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商业的积极影响(6篇)

来源:网友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积极影响篇1

一、发展思路及目标

明确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切实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发展,的三个目标,包括完善、拓展和提升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不断完善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防灾机制。要通过大力推进“共建共享、共研共用、联动联防”,不断完善“统一预报、分区预警、重点提示、对点广播”,着力提高科技含量,增强防灾应急能力,有效解决观测手段、预报方法、信息传输、灾害风险预评估等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切实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

二是积极做好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拓展公共服务的新领域。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具有更广泛、更深远、更持久的特点,关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关系生态、环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的转变。要通过大力宣传气候变化影响,采取多种必要的气候应对措施,使参与第四次规划修编并已列入规划修编的建议措施得到落实,尤其在市民关心、领导关注的城市灰霾、热岛及风能太阳能利用上取得突破,扩大气象社会影响力,有效发挥公共气象服务作用。

三是积极做好2011年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要在积极做好气候变化应对和防灾应急的基础上,围绕2011年*大运会的气象保障服务需求,以“*”发展规划为契机,继续加大气象现代化建设力度。认真学习借鉴奥运气象保障服务的一些好的思路、做法和经验,吸收和引进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的气象科技服务成果,以奥运气象服务的标准全面提升我市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二、*年重点工作

针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要求和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重点围绕预警预报和公共服务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气候观测系统

抓住当前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共建共享为手段,利用*项目和大运会气象保障的契机,针对当前综合探测系统存在的盲区和难点,特别是积涝、地质灾害、交通和海洋等,从防灾减灾预报关键和公共服务需求出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气候观测系统。主动与其它部门联合,建设海洋、交通、水文、地质、生态等气象监测专网。

1、根据现有的全市积涝点分布图,建立基于我局监测业务平台的易涝区降水信息对比提示子系统,在暴雨过程中提供洪涝等实况信息和提示短信。

2、结合物流业主要港口和主要交通干线合理调整现有能见度仪的布点。在现有5个2KM能见度布点中计划将左炮台、竹子林和背仔角升级为20KM,替换下的3个2KM能见度仪立即返厂做技术升级,力争明年春季前返回安装在沿海/高速路/轻轨附近开展交通能见度监测。并以3号地铁为突破口,探索在重点交通干线共建共享气象监测网,根据对方要求,重点考虑能见度和风的探测。

3、与国土局专家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土壤含水量为地质灾害预警的发挥作用,了解需求,研究下一步相关设备布设计划。加快地质灾害视频监控专线布设力度,将现有无线传输的视频监控升级为专线传输,增强视频清晰度和可控性,便于预报和服务人员增强现场视频监控能力。

4、加强与中海油的合作,探索建立第二个石油平台气象站;加快细丫岛海洋气象探测建设速度,先立足于有,争取航道局支持,先布设自动气象探测设备;与海事局紧密合作,探索建立船舶移动气象站,在海事船上设立船载自动站。

5、加快气象监测信息LED显示屏项目测试进度,结合调研,联合南山区森防、水务部门,探索租用企业屏幕或改造政府部门屏幕方式,联合共建站点信息显示屏,除了发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外,还可以发送防灾提示信息,以拓宽共建共享单位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二)突破气象信息传输瓶颈,提升信息网络的传输能力和信息覆盖面,确保灾时网络传输最大化

从整合网络资源入手,以核心网络升级切换工作为契机,把信息网络系统整合成具有较高抗风险能力,稳定高效和可管理、可扩充的现代化业务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分级开放应用、借助政府机关外网以及社会网络媒体资源,确保灾时网络传输最大化;确保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及时准确和完整;通过整合信息系统形成综合平台,提高业务效率和工作效率,扩大信息的有效覆盖面。

1、完成具有万兆交换能力的双核心网络系统的升级切换工作,届时双核心交换机和主干网之间的交换能力将提升到万兆,核心网段和核心系统的交换能力达千兆,办公桌面为百兆交换,可最大限度的保障现代业务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2、建设数据库分级开放方案,通过数据库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升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停增长的数据存储及应用需求,同时解决访问公网的瓶颈问题。

3、加快主机托管实现公众网千兆访问的进度,并利用社会资源扩大覆盖面,逐步在*新闻网、*热线、腾讯等著名主流网络媒体建立121镜像网站,扩大网络覆盖面积。加快对气象信息公众服务网、决策服务岗和社区服务网的技术改造,解决技术瓶颈,确保重大气象灾害期间预警信息及时。

4、整合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综合系统。加强对现有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小区广播、手机短信通报、传真分发、12121电话语音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电台、影视等信息通报资源的整合力度,尝试建立多部门共享的、权威、畅通、有效的灾害和应急预警信息渠道,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主动告知基层各部门各单位防灾责任人和广大市民,有效减少气象灾害损失。

(三)大力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业务,开展灾害风险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气候变化对社会公共安全、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包括交通、卫生、环境、能源、城市规划、建设、旅游、商业、农业等各行业都有重大影响,要切实提高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预估能力,围绕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等的需求,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工作。

1、提高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预估能力,进一步分析查清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灾害风险区划,启动灾害综合风险评价试点和损失评估,研发分区域、分灾种的历史气候灾害图集,根据不同历史阶段资料的完善程度,对应不同级别的气象灾害,完善现有的气候灾害风险图。

2、围绕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等的需求,重点在清洁能源利用、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论证会等方面形成决策建议,争取在城乡规划、重大工程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方面实现有所突破。

3、通过开展气候变化分析,针对过去50年及更长时间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提供气候预测分析和气候变化对各行业领域的影响,设立气候变化论坛,起到公布气候变化事实、推动气候变化工作的积极作用。

4、开展*城市热岛效应的科学定义和测算等工作,从确定城市热岛基准点的选择入手,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实现较为精细化的*城市热岛测算,并以此为切入点,发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决策参谋作用。

5、推动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发展,介入到各部门和行业领域中去,挖掘敏感行业和敏感区域与气候变化的联系,成立跨行业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并建立有效的定期会商机制和调研互访机制,探讨气候与气候变化方面进行共研共用的可行性。

(四)以大运服务保障为目标,建立精细化预报服务体系,提高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借鉴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的需求,加强与大运执行局和体育局的沟通,梳理大运会保障服务的需求,加强业务技术总结分析,建立预报业务流程,丰富和细化预报服务产品,提高预报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准确性、多样性和有效性,为政府组织防灾减灾和大运会精细化保障提供确实有效的服务。完善与应急防灾部门的跨部门会商机制,深化和细化决策服务,建立和完善在不同灾害天气影响下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不同需要的服务系统,充实和加强公众服务,建立为水、电、气、教育、交通、旅游等十大气象高危敏感行业为重点的行业气象服务。

1、尽快落实《大运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项目》纳入大运执行局《大运会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统一申报问题。尽快完成大运气象保障的组织框架、人员配备、运作等系列问题的筹备,早日落实服务计划方案。进一步加强局科技攻关组的科研攻关实力,加强对大运气象保障服务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好非汛期业务值班和业务岗位上岗见习事宜,加大对新进人员的轮岗业务培训力度,并尽快形成方案。

2、进一步完善“统一预报、分区预警、重点提示、对点广播”,推进部门和行业的防灾联动。加强对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分析评估*年各次天气过程中统一预报、分区预警、重点提示等对防灾的有效性,改进建议,为2009年进一步完善分区预警做准备。

3、加强基于雷达、卫星、自动站、风廓线等高时空密度观测事实的预警预报工程技术开发。建立初步的质量控制体系,争取立项引进北京奥运会临近天气预报业务系统(BJ-ANC)和*中心气象台的“雨燕”系统,建立雷暴边界相关、交叉相关等多方法、多尺度、多时次、连续客观动态评分的综合最优化外推和降雨定量估测预报技术,进一步加强中尺度数值预报动力和统计释用。开发第二代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系统,形成以雷暴自动识别和追踪技术(“追踪者”TRACER)为基础的自动智能分区预警(重点提示)和人工决策相结合的气象灾害分区预警能力。

4、借鉴和引进北京奥运场馆精细预报交互平台(OFIS),开发数值预报释用技术,立项开发适合大运场馆精细化预报平台,力争在2010年建成并投入演练。

5、开发多尺度耦合的精细预报系统。争取立项引进北京3km分辨率3h快速循环同化(WRF-RUC)等系统,利用卫星、雷达、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开发快速资料同化系统,为预报提供加密时空尺度的各类气象要素分析场和预报场,结合数值预报、统计动力和实况经验的释用,建立短时预报(未来3-12小时)盲区的预报方法,实现七天预报的无缝隙。

6、开发移动气象应急服务系统,加强重大活动现场气象保障服务。在现有通讯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对定点、定时和定量预报产品的分析制作、产品优化压缩、资料传输、基于WEB的显示,实现以现场决策支持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移动气象应急服务系统。

7、完善短时临近业务运行机制,建立逐时段评估业务流程。在灾害天气过程中进行逐时段跟踪预评估,提高灾前与灾中预评估水平,对已发生的天气和即将发生的灾害天气有效防灾建议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挖掘和开发具有气象防灾减灾价值的精细化的气象观测实况分析产品、分区预警预报产品、预评估产品,为气象防灾减灾发挥决策参谋作用。

8、加强灾害天气气候规律研究,开展*不同小气候区风温湿及舒适度差异研究。利用自动站多年观测资料对城市、丘陵、海岸、山地和海洋等不同区域开展小气候分析,研究高影响天气、典型天气条件下各小气候区的风、温、湿和舒适度的差异,为精细化预报预警提供基础。

9、以海洋天气预报为探索,建立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建立气象数值模式与海浪模式相耦合的精细化海洋气象预报系统,开发交互式的操作平台,选择大运会海上运动基地等沿海重点服务代表点,实现客观预报与经验订正相结合,24小时内预报产品间隔3小时、预报时效达7天的精细预报系统业务化。同时在探索海洋精细预报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大运场馆气象探测建设的进度,逐步开展大运场馆定点精细预报方法研制。

10、开展定点预警预报服务业务。在精细化预报基础上,建立高度计算机集成的、可任意复制的定点预警预报专项服务系统,补充基于分区预警系统的对点关注,如在东部华侨城、大鹏LNG的定点开展预警预报专项服务。

11、在完成“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预警”的前期的基础上,对新建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探讨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预警的作用。重点分析灰霾预警的各次过程的影响天气形势、空气污染状况等,继续完善灰霾分级预报预警。

12、在现在业务基础上,围绕十大敏感行业,加强专业产品的开发,提高专业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整合各个分散的专业服务系统与工作流程,如空气质量污染预报服务、疾病与天气影响预报服务、高速公路气象服务、电力负荷与调度气象预报服务等。

(五)加强预评估的具体工作方法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预评估能力,完善预评估体系

预评估是各种服务方式的难点,也是加强公共服务的重点,只有了解需求、研究需求才能有效的满足需求,对不同灾害不同对象在各种天气条件下不同需求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是满足需求,做好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

1、完成灾害评估(预评估)的体系设计,包括预评估方法标准设计、流程设计、并行化设计、主业务系统向UNIX操作系统下的移值计划、信息库建设计划(地理、人口、城市功能区划、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统计数据、城市承灾能力等)。

2、在五十年灾情收集和《*市*年以来气象灾害及风险分析评估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分析各种历史灾情资料,按照不同季节、不同灾种、不同地域,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致灾案例,作为灾情联系点。

3、重大气象灾害来临时,在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后,要及时对致灾严重的区域和行业进行灾情调查,关键要做好分时段天气与灾情对应情况的收集分析工作。要研究建立和完善致灾区域的灾情信息员和志愿者队伍。

4、在取得点上突破的基础上,逐步整体推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尤其要注重与不同时段的天气状况相对应,将增强致灾敏感度与细化业务流程结合起来,逐步建立精细化的灾情收集分析的业务体系。

5、通过各种途径措施建立跨行业和跨部门的专家库,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进行逐时段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天气形式会商和致灾影响预评估,建立多样化的专家会商形式,包括灾中会商、灾后评估、服务总结、技术总结、与部门联动情况。

(六)继续深入做好气象服务下基层工作,实现气象服务普惠制和均等化,切实提高基层防灾能力和水平

1、在全面培训街道各级防灾应急责任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联合有关部门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渔村、城中村等薄弱环节,对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全面普及气象灾害自救互救知识。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老师、学生列为重点培训对象,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率。

2、简化《气象防灾指引》手册,结合应急指挥中心编制的《公众应急常识》,提供简单易懂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挂图和手册,利用社区、小区宣传栏张贴宣传,向辖区居民宣传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知识,提高基层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收集国内外灾害风险评估资料,结合*实际,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和工作流程。联合市三防办组织开展社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融合近期拟出台的三防责任追究机制中,切实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七)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完善气象发展保障体系

公共气象能否得到有效发展,最终取决于科技开发与人才培养。破解气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非常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人才。

1、树立动态人才观,加强高级人才的引进,鼓励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鼓励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借助国际上、社会上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人才,提高专业水平,把他们的才智吸收到建设现代业务体系中来。

2、按照市里相关政策及借助社会管理平台解决专家库招聘问题,争取相关经费支持。专家库的活动形式应具多样性,包括灾中会商、灾后评估、季度分析、年度评价、课题研究、社会论坛等。

3、激发人才潜力,进一步整合科技攻关,创新全局的二级科研机制。注重在实践中提升人才的素质,着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大环境,建立人才正常流动和轮换机制,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科技项目的绩效评价、人才评价机制和淘汰机制,建立有利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舞台。

4、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以项目带动建立人才梯队、骨干人才勇挑重担、激励年轻同志脱颖而出为主要原则的人才建设方案,创新专家带徒弟式的人才培养方式。

(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气象事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1、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选配和完善中层领导班子,带好队伍,促进和谐。

2、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惩治腐败机制。严格按照与处室(单位)负责人签订廉政责任书的要求,落实党廉责任;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议事规则、继续实行财务开支“大额上会、定额照支、小额分批”;做好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做好业务项目绩效评估;事业单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定点接待、国库集中支付等规定;定期对本局和下属单位财务进行审计,分析问题,及时整改。

3、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技术规范,结合我局业务发展的重点和特色,将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气象局的目标考核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处室,处室分解到岗位,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气象局目标考核和广东省气象局的业务比武、技能比赛。按规定给获奖人员兑现有关奖励措施。

4、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以进一步强化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完善月季考核,形成平时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以平时业绩考核为重点,对年终考核低分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对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差的人员进行末位淘汰。

5、建立和完善局务公开机制。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做好公开公示工作。在今年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推进局务公开,党务分开,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接受监督部门、市民和单位群众的监督。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积极影响篇2

关键词:低碳碳关税、碳排放税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056-02

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没有地域和国家的差别。但由于各个国家的产出和能源效率不同,致使生产某一产品的碳排放量是有区别的。因此,低碳在引发一种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将全球经济和发展模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正因为低碳的全球化,发达国家也开始兼顾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帮其减少碳的排放量。目前,国际上对减少碳排放量采取三种方式。第一种,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和资金援助,在外贸和投资中兼顾不同国家的生产工艺,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效率,使其尽量减少碳排放。这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做法。第二种,通过碳交易,发达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进行碳减排。目前京都机制上有两个不同但又相关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一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市场,即通过控制碳排放总量,造成碳排放权的稀缺性,使其成为可供交易的商品的排放交易体系;二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交易市场,负有减排义务的缔约国通过国际项目合作获得碳减排额度,补偿不能完成的减排承诺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但国际上的碳交易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未形成全球碳交易市场。第三种通过碳关税迫使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前两种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但第三种对发展中国家极其不利,即通过碳关税迫使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是一种环境税。环境税以国内税的形式出现,一般按产地原则或目的地原则征收。当一国实行产地原则而另一国实行目的地原则时,同一批商品既要负担出口国的环境税,又要负担进口国的环境税,这就会出现双重征税问题。目前,碳税已在发达国家逐渐推广实施,并且,发达国家希望将碳税进一步向全球推广。

近几年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日益上升,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因华尔街贪婪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使长期被各国追捧的华盛顿模式的发展路径彻底破产,美国企图通过输出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来掌握各国经济命脉的努力,也受到了极大挫折。因此,如何既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又不落霸权口实,成为美国政治家们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政府一改其前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漠不关心的态度,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法案,并拾起“碳关税”这个新概念,将其打造成西方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最具道义感、也是最锐利的武器。“碳关税”实质是美国外交战略重大调整,目的在于遏制新兴经济体发展。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基于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近期纷纷调整外交战略,将气候外交作为重中之重。美国通过的气候法案,标志着美国开始以节能环保为名,推行气候霸权,变相实施贸易制裁,遏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美国国内相关产业的转型。

一、美国“碳关税”对我国的影响

如果美国按计划开征“碳关税”,对我国这样一个出口贸易占GDP很大比重的国家而言,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失业。

1.中国出口将受到极大限制。目前美国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多数由发展中国家生产,其中“中国制造”所占份额很大。一旦碳关税被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十分不利,其中又以中国受损程度最大。我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大约有7%~14%是为生产出口美国的产品而产生的。在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中,机电、建材、化工、钢铁、塑料制品等传统高碳产品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比重。比如,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61%。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另外,碳关税客观上有可能沦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尤其是如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征收国内碳税的同时,再开征碳关税,那就意味着低效率、高能耗、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将可能大幅度下降。

2.削弱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碳关税将降低高耗能的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处于高耗能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大多才二三十年,与中国工业化进程相当,若一下子全面推行严格的碳减排制度,达到欧美的水平,我国制造业将面临严峻挑战。目前高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又占有很大比重,对这类产业进行全面低碳化升级改造,面临着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约束,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如果美国对高耗能产品征收碳关税,无疑将降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美国碳关税政策真正实行,将会引起欧盟成员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效仿,当前,法国和加拿大正酝酿出台类似于美国的碳关税政策,拟对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

3.直接导致大批工人失业。如果出口商品担负两国的环境税,那么它在进口国的国内市场上就不能与进口国生产的同类商品进行竞争,这必然使我们的产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优势主要还是价格优势,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取胜竞争对手。欧美国家仅在劳动力方面的成本至少是中国的10倍以上,而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消费品行业、重化工业领域。也就是说,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化工业,中国都将受到不同程度打击。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美国针对中国的碳关税政策真正推行,短期内可能直接导致我国500万人口失业。

二、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欧美提出“碳关税”这一个概念,目的并不在于被动防御,也并不是为了纯粹的保护本国的产业,它有一个更深层的影响,一是保护气候,二是关系到西方国家国内产业的转型。欧美积极通过碳关税对他们来讲可能是机遇,这一个机遇促使它们本国产业在新兴产业里面占领制高点,我觉得中国应该看到这么一个深层的原因,因此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调整结构,对于短期内施行碳关税我国要坚决反对,但是在中期看来我国要积极面对,长期而言则是要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就目前而言,面对西方国家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我国显然是仓促应对。2009年中国商务部已经正式发表声明,指出征收碳关税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中国对此坚决反对。看来,我国对碳关税的认识,还局限于商务领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是西方在战略上的一次大调整,而且随之而来的国际压力将会急剧升高。国际社会是丛林社会,胜者为王,何况“碳关税”又占据着道德高地,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之下,实施碳关税将是大势所趋。因此,中国的首选策略应是在短期内坚决抵制,在长期内顺应潮流、积极应对、趋利避害。

1.发挥碳关税倒逼机制作用,加快构建“低碳化”社会。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地球气温上升、雪线上移、冰川退缩、南北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异常气候的自然现象不仅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已经成为国际会议和大国首脑会谈的重要话题。尽管“气候灾难”、“世界末日”言之尚早,但是,毕竟地球只有一个,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应该引起人类的高度警觉,不能对之熟视无睹。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排碳量自然也在不断上升。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传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这一现象应属正常。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的几百年中,向地球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中,我国的“贡献”虽不算大,对地球气温的上升也不应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唯一家园,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这个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排碳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低碳经济。所谓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就是能源利用高效化、清洁化、环保化,核心是促使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在碳排放基础上的制度改革和人类对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我国应当重视低碳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原则,研究并提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节能减排技术储备,为低碳经济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温室气体的节能减排资金和技术,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国际标准、标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现在美国已经开始征收碳关税,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碳关税倒逼机制的作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节能减排实效,增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应该尽快在国内实施相应的立法工作,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型,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与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把之前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转化为法律实践,从而在法律层面先人一步,以大国的姿态对地球和整个人类负责,加快构建“低碳化”社会。

2.开征碳排放税,建立绿色政策法规体系。开征碳排放税,同时实施相应的绿色税收、绿色信贷等配套措施,最终形成一个绿色政策法规体系对我国的利大于弊。首先,开征碳排放税,能够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我国目前各类出口产品的价格大多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从而频频引发他国的反倾销措施和征收反倾销税,对这类产品来说由于出口价格的提高使之和世界价格水平的差距缩小或接近,正好消解对方的反倾销措施。其次,由于人们对于地球气候变暖的忧虑,不少国家正在考虑征收碳排放税。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征碳排放税,待他们对我国产品开征碳关税时,我们将变得十分被动。再者,开征碳排放税,人民币的购买能力将会有些下降,这也有助于消解目前人民币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所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而且征收碳排放税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扩大政府的整体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我们也可以利用碳排放税收入的部分资金建立国家专项基金,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研发节能新技术,开发低排放的新能源,实施植树造林等增汇工程项目以及加强有关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加入国,2012年以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针对温室气体减排,碳排放税是一种最佳、最优化的选择。法国是全球第一个开征碳排放税的国家,它的实践也表明,碳税的实施要比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机制有效得多,在实施成本方面也更低廉,更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尽管美国的法案得以通过,但是妥协使得该法案变得虚弱,碳排放税是个更好的选择。相对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立法方面要有效和有力得多,因此,我国在制定相关立法时,应该更加侧重碳排放税的引入和实施,提高高排放企业的税负,减轻或免除无碳排放企业的税负,对个人及家庭进行补贴,同时结合其他节能减排机制,从而使得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走在世界前列。

3.积极利用有关国际贸易准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在短期内美国的碳关税对我国的危害是极大的,我们要采取相关措施以抵制其政策,维护我们国家企业的经济利益。美国的“碳关税”计划也并非铁板一块、无懈可击。首先,从美国角度而言,实施“碳关税”必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谈判,特别是同中国,否则美国的产品就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其次,征收“碳关税”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表示:“美国消费者享受着来自其他国家廉价商品的很大便利,这些廉价商品如果来自于高耗能和高排放,那么美国消费者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最后,美国国内对《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也褒贬不一,以共和党为主的反对派认为碳关税是“美史上最大一次加税”,将损害美国经济,甚至可能减少美国相关部门的就业。因此,我国应积极行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紧密合作,在WTO框架内利用有关国际贸易准则据理力争,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此外,还应深化与东盟、东亚、非盟之间的区域合作,在更多合适区域建立诸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另外,如果出口的商品担负两国的环境税,它在进口国的国内市场就不能与进口国生产的同类商品进行竞争,这也违背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原则。

参考文献:

1.IPPC.ClimateChange:TheIPPC1990and1992Assessment[M].IslandPress,1993

2.OECD.ImplementationStrategiesforEnvironmentalTaxes[M].Paris:OECD,1996

3.EuropeanEnvironmentalAgency(CCA).Environmentaltaxesimplementationandenvironmentaleffectiveness[M].Copen-hagen:EEA,1996

4.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IO):1335-1338

5.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王金南,曹东.减排温室气体的经济手段:许可证交易和税收政策[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1)

7.BaranziniA.GlodembergJ.SpeckS.Afutureforcarbontaxes[J].EcologicalEconomics,2000(32):395-412

8.魏涛远,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47-49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积极影响篇3

1广西沿海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广西沿海地区主要包括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2],冬季常受北方干冷的大陆性气团控制,经常出现寒潮、低温阴雨、偏北风等天气;夏季受暖湿的海洋气团控制,常出现对流天气和台风;春秋两季为季风转换过渡季节,冷暖交替频繁,春季雨水渐多、气温渐升、天气多变;秋季气温渐降,雨水锐减,天气干燥[3]。选用钦州、防城、防城港、东兴、合浦、北海和涠洲岛7个台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发现:①温度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约0.1℃,其中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每10年增加约0.3℃,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略有上升。②降雨量变化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56年间近岸、海岛、近岸及海岛的年降水量分别增多了210.5mm、356.8mm和350.7mm[4]。③空气相对湿度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气温升高的影响,空气相对湿度呈现下降趋势。④海平面变化根据《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中国海平面呈总体上升趋势,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3.0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广西海域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现象严重。⑤气象灾害频发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及海陆交互作用加剧了广西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的强度和频率,低温霜冻、暴雨洪涝、台风、雾、干旱和强对流天气大风等不同程度地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2旅游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关系分析

旅游业与物流业同属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物流业每增加1%,旅游经济将增加0.63%[5]。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2.1物流业为旅游业的纵深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旅游供给亦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旅游活动是以人的流动为主,而人的流动必然伴随着物的流动,物流业的界入提升了旅游活动的档次,拓展了旅游活动的范围,为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提供保障。首先,在旅游消费过程中,酒店用品、餐饮供给及日常生活消耗品等实体物资需要物流配送。其次,旅游消费活动结束后,旅游者几乎都会选择购买具备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使游客可以购买以前拿不了、不愿拿的旅游商品,而且也延长了旅游商品的销售时间和范围。再次,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在旅游活动发生之前,物流业也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最后,物流业本身也是新兴的旅游资源,能够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2.2旅游业对物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

旅游业和物流业发展都需要运用交通工具实现运输对象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流动,交通工具是物流产业和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最基本保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资金技术支持,大大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物流业的业务范围,如现代“旅游物流”[6]概念的提出,将旅游产业中涉及物流的相关活动有效剥离,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将景区景点内部交通规划、住宿餐饮物资供应等部分外包给专门的物流公司;或者成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游客中转运输、旅游物资供应、景区车辆规范等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3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沿海地区旅游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发展对策

旅游和物流的整合互动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联合共赢,形成“1+1>2”的互动模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3.1气候变化对广西沿海旅游业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不断侵蚀广西沿海地区的海滩面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客活动的空间范围;海水侵蚀对滨海湿地、红树林等典型的生态景观破坏严重。广西沿海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气候较为温暖适宜旅游,而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在夏季某些时段“暖”的体验感觉逐步向“热”的体验感觉靠近,可能降低对游客吸引力,减少全年适宜旅游的天数。气候变化在缓慢地改变着广西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气候变暖使当地的动植物种类和栖息范围悄然发生着变化,部分海洋动物向北迁移,一些喜湿喜暖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并减少。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影响广西沿海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既破坏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相关性设施,也对旅游者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2气候变化对广西沿海地区港口物流业的影响

广西沿海地区三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是港口,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不仅作为货物装卸港和中转站,也逐步成为部分企业的生产基地,是集工业、旅游、商业、物流运输等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服务场所。气候变化对港口物流业的影响较为深远,首先受全球范围内气候变暖的影响,广西沿海区域海平面将继续上升,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在未来的某段时间后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其次,气候变暖导致的高温条件下,港口相关的设施设备破损率加快,机械设备及控制系统可能无法在高温下继续工作,物流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再次,极端天气的频发对港口的生存造成威胁,如强降雨、风暴潮等毁坏港口的基础设施、码头仓库、码头建筑物、船舶和货物等,影响港口作业和物流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

3.3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沿海地区旅游业与物流业的互动策略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积极影响篇4

[关键词]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7—0156—02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与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采取行动密切相关。

(一)低碳经济的起源

随着人类对气候问题的不断关注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影响认识的不断提高,人类大量排放二氧碳(CO2)对气候的影响问题得到重视。近代瑞典科学家阿累尼乌斯早在1896年发表的“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将带来全球气候的变化”理论,已经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随着人类对气候环境变化的认识,低碳经济被提上重要的位置。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英国。2003年英国发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体》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传统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桥梁,是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的创新与发展观的改变。

(二)绿色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

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报告分析了气候变化所产生的财政、社会和环境上的影响。《斯特恩报告》指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报告按照常规经济模式预测,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德国则希望在2022年国内的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从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难看出,走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是资源型城市和能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低碳经济一开始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提出的。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四)中国低碳经济前景广阔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依然较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重要机遇。

我国要加快实施低碳经济模式,从国内角度看,可以降低国内资源过度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排放。从国际角度看,在经济复苏进程中围绕碳排放交易标准和体系的博弈,是主要经济大国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获得一定相对优势及避免未来出口贸易受阻,低碳经济必将越来越得到人们青睐,愈加受到政府重视。中国的低碳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二、国外金融体系支持低碳经济模式

英、美等发达国家为实现其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在政府制定一系列法案、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融资,尽可能的调动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参与低碳经济的热情。同时,作为金融机构自身,其通过杠杆和利益传导机制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注重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和低碳技术实现本国产业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

(一)英国模式

英国是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为此,英国先后引入了碳信托基金、气候变化税、排放贸易机制等多项创新性措施。其中,碳信托基金是一家独立的公司。其目标是帮助企业和公共部门有效减少CO2排放和寻找低碳技术的商业机遇,从而有效促进英国节能减排和走向低碳经济。碳信托基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技术产业化和低碳项目孵化器等领域。另外,英国的伦敦是“气候变化资本”的发祥地,出现过第一家专门办理与碳有关业务的银行。“碳托拉斯”也起源于伦敦。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有60多家企业致力于研发有助减少碳排放的新技术。英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的各项金融支持措施已取得积极成效,为英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动力。

(二)美国模式

美国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低碳经济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003年成立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是全球第一个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组织和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积极参与碳排放、氧化硫、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及天气等衍生产品开发对气候相关的各类交易市场进行股权投资。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银行机构纷纷投资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值得借鉴的模式

巴西近年来通过积极引进外资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巴西将在今后30年内利用美国的资金支持积极开发新能源。另外巴西通过电力基金支持在节能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印度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为此积极利用外资、鼓励金融机构投资低碳领域。

三、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创新型金融支持体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将低碳经济与金融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金融支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机遇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将有效实现了低碳经济和金融业的共赢发展。从外国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来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创新型金融支持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银行“低碳间接融资”体系

早在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通知,要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目前,绝大多数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都确立了信贷领域的环境准入条件,在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资金来源的同时,加大节能减排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贷款,有效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低碳行业投资周期较长、经济效益缓慢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商业银行对低碳企业、低碳项目的信贷投放积极性。因此,建立并完善银行“低碳间接融资”体系,一方面要求政府应当建立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相应的促进银行低碳信贷投放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调动商业银行推进低碳信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成为低碳经济的“践行者”,优先支持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企业和低碳项目,,大力推广低碳抵押贷款,为低碳、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积极组织“银团贷款”,积极发展信用担保融资,对重点低碳经济项目建设给予贷款审核、贷款发放、还款期限、利率等方面的必要优惠,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低碳经济间接融资的长效机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发展。

(二)推进“低碳资本市场”的建设

低碳经济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要积极推进“低碳资本市场”对低碳经济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功能。优先支持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企业在主板上市融资,积极发展“低碳创业板”,推进发展低碳经济的中小企业融资。在优先核准符合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低碳债券”的同时,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低碳金融债券”筹措资金,投资于一些周期长、规模大的低碳产业,加强低碳信托基金的培育和开发鼓励私募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加大对减排、低碳项目的资金投入,促进低碳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发展。

(三)大力开发低碳衍生金融产品

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壮大和碳货币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碳排放权已经衍生为具有流动性和投资价值的金融资产,成为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由于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基于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包括远期产品、期货产品、期权产品及掉期产品不断出现。因此,在完善低碳间接融资体系和低碳资本市场建设的同时,应当借鉴国际经验着力加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加快开发各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碳掉期、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助推低碳融资和低碳经济迅速成长。

(四)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

IT、生物工程、新能源等产业一直是风险投资青睐的领域。但国际上新的动向表明,众多风险投资越来越看重“低碳舞台”。节能环保、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国际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新热点。目前,我国节能环保科技企业多是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获得小额贷款、财政补贴等方式将技术商业化,而真正利用国际上流行的风险投资却很少。原因之一在于风险投资是一个舶来品,传统观念对其持怀疑态度。但从长期看,风险投资是低碳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真正利用市场规律的运作手段。对此,中国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扶持和规范风险投资机制的发展运行,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大力引导风投资本投资低碳经济,为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积极影响篇5

英国是不穿过北极圈的最北端的国家――北极最近的邻居;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甚至永久冻土开始融化,世界各国相继看到了北极地区的巨大潜力,希望参与到北极事务中来,实现本国的利益诉求。既是世界大国又是近北极国家的英国在北极地区拥有环境、能源、科技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战略利益。

1.环境安全利益

首先,北极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流入北大西洋,聚集在海水表层的淡水会造成北大西洋暖流的回流减弱,亚欧大陆周边的洋流循环体系减慢,欧洲东部和北美的气候变冷,最终使得英国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优势丧失,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必将影响英国的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各个方面;其次,北极冰川的融化产生的淡水还会影响局部海域的盐碱度和海水密度,改变着英国海域附近各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更会对英国的海洋捕捞业和渔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再者,全球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从而危及沿海低地国家或是海拔较低地区的居民生存。英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并且英国的重要城市都位于近海的平原地带,这些地区不仅人口和产业密集,其更是英国的经济重心与国家命脉;最后,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会使得北极地区的冰川加速融解暴露出永久冻土层,冻土层的融解又会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甲烷来加剧温室效应,形成恶性循环,英国作为近北极国家无疑将遭受最直接的影响。

2.能源安全利益

英国先天自然资源条件优越,但是21世纪以来能源产出日趋萎缩,能源产量逐渐不能满足本国的能源消费需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氢气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重大突破,但由于科技手段尚不成熟,在英国大规模生产新能源存在很大问题。上述的两个原因又进一步造成了英国对外国进口能源的高度依赖。英国的石油进口渠道主要有挪威,挪威的石油产出主要来自于北海海域,而此地区的石油由于近年来的不断开采也逐渐显示出枯竭的趋势。美洲和俄罗斯是美俄两大国的势力区,这两强一直属于对峙状况,在能源市场中各自为政,争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美洲和俄罗斯也不是英国的石油进口的救命稻草。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调查评估显示,北极地区蕴藏的原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13%和30%,并且大多数油气资源都分布于距海岸线200海里的浅海海域。英国如果能够参与北极地区的开发,不仅能够解决英国的能源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英国的经济稳定与政治地位的提升。

3.经济利益

北极航线通常分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北极地区的冰川和冰盖融化,冰区缩小,这使得夏季北极航线的全线开通成为了可能,并且通航期还可能较之前有所延长。因此,北极的气候变化以及对其的开发不仅给英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的重大挑战,也给英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夏季北极航线的全线开通,会大大地有利于英国的海运发展。据调查显示,现在从伦敦到东京一般是采用途经巴拿马运河的航线,全程约1.3万海里,若采用北极航线,航程将缩短约为8850海里,这样,不仅降低了海运的运输成本还缩短了贸易时间,使得英国的海运和海上贸易有一个更高效的海运循环。其次,北极航道的开辟可以刺激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研发更加先进的破冰船只,造船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海上运输,而且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吸纳更多的产业以及技术工人,提高英国的就业率。最后,由于世界的海运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海运枢纽中心,如果一旦北极航道成为航运主力,那么在航道周边的国家、海港将会有很大的优势,而英国也有望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站点。

二、英国的北极政策

北极对于英国来说具有相当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如何名正言顺地参与北极开发,在北极开发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13年10月,英国政府出版了北极“政策框架”来适应北极地区的变化:英国的北极政策在承认北极国家对北极的主权管辖的前提之下,详述了国家在北极各领域的利益,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英国官方对于北极治理的规划。英国的北极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政府机构设置以及政策制定

英国的北极利益由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的极地部门(PRD)协调。这个极地部门的成员(包括有关部门和机构的代表)通常一年开会两次,有关部门包括能源与气候变化部,业务部,创新和技术部,国防部,运输部,海事和海岸警备局和北极自然环境研究北极理事会办公室等部门。因为北极对于英国各方面的利益都十分重要,所以英国调动了各个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并且共同商议北极事务,这足见英国对北极的重视。

2.环境保护

英国采取措施支持北极的生物多样性来保护北极脆弱的环境,为全球的公共利益而工作,致力于减少全球变暖以及北极海冰融化给全球气候以及世界海平面带来的影响。北极地区存在超过2.1万种生物,其中一部分物种仅存在北极地区。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万年冰川消融、北极迁徙物种受过度捕猎威胁、北极地区开发和商业捕捞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等因素,北极生物多样性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由于地理上的原因,英国与北极国家享受相似的北极海洋渔业资源,因此英国致力于北极地区生活多样性的保护,支持建立针对海洋生物保护的北极海洋保护区,同时英国还旗帜鲜明地反对商业捕鲸。

3.科学研究

英国在北极科研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英国对于北极环境变化过程的理解能力,其不仅可以为英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机会,同时也会使英国更加敏锐地感知北极变化对于本国乃至全球的影响,这对于英国在北极地位的提升以及在北极影响力的扩大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在北极的科研合作方面,英国非北极国家的地位使它能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更好地提供公正的意见,特别是在北极科研合作的某些管理问题的处理上。英国与他国进行各领域的科研合作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多民族科学合作的经验,英国科学界可以给北极事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诚实的经纪人”的作用。其次,在科研实力上,英国在大部分北极科学领域都处于领导者地位。英国至今为止不论是成果还是在研究预算的百分比上都是除北极国家外进行北极科研的最大的产出国。据最近数据显示,英国北极科研成果发文在过去的十年里从全球发文总量的9%上升到了18%,同时,英国的研发经费约占全球北极研发经费的4%。再者,为加大对北极的科研力度与资金投入,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建立了“大型而活跃”的北极研究专家团,并于2009年成立北极办公室来协调北极研究以及负责北极地区的后勤保障工作,提高英国在北极地区的形象,北极办公室由英国南极考察队原班人马组成,参与人员均是该国极地科学的领军人物。

4.经济领域

鉴于北极在全球航运以及旅游业,渔业,采矿,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等方面的重大利益,英国预计将北极地区纳入未来经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在航运,海上金融服务保险业,采矿和油气产业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并且一些大型的英国公司已经活跃在北极地区。同时英国注重与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之间发展贸易关系,半数的北极理事会成员国,比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以及瑞典都是是英国前20的贸易伙伴。有数据显示:2013年度英国出口瑞典的商品贸易总额为56亿英镑;同年,出口俄罗斯和加拿大的贸易额度分别是52亿英镑和45亿英镑,英国与挪威之间的双边贸易额每年高达180亿英镑。英国是冰岛的进口服务的最大提供者,并且是冰岛的第十大进口货物的总供应商。

5.外交领域

首先,英国通过加强与北极国家的国家安全防务合作来增强其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能力。由于北极理事会并无讨论军事安全议题的权力,所以一般军事方面的问题各北极理事会的成员国会通过非正式会议来达成一致。而英国刚好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利用其协约国的特殊身份,参与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中协约国所举行的军事演习。北大西洋公约是英国与其他五个北极国家相联系的中心,也是英国与这些国家讨论安全与防御关系的首要路径。英国的相关专家提议增加英国的军事运作,并与加拿大,挪威,包括日本进行联合训练,积极建立双边伙伴关系和多边安全合作团体。其次,英国正在寻求成为北极地区水文地理委员会的观察国的机会。英国将充分使用它在水文地理,天气和浮冰预报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北极委员会和北极国家以及其他的北极论坛联系起来,来保证英国作为北极区域的首要伙伴的身份,使英国在北极问题中同时收获影响力和商业利益。

最新的英国北极政策相关报告显示,英国现存的世界级的博物馆、文化部门与北极的类似机构有望建立长远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增强英国的软实力。同时,英国的外交部门进一步用外交手段,通过搭建官方的平台来使英国企业获取在北极的商业利益。

三、英国的北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与英国同为非北极国家,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程度远不如英国,究其原因是中国认识到北极的重要性相较英国要晚,所以失去了良好的时机,其次是中国并没有制定系统且完善的北极政策来积极参与北极事务。因此,研究像英国这样的非北极国家的北极政策对于中国的北极战略制定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中国可以像英国一样完善负责北极事务的相关组织机构。其包括设立专门的北极事务管理与研究部门,负责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北极参与政策;此部门还需负责协调与平衡国际上各国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关系,统筹国内各个部门共同为制定科学的北极政策努力;同时,还需要形成一个关于北极问题的“智库”,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北极专家团队。

气候变化对商业的积极影响篇6

关键词低温雨雪灾害;交通运输;影响;防御对策;陕西安塞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变化异常,从而导致气候异常,多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有发生,灾害程度和损失也日趋严重[1]。这次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温降幅和降水强度大、危害程度深,是我国50年甚至100年一遇的极端灾害性气候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以上,对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道路结冰造成的交通事故占冬季交通事故总量的35%以上。因此,认识灾害性天气的频发性,对加快交通道路现代化建设、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危害、保障人民利益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是这次灾害性天气影响的地区之一。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积雪引起道路结冰,造成交通不畅及交通事故增多,对农业、商业、电力、旅游带来严重影响,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出行造成诸多不便。灾害发生时段恰逢春运,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困难,凸现了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意义[2-3],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核心作用。受异常天气影响,陕西省持续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给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

1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成因分析

1.1“拉尼娜”事件

造成低温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即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式是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而稳定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原因。1月中旬以来,大气环流异常形式维持了20d以上,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径向度加大,冬季风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向我国输送了大量暖湿空气,并决定了低温暴雪冻害发生的区域;青藏高原南缘的南至低槽系统活跃,进一步加剧了暖湿气流向我国的输送。

1.2主要天气过程影响

安塞县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长短不等,干湿分明。春季气候回升较快、风沙大、雨量少,有霜冻和春旱;夏季温暖,有伏旱、暴雨、冰雹和阵性大风出现;秋季温凉,气温下降快而有霜冻;冬季寒冷而干燥。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尤以干旱最为严重。

2冰冻天气的影响

2.1对公路交通运输的影响

2009年,安塞县境内普降瑞雪,道路积雪成冰,给人们出行和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一方面全县范围内在各危险路段抛洒防滑料,并建议客运企业停止营运,同时通过编机短信等形式及时提醒机动车驾驶员谨慎驾驶,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加强了路查路检的力度和密度,重点对出租车、过往客车超速、超员,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小型汽车强超抢会、随意调头,城区内乱停乱放以及重型货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全力以赴降低违法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2.2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市区居民乘车不便,出行较难,上学、上班、采购困难,公交车拥挤甚至车次晚点;市内交通事故明显增多;道路不畅致使一部分商家无法正常营业;春节长假期间,许多原本利用寒假以及黄金周出游的人被迫取消出游计划;南方地区煤炭供应紧张,北煤南运任务迫在眉睫;许多农副产品不能及时北运,安塞县及很多北方地区以及南方受灾地区食品供不应求,价格连续上涨;春节前由于受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交通一直受阻,水果市场正在采取措施减缓库存压力。

3防御对策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公路各级部门立即采取应急调度、道路撒盐、人工除冰、机械除冰、交通管制等措施,在疏通道路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1加强低温雨雪冰冻的预报及应用

准确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报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随着气象科技化的进步,数值天气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延安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分析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做好暴风雪、强降温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4-5]。在极端天气来临时,结合延安市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状况,为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服务。

3.2清除道路结球

一是化学除冰法。化学除冰法是一种有效的除球手段,其原理主要是降低水分的结冰温度(即冰点),防止积雪(或积冰)结冰并在降雪过程中融化新雪。传统的化学除冰法是将固体防冻剂(NaCl)直接洒在路面的冰层或积雪中。二是机械除冰法。机械除冰是以机械方式清除道路结冰。这种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较快发展,日本日立建机株式会社开发的路面结冰切削机Lx80,这种切削机为轮式装载机去掉铲斗后悬挂除冰工作装置而成,其工作装置由螺旋切削刀和刮刀两部分组成,使用这种除冰机械可将冰结雪或压实雪较彻底地清除,切掉的冰渣呈较大的块状,容易排出,也可以推排新雪,在除雪的同时整平冰辙,使道路恢复正常的通行能力。

4参考文献

[1]王可,崔洁.大气环流异常是直接原因[N].中国气象报,2008-02-26(3).

[2]陈正洪,史瑞琴,李兰.湖北省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点及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4):639-644.

[3]袁祥林,王永顺.辽宁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9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庆国庆作文范文(20篇)

    - 阅0

    庆国庆作文篇1啊,我盼望已久的国庆假期终于来到啦!爸爸妈妈打算带我去横店影视城玩,听说那里是专门拍电影的呢,一定很好玩。车子出发了,我在车上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到.....

    综合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十(整

    - 阅0

    综合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篇1一、做好接待。强化服务意识作为学校的窗口部门,办公室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尽心尽力地组织好每一个会议,协调好每一次活动,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