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发展论文(6篇)

来源:其他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1

【摘要】新疆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区,但农产品出口额在全部商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仅30%左右,这与新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是不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大宗农产品绝对短缺时代的结束,研究如何通过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农业资源优势转化,扩大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

一、新疆特色农产品优势分析

1.外部机会分析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落实,使新疆再一次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新疆按国家总体要求,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使新疆处于亚太、中亚两个经济圈的连接点,成为东西交流的咽喉。尤其是南疆铁路西延工程建设,使得铁路沿线经济辐射区更为扩大,这也为新疆特色农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内部优势分析

(1)特色资源优势

第一,土地光热资源丰富。新疆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6%,盆地占44%。农、林、牧用地面积约6306.0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7.9%。现有耕地面积406.34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公顷;园地面积35.43万公顷;林地面积677.07万公顷;牧草地面积5116.07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220.8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1.4%,可利用草地5000公顷,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后备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区内农业生产气候资源优越,太阳总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有利于棉花、瓜果等作物的种植。这种独特的资源环境为新疆特色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第二,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品。新疆特色农产品有能力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业。目前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和外调量均位居全国首位,是我国不可替代的最大产棉区和优质棉生产基地,规模和产业优势十分突出。特色林果园艺业和畜牧业在市场、资源和生产条件上也具有快速发展的态势;以加工番茄、胡萝卜汁、石榴汁(酒)、枸杞和红花为主的红色产业已成为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以珍禽和珍稀水产为代表的特种养殖业也在蓬勃发展。另外,新疆拥有巨大的绿色环保生产条件,一是绿洲农业的相对隔离和干旱气候条件,使病虫害发生较少,农药使用量低;二是工业污染程度;三是优质水源和适时灌溉的农业生产模式,都为特色农产品的创建提供了绿色的品质基础。

(2)特色农业技术支撑优势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多年来,新疆各地在特色农业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相继培育出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棉花、哈密瓜、香梨、番茄等特色农作物品种。同时,根据不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育特性,研究出了不同栽培技术模式应用于生产,这些技术的发展都为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3)特色文化优势

利用特色农产品创建品牌,文化是品牌创建、品牌经营的精神动力。把文化与品牌结合,有利于增强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品位。新疆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区内的46个少数民族各有自己特殊的发展历史、生活方式和,其文化艺术呈现出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风格的特色,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民族风情正是新疆特色农业品牌文化的宣传和经营对象。

二、发挥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思考与建议

1.以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已经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表现出来。目前新疆农业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低值农产品的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是大量出口初级农产品。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可以在贸易中取得最大化的利益,比较优势一般表现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到农业中去,这就使得很多国家和地区可以克服其先天条件的不足。北美、日本和中东地区国家就充分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如节水灌溉、生物技术、机械耕作等弥补了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不足。新疆农业应一方面发挥本区独特的地缘优势,另一方面学习国外和国内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产品在更高的层次上具有比较优势进而大大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2.调整农业结构,提升比较优势

第一,调整新疆农业的布局结构。新疆地域广大,农业生产具有多样性,根据南北疆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分工,形成较适宜的农业区域布局。

第二,优化新疆农业品种结构。主要是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努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并适当调整农产品种植面积。

第三,整合农业产业结构。在我国农产品供需格局已从供给制转变为需求制的形势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以品质结构为主,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等多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比重,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产品贸易多以原料和初级加工品为主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3.积极培育新疆农业的内生比较优势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角色角色认知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工回流高峰,且每次回流规模呈递增趋势。现阶段大量农民工返乡,一方面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加重了农业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回到家乡后社会角色的失调,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导致过激行为,滋事生非,宣泄对社会的不满,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综述:

1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

返乡农民工,在社会流动层面属于农民工回流现象。在回流原因的研究方面,西方学者进行多角度的理论概括,主要体现在: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乔根森的劳动力转移理论、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理论、托达罗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托达罗模型、E・G・雷文斯的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以及新转移经济理论。在众多理论中,中国学者在分析农民工回流问题时较多的认可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以及托达罗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托达罗模型。除此之外,中国学者也对“农民工回流”这一特殊现象成因,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分析。在宏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农民工所面对的社会结构因素,社会制度、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等角度展开研究;在微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农民工的家庭结构、社会网络、人力资本、经济理性和主体失范等角度展开研究(王志浩,2007)。

在回流现状分析方面,主要体现在回流过程和回流后的现状上,而以国内学者研究为主。回流过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回流类型和回流特点上,从回流类型来看,有学者从回流成因的角度分析,认为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自然返乡型、就业失败型、疲劳厌倦型和个人发展型(赵菲菲和王永发,2006)。从回流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在数量上初具规模,并且愈演愈烈,形成一股“回流潮”;在质量上呈现优势,平均年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外出劳动力(李晓亮和申覃,2005)。在已有的研究中,回流后的现状主要研究回流农民工创业问题、回流后的乡村适应性、回流后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回流后的思想状况以及回流后的日常生活。其中,回流农民工的创业问题是研究的重点。

2农民工的角色研究

2.1角色概念和理论

角色概念自从被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Mead)首次应用于社会学以来,经过社会学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社会角色理论(陈卫平,1994)。功能角色理论认为“角色”是为设定和解释稳定社会体系中占有社会地位的人的共同而规范性的期待。象征互动角色理论认为角色可以反映规范、态度、脉络要求、协商以及正如行为者所了解的进化的情境定义。组织角色理论认为与认同的社会位置相一致,由规范性期待所产生,反映非正式群体的压力。而认知角色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角色期待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注意力一项集中于在产生期待的社会条件、衡量期待的技术以及期待对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B.J.Biddle,1986)。研究角色理论的文章浩如烟海,但是这些研究正如J・H・特纳所指出:角色理论只是提供了对期望、自我、角色扮演能力与角色扮演如何对这些分析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类的一个方法,概念的运用只限于不同的现象分类。

2.2农民工角色认知

社会对农民具有较为明确的角色期待,而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给予的角色期待更多。“农民工”是先于社会期望而问世的非正式角色,是社会转型期的“新生事物”,它会随着社会期望的逐渐清晰而发展为社会所认可的正式角色(班娟,2007)。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农民工的角色认知研究主要是分析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的角色认知状况。学者揭光钊、廖皇朱(2008)认为农民工在环境变化过程中接受来自区域文化、制度文化、职业文化、身份文化四方面的文化冲突,影响农民工的角色认知。另外,有些学者在城市化、市民化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的角色转化进行了思考,重点是转化的阻碍因素的探究。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变就是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在转变的过程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资格市民化”;另一方面是是“素质市民化”(马雪松,2007)。从市民化的阻碍角度来看,刘传江教授指出广大的农民工要实现生存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和意识行为层面上的市民化,需要穿越障碍更多、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针对这些阻碍因素,不同学者也构建了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李良进、风笑天(2003)提出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以街道、社会为纽带,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模式。

3研究述评

返乡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当前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回流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实践情况探析农民工返乡成因、返乡呈现的特点和返乡后的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多角度分析。这些研究的侧重点更多是在市民化、城市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所做的研究更多的是讨论农民工返乡对市民化、城市化的影响等。而很少的从农村建设、农民培养的角度,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视角研究农民工返乡现象。同时,关于农民工的角色认知,在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背景下,学者较多的关注农民工在由农村到城市环境转变过程中的角色认知,而对于经历环境由城市到农村转变的角色认知情况,社会给予的关注较少。

参考文献

[1]班娟.农民工社会角色置换现状及困境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38-40.

[2]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106-111.

[3]J・H・特纳.社会学理论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61-370.

[4]揭光钊,廖皇朱.文化冲突视角下农民工的角色认同[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345-346.

[5]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2-16.

[6]李晓亮,申覃.回流民工:农村宝贵的人力资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1):16-17.

[7]马雪松.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9-33.

[8]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8.

[9]赵菲菲,王永发.农民工双向流动对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43-445.

[1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6-107.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绿色农业,科学发展观,发展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与此同时,针对国家在中部崛起思路中提出的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建议,湖南正抢抓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而发展绿色农业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沿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此,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做精做大绿色品牌,才能使湖南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经济强省的转变。

1.绿色农业的含义及特点

绿色农业是指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形态与模式。具体地说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从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其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中,以绿色科技创新为依托,并结合传统农业精华技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农产品产业。其基本内容包括生物的多样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人、环境、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三个方面。打造绿色农业,不仅要着眼于自身,更要将农业融于社会的整个领域,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

绿色农业强调四个良性循环:一是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利用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种养模式,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二是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科技论文。农业产业内部协调,结构合理,布局有序;农业与相关产业尤其与环保产业协调。三是农业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备,农田沟、路、渠、林配套,用地养地结合,稳产高产的标准农田比重大,综合生产能力强;对土地等要素占用合理;污染少,对环境损害轻或不构成破坏,且农村水体、大气、土地都要符合环保要求。科技论文。四是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要求农业人口结构趋于合理,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充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增加;农村贫困消除,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和社会化服务业发达;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消费健康。因此,绿色农业具有4个鲜明的特征: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标准化。

2.湖南推进绿色农业进展情况

2.1形成了鲜明的绿色农业区

一是以长株潭为核心的都市绿色农业区。主要开展城郊结合的环保、观光休闲型农业,妥善处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建立节能减排的高效型设施农业。二是环洞庭湖绿色农业区。着重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区水资源,实现粮、油、麻、渔等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三是涟邵中部丘陵盆地区。利用该区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和交通、城镇、劳动力之便利,大兴油茶、烤烟、猪牛生态养殖,建立了种、养、运一体化流程。四是大湘西绿色农业区。该区自然环境相对洁净,建立了柑橘、有机名茶、猕猴桃、百合、鲜食玉米、无公害草食畜禽产品等名优特色农产品带。五是大湘南绿色农业区。主要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为重点,开展烤烟、黄花菜、临武鸭、东江鱼等品牌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和高效利用的绿色农业。

2.2农业示范县建设初见成效

全省已建成长沙、慈利、南县、浏阳4个部级绿色农业示范县和桃源、冷水滩、沅江、衡山、邵东、新化6个省级绿色农业示范县,基本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态效益化,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2.3绿色农业技术与复合模式研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农业专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适合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如丘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实用技术,建立了丘陵区茶园生态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和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构建了适应湖南绿色农业区新的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绿色农业建设仍旧突出,表现为:农业资源供给不足,农业增长过度依赖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态结构脆弱,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绿色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全等。

3.湖南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相结合,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结合。目前,对湖南而言,绿色农业还刚刚起步。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3.1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让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加大绿色农业投资力度和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围绕湖南的农业优势产业如水稻、柑橘、生猪、茶叶、水产等,确定重点项目集中攻关。要注意解决从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转换过程中的一些瓶颈性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在绿色农业立项、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和企业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开拓绿色食品市场。

3.2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重点,加大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

要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用绿色农业的生态意识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生产现代农产品。科技论文。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结合农业信息网络、农技电波入户、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科技下乡等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规程与质量标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同时发挥典型示范的推动作用,选择生态环境好、无污染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率先向绿色农业转换。

3.3注重调研,做好区划

十一五”时期,是湖南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重点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种养业绿色食品基地。各地要在原有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基础上,采用GIS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做好绿色农业资源调查,建立绿色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库,对农产品原产地自然条件(土壤、大气、水等)进行科学检测,对产地社会经济条件、耕作习惯、区域优势进行调查,在综合分析、科学研究与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各地绿色农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4扶持一批重点产品和龙头企业。

要选择一批质量好、市场潜力大、产品特色突出、附加值高的重点产品和项目,从各方面予以扶持,使生产要素向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集中,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的关键是要在项目、资金、技术、政策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资源环境有优势的地区优先安排。依托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新建或改建一批大中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吸引湖南一些名牌企业加入开发绿色农业的行列。

3.5做精品牌,做大市场。

绿色食品是在优良的产地环境,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装备手段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品质是一流的。因此,必须大力培育绿色优质品牌,靠优质品牌打开市场,带动产业,增加企业和农民的收入。要坚持质量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确保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维护绿色食品的精品形象。要充分利用绿色食品的竞争优势,加快绿色产品开发,打造一批绿色食品品牌,开拓国际市场;要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绿色食品企业发展成为外向型企业,同时还要引进国外大公司来湖南投资绿色农业,建立外向型的绿色食品出口创汇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展销、物流配送、超市服务、连锁经营、电子交易、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手段,创新营销方式,拓展营销领域,开辟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王秋跃,田艳丽.构建两型”社会背景下绿色农业发展对策探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2]李祺,刘凌峰.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J].农业科技管理,2008,(12).

[3]周洁.关于山西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09(1).

[4]唐安来,蔡雪芳,郑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J].当代江西,2008(5).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4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民收入;绍兴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40-04

一、问题导入

学术界对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结构理论。张晓山认为,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有一定的刚性,而农民对商品性农产品的消费又极为有限,故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条件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张晓山,2000)[1]。二是资源禀赋论。王雅鹏等认为,在同样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生产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者所占有的资源及生产要素的多少。特色农业能给农民带来收入的条件是土地和劳动力投入(王雅鹏、郭犹焕,2001)[2]。而资源(主要是耕地及人力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显然是农民收人增长的首要约束因素(郭正模,2001)[3]。其次,中国农民接受的低水平教育会影响他们作用于特色农业的生产效率(陈艳等,2001)[4]。韦鸿等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多寡决定了收入的高低。农民拥有的资源数量稀缺,用于特色农业的投入就少,农民收入低可想而知(韦鸿,2003)[5]。

上述分析表明,虽然学术界对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偏重于理论,实证研究的成果较少。本文准备用实证的方法来分析浙江绍兴特色农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文章分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首先,分析绍兴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其次,分析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再次,对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进行回归分析,这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我们的结论,这是文章的第五部分。

本文数据全部来自于绍兴市《农业经济普查数据》、历年《绍兴统计年鉴》和历年《浙江统计年鉴》。同时,考虑到《绍兴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对农产品品种统计的不一致,故本文对绍兴特色农业分析时只能度量茶叶、林业、牧业、渔业四个指标,其余特色农业指标则没有可供比较的数据。

二、绍兴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分析

产业竞争力评价是比较绍兴特色农业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个较好度量范畴。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能力的发挥等方面入手,并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目前国际上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竞争结果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中,竞争结果指标主要有三种: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固定市场份额。比较优势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区位商、贸易专业化系数、劳动密集度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和Mickaely指数等。考虑到资料取得的相对困难,本文所作绍兴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分析只做区位商分析和产业经济增长指数分析。

1.产业经济增长指数。产业经济增长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作为比较基础的时期,叫基期,与之进行对比的时期,叫报告期或计算期)产业经济增长水平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从表1可以看出,绍兴茶叶和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与浙江全省范围的茶叶与牧业经济增长指数是保持一致的,也就是说当绍兴茶叶与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向上提升时,浙江茶叶与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也向上提升,当绍兴茶叶与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下降时,浙江茶叶与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也下降;绍兴林业经济增长指数曲线在1994年之前和浙江全省范围的林业经济增长指数曲线保持一致,1994年之后这两条曲线的变化是不一致的,主要是由于绍兴的林业经济增长指数要高于全省范围内的林业经济增长指数;绍兴渔业经济增长指数与全省范围的渔业经济增长指数也有很大的不同,1996年之前是全省范围的渔业经济增长指数高于绍兴渔业经济增长指数,1996―2002年则是绍兴渔业增长指数高于全省范围的增长指数,2002年之后则又是全省范围的增长指数高于绍兴的增长指数;从绍兴单个指数的增长曲线来看,茶叶、林业、牧业、渔业增长指数绝大部分时间是高于100的,低于100的只有少数几个年份。

以上分析表明,从绍兴历史来看,其茶叶、林业、牧业、渔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从浙江全省范围比较来看,绍兴茶叶、林业的增长指数略高于全省范围的增长指数,牧业的增长指数略低于全省范围,渔业的增长指数低于全省范围,这表明,从增长指数来看,绍兴茶叶与林业的竞争力较强、牧业的竞争力次之,渔业的竞争力最弱。

2.产业区位商分析。任何地区的有效核心优势总是通过一定的优势产业或优势产业群体来体现的。区域优势产业属于资源配置范畴,表示某一地区在某种产业的全省或全国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种优势可以通过产业的区位商来衡量。区位商模型为:

Q=(e/e)/(E/E)

其中,Q是区位商,e是第j个区域的总产值,是j区域内第k个产业部门的产值,E是大区域的产业产值,是大区域内第k个产业部门的产值。区位商表示的是j地区k行业占大区域同业的比重与地区总产值占大区域总产值的比重之比。如果j地区k行业的比重相对于本地区总产值占大区域总产值的比重,意味着j地区k行业上具有优势地位。

区位商反映了区域j在大区域k产业中的重要性。当某一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时,则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专业化率比较高也就意味着该产业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在真个区域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反之,则该产业的专业化率比较低。

从表2可以看出,绍兴茶叶区位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92年之前的阶段、1992―2003年的阶段、2003年以后的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区位商均超过了3.0,第二阶段的区位商则大于2.3而小于3.0,以上情况充分说明绍兴茶叶在全省范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前面分析绍兴茶叶增长指数时,发现绍兴茶叶增长指数曲线与全省范围的茶叶增长指数曲线保持一致;联系到产业区位商分析,说明绍兴茶叶是浙江茶叶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曲线直接影响了浙江发展曲线的形状。绍兴林业区位商则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在1998年之前,其区位商小于1,从1998年到现在,绍兴林业区位商均大于1,个别年份则达到了1.8以上,尽管最近稍有下降,但2007年该指标仍高达1.51,表明绍兴林业在浙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绍兴牧业区位商发展和林业区位商刚好相反,其经历了一个由强到弱的发展过程,在1999年之前,绍兴牧业区位商大于1,而1999年之后则小于1,2006年该指标为0.86,明显低于前两年。绍兴渔业区位商则比较小,除了1989年、2002年、2003年这三年过了0.5之外,其余均小于0.5,2006年则仅为0.37。以上分析表明,从区位商来看,绍兴特色农业的竞争力以茶叶为最、林业次之、牧业竞争力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渔业竞争力则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产业增长指数与产业区位商分析的综合水平可以看出:茶叶是绍兴特色农业竞争力最强的产业,林业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牧业的竞争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渔业竞争力最弱,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而绍兴特色农业的竞争力是一种喜忧参半的局面。

三、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

1.绍兴农民收入增长指数与特色农产品增长指数比较接近。本文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指标的度量是农民人均收入,根据《绍兴统计年鉴》,绍兴农民人均收入在1988年905元,到2007年增长到9730元,19年间增长了10.75倍。表1显示,从人均收入增长指数来看,绍兴收入增长速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之前的增长指数均超过了110,个别年份高达132.25;1996―2003年为第二阶段,其增长指数均大于100而小于110;2003年之后增长指数又超过了110,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各种税费减免的缘故所致。前面分析绍兴特色农产品的增长指数时,我们已经知道绍兴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绝大多数年份的增长指数均超过了100,说明农产品的增长与收入的增长呈一种正向关系。另一方面,除了林业增长指数数值比人均收入增长指数数值有较大不同外,绍兴人均收入增长指数和各特色农产品增长指数的数值也比较相近,这就说明了特色农产品对绍兴人均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农民收入与特色农产品增长的相关系数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度量,相关系数用r表示,介于-1和+1之间,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越高。

r=

其中,y是观测值,是样本平均数,T是样本容量,k是滞后差分项的滞后期数。r表示k阶自相关系数。

本文利用Excel软件计算出了绍兴农民人均收入与特色农产品的相关系数。从下表可以看出,茶叶、牧业、林业、渔业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系数全部是正数,说明绍兴特色农产品的增长促进了绍兴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从相关系数的大小来看,林业与绍兴农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是最大的,其次是牧业和渔业,茶叶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小,仅为0.69。相关系数的大小可以说明:林业的增加对绍兴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比较大,其次是牧业和渔业;茶叶是绍兴竞争力最强的产业,其相关系数比较小是因为茶叶只是农业这个大类的一部分,还有蚕茧、蔬菜等其它特色农产品由于统计的原因而没办法进行计算,故其相关系数没有林业、牧业、渔业大。

以上分析表明,茶叶、林业、牧业、渔业对绍兴农民收入的增长均具有拉动作用,就好比水涨自然就会船高。但林业的拉动最为显著,其他相对较小,这是绍兴农业相关决策者应该注意到的现象。

四、农民收入与特色农业发展的回归分析

1.回归模型设定。类似已有文献,本文假设农业收入是渔业、林业、牧业、茶叶的线性函数,故本文采用如下的简约式回归方程来进行分析:

REVENU=C+αFISH+αFORE+αHUSB+αTEA+ε

其中,REVENU代表历年绍兴农民的平均收入,FISH表示历年绍兴渔业产量,FORE表示历年林业产皮昂,HUSB为历年牧业产量。则TEA为历年茶叶产量。表3给出了绍兴农民收入与渔业、林业、牧业、茶叶的回归结果。

2.模型的总体估计结果。从总体看,方程估计结果良好,符合理论预期。方程的可决系数(R2)为0.9849,表明回归拟合得很完美。DW统计量为1.8433,表明各各变量的序列相关性较小。F统计量为244.07,表明方程的整体回归系数比较显著。从单个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渔业的t统计量为1.5145,不在95%的范围内显著,其对应的P值为0.0776,但如果将显著范围放宽为90%,则渔业的回归系数较为显著。牧业、林业、茶叶的t统计量表明,此三种变量的回归系数均在95%的范围内显著。

从回归结果来看,渔业的回归系数为0.0097,表明渔业每增加1%,农民收入便增长0.0097%。林业的回归系数为0.0333,说明林业每增加1%,农民收入则增长0.0333%。牧业的回归系数为0.0177,反映了渔业每增加1%,农民收入便增长0.0177%。茶叶的回归系数为0.1012,说明茶叶每增加1%,农民收入就增长0.1012%。以上分析表明,茶叶是绍兴相对稀缺的特色农产品,其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弹性最大。渔业为绍兴相对较为丰富的特色产业,其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弹性最小。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绍兴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回归分析,得到了以下关于绍兴特色农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

从产业竞争力方面分析:茶叶是绍兴特色农业竞争力最强的产业,林业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牧业的竞争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渔业竞争力最弱,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来说:绍兴人均收入增长指数和各特色农产品增长指数的数值比较相近,说明了特色农产品对绍兴人均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茶叶、林业、牧业、渔业对绍兴农民收入的增长均具有拉动作用,但林业的拉动最为显著,其他相对较小。

从特色农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回归结果分析:除了渔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回归系数显著性相对较弱以外,茶叶、林业、牧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回归系数均较为显著;茶叶是绍兴相对稀缺的特色农产品,其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弹性最大;渔业为绍兴相对较为丰富的特色产业,其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弹性最小。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农业结构调整五大问题应重视[J].经济工作导刊,2000,(12).

[2]王雅鹏,郭犹焕.有关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浅析[J].南方经济,2001,(5).

[3]郭正模.农民增收问题:理论分析与政策导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1,(5).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5

论文摘要:行业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营建有利于减少大学文化趋同的现象,符合高校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论述了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分析了营建思路和功效,并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中最富有时代气息和活力的一部分,体现着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文化形态,属于社会中的先进文化。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受行业发展和专业布局影响,容易在载体、途径、价值追求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服务行业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大学,在111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以勤奋实干精神为核心,以服务三农、面向基层为导向,以校园文化活动和物化景观为载体,以勇于担当志愿服务为精萃的、行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了以张启发、徐本禹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精英,树立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典范。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理念进行了初探,并对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

一、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理念

(一)勤奋实干:行业特色的折射。

特色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深受所服务行业的影响,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等方面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文化。中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是世界上农业生产第一大国和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勤奋实干,正是中华民族耕读精神在华农人身上的延续和发扬,也是社会对华农人和华中农业大学最多的评价。华中农业大学其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勤奋实干的文化无不体现在学校办学过程和广大华农师生身上。1987年,学校自力更生创建生物技术中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筹措10万元经费,挤出专门实验室,调集分散在各单位的相关生物技术仪器设备,支持中心建设。中心实行开放滚动式的管理办法,以“互助组”方式运行,实现资源共享。10余年后,学校依托该中心,建起了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天清晨,狮子山广场上莘莘学子专心读书的场景是华农学生勤奋学习的缩影;临近凌晨,国家重点实验室灯火通明下知名教授专注科研的情景是华农教师刻苦实干的写照。

(二)面向三农:学科背景的必然。

特色型大学强调的是学校学科分布特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撑,是高等教育服务专门行业发展的产物。历经百余年的历程,华中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体系。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农科,人文社科专业以研究“三农”问题为主要方向,全校所有专业发展形成一盘棋,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围绕一个领军人才,组建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四个一”特色发展模式广受社会关注,为服务“三农”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枝苗、一棵树、一粒豆——“六个一”,是媒体对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形象概括,代表了学校在优势学科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三)勇于担当:时代精神的体现。

“达人”精神是华中农业大学校训内涵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一种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正是华农人责任意识的集中表现。华农人响应时代号召,服务国家需求,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深入推进“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新农村建设“111”行动计划和“百名教授进百企”科技支撑企业发展“双百”行动计划,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1990年以来,连续18年被、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由“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创办的红杜鹃爱心社,积极开展支教助学活动,服务西部基层教育,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绿色协会广泛开展各项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环保宣传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

二、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营建与功效

(一)以实体物质建设为基础,打造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等学校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使用的能蕴含高校师生共同价值追求,代表学校精神风貌的物质性载体。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启动了“学校历史人文景观建设工程”,工程规划高度重视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的人文景观建设。在该规划指导下,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纪念碑、学校创始人张之洞铜像、学校百年纪念碑等一批代表学校文化底蕴和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人文景观相继建成。以喜迎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学校掀起新一轮人文景观建设高潮,陈华癸、刘后利、杨新美、沈达尊四位教授雕像先后建成揭幕。在“未来之门”南边的小广场落成了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二十四节气柱,精心设计建造了一批富有农业大学特色的标本馆、校史馆、图书馆、教学楼和实验楼,完成了狮子山中心广场改造工程,使其成为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园林文化广场。学校布局合理、搭配和谐、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给予师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学术科研发展为中介,提升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是研究型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及在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而形成的制度与规范。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一般都是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培养高水平行业精英和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科技目标的重任,较好的学术文化有利于统筹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目标协调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注重校风学风建设,形成了“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勤读力耕”的大学精神。我国高校中唯一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启发教授测绘出了世界第一张水稻基因图谱,目前其科研团队正在朝着绿色超级稻的战略目标迈进。今年夏天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场由7位微生物领域的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超级豪华答辩委员会为两位硕士举行答辩会,生科院何正国教授培养的两名硕士生均发表了影响因子超过10的文章。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数学建模、“金铅笔”广告等大学生科技赛场,我校学生频频摘金夺银,展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2009年4月,学校成立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并出台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规范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专门用来规范学术行为。这充分说明,在学术文化指引下的学校科技研究不但重视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更注重学术规范。

(三)以大学精神培育为核心,凝练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能反映相对稳定群体内在心理定势和外在精神气质的最高层次文化体系,是一所高校整体风貌、文化气质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日益趋同的今天,形成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显得尤为可贵。华中农业大学最宝贵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和校徽中,并不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校重大仪式活动牢牢镌刻在一代代华农人身上。新生入校必须学唱校歌,在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奖学金发放会场,与会全体师生都会齐唱校歌。为继承和发扬张之洞“重农”精神,学校探索成立了张之洞实验班,专门培养了农业领域精英领袖人才。学生文艺骨干把张之洞办学历程和研究生支教团感人事迹,排成话剧搬上了学校晚会舞台。以“狮子山讲坛”、“齐民讲坛”为载体,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李昌平先后前来讲学,提升了华农师生的“三农”情结和人文素养。

三、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进一步凝炼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统揽着大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是大学精神的物化结晶,是一所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石。农业高校要想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就必须从办学传统和办学实践中提炼特色的办学理念。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农业类特色高校,首先要明确培养农业领域精英人才和相应文化的目标理念,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行业专门人才;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使传统农科类优势学科更优,现代生科类特色学科更特,并加强涉农文法经管类人文社科学科发展,促使学科群体优势更加明显;最后要密切配合农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彰显农业特色。

华中农业大学是以服务面向“三农”为特色,以农科优势明显为特点的农业特色型大学。加强具有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广大学子深入了解农业发展史,激发同学关注“三农”情结,树立献身我国农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校史馆、档案馆和标本馆的藏品和功能,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成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农业科普参观基地和宣传我校整体科研实力的窗口;进一步丰富人文景观中“农”的元素,把“六个一”标志性科研成果做成雕塑,激励师生投身农业科研;进一步拓展“面向三农、服务基层”的教育途径,培养师生热爱农民、向往农村和对关注农业的情怀。

(三)进一步丰富文化载体。

理、工、农、医等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发展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均面临着文化建设先天不利的窘境。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主动挖掘提炼,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为适应时展,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学校应进一步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发挥高校文化引领作用。为此,要大力发展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在科技传播、交流沟通和思想教育方面的特有作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继续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狮子山讲坛等品牌活动,重点扶持几个有影响力和专业艺术水准的学生文艺社团;树立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以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氛围的创新文化,服务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前言

论文选题的背景

(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旅游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二)贵州省的特殊省情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三农”问题仍突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三大经济区农村发展很不平衡。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使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思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肯定。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关于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篇1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学校以"文化浸润德育创新打造品牌"为基本理念,以"创建文明校园争当阳光少年"为主题,继续大胆创新,不.....

    有关护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八(整理6

    - 阅0

    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篇1时光如梭,转眼间在呼内的日子即将结束,在充满人性化的医院工作让我的大脑变的更加充实,让我开阔了视野,让我看到了以前我所感受不到的人间疾苦,让我真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