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6篇)

来源:收集

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篇1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外商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3-0024-06

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从20年代70年代开始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现今,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贸易形式,在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一国的国家特征因素,特别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寻求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途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特别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简述及其计量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严格的假设前提,尤其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各国要素禀赋各不相同这些假设条件,与国际贸易现状相距甚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拥有相同或相近要素禀赋,并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规模经济效应不断扩大。由此,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的理论之一,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发展。

1产业内贸易理论简述产业内贸易是与产业间贸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同类的可替代产品之间的贸易。它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通常发生在要素禀赋或需求结构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现象最早由沃德恩(Verdoon,1960)、巴拉萨(Balassa,1965)发现,在1975年由格鲁伯(Grubel)和洛伊德(Lioyd)建立了著名的G-L指数模型后,众多西方学者在水平产品差异、垂直产品差异、垄断竞争、寡头垄断、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产业内贸易理论。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者发现一国贸易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贸易额的绝对值,尤其是在资源逐渐匮乏的全球化经济状况下,产业结构的同步优化以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的增长,成为衡量一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2产业内贸易计量西方学者对产业的划分有3个主要依据:第一,产品的相近生产替代关系;第二,产品的相近消费替代关系;第三,产品的相近技术密度。如果满足其中之一,就界定为同一产业。在产业内贸易的计量中,通常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位数贸易数据为基础。在计量方法上,较为普遍应用的是格鲁伯和洛伊德计量法,即G-L指数,它从某一行业和一国总体两个角度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动。

某一行业的G-L指数:

其中,Xi与Mi分别代表同一产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Bi为某一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Bj为一国总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B值处于0和100之间:当某一产业产品的进口额等于出口额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100,所有的贸易都为产业内贸易;当某一产业产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或只有出口没有进口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所有的贸易都为产业间贸易。

二、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对外贸易总额迅猛增长。特别是,以进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增长方式促进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持续增长。采用SITC对商品的分类标准,把国际贸易商品划分为两大部分(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和十大类(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草,2类-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3类-矿物燃料、油及有关物质;4类-动植物油、油脂和蜡;5类-化学品和有关产品;6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9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为了便于比较,将这十大类商品分为4个部分:0~4类为初级产品,5和7类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6和8类为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第9类为其他分类产品。撇开第9类商品,从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商品: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制成品、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即SITCO-4、SITC6+8和SITC5+7三个角度,利用格鲁伯一洛伊德指数(G-L指数),比较1980~2004年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变化趋势,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图1、图2和图3,可以发现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除第1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自1998年以来逐年上升外,其他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下降,其中第3类商品的下降幅度最大,第4类商品则接近于完全的产业间贸易。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虽然我国企业对初级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初级产品的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小,加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初级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供给能力的提升使得价格下降的同时并未能真正体现出我国初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由资源禀赋带来的初级产品贸易中的成本差异在国际贸易中未能较好体现,特别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初级产品显然不占优势。

其次,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趋于平稳。第6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呈递增趋势,除1993年较低外,其余年份均在95左右。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90年代以来国外企业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贸易方式。2004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497.2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52.8%。加工贸易作为一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充分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资源优势,在不改变产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加工,由此产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了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较大比重。而第8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势,但一直维持在25左右,直到2004年才上升到49,其波动幅度不大。

第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下降过渡到平稳上升。第7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所有产业中增长最快,并且逐年递增,从1993年的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各占一半的基础上,发展到1997年之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90以上,已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格局。这说明,经过二十几年的对外开放和吸收外资,我国的机械和运输设备等制成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已占有一定优势。第5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先升后降,但波动的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60左右。

三、国民经济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

1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

因素。产业特征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差别化程度、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方面,尤其是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别化程度,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原因。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禀赋在各国间是有差异的,各国依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满足各自所需。然而,规模经济的产生以及产品偏好的细分,使得各国即使存在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国际间商品交换仍然能够进行,这种贸易形式主要基于产业内贸易。国家特征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水平因素、国民生活水平因素、国家规模、一体化程度和地理因素。关于国家因素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尤其是国民经济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现有研究比较少见。但事实上,国民经济水平与产业内贸易密切相关,一国的国民经济水平是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需求偏好的重要基础,决定一国能否实现规模经济以及产品的差异化。

2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模型的构建。考虑到人均GDP与GDP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里仅采用一国人均GDP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同时,参照“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研究,21世纪前50年,我国经济发展至少面临三大瓶颈: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本文以人均GDP指数、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作为反映我国经济质量和经济结构的指标,以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反映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以产业内贸易指数(B)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GDP指数(AGDP)、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CONS)、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作为解释变量,采用1986~2005年的相关数据(其中人均GDP以1978年=100为可比价格),进行相关性分析。

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额均呈线形变化。因此,作对数处理并建立模型:

进行回归,并显示残差序列图,发现在1986年、1993年和2005年有异常值存在,再引入虚拟变量进行参数估计和回归,得到模型:

B=-78.87750209+24.52787072×LOG(AGDP)+0.8272566635×CONS-7.164727924×LOG(FDI)-11.95269569×SER01-7.515624656×SER02-9.721967076×SER03+e

(3)模型的检验及解释。首先,拟合度检验。调整前后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4274和0.903938,说明拟合度很好,意味着模型能够以90.4%的比例解释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其次,显著性检验(单个变量和整体解释变量)。从模型发现,人均GDP指数、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3个解释变量分别以99%、80%、99%的可能性通过单个变量的检验;同时,F统计量的值为30.79828(一般只要大于10就可以通过假设检验),该模型通过了整体检验。再次,误差序列相关检验。DW值为2.00718,接近2,不存在误差序列相关。最后,其他经济计量检验。由残差序列图估计,不存在异常值、规律性扰动、参数变化等问题。

(4)模型显示的结论由模型可以发现,各年人均GDP指数每变动1%,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动24.52787072个单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变动1个单位,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动0.8272566635个单位;外商直接投资额每变动1%,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动-7.1647279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人均GDP指数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这两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产业内贸易指数呈正向变化,而外商直接投资额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其原因在于: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要依据贸易性质确定:如果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是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使我国企业能够以多样化的商品形式和成功的企业销售策略进行产业内贸易,则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上升,两者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另外,由于我国劳动资源丰富,加工贸易是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来源,如果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带来加工贸易,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该模型中,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却呈反相关变动,说明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是递减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外国直接投资引起了替代贸易,原有的进出口被外商直接投资所替代,产业内贸易会演变成产业间贸易。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外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兼并、收购,替代贸易有增多的趋势,这将不利于我国民族工业和产业内贸易的良性发展。

四、产业内贸易的优化

综上所述,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优化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在于突破我国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为此,可以从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的创新、外国直接投资的有效选择入手提高产业内贸易,特别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

1调整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转变,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类同性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演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通过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扩大产业内贸易。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产业结构正逐步得到调整。产业发展的现状是:第一,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比较难以改善贸易条件。这是由于我国存在大量低素质劳动者,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生产。第二,化学工业和机电工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引进能与本国技术水平相结合的先进技术,完成产品的进口替代,逐步实现工业化。同时,注意防止发达国家的重度污染企业向我国转移。第三,从事加工贸易的工业部门,采取比较温和的产业政策,利用其赚取外汇发展国内的进口替代产业的同时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总体上看,我国政府一方面应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主导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增强国际竞争力。

2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质量是一国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技术创新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加高端的地位,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实现产业内贸易中的双赢。

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篇2

1.1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起,美资开始不断进入中国。1980年由中美兴建的北京长城饭店可以说是开启了改革开放后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历史。从那时起至今,可大致将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探索阶段(1980~1991年),在这一期间内随着改革开放和中美建交,中美经贸条件不断改善,美国跨国公司开始在华直接投资,但这一时期内,美在华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和投资总额数量仍较少,且逐年变化不大;第二阶段为扩张阶段(1992~2001年),自1992年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改革目标后,由于中国开始各项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美在华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2001年美在华直接投资年度总额为44.33亿美元,较1992年增长了近八倍;第三阶段为调整阶段(2002~2007年),由于中国在“入世”过渡期后即将进行税制改革和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等原因,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年项目数以及实际利用美资额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美在华直接投资的累计总规模仍然巨大;第四个阶段为稳定阶段(2008年至今),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年度总额在20~30亿美元间浮动,年投资总额趋于稳定。

1.2美在华直接投资的特点首先,美在华直接投资的规模巨大,具体表现为近年来美国一直是在华投资前五的国家,而中国也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之一。其次,美在华直接投资表现出鲜明的行业分布特征,呈现出制造业的直接投资规模较大,而服务业等其他行业投资比重较低。事实上,1990年至2004年美对外直接投资中服务业占存量的比重由48.2%升至73.4%(庄宗明和马明申,2007);而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中,服务业占据的比重则明显偏低,占比不到美在华直接投资总额的十分之一。相反,数据显示,1999~2013年,制造业在美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60%~80%。

2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和特点

2.1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历程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并于同年正式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承诺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后,美国当年便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此后中美贸易开始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定增长,至今中美两国已经相互成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值得注意的是,1993年中美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07%,是至今涨幅最大的一年,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从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逆差,并持续至今。

2.2中美双边贸易的特点随着中美间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也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中美贸易规模巨大。如今中美两国均占据世界最大经济体、以及全球最大贸易国的排行榜首,中美双边贸易也体现出规模庞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目前美国已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而中国则成为美国的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第二,中美贸易规模失衡,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尽管中美双方贸易统计标准的不同使得两国中美贸易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沈国兵,2005),但中美双边贸易严重失衡已成为两国统一观点。可以说,从1993年中国对美国首度出现贸易顺差62.76亿美元后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到了2000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并持续至今。第三,中美贸易结构失衡,不同产业间贸易特点差别巨大。低劳动力成本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又具有的比较优势;而在全球产品价值链体系中,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容入其中,并处于低端位置。因此,中国主要以制成品复出口和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为主,即,中美贸易顺差实际上是中美货物贸易顺差。而中美服务贸易,则一直是存在些许的中美服务贸易逆差,幅度在300亿美元以内,其绝对值不到中美货物贸易顺差的十分之一。因此,中美间贸易结构存在失衡,表现为中美贸易顺差仅体现在中美货物贸易中,而中美服务贸易则呈少量逆差态势。

3美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结合历年美在华直接投资以及中美贸易的走势,能发现随着美在华直接投资累积量增加,中美的进、出口贸易额均会增大,而中美贸易净出口额也随之增大。1992年美对华直接投资出现高速增长后,1993年的中美进出口总额也出现明显同比增长,中美贸易顺差也开始出现。这些事实说明了美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总额以及中美贸易失衡起到了正向作用。而此前学者们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赵蓓文(2009)就分别采用全样本回归和子样本回归进行实证,认为美在华直接投资是中美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之一。美在华直接投资会加剧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是由于美国跨国公司到中国进行实际投资的动机不同,不同动机的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造成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而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可以分为市场导向型动机和生产导向型动机两种。首先,对于市场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其直接投资的动机是为了规避两国间的贸易壁垒,从而开发和扩大其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份额。因此,市场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出的产品直接在中国本土市场上进行销售,这符合蒙代尔(1957)的贸易替论,即这类型的直接投资行为使国际投资代替了国际贸易,减少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其次,对于生产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其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资料,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符合小岛清(1978)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互补理论,即美对华直接投资是从美国处于比较劣势而中国处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也就是能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这种“顺贸易型”投资模型使得美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事实上或是直接从中国制造,或是由第三国进口原材料、半成品后在中国加工,而最终结果是产品复出口至美国。因此,这种生产导向型的直接投资行为是一种贸易创造行为,它将原本美国公司直接在美国进行生产和销售的环节变为美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美国销售,从而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综上所述,市场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以贸易替代的方式降低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规模,而生产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以贸易创造的方式扩大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这两种类型的美跨国公司对华的直接投资,同时都扩大了中美贸易顺差,加剧了中美贸易失衡。

4结论及政策建议

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篇3

一、美国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总量特征分析

本文以美国1976—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区间,以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美国拥有所有权的国际直接投资衡量其对外直接投资,以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Bureau)统计的美国货物进口额和出口额来衡量其对外贸易(如无特别说明下文提及进出口贸易均指货物贸易不含服务贸易)。为了消除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在开始分析前,对上述数据均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因此在文中用Ln(FDI)、Ln(EXG)、Ln(IMG)分别表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额、进口额的对数。以下对美国1976—2010年的出口额、进口额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经济计量分析,以此检验美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一)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在对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前,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别序列的平稳性,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经常发生的伪回归现象。只有通过了平稳性检验的时间序列数据,才能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对序列平稳性采用ADF检验,根据检验结果,Ln(FDI)、Ln(EXG)、Ln(IMG)3个变量原序列的ADF检验值都大于1%的显着性水平下对应的临界值,而且概率p值也较大,因此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各变量对数都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即它们都是非平稳序列;而这些对数变量的一阶差分(分别用dLn(FDI)、dLn(EXG)、dLn(IMG)表示)在1%的显着水平下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说明这些变量具有一阶单整性。协整理论指出:如果变量都是单整变量而且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那么这几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表明这几个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因此,可以进一步对上述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二)协整性检验

协整检验的意义在于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有些时间序列,虽然它们自身非平稳,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平稳,这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称为协整关系。对于经过平稳性检验后为非平稳的序列来说,需要进行协整检验以分析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采用乔纳森于1995年提出的基于VAR模型的协整检验方法。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鉴于文中重点研究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额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将一般的VAR模型的数学形式简化为仅含有以Ln(FDI)和Ln(EXG)、Ln(FDI)和Ln(IMG)为内生变量且不含外生变量的模型形式。为了确定上述模型的合适滞后长度p,在Eviews6.0计量软件中选择尽可能大的滞后阶数8进行滞后长度检验,并根据实际研究中比较常用的AIC和SC信息准则,可以确定模型合适的滞后期为1。当模型滞后阶数为1时,VAR模型中2/3以上的参数显着性通过了检验。模型中各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983516、0.816980、0.986733、0.820384,很高的拟合优度表明各个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相关经济现象。进一步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乔纳森协整检验法检验Ln(FDI)和Ln(EXG)、Ln(FDI)和Ln(IMG)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如表1、表2。从上述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在5%显着性水平下,美国进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迹统计量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虚拟假设,说明美国进出口与对外直接具有协整关系,标准化的协整关系式为:Ln(EXG)=-0.56Ln(FDI),Ln(IMG)=0.08Ln(FDI)。因此,美国进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进口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

即使一些经济变量显着相关,它们的相关关系未必是有意义的。如何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何判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是计量经济学中的常见问题。Granger(1969)提出一个判断因果关系的检验,这就是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利用此方法检验美国进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因果关系,滞后期仍选择1,经计量软件运行后的结果如表3、表4。从表3、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检验拒绝Ln(FDI)不是Ln(EXG)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Ln(EXG)不是Ln(FDI)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检验不能拒绝Ln(FDI)不是Ln(IMG)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Ln(IMG)不是Ln(FDI)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具有如下的因果关系:①美国FDI变动是影响出口变动的原因;②出口变动是影响美国FDI变动的原因;③进口变动是影响美国FDI变动的原因。

(四)计量分析中反映的总量特征及原因分析

1、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抑制美国出口贸易。从协整检验的结果可知,美国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反而引起出口贸易的减少。众所周知,跨国公司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之下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目前全球90%的跨国公司集中在发达国家,而美国更是拥有了具有突出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大多数,美国是资本输出的主要国家,美国的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利用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整合为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些跨国公司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取全球利润最大化,在产品增值链条中将制造业环节转移到发展中经济体,首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加工环节、工序或零部件,随后向高端加工延伸。转移的制造产品大多原地销售或出口到其他国家,还有部分返销回美国,这就导致原本由美国出口的部分产品不再经由美国出口,美国出口贸易额相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反而下降了。

2、美国出口贸易的增减会引起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向变动。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其国内的资源、土地、劳动力、环境等成本处于较高水平,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一些本土产品的价格往往高于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因此美国出口贸易减少,其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其他国家寻求最佳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就表现出出口贸易减少而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现象。美国常年面临巨额贸易赤字,面对金融危机等恶劣经济环境时,政府和公众往往期望跨国企业抽回海外投资,增加本国工作岗位,缓解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压力,同时有利于增加出口减少贸易赤字,这就会表现出出口贸易增加而对外直接投资减少的现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此消彼长的关系。

3、美国进口贸易引起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同向变动。从协整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美国进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美国作为资本充裕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其进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占较大比重。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跨国公司通过生产环节全球布置的方式实现国外生产返销本土的生产贸易模式,在广大发展中经济体常见的加工贸易就是这种模式的产物,而这种贸易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十分显着,因此对美国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美国跨国公司为了抢占全球战略资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控制重要资源的开发经营权,此类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势必增加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

二、结论及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进口贸易引起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同向变动。总的来说,美国贸易投资一体化处于相关性强、相互作用大、不同区域或行业特征差异明显的高级阶段。结合美国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特征,我国在贸易投资一体化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推动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贸易投资一体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科技越发达对外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的水平越高,美国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其在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分不开。

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篇4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理论解析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注:[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第42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注:Vemon.R:"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ProductionintheProductCycle",

pp255-267,Vol.41,No.4,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66).)

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注:Bergsten.C.F.,ThomasHorst&Theodore.H.M.:"AmericanMultinationalsandAmerican

Interests",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e(1978).)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注:Lipsey.R.E.&Weiss.M.Y.:"ForeignProductionandExportsinManufacturingIndustries",

pp488-494,Vol.63.No.141,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81).)。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注: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3.6%;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强”4.7%的平均收益率(注:张金杰:《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编《2001-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注:参见杜玲博士论文:《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验与趋势》,2002年5月。)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动机高出10.4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注:参见Lee,Honggue:"Globalization,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CompetitiveStrategiesof

KoreanElectronicsCompanies",inNomuraResearchInstitute&InstituteofSoutheast

AsianStudies(ed.),TheNewWav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Asia,InstituteofSoutheastAsian

Studies(1995).)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198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83.5731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注:此海外投资的区域数字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年)为准。)。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国港澳地区33.46%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表1中国海外投资区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对外经济贸易简要统计》(2001)整理。

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美地区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这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要大些。详见表2。

表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与投资额分布(截至1999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提供的数据整理。参见:外经贸部发展司:《中国的境外投资状况》,《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5期。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亚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

1.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从外部条件上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许多动因,具体而言,中国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五点:(1)寻求资源开发。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其中,开发的重点放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能源投资,即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此外,还有一般性资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树林资源等)的开发。在海外投资开发资源,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的供应。(2)扩大出口贸易。无论是从中国政府政策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带动服务业的出口,都是目前进行对外投资最多的动机。在政府制定的有关海外投资政策中,着眼点基本上都是扩大出口,是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综合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动机调查,扩大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注:参见段云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战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谢康:《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鲁桐:《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对英国中资企业的实证研究》,载世界经济学会编《世界经济与中国:2000-2001年》,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开拓国外市场。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同类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国外市场是企业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所致,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与理论上阐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寻求市场型是相同的。(4)规避贸易壁垒。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一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已加入WTO,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5)获取高新技术。在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航天、航空、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业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少数中国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立了研究和开发机构,用最近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学习、研发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当然,这种类型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它将是最具潜力的海外投资。

2.中国海外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即存在互补关系也不乏替代关系,即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有贸易替代效应。具体到中国的实际,由于投资行业的特点和投资区域的不同,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要视具体的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而定。首先,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投资,动机与目标非常明确,肯定是为扩大出口服务的,因此这类企业的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其次,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海外投资,进口的资源都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带动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进口贸易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对我国出口贸易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对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做一个具体分析。(1)机械行业。机械行业中如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中的CKD、SCD(注:CKD:CompleteKnock-Down,即全分解装配:将产品全部拆散成零件后提供给买方组装成整机;SKD:SemiKnock-Down,即半分解装配:将产品拆散成部件或部分部件、部分零件后提供给买方组装成整机。)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就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因此,从总体上看,机械行业在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是持续且长期的。特别是大型家用电器,这是典型的加工组装型产品,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统计,家电行业投资带动出口的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金城集团的案例也显示,摩托车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后,大幅度地带动了该集团的出口:1997年海外销售收入250万美元,带动出口近150万美元;1998年海外销售收入近600万美元,带动出口达400万美元(注:李钢主编:《“走出去”开放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版。)。实证分析表明,机械行业由于技术与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结合,海外投资就可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2)轻工行业。严格地讲,轻工行业中也有属于机械行业的产品,区分出来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以及其他轻工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出口运费没有体积较大的机械产品高,与海外加工的生产成本比,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这类产品的海外投资与出口很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此类产品后出口更经济,就很少会有企业再到海外投资生产;即使在海外投资并形成规模生产,对国家的出口带动作用也不大。(3)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要是规避贸易壁垒,由于根据多种纤维协议,在投资国的出口配额已经用尽时,如果东道国尚有未使用的配额,投资国便可以使用。中国在纺织品领域受欧美出口配额的限制非常严重,因此不少的纺织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动机都是为了突破配额的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要视情况而定: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的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国家(地区)可以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则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或向第三国出口。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的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扩大还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实证数据。

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篇5

关键词:中关贸易;贸易不平衡;贸易差额

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165-02

中美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伴随着双边贸易快速发展而出现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两国贸易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利影响也日益凸显。中美贸易中美方逆差的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1统计标准不同导致两国统计数据不一致

中美贸易存在不平衡,究其原因,有来自统计方面的原因,有来自事实方面的原因。在统计原则和统计方法上,除美国使用船边交货价外,世界各国海关和统计机构通常对商品出口按离岸价统计。包括美国在内,世界各国海关和官方统计机构通常以到岸价(成本、保险加运费)计算和记录商品的进口。离岸价和到岸价的差别在于从出口国(原产国)把商品运送到进口国(目的国)的保险费和运输费。

统计范围上,美方统计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国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加剧了贸易失衡的规模。

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也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原产地统计是指进口货物的国别要按其原产地。即商品的生产地、制造地或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加工地进行统计。尽管美国的海关统计中有关原产地统计的规则有所改进,但由于缺乏国际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在判定进口货物原产地时仍往往存在随意性。

2香港转口贸易和中国加工贸易导致了不平衡

香港是中国出口贸易的最重要中转场所,香港具有十分发达的金融、保险、资讯和海运等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又具有自由港地位,商品输入输出基本不受限制,与欧美和亚太地区有着传统贸易伙伴关系。中国出口中一半的货物要经过香港中转,而对美贸易中这一比例可以超过70%。在香港的总出口中,转口贸易的比例高达80%~90%,大陆和美国是其两个最大转口来源地和市场。美方在统计时把香港的增值也记入了自中国进口,夸大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目前,中国对美出口的70%属于加工贸易,其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基本上是从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在加工贸易下,中国获得的利润极少,只获得总价值中15%的加工费,却被认定为巨额贸易顺差。美方在统计时,却按照原产地规则将商品全部价值记入自中国进口,直接造成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夸张。

3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管制加剧了不平衡

多年来,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这制约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并成为影响双边贸易平衡的主要障碍。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具有“遏制”性质的出口管制政策在歧视中国的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对中国的出口,是加剧中美贸易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出口管制政策削弱了美国生产商的出口竞争力,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导致其对中国出口下降,从而造成了中美贸易的不对称,形成了贸易失衡。

4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影响平衡

多年来,美国一直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由于美国大规模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在华子公司的巨额生产和出口,并相应地增加了美国公司从其在华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这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亚洲国家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这种以占领中国市场为目的的投资,必然导致中国对美进口的减少,进一步扩大中美贸易逆差。

二、中美贸易不平衡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

1美国对中国产品滥用反倾销调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大增,种类日益繁多,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中均使用替代国产品的价值确定商品的正常价值。这样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影响着美国进口商的利益,阻碍了两国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美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漫长的调查诉讼对中国产品的进口起限制作用。美国的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的,但事实也显示这无助于扭转中美贸易失衡的形势。

2美国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监督力度

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多次指责中国未能充分保护知识产权,非法仿冒美国产品,随时向中国实施单方面报复措施。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1994年6月,中美双方开始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磋商,直到1995年2月才最终达成《中美知识产权换函及附件协议》。此后,中国为落实该项协议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完善本国立法,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三、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解决对策

1调整贸易数据统计方法贸易统计中按原产地统计进出口贸易的原则有待规范。按照国际通行惯例,进出口贸易应按原产地原则进行统计。但如何判定货物是否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至今仍没有实施细则,各国往往都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标准不一,宽严各异,在判定进口货物原产地时往往存在随意性,实施的标准有待进行规范。我国在统计进出口时也应坚持按原产地的原则。通过按原产地原则对美国经中国香港对中国进口的调整,双方统计的贸易顺(逆)差的差异就会有所缩小,如再考虑经其他国家和地区转口额,还会进一步缩小。

2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

一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导致了我国目前在出口产品方面存在的结构性弊端,即过分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过度依靠价格竞争力的出口模式必然是我国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从而牺牲国内劳工福利,恶化国内收入分配格局,抑制内需增长。而且高新技术产品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种类,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逐渐下降。跳出过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的惯性思维,已势在必行。从长远来看,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突破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现状,是缩减中美贸易失衡的一条出路。因此,我国应尽快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技术资本优势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这种战略调整。不仅有助于避免我国在出口中过于强调劳动力成本优势,忽略出口结构中的非价格因素,也将使更多的企业因此而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损失。

3采取正确的贸易策略,在磋商中解决纠纷

正确的贸易策略可以使我们在处理贸易纠纷时占据主动,进而在解决贸易纠纷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面对中美贸易失衡纠纷,应该加强同美国的对话沟通,避免将贸易问题政治化。从根本上讲,中美双方的经贸联系对两国都是有利的,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只能加深双方的误解和摩擦,影响两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处理双边贸易问题时应该牢记长期利益。避免将贸易失衡问题政治化。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产生一些摩擦是正常的,关键要平等协商,冷静处理。中美两国经贸发展的历史也表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平等协商,合理地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才能使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单方面设限、制裁只会两败俱伤。中美两国应该在平等磋商中妥善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一些贸易分歧,通过建立高层互访,增强双边磋商,加强沟通,尽量把存在的问题降到最低程度,通过协商的方式去解决。

4鼓励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篇6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 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 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 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 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 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 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 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 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 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 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 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 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 1995年扩大到39倍。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 阅0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总结篇1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

    收集音乐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八(整理6

    - 阅0

    音乐教师工作总结篇1一思想政治方面在这一个学期里,我热爱教育事业,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认真记好学习笔记。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