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特点(6篇)

来源:其他

世界文化的特点篇1

【关键词】民族品牌世界品牌文化遗产品牌危机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品牌的救赎与超越

“未来属于品牌,尤其是属于全球性的品牌。”在追逐着中国品牌的荣光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当前中国民族品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曾任商务部部长的曾概括出主要存在的四大弊端:“企业缺乏培育动力,市场缺乏竞争环境,政府缺乏政策体系,社会缺乏发展氛围。”这些都严重掣肘着中国民族品牌的良性健康发展。全面理性地思考民族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保障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对等的国际交流合作权利,在世界多元化的企业品牌文化格局中,展现独有的东方品牌魅力,成为摆在所有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面前的严肃命题。显然,强化民族品牌保护意识,建立宽严有序的开放市场,实施科学的、专业化的品牌战略规划,构建支援性的鼓励政策体系,助推民族企业打造中国民族强势品牌已经时不我待。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国家战略利益、长远利益至上原则,制定清晰的国内产业发展战略,保护战略性产业和重要企业,甚至明确界定外资进入的方式和深度,规范外资对我国行业龙头品牌的违规并购;另一方面,探索切实可行的民族品牌的国际化保护策略,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也是维持民族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宏观举措。

在关注民族品牌危机、探寻民族品牌突围之路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其实,构建比现有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更具人性化的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可以为民族品牌,特别是为众多经典的卓越的突出的民族品牌争取更有利的保护和发展的机遇。

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的保护举措

自从2009年11月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了《保护世界品牌文化遗产宣言》,展开在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品牌遗产保护活动之后,立即引起了企业界、学术界、各国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强烈关注。2009年底,世界管理科学协会的爱国学者们怀着对故土的情怀与热爱,根据中国品牌在世界相对薄弱的情况,率先提出设立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中国)发展促进中心,①以筑造中国品牌发展的国际化捷径通道。

当一个品牌成为世界品牌文化遗产后,就有了世界遗产的共同的属性,具备了为当地、所在国和全世界共同确认的品牌遗产的多重身份。它不仅属于原来的权属人,而且属于全人类共有共享,既能够充分表达保障人权、文化尊重和持续发展的全球性主题,又能享有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的排他性的国际法保护,即同一产品或服务领域的具有相同品牌关键词的其他企业就不能再申报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直到该品牌权属人因各种原因使该品牌从《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被除名,从而确保该品牌在该产品或服务领域内在全球范围内的唯一性。更关键的是,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从认定之日起,将由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提供不间断、无盲区的跟踪监测服务、预警报告服务、财务救援服务、国际宣传服务,并力求促使各国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金融组织及其他企业组织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保护支持。在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佑护下,那些遭受衰亡威胁的杰出品牌找到了坚实的物质依靠和精神家园,处于发展强势的品牌也扩大巩固了企业的无形资产额、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保护客观上创立了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突破了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无法跨越的平等保护的障碍,把专有标识权的保护放在更高的世界遗产保护的平台上,以悲悯的情怀实施对品牌文化遗产进行扶持性的或挽救性的特殊保护,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品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世界品牌文化遗产是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中具有排他性品牌的耀眼标识,对遗产权属人创造的智慧财富及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品牌文化遗产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是国际社会对企业组织诚信、品牌美誉、民族智慧、国家尊严的尊重,是对人类自身创造文明、改造自然能力的肯定。申报成功品牌文化遗产,不仅能当然地享受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的排他性和扶持性保护举措,而且客观上还能拓展品牌资源范围,提升品牌资本优势。若能对内容丰富的品牌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和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转化机制、转化方式,必会为未来经济竞争取得资本优势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品牌文化遗产是挖掘品牌资源特色、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快捷之路。品牌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区域内,由特定的主体创立的。品牌文化遗产的这种民族性和区域性特色,使之在从品牌资源向品牌资本,品牌资本实现经济价值的转换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特色,表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强大竞争力。

开发品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发现品牌资源亮点,形成新型产业样式,对品牌文化遗产进行清理、研究和挖掘,还可能发现其中的许多资源亮点,培育出一些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获得长效的发展。

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的综合评价标准

世界品牌文化的产生必须有国际法的依据,有严格的批准程序。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遴选品牌文化遗产的原则。真实性之于品牌文化遗产,就意味着不可替代性;完整性是针对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个体而言,即每一项世界品牌遗产能够将自身的发生、发展历史有效地呈现出来。依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两大原则和《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规则》的指引,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严格谨慎地以下列评审标准为尺度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品牌文化遗产评审工作:能够作为人类的文化经历和期望的见证而形成品牌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而造福于一方的;代表一种独特的技术成果或工艺造型,是具有创造性的杰作而影响广泛的;能够代表一定时期或一定时期某一区域最先进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及生产力;是同类产品或产业中的杰出代表,在一个行业或领域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保护宣言》阐释的评价标准,在实质内容上、目标上强调了品牌文化遗产应当具有的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和需要保护的紧迫性,保证了入选品牌的不凡层次。

成为世界品牌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以质取胜。符合法定的实质标准,按照规定的申报程序,经过世界品牌遗产委员会大会审批,便可确认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的资格并载入《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故宫、天坛、苏州刺绣即将列入世界品牌文化遗产名录。

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的带动战略

拥有品牌文化遗产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我国的企业领袖早已明察到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纷纷从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跃跃欲试申报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但也有个别企业对品牌文化遗产的认定要求、考察流程、评价标准不甚了解而徘徊观望。在这样历史性的机遇面前,地方政府如果能够与企业主体、国际组织同心同力,实施世界品牌文化遗产带动策略,开展全面的世界品牌文化遗产推动工作便成为至关重要的举措。

首先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加大部门对企业实施世界品牌遗产战略的帮扶力度。企业实施品牌遗产战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部门的指导和服务的力度,因此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企业实施品牌遗产战略的全方位帮扶。一方面要向企业宣传申报程序,帮助企业制定短、中、长期世界品牌文化遗产战略;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企业、品牌遗产产品和创品牌遗产的经验做法,为企业争创世界品牌文化遗产鼓劲加油。同时要依法加强打假治劣,为品牌文化遗产创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其次要科学规划世界品牌遗产发展,加大政府对世界品牌遗产产品的选育力度。对已有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进行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进行培育,这应是各地政府实施世界品牌遗产战略的核心内容。选育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对选育的重点对象,要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形成选育的竞争机制,调动企业争创世界品牌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总之,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彰显着多样性、多元化的世界遗产精神,标志着世界文化遗产类型体系的新发展。经历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被动“追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密跟进,中国人能否迈步引领在经济领域的唯一的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保护的先机,关键就是抓住机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世界品牌文化遗产带动策略,为将中国民族品牌打造成世界强势品牌而不懈努力。(作者单位分别为:华北科技学院;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世界文化的特点篇2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03-03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几经变化。2007年,新编上海市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了通史体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新教材要在高一、高二阶段用于实现对学生基本的历史观念教育,达到公民教育的目标。中学历史课程不是要培养专业历史工作者,而是要学生学习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所应该了解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知识,而且这种历史知识应该是成体系的,其理论基础也应达到历史哲学层次。通史体例有利于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高中生也是接受通史教育最合适的年龄阶段,他们有能力理解并接受作为历史哲学的通史观教育,教学也可以在这个层面去强化。

综合这两方面看,高中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例是合理的。同时,我们也借鉴了上海市编写的前两套高中历史教材和国内外同类教科书的经验,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通史体例,更加强化世界通史的整体结构,更好地体现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的联系和互动,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历史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也能够与初中教材在体例结构上有所区别。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我们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历史理论作为教材的指导思想,这是通过比较各种历史理论后做出的选择。

目前通行的世界通史编纂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理论范式:

1.综合―比较范式:认为历史的整体性是一种历史叙述的框架,即国别史的综合与比较,不存在客观的整体性世界历史运动。这种世界通史体系建立在民族主义史观的基础上。

2.联系―互动范式:认为历史的整体性是人类社会不同空间单元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随着人类交往空间的扩大,世界史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但并不改变人类社会的多元结构。这种世界通史体系建立在文化形态史观的基础上。

3.结构―演进范式:认为历史的整体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形态演进的结果,客观的世界史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高度、使之有能力在世界意义上形成整体性结构的产物。这种世界通史体系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近年来流行的“全球史观”包含以上后两种理论范式,因此衍生出不同历史理论指导下的“全球史”体系。

从文化形态史观的联系―互动范式出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交往史即“世界史”,因此,交往的历史起点即世界史的发生。同理,在联系和互动的意义上,“世界史”与“全球史”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从交往的空间范围和联系的紧密程度上区分,两者也许可以作为表达阶段性差异的概念:从局部的、有限的联系和互动走向全球化的联系和互动。

从唯物史观的结构―演进范式出发,世界史的发生有赖于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及其方式需要并且能够将分散的社会单元(民族、国家)通过各种联系形式“聚合”为结构性的整体运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史的本质――整体性获得了“结构”的内涵,而不是泛指的联系和交往。因此,所谓“世界史”的发生史也就是人类社会整体性结构的起源。

从分散的、联系和互动的人类社会到结构的、整体运动的人类社会,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历史动力实现的,这就是“工业生产力”。所以,工业化的起点是与世界史的发生相一致的,第一个“工业社会”也就是世界史结构的原型。原型的扩展及其与其他社会的冲突、融合构成了过程性的世界历史运动。在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历史运动(工业文明的全球化)进程中,早期的、尚具有明显地域性结构特征、单向度扩展的“世界史”逐渐向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结构特征、多向度融合的世界史(“全球史”)演进。显然,这种发展的阶段性表达的不仅是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和联系程度的紧密,更重要的是结构意义上人类社会整体性的提升。

我们认为,“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通史观是对世界历史宏观进程的科学阐释。我们这套教材以此为指导思想,以中外通史合编为基本体例,在内容上突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产方式及制度演进线索,突出古代地域性文明向现代世界体系发展中纵向性因素与横向性因素的互动作用,突出中国历史进程中本土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的互动作用。当然,我们对编写体例和指导思想的选择并非仅仅是主观偏好,而是吸取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史学界共识的、最新的、发展的世界通史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最突出的理论成果之一就是突破了苏联通史体系的束缚,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作出了比较完整的、合乎其本义的阐发。在这方面我国历史学家吴于廑和罗荣渠作出了重要贡献。吴于廑先生在国内率先提出要准确地理解和阐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并按照这一观念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归纳为“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历史进程”。罗荣渠先生在国内最早将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就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世界进程展开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体现在我们编写的这套教材中。

我们认为,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应基于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在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地域性很强,多元的地域文明是古代历史的特征。第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从此人类摆脱了地域性条件的束缚,开始走向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整体性发展,直至进入“全球化”时代。所以,到了工业文明阶段以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应当成为历史叙述的主线。如果不区分时间维度上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差异,只是在空间维度上强调地域文明的特殊性,就会陷入“文化形态史观”的片面性。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尽可能地将上述对世界历史宏观进程的认识贯穿于中外通史合编的框架体系中。

目前使用的上海市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第一到第三分册是放在地域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展开的,古代东方,古代欧洲、美洲、非洲,都是并行发展的。由于是中国的历史教材,所以教材中中国史占有较大的比重,但中国史内容的比重大并不代表历史观念上将中国历史看作世界历史的主线。正确的理解是,中国历史是人类历史上若干主要地域文明之一。我们提醒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古代历史无论是说西欧主导还是中国主导都是不正确的。所以建议大家对第一到第三分册――也就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古代历史的讲解,应该把不同地域性文明的地理环境、历史起源、生产方式、制度特征、文化类型讲解清楚,并作适当的比较。在古代历史的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各个地域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以及各相邻地域间文明因素的传播和渗透。地域文明起源阶段的社会结构演进过程及其特殊性尤应引起重视,因为在这一阶段,原始血缘社会共同体向地域社会共同体的演进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并由此衍生出不同的发展道路和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中,西欧的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孕育了后来被称作“现代性”的社会基因,为工业文明的发生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相应的观念文化。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古代地域文明的比较时,重点应放在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差异上,而不仅仅是表现为多样性的文化类型。在文明发展的时间轴上,制度的差异会表现出“先进”与“落后”,而在文明分布的空间轴上,文化的多样性始终是人类社会的特征。

第四分册重点介绍西欧社会如何走向工业革命的历程,并由此展开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一分册的内容是人类历史重要的转折点,教师的讲解应该把握住这一重点。在第四分册中不仅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的概念,还有民族国家的概念、世界体系的概念。第四分册最后一个单元的题目是“世界体系的形成”,我们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整个世界的体系结构尚未形成,虽然有文化的交往、贸易的往来、武力的征服,但这些交流并未导致各文明区域走向整体性的发展道路。现代世界体系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并通过殖民主义的强制启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的进程。所以教师在使用第四分册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要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仅仅介绍西欧历史,而要把它放到走向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去理解。

第五、第六分册重点叙述在20世纪现代化世界进程中整体性与区域特殊性的关系及其进一步发展,并突出中国在此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充分地展示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世界历史运动。这一百年间,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决定性地超越了区域性发展阶段,工业文明的全球普及和现代社会发展机制的全球扩散最终把世界各个区域联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在经济力量的驱动下,在伴随着种种矛盾和冲突的历史进程中,进入了全球性现代化的新阶段。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结构。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以殖民主义为标志的世界体系初级形态的解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体系从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世界主导力量的转移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为世界体系的重新整合准备了条件。但是,二战后出现的东西方冷战格局推迟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国际政治层面的两极结构影响下,世界体系一度表现出二元特性。实际上,这种二元性所反映的仍然是世界体系重构中的过渡性。作为世界体系基础的世界市场的本质是由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所以,即使在冷战过程中,世界体系的重构仍然按其固有的规律调整着世界历史运动的各个层面,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政治朝多极化方向的发展,最后以二元结构的整合和两极结构的崩溃结束了冷战。冷战后,世界市场的一元性和全球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也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体系的发展所提供的结构性要素与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技术性要素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深刻根源。当然,全球化也带来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演化为“全球性危机”,这是当今世界全人类必须面对的挑战。对此我们在教科书中也做了必要的提示。

世界文化的特点篇3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经过实践的环节。

(2)文化的力量具有双重性,既可起促进作用,又会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总是同步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①国内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国际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的态度和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θ说挠跋炀哂星币颇化的特点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

①潜移默化

文化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侧重于影响的过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润物细无声”等。

②深远持久

强调时间(“纵”)的影响,经年累月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侧重于影响的效果,如“乡音难改”。

4.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区别

表现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比如对于文学、艺术、自然、政治等方面的兴趣、爱好,属于精神追求范畴。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获得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感染力和感召力震撼人心一增强精神力量―物质力量。

侧重点只停留在主观领域。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

联系人们通过学习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③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遗产

(1)含义

文化遗产,从概念上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地位和意义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透视文化多样性

(1)世界文化是多样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主要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表现出来,但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来体现。

民族文化世界文化

表F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原因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结论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更具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错误倾向割裂文化的共性和个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看不到普遍规律;二是只看到民族文化的共性,却抹杀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4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2)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正确的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坚持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的区别

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

区别

基本内涵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从性质上泛指各种文化,既包含优秀的文化,又包含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社会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说,正是有了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对待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既要大力维护和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又要坚决克服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5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这里的教育含义更为广泛,凡是增进人们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①含义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标志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作用

大众传媒具有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的优点,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同时,也应看到旧的传媒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4)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①文化交流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②做法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含义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强调点时间上的v向比较,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空间上的横向比较,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区别

含义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指某一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民族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侧重点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侧重于过去的文化新着、表现着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民族文化更多的是指至今仍存在、并不断发展更容,侧重于当今的文化

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历史性,继承性民族文化主要特点是具有地域性

参照物与现代文化相对与外来文化相对

性质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性质呈现为中性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正面肯定的

指向传统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礼仪、信仰、习惯等,主要是一种道德与宗教的价值,也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民族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等的层面,但更多指文化精神和价值系统,尤其是往往被赋予了现代的特殊价值,因而更多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稳定程度传统文化是历史留下仍保存在今天的,具有固定性而民族文化往往是在旧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与变化,是发展变化的

联系①都是指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的、固有的、能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民族国家面貌特色的文化部分,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的文化。②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4)文化创新的作用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必要性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基本内涵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R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世界文化的特点篇4

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个发展,是当代史学工作者坚持唯物史观,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的结果,同时也是大力吸收西方新学理的结果。事实表明,坚持唯物史观与吸收西方新学理之间并没有矛盾,只有不断地从西方新学理中吸取新的营养,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一、“全球史观”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战略力量的变化,史学方面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倾向,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全球史观”的兴起。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是首先提出全球史观的学者。他在论文集《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中最先提出全球史观问题。在他看来,历史研究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历史已经不够了,因此西方史学需要“重新定向”,史学家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视野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他认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因此历史学家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这是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学家在考察历史进程时,应该有一种“全球性眼光”,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历史的总合。

美国历史学家沃勒斯坦的多卷本著作《现代世界体系》(注: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讲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现代世界体系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作者认为,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历史体系,发端于欧洲的部分地区,后来扩展到把世界其他一些地带也纳入其中,直至覆盖了全球。“世界体系”又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世界体系的生命力由冲突的各种力量构成。这种冲突的力量由于压力的作用把世界体系结合在一起。他的著作在国外引起广泛关注,已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87年沃勒斯坦来华讲学,把《现代世界体系》1-3卷赠送给北京大学,还为该书中文版写了序言。

美国西北大学阿布—卢格霍特的《欧洲霸权之前:公元1250—1350的世界体系》,重构了13世纪的前现代世界体系。这个体系有平等的中心、半边缘和边缘关系,各部分之间互相依赖。中国和中东是中心,东亚、东南亚、意大利是半边缘,西欧是边缘。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世界中的东方》则重构了1400—1800年的世界体系。他认为,世界体系的存在不是500年,而是5000年。亚、欧、非三洲之间,通过移民、贸易、联盟、战争和文化交流连为一起,世界体系内部存在周期性的中心和边缘的相互转移。这两部著作在重构世界体系、批判欧洲中心史观和阐释西方的兴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1992年出版,1999年新1版。)也是体现西方学者全球史观的一部重要著作。他把全书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在书中采用一种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历史运动、历史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和影响。他的著作,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点、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改变了世界史撰写的国别史、地区史拼凑组合的方法,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的研究方法。该书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历史系的重要参考教材。他的另一部著作《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兴起》(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93年。)也在中国读者中具有一定影响。

与战后西方史学界这种寻求以全球史观的理论和方法重新改写世界历史的潮流相呼应,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已经观察到西方史学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述这种新的历史观。他提出,世界史是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学科,其指向是考察人类社会怎样由原始、孤立、分散的状态发展为彼此密切联系、整个世界成为一体的过程,其研究方法是以世界为一全局,对其进行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作跨国别跨地区的综合考察。

最能体现吴于廑提出的新的历史理论的著作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多卷本《世界史》。(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世界史·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在这部《世界史》的《总序》中,吴于廑依照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的思想,指出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或者按形态学派的说法各文明历史的堆积,而是其自身有规律的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所谓纵向发展,就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所谓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在这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也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吴于廑指出: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

到80年代后期,吴于廑的历史观点在史学界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以吴于廑为顾问、湖北湖南七院校历史系教师集体编写的5卷本《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世界史》就体现了宏观整体的世界史观。另如马克yáo@①主编的《世界历史·中古部分》虽然是断代史,但也体现了这种观点。(注:《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世界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1990年;马克yáo@①:《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中国学者王正毅在沃勒斯坦教授的指导下写出《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一书就体现了世界体系的思想,而后来的《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一书,则全面论述了世界体系论的理论与方法。(注: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该书不仅论述了世界体系论的兴起,全面介绍了世界体系论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世界体系论的影响和争论,而且还对世界体系论与中国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沃勒斯坦亲自为该书写了序言。他说:“世界体系分析呼吁超越社会科学中的欧洲中心论倾向,建立一种面向21世纪的社会科学,那将是全世界学术界的共同成果,它根植于世界所有主要地区,并在世界各地根深叶茂。这将使我们能够摈弃任何学者个人,甚至任何学者群体的著作中必然持有的各种偏见。中国,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传统以及世界1/4人口的国家,在建构21世纪新的社会科学中肯定起核心作用。”(注: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序言第2页。)

二、“长时段”理论

“长时段”理论是年鉴学派的重要理论。第二代核心人物布罗代尔在他的成名之作《地中海和菲力浦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一书中首先运用了这种理论,1958年在他的著名论文《历史学和社会科学——长时段》中又专门提出这个问题。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法兰西的特性》等著作中也体现了这种思想。他反对用单一的时间量度衡量历史,提出了三种时间层次: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长时段是以世纪作为基本度量单位,历史学家可以从该时代的地理环境、气候、人口的变化、人们的心态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来观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结构中的变动。此后,“长时段”与“结构”的概念成为法国战后历史学的重要概念,影响了整整一代史学家,年鉴派的一些史学名著就是在“长时段”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

“长时段”理论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的问题,它体现了法国年鉴派史家对整个历史学的理解。在他们看来,历史学是所有可能的历史的总合,是“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角度出发的考察集成。”布罗代尔说得好:“难道历史学作为不同时间观念的辩证法,不正是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了整体意义上的社会实在,从而就解释了过去也解释了现在么!”(注:布罗代尔:《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见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17页。)他提醒历史学家:不要仅仅从事短时段的思考,把今天的头条新闻看成是时代的典型特征,更要注意那些“在沉默中运动着的东西”,因为它“标志着某些在长时间内一直存在的和只是缓慢地衰亡着的特定实在,一些特别长命的结构,已成为世代相传的稳定因素。”

在中国学者逐渐接触了年鉴派的理论以后,“长时段”的理论便在中国学者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史的研究领域内影响更大,可以说这种总体史观对于中国社会史范式的建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学者们认为,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可以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史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可以研究社会结构在长时段里面的根本特点,从而对于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晁福林《论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副标题即明确表明是“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个考察”。作者认为,“长时段”理论对于先秦社会形态乃至整个中国古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他所论证的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就是一个“长时段”的问题。他认为,对于社会形态的问题,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众说纷纭,而其根本所在,应当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而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应当是与编户齐民时代相对应的一个漫长的时代。它滥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过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有了充分的发展,至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大量涌现宗族,氏族时代进入了新阶段,氏族时代在战国时期临近尾声,秦王政统一六国标志着氏族时代的终结。作者把“氏族时代”作为一个“长时段”的问题来研究,这样就抓住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说,“氏族时代”与由野蛮向文明迈进不相联系,这是与西方古代社会不同的,即野蛮与文明的分界并不是氏族时代结束的标识,在中国古代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时代的时候,氏族不仅长期存在,而且还有发展。(注:晁福林:《论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个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晁福林所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然而,作者运用“长时段”的理论进行的探索,确实是开辟了认识这个问题的一条新思路。

这种长时段的观点给了中国学者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批富有新鲜气息的史学论著在近年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三、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促进我国现代化史学研究

现代化的研究首先兴起于西方,我国学者在进行现代化研究特别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研究中,自然要借鉴西方学者的现代化理论。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基础的美国现代化理论,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布莱克的比较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理论,英格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以及对西方主流发展理论提出挑战和背叛的普雷维什和多斯桑托斯等人的依附理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都是现代化研究者关心的理论。罗荣渠曾主编美国学者亨廷顿等人撰写的论文集《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研讨》;此外,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布莱克选编的论文集《比较现代化》,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等也与中国读者见了面;谢立中、孙立平主编的《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则使人们对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有了更广泛的了解。

美国学者布莱克的现代化理论受到我国学者特别的关注。罗荣渠指出:布莱克理论的一大特色是把现代化的社会现象归结为世界历史范畴,高屋建瓴,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中提出现代化的问题。布莱克采用比较史学方法对现代化进程进行全球性的历史透视是他的著作的重要特色。在《现代化的动力》中曾对全世界175个国家的政治现代化状况进行分析比较。

在借鉴西方学者的现代化理论同时,我国学者也在探索建立自己的现代化研究理论。罗荣渠提出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构想值得特别关注,他总结了西方自二战以后特别是在6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研究热潮中出现的诸多的现代化理论,以唯物史观重新构造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这些理论成果体现在他的《现代化新论》和《现代化新论续篇》中。(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基础,力图阐明现代化的动力问题,提出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在以生产力作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中轴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不是划一的、同等的。历史发展是多线的而不是单线的。在对第三世界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作历史的定位,特别是对100多年来近代中国艰难的现代化历程进行了新的阐释。他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启动的环境、条件和困难等进行了考察,力图说明第三世界国家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模式,必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的道路。

为了深入进行现代化研究,首先必须放眼世界,从世界的整体的角度来认识这样一个历史进程。现代化的研究首先就必须研究发达国家是如何走过这一历程的。丁建弘所主编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注: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是全面研究和论述发达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各阶段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互补作用和对世界影响的专著。该书除了从总体上分析了西欧的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外,还分专题论述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俄国、日本等国的现代化进程及其特点。《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丛书》是着力探讨西方国家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现代化的过程、方法和经验教训的一套丛书,涉及到西方诸多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多视角、全方位的观察,使现代化研究更加富有特色。(注:《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丛书》是辽海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反映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的丛书,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瑞士等分册。)

世界文化的特点篇5

关键词:购物之都;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一、引言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渐实现以投资为主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驾齐驱,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极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结合国家消费政策和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构建长江上游地区“购物之都”,挖掘消费潜力,释放消费活力,带动重庆及长江上游地区整体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了重庆在经济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决心,也表现出重庆在经济转型中的先进性。重庆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购物之都”,需要科学可行的发展模式,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区位、环境、发展现状、消费特点等实际情况,还需借鉴国内外重要“购物之都”城市先进的发展经验,为“购物之都”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国内外目前关于“购物之都”发展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献极少,尚未有针对性的文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主要“购物之都”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尝试总结各个“购物之都”城市发展模式的共同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对重庆打造长江上游地区“购物之都”发展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二、国内外主要“购物之都”城市发展模式

伦敦、东京、纽约、巴黎、米兰、迪拜和香港构建“购物之都”城市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风格迥异,但亦有异曲同工之处,最终都起到了吸引消费者,扩大消费的作用。具体分析见表。

1.典雅的环境+大牌折扣。伦敦凭借历史的积淀为消费者构建了一个典雅、高贵的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的游客前来旅游和购物。其次,借助每年两次的大减价活动,用优惠的大牌产品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促使消费者疯狂购物。并且伦敦拥有特色的购物村,不仅品牌齐全,每年还有大促销,是国内外购物者购物的胜地。

2.特色文化+本土本土商品。东京“购物之都”的发展模式主要得益于其特色的文化和特色的本土商品。东京凭借日本特色的游戏和动漫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游戏与动漫的爱好者,而由此衍生出的游戏产品和动漫产品更是吸引了无数的消费者。其次,日本的化妆品、数码电器、钢制品和巧克力食品等特色本土品牌在国际上深受推崇,是东京构建“购物之都”的重要推动力。

3.历史文化+超高现代化。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百老汇、自由女神像、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等世界闻名的建筑与景点是吸引全世界游客前来参观购物的首要力量。其次,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相当高的世界级城市,几乎囊括了所有知名品牌,在纽约能够买到所有你想要的,这就是世界各地消费者前去纽约购物的主要原之一。

4.浪漫氛围+个性设计。巴黎是浪漫之都,也是世界四大时尚之都之一,高雅、浪漫和华丽的氛围令人流连忘返,吸引着全世界的恋人、友人前来旅游购物。此外,巴黎拥有诸多个性设计师开设的店铺,能够满足不同需求偏好的消费者,以及个性鲜明的潮流一族。

5.时尚+潮流。时尚是米兰的代名词,也是米兰成为世界“购物之都”的首要功臣,在米兰汇聚了众多世界时尚名品:阿玛尼、范思哲、普拉达、古奇等。此外,米兰时装周是“购物之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其时装风格各异,特点鲜明,种类繁多,制衣技术精良,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有世界时装晴雨表之称,每年都能够吸引全世界的潮流时尚爱好者前来购物。

6.“世界之最”+奢华。迪拜构建“购物之都”首功归于其打造的一批“世界之最”:世界第一高楼、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喷泉和购物中心(世界上所有国际名牌全部入驻、无一例外)等。凭借这些“世界之最”带动其旅游与贸易的快速发展,并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同时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富豪、高级商务人士等高阶层消费人群,以满足其奢华的需求。

7.免税+齐全顶级品牌。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之所以成为世界“购物之都”,不仅得益于其天然的深水港优势,还得益于其绝大多数商品零关税的优惠政策,并且香港是世界奢侈品和时尚品牌的集聚地,免税加上齐全的顶级品牌使得香港成为亚洲地区消费者购买世界知名品牌的首选之地。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购物之都”城市不同发展模式,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可以发现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均存在着推动“购物之都”建设的共同点:首先,各大城市能够充分利用本身优势,突出特色消费;其次,发展过程中以点带面,通过局部消费激活整体消费;然后,各大城市非常注重消费环境建设,均能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购物环境,给消费者带来身心的享受,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的二次购物;再次,选择适当折扣促销,可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大大增加了商品的销售,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的减价促销,更容易让消费者无理性购买;最后,要保证能够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者,要求做到商品层级广,品牌齐全,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要有针对性的产品。

三、重庆构建“购物之都”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购物之都”城市发展模式的共同点,考虑到重庆自身的实际情况,重庆打造长江上游地区“购物之都”应注重对以下借鉴点的建设。

1.利用区位交通优势,使消费辐射周边。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若充分利用其天赋区位交通优势,能够将消费沿“黄金水道”拓展,形成强大的带状辐射区,极大扩大消费范围。

2.重点发展部分地区,以此带动全市消费。重庆涵盖39个区县,各个区县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能力差距较大,同时重点发展不具可行性。而重点发展五大功能区中的部分地区,然后以部分地区的消费拉动整个区的消费模式可行性较大,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最终带动整个重庆消费的增长。

3.借助自然与人文资源,营造独特风格的购物环境。良好的购物环境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还能促使消费者二次购物。借助重庆诸多自然与人文资源,营造历史、现代化、浪漫、舒适等购物环境,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购物体验,既可以抓住消费者的身心,大大增加回头客,又有利于本身知名度的扩散,形成良好的声誉。

4.引进世界知名品牌,构建多层次消费结构。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具有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因此需要多层次的消费结构与之对应。针对高端消费者,应广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满足其高档次消费水平;对于一般消费者,应不断丰富普通商品,满足其一般需求,由此构建出多层次的消费购物结构。

5.适当折扣,挖掘潜在消费。折扣商品扣人心弦,尤其是大牌商品,往往能够轻易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激情与欲望,充分利用消费者对折扣商品的“低免疫力”,以适当的折扣促销,并且尽可能形成阶段性打折活动,使消费者购买行为能够具有延续性。

参考文献:

[1]编辑部.世界十大购物天堂[J].东方企业文化,2005,1(11):54-56.

[2]梁云,白仁春.重庆“购物之都”定位及核心功能研究[J].商业研究,2011,09:198-201.

世界文化的特点篇6

【正文】

〔中图分类号〕B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1)06-0057-06

全球化毫无疑问是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它不想偏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就必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全球化进程。如何认识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决定我们怎样判断全球化和怎样参与全球化的出发点。马克思曾经对全球化的发生和发展以“世界历史”的理论形态作了概括和分析,掌握马克思关于全球化或者说“世界历史”分析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全球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什么是全球化?英语中“globalization”意指“全球化”或“全球性”,它由形容词“global”(全球的,全世界的)派生而来,而“global”又来自拉丁语中的“地球”观念。全球化概念最早应用于国际经济学,它由“一体化”转变而来。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欧洲统一的现实所触发,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一体化”(economicintegration)理论,如巴拉萨(B·Balassa)在《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对经济一体化作了这样的解释:“一体化既是一种进程,又是一种状态”,“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受政府的任何限制。”(注:B.Balassa:TheTheory&EconomicIntgration,1962,P101.)到60年代,世界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特别是70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中的全球因素成为社会科学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化概念不仅在国际经济学,而且在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文化学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国际政治学主要是以“相互依存”的含义上使用全球化概念,国际关系理论史学家詹姆斯·多尔蒂和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评述说:“相互依存这个名词被用来表示全球性体系中各种关系的特点。根据这一概念,一个真正全球性体系在历史上首次要求人们对国际关系进行研究时采用‘地球中心’的方法,而不是采取‘民族中心’的方法。”(注:〔美〕詹姆斯·多尔蒂、罗伯特·普法格茨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47-148页。)全球化概念在国际文化学上的应用,是与关于“世界文化”的理论紧密相关的。国际文化学者认为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起作用的文化的生长与加速发展的复杂的整体过程,特别是世界整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他们认为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不断地受到全球交流技术和媒介网络的冲击,它逐渐通过并在这种冲击中进行跨国综合或全球综合。可以看到,全球化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它从各个不同方面揭示20世纪末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特征,因此,它是一个描述时代性的概念。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为开端,至今历经100多年。从100多年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看,全球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劳动力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第二阶段是经过“一战”、“二战”之后,于50、6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以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体制的形成以及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为特征;第三阶段滥觞于70年代,到80、90年代形成一股强劲的浪潮,它是在新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的背景下,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及扩散、资本在全球范围大规模流动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等为重要特征,这股浪潮方兴未艾,其影响空前广泛而深刻。

全球化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有质的区别,它不仅是全球依存度的增加,一体化速度的加快,而且是时代的根本转变——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转向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是全球化而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2页。)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通讯、交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革命,造成了资本、商品、信息以及人的全球范围的空前流动,经济全球化趋势凸现:一是贸易自由化。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在某些国家某些时候有所回潮,但各国间开放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消除贸易障碍的趋势不可逆转。二是资本国际化。“失去祖国”的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驱使金融资本为追逐最大利润到处流动,货币及有价证券的国际贸易昼夜不停地循环于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极大地改变着全球资源配置的形式和格局。三是生产经营的世界化。对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攫取高额利润,把分支生产经营机构分布到世界每个角落,形成超脱于任何民族国家之外的生产、消费、投资体系。四是知识产业化,战后第四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即从以物质资源的占有和消耗为特征的工业经济逐步向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作为决定因素为特征的经济的转型。正是世界经济结构包括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经营方式、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当前全球化发展呈现四大特征:

由特殊趋向一般,即由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向非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毫无疑问,全球化发端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由于先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社会化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然而,正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容纳不了在它自身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资本主义体系容纳不了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本质上是超越任何制度、民族、地域的限制,使人类活动越来越社会化的历史过程。随着非资本主义国家和民族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越来越受到抵制和弱化,尽管它目前仍拥有巨大的势能,但它终归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形式而成为历史。

由单向转向双向,即由西方对东方的单向扩张转为东西方的互动。早期全球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是迫使乡村服从城市,东方服从西方的过程。西方国家利用先发优势,摧毁了东方的万里长城,不仅向东方大肆掠夺原料和倾销工业产品,而且用宗教、办学等形式广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文化。然而全球化也为东方民族和国家较快获得工业化的技术手段、管理方式,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遇。近二三十年来,东亚国家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心逐渐从欧洲——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尽管前几年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但很快得到恢复,目前又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亚洲价值观对西方的影响日益广泛。东方的快速发展,宣告了“欧美中心论”的破产。全球化≠西方化,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由单极趋向多极。从主导力量看全球化进程,可以归纳为单极的形成和更替、两极的对峙和多极的兴起这样三个阶段。19世纪后期的几十年,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用武力摧毁了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的古代文明中心,把这些一度繁荣昌盛的地区文明中心纳入到欧洲势力的控制范围之中,西方中心得以确立,而大英帝国以其庞大的殖民地成为中心的中心。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欧洲中心向美国中心转变,二战把美国推上了世界霸权的地位,由美国霸权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使美国式的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全球泛滥。战后,美国中心地位受到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以及取得独立的第三世界的挑战,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了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两者都竭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军事体系和思想体系。80年代后期集团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经济地位在世界经济总体格局中明显下降,其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在全球范围及其国内受到了批判和抵制,而许多被压制的力量和新兴力量纷纷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身份意识和参与权利,形成经济多极、政治多极、文化多极的局面。单一中心主导或两极分立的全球化让位于多元推动、多元共存的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由经济层面向文化、政治层面整体推进。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政治、文化的变化。为协调世界范围的生产和流通,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经济冲突和经济危机,不仅需要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加强经济协作,而且也需要加强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协作,于是通过联合国等组织形式,各种关于人权、人口、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协议或宣言以及防止核扩散、禁止化学武器等协议和宣言相继制订,各国家在国际义务和权利上日益达成共识,传统的政府间关系正在向现代政府间关系转化。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推进,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显现,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束,各种民族的文明、文化的交往和交流以及冲突和竞争成为世界突出的问题,各种“多元文化主义”、“文化间主义”、“跨文化主义”以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成为90年代的一种显学。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一体化。

全球化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渐次推进、整体互动的过程已成为当今全球化的十分突出的趋向。甚至可以说,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价值的冲突已触及到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核心问题。人是全球化的主体,人的观念主导着全球化进程的取向,而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也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全球化演变的关键。全球化进程中经济转型、政治改革以及社会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发挥导向、创新、整合的功能。有学者在研究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风暴的产生原因时,发现亚洲近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存在问题与东方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东方民族特有的重整体、重道德和节俭等价值观念,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能成功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发展民族经济,把稳定与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然而这些国家在维护民族价值观念中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不够,封建主义的根基未得到较彻底的清理,就为日后在金融全球化中出现危机留下隐患。以个性发育不充分为基础的整体主义,压抑了民主的发展,导致了政府、金融、企业结为一体,容易造成特权和腐败;以法制精神发展不足为基础的大家族主义,妨碍了金融运作的规范,造成了大量无人负责的呆帐、坏帐;以理性精神不完善的东方权威主义和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有助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稳定,但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引发社会大动荡和经济大倒退。可见,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各民族、国家、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卷进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之中。然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自觉地参与全球化,能否尽可能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又尽可能有效地减少其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的文化修养、理性思维、心理素质的状况。100多年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以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驱动的全球化的发展,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以十分尖锐的形式提了出来。全球化极大地扩张了人改造自然的范围和能力,但同时又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过滥过度的开发,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正在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全球化迅速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但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并不自然而然地促进人类生活的幸福和和谐,反而造成人的关系的冷漠化,导致人的安全感、满足感的失落;全球化带来了财富的涌现和流动,然而它又造成了社会分化和人的心理的失衡,造成了物的关系对人的压抑;全球化促进了各民族的普遍交往和相互依赖,然而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的存在又给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合作带来新的障碍和矛盾,甚至从价值、宗教矛盾发展到军事冲突。因此,不研究全球化进程中民族的文化底蕴、文化价值问题,我们就难以从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变化中把握其深层次的动因,难以合理地解释和说明当代人类精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矛盾,科学和文化的使命要为全球化从自发向自觉的提升,从矛盾冲突向整合协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罗伯逊在其1992年出版的《全球化》一书中针对沃勤斯坦关于世界体系理论的“经济主义”,即忽视文化的倾向,强调提出全球化是主体辨认自己与全球人类情景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生命形式进行互动,认识世界,表达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同时又确认自己的身份。不应该孤立地讨论政治、经济层面上的东西,而要分析全球文化的独立动力以及“文化因素”在目前世界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费金斯通大力主张从文化角度研究全球化。他在《理论、文化和社会——社会批判理论的探索》杂志1990年《全球文化》专刊中指出,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使得经典社会学和二战后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无力诠释新现象、新问题。经典社会学观点由于把社会等同全世界的民族国家而无法全面理解全球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则长期使文化依附于结构性发展,并搁置了文化与文化体现者之间的关系。他不仅认为全球文化相互联系状态的发展也是全球化进程,而且强调文化发展对全球化的能动作用,还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作了后现代主义方法的研究。

二、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基本方法论

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时代特征、一般规律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尽管马克思没有看到像今天这样的全球性问题,也没有系统的全球化理论,但他从全球视野阐发的“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确实为我们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对全球化,或者说对“世界历史”的研究可分前后期,在前期他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同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在后期,他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主要同对东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总体来看,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亦即全球化的观点有三个方面:

1.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人类历史之外的什么“世界精神”“漫游”的产物,而是以工业技术革命为代表的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又引起商品交换的扩大,而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则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他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气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2-133页。)“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

2.全球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是经济活动世界化的过程,而且也是精神活动世界化的过程,它标志着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和新的文明形态的创立。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文明是指资本主义文明——作者注),它使乡村服从于城市,农业民族服从于工业民族,“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为了追逐利润,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到处开辟市场,到处安家落户,把生产和消费日甚一日地变成全球化的。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化,农业社会的狭隘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地域藩篱被打破了,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来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瓦解了,一切国家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仇外心理在日益消失。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化,文化也日益打破其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

3.全球化是人的发展过程。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的历史,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88页。)而“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认为,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是个人及其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普遍交往,一方面在一切民族中同时产生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得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而最后,狭义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6年莫斯科英文版,第27卷,第49页。)只有实现普遍交往,“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89页。)然而,“历史向世界转变的过程”既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又作为一种盲目的、自发的和异化的过程和力量与人相对立。“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89页。)“世界历史”就在这种普遍性的生产、交往与普遍性的个人的互动中,在人的主体化和异化的互动中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迈进。版权所有

马克思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全球化一般过程的阐述是博大精深的,不仅作了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的分析,而且作了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这个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且描述了这个过程的生动的现象,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逻辑的。透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出贯穿在这个理论的基本方法论,这些基本方法论构成了他的全球化理论的活的灵魂。

1.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方法。历史尺度,就是社会客观规律的尺度,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不断运动变化的自然历史过程。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的合理与否、作用大小都视其是否适应、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客观的基本的标准。这一点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形形的唯心史观从根本上区分开来。马克思又认为,历史是由有目的有意志有激情的人自觉创造的,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人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最终目的,因此,价值尺度,就是反映人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的尺度,是判断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这一点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其他形而上学的庸俗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从根本上区分开来。在促进生产交换和消费的普遍化,促进交往关系和精神生产的普遍化的意义上,马克思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伟大的划时代的贡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卷,第279页。)资本主义仿佛魔术般地把无尽的财富从地下召唤出来,它在100多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世世代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然而,由于资本主义自身所固有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根本矛盾不可克服并日益扩大,使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日益社会化普遍化的同时暴露了它的有限性和暂时性;它在消灭民族的狭隘性的同时又把一切文明资本主义化,威胁着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在促进人的普遍流动和发展人的能力的同时又使人成为市场体系的附属物,市场价值决定着人的知识、尊严、良心的价值,交往、文化的世界化反面造成了“单向度的人”,贸易和交换自由反而剥夺了人的人格自由。马克思在这里不仅用历史尺度对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作了无情地批判,而且运用价值尺度对这个“世界历史”形成的野蛮的、血淋淋的一面作愤怒的揭露,彻底抹去了罩在资本主义文明上的灵光。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幼儿园大班的期末总结范文(精选3篇

    - 阅0

    幼儿园大班的期末总结范文(通用6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为此我们要做好.....

    高中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6篇)

    - 阅0

    高中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当了文科班高一18班的班主任。高一18班是本学期刚组建起来的一个文科普通班,而高一年又是为高考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回首这几个月来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