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现状(6篇)

来源:其他

经济环境现状篇1

关键词: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对策建议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部分党政领导、企业法人对环境保护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如过分热衷于招商引资,给每个政府部门下达招商引资的指标等。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获得一定的地方利益及政绩,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对环保工作干扰多、支持少,事实上造成环保部门执法难、建设项目环评执行难、三同时跟踪难。

1.2有关部门没有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把关不严。《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各级计划、经贸、建设、工商、土地管理和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把项目审批、登记、规划、用地、设计、竣工验收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擅自批准建设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共同把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关是法律法规赋予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但有关部门没有很好尽到共同把关的责任,使得环保部门独立承担压力,这也是造成很多项目漏报的一个根本原因。

1.3环评单位评价工作存在随意性。部分环评报告书(表)评价及预测模式照搬照抄,泛泛而谈,缺乏科学性与真实性。相当多建设项目的实施结果和环评结论相差甚远,引发了公众对环评的不信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造成建设单位的困扰,同时也产生社会的不安,增加行政成本。部分环评单位开展环评的指导思想不正确,以为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拿人财钱替人消灾,就完全按着建设单位的意愿开展评价,失去了环评选择最优方案、为环保部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的意义。

1.4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不到位。“三同时”制度本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但现实中,有的企业将“三同时”往往变成“两同时”甚至是“一同时”(即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只是设计同时)。有些企业对“三同时”有关规则和报批程序不熟悉,执行“三同时”工作时草率处理,不遵循规定程序,不让本单位环保部门人员参与。还有的企业在新、改、扩项目上马时,环保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投产,而是分期分类进行。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控制管理阶段,无法做到“预防为主”。

1.5环保设施竣工验收问题多。从执法实践看,相当多的建设项目未经验收即擅自投入生产。究其原因,有的是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滞后而不能验收,有的是企业逃避环保验收,有的是环保部门未能及时组织验收,还有的因为生产负荷未达到验收要求而长期不能验收。环境监察部门负责项目验收后的日常监管,往往也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管理,但却常常未能参加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中间断了一节,容易产生问题。某地曾有一重污染建设项目,从项目审批到验收,环境监察部门一直不知道,结果项目正式投产后一直未纳入日常监管范围,直至后来发生了污染事故,管理漏洞才暴露出来。

2.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由偏重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的行政绩效评价体系,对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由单纯GDP量的增加转向引入环境绩效的“绿色GDP”。要落实长效执法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强部门联合执法督查机制建设,加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和司法监督的作用。

2.2完善考核体系,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这是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一个重要举措。应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增加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工商环保前置审批条件考核的份量,确实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彻底改变以往环保部门唱独角戏、环保执法难的局面。

2.3实施环评质量纠错制度,强化环评单位的法律责任。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实施环评质量纠错制度,对未能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未能认真按照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整体要求,对项目建设过程及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没有进行充分慎重分析,导致环评结论错误的,视不同情节给予取消评价证书、证书暂停使用落实整改等处分,对责任人要取消环评上岗资格。环评单位应对评价结果经过项目建成后的回顾性评价负有法律和经济责任。

2.4加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严格把好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关,强化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及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督促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未经环境保护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生产)。对建设项目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建设单位未经环境保护验收就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依法予以查处。

2.5严肃查处违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就擅自开工建设、不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设施未经验收就擅自投产的行为予以重点查处,严格按照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有关条款,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朱余,陈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的问题及对策.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2004,16(1):44~45.

经济环境现状篇2

1辽滨水城生态建设情况

辽滨水城要建设北方湿地的生态型滨海城区,规划面积已由110km2扩大到258km2,水城建设主要分港口、主体产业区、绿色轴线、黄金经济圈和大学城5个功能区,形成“一轴”、“两圈”、“九区”规划结构。其水城特色有防波堤。

辽滨水城重点的基础配套工程――填海造地及防波堤。填海造地15.2km2,吹填土方4405万m3。一期工程吹填面积6km2,吹填量为725万m3。二期吹填面积9.2km2,吹填量为3680万m3。配套的防波堤工程17600延长米,总工程量370万m3,将随其填海造地工程同步进行。目前,9.2km2核心商务区已围堤4.2km,海抛石9万m3;3.2km2的商业娱乐区已经完成围堤700m,完成路抛石1.5万m3。吹填造地后,将在这里建成辽滨水城的核心商务区,这里是辽滨水城最靠海的位置。辽滨水城之动脉环岛路。环岛路北起荣兴水库,南至辽河口、环绕生态的鸭舌岛。公路覆盖辽滨的全境,环岛路与辽滨水城的公路网融为一体,与滨海大通道相连接[1]。辽滨水城之标志为雁河。辽滨境内水系的贯通,城内河网的存在,是辽滨水城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荒滩上开通一条雁河,雁河的一期工程总长1000m、宽80m、深2m。将动用土方量62万m3。

2辽滨沿海经济区的生态问题和隐患

近年来,渤海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滨海湿地面积减少,海水盐度升高,渔业资源衰退,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外来物种入侵等。

2.1生态问题

辽滨新城的建设势必减少滨海湿地的面积,造成大量植被的破坏,减少渔业资源,提高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辽滨沿海经济区建设最易出问题的是围海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一是围海工程不仅破坏原来的潮流系统,削弱了海水净化能力,而且围填海不断从内部蚕食滩涂和海域,加之水动力条件减弱和沉积环境的改变,造成整个地区生态环境改变和严重退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资料显示,胶州湾20世纪60年代河口附近生物种类多达54种,70年代减到33种,80年代只剩下17种。原有的14种优势种仅剩下1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1]。二是围海工程往往会使得入海口变得狭窄,易造成海水倒灌、水灾内涝等多种灾害。荷兰曾经是一个热衷于围海造地的国家,荷兰人填出了1/4的国土面积,但是改变海岸线扩张国土的同时,海水污染、生物减少等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2009年,荷兰内阁批准了一项“退耕还海”方案,决定将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推倒,让围海造地得来的300hm2土地再次被海水淹没。三是围海工程会使重要渔业资源被破坏。近岸海域是很多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改变了水文特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规律,破坏了鱼群的栖息环境、产卵场,很多鱼类生存的关键环境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锐减[2-3]。

2.2生态隐患

随着辽滨沿海经济区规模性的土地开发,大量人口涌向滨海地区,沿海滩涂围垦、港口建设、石油化工和海洋装备制造发展、大规模水产养殖造成部分生态资源的永久性消失,水污染问题不断呈现,对滨海湿地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

3新形势下辽滨沿海经济区的环保要求和责任

当前,辽滨沿海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其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国际生态城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将辽滨新区建设成为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辽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拓展区、国家生态型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国际生态城区:将辽滨新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国际一流生态城区。

从资源、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2006年底开始,国家环保部开展“环评风暴”,启动2次“区域限批”、“流域限批”。辽宁省辽河流域就曾榜上有名,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害不可估量。可以说,对于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而言,环保已成为资金、土地两个发展瓶颈之外的又一大制约因素,如有不慎,受到环保部的挂牌督办、限批,将会对经济区的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此,必须引起经济区每个人的高度重视,经济区的环境保护要严格要求,责任重大。

4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4.1健全环保队伍,加强监督监管

辽滨沿海经济区目前已有市环保局派驻的机构,对于经济区内环保事宜,可以直接监管、审批、验收。及时解决了经济区环保审批、验收等问题,又可以对经济区进行现场监管,大大加快了经济区内环保相关手续的的办理。但派驻机构必需的环保基础装备、基础能力建设相对薄弱,应加强基础装备、基础能力建设,以提升环境的执法监督监管[4]。

4.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就辽滨沿海经济区而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缓解结构性污染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型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二是要延伸现有产业链条,加大上下游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园区内部经济循环;三是要与周边市区、县域经济紧密联系,统筹协调,打造一体化发展格局。

4.3严把新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

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项目是根本。没有项目带动,经济区就不能实现追赶跨越。但是,在目前形势下,环评已成为项目建设前置审批条件。也就是说,无论什么项目,都要先经过环评这道关。因此,实现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产业政策的项目,严禁入区。符合入区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分类管理。

4.4加快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区绿水蓝天

按照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辽滨沿海经济区的污水处理后要达到“零排放”。因此,做好水污染治理,将是经济区的重点工作。治理水污染,一是要求入区的高污染企业投资建设专业污染处理设备,既提高循环利用率,又降低排污量和浓度;二是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升级改造,确保与园区企业同步建成,避免污水直排现象发生;三是与辽滨新城水系规划相结合,建设完备的雨污分流城市管网,既为将来条件具备时对雨水再利用打下基础,又有利于合理控制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量,使得污水处理设备发挥最大效力。开展大气污染控制,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要严格控制SO2排放总量,开展NOX排放控制设施建设,加强TSP排放控制。

4.5适度围填海工程,有序开发

滩涂生态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替规律,静态保护不现实,应该动态保护。填海不能太频繁,首先注意促淤及填海布局,其次注意填海的时间间隔。依照滩涂的构成,通过滩涂再生实现循环推进,使滩涂处于优质循环状态,防止“海洋圈地”的产生。

4.6建立生态影响跟踪监测制度

辽滨沿海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围海造地,减少了海域面积,增加了陆域面积,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局部气候、海水倒灌、水灾内涝等生态问题还不能直观反应出来,因此需要建立生态影响跟踪制度,对于不良生态影响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需要做生态补偿的,要严格论证,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实时监督落到实处。

5参考文献

[1]杨旋.围海造地须科学论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5-31.

[2]于淑文,李百齐.简论加强我国围海造田的科学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1(9):49-52.

经济环境现状篇3

关键词:环境工程;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从社会和经济总的变化趋势看,人类文明进程总是在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近10%,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对于环境问题,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公众层面都相当重视。各级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企业从业者、众多环保志愿者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从目前现实情况看,我国公众对环境现状并不满意,对水体污染、大气雾霾、生态破坏、垃圾围城等诸多环境问题颇有怨言,环保部门面临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客观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状况变化关系及发展趋势,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环境问题的形势,做好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环境工程诞生的原因以及背景

在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的背景之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环境破坏变得逐渐严重,世界环保问题已变成全人类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以及发展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如果人们在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之中,没有节制地对自然资源大量开发以及消耗,甚至乱采滥用,使得环境遭到污染,生态的破坏。反过来,人类自身就会遭到报复,乃至威胁到生存,必然妨碍经济活动和经济的发展。所以要经常保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自觉遵守经济以及生态之间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不断及时加以调节,保护好环境,合理使用资源,才可以从中受益,为人类造福。

2、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2.1、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资源环境条件

资源环境和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近几年来,人类为了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此时人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从自然界获得相应的物质资料,最终能够生产出多种多样的产品。然而当人类从自然中索取资源的时候,会将一些废弃物质排放到环境中,这就使得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以及制约性。经济发展的前提是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经济发展没有资源环境的支持,那么经济也不会快速的发展起来。目前,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从而使得环境资源得到严重破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起着促进性的作用,与此同时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制约性的作用。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要注重当地的资源环境。一个地方如果具备良好的环境,那么该地区的经济也会逐渐发展起来。相反如果一个地方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那么这地区的经济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2.2、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制约性作用

2.2.1、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会改变当地的环境资源。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对环境进行改造,最终能够使得生活环境以及产业环境的优化得以实现。比如:对大地的绿化;对沙漠的改造;对林远的建设都是比较好的例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资源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最终能够促使环境得以优化发展。

2.2.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对资源环境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性作用。在改善以及保护环境的时候,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制约。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资源环境,然而经济的发展会制约资源环境的发展。

3、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3.1、环境工程为了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环境工程概念的提出,以及环境工程手段的使用,使得环境保护获得积极的效果,可以不断满足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也可以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综合质量。因此,我们要清楚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2、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

通过使用环境工程手段,环境保护获得了一定的效果,整体环境获得改善,经济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那么就可以提升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所以,对于环境工程来说,影响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环境保障。

3.3、环境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环境工程的发展这是环保效果提高的过程,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不断满足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环境工程对于经济的影响在于可以不断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4、分析与结论

总体来说,从GDP和环境状况变化两条线看,我国GDP高速增长,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状况影响的特征变化趋势平缓,表明我国遏制环境恶化的因素还是有一定强度的。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状况变化关系的一个特征。发达国家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我国没有重蹈覆辙,而是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着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从经济发展中找出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不断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通过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推进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然而,改善环境质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公众对环境现状不满意程度逐渐增加,对环保部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环保投资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数额巨大,并且呈上升趋势,但仍然严重不足。从2005―2011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每年环保投入占GDP总量的比例不到2%,基本保持在1.2%~1.7%之间,而发达国家环保投资占GDP总量比例有的接近5%,表明我国环保投资对环境状况恶化的遏制能力尚有相当程度的增长空间。目前我国环保投入还处在仅能控制环境污染的阶段,要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需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工业污染防治投资,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使环境形势得到根本性好转。科技因素对环境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由资源型转向技术型,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关停高能耗、高电耗的产业,改变产业结构,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由于科技进步导致的能源消耗负增长幅度不大,科技因素在遏制环境状况恶化方面的能力挖掘得还不够充分。今后,需要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转变生产方式,强化清洁生产进程,用先进科技促进生产工艺进步和提升。

5、结语

为了能够推进环境保护制度与产业政策之间的配套协调,这就要有效的配合,并且对环境进行保护,从而能够促使生态环境与经济能够协调发展起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污染,并且要对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估,最终使得经济与环境形成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蔡回鹏.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8:120.

经济环境现状篇4

关键词: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12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城市之间竞争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原城市群是中国7大部级城市群之一。2014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原城市群在中国部级城市群中综合实力名列第5,位列中西部城市群第1位。

城市群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本文立足于次,以中原城市群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发展思路和模式。

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经济、资源与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以三个系统的协调度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量化,来认清中原城市群目前的综合发展状况,揭示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中,C为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k2。协调度C反映了经济、资源环境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其取值在0~1之间,最大值即为最佳协调状态,反之,协调度C越小,越不协调。

上述协调度仅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协调度状况,难以反映经济、资源环境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认清该区域是处于高水平协调发展,还是低水平协调发展,通过以下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做定量评价:

其中,D为区域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度,T为经济、资源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a、β为待定权数。在本文中认为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保护同等重要,取a=β=0.5。

3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

把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作为研究目标,选取11项指标反映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选取13项指标反映城市群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见表1)。

各个指标的权重反映了其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重要程度,直接影响到对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结果。考虑到使用的指标较多,各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直接纳入分析较为复杂,变量间难以取舍,因而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载荷分析方法对原有数据进行降维,利用求出的各个主成分贡献率可以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4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结果

考虑到指标体系中有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采用阈值法对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分别进行处理,消除指标量纲影响。按照本文第二部分介绍的方法计算出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的f(x)、g(y)、协调度C和协调发展度D(表2)。在按照式(5)计算协调度C时,取k=2。

从上表可以看出,城市群各个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更清楚的对各个城市的协调发展度D进行比较,将D划分如下级别:优质协调(0.90-1.00),良好协调(080-0.90),中级协调(0.70-0.80),初级协调(060-070),勉强协调(050-060),濒临失调(040-050),轻度失调(030-040),中度失调(020-030),严重失调(010-020),极度失调(000-010)。在每个级别上将经济与资源环境效益函数进行比较,如果f(x)大于g(y),属于资源环境滞后型,反之,如果f(x)小于g(y),属于经济滞后型,如果f(x)等于g(y),属于同步型。据此得到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表3)。

依据表3,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程度最好的是许昌市,其次是漯河市,较差的是平顶山市和焦作市。该城市群中有5个城市属于经济滞后型,其余4个城市属于资源环境滞后型。综合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两方面来看,城市群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资源与环境状况较为滞后,如郑州市只是相对协调而已(经济排名第1、资源环境排名第4),济源市(经济排名第2、资源环境排名第6)、洛阳市(经济排名第3、资源环境排名第7)的协调发展水平都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平顶山市是中国的化工城,主要依托能源优势的高能耗产业发展带来的问题是资源环境状况较差,该地区协调发展水平为轻度失调(经济排名第9、资源环境排名第8);城市群中资源环境状况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如漯河市(资源环境排名第1、经济排名第6)、许昌市(资源环境排名第2、经济排名第5)、开封市(资源环境排名第3、经济排名第8)。

因而,对于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来说,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城市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来说较为滞后,这反映出城市建设发展中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致使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出现不协调;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加之受到传统的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的影响,忽视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致使城市经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状况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三个资源环境状况良好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中,开封的情况有所不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开封在文化、旅游、新兴产业发展上更具有发展优势,要依据开封的人为基础和历史定位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领域的深入融和,使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向协调方向发展。另两个城市中,许昌是高新技术产业、轻纺、电力设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漯河作为中国食品城,是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这两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同其他城市相比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增加值率相对较低,这种产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对资源依赖比较重,自然资源消耗大,生态环境受影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把科技水平的提高作为关键,积极承接技术转移,改变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5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中原城市群区域目前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作为中部的一个重要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经济、资源环境状况对周边地区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原城市群人口密度较大,这给资源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中原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能耗高的重工业上,这又进一步加重了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的负担。从本文的协调评价结果看,在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合理引导资源需求,在城市群内部注重分工协作,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效益,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机制,使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升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协奎.城市群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李星洲.山东省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4]张陆红.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1,(23).

[5]王西琴.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J].生态经济,2009,(2).

经济环境现状篇5

关键词:环境竞争力;人类福祉;动态最优经济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5005006

当前,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各地区发展实力的竞争因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研究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自然成为各国政府、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竞争力就是测度区域发展实力的重要量度指标,它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由五个要素构成,即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跟传统的竞争力概念相比,环境竞争力更强调环境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作用,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环境的现有及潜在影响力。环境竞争力的主要特点是:既要考虑现有的环境竞争能力,又要考虑变化的潜在影响。以自然环境的考察为主,与生态环境、硬环境相互交融。重视环境质量改善,对区域内及区域外的影响。关注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多重叠加效应。

对于环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文献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二是环境竞争力的测算与评价。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在国家竞争力、省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内涵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环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较少,其中黄茂兴、高建设等对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界定和明晰[1]。在环境竞争力的测算与评价方面,研究文献较多。目前,关于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框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经济学框架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它主张指标的货币综合价值核算[2]。根据经济学理论来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绿色GDP核算、自然资源损耗的货币价值核算、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真实储蓄指数等。这些方法大都将人类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损耗折算成货币价值,并将其纳入国民收入核算当中。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提出了很多评价框架。在国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压力――状态――反应框架(PSR)模型以及随后由PSR框架扩展得来的DPSIR框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美国非政府组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系统模型,这些都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管理世界》杂志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共同设立的“省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个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等五个方面的评价模型[3]。

纵观现有文献,对于环境竞争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1)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还需进一步深刻揭示和明晰;(2)对于区域经济竞争中的环境因素评估存在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两种不同理论基础的评价方法,这两类评价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揭示;(3)环境竞争力的自然科学框架评价方法中的指标选择较为随意,缺乏理论论证。所以,环境竞争力内涵及测算研究还要在理论解释、论证层面上进一步深入。基于此,本文试图对以上三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环境竞争力与人类福祉的作用机理

生态环境通过经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是人类从经济-环境系统中获得的收益,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见图1)[5]。供给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环境获得的各种产品资源,包括食物、原材料、能源原料等物质资源,也包括生物遗传等非物质资源。调节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环境过程的调节作用当中获得的收益,例如维护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和水分、控制侵蚀、净化水质和处理废弃物、调控人类疾病、生物控制、授粉以及避免遭受风暴侵袭的保护等。文化服务是指通过丰富精神生活、发展认知、大脑思考、消遣娱乐和美学欣赏等方式,而使人类从生态环境获得的非物质收益,包括文化多元性、精神与宗教价值、知识系统、教育价值、灵感源泉、美学价值、社会关系、地方感、文化遗产价值、消遣和生态旅游等。支持服务是指生产所有的其他生态环境服务所不可或缺的服务,相比于生态环境的其他服务对人类产生相对直接的短期影响,支持服务对人类的影响则要么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要么是发生在一个很长的时间,例如养分循环、制造氧气和形成土壤等。

人类福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自由与选择和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安全保障等。福祉的组成要素,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可以反映

图1自然环境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之间的联系

出当地的地理、文化与生态状况[5]。事实上,生态环境通过为人类提供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满足人类的各种物质、健康、安全等需要,增加人类的福祉。可以说,生态环境是人类福祉所不可或缺的。首先,生态环境的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与人类获取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具有强烈的联系。例如,生态环境供给的食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原材料和能源则是人类生产的基本投入;而生态环境通过净化等调解服务为人类提供干净的水资源。其次,人类的健康与生态环境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存在强烈的联系。例如,生态环境提供的食物质量将直接决定人类的健康状况;生态环境的调节服务可以对传播疾病的害虫的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而生态环境的文化服务则为人类在消遣和精神方面提供惠益,进而提升人类健康状况。此外,安全同样受生态环境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变化影响。供给服务的变化可以影响各种物资的供应以及由于资源不断减少而引发冲突的可能性;调节服务的变化将会影响各种自然灾难发生的规律、频率、分布;生态环境的差异也会引起各种宗教礼仪或精神特性的不同,将会影响社区内的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再次,人类社会关系主要受到生态环境文化服务的变化影响:文化服务可以对与人生体验相联系的品质产生影响。最后,自由与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类福祉的其他要素基础之上的,因此也是受到生态环境变化影响。

生态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许多因素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导致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发生变化。这些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发生变化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并称为驱动力。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的变化受多种驱动力的影响,而且这些驱动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的变化反过来又对导致其变化的驱动力具有反作用。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驱动力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对生态环境作用的路径,可以把驱动力分为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两大类。其中,直接驱动力是直接地影响生态环境过程,是导致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发生变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驱动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精确程度对它进行识别和测度。直接驱动力包括气候变化、局地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物种引入或消除、技术改进与应用、外部输入(如化肥施用、害虫控制、灌溉等)、各种自然、物理和生物驱动力(如火山喷发等)、收获和资源消耗,等等。间接驱动力的作用比较广泛,常常是通过对一个或者多个直接驱动力的改变而起作用,是激发决策制定过程的各种信号,因而对于间接驱动力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它对直接驱动力的作用而得以确定。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通常都可以发生协同作用。间接驱动力主要有人口驱动力(如人口数量、年龄和性别结构、受教育结构、空间分布等)、经济驱动力(如经济规模、进出口结构,等等)、社会政治驱动力(如民主化、民间社会组织地位、解决国际分歧的机制等)、文化与宗教驱动力(如个人消费观的选择等)、科学与技术驱动力(如对科研与开发的投资率、新技术的采用率、生物技术发展状况等)[5]。

二、环境竞争力的内涵

从上文可知,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经济-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态环境具有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服务作用。这些服务与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健康水平、良好的社会关系、安全保障和自由与选择状况具有深刻的关系,也就是与人类的福祉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许多驱动力会导致其发生变化,这些驱动力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有些决策可以控制的,有些则不能。人类会响应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变化,寻找其中的变化原因,适时改进社会制度,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速度、规模等状况,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的压力,最终促成生态环境的不同发展状况和不同的服务能力。而生态环境的不同状况也给人类带来不同的福祉,最后,人类又会根据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变化来调整自己行为。总之,区域经济-环境系统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子系统组成的相互有机联系[6-8]。这个系统是一个循环运动的动态发展的整体系统[9]。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物理学上的力与功之间的作用机制十分相似:由社会响应、经济发展压力、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组成的生态环境循环变化的动态系统最终形成环境竞争力,这个环境竞争力作用于人类社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功效与福祉。而环境竞争力的做功结果又反馈到生态环境循环变化的动态系统中,再次形成一个新的环境竞争力对人类社会进行做功。环境竞争力与其为人类带来的功效与福祉是循环变化和动态发展的。

对环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探析可知,环境竞争力实际上是人类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能力,最终表现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与促进能力,表现为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地区环境最大化人类福祉的能力。它是生态环境循环变化和动态发展的结果。首先,环境竞争力是生态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力。经济和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互相依赖的经济-环境系统。其次,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又有反作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循环动态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作用结果则形成一个地区的环境竞争力(参见图2)。

图2环境竞争力形成与做功的动态机制

三、环境竞争力内涵及测算的动态经济学分析我们也可以通过动态最优经济学模型进一步分析环境竞争力内涵、环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假设一个封闭的国家没有对外贸易,则可用以下的方程组来描述该国的经济-环境系统模型[10]:

MAXW=∫t=∞t=0Ut(C,S,P)e-ρtdt

(1)

Subjectto:

K・=F(K,L,R,P,M)-C-f(R,S)-

g(D,S)-i(A,P)-j(N)

(2)

S・=a(S)+D-R

(3)

P・=A+b(P)-r(F,P)

(4)

M・=N

(5)

我们维护经济-环境系统的合理运作,最终目标要使经济-环境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福祉最大化。这里的人类不仅包括当代人,还包括未来的子子孙孙。(1)式表示目标函数。其中,W表示人类的福祉总和,Ut(C,S,P)表示t时期的人类福祉,C表示消费的产品数量(如各种农产品、工业品等),S表示生态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存量(如石油等能源原料或者纤维等原材料),P表示环境品质状况(如空气状况、水污染程度等)。通过消费各种产品、资源、环境服务,人类可以获得福祉,越多的产品和资源的消费、越好的环境品质则意味着获得的福祉越多。因此,用Uc、US、UP分别表示边际产品福祉、边际资源存量福祉、边际环境状况福祉,则Uc>0、US>0、UP>0。ρ表示社会福祉贴现率,把不同时期的福祉折现为当前值。

(2)式~(5)式表示实现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2)式中,K表示人造资本存量(如厂房、各种生产机器等人造生产工具与设施),K・表示人造资本存量的变动数量。F(K,L,R,P,M)表示生产函数。L表示劳动力数量,假设劳动力数是外生的。R和S均表示资源,只是R表示用于生产的各种资源投入,是一种流量概念,而S表示资源存量。f(R,S)表示在资源存量S的状况下,开采R的资源所需要的成本投入。D表示在人类的作用下资源的增长数量。g(D,S)表示在源存量S的状况下,要诱发资源增长D的数量所需要的成本投入。A表示人类对于环境的治理程度。i(A,P)表示在环境品质P状况下,要达到A的环境治理程度所需要的成本投入。N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长数量。j(N)表示实现人力资本增长数量N需要付出的成本。所以(2)式表示,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人造资本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资源的开采成本、资源的诱发成本、环境的治理成本、人造资本的积累。

(3)式中,S・表示资源的真实变化数量,a(S)表示资源存量S的自然增长数量。(3)式表示,资源的真实变化数量等于资源的自然增长数量加上人类诱发的增长数量再减去生产投入数量。

(4)式中,P・表示环境品质的真实变化情况。b(P)表示环境品质在P状况下的自净情况。r(F,P)表示环境品质在P状况下生产F对环境造成的影响。(4)式表示,环境品质的真实变化等于人类对环境的治理程度加上环境的自净状况减去生产造成的环境影响。

(5)式中,M・表示人力资本的真实变化数量,其应等于人类对人力资本的培育数量N。

需要求解的方程组其实是一个最优控制模型,其哈密尔顿函数则为:

H=U+γKK・+γSS・+γPP・+γMM・

(6)

(6)式中,γK、γS、γP、γM分别表示人造资本、资源、环境品质、人力资本的影子价格。求得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并整理,可以得到整理后的哈密尔顿函数:

H=U(C,S,P)+UC(F-C-f-g-

i-j)+UCgD(a+D-R)+

UCiA(A+b-r)+UCjNN

(7)

(7)式中,gD、iA、jN分别表示边际资源诱发增长投入成本、边际环境治理成本、边际人力资本增长投入成本。(7)式的哈密尔顿函数H表示t期动态真实福祉状况,它等于t期静态福祉U(C,S,P)加上人造资本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生态环境的资源真实存量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环境品质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人力资本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

对t期静态福祉U(C,S,P)进行泰勒公式展开:

U(C,S,P)=U(0,0,0)+C・UC(0,0,0)+

S・US(0,0,0)+

P・UP(0,0,0)+

12!(CC+SS+

PP)2U(0,0,0)+…

(8)

(8)式中,U(0,0,0)表示消费产品、资源数量、环境品质均为0时福祉,其值等于0。UC(0,0,0)、US(0,0,0)、UP(0,0,0)分别表示消费产品、资源数量、环境品质均为0时的边际产品福祉、边际资源福祉、边际环境品质福祉。根据泰勒公式原理,可以把(8)整理,表示为:

U(C,S,P)≈C・UC(0,0,0)+

S・US(0,0,0)+

P・UP(0,0,0)

(9)

把(9)式代入(7)式并整理得:

H≈C・UC(0,0,0)+UCjNN+UC(F-

C-f-g-i-j)+UC(gD(a+

D-R)+iA(A+b-r)+SUC・

US(0,0,0)+PUC・UP(0,0,0))

(10)

(10)式中前半部分C・UC(0,0,0)+UCjNN+UC(F-C-f-g-i-j)表示消费产品、人造资本变动、人力资本变动等给人类带来的动态福祉状况。而(10)中后半部分UC(gD(a+D-R)+iA(A+b-r)+SUC・US(0,0,0)+PUC・UP(0,0,0)),表示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和良好环境品质给人们带来的福祉。式中Uc是边际产品福祉,表示消费一单位产品所能带来的福祉,因此式中gD(a+D-R)+iA(A+b-r)+SUC・US(0,0,0)+PUC・UP(0,0,0)则表示,用消费品为计量单位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环境竞争力,用字母V表示:

V=gD(a+D-R)+iA(A+b-r)+

SUC・US(0,0,0)+PUC・UP(0,0,0)

(11)

因此,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Uc(边际产品福祉)*V(环境竞争力)。

对(11)式中a(S)和b(P)进行泰勒公式处理,并整理得:

V≈gD・D-gD・R-iA・A+iA・

r+S(US(0,0,0)UC+as(0))+

P(UP(0,0,0)UC+bP(0))+…

(12)

(12)式中US(0,0,0)UC+as(0)和UP(0,0,0)UC+bP(0)均为常数分别用d和e表示,则(12)可以整理为:

V≈gD・D-gD・R+iA・A-iA・r+

S・d+P・e

(13)

由此可见,环境竞争力可以分解为六个部分:人类诱发自然资源增长的能力gD・D,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自然资源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下降程度-gD・R,人类治理环境的能力iA・A,人类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品质衰退对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下降程度-iA・r,自然资源存量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S・d,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P・e。换句话说,这六个部分中,gD・D其实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维护反应能力,gD・R表示人类生产行为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iA・A表示人类对生态环境品质的治理反应能力,iA・r表示人类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品质造成的压力,S・d表示自然资源存量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P・e表示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对经济-环境系统的经济模型分析可知,环境竞争力可以按照压力――状态――反应框架(PSR)展开测算分析。

四、结语

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各地区发展实力的竞争因素,最终影响着人类福祉状况,因此,评价环境竞争力是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动态最优经济模型,可以深入探析环境竞争力的内涵、测算评价方法,揭示评价环境竞争力的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以及这两类评价模型之间的本质联系。首先,环境竞争力是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协调能力,最终表现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与促进能力,表现为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地区环境最大化人类福祉的能力。其次,环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可以进一步地分解为六个子能力,这六个子能力揭示了:评价环境竞争力不仅要评价生态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也要分析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品质造成的压力、人类对生态环境品质的治理反应能力。

本文只是在理论上探析环境竞争力的内涵、测算评价方法,至于环境竞争力的完整测算评价模型以及实证分析,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黄茂兴,高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

[2]曹斌,林剑艺,崔胜辉.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99-106.

[3]林寿富.区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0-16.

[4]郝翠,李洪远,孟伟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对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61-166.

[5]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1-90.

[6]陈德敏.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25-29.

[7]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9.

[8]萧代基,郑惠燕,吴瑛,等.环境保护之成本效益分析[M].台北:俊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13-15.

经济环境现状篇6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模型评估;辽滨沿海经济区;湿地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213-02

帕克和伯吉斯于1921年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首次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为解决复杂的生态系统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2]。此概念以人类社会为核心,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使得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

1生态承载力评价

1.1评价方法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众多,在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济区特殊情况,并结合孙铁珩院士提出的“建设生态省必须坚持GDP的增长率、资源保障率和环境承载力三统一”的原则,根据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图1)构建了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系统定量表征的方法评价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现状,旨在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最佳生态承载力评价与信息展示方法,为当地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1.2评价模型确定

根据改进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一定时间尺度内区域的不同承载状况,以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来表征生态承载力。具体公式如下:

式(1)~(4)中:ri为生态承载力的测度指标,其中,r1、r2和r3分别为资源承载力指数、环境承载力指数和社会经济承载力指数;ai为生态承载力的权重,其中,a1、a2和a3分别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的权重,而a11、a12、a13分别为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和耕地承载力的权重(a1=a11+a12+a13)。根据经济区的实际情况,依据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求得当地标准现状权重值a11、a12、a13、a2和a3分别为0.09、0.10、0.01、0.30和0.30;SZY0为水资源需求量,其值=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生态需水量;SZY1为水资源可利用量;NY0为能源需求量;NY1为能源生产量;GDZY0为粮食需求量,其值=总人口×人均粮食需求量;GDZY1为粮食产量;SHJ0为河流自净需水量,其值=(工业废水量+生活污水量)×稀释系数,取稀释系数为2.0;SHJ1为地表水基流量;SHJJ0为研究年的人均GDP;SHJJ1为研究年前年的人均GDP。生态承载力指数η的计算基于供需平衡理论,根据η与1的比较,可以对区域的实际承载状况进行判断:η1生态系统处于超载状态,将会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3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突出经济区现状特点与发展能力,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选取指标,通过调查及多重线性分析将其设计为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3个方面的评价体系,最终选取水资源需求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工业电力耗费量、总人口数、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产量、污水总量、地表水基流量、研究年的人均GDP、研究年前年的人均GDP等11个指标,参考国际标准、地方指标确定辽经济区承载力的理想状态值,并计算权重。现状值则为经济区近期统计年鉴和各部门的调查数据。

为分析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将表1中数据带入公式(1)~(4)。

由表1可知,由于经济区当时湿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因此在建设初期,即2012年经济区内生态承载力值大于理想值,表明经济区的生态承载状况已明显超载,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在给定的人口、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前提下的需求。但随着经济区规划项目的不断落实、生态立区观念的不断深入、单位产值能耗的不断降低,生态承载力指数趋于变小,超载值逐渐降低,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2生态承载力情景分析

目前,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的估算结果表明,该区域总体处于超载状态,但各个子系统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别。资源保障率、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不是所有指标的承载力都达到最优状态,而是三者成为合理的统一体。因此,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来预测不同优化方案下的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承载力系统实施政策调控(表2)。

2.1社会经济活动优化预测

如果仅对部分影响较重的社会经济活动指标进行优化,按照现有的数据模型,根据《辽滨沿海经济经济区总体规划》,随着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加,计算出到2030年生态承载力为1.420,仍处于超载状态,但经济压力逐渐变小。

从计算结果分析,目前经济区经济发展指标相对偏低,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以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等为主要产业,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随着经济区对石化和装备等行业的引进、公务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经济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断翻升,因而社会经济承载力指数不断减小,承载状况整体水平逐年提高,但仍高于综合优化方案。这是因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下,人民生活质量与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资源和环境的拥有量有关。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人口增长往往成为城市的不可控因素,因此既要考虑到人口本身的规模,同时也要考虑到人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模。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关于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篇1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学校以"文化浸润德育创新打造品牌"为基本理念,以"创建文明校园争当阳光少年"为主题,继续大胆创新,不.....

    有关护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八(整理6

    - 阅0

    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篇1时光如梭,转眼间在呼内的日子即将结束,在充满人性化的医院工作让我的大脑变的更加充实,让我开阔了视野,让我看到了以前我所感受不到的人间疾苦,让我真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