官本位文化,而“师本位文化”就是教育界的“官本位文化”,它已经阻挠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瓶颈。“生本教育”为形成积极取向的教育教学观和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参照[7]。

3.总结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我国教育理论的繁荣兴盛,同时,我国的学术研究与创新体制也形成了以官方价值为主导的潮流,当前应对自主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学术研究更为自由化,学术价值多元化。

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能局限在自身的学科框架内思考问题,而要遵循创新的规律及信息的传播规律,在翻译引进国外理论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对中国的国情特色予以本土化改进,在自创新理论时亦应汲取本土营养。

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种课程本体:符号实践本体和符号研究本体。这里“符号实践”指的是符号化活动,即符号体系的建立实践和使用实践。而“符号研究”,则是指对符号和符号实践的再探查、描述和审视,它脱离了符号实践本身,而形成独立的以研究成果为主的本体。[8]

作为学术研究者,不论是介绍国外的教育理念或者推出新理念,都不能仅考虑到教育理论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研究的便利性和规范性,还要考虑到其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与现实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同样,作为一线实践者,如果有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就必须有意识地将其提升到符号研究本体的科学高度。只有如此,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才能从学术走向民间、从民间走向学府,理论才不会脱离实践,实践也不会抛弃理论,创新才能产生效益,所有人的辛苦才会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差别性创造性对话性过程性――后现代视域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应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06,

(11):2.

[2]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1-23.

[3]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J],2007,(10):3-7

[4]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3-10.

[5]冉隆锋.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69-72.

[6]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吴全华.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特色与绩效[J].课程・教材・教法[J].2003,(2):20-24.

国外体育论文篇4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B020106金融财务管理学(00067)国际金融(00076)金融市场学(00077)英语(二)(0001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B020110国际贸易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企业会计学(00055)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世界市场行情(00102)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B020114农业经济管理农学概论(00127)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2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畜牧学(00133)B020115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计量经济学(00142)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英语(二)(00015)经济思想史(001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B020119餐饮管理国外饮食文化(00989)中国饮食文化(00986)餐饮美学(00987)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B020222工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学(0006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企业管理咨询(00154)英语(二)(0001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B020224会计会计制度设计(0016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高级财务会计(00159)英语(二)(0001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B020228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0018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企业会计学(00055)英语(二)(0001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B020220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学(00067)旅游文化学(0612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旅游景区管理(06153)世界旅游地理(06151)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B020228人力资源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绩效管理(05963)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89)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B020229物流管理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企业会计学(00055)英语(二)(00015)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B020256项目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项目管理学(0505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管理数量方法(05058)项目范围管理(05060)项目成本管理(05061)项目论证与评估(05066)C030106法律合同法(00230)公司法(00227)外国法制史(00263)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法律文书写作(0026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监狱法学(06154)婚姻家庭法(05680)B030109监所管理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狱内侦查学(00932)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罪犯改造心理学(00933)B030203社会工作与管理发展社会学(00287)社区社会工作(00281)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社会行政(00283)中国福利思想(00285)B030207社会学发展社会学(00287)人口社会学(00302)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组织社会学(00311)城市社会学(二)(003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B030302行政管理学财务管理学(00067)行政组织理论(00319)西方政治制度(00316)英语(二)(00015)领导科学(00320)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中国文化概论(00321)政治学概论(003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中国行政史(00322)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C030401公安管理公安信息学(00372)犯罪学(一)(0023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大学语文(04729)涉外警务概论(00373)B040102学前教育学前比较教育(0040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40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B040107教育管理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教育经济学(00451)教育管理原理(00449)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学前教育管理(00457)高等教育管理(00459)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B040108教育学中外教育简史(00464)教育学原理(00469)教育管理原理(00449)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认知心理(00471)B040112小学教育中外教育简史(00464)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英语(二)(00015)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文学概论(二)(0054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B040125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4)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B040125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09297)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B040125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1)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B040125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方向)中外教育简史(00464)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义务教育班级管理(09335)B040202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道德(00480)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中国文化概论(00321)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人生哲学(00482)欧洲哲学史(含欧洲哲学史原著选读)(000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政治学概论(00312)B040302体育教育心理学(00031)体育保健学(00495)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英语(二)(00015)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体育教育学(005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C050105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史(00540)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语言学概论(00541)汉字学概论(00820)C050201英语高级英语(00600)第二外语(日语)(00840)外语教学法(00833)英语写作(006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第二外语(法语)(00841)语言与文化(00838)外刊经贸选读(0083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C050305新闻学文学概论(一)(00529)新闻摄影(00659)公共关系学(00182)英语(二)(00015)新闻事业管理(0066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B050309公共关系领导科学(00320)现代媒体总论(03300)中国文化概论(00321)英语(二)(00015)人际关系学(03291)国际公共关系(0329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B050410美术教育美术鉴赏(00744)中国画论(00745)美育概论(00746)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美术教育学(00747)B050433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视觉表述(05545)中国文化概论(00321)英语(二)(00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创意网页设计(0555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广告设计与创意(00755)B060202档案学外国档案管理(00789)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英语(二)(00015)科技档案编研(0079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中国行政史(00322)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国外体育论文篇5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层次10月17日(星期六)上午10月17日(星期六)下午10月18日(星期日)上午10月18日(星期日)下午公共课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429教育学(一)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2英语(一)00031心理学04729大学语文00015英语(二)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20高等数学(一)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420物理(工)00022高等数学(工专)00023高等数学(工本)英语顶替课02126应用文写作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395科学.技术.社会020223会计专00067财务管理学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56成本会计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20227市场营销专00180企业定价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81广告学(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182公共关系学020228物流管理专05372国际物流导论030112法律专00242民法学00261行政法学00243民事诉讼法学00244经济法概论00223中国法制史040101学前教育专00386幼儿文学0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00395科学.技术.社会050114汉语言文学专00529文学概论(一)00536古代汉语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0031心理学00429教育学(一)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50207英语专00596英语阅读(二)00795综合英语(二)00597英语写作基础00794综合英语(一)050212阿拉伯语专10453阿拉伯语应用文写作06754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一)06759经贸阿语及外贸函电06761阿拉伯文化概论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02230机械制造02159工程力学(一)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02232电工技术基础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080801房屋建筑工程专02400建筑施工(一)02387工程测量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02398土力学地基基础081201化工工艺专02489化工设计概论02066有机化学(二)02175分析化学(一)02151工程制图100701护理学专00488健康教育学02903药理学(一)02998内科护理学(一)03001外科护理学02996护理伦理学02113医学心理学020115经济学本00143经济思想史00142计量经济学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20222工商企业管理本00067财务管理学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4企业管理咨询020224会计本00162会计制度设计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9高级财务会计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20228市场营销本00186国际商务谈判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055企业会计学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20220旅游管理本00067财务管理学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0199中外民俗00200客源国概况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020228人力资源管理本00937政府政策与经济学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20224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本07093城市地理学06569物业管理实务06570房地产营销学02382管理信息系统03164环境科学导论020226商务管理本00937政府、政策与经济学00938组织行为学(二)00154企业管理咨询00896电子商务概论00086风险管理020229物流管理本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20282采购与供应管理本03616采购战术与运营020314销售管理本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20320中小企业经营与管理本00153质量管理(一)00154企业管理咨询030106法律本00230合同法00262法律文书写作05680婚姻家庭法00169房地产法00227公司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030302行政管理学本00320领导科学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040102学前教育本00401学前比较教育00399学前游戏论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040107教育管理本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1教育经济学00449教育管理原理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40110心理健康教育本05624心理治疗(一)05627职业辅导05628团体咨询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50105汉语言文学本00540外国文学史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41语言学概论050201英语本00600高级英语00837旅游英语选读00838语言与文化00603英语写作050437艺术设计本05712艺术设计基础060102历史教育本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0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00775历史教育学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本02194工程经济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080702计算机及应用本02331数据结构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080806建筑工程本02439结构力学(二)03347流体力学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02448建筑结构试验082206工业工程本02230机械制造02648设施规划与设计026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02631计算机辅助管理02194工程经济082218电子政务本00067财务管理学03338政府经济学03336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03339信息化理论与实践090102农学本02676作物栽培生理02634生物化学(二)02672作物育种学02679种子学02677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090115园林本07895园林设计基础07897园林测量07900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07422园林美术090202林学本02752森林培育学02745森林生态学03233林业生态工程学03227森林保护学090403畜牧兽医本02798畜牧微生物学02793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02796畜牧业经济管理100702护理学本03202内科护理学(二)03200预防医学(二)00182公共关系学03007急救护理学03203外科护理学(二)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100805药学本03049数理统计02087分子生物学03031药物分析03050药理学(三)

国外体育论文篇6

近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加速了文化资本理论向成人教育领域的引入与拓展,用文化资本理论解释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各种论题。文章从文化资本理论视域出发,深度分析了文化资本理论要义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认知、文化资本特征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资本互动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创新,希望通过文化资本视角为成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

文化资本理论;中国成人教育;改革

文化资本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他认为资本”除了具有物质属性之外,还具有非物质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的资本属性,给我们研究成人教育带来启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变革的动因、过程及趋势,也具备文化资本的转化过程。运用文化资本理论来分析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认知、过程结构及路径走向,是推动中国成人教育发展革故鼎新的一种方式。

一、文化资本之要义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基本认知

(一)文化资本的形式转化与成人教育改革动因

就中国成人教育而言,其改革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方面已经达成基本的社会共识,但对改革发展的动因认知却是见仁见智,难以达成共识。有的人认为改革的动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的人认为改革动因是市场经济发展使然,更多的人认为成人教育改革是其本身出现了问题到了非改不可之地步。当然,这些对改革动因的讨论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未能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实际所求与时代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阐释。而文化资本理论中关于文化资本表现形式的转化,从虚拟到实态,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解释成人教育改革的价值内涵之扩大及外延的延伸,并能够形成强大的变革驱动力。这种观点对于解读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因有积极意义。

1.文化资本由虚拟到实态的转换,能够从其价值上阐释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因。从哲学意义上看,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本质是其文化价值的转化过程,从虚拟形态向实际形态转化,将成人教育隐性的文化内涵具体化,转化为现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具体的改革目标。只有改革目标具体化,才能真正展示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内涵及范畴、形式等,才能有效规划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过程,进而实现布迪厄所言文化是问题的存在之本质”。

2.文化资本由物质到精神的转换,能够从价值路径上阐释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因。从这个视野上看,我国成人教育的改革实质上是一种由物质文化转向精神文明提升的过程,即要求中国成人教育在改革发展中,要永葆其恒久的文化底蕴,要以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推进现代文明发展为己任,并将此内化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而实现布迪厄所言文化是社会发展之本”,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成人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最佳体现。

(二)文化资本的内核转变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动力

从实践上看,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要加快其进度,就必须在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上加以突破,需要研究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来自何处以及如何凝聚改革的动力等问题。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与认知,人们通常会用教育及成教理论来表述,进而陷入一个用成教来解释成教”的怪圈[1]。这样,不仅解释力上显得比较苍白,还可能会误导成人教育改革。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文化资本的内涵转变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能够产生更好的解释效果。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的真正内核,乃是其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实现原有资本的增值以及新资本的产生。如此,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就如同是文化资本内核,在改革发展中动力扩张,进而产生新的改革推动力量。

1.文化资本内涵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扩展,可以解释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来自何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并不缺少物质动力,更多的是缺少精神动力。精神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甚至是取代物质动力,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性的改革动力。文化资本内核中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扩展,从一定意义看,其是成人教育改革的文化根基,成人教育领域的文化意义扩展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活动,也是教育价值在实践中的体现,能够使得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正是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来源。

2.文化资本内核的文化价值及文化意义的扩展,还可以解释成人教育改革动力的凝聚问题。文化价值及文化意义的动态扩展,不是简单重复原有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原有的文化资源上进行样态、内涵之提升,这就进一步阐释了改革动力的凝聚问题。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来发扬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因素的结合是改革动力凝聚最好的切入点。

(三)文化资本的场域转化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动态

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态趋势研究是成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容易引起争鸣的话题,其争议焦点就在于成人教育改革是否自主进行。有不少学者主张,中国成人教育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使然,是一种外因大于内因的结果,是由外及内的推进过程。但也有一些研究者主张,成人教育改革是内因作用的结果,是自身发展需要变革,内因是主导因素,成人教育的改革是一种动态化的自主性发展过程。如果引入文化资本的场域转化理念,就能解释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态过程。

1.场域转化阐释了成人教育改革的自主发展性之必然。文化资本理论认为,任何文化场域的自主性与其个体获得文化资本量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当场域自主性越高,文化资本量就越大,就越容易实现文化资源聚集。以此观之,在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场域中,自主发展性是凝聚改革资源聚合的基础,完全可以实现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还可以实现成人教育改革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平衡以及预测改革的具体前景。

2.场域转化阐释了成人教育改革自主发展之必要。在文化资本理论中,场域的自主性越大,其文化资本获取资源的增值性就越大。由此推之,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场域内,改革的自主发展是活的文化价值增值发展的基础,进一步阐释了成人教育改革的发展的必要性,如果没有自主性的发展,成人教育的改革只能是镜花水月,更无法实现其文化传承创新与价值自我实现。

二、文化资本之特征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聚合”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目标之惑

当前,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目标之困惑,是个基本性问题,无论是学界还是高校。很多人主张中国成人教育应该推行市场化目标,市场化成为成人教育改革之方向,在这样的目标号召下,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走上了高端且高价市场培训”之路,片面地将成人教育当成是学校创收的工具。国内的大部分高校纷纷推行以创收为目标的成人教育办学体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的情形,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确把握成人教育改革的目标,简单地将改革视为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市场活动,而没有将成人教育改革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活动,无法实现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文化目标。这样的现状也表明,文化资本的首要特征认知聚合”是何其之重要。在文化资本理论看来,文化资本的活动是对社会个体及群体进行共同文化心理及情感塑造、传承的中介,文化资本在塑造、传承过程中促使了文化内涵的形成,进而通过认知的聚合,形成文化共同体及文化系统。无疑,文化资本理论的这个表述,从价值观上阐明了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目标,即通过文化认知上的聚合,来构建一个文化改革的共同体,其目的是推进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以文化建设来谋求更大的发展”,形成一个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助推器,如此,成人教育的改革目标方是正确的。

(二)资源聚合”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路径之忧

在面对改革时,很多人产生不知该从何处入手的迷茫,以及对调整当前的成人教育办学格局不知所措,更无法全面了解其改革之路径;还有一些人面对成人教育市场化的逼近,在改革的过程中究竟需不需要推进市场化,以及如何推进市场化,正处于困惑时段;而更多的人则习惯将成人教育视为是成人高等教育,推进联合办学,变换各种招生方式,且进一步简化办学程序,最终改革的效果就难以保证。这些改革路径的困惑,直接导致成人教育改革效果的消解,致使改革的进程缓慢。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必须运用文化资本的资源聚合”的特征来进行分析。文化资本理论指出,文化资本能够通过主体之间的转换,将不同主体拥有的文化资源、信息在时空中实现流动与共享、重组,进而使得个体能够提升自身文化占有、资源聚合的效能[2]。文化资本的这种资源聚合之效应,给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带来启示。第一,提醒中国成人教育改革主体要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接触,在交流中发现改革路径,即要求成人教育改革主体要在国家发展战略、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等不同文化资本互融中寻求改革之路。第二,提示改革主体在改革中,要将文化资源的共享、价值重组、文化信息的流动作为改革的主要渠道,让教育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成为改革的评价指标,让成人教育改革在与其他文化资源互动中寻求变革的具体路径。

(三)效率聚合”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行为之困顿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中国成人教育的改革道路上,有个关键的问题即改革的行为抉择。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尽管近年来,各种改革行为的方案、政策不断出台。比如,有的将成人学历教育作为突破口,有的将远程教育作为改造传统成人教育的方式,有的将远程网络技术作为改革成人教育结构的突破口,有的用考试改革或证书互认来改革其行为。从效果上看,上述改革行为在短时间内是有效的,但从长远上看,这些改革行为基本上受到很多限制,效果难以保证。因为在推行的过程中,其配套的制度并不健全,但追根溯源,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变革行为只注重外表的调整而忽视了其内部的结构体系。由此,引入文化资本的效率聚合”是有意义的,能够为改革行为提供一个完整的思路。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的获取需要通过个体实践学习而获得,要使自身的文化资本能够增值,必须要求个体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资本效率,还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在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策,保证成人教育在外延扩展的同时,达到其改革行为内涵的增值;另一方面,要求在成人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让文化资本的效率聚合贯穿于成人教育变革的整个过程,进而在实践中为文化促进改革提供指引。

三、文化资本之互动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创新

(一)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互动”对中国成人教育内涵的创新

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互动是文化资本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注重文化资本属性过程中,还要注重文化资本活动的价值增长。如此,在互动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文化资本本源上的意义,又要注重其物化上的价值。文化资本可以在有形与无形之间转换,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内涵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使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目标、路径、动力等内涵不断完善,还能够使成人教育改革行为内涵变得更为深厚,即为了推进成人教育改革而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内蕴。通过文化互动促进中国成人教育内涵的创新,应该在思想上为成人教育改革提供指引方向。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成人教育结构的改革来提升成人教育的行为层次,通过成人教育路径上的改革来提升成人教育行为发展方向,以推动成人教育改革场域的转换。总之,文化资本互动要求成人教育改革在其改革进程中,树立明确的改革意识及革新精神,明确成人教育最终的行为目标;同时也要求成人教育改革的主体应该有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改革所遇到的动力不足、行为不明及认知不清等问题,要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反思与校正。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深化成人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反思成人教育体系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当前改革结构与其改革发展的衔接,进而实现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实现成人教育改革的发展、创造,推动其改革内涵与时代特质的适应。

(二)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互动”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外延的创新

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互动是文化资本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其倡导成人教育改革要体现文化知识、经验、技能等文化资本属性,将这些文化性资本内化为其改革的文化能量,并通过整个文化资本体系的实践运作,将其转化为成人教育改革的文化特质。这种互动对成人教育改革的外延重构中实现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的对应,为明确成人教育改革的外延边界、结构等提供方向。成人教育改革的外延创新,体现为在其改革中要保持与社会、市场、职业、学习者之间相互支持的关系,具体包括成人教育改革的行为、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在拓宽成人教育改革外延的同时,更需要提升改革过程中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之间的统一,唯其如此,才能将改革融入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的互动中,实现成人教育改革的价值。

(三)多元文化与多极文化互动”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创新

文化资本理论认为,多元文化与多极文化互动是其发展的最终目的,文化资本的流动与循环是其保持活力的关键[3]。文化资本既可以通过纵向从一个时代传向另一时代,形成多极的文化体系,也可以在同一个时代的不同场域内传播,生成多种形式的多元文化。在成人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如何保持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功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在改革中,要保持其务实、求真的基本行为取向,在实现对学习者单一技能提升向综合素质提升的复合教与学方式升华的同时,还要求成人教育改革要与社会现实相适应,明确其功效发挥机制,明确对改革对学习者的意义。在成人教育改革中,要做到教学能够使得学习者掌握技能,更要求教育能够使得学习者学会做人的道理,体现成人为本、教育唯真”的育人价值。

作者:王晖慧单位:海南医学院

参考文献:

[1]郑义寅,丁昶玮.文化资本理论与中国成人教育变革[J].职教论坛,2013(6):59-63.

[2]方董平.文化资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郭荔宁.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成人学习行为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10-1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运动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作文范文

    - 阅0

    运动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作文篇1多姿多彩的校园运动会犹如五彩缤纷的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兴奋不已。当我再次回忆起五年级下学期的那场春季运动会时,那一幅幅生动的比赛场.....

    实用的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试用期工作总结篇1我于20xx年7月5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3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该怎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