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6篇)

来源:整理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篇1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增强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对此进行分析。

二.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措施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必要途径。过去不少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不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不少家长学历不高,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教育子女。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一些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应用问题,拓宽他们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逐步变为“我要学”。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与其他学科比较,初中数学是一门较抽象、深奥、枯燥难学的学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多数初中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内容十分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钻研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尽量将所授内容设计成生动有趣的问题。如“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可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实际走一走,模拟各种情况,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行程问题。这样,教师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实践上来,学生在实践中就把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学会了,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初中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引起他们好奇心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厚),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可使他们对用数学方法认识现实世界产生浓厚兴趣。

3.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求知,一定要为学生们创设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此,教师必须以其自身的踏实进取、渊博学识、生动教学、严谨态度等行为在初中生群体中形成比较高的威信,以求获得强大的感召力,引发广大学生在感情中的共鸣,通过真诚、友爱与关怀的态度和学生们交流,激发其上进之心。数学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们提出自身见解,即使学生们说得不够准确与完整,也要让其将话说完,从而保护其积极性。

4.通过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

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让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分层主要是为了能够保障教学和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互匹配,让学生们的认知能力立足于教学活动而持续不断地向前加以推进。比如,在布置数学作业之时,大量教师并不会考虑到不同学生在实际能力上的差异性,因而也就采用了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最后一般都是优质学生觉得做作业并没有什么意思,而学困生却又掌握不了什么知识。

实施分层教学就是在初中数学授课中开展个性化教学的一种新型探索,这也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一种深化与实际运用,这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中,可分别布置不同层次与要求的作业。比如,将数学作业或者练习划分为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创新性作业等数个不同层次。在布置之时,不应当硬性地规定全部学生都要做完以上作业,而是可以留下创新性作业,让那些富有能力的学生来加以完成。事实证明,初中生们在充满巨大挑战的情境之里,能够更好地完成好各项任务。

5.避免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的设置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参加了数学情境问题的课题研究,多数教师都能在课堂引人时设置大量的数学问题清境,从而让学生积极地进人本节课数学内容的学习,问题情境设计得好的老师,学生们可以就情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的解决,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但是,我们发现,教学情境设置不好的老师,其结果是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殊不知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但这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没有注意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较好的作用。学生反而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不能很好地进人学习状态。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教学规律,要符合教学要达到目标;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创设的情境还应与时俱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6.避免只求“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多数数学教师都认识到,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必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将教师的讲解尽量地转化成学生参与的积极回答问题,但是,由于教师在设计问题上过于简单,没有梯度,或没有挑战性,设置了大量的“是不是”,“对不对”等选择问题或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一来,表上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其实质是学生没有通过深人细致的思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深度的分析。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决课堂气氛,富于挑战性的课堂,更是新课程改革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要在组织教学上下功夫,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变热闹的“分层教学”为有效的“分层辅导”

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出现错误。真正有效的分层,不应仅是课堂上的分层教学,更应是课后的分层辅导,要把课堂上“热闹”的分层教学变为一种能够对中下生有所帮助的分层辅导,把重点向中下生倾斜。

8.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间题。这样能及时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通过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分析,可以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翠玲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1-25期刊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篇2

本人根据以上认识,围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策略应用主题,进行实践探究活动.现将探究心得及实施方法进行粗浅论述.

一、凸显教学双边特性,实施互动性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融并进、有机统一的动态前进过程.教学活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有效沟通、观念碰撞.双边性、互动性,是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高效“教”上,还表现在学生的有效“学”上,这就要求课堂有效教学应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发展过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扬弃教师“主宰”课堂,统治课堂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而要将师生互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性、生生互动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新知学习、问题探究、思考辨析等活动中,挖掘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参与师生深入互动、生生有效合作的双边教学之中.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能动意识显著增强,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探讨新知活动,主体特性得到有效展示和锻炼,促进师生互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坚持能力培养宗旨,实施探究性教学活动

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是相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另一方面是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地“学”,是相对于学生而言.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并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可见,能力培养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学生动手实践、思考分析的载体,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思考分析活动,通过动手探究、思考分析等活动形式,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问题:如图所示,折线ABC是某人在甲地打长途电话到乙地所支付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结合图象性质,那么这个人通话时间为8分钟时,需要支付多少元的电话费?

教师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学生探究问题条件认为:“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在小组分析讨论中,得出解题策略:根据图形写出点B、C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射线BC的解析式,再把t=8代入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教师对探析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总结解题规律为:在解答该类型问题时,需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结合函数图象内容进行解答.学生进行解题活动,写出解题过程.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以及归纳解法的实践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思考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较好落实了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

三、发挥学生主体特性,实施自主性教学活动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成为广大中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如何把握住学生,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和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平时的观察研究发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收效比较明显。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1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课件借助其图、文、声并茂以及flas的优点,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多媒体还能够借助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从而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数学例题、练习题的生活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在学习商品的利润及利润率的内容时,可通过列举超市中商品的进价、标价或者打折等学生身边的实例,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3借助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诙谐、幽默、风趣,学生就想听、愿意听,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好。例如在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有的学生忘了设未知数,我就会说他们“马失前蹄”,有的学生忘了写答,我就称他们“有首无尾”或者“有始无终”。借助幽默的教学方式,诙谐、生动的课堂语言,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倍增。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思想,让学生善于学习。

2适时点拨、训练思维,让学生会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的给与指导,这是因为通常学生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思维,但有时由于问题的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思维受阻,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鼓励,并进行合理的思维引导。但是教师在点拨时,应把握好“度”,启发过之,则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启发不及,则又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教师的点拨要适时、及时、到位,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思维,学会学习。

3掌握方法、灵活运用,让学生善学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将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会学”,而且要“善学”,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思维能力、锻炼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抓住机会适时渗透教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分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有注意思想方法的分析,教师才能把课讲活、讲懂、讲深。“讲活”就是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讲懂”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讲深”就是指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能感受、领会、形成、运用内在的思想方法。总之,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让学生善学。

4公平公正、因材施教,让学生好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力争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整个班风、班气才会正,班级内的学风才会浓。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他们由于成绩不理想,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因此对于他们教师应给与更多的关心与鼓励,并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与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中等生和优等生要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因材施教,让他们都能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持续的发展,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让学生好学。

总之,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和好学,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雪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J].教师.2010(7):67-68

[2]张婷颖.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2010(8):53-54

[3]催艳萍.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9):69-70

[4]陈春来.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3):81-82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篇4

【关键词】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高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高效课堂教学的表现:课堂上教师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要动能动,要静能静,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停能停,学生没有一个睡觉、开小差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课后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收获,都有学习的快乐。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下棋、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二、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所抄的这些“教案”都是由一些教育名师、甚至是教育名家编写的,有什么不行?其实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备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人甚至是专家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0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一个好的课堂,就好像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诸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菜不好吃,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下咽。数学课堂也是如此,总得让学生感觉味道好,爱听,所以就得放点作料(笑话幽默),但不能太多,因为笑话幽默多了,课堂冲淡了,喧宾夺主,课堂没内容,学生学不到知识。所以课堂里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上来。

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

(1)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一定会专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卖价-成本价。

(2)列函数式:在武汉市坐出租车

2、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蚂蚁怎样走最近》时,我就拿出一个事先做好的可以活动的圆柱体教具,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然后再变动教具,让他们对比自己的猜测与实际的区别,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直观设计,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运用电教手段教学

(1)一堂课只有45分钟,有些课涉及到概念、定理、注意事项多,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和抽象。若凭老师边讲边写,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结果事倍功半。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

(2)对于要由一个运动的图形得出规律和结论并证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函数的教学;例如要理解“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和“圆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也可以利用“z+z”制作一个运动着的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

(3)网络教学:

如初一第一章:走进数学中的幻方、七巧板,搜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等

4、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分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84-01

《数学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这将为学生学好数学创设良好的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一、要合理分组

每学年期初,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将学生分组,分组要科学,分组时应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最好各不相同,这样能使每个成员学习机会平等,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有发展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分组时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考虑,这就是组与组的关系。笔者的做法是:每组前后四人,学习情况为“一优二中一差”,选取有责任感、善于与同学沟通、有一定组织能力者为组长,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调整人员组成或更换组长。

二、要布置任务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老师应向同学布置任务,包括小组任务和个人任务。这样学生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避免盲目行事,这点很重要。如学习“频率与机会”中的模拟实验一节时,给各小组布置几项任务,分别用替代物去模拟:有6个黑球代替黑袜子,2个白球代替白袜子;有用抽签的方式,在6张纸条上写“黑”,两张纸条上写“白”;有用两张扑克替代两个硬币;有用一黑一白两个球替代硬币的。之后由小组内讨论分工,谁完成哪项任务,谁模拟实验,谁做记录。探索“在实验中寻找规律”时,也只是给小组布置该组探究的问题,然后由他们共同设计,分工寻找器材,分工实验操作。总之,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才有效果。

三、充当导演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调控,承担好“学习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多种角色。教师设计好总体方案,布置完任务后,还必须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及时表扬速度快、有创见的学生;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把游离在小组之外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拉进”小组的讨论中,促进小组合作有效进行。还要和学生一起平等讨论交流,成为小组中的一分子。合作学习中有一个问题要注意解决,那就是“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引导,提出一些问题适当抛给学生思考。

四、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是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的结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时,主要应从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合理、小组合作方式是否恰当、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整理报告是否科学等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合作任务的执行完成情况、与别人合作学习的好与坏来评价。笔者的做法一般是先让学生畅谈心得体会,或课后展出小组合作成果,如收集的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对策等,这样能弥补课堂上部分同学没机会发言的不足,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要适当“减负”

在设计合作方案时笔者不主张每个环节都刻意安排合作内容,确定的合作方案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可操作性,以减轻学生身心压力。

合作学习的项目,强度要适宜,否则小组内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会产生自卑、自责的情绪,其他大多数同伴也会疲于应付完成任务,合作本身就无暇顾及了。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篇6

关键词:基础知识;“实、活、准、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习惯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要不断的探究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粗浅地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习数学知识要从基础着手,要求学生从定义、公理、公式、性质与判定、使用条件、方法6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掌握,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解答数学习题的基本模式,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基础知识的深化运用做准备。同时还要系统地讲解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依据基础知识的关联与转化关系进行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由知识点连成知识线,由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由知识面构成知识网。例如,关于图形的认识与证明,可从点线(平行线、相交线、同位角、内错角等)面(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全等)空间(投影、空间图形、垂直平分等)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理论深入理解、数学方法熟练掌握。

二、始终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1.注重对尖子的培养。以B组题为他们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完整、完美。在这方面,与中考成绩优良率高,不无关系。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2.注重中等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拉四。因此,力求解题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失分甚多。

3.注重后进生的转化。首先如何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呢?采取低起点,出课本的例题、习题,使之考得兴趣,树立信心。其次,考不及格者,面批面改作业,直到掌握好为止。(这部分比较难,因为这些学生相对的学习欲望较低、自控力较差或思维反映能力较慢,从而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于产生抵制学习的念头)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和手段。如平时对应用题,一般可采用图表法来分析题意,列出方程而求解。其次还要教给学生解题数学思想方法,重视能力培养,加强“联想、想象、转化”思维训练。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以课本为主线,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狠抓双基、重视训练。同时,还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精”即要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评。不搞题海战术,但不练习、不强化也不行,这就要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从“精”字作文章。

三、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荒地面积的一半,给出你的设计。”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四、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五、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在解答学生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启发,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是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实践表明,数学学习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耳到: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听老师讲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眼到:把课本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口到: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提出来。心到: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知识,主动积极。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我学会了自律作文范文(22篇)

    - 阅0

    我学会了自律作文篇118岁,美好的季节,千般惆账万种思绪浮游心上。只有经历过这连绵不断的雨季,才会看见雨后的彩虹,我们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跨进了18岁的门坎,我想:“不经历风雨,怎.....

    部门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七(整理5篇)

    - 阅0

    部门年终工作总结篇1展望20xx年,我将在中心和报社领导的决策和带领下,继续努力、扎实工作、务实开拓、奋发进取,围绕新一年的中心工作思路和报社工作重点,与各位同事团结一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