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水资源反思(6篇)

来源:整理

爱护水资源反思篇1

关键词:孔子;人;自然;生态伦理智慧

今天一场旨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们纷纷举起价值理性的大旗,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深人反省技术革命的双重意义一方面为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状态作出了贡献,同

时又在威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革命的核心在于否定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树立一种崭新的生态意识.特以往只从人类的角度考虑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从自然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反省过程中.我们不妨将视野回望于中国古代圣哲,思素、总结、续析一下他们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基本思想.对我们有着不可小视的启迪意义。

一、孔子“生态伦理智,”的洲源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客观地必然地与大自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始.人类为了从原始自然环境中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不得不为改善生存环境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并从而获得了原始的回报,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传说中的黄帝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化身:他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战胜了威胁人们生存的恶魔—蚩尤.争得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他还率领部族成员.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退t兽,实以益人.g7.一方面,使人类在同自然界的交住中得到益处,强化了人的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而对原始生态环境改变的程度也在加剧,人类在无意识中破坏了自然界自身早已形成的生态平衡。定居和农牧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同时,也正是由于人们对农田永无止境的开发,终而导致森林被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戚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长期的实映中,逐渐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初步看到了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过分开发(应为掠夺).最终将影响到人类自身。西周统治者目睹夏商时期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所带来的严重后

果,为了维护人们的生存利益和改善生存环境,在推行德政的旗帜下,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烦布法令—《伐祟令》,对保护自然资旅作出严格规定:“毋伐树木,勿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故.”设立专门机构.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当时在大司徒下设置虞专门负责生态法

规的制定和实施,引导人们合理开发自然.以利于生物资抓的保护.这些措施有力地遏制了中原地区环境恶化的势头,并经过长期努力,逐渐使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至春秋时期.不仅生态环境恢复得较好,而且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赞笑自然已相当深人人心,能否很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那些管理无方、盲目掠夺终而导致“童山竭泽”的官吏被斥为“智不足”者[[21试想,只为眼前蝇头小利而丧失长远之根本利益,不谓压又谓何?.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cal。由此可见当时环境保护意识之强烈.并且自觉保护自然资源在当时已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价值取向,被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据《国语》记吸:.宜公不顾时令,任人张网捕鱼,大夫里革采取断然措施.毁掉鱼网等劳作工具以制止破坏性行为(“断其罟而弃之”)并对国君管理不力提出尖锐批评:.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署.贪无艺也.m.]这里不仅有保护生态之意义,而且已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洞悉:只有捕劳以时.才能“不可胜用也: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在传统环保文化的形响下,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进一步升华和丰富了关于生态伦理的认识.他不仅看到了自然万物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而且还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视为相互依存的道德关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仁爱之学出发,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对自然万物施以爱心,按自然规律取与予。这已清晰流露出其生态伦理之思想精华.他还企图通过唤醒人们的爱心,启迪人们的智慧.来处理好人与自然之关系,以保证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人类社会水续发展。这在当时是极其可贵的.

由上述可知.所谓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是指孔子在继承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从社会现实出发,站在伦理的高度来审视自然万物,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之关系,在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卓然之智慧。

二、孔子“生态伦理智慧”的基本内容

孔子以教厚仁爱之心.胸盛万物之襟.创立博大而精深的儒学理论体系。儒学以.仁”为核心,以“爱.为轴线,辐射开来,成为一个开放的,涉及社会、家庭、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的理论体系。由爱人,至于爱物、爱环境、爱自然是孔子的一大贡献。此前也有类似思想,但多为零散的、从工具理性出发的、实用性的观点和见解。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扭就是由爱人及于爱物所产生的思想火花.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关于此方面的直接言论不甚丰满,但是,我们只要深人进去.还是不难发现其宝贵议论和深邃见解的。

1.肯定大自然。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经验积累的程度和认识水平的深度有限,面对广袤无垠的大自然,只有畏惧和依从.充满神秘和敬畏。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之间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大自然的神秘色彩有所弱化.春秋晚期,孔子则明确提出自然界与人的存在一样,是客观的、实在的.是以实然的方式位格于宇宙之间,并无神秘性可言.正所谓“天地位焉.万物育焉.is]。天地各有其位,各司其职,不会相互讨扰,水则归之于水,山则归之于山。日月阴晴,星转斗移,春花秋实,夏雨冬雪,都有其自身秩序.自身规律。“四时行焉,万物生焉;[q。在他看来,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也具有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因此,它们的存在和个性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对于在思想领域打破神秘主义侄桔,破除迷信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对后人正确认识自然、开发自然、和谐自然、利用自然都起到了理论奠基的作用。并向后人昭示出:既然大自然是客观的存在一不必去迷信它.二必须承认并尊重它。

2.依赖大自然。基于对大自然客观性、规律性的认识,孔子提出,人类要想发展、壮大自己,就必须与休养生息于其间的大自然和谐共处,人们只有依赖于自然,从大自然那里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种族才能得以延续.天地山川、日月星辰无不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孔子看来,天地之道在于按其自有规律运行不息.化育万物.“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侧.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

焉“7这里以天、地、山、水之论,由微至著,积小至大,化育万物.天不过是一点点光亮所积,但是说到无穷大的天体,则日、月、星辰皆悬于其上,万物无不被它所覆盖。地,不过是一撮土所积.但是说到那广袤的大地.则承载华岳而不觉其重,容纳河海亦无所漏,万物皆能载得住.山,不过是由拳头般的石块所积,但及至广大之山,则生育草木.栖息禽兽金银煤

铁等宝物蕴藏其间。水不过是一勺勺所积.及至深广无侧时.则鼋t蛟龙鱼繁等都生长繁育于其中,孕育出无穷的财富.天地山水汇成广袤富饶的宇宙.养育着人类,世代相继,人们又怎能脱离大自然呢?马克思主义认为: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将人与自然分割开来,更不能使二者对立起来.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其二.人离开自然便不能生存下去,更甭说有所发展了.而历史事实也一再证明.人类只有依赖于自然才能够生生不息,“禹、稷躬稼而有天下.[a7.能够理性地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之间这种依赖关系.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3.赞美大自然。由于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休养生息之场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当然应该歌顶其“美德”赞美其功用.在孔子生活的年代,较之x商时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人们的生活经过周之数百年的努力,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故欣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远非只是统治者的专利,一般老百姓仅从生存的角度看,还是有可能去欣赏大自然的。孔子就非常钦羡大自然的造化给人们所带来的享受—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m.i.多么美妙的一幅春游图啊,读之尚且赏心悦目,何况亲临其境,亲游其历,该是多么地惬意!将自己的志愿、理想、追求,都注人于对这融触春风、洋洋春水、煦煦春日的感喟之中。视大自然为一种优美的人生境界,表明孔子对山川草木有着农业民族特有的天然亲近和喜爱之情。这种物我合一、天地人合一的思想集中地体现为“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num。天地人三位一体,只能和谐共处,否则.将是互相交征残杀,徒伤无益。这种“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伦理智慧给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益可鉴之路.

4.爱护大自然。既然大自然是客观固有而非人为的结果,当然就应当承认它,肯定它;既然大自然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当然就要爱护它、保护它。如前所述,周代时人们已初步认识到自然环境之与人的相互依赖关系,并着手实施了初步的环保措施。只是到了春秋时期.由于新兴地主阶级的.起.各个部族诸侯之间的争战杀伐,无休止地开荒辟壤,生态恶化已见端倪,并愈演愈烈。这时对大自然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孔子从仁学出发.本着惜生、,生的原则,主张对自然界及其自然界之物施以爱心,呼吁取之以时、取予有度,并能带头落实自己的主张.“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uu.在孔子看来,保护小鱼和巢中之鸟.既是仁爱精神的体现.也是热爱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手段。不只是表现了孔子仁及鸟兽的博大胸怀.更体现了他那则法天地的精神.表现了他那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淳厚底蕴.事实也已经证明,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应该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值得珍视的一大瑰宝.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西方文明突出的是“人类中心主义,,把人视作宇宙中最神圣者.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万物,仿佛整个宇宙都可任由人类宰创。这种文化心理一方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尸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复杂的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最终发展到为满足私欲而发动战争,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导致全球性的人际危机、资耳危机、环境危机.反观中国传统文化.视天、地、人为和谐一休,共处共生共荣,至今仍是值得深人探究和认真汲取的。孔子认为,从大自然中获取人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合乎“道”和“义”的,但应有度有节.所谓“节”就是取予以时,按自然界固有规律办事.“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gx7孔子对待生物的态度已经融人浓浓的道德情感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悉,表现出了他那博大的仁爱脚怀和极致般的生态伦理智慧.

5.则法自然。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按其固有规律来运行,年有四季,月具圆缺,春花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达到天、地、人的和谐共处.除了人们必须主动地积极地认识自然规律以外.还必须按照(或日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虽然受时代和文化的局限.孔子关于规律以及如何循律面动没有形成象伦理道德那样丰满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一些零散的些许言论,但透过他的所言之字里行间、所行之举手投足,还是可以清晰地窥视出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关于农业生产.孔子坚决主张上下一致,勿违农时,适时而作.在孔子那里.客观规律的作用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捕猎、农耕、园艺等等皆然.当樊迟向他请教“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一’rpsl“稼”与“w都有技术问题.即规律性问题.“老农“老圃”热能生巧,深知此道.当然就是指知律依律了.象“使民以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启蛰不杀”“方长不折”等无不体现出孔子那超人的.智和和谐生态、以利万物的胸襟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孔子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提出和倡导则法自然,而是在道德的层面、审美的高度来评价对自然规律之遵循的。“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gel.这里的.天”并非指神秘之“天,、上帝之“天”,而是指客观之“天”、自然之“天”规律之“天“.“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w。尧、舜皆为圣人。既为圣人必有大德于民、于天下,故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依自然规律而“为”.而非违背规律而“强为.“乱为“这一点从禹疏而治水成功的故事中便可见其端底.在孔子那里,则法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更具有价值理性意义.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相安相依,子子孙孙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蓝天白云.清风细水.粮丰物茂。真可谓其乐者触融也.这种超然于物外,着眼于“远虑”的大智大旅.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一枚璀灿的明珠.至今仍在熠熠生辉.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真可谓“上律天时.下袭水土”c}e1若能依此而行.则人类社会必能迎来新的曙光.

在孔子看来.尧和舜的伟大就在于他们不将主观意愿强加于自然,而象天地那样“无为而治,,所以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m._。后来思想家们的“能象天地是谓人”de〕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wi等思想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孔子的上述思想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人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大自然为人格化的大自然,人与大自然同一节律,具有了大自然“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万虑万能的效应。人类的历史总是以有生命的人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人的生命存在,又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一个重要条件。

三、孔子生态伦理智慧的现实意义

凡人皆需与自然共处.古今中外.贤与愚者皆然。在孔子那里,由天、地、人相协调发展所构成的理想状态,成为后人(特别是中国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从修身、立命到治国为政.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充满智慧和富有启迪意义的。

首先,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道德关系,其间的确存在着价值选择的问题。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存在着的各个物种之间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某类更高明一些、更神圣一些,人类只不过是自然存在大家族中的普通一员.过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于是就骄傲了起来.仿佛人类可以主宰一切,握有对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生杀予夺之大权。为满足自身的欲望,无视或扼杀自然界中其他物种.导致物种快速灭绝,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被无情打破。最终人类在不得不喝下自酸的苦酒后,才明白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极端重要:自然界中每一物种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既是自身的存在,也是其他物种存在的需要.生物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才能共生互利.这种彼此相协调、相依存的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任何某一物种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人类自觉矫正认识.主动采取措施,充分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要求人类自觉地以道德的视觉审视自然界.确立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大生命观.积极主动地为保证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而努力.

其次,正确认识自我.甄别技术进步的善恶。恶化的环境已经向人们昭示:现代工业文明具有善恶二重性。现代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的确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我们能否认为凡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必定给人类带来繁荣、幸福和欢乐呢?凡是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科学技术就一定是“善”呢?当然不是!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肉体与精神和谐的关系来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魅力.如果忘记科技实践活动应该具备天、地、人生态伦理意义时.科学技术的功能就会被自私、狭隘、短见、孤立的功利所扭曲,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失谐,人与人失调,人自身肉体与灵魂的分离,出现“他人是自己生存的狼”、富人抢穷人的饭碗、成人掠夺孩意的财富、祖代断子孙的生路等等人类所恐惧的局面。而这些可恶可僧又可怖的结果的出现.其根源就在于人类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丢失了伦理约束,由一个伦理的社会的人堕落成为一个纯自然状态下的人.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启迪人们只有保持.可与天地参”的祟高道德境界,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所面临的二难选择.我们要发展,因为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气但发展就必定要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面对有限的资源.我们应当在重视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无权忽视他人的生存和利益.更无权提前预支子孙后代的基本生存资料。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握适当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要充分珍惜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杜绝浪费,避免污染环境.充分开发可再生资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

爱护水资源反思篇2

全国每年用于造纸的木材数量庞大。一页纸就是一页金,举手投足间珍惜一张纸,就等于造林一片。同学们,透过一张张洁白的纸,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行为:你是否远离了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木筷?你是否用纸的背面写过字?你是否用旧挂历纸包过书皮?你是否用电子贺卡代替了传统的纸质贺卡?你是否把废纸与垃圾分开处理?你的口袋里装的是手帕还是面巾纸?

同学们,加入到“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吧!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可能就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我们少年儿童要爱护每一片绿叶、每一棵小草。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绿化校园,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青春。因此,让我们作为绿色环境的守护者,郑重向全体少先队员们发起倡议:

一、珍惜纸张就是在珍惜我们的森林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所以,不要随便扔掉一张纸,充分利用每一张纸。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节纸意识,保护环境。

二、是尽可能正、反两面使用纸。在练习时,质量比较好的纸提倡双面使用,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做草稿纸、便条纸、或自制笔记本使用;过期的挂历还可以包书皮。

三、是回收废纸。我们可以把家里或办公室的废纸与其他垃圾分开,积攒多了就可送去回收了。我国由于没有足够的林木资源来造纸,需要大量的废纸来做造纸的原料。

四、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学习环保的知识,树立环保的意识,了解并自觉维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

五、保护资源,节约水电;提倡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废物利用,保护再生资源。购买商品要选购“绿色包装”物品,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包装过度商品和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纸木制品。

爱护水资源反思篇3

一、通过情境导入呼唤感恩之心

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新课导入、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呼唤学生的感恩之心。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同学们,当你漫步在幽静清雅的树林中时,你是否想过正是这些绿树花草为我们吸收二氧化碳,吸纳灰尘,制造出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氧气,给我们创造了清新的空气呢?当你尽情享受着碗盘中的佳肴美味时,你是否意识到这些滋育我们生命的物产,都是来源于伟大无私的土地呢?当你陶醉于山川大海的美丽博大时,你是否感悟出大自然这个造物主鬼斧神工般的强大创造力?而当你明白这一切以后,你是否在心中默然产生过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告诉你,这就是一个人本来就应该有的“感恩”,是对大自然的感恩!

我国仅用占全国面积10%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1/5的人口,我们应该感恩土地赐予我们衣食!我们不应该乱占耕地,让疯狂扩张的楼阁亭台剥夺了我们生产粮食的土地。我们记住3月22日世界水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两组数字上,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它们,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这是对大自然感恩的最好理解和行动!

再如,在学习《疆域》一课时,我这样设计了导入新课环节:我们祖国的面积与整个欧洲的大小相差不多,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三位。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促成了我国在明朝时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我国南北距离长达5500多千米,这相当于5条青藏铁路长度的总和。在世界的东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对世界影响深远。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就会比较直观形象地感受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自然就会建立感恩之情,感恩祖国母亲,在心中产生对祖国的敬爱之情、爱国之情。

二、通过问题反思警醒感恩之心

地理教学中有一些或者正面或者反面的问题总能引起学生的深思,反思人类自身,从而有所警醒。例如,在学习《人口与人种》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人口总数为69.09亿,全世界人口总数还以每年8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然后反思因人口增长引发的交通堵塞、住房紧张、就业因难、饥饿贫困等问题,反思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让学生明白,是大自然在无私地供养着这些生命,如果我们都能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自然,时刻注意人类自己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使人类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如,在学习《土地资源》一课时,教材以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为重心,通过图3.7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图3.8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等图表和文字,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并引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教材中又特别在71页中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教材指出:“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通过“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水土的恕吼、土地的辛酸”4幅漫画来反映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现状:因为快速扩张城市用地,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因为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由于工业污水的不当排放,导致土地污染严重。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从而让学生明确在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无限制、不加保护地对土地资源进行索取和破坏,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树立科学发展观。

三、通过拓展延伸唤发感恩之心

我们的生命因为有了大自然的创造与恩赐,才能生生不息,我们的生活才能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内心知恩,感恩自然,感恩它的伟大与无私。例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课时,我引申出以下内容:在茫茫太阳系的行星中,唯独第三颗行星“地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生命,而其他行星并不像地球那样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亿5千万公里)适中,它们不具备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没有“大气圈、液态水、氧气”这三个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所以,不适合人类生存,或者说不能孕育生命。所以,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难道不值得我们用心去感恩吗?

爱护水资源反思篇4

1、青山绿水蓝天共创美好人间

2、除了足迹、什么也不留;除了摄影、什么也不取

3、心系人类命运营造生命绿洲——中国环保

4、自然的绿色永远的选择

5、共植万顷绿地同撑一片蓝天

6、保护环境造福后代

7、环保还宝让我们的世界更好

8、环境是生存之本

9、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10、同在蓝天下共爱一个家

11、作环保模范扬环保美德

12、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绿色文明家园

13、保护环境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14、文明村村村迈大步环保户户户奔小康

15、人人爱心献环保明天生活更美好

16、净化环境治污染保护生态讲文明

17、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18、草木皆有生命爱护方显真情

19、争做环保使者共创绿色文明

20、让大气清新、让天空蔚蓝、让河山碧绿

21、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倡导全球绿色文明

22、青山助人寿碧水悦人情

23、家事国事天下事环境保护是大事

24、保护环境利国利民

25、环境人人护子孙代代福

26、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7、一人一年一棵树绿山绿水绿山河

28、让地球远离污染让绿色走进家园

29、拒食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30、植树造林子孙富插青播绿华夏春

31、开拓文明事业树立环境意识

32、树立节水意识反对浪费水源

33、积攒绿色储蓄生命

34、百花竞艳百姓乐万木争春万年安

35、绿色与生命时时相伴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

36、风调雨顺始自环境保护人寿年丰源于生态平衡

37、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38、拥有绿色人类将不会失去梦想

39、保护人类环境延续地球生命

40、关爱人类环境倡导绿色文明

41、处处鸟语花香生活充满阳光

42、取之思尽、用之思绝”请珍惜我们有限的资源

43、有了健康的地球才有幸福的明天

44、绿化美化净化靠你靠我靠他

45、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46、爱护碧水蓝天拥抱美好明天

47、地球我的家环境靠大家

48、环保人类共同的大业

49、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50、巍巍中华环保行人人奉献巨龙腾

51、地球我的家环保靠大家

52、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有了碧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

53、绿化祖国山青水碧千秋美平衡生态人杰地灵万里春

54、以法保护自然环境以德创建社会文明

55、保护碧水蓝天营造绿色家园

56、得到的不是永恒的拥有失去的将永不会再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7、保护环境谁受益造福子孙我为先人人自律

58、蓝天碧海热情的心环境保护高尚的人

59、点点滴滴环保情殷殷切切强国心

60、追求环保是你我的心愿参与环保是你我的责任

61、崇尚绿色消费打造精彩生活

62、地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63、用我们的双手栽下漫天的绿色用我们的心灵守望五彩的家园

64、同建绿色温馨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天

65、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平衡

66、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个个争当绿色天使

67、清新氧气源于绿色健康生命源于自然

68、大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全民环保素质

69、倡环境保护之风走持续发展之路

70、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

71、生态不平衡人类不安宁

72、企业求发展环保须先行

73、美丽的心灵需要塑造优美的环境需要保护

74、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建设文明小康城区

75、珍惜水土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76、保护人类环境营造绿色家园

7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心共创美好家园

79、人人保护环境家家幸福康宁

80、地球共同的家园环保人类的责任

81、用汗水美化青山用爱心缔造家园

82、人类要生存,环境要保护

83、拯救地球刻不容缓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共建家园任重道远

84、为大地添一抹绿意为世界增一份生机

85、环保靠大家关系你我他

86、成就绿色成就未来

87、金钱是一时的利益环境是永恒的资本

88、开发与环保同步生产与治污并举

89、重视生态功在千秋保护环境造福万代

90、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91、保护环境是责任爱护环境是美德

92、环境与人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93、手拉手办绿色奥运心连心迎五洲健儿

94、树成荫草成被花吐艳驻四季皆春山变绿水变清鸟歌唱迎八方清风

95、美好的生活从环保开始

96、少一个烟囱多一片蓝天

97、人人播撒绿色爱处处享受环境美

98、还地球一片净土蓝天让人类永远幸福美满

99、绿色是生命之源绿色是人类之根

100、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

101、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102、提倡绿色生活实施清洁生产

103、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104、积德行善造福后代百年大计环保第一

105、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106、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环保碧水来

107、绿色世界你我共创清新气息大家共享

108、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伐木后人遭殃

109、保环境爱家园健康生活每一天

110、保护环境抗击非典

111、善待自然千秋业平衡生态万代功

112、固土防沙草木当家

113、百业要兴环保先行

114、失去生态平衡人类寸步难行

115、天蓝水清地绿居佳

116、举手作环保,世界更美好

117、塑料包装用一次白色污染害几世

118、合理使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119、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

120、与生命相约与环保局同行

121、发展以市场为本生存以环保为先

12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共有家园

123、呼唤公民环保意识建立绿色生活方式

124、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25、环境与生命共存环保与健康同在

126、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

127、人人参与环保共创绿色世纪

128、祸从污染起福自环保来

129、当环保卫士做时代公民

130、珍爱生命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131、同心关爱自然容颜携手描绘美好河山

132、还天地之本原传人类之文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133、保护生态环境共健美好家园

134、同处蓝天下共栖地球上——让我们的世界更好

135、改善生态环境营造绿色家园

136、发展以市场为本生产以环保为先

137、保护母亲河关爱生命源

138、我环保我自豪()

139、环保与生活相融环保与时代同行

140、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爱护水资源反思篇5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伦理;儒学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或环境哲学,其主要内容是肯定自然界和一切生命皆具有内在价值,人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不再是自然伦理的中心,应把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并承担道德人的责任;人与自然应协同发展。它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最终达到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这是一个与中国古代自然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对此均有论述。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中,着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符合现代生态伦理的思想正在成为中国生态伦理研究的一大特色,人们在理论倾向上更多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的一致性。的确,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相一致的思想成分,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一种完全契合的关系,还存在着相矛盾、相冲突的地方。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从根本上讲与道家是一致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肯定人道本于天道,“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在此基础上,儒家提出了丰富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

(一)兼爱万物。尊重自然

儒家认为“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爱惜它物之生命,也就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人要博爱生灵,兼利宇宙品物。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就把“生生”(尊重生命、长养生命)作为人之“大德”,“天地之大德日生”。随后的儒家哲人也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转而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以情度情,以类度类,进而效法大自然的厚德载物,博大无私。

苟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主张对自然万物博施以“仁”。汉朝的董仲舒则更明确地主张把儒家的“仁”从“爱人”向爱物扩展:“质于爱民,以下至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宋代张载进一步将仁爱原则推广到包括非生命物质,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外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爱必泛爱,成不独成。要真正的爱人,就必然要爱物。

儒家的这种“生生”、“利物”、“泛爱万物”的思想,类似于当代生态伦理观所主张的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对人扩展到对一切自然生命的思想,但两者也有着本质区别。现代生态伦理学认为物与人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平等的道德权利,应该受到同样的道德关怀;儒家强调爱有差等,推己及人,由人而及物,以层层向外推扩。这里儒家的人与物虽为一体,但这一体中各部分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万物享受的爱的关怀也截然有别,有厚有薄的。对此,明代的王阳明从“大人与物同体”的角度,作出了独特的论证。他认为,在利益分化发生矛盾时,家庭血亲处于中心、优先的地位,先爱至亲、家庭,再爱路人,最后是禽兽、草木,层层向外辐射。爱护草木,是为了使禽兽有足够的饲料,而爱护禽兽则是为了养亲祭礼,所以爱护草木禽兽是围绕自身家庭这个中心运转的。王阳明还认为,如果接受上述这种观点,那实际上就是接受了以人为中心,包含义、礼、智、信的整个封建道德准则体系,使五常之德适用于整个自然界。显然,儒家的爱物是有差异性的,强调的是要人们去爱惜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而“爱物”的终极原因是使人生活得幸福,爱物就是爱人类自己。

(二)以时禁发,以时养发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庄稼收成的丰歉关系着历代王朝的兴衰和百姓之生计。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再生产能力,不能不成为历代君王与百姓的大事。儒家正是依据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从利国富民,保汪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持续性发展出发,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顺应事物的繁育生长规律,“以时禁发”,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山林泽的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以时禁发”的原则。他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要求山林与水泽要按时封禁与开放,老百姓在开放时间内去采集捕猎可免征税赋。

孟子、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管子的“以时禁发”思想。孟子主张对生物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时也。”“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苟子则使管仲生态伦理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早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食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苟子的这些保护主张,是作为圣王安国治邦之策提出来的,并建议有德之君将保护生物资源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

(三)取时有节,物尽其用

儒家注重经世治国,他们所倡导的“礼仪”政治是一种有节制的政治,要求统治者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把节约人、财、物上升到国策的高度。孔子主张“政在节财”。唐代名相陆贽亦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长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立程,量人为出。”儒家“政在节财”的主张,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它客观上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从而避免了对自然的掠夺和资源的浪费。

儒家所提出的节约的主张,一开始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的,儒家从天地自然万物所具有的再生性与有限性规律得出了人事行为要有“节”的结论。“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同时,儒家把节制的要求延伸到自然资源的取用,形成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爱物”原则。儒家历代把“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大网捕鱼、不射夜宿之鸟)自觉地体现在行动上。《吕氏春秋》认为破坏大自然是一种不祥的举动,它必将召来灾祸,使那些象征吉祥的动物都销声匿迹。“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涸渔,则龟龙不往。”同时只有爱护、珍惜大自然,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地使用,不能使物种灭绝,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正如朱熹所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儒家要求人们珍惜自然提供的生活之源。儒家认为,只有统治者谨慎地对待自身的物质利益,注意节约,鼓励生产,不断地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使天下的财富丰裕,国泰民安。“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对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天所藏之,是知国之极也。”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物质财富相对匮乏,人们为了很好地生活下去,就不得不实行节俭,所以也就比较容易做到物尽其用。现代社会虽然拥有很高的资源利用技术,但并非一切资源都已得到再利用,而且再利用的费用也相当高。所以,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仍然是现代社会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一项合理而有效的对策。

二、传统文化中的反生态伦理思想

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被纳入到主客二分的框架中加以研究,但是在天、地、人三才构成的系统中,人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如同天、地、人虽然可组成一个“家庭”,但人是“主人”,天、地则是吾家之旧物。

它们虽然也时常得到主人的呵护,但那是由于它们是“主人”的所有物,三者之间的亲密无间并不意味着自然之天、地的独立性或内在性已经为人所尊重、认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中仍然弥散着浓厚的反生态伦理的思想要素,二者存在着相冲突的地方。

(一)自然规律伦理化

传统文化中,天道则常常要服从于人伦之理,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将自然规律伦理化的思想倾向。对自然规律的探究、对自然现象的揭示常常成为推导宗法伦理道德价值的一个逻辑环节,自然的神圣性常常成为论证宗法伦理道德神圣性的铺垫或衬托。如自然界的灾异现象常被用作人事善恶的评价依据,阴阳大化之道、五行生克之序也被作为论证人世伦常的材料。董仲舒就借助了“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逻辑环节,来神化儒家伦理道德。这在表面上看来,似乎“天”的神圣性是至关重要的,好像没有“天”的神圣性就无法体现出儒家伦理秩序的神圣性,但实际上,“天”的神圣性在这里只是体现人的神圣性工具或手段。正如李泽厚所指出的:“董仲舒搞这一套,主要是为了以宇宙系统确立君主专制权力和社会的统治秩序。”宋明理学的产生,旨在建构儒家道德本体论,即为儒家道德确立终极的价值根据,“心”或“理”的形上意义同样要借助于天、地、人的统一来确立,但是这样确立起来的具有至高道德价值的“心”或“理”,反过来又形成了对整个自然界甚至整个宇宙的统摄、包容之势:“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该无载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思想倾向,张岱年先生明确指出:“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得将其强加于自然界,汉宋儒家讲天人合一,其肯定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有正确的一面;而将道德原则看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就完全错误了。对此问题,应作具体分析。”

(二)重德性,轻技艺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宗法伦理道德精神的高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利用自然,也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矛盾或张力。具体说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常常受到宗法伦理观的抨击或限制。孔子曾将要求“学稼”的樊迟斥为“小人”,将各种生产或手工技艺看成小器、“末业”,将从事宇宙探询或天文历算研究的看成只是史官或阴阳家所做的事情,从而开启了儒家重德性、轻自然、斥技艺、贬功利的思想。这种观点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断得到加固而成了一个庞大的人文价值传统,在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这种鄙薄探询自然、技艺的传统使得古代众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受到了“于国事无补”或“玩物丧志”等诸般嘲弄,并导致长期以来中国的自然科学总是停留在一种直观、经验的水平上。

(三)重主体。轻客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所构架的天、地、人的思维系统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高扬实际上也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一种“重生”意识,即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而这与宗法社会促进生命生生不息的伦理要求是完全契合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中还包含着这样一种内涵,天地万物都统一于人的生命存在中,都可以成为保持生命、延续生命的手段和材料,这实际上就把人的生命的存在看成是最终的目的,而自然的目的性则常被忽视,或所强调的仍然是其工具价值。因此,从这一点上看,尽管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主客二分”在致思路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忽视自然必然性这点上,二者完全可以殊途同归。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自然物作为体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手段,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以饮食为例,在西周时就形成了“重食”的氛围,周朝为此设立了专门的“食医”,位于各种医师之首,其主要职责是掌握饮食的搭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注意从人与自然相合的基点来决定饮食上的选量与选味,这其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但也有不少糟粕性的东西。在历史上有不少人把追求奢华的生活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一个标志,把占有和消费自然珍稀之物作为个人身份的体现,豪门贵族常以奢侈为荣,竟事侈糜,饮宴常是“食前方丈”,“穷水陆之珍”。他们崇尚口腹之欲,广市齐珍异好,对难得之物嗜食尤甚。隋唐之际,捕食麇鹿、野象之风尤盛,以鹿、象制作的菜肴很多,有用鹿舌制作的名菜日“生平炙”,也有用象鼻制作的特色食品“象鼻炙”。总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许多教训,“滥捕野生动物就是深刻的教训之一。这一教训,在当时并看不清楚。因为野麋鹿等生动物还相当多,鹿肉等又为人们所喜爱,只是到了后世,当麋鹿等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成为珍奇稀有动物时,才会感到教训深刻,这对于今天来说亦应引以为鉴”。

三、评析

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里呈现出不同的伦理思想,但其本身又存在着积极与消极的两面作用,既能够促进生态伦理的发展,又成为人类沉重的枷锁,阻碍了生态伦理的发展。所以,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

爱护水资源反思篇6

[关键词]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评析

[作者简介]王宝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硕士生导师,陕西西安710055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16―03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与规范是保证和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重新认识这些原则与规范,并转化为现代环境的保护原则和规范,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己成物”原则

天人兼顾,“成己成物”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环境伦理原则,也是儒家一贯坚持的处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这里所说的“成己”主要是指成就自己的道德境界和人格理想;“成物”是人在道德上、精神上“成己”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成物,就意味着人没有道德素质。在儒家学者看来,“成己成物”也就是“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和“使万物遂其生”的过程,换一句话说,使万物“遂其生,尽其性”就是“成物”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这里,“遂”有顺遂、因循、放任等含义。“使万物各遂其生”,用现代的话语说,就是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命,放任它们自然成长、发育、繁衍。“各尽其性”就是让一切自然存在物都完全成就它们的自然天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自然功能。古人认为这是维护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原则,也是对“爱物”道德的主要体现。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的资源开发原则。荀子所说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就是不能人为地使动物和植物在幼小时就夭折,不能断绝动植物生长的自然过程和繁衍后代。荀子认为这是保证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的根本条件。宋代王昭禹也明确提出“遂其生,尽其性”的观点,并且把“遂其生”,尽其性”提高到人类处理与万物关系的“道”,即法则的高度,认为人类不仅应当使万物“遂其生”,而且应当“尽其性”。“尽物之性”是《中庸》的作者较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圣人尽己之性,可以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可以尽物之性;因此,圣人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朱熹诠释说:万物之性命“一个原头,圣人所以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由其同一原故也,若非同此一原,则人自人之性,物自物之性,如何尽得”。显然,他认为,人性与物性同本、同源,具有同一性,这是“尽物之性”的前提。朱熹还解释说:“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处之无不当也。”也就是说,穷尽万物之理,恰当地处理与人、与物的关系,就是尽人、物之性。儒家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实质就是人、我兼顾,人、物兼顾,“成己成物”。儒家提倡的“成己成物”,使万物“遂其生,尽其性”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启迪作用。人类不可能脱离地球生态环境的食物链环,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要改造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界不仅不会自发地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在许多时候往往作为一种有无穷威力的完全异己力量与人类相对立,如地震、海啸、干旱、洪水等等。因此,在人与自然界的道德问题上,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人类贪婪的攫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是不道德的,但完全禁止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完全否定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合理性,使人类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也是不道德的。儒家提倡的天人兼顾,“成己成物”思想,倒不失为一种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共生双赢的智慧选择。

二、万物平等原则

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坚持所有生命出自一源,万物生于同根。无论是道家、儒家、道教、还是“元气”论者、“气一元论”者都认为世界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因此,主张尊重生命、爱护生命。除了儒家主张有差等的道德关怀外,道家、道教和佛教都主张万物平等原则。

在道家看来,“道”乃“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天地万物都不过是“道”之子。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是“道”之子之间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因此,庄子在《庄子・秋水》中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认为,人之所以贵己而贱物,就因为他仅仅站在人的立场,而没有达到道的境界。如果达到道的境界去看待万物,则“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还认为人与万物和谐共生乃是至德之世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他说:“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在庄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类过着无欲、朴素的生活,山林、湖泊还未被人开发,动植物自由生长,人与鸟兽杂居,互不伤害、友好相处,根本没有人与物的区分。万物平等是道家的一贯思想。道教对万物平等思想作出新的贡献,提出了“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命题,以一切存在物都具有“道性”的理论假设,阐述物种平等观念。

佛教也主张万物平等原则,佛教认为佛性存在于一切生命之中,一切众生都具有相同的佛性,主张众生平等。禅宗不仅肯定人和动物具有佛性和价值,而且肯定一切生物如草木等低级生命也有佛性和价值,因而明确要求人类要像爱护动物一样爱护植物。天台宗则认为天地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具有佛性,甚至连尘土、石头等都是佛性的体现,都具有平等的价值,因而主张众生平等,生命平等,万物平等,要求人们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平等地尊重所有的事物。主张物种平等,反对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是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特点;道家、道教、佛教的万物平等、众生平等思想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思想有相似之处。

三、泛爱原则

“泛爱”的概念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主张的“泛爱众”,是指广泛地爱一切人,从而使“仁者爱人”具有普遍意义。尽管孔子这里所说的“泛爱”的对象主要是人,但开了一个好头,为后世儒家学者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儒家学者明确提出“泛爱一切”观点的是唐代孔颖达和韩愈。孔颖达提出“泛爱一切,是容众方”的思想。最能体现“泛爱一切”的是“仁及草木”的传统,“仁及草木”的传统美德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譬如西周的历史文献《诗经》和《周易》中就有“仁及草木”的思想。“仁及草木”的传统美德后来被孟子发展为“仁民爱物”,从理论上把儒家的仁爱关怀扩大到禽兽、草木。到唐代,韩愈在《原道》中又提

出了“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对爱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博爱是对儒家的“仁民爱物”的扩展。宋代周敦颐“窗前草不除”,把“泛爱”思想发展为对一切生命存在物的道德关怀。张载不仅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著名思想,而且一反儒家的一贯态度,主张“兼爱”,他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也就是说,天地万物的本性来自共同的本源,而非我一人所独有,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顺应自然的本性,以尽其责,人若要自己生存,必须让万物生存,人若要爱自己,必须兼爱他物,人若要成就自己,必须同时成就万物发。“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的思想相当深刻,爱己必爱人、爱物,成己必成人、成物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程、朱等理学家虽然也主张“亲亲、仁民、爱物”的传统思想,程颐还提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的观点,但他们非议韩愈的“博爱”思想,反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儒家有差等的爱,对“泛爱”思想没有大的发展;而王阳明则把“仁”扩大到“瓦石”,把“瓦石”也纳人道德关怀的范围,发展了“仁及草木”的思想境界。古人认为“泛爱”不只是有益于物,而且有益于人的道德修养,有益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孟子开始,古人一直把对动物有“不忍之心”,关爱动植物看作是“养仁之术”。

“仁及草木”的“泛爱”传统美德对一些王朝制定环境保护法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宋徽宗就深受其影响,他在大观元年(1107年)下诏说:“先王之政,人及草木、禽兽,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宜今有司立法禁之。”可见,“仁及草木”的“泛爱”传统,对古代环保法律的制定和动植物的保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实习工作总结范文集锦(整理5篇)

    - 阅0

    实习工作总结篇1人生总有许多的第一次,而初为人师,对于师范生的我而言却是件极具挑战、颇具诱惑的事情。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和学校,开始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期间的点点.....

    开学教师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开学教师的工作总结篇1“新学期、新目标、新起点、新气象。”新的开始,新的梦想,带着对新征途的憧憬,带着新学期的梦想,我校全体教职员工于8月23日全部返校,认真投入到新学期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