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6篇)

来源:整理

生命教育篇1

(一)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体育教育的生命文化还是需要不断充实的,然而,目前普遍大多数的体育教育部门,对于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文化认识还是比较滞后的,这就致使体育教育生命化的弊端出现,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还阻碍体育的教育,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大部分的体育教育都是在锻炼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实施生命化,也就说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只知道一味的进行单一的体育教育。然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那么就要改善这一对体育教育生命化认识的误区,也就是所说的将体育教育生命化彻底的贯彻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善的进行体育教育的生命化,并且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减少对体育教育生命化的误区。

(二)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影响

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文化意识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说要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文化意识。与上述的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方法不同,前者是从精神上提升体育生命化的文化意识的作用以及积极意义,而后者则是从实际入手,利用学校中的大学体育优势,深入到体育教育体育知识以及锻炼身体的设计内容。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实施永远没有理论来的快。因为体育教育的人员并没有统一性和规范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去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意识是非常的困难的,对于这种情况,那么解决的方法就只有建立一套完善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体系,因为要想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作用,那么首先就确认一套相对来说较为规范的体育教育生命化体系,此外还要加强体育教育生命化体系的管理,从而体育教育生命化在锻炼的时候能够有节制的去进行休息,以体现出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意义。从而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文化意识。

(三)利用优秀的体育人员去更好的实施生命化教育

在确定了体育教育生命化文化体系之后,就可以让优秀体育人才去体育教育体系中去普及生命化体育教育,传授锻炼身体的方式,这样的做法就是可以有效的帮助受教育人员提升其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此外降低受教育人员身体上的荷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这样的体育教育生命化组织,可以适用多方面性的体育教育生命化体系,因此他们在进行并没有一定的相同性,因为建立的体育教育生命化体系的时候,体育教育生命化的一些受教育人员并没有一定的组织性,此外,在实施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的同时,还要符合一些相关的教育规定。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

二、利用体育教育的优势进行生命化教育

在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利用学校体育教育优势,比如说,学校中现有的体育设施,以及学校里体育文化的人才,在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这两个因素,在对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体系建设的时候,体育教育生命化的地点健身锻炼空间也仅仅局限于某个地方,这个时候,就应该充分的发挥学校现有的体育优势,比如说学校的体育馆,这样的做法可以充分的帮助体育教育更好的实施生命化教育。然而因为我国目前关于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的规定还不是非常健全,这个时候,要想去进行更加合理化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那么就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去进行创新。就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的情况来讲,体育的教育模式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视体育生命化可以起到帮助学生们强身健体的目的。在体育教育的时候还可以尽量的将生命化融入到实际的体育教育文化当中,从而体现出体育教育的多面性,在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的体育教育文化已经体现出了多面性,体育教育的如何实施生命化教育已经日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因此,如何更好的实施体育教育人性化教育才中重中之重。要想做好体育教育人性化教育,必须要以人为中心,在进行体育锻炼之时,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从而体现出体育教育人性化的宗旨。

三、结语

生命教育篇2

一是以爱育爱,温暖滋润生命的成长。“学会感恩”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词。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呢?结合《弟子规》的内容,学校积极推行感恩教育。该教育活动分为“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祖国”、“感谢社会”五大版块。通过让学生们观看教育影片,组织专题讨论,开展社会调查,参与感恩行动,完成“情感作业”,交流感恩心得,评选“五好小公民”等多种形式,让感恩教育深入人心,唤醒人性的真情回归。学校还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品味真情。

为让学生正确对待生命成长中的烦恼,学校创办了“爱心邮局”。教师对学生在信件中倾诉的困惑及时回复,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这样形式别致、充满爱意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们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完善了人格修养,更加努力地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是赞赏激励,自律维护生命的尊严。当生命的个体受到足够的尊重,学生才能由“要我做”真正转变为“我要做”。生命的自主参与在教育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不是将行为规范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编唱“快乐成长三字歌”、“文明礼仪二十要”,将行为准则转变成贴近学生心灵的“校长寄语”,引领学生快乐前行。当学生真正精神愉悦地自治、自律时,校园是生命展翅翱翔的殿堂。

学校特别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体验,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阳光档案”,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美好生活”、“特别日子”、“挑战极限”、“警钟长鸣”、“志愿者行动”……这些图文并茂的“档案”,既让学生们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又使他们更加理性,更加阳光,更加激情满怀地迈向未来。

三是与时俱进,共享体验生命的快乐。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是不可能有快乐的,生命的成长应与时俱进。为培养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把教育的视线放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体验舞台。学校与央视少儿频道通过“友谊牵手”,成立了湖北省唯一的“中央电视台小记者站”。学校还成立了央视小记者站培训班,指导学生们以开放的视野,从生活中的情趣角度人手,编写丰富多彩的体验脚本,并利用双休日进行体验拍摄。师生们亲身体验后,亲自拍摄的《收油菜》《学插秧》《捉鱼》等二十多期节目相继在央视少儿频道“快乐体验”栏目中向全国播出,深受观众喜爱。这份丰厚的“体验套餐”,将教育的视野拉得更远。

生命教育篇3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基本都是赏识教育,然而进入大学后,人才辈出,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在校园中受到挫折也在所难免,而有些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很差,为了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很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锻炼意志、增强毅力、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高等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是重视生命本身的教育。但是,由我国的教育体制所决定,从上小学开始,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升学,所接受的也主要是应试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基本上忽视了生命教育,偏离了教育之本,这就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忽视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失,更谈不上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造成当代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1.忽视生命观的树立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对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是世界观的一种,包括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态度。从人类历史发展整体看,生命观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程度。我国当前的教育回避生死教育,不当的教育策略会妨碍大学生生命观的树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传统教育模式淡化生命教育乃至错误的生命教育观念都会对大学生的观念造成影响。2.忽视生存观的树立生存观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使大学生对自身的前途与未来感到迷茫,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生存的压力,使他们容易失去生活和奋斗的目标,从而丧失了安全感,引起失望和无助。3.存在错误的生活观近年来,我国经历了较大的社会变迁,整个社会到处充满着新信息、新科技、新观念,以及新的生活价值观。当从高中迈进大学校园,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突然进到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中去时,很多人失去了方向和目标,他们开始日渐散漫起来,对自身的生命价值认知出现了盲区。他们的生活轨迹几乎差不多,每日除了上课以外,整日沉迷于网络之中,迷失自我,挥霍自己的青春。长此以往,让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意义和价值,导致生命价值观的缺失。4.忽视生命独特观我们每个人相对于动物来说都有其独特性。人拥有大脑,大脑是人所独有的器官。每个个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独特性。大学生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从而导致忽视生命的精彩,生命存在的独特性价值,没有能够尊重和敬畏生命。

(二)造成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原因

“象牙塔”里的不珍惜自身生命和残害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让很多人质问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为什么大学生对生命如此漠视?为什么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会缺失?1.社会原因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随着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变动中陷入了迷茫和彷徨中,无法找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在这个极度追求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人们忽视了精神财富的极大提高,看到的是物质财富的极大魅力,想尽办法追求财富,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土壤中,使得有些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被扭曲了。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生命教育的缺失。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总是围绕着“升学”二字,教育把追求成绩看作是最高准则,忽视了教育之本。这种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追求,必然会造成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信念,缺乏对生命的关怀,缺乏对生命孕育过程的认识,导致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忽略[4]。2.家庭原因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得素质教育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家长在这样的教育体制影响下,天天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使家长和孩子都对分数顶礼膜拜,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忽视了关于“人”和“生命”的教育,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这也是生命教育所忽视的一个环节[5]。3.自身原因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等都很容易受到影响,并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使得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最终导致责任感缺失,酿成惨剧。

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

生命教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达到目的,它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合力开展。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呢?高校的生命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中学校应该起主导作用。

(一)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应该将生命教育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在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直接的生命知识教育,加强大学生对人生和生命的认知。由于高校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所以要将生命教育课程贯穿到其他的科目中去,例如思想品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视角来了解生命教育的内容,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无价,体验生命过程中的愉悦,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6]。在实际体验的前提下,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体谅别人,学会与他人和平共处。在进行生命正面价值和意义体验的同时,生命教育还要引导大学生体验生命负面状态,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对生活中的负面状态有个心理准备,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认识生活的美好,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寻求和实践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培养生命教育师资

由于生命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师资队伍还不够完善。要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首先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要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对教师进行培训。由颇具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来教育和感染大学生,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体验和创造幸福[7]。

(三)发挥逆境教育作用

生命教育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69-02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1]24。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无疑不能摆脱生命的“纠缠”,它是基于自然生命,在现实生命中,追求生命质量的完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成为一项直面个体生命,并以提升个体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教育在“我”和“你”的精神相遇中,唤醒生命的潜能,实现人性的复归。它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把尊重和爱贯穿其中。

一、宏观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哲学家张载说:治学的真正作用,从某一程度上可以说是变化气质。通过知识来增强个性抑或是改变个性,从而以知识启发行动,否则,个人的心智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灵性自然也得不到照明。可见“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变化气质”,而非记忆知识,也非学习某种谋生的技能,而是发展个体的生命力[2]。大学生如果能够通过教育发展个体生命,自然就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别人的生命,更会懂得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必要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

1.大学生中轻视生命的现象日益增多

池田大作说:“最崇高、最尊贵的财富,除了生命之外断无他物[3]60。由于个体生命的短暂性、有限性、独一无二性,从而体现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我们一直把这一简单的事实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点。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珍爱和尊重。一串串数字触目惊心,一起起悲剧令人痛心疾首,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扼腕叹息之余,我们不禁思考:是哪个罪魁祸首,把他们年轻的生命推向黑暗的坟墓?这样的悲剧为什么在大学生中屡屡上演,而这些思考不得不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敲响警钟。

2.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怀德海认为,教育不仅具有教会人掌握娴熟的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与“尊敬他人”的道理,并让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安顿心中不安的心灵”[4]。然而当今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却是用一种机械的、冷冰冰的、僵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控制”。它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忽视了生命的需要和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使人成为被功利所驱动的“工具”,放弃了对生命的感悟,对幸福的追求。正如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所说:“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为实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3]61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的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和谐丰满的人格教育。

3.21世纪对未来公民的素质要求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649。我国教育一直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全面教育理论,极大丰富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真正的目的是帮助生命正常发展。”[6]生命教育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以个体生命发展为基点,力求将人的个性化发展上升至社会发展的高度,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生命教育的实质精神自然就要承担起建设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引导个体生命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微观上,生命教育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一性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帮助他们理解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及其生命质量奠定基础,减少大学生践踏生命的现象;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启发生命潜能,为学生的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把握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能力。由此可见,两者的教育目标具有同一性,根据学生生命的发展需要和个体的差异性,生命教育的目标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自然目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真追求,而人的心智、道德、人格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是自然生命的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无视人的自然生命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热爱、珍惜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他们的责任,因为生命不仅是属于个体自己的,也与社会和家庭密切相关;要教导学生能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以敬畏的态度善待一切生命;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以青春和智慧去捕捉趣味。只有这样,人才会领悟生命的顽强和意义、生命的价值和生机。

2.精神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人生信仰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人需要追求人生信仰。人生信仰是一种精神上的价值追求,它要求学生学会追求自我的幸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还表现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上。一个人如果缺乏信仰,且不说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连自己是否真实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都无从谈起。因此,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信仰,不仅对其生命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会将个体生命的发展提升到较高的层次。由此可见,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社会目标,教育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实现自我,旨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和融合”,最终展现生命光芒。超越自我,就是教会个体学会超越功利和世俗,将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教育学生根据个体的需要树立人生的理想,通过协调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最终实现自我的发展;通过将自己的命运与他人及社会的命运相联系,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让他们通过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让心灵得到充实,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高层目标。

三、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

生命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努力共同完成,其中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生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作为高校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多渠道宽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加强生命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用人性化的方法来深化生命教育的程度

任何教育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需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从根本上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个体差异性,尊重其人格尊严。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从教育方法的运用上来看,一般都是统一要求,统一管理。这种教育方法很显然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生命的人本关怀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的学习和管理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教育模式却严格地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其发展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为它是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潜能以达到某种僵化抽象的道德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确实有效的开展,必须要提高其实效性,把个性化与整体性统一起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从学生个性差异性出发,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使生命潜能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自由的发展。

2.以生活化的平台来加强生命教育的力度

陶行知老师曾经说过:“是生活便是教育,是好的生活便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便是坏的教育。”[7]生活的基础是生命,生命在生活中的呈现,关注生活必然就要关爱生命。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基本上都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这些过高政治的目标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来自生活并回归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育目标不仅要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缓解学生在学校期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应该关注学生生存的状况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3.以幸福化的教育理念来加强生命的享受度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毋庸置疑的。”[8]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都应该有享受幸福和拥有幸福的权力。只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幸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会成为一种幸福化的教育。学生就会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种在感受快乐的过程、享受美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会体验幸福,提升个体生命的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完成教会学生掌握各种社会行为准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富有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真善美,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高校也义不容辞地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他们个体生命自由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肖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多维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0,(3).

[3]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4]张文.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纬度[J].教育评论,2008,(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温菊琴.走出生命误区,重视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

生命教育篇5

最近几年,我们幼儿园开始实行“读书漂流”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到不同的绘本,我们让班上的孩子都带一本绘本回来和大家一起进行漂流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除了欢愉,还会出现一些情感上变化:那就是对生命的好奇,她们会奇怪:人是从哪里来?为什么爷爷会死?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由此可见,绘本和生命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些体会: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命教育。说到生命教育,很多的教育者在各种文献中阐述过生命教育,但他们的阐述都集中在理论层面: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国外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国内外的比较,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可能途径等等。而且这些课程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涉及高等教育的不多,关于幼儿的少之又少。直到目前,我国的学校都还没有把生命教育做为一门课程来实施。而在幼儿园里,还是有部分家长对于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存在着疑问,觉得孩子还小,害怕方式的不恰当或内容的不合适反而使孩子获得对死亡的错误认识,贻误孩子。如何使生命教育真正降低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有正确地认识,使她们更好地面对生活,是实施课程过程中有课程本身和教师的方法所决定的。

之前跟朋友说起有关生命教育的话题,一直苦恼于不知如何对幼儿讲述生命教育的话题,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绘本之力》。这是一本由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松居直、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以及纪实文学家柳田邦男通过一次座谈会而整理编写的一本讲述绘本的书。书中引述多个例子来阐述如何利用绘本给幼儿讲述生命中的存在以及死亡。书不厚,我利用两天的时间就把它看完了。在此,我讶异于绘本的魔力,竟然能让孩子们在这么轻松、温情的情况下理解死亡。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作者,让我也爱上了绘本: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绘本是孩子们看的书,大人看的话应该很幼稚。看了《绘本之力》后,我才觉得大人更是应该看,特别是我们做幼儿教师的,更应该从绘本中读懂孩子的世界。绘本很简单,孩子们的世界更简单,想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最简单的方式就能和他们沟通了。

二、选择合适的绘本让幼儿走进生命教育。

说到生命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死亡,如何与孩子解释灵魂与死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般到5岁左右,大部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关于灵魂与生命的主题。很多孩子都会问到“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是回避还是直面呢?死亡对于传统社会是一种禁忌,但是,生命的本质就是有生有死,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珍爱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来解释,让孩子了解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从而抚慰孩子年幼的心灵。例如《獾的礼物》,这个绘本讲述了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班小朋友在听完这个故事后,问:

“獾去了那个隧道就不回来了吗?”

“为什么其他动物不跟着獾去隧道的那边呢?那它们就不会很难过了。”

“其实獾没有死对不对,他留着这么多礼物给它们,它肯定会再回来的。”

“老师,我的奶奶也很老很老了,他也会像獾一样去隧道的那边吗?”

……

在孩子们不断的提问、老师的回答下,孩子们渐渐对死亡有了模糊概念,但是他们不会因为死亡这个词感到伤感、害怕,而是很自然地接收了:人老了,总会死亡,还有些人,不一定是老死的,也可能是生病或者发生意外而死亡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

在我们班的阅读区,我提供了很多的绘本让孩子们阅读,而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是《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和猪奶奶说再见》。前者从儿童的视角来理解死亡,描写布鲁诺在爷爷死后,从不解、懵懂,期盼再见爷爷以及久盼不到爷爷后的气恼伤心,到最终意识到再也见不到爷爷后的失落、悲伤心情和内心中的种种疑问,表达出对死亡的思考,但最终传递出了时光可以愈合伤口并永远印刻下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的主题。后者则用充满温情的方式,描述猪奶奶充满留恋但又含蓄平静的辞世过程带给猪小姐的悲伤,以及悲伤中的克制,辞世者的克制令人感到高贵和不舍,活着的人的克制让人感到高贵和内心的强大。

有关讲述生命和死亡的绘本还有很多,例如《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奶奶的护身符》、《再见了,艾玛奶奶》、《汤姆的外公去世了》、《苏菲的杰作》、《大象的算术题》等等。

三、选择合适的场景更能增加绘本的功效

对幼儿进行生命教学,不但要选择合适的绘本,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景。在我们中国,

生命教育篇6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96-02

生命化教育,已经提出好多年了,其核心理念就是教育应该关注生命,把生命的本质、特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让今天的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其实,当我们每天站上三尺讲台,面对着一群充满求知渴望的孩子时,我们面对的就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让把人性当中纯真、善良、美好的东西植入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富有同情心,感恩心和正义感,在生活当中能够充满"人情味",让他们的生命价值得到完美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为他们的人性发展进行良好的教育,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润泽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

最美司机面对抉择七十六秒演绎了生命的精彩,最美女教师用柔弱的身躯救下了身边的学生;而那个大学生开车肇事后却用刀捅受害人致死,一家三口溺水被救后却对因救人而牺牲者"关我屁事",扬长而去。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对生命的不同理解,演示了对生命的认知态度。其实生命化的教育就是个性化、自由化的教育,它所指的就是一个个永无重复的生命个体,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漠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生命化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无论是什么课程、什么活动,都应该是润泽生命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了解今天的社会,更好地认识人生;都应该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生命的确记、接纳和喜爱,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以及关爱他人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爱和珍惜。

润泽生命的教育,首先是一节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教师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的动力,同时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有意或无意的过程中接受或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思想情操,这种潜移默化会真正的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这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就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进而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因为一个珍惜生命的人,他一定能够珍惜生活,善待自我,友爱他人,在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奉献社会。如果我们的社会,有了更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社会就会变得更安全、更和谐、更有前途和更有活力。

因此可见,生命化的教育是教师不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把事业当成生命,不断的追求专业能力和专业情境的增长与完善。

这些年来,我们从媒体上不断看到一些小小年纪的孩子,因为内心缺乏对他人半点仁爱和宽恕,其行为充满了野蛮和残暴。在市郊,几个孩子将一个身体十分羸弱的流浪汉活活打死;在教室,十几个女中学生对一个与她们志趣不同的女同学大打出手,以至于留下身体的残疾;某市一个初中女学生被歹徒,先后转了三次学,却无法摆脱其他同学背后的指指点点,甚至嘲讽和羞辱。至于取绰号、嘲笑、孤立、捉弄、歧视等校园软暴力更为普通的存在。面对这样"心里的污染"和"道德沙尘暴",我们的生命化教育,更应该引起我们去思考。

教育,润泽生命,就应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让受教育者懂得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浇灌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从而树立起生命神圣的观念。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途径中帮助每一个学生个人,我们今天的教育千万不要去回避这个问题,也不能轻描淡写。让我们通过我们的教育去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之门,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能触摸到小草的疼痛,感受到鲜花的眼泪和笑容,体会到生命的快乐。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

    - 阅0

    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篇1紧张而又忙碌的学期工作结束了,回首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倍感欣慰。虽然说不上创造了一流业绩,但是我们学府幼儿园立足市一级评估为契机,锐意进取,推.....

    往年半命题中考作文范文(5篇)

    - 阅0

    往年半命题中考作文范文篇1小时候,妈妈给我报了舞蹈班。当时,我非常快乐,因为我可以向表姐一样,穿上舞蹈服,在台上表演。后来,我才知道,舞蹈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刚开始,一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