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酒文化的区别和共同点(6篇)

来源:整理

中西酒文化的区别和共同点篇1

关键词;西安灞柳驿酒店;项目管理;规划与流程

Abstract:Thispaperaimstostudyhowtoestablishthemodern,scientific,reasonablehotelprojectmanagementsystem,startingfromtheXi'anBaLiuYihotelengineering,noteproblemswithefficiencyandcontemporaryworldhorticulturalexpositionofspiritualcultureofgreenecologicalconstructiononthehotelprojectmanagementprocess.InordertopromotethelevelofprojectmanagementofModernoHotelisproposedtoimproveresearchandsolvethedirectionforthehotelprojectmanagement,contributeto.

Keywords;Xi'anBaLiuYihotel;projectmanagementplanningandprocess;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世界的目光汇聚西安,对西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给予极大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当前建筑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的发展方向不但要智能、节能、生态环保,还要讲究环境与建筑和谐平衡发展,居住空间绿色。西安灞柳驿酒店就立足于此实施项目开展。

建筑单位的施工管理主要是通过项目合同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组织协调、目标控制管理、风险管理等等措施完成目标,保证整个工程定时、保质、安全稳定施工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结尾阶段进行策划、协调、监督,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1西安灞柳驿酒店项目概述

西安灞柳驿酒店由西安世园集团负责修建,是一家园林式酒店,总占地面积多大140多亩,总建筑面积27293平方米,其中地上15540平米,地下11753平米。

一共24栋单体建筑。位于西安世博园中心区的西南角,四面环水,居住环境十分优美。灞柳驿总共分为五个区域,呈绽放花瓣状,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交相辉映,同时被分别赋予孔子思想之仁、义、礼、智、信之名。

西安灞柳驿酒店拥有535平方米的大型宴会厅及多个多功能会议厅,能够满足不同阶层客人不同需求。配有独立特色的餐厅、唐风中餐厅、灞柳西餐厅及多家商务休闲中心、红酒吧、雪茄吧、影视厅、咖啡厅、独立专业SPA、洗浴中心、健身中心等娱乐设施,是一家餐饮、住宿、休闲、会议、娱乐多方位一体的五星级标准酒店。

一区建筑总面积达到7084平方米,建筑高度11.43米,共两层局部三层,总共分为五个单体建筑,主要用于客人普通接待;二区建筑面积1486平方米,建筑高度8.25~8.93米,共二层局部一层,分为五个单体建筑,主要功能用于贵宾接待;三区建筑面积2454平方米,建筑高度8.2米,共二层,分为四个单体建筑,主要功能用于普通客房;四区建筑面积2423平方米,建筑高度7.13~7.71米,共二层局部一层,分为六个单体建筑,主要功能用于贵宾客房;五区建筑面积2093平方米,建筑高度9.04米,共二层,分为四个单体建筑,主要用于普通客房。

在酒店类工程中应用项目管理能够将传统酒店管理模式进行大幅度改变,实现酒店员工全方位动员、集结团结精神,树立团队意识。同时,还能够打破传统组织结构中等级观念,鼓励员工相互尊重与团队合作,升华酒店企业文化,不断提升酒店的管理观念。但是就目前的酒店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在成分上避免,加强管理效果,下面就对酒店类项目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酒店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

2.1初步设计过程必须贯彻统一、严谨、全面。

酒店工程施工是完全按照设计蓝图进行,设计是酒店工程项目中的重中之重,称之为灵魂。一个酒店设计好坏直接对项目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影响。目前设计公司、设计院层出不穷,都打着几十年经验招牌争相争取设计订单,为此,设计之初选择一家综合实力强的设计单位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从最开始的建筑平面图到最后的装饰装修设计,最好为一家设计单位,如此可以对整个设计做到完美衔接与空间充分利用。

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编制及参与人员必须在接单开始之前就确定好,在开始设计之后就应该由原班人员彻底负责(特殊调动及重大错误除外),设计人员在开始设计之初,应该与建筑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对必要内容知晓,同时,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中由建筑施工单位监察全程陪同,对酒店项目工程单位附近行政单位、银行、星级酒店、重要交枢、居住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与详细介绍,同时对所在城市天气气候进行综合考虑,从多种角度抉择,多方面考虑,才能在设计中将各种元素完美体现。

其中对于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是考验一个设计单位的重点指标之一,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必须将当代绿色生态与和谐建设融入其中,同时还必须将绿色施工、绿色装修做出明确设计。

2.2设计初稿出图后审查环节与建筑工程实际对照

设计单位在设计初稿出图之后会与建筑施工单位进行交流沟通,酒店项目施工方必须对设计蓝图进行详尽审查。酒店类项目与大部分项目工程存在一定的差别,酒店有专门的评级,即国家评定标准(酒店星级评定)。评定标准中明确标出建筑的面积、客房数量、套房数量、装饰、装修、材料、环境、附属设施等等,在评定过程中假如有其中任意一项不能达到标准,审定过程很容易由此搁浅,对酒店建筑项目施工方造成不可挽回损失。

在审查蓝图过程中,必须对照国家最新评级标准,比如此次灞柳驿酒店属于五星级酒店,那么我们就必须根据西安市2011年五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审查设计蓝图。

2.3审查设计施工图中建筑及结构层高是否满足要求

酒店是人员十分密集的场所,客流量大,装修施工程度高,火灾易发且蔓延速度快,一直为消防重视的焦点。如灞柳驿酒店就集中消防喷淋、排烟风管、强弱电桥架、空调水管、给排水管道、直饮水管道、中水系统等等设施,这些管道设施大部分都集中于走廊通道位置,众所周知走廊位置十分有限,高度有限,管道的敷设为了避免穿越结构梁,势必敷于梁底,如此会占据极大部分空间里面,再加上装修装饰占据的里面位置,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走廊部位净空尺寸将于原尺寸有很大差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与设计师进行交底工作,做好里面空间设计。

最终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客房过道,单面过道>1.55m,双面过道>1.8m,灞柳驿酒店双面过道1.91~2.05m。过道吊顶层后高度2.5~2.6m,灞柳驿酒店过道高度>2.8m。完全符合星级评定标准。

3酒店工程施工过程中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

施工是体现设计意图的最终步骤过程,但是施工阶段参与的施工单位比较多,且施工器械众多复杂,工作安排较难,因此必须注意到以下问题。

3.1施工面确定

施工的首要解决问题是安全问题,当今时代提倡的是安全施工、绿色施工,因此必须对施工界面划清。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都是同步进行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队施工面分别确定,施工器械堆放面确定,做到综合施工、秩序施工、安全施工。

在施工前期还必须对施工周围环境进行综合考察与规划,防止施工过程中各项活动对生态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常见做法有营造施工防护栏:防止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因作用力飞溅造成对过往车辆、路人损伤;施工砂砾、土壤等用保护膜覆盖:防止其随风四处飞扬;建立泥浆通道:将施工泥浆统一引流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3.2项目施工关键时间节点控制

几乎所有工程项目一开工面临的第一难题都是工期紧,特别是对于酒店类工程来讲,早一天开工即意味着早一天拿回成本投入,因此建设单位一般情况下都会尽量缩短工期,这就对项目管理中施工时间节点控制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早完成工程,是众多管理者考虑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项目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出发,与施工单位共同确定施工关键节点,在关键点上抢时间。确定之后制定详尽的安排进度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施工,并对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3.3施工质量保证与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质量与文明施工是项目管理单位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一个项目管理中的重点是最终质量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因此,不能因为赶工期而忽视施工安全忽视施工质量。

结束语

项目管理的重点关注领域在成本控制、施工时间控制、合同控制、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做到关注与加大执行力度,能够保证项目管理最终效果。酒店类工程项目管理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其要求质量的同时更强调工期,对施工节点控制较强,因此,对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经验提出了挑战,及时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与完善自我,必然能够将酒店类项目管理提升到一个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荣荣,张素娟.项目管理在酒店策划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0,(16):75-76.

[2]刘博.浅谈酒店类工程项目管理需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3]赖晓丹.试论酒店建筑设计及项目管理的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1,(4):138.

[4]楼红元.基于项目管理的开元旅业酒店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中西酒文化的区别和共同点篇2

一、重估酒泉境内世界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

酒泉自西汉元狩二年(前121)设郡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境内已查明不可移动文物139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酒泉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积淀了敦煌文化、丝路文化、简牍文化、长城文化、航天文化、边塞文化,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石油文化、草原文化、石窟文化、汉唐文化、奇石文化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五处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凝结着永恒的价值元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重新审视与评估,其历史文化价值构成体现在“六路通达”上。

(一)煌盛之路“敦者,大也;煌者,盛也。”①我们现今呼唤追寻并为之孜孜以求的目标理想,在2000多年前的敦煌,就已理直气壮地高擎旗帜,躬身践行。敦煌是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咽喉与枢纽,在宋以前其地位是仅次于中原长安、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敦煌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的汇流之地;敦煌是我国历史上率先对外开放的地区,玉门关、阳关是中国最早的陆路海关。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莫高窟于公元4世纪开始营建,经过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10多个朝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规模的佛教石窟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延续繁荣了1000多年。窟区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15身,可谓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1987年,莫高窟作为中国首批候选者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敦煌藏经洞发现,敦煌遗书出土后,敦煌学诞生,敦煌文化迅速传播世界各地。在这里,中西方文明汇聚交融、推陈出新,形成了一种以中华文明为主、中西文明兼而有之的文明类型。千百年来,不管外部条件怎么严酷,周边环境怎么动荡,敦煌文化的主题和格调永远是健康向善、从容乐观的,始终传播着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共存的自觉性和积极向上的自信心。这样一种文化的开放、包容、自觉,其背后深藏的“煌盛”底气,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是中国梦应有的文化承载与历史担当。

(二)使命之路何谓使命,古代指使者奉命而出行,如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等等,这些伟大使者的光辉事迹彪炳史册,流传千古。锁阳城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使命之城,其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东南62公里的荒漠戈壁中,占地面积80多万平方米,始筑于西晋元康五年(295),废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跨时达1200多年。主要遗存包括锁阳城城址、农业灌溉渠系遗迹、锁阳城墓群和塔尔寺遗址。其中,锁阳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晋、唐、西夏古城之一,也是干旱地区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锁阳城的营建过程,体现了历代政府固关守边、兴业济民的历史使命,体现了人类不断改造利用自然环境并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发展规律,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难以估量。锁阳城与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息息相关。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赴印度取经路过瓜州,锁阳城便是他重要的休整之地,玄奘曾在瓜州塔尔寺讲经说法。玄奘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乃至全世界。玄奘为了取经弘法,依靠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战胜九死一生的艰难险阻,完成了光荣伟大的历史使命。这种自觉担当、奋发有为、宠辱不惊的守正修为,这种勇挑重担、不惧艰险、不辱使命的伟大精神,已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三)信义之路“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②诚实守信,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改进和固守的宝贵资源。我国古代邮驿制度经过周秦时期的创立发展,到汉代已进入基本成熟和完善的发展阶段。“置”是汉代邮驿系统的重要机构。悬泉置全名“敦煌郡效谷悬泉置”,是汉代建立在河西要道上的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悬泉置遗址,据出土纪年简最早是武帝太始三年(前94),最晚为和帝永元十三年(101)。西汉武帝时称“悬泉亭”,昭帝时期改称“悬泉置”,东汉后期又改称“悬泉邮”,魏晋时曾废弃。唐以后复称“悬泉驿”,宋以后又废置。上下延续近千年。清代又称“贰师庙”、“吊吊水”。其名取之南侧山中悬泉水。1990~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发掘,共出土汉代简牍1.5万枚,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经专家考证,确认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邮驿遗址。数万枚汉代简牍不仅是悠远历史事件的记述,更是诚实守信、义以载道的活化石。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邮驿,悬泉置保障了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往来和信件交流,体现了中国人诚信经邮、大义传书的千秋信义,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现在,这种可以诉说、可以传承、可以发扬光大的历史文化元素,是十分宝贵和稀缺的。

(四)安邦之路家园意识,历史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西部是“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的重要诞生地和载体,是富国安邦、共生共荣的历史基因库。酒泉自古就是中国西部边塞的军事、经济、文化重镇。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③西汉王朝在河西地区修筑了“烽燧亭障”连接的汉长城边防设施。《汉书》记载:“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诸国。”酒泉境内还有明代长城,明洪武五年(1372)以嘉峪关为起点修筑长城,向东北至酒泉野麻湾,过金塔县至石泉子,再沿黑河穿越张掖、武威。据调查统计,酒泉境内长城总长823.5公里。其中,明长城80.6公里;汉长城742.9公里,汉长城为甘肃省第一。因为长城的存在,保障了河西地区的和平与安定,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实现了民族融合、边疆开发和国家统一。中国人修筑长城所表现出的这种开拓探索精神,既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维护国家安定统一的和平宣言,更是构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元素。

(五)自强之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④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价值追求。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当时以玉门关和阳关作为河西的西界,关内是河西,关外是西域。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玉门关是中国最早的海关,在丝绸之路上长期起着保障、带动和纽带功能,对人类东西方文明的传播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玉门关挟险据水而建,虽为关隘,却昂扬着奋斗抗争的进攻态势,彰显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伟大精神,凸显了进退有据、开放自强的文韬武略。西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国家,上下两千年、横贯数百里的汉玉门关和长城,历史之悠久、作用之巨大、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不仅中国少有,世界上也属罕见。它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缩影。

(六)文明之路中华文明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不断地接触、吸纳和融合外来文明,促进了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与消亡的文明形态。位于丝绸之路“咽喉之地”的敦煌,境内有莫高窟、阳关、玉门关、悬泉置、汉长城、河仓城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遗存,是古丝绸之路最为丰富的历史印记和鉴证。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敦煌这样保存着古丝绸之路如此完整、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敦煌融会中外文化,形成了灿烂无比的敦煌学、简牍学和敦煌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敦煌文化崇高唯美,无论是壁画、彩塑,还是舞剧《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的现代艺术造型,仿佛让人走进一个唯美梦幻的世界。敦煌文化充满理性,注重人的思想、意识的开掘和心灵的塑造,诸如交流、理解、合作、包容、共赢等现代文明价值,都能在敦煌文化中找到基因与影子。敦煌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和创新发展。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至今还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可以说,敦煌之大,包罗万象,大象无形,堪当“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之美誉,已成为世界上最顶级的文化品牌。“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⑤我们苦苦寻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载体,乃至世界共享的文化价值遵循,其实在中国的河西走廊,在酒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六路通达”的价值具象上,都有着生动鲜活的历史再现。

二、酒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上看,酒泉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读不懂的“尴尬”酒泉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极为丰富,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阐释与利用,但是相对于祖先创造遗产的智慧以及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目前的研究、提炼、挖掘仍然不够充分,缺少进一步的整合和提炼;文化遗产以碎片化、隐形化方式残存,存在着无法穿越、读不懂的“尴尬”,很多文化遗产仍然处于一种潜在状态;对文化遗产“六路通达”价值的研判与重估,还远不到家喻户晓的状况;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真正搞懂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工业、农业项目蜂拥而上、不遗余力,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却不熟悉、不愿抓、不会抓,缺乏对文化遗产综合利用的探索创新精神。

(二)玩不转的“宝贝”酒泉地处西部,面对富集的文化遗产资源,由于理念、投入和实践等方面的差距,一直存在着开发形式单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拓性激活的能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高度重视,出台了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但西部地区在研究利用政策、玩转“宝贝”、创造价值上明显不够,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有脱节的问题,系统保护和有效开发存在着规划不清的问题,抱着“金饭碗”讨饭吃,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文化遗产似乎成了玩不转的“宝贝”。

(三)背不起的“责任”世界文化遗产既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更意味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目前,除了莫高窟,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设施滞后,挖掘开发不足,旅游接待设施薄弱,综合效应发挥不好。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存给本地区、也是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世界文化遗产赋予的时代要求和承载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必须悉心呵护、科学利用、创新发展。

(四)摸不着的“未来”酒泉区域经济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力不足,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起步晚、水平低,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不科学,在保护传承中有舍本逐末、挂一漏万的现象,文化遗产的未来令人堪忧。更为紧迫的是,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已探索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我国也对依托资源、激活价值,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出台了具体政策,特别是科技手段的应用,对资源复活“能量”、挖掘文化价值创造了机遇,亟需我们理性认知,科学接纳。

三、酒泉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赋能”路径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政策的叠加、市场的成熟,酒泉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酒泉境内世界文化遗产“赋能”开发利用的路径,可以选择常态化、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化、一体化、品牌化的发展取向。

(一)常态化“赋能”:激活价值潜能文化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宽、拉动力强,符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引领性产业的基本要求,正成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酒泉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根据资源禀赋和价值参差,可以选择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酒泉汉唐文化新区建设为“首位工程”,推动敦煌、肃州两地突破发展、示范带动,提升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市场化程度,促进文化旅游业不断壮大,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只能遵循经济规律,尊重文化价值,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避免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可弥补的历史“伤痕”。

(二)数字化“赋能”:再造真实遗址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现代科技水平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遗产数字化包括数字化的整理保存、数字化衍生品研发、虚拟现实场景展示、新媒介营销等多个方面。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顺应数字化趋势,探索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展示、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在地文化遗产”向“在线文化产业”转变,构建完善的“智慧酒泉”、“数字酒泉”文化遗产体系。一是运用数字技术。依托敦煌研究院和其他机构的研究成果,加大数字技术的研发运用,推进数字化遗产再现和数字出版、数字纪念品、动漫游戏等数字产品的研发制作,以及VR漫游、3D动画、全息成像、立体成像等沉浸式体验馆、互动导览等文物遗产展示产品开发。重点加大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开发和市场推广。二是丰富数字载体。搭建数字新技术传播平台,制作系列高端纪录片、影视剧、舞台节目、音乐作品,充分阐释与传播酒泉文化遗产。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文化遗产互动网站、网络展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大遗址等系列网络产品。三是创新发展内容。研发主题网络游戏、社交网络、系列APP应用软件等文化周边产品,搭建与消费者的互动平台。结合酒泉文化遗产特点,开发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莫高窟寻宝游戏、玉门关景区探险游戏等等,将文化遗产地的主要景点一一标注,进行重点推介。

(三)信息化“赋能”:虚拟再现体验信息化为文化遗产的保存、展示、传播、产业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云存储、云计算、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为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播、营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文化遗产管理机制可以利用网络社区、博客、微博、微信等互动性网络,与游客进行信息互动,让游客分享产品使用与旅游观感,从而影响潜在的消费群。文化旅游产品销售企业可与亚马逊、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设酒泉特色文化展示和产品销售专区,为文化旅游主题产品提供展示、交流和交易平台。条件成熟时,建立专门营销文化旅游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可以借鉴博物院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探索建设敦煌文化资源数据云平台,进而为艺术授权、版权交易、版权开发和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四)产业化“赋能”:繁荣文化产业酒泉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托敦煌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酒泉汉唐文化新区等战略平台,抓好“龙头”,形成合力,整体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产业建设上,重点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复合型、非公有制、外向型和科技型等六大类型文化产业,同时培育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节庆会展、数字化建设、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和餐饮商业文化六个新兴产业。体系建设上,重点培育文化艺术产品交易市场和图书印刷批发市场,加快建立贯通城乡、快捷高效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增加文化消费总量。产业融合上,政府要制定出台政策,打破区域界限和行业分隔,实行区域融合、资源融合、市场融合,促进文化与创意、科技、商贸、金融、旅游、中医养生、体育等行业的深度融合。

(五)一体化“赋能”:创建文化大景区树立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建设文化遗产大景区,促进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促进各县市区之间的要素相互流动,相互开放市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以邻为壑”的竞争现象。发挥肃州、敦煌的集聚与辐射作用,构建区域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推动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依托敦煌,联动瓜州县、肃北县、阿克塞县及周边地区,构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依托肃州,联动金塔、玉门、嘉峪关及周边地区,构建“酒嘉文化旅游经济圈”。强化与嘉峪关、张掖七彩丹霞、兰州黄河风情线、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等大景区的旅游项目串联整合。加强与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内蒙等西部省区的协作互动,形成丝绸之路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协作格局。

(六)品牌化“赋能”:打造区域世界品牌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品牌化塑造,实现多次反复性的产业链价值开发。一是打造战略平台。发挥敦煌文化的品牌优势,打造部级战略平台———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搭建国际化文化交流、展示和交易平台。二是提升品牌价值。挖掘境内各文化遗产的无形价值,积极吸引战略投资,创新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通过多元化手段进行品牌营销,全面提升酒泉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三是培育产业集群。深化文化遗产品牌的管理、宣传和建设,打造学术、出版、舞蹈、影视、美术、音乐、书法、旅游、服饰、饮食、数字等系列品牌,形成文化遗产产业集群。

四、打造酒泉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示范区

依托六大“赋能”路径的研究和实践,酒泉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以促进历史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市转变为重点,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充分考虑各遗产点的历史厚重性、区域独特性、国际开放性、产业整体性、统筹规划性,以线串点、以点扩面、形成规模,统筹兼顾、规划引领、科学实施,深入构建资源集中连片开发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和具有较高文化品质的文化遗产综合开发体系。

(一)依托敦煌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世界文化旅游高地充分挖掘敦煌文化旅游的巨大潜力,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打造世界文化旅游高地。一是做强旅游产业。提升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娱乐性,拓展沙漠休闲体验娱乐项目,发展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疗养避暑、休闲度假等配套产业。完善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西线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组织开展自驾车探险游。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工、生产、展示和销售,推动敦煌成为国际文化旅游企业的集聚地和文化旅游产品的集散地,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到2022年,敦煌旅游总人数力争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二要做大文化品牌,全力筹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其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部级战略平台。办好“朝圣敦煌”美术展、书法展和摄影展,定期举办艺术巡展、舞台演出、学术交流活动,切实将敦煌打造为文化圣殿。三要做精配套服务,参照国际标准建设敦煌的城市卫生环境、住宿餐饮和各类主题展馆,加快引进品牌连锁酒店和知名旅游运营商落户敦煌,争取开通敦煌往返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地旅游国际航线。四是做实遗产保护。出台《敦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严格将莫高窟入窟游客数量控制在6000人/日的合理容量以内。进一步拓展和挖掘敦煌学研究内容,深化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敦煌汉简、悬泉汉简等领域的实证研究。

(二)依托河西地区丰富资源打造丝路风情旅游集散地发挥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的不可复制性,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联系,建立资源共享、品牌共树、线路互联的旅游协作机制,推动酒嘉旅游一体化和西四县旅游经济圈,组建河西走廊旅游发展联盟,着力打造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旅游集散地。提升旅游品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配套,规划建设五星级酒店、自驾车营地、中医药养生苑、徒步漫道等服务项目,发展特色民族歌舞,策划包装具有丝路风情的参与体验型民俗活动,开发生态观光园、农产品采摘园、休闲垂钓园、农家客栈等乡村旅游,形成住在酒泉、吃在酒泉、娱在酒泉、购在酒泉、游在周边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策划特色精品节会,继续办好胡杨文化旅游节、张芝书法艺术节等特色节会,使节会成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推动旅游发展由传统游览向观光、体验、养生并重转变,围绕大漠、戈壁、河流、冰川、空域等特色资源,开发建设徒步、露营、漂流、攀岩、滑翔等户外运动项目,举办好“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酒泉•国际戈壁超常马拉松比赛、全国滑翔锦标赛等重点赛事,让游客在体验户外运动中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色,将酒泉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和休闲养生天堂。

(三)依托悬泉置遗址打造千年邮路观光暨诚信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汉代邮驿机构的产物,悬泉置出土了大量鲜活生动的邮驿资料。依托悬泉置遗址的厚重历史和丰富资料,建设千年邮路博物馆,发展诚信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条件。一是强基础。围绕遗址保护,按照发掘时的原貌,根据其当时的位置和功能,安放标识牌,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稳步开发利用,分期分批进行部分开挖,科学展示包括主体建筑、灰区、马厩及其附属建筑。二是建实体。加强与国家文物局的沟通联系,在原址附近仿建汉代悬泉置,建立悬泉置考古博物馆,展出考古发掘经过、出土的简牍和其他文物,真实反映当时邮驿机构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三是创产业。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和时尚丰富的载体设计,丰富诚信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开展诚信文化教育活动,形成诚信文化产业体系,扩大大遗产的世界影响。

(四)依托汉长城遗址打造长城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阳关、玉门关遗址,是全国长城线上闻名遐迩的重要军事关隘,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得到学术界乃至普通民众的高度认同。一是保护长城资源。依据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分期对境内长城进行文物本体保护维修、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风貌治理。重点加强阳关等长城遗址的保护,编制完成《阳关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争取将阳关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统筹推进阳关大景区建设。二是开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汉代阳关、玉门关和肩水金关关隘,以及大湾城、地湾城遗址、寿昌城、石包城等遗址,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打造凸现酒泉长城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旅游景点。三是打造长城文化产业。依托长城的历史人文价值,邀请知名专家和社会名流开展长城采风活动,建立长城论坛。拍摄酒泉长城纪录片,挖掘出版长城诗歌、音乐、戏曲、摄影等文化书籍,举办长城诗词大赛,开展徒步探寻长城遗迹活动,举办长城专题展览活动,全方位弘扬长城文化。

(五)依托玉门关、阳关遗址打造军事要塞及家国情怀体验产业以玉门关为品牌,深入挖掘其厚重历史和丰富内涵,精心打造军事文化和边塞文化两大主题。一是围绕屯垦戍边内容,开发现代旅游文化与古代军事文化相结合的军事主题公园、军体训练营等项目。重点建设集军事文化阵列展示、著名历史遗迹复原、戎马疆场和兵农生产生活场景为一体的军事边塞旅游项目,真实再现古代金戈铁马、屯垦戍边的历史情景,全面展示玉门关军事要塞的独特文化魅力。二是围绕边塞文化内容,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复原玉门关都尉府,恢复玉门关关城附近疏勒河的生态植被,营造塞外风光氛围和苍凉悲壮的边塞文化意境。建立反映边塞文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影视拍摄基地,举办边塞文学观光体验活动,重现玉门关在丝绸之路文明发展历程中重要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

(六)依托锁阳城遗址及周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古代城市建设及使命体验文化旅游产业一是保护大遗址。争取创建锁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充分展示锁阳城最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将其建成中国西部古文化遗存和独特自然景观结合最为完美的旅游景点。二是实现遗址数字化。依托甘肃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建设锁阳城遗址博物馆,以锁阳城价值阐释、遗产展示和文化传承为核心,使得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文化内涵得到活化展示。

(七)依托风光资源打造新能源观光文化产业以酒泉风光电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园为载体,以风光能源所展示的未来新能源为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围绕酒泉风光电景观廊道,将酒泉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观光文化品牌。一是突出重点。依托瓜州、玉门、肃州、金塔、敦煌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光电建设,推进风光电工业和文化旅游的融合,修建风电主题博物馆等项目,打造酒泉风光能源观光基地。依托酒泉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园),围绕风机、叶片、光伏晶片等装备制造环节,发展风光能源观光旅游,建设酒泉风光能源主题文化产业园,打造酒泉风光能源文化旅游的核心产品。二是挖掘亮点。风电在酒泉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曾被同志称为“白色森林”。在瓜州、玉门风电基地打造中国最著名的风电景观大道,并在沿线开辟观景平台和摄影点,形成丰富的景观体验。在肃州、金塔、敦煌光电基地建设光电景观长廊和“观景烽燧”,形成风光并存的新能源观光景观带。

中西酒文化的区别和共同点篇3

座落于北京长安街双子座大厦,西倚王府井黄金商圈,东临贸核心地带,北抵尊贵使馆区,占地近7000平米,是一个综合艺术观赏、餐饮文化于一体的高端场所。拥有35个VIP包间,以及世界级水准的酒廊、雪茄吧、生蚝吧、宴会厅、正餐厅等,可同时容纳1200位宾客,开放式的设计全面兼顾使用功能,向高端客户提供最顶级的高档会所服务。设计风格

.北京整体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设计风格尊贵、奢华,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硬件设施和艺术氛围。设计大师巧妙的将巴洛克艺术、建筑空间、光影关系融合在一起,赋予梦幻般的别样气质,带来独一无二的奇异感受。开放式的设计全面兼顾使用功能,安静奢华的正餐厅、典雅瑰丽的酒廊、尊宠舒适的雪茄吧、清爽鲜亮的生蚝吧、丰富绮丽的四酒吧、灵动别致的宴会厅,以及浪漫优雅的VIP房。整个空间内被赋予艺术的灵魂,本身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带给人们全方位的独特体验。

美食文化-菜系

将世界级水准的硬件设施与顶级的艺术氛围完美结合,自创一派、自成一体“”菜系,博采众家之长,将中传统名家菜系之精华以全新手法加以演绎,经顶级专业厨师妙手烹制,将现代美食艺术发挥到极致。

值得一提的是,提供的西餐强调其自身品牌定位的高贵及艺术品质,以高档材料为主:鹅肝酱、生蚝、海鲜等来自全球信誉优良、品质上乘的供应商,经过世界级名厨的的精心料理、创意摆盘,呈现出的是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满足人们对奢华享受的完美追求。

艺术区域

正餐厅(西塔)

.北京精心打造的正餐厅,结合了中西式菜肴的精华,并精心选择来自世界各地的佳酿美酒佐餐。在设计上,298幅巴洛克时期的世界名画装饰天花板,大至6.5m×3.5m,小至8cm×8cm,采用颠覆性创意,画框全部悬吊于天花板之上。宾客餐椅周围也错落有致的摆放着一些画框搭配整体设计风格,而这些画框中装饰的不仅有油画,更有彩屏、墙布等新奇元素。

酒廊(东塔)

酒廊供应来自于法、智利、澳洲等世界各地优秀庄园的葡萄酒,特聘调酒师现场为客人表演花式调酒并创意出多种特色饮品:种类丰富的顶级品质咖啡豆,经过精心研磨调制出口感纯正的欧式咖啡和花式咖啡:特制的中西式精致点心配以百种中外名茶……针对不同地域、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VIP区

在艺术的环境中用餐是的宗旨。设计师根据中传统建筑中东西对称的原则,将东、西塔VIP区做了相互对称、呼应的设置,35个VIP房以长达900米的巨幅油画环绕分隔出一个个无砖无墙的浪漫空间。

红酒坊

贮藏来自全球著名酒庄的近300款葡萄酒、30款香槟等,精选世界珍品玉酿共1000多瓶。

古典酒吧

集中体现了装饰艺术的魅力。享有盛誉的Baccarat水晶灯,由4个工匠耗时8个月时间完成。带有传奇色彩的黑色水晶之宝,唯有在才能欣赏到这一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将各种面部表情装饰酒吧椅的背面,设计师的奇发异想带来令人惊叹的视觉冲击。

雪茄吧

.北京的顶级雪茄吧无疑是一个雪茄的梦幻世界:古老的木制吧台、考究的红木家具、泛着岁月沉香的皮质座椅……每一处都彰显着独到的匠心。

生蚝吧

顶级生蚝吧,令人尽享生蚝带来的美妙口感,带来最健康的极致体验。精选世界各地的优质生蚝,每周限量供应。

中西酒文化的区别和共同点篇4

【关键词】酒城酒文化浏阳河将军塔雕塑

驰名中外的浏阳河,养育了聪明智慧的湖南人,在那蜿蜒不息的河畔走出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和伟人,也走出了21世纪的传奇“巨人”――浏阳河酒业。浏阳河水在大围山的岩缝间冲刷而下,在酵池中伴随着五谷精华相互交融,升腾出浏阳河酒的山水灵气。

浏阳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湖南省平江。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浏阳河国际酒城位于浏阳市永安镇,占地约1500亩。距伟人的家乡韶山约110公里,距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约30公里,距长沙火车站和长沙深水港霞凝港均约25公里,距浏阳市区和黄花国际机场均约10公里,长永高速在基地北侧通过,毗邻东侧为经一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规划年产量约10万吨,项目总投资15亿元。

独特的地理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温湿的气候,湖湘大地的丰盈,八百里洞庭,稻浪滚滚,“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给湖南酒品酿造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基地西北侧将军山植被良好,山体线优美和谐,且山水相间,灵动韵致,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是酿造世界名酒之胜地。

为开拓浏阳河酒业新的辉煌,在永安镇建立一个国际化标准、中南地区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集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以完全自主的品牌产品和现代化规模的攻略进军世界高端白酒市场,带领湘酒军团重塑“湘酒”辉煌,实现浏阳河品牌与产地的统一。项目紧紧围绕“酒文化”主题,以“城”的概念,来体现浏阳河酒业的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规划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设计原则,让浏阳河酒业从此胜地走向世界,以浏阳河名酒的风范吸引世界名酒在此汇集,共聚一堂,举行酒的盛会,成为传承人类酒文化精髓的世界之都。

翻开中国的酒史,首先记载的是“远古时代,神农耕而作陶,陶以盛酒。”“清盎之美,始于耒耜。”说明中国酿酒始于炎帝。炎帝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也是我国酒文化的奠基人。他常年生活在这片湘中热土,教人播种五谷,制作陶器,并从猿猴造酒中得到启发,尝试酿造美酒。而浏阳河名歌唱响世界,更是增加了浏阳河酒的文化底蕴。作为满载着中国文化象征之一的酒生产基地,酒与文化的融合渗透成为该设计方案的主要特色。由于地块北高南低,地形北面复杂,南面平坦,如何使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合理化是规划中的难点;如何体现浏阳河国际酒城,打造世界名酒,融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于一体的设计理念,是设计构思中的亮点;如何营造“城”的概念,是整体构思的核心。

在总平面设计中,我们采用“一心二轴三区”的规划结构,脉络清晰,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局合理,中心广场聚集浏阳河酒业文化之精髓,展现世界酒文化之醇美,一横一纵两条大主轴,将中外酒文化抒发的淋漓尽致。通过这一功能结构,将研发生产区、生态文化区、办公生活区及各大组团有机的联系起来,并互相贯穿渗透,形成“十里飘香,浓情四溢,中华美酒,醉我心头”的人文内涵丰韵的国际酒城。

总体布局力求展示酒呈现给我们的浑厚和灵动,挖掘存在于酒文化中的大气与豪迈。结合地形特点及主导风向,将地下酒库分布于中心广场的地下和靠近厂区的山脚下。将研发生产厂房放在基地的南侧,酿造车间、勾兑中心、麻坛贮库、大型罐群和联合包装车间按工艺依次排开,与整个基地形成半围合状态,既巧妙封闭了厂区,有效形成了年产10吨酒的生产能力,还恰当地凸现出“酒城”的主题。粮仓、制曲间、废糟场、酵泥区和污水处理厂等厂区配套设施设于西南角。保留西侧中段的生态山体,结合现有水体建设影视文化、会展中心、世界名酒博物馆、世界名酒文化街、山顶大剧院等休闲设施。基地东北侧为办公生活区,北侧紧邻高速公路,是展示酒城景观的主要立面,建筑形式新颖独特、线性舒展,其宽阔的前置广场花团锦簇,绿意盈盈,恰如其分地陪衬出了酒城妩媚端庄,风华绝代的卓越身姿。乘车而下,那扑面而来的无边春色,真如酒城笑迎天下客的壮美胸襟!

主入口设于基地东部与市政道路相接,由入口广场开始我们的就文化之旅,经由流觞小桥,掩藏不住的酒香,引领我们去寻找酒文化的真谛。酒城中心广场,气势磅礴、万物复苏,用金属和玻璃构筑的极具现代感和艺术感的雕塑,近观如同跳跃的音符,舞动的精灵,辅以喷泉水景,营造出水助龙翔,把酒相迎的祥瑞胜景:“珠龙舞醉,日月同辉,中华旋律,举世共赏,乘梯而上,一览胜景,城之风范,酒之盛都”;远眺犹如桅帆启航,气宇轩昂,充分体现了“顶天立地、百折不挠、乘风破浪、奋斗不止”的企业精神。根据酒城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并内含一座将军山的事实,结合本企业文化所依托的红色文化的背景,特在酒城的至高点――将军山顶设置一将军塔,其造型别致,独具匠心,创作上既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塔的的结构形式,又颇有新意,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表现力;看似火炬,寓意此处是革命圣火的发源地;状若酒瓶,彰显浏阳河酒业的壮举;形如奖杯,寓意人民群众对革命先驱们的无限敬仰和对浏阳河酒业的深深挚爱。塔的中柱犹如剑戟出鞘,象征将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刀锋人生以及浏阳河酒业不畏险阻的冲天气概。将军塔说历史,道未来,展雄姿,将成为酒城以及浏阳乃至湖湘大地当之无愧的标志性建筑。塔共七层,将四层以下设为革命历史博览区;内荟的大量精美珍贵、翔实完整的图片、文字、墨迹、遗物、腊像和事迹介绍,用超一流的现代化高科技演示系统,烘托出奇美的艺术效果和氛围,使观者置身此处,驻足流连,全情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和精彩;革命年代,浏阳河畔星火燎源,风起云涌,先后涌现出202位开国将军,其中仅浏阳就占了30位,被称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一、二层分别为浏阳籍和湘籍将军生平展;三层为湘籍历史名人、伟人展;四层为革命历史追溯、重大事件回放演播厅和革命歌曲演唱厅;五层为音乐茶饮厅,内设饮水思源阁,谈古论今堂,舞文弄墨厅,寻微探幽室;六、七层为赋诗坛和望台,用以抒怀、高瞻远瞩。将军塔以金属和玻璃罩面,日看玲珑剔透,夜观流光溢彩,犹如皇冠上的明珠,向世人昭示出无限的瑰丽和梦想。“大歌咏熙骤鲸浪,豪颂勃情奏心狂,古调琴弹将军曲,梦回千年醉汉唐”。将军塔,让将军的英魂在浏阳自己的家乡安眠,让党的儿女世世代代共瞻之,共勉之。

以酒城中心广场为起点的酒文化雕塑长廊携大王椰的伟岸和翠绿一直延伸到将军山上的将军塔,长廊以各种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了酒的历史,酒的文化和酒的故事。并将酒城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北侧连接入口广场,气势恢宏,一气呵成。

整个酒城道路系统氛围“一纵一横一环”,一纵即贯穿酒城南北的主干道;一横为东西向的主干道;一环指贯穿整个酒城的环形次干道。道路系统的组织有序,让酒城功能分区明确,人车通行流畅。

景观结合主次干道设计,移步换景,步随景移,在探询美酒的同时,总是在不经意处又豁然洞开,收获意外的惊喜。

广场景观由主入口广场、酒城中心广场、浏阳河广场、节点广场组成。

水系景观,水是酿造上品佳酒必不可少的条件,名酒产地必有好水。水系是融会贯通整个酒城的主要景观元素,利用原生态山体引流而下,沿水布置亲水平台、酒吧长廊、文化酒樽、三醉亭、登高赋诗台等酒文化元素。水的流动带来了酒的香甜和灵性,形成“城在水中,酒在心中”的意象。

山体景观作为“绿色酒城”设计理念的体现,显示了建筑和自然,自然和人文的天人合一。

建筑设计用水的流动和酒的醇浓取意,建筑轮廓线柔美中带有刚性,兼有中国古酒荡气回肠、酣畅淋漓之感和世界名酒的尊贵柔和。利用简洁的造型,以多种展示方式为手段,表达设计主旨,力求使每一个单体都成为精品,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欣赏价值。尤其把体型庞拙、艺术塑造性差的厂房、瓶棚、罐群和地下酒库,依次用错位排列、麽姑伞、张拉膜和窖拱的构景方式来化腐朽为神奇,以体量的韵律与周边景观相协调,从而打造出酒城最重要、最亮丽的风景线。往南经金波路举目环视,丰盈壮观的实用性厂房与精致灵巧的功能性小楼错落有序;硕美高耸的露天罐群和幽潜庞巨的地下酒库遥相呼应。建筑由北至南呈现出跌宕起伏和几何化的秩序感,设计上主要利用这种差异性变化和不断咬合的结构关系,营造出一种节奏感,使建筑的主体展示部分更加突出、视觉效果更加强烈。主入口大门现代气派,开敞式的风格寓意浏阳河酒业,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宏大气度。环绕整个酒城的清酌路醍醐路,各色建筑与周边景致明暗相间;倍觉“幕天席地,纵意所如”的洒脱。

中西酒文化的区别和共同点篇5

【编者按】2014年12月25-26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承办的中国旅游研究院外设研究机构工作年会顺利召开,本届年会以“旅游发展与平台建设”为主题,会议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14家机构分别汇报各自2014年度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刊编辑部现将该些成果的摘要汇编如下以飨读者。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2.001

1.昆明分院:《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3-2014)》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科教兴旅”战略,充分发挥旅游科研工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智力推动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携手部分云南高等大学研究单位,组织云南有关旅游专家、学者并邀请相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业界的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合力研究、编写和推出了《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3-2014)》。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3-2014)》全书分为五个章节。根据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式和要求,分别从旅游产业运行、旅游市场发展、旅游开发建设与投融资、旅游改革发展与开放合作、旅游行业发展与管理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在认真梳理2013年的运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全面总结经验,客观评析存在的问题,用新视角、新观念和新方法预测了2014年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对当前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2.旅游市场与目的地营销研究基地:《国家旅游形象——战略研究与中国实践》

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旅游业也是国家文化交流与输出的重要载体。2014年8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旅游业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创新发展理念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并举。发展旅游作为国家战略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国家旅游形象的战略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2013年9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委托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开展“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战略”课题研究,本研究专辑是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专辑从国家战略层面识别出国家旅游形象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入境旅游市场连续下滑、正面临严峻考验;外国游客入境过境旅游签证手续繁琐;国家旅游形象不够清晰、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国家旅游形象的营销推广投入不足、效果不够显著;旅游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我国旅游在国家战略中的角色还尚未充分发挥。

以系统化和战略思维来研究和解决国家旅游形象的重大问题是本研究专辑的出发点和核心思路。本专辑在整理国内外关于国家旅游形象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旅游形象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入手,从地方旅游部门和国家目的地角度开展了国家旅游形象的概念和维度研究,开发出国家旅游形象的测量工具,分析了入境旅游市场的开发重点和潜在市场,并对营销策略运用、保障机制与措施等进行研究,最后研究借鉴了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西班牙、泰国、香港、台湾、法国等八个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形象推广的经验。

本研究专辑既是关于国家旅游形象研究的一份比较系统化的学术成果汇编,也对我国塑造国家旅游形象的若干战略问题开展深入探讨,为提升我国国家旅游形象、打造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旅游强国贡献思路和策略。

3.旅游影响研究基地:《TourismresearchinChina:Insightsfrominsiders》

Thispaperpresentsanup-to-dateandcomprehensivesurveyoftourismresearchbyChinesescholarsresidinginChina,throughanalyzingChinesejournalpublicationsandconductinginterviewswithmembersoftheacademiccommitteeoftheChinaTourismAcademy(CTA).TherehasbeenanimbalanceinthetypeofresearchontourisminChina:mostresearchhasreflectedappliedworkwhereaslittlepriorityhasbeengiventotheorydevelopment.Inadditiontothisimbalance,tourismresearchinChinastillfaceschallengessuchastheacademicdevelopmentoftourismresearchersandtheraisingofthestatusofresearchontourismtoalevelinlinewithresearchinotheracademicdisciplines.Masteringcutting-edgeresearchmethodsisalsocriticaltohelpingChina’stourismscholarship.

4.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基地:《现代大众旅游》

该成果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基地主任谢彦君教授于2014年4月出版的一本译著。全书包括9大部分主体内容,分别是旅游研究中的剪刀危机、全球旅游系统、后现代范式、不期而至的旅游研究者、解放神学、东南亚的白面孔、漫步哲思之路、旅游的语言、为现代大众旅游另谋出路。这是一部富有思想性的著作,对旅游现象的整体思考以及对旅游理论研究的系统梳理集成化地浓缩在一起,书中探讨了科学研究的种种话题,展现了后现代范式在旅游研究中的滥觞与发展,触及了旅游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社会和经济议题。同时,这也是一部充满批评意味的著作,批评构成了作品的特色,在目前实证研究在中国旅游学术界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作者从方法论层面所展开的批评的态度、角度和深度是我们难得的稀缺思想资源。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经典的旅游学著作,作者以其独特的思维与研究风格为技术导向占主流的国内旅游学术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式。

5.饭店产业研究基地:《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报告》

《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报告2007—2013》是由中国旅游研究院饭店产业研究基地受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委托,从2007到2013年长期开展的追踪研究成果。本着记录历史、服务产业的宗旨,本报告以客观、理性的数据勾勒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进程,同时为未来发展提出基础数据依据。

根据2007年9月召开的中国饭店集团联席会议决议,中国旅游饭店协会于2007年10—12月首次对在中国大陆具有影响力的21家饭店集团进行了相关调查,之后连续7年开展调查。2013年调查企业规模扩大到60家(实际有效数据企业44家),分别是(按拼音顺序排列):北京东方嘉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宾友谊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首都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伦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贝斯特韦斯特(北京)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城市名人酒店集团、福建中旅饭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广东白天鹅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碧桂园凤凰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海航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中州国际集团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和一酒店连锁有限公司、湖南华天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华住酒店集团、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凯莱国际酒店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开元酒店集团、凯悦国际酒店集团、康年国际酒店集团、雷迪森旅业集团有限公司、绿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明宇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山东银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旅游饭店管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衡山集团饭店管理公司、深航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世纪金源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国大酒店经营有限公司、四川锦江旅游饭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岷山集团有限公司、速伯艾特(北京)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维也纳酒店集团、厦门建发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阳光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远洲酒店集团、粤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南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世贸君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调查采用自愿原则,按照中国旅游饭店协会要求设计相应调查项目下发饭店集团企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填写上报,数据在审核后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中国主要饭店集团的相关数据。

饭店集团的规模、成长力、空间布局、运营业绩、品牌和管理体系、运营数据是饭店集团化实力及发展力的主要衡量指标。本调查基于上述要素将其分解为各项具体指标,共计6大类236个数据点,如饭店集团成员饭店数量、客房数量、饭店档次分布、地域分布、合同签订时间、品牌使用状况、国际化经营数据、外派经理构成、薪酬水平、培训、饭店集团组织机构、集团管控指标、信息系统采纳、集团化预定比例、网络预定比率、按照最高值和最低值计算的运营中的数据如出租率、平均房价、各项收入、成本率等。

根据以上指标,每年对当年我国饭店集团化发展的总体规模进行排名,同时对发展产业结构进行剖析,对发展中的进步进行追踪,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基于客观数据得出结论,分公开版和内部版两个部分。公开版在每年举办的“中国饭店集团化年会”上对社会公开,内部版在中国饭店集团30强(2014年扩大到60强)小型会议上公布并研讨。从2014年开始,本报告还收录了《中国饭店集团化年会》上的主旨发言、嘉宾研讨的主要观点,同时还对当年排名中的饭店集团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获得发展中的质性研究数据。

以2013年数据为例,报告对44家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饭店集团在2013年度的业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现在新的市场格局中,饭店管理集团“三分天下”(旅游饭店管理集团、国际品牌饭店管理集团、经济型饭店集团)的态势更加明显,呈现出快速扩张、市场分化以及收入下行压力较大等特征。

(1)旅游饭店集团营业收入下降较大,经济型饭店的营业收入不降反升。人力成本、能耗费用居高不下的压力仍在持续,旅游饭店集团成员饭店由于经营收入下滑,导致经营毛利率低于2012年水平;国际品牌饭店集团由于各项成本、费用的上涨不得不重新考虑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经济型饭店同样存在人力成本、能耗费用的上行压力,但租金上涨是经济型饭店的“痛点”,2013年租赁经营的数量占比逐渐减少。三个“阵营”的市场营销及行政等支出比例均有所下降。

(2)整体上呈规模快速扩张趋势,但旅游饭店集团规模扩张速度相对较缓。产业集中度继续提升,集团间的规模对比依然呈两级分化趋势;旅游饭店集团的国内规模扩张速度继续高于国际饭店集团的全球规模扩张速度,但在成员饭店和客房的绝对数量上,与国际品牌饭店集团的差距并未缩小;经济型饭店实现从租赁经营向特许经营的华丽转身。

(3)在品牌结构方面,2013年旅游饭店集团的多品牌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发展,高档(四、五星级)饭店占客房总数的半壁江山,其中部分集团虽然开始布局豪华市场但仍处于建设过程中,未见明显效果;中档饭店的集约化程度和品牌建设略有起色,但需经历市场考验;本土经济型饭店集团在市场上呈现出绝对优势。国际品牌饭店集团在国内不断丰富品牌谱系,但在三、四线城市的扩张面临挑战。

(4)在品牌支撑方面,由于2013年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旅游饭店集团开始注重支撑平台(如中央预定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的搭建,但仍处在初级阶段,这些支撑平台的贡献率还有待提高,需向国际品牌饭店集团和经济型饭店集团借鉴和学习。(5)在空间“布局”方面,各饭店集团虽然在布局上有意向非总部所在地的城市进行扩张,但总体规划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难以执行或实现,最终仍然体现出布局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较2012年未见明显变化。

(6)各集团规模成长性普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中档饭店显现出明显的向好趋势;品牌管理的稳定性,普遍好于往年,管理费收取较为顺利;对于企业管理制度,大部分旅游饭店集团正在由传统向现代缓慢过渡,远不及国际品牌集团和经济型品牌集团。

《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报告》是国内延续时间最长、采集数据最全、涵盖企业数量最多的饭店集团发展研究报告,已经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旅游安全研究基地:《泰安市旅游安全监管体系》

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旅游者基本权力的重要内容,旅游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抗风险能力弱,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可能给旅游者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都可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遭受重大挫折,旅游业是泰安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泰安市委、市政府、市旅游局及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旅游安全,为了在《旅游法》实施后的新的形势下,提升泰安市旅游安全监管水平,泰安市旅游局与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就编制《泰安市旅游安全监管体系》达成合作协议,在不断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三易其稿,完成了体系的编写。

《泰安市旅游安全监管体系》以新颁布实施的《旅游法》为主要依据,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总则,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法律依据、监管原则、监管目标;第二章以旅游安全监管体制创新为主线,明确了泰安市旅游安全监管体系组成及各组成部门职责;第三章从旅游安全监管本质需求入手,系统的提出了旅游安全监管的范畴及主要内容;第四章从泰安旅游安全监管重要工作的角度,制定了日常安全监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旅游安全专项整治、考核问责等四大重点工作监管机制;第五章从行业安全监管角度,提出了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业及高风险旅游项目的监管主体及职责、监管内容与要求、监管形式及手段等规范;第六章制定了旅游安全人才保障、科技保障、公共信息保障、文化保障等六大旅游安全监管保障措施。

《泰安市旅游安全监管体系》是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与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管理研究与合作的重要成果。专家团队在撰写过程中,认真研读“旅游法”与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结合泰安市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历时半年,撰写了8万多字的《泰安市旅游安全监管体系》,此研究成果以《旅游法》的相关条款为依据,本着依法行政、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创新了泰安旅游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构建与完善了泰安旅游安全监管体系,通过旅游行业安全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与制度化,进一步保障泰安市旅游业安全、健康、持续与高效发展。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严谨、规范、有法可依;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易懂、标准、可操作性强。对于政府相关部分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操作性规范,有利于打造“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品牌。

本研究成果为目前国内首个“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旅游安全监管体系与规范,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7.武汉分院:《武汉城市圈在中三角旅游一体化中的定位及对策研究》

中三角是我国承东启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地带,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区域旅游一体化作为创新型区域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合理、有效地推进旅游一体化建设,是政、产、学、研共同追求的目标。随着中三角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以及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政府、企业,都希望区域之间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谋求共同发展,实现旅游资金、旅游信息、旅游者以及诸多要素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开展中三角旅游一体化以及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定位研究,有助于推动中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发挥区域旅游整合效应;有助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提高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大武汉的复兴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从而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中部崛起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本课题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区域旅游一体化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出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驱动力、主要内容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旅游一体化系统;继而对中三角旅游一体化的沿革、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认为中三角旅游一体化存在驱动力不足、规划不清、特色不显、发展不均、机制不活、核心不明等问题;提出中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取向以及战略重点。课题最后落脚武汉城市圈,结合武汉城市圈旅游在中三角旅游一体化中的优势,就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提出倡导并推动旅游发展联盟建设、积极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以武汉为凝聚核,着力建设三大中心、牵头构建运行模式与平台、示范引领旅游标准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8.都市旅游研究基地:《上海旅游资源图志》

2008年5月开始长达三年的上海旅游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工作覆盖了上海所有的区县,被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超过1000个。

调查工作内容包括对各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实地考察、采集地理位置数据、摄录影像资料、了解开发保护状况和周边交通情况等。在调查工作开展期间,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上海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原则,调查依据和分类体系。

2010年11月6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了上海旅游资源图志专家评审会。为了使上海旅游资源调查的成果能得到广泛的使用,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编辑了《上海旅游资源图志》一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水平特色项目“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上海市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和上海市旅游局给予了出版资助。

该套书籍分上中下三册,已经于2014年6月正式出版。

9.西部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中国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研究》

本书以中国西部入境旅游时空规律为研究对象,在时空分异、管理科学和人地关系等理论指导下,依据实证主义方法论,利用时空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市场调查分析、地图分析、文献与理论分析、数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作者先后主持完成的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时空动态模式研究”(49571027)、“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40271037)和“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东—西递进空间演化机理研究”(40771058)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与机制研究—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41271158;2013-2016年)已取得成果,以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的入境旅游为基本研究省域,按照划分的五个旅游区:成渝旅游区、泛湄公河旅游区、陕甘新旅游区、青藏旅游区和宁蒙旅游区,以西部省区市的入境旅游为研究案例,从全国尺度、西部区域尺度和省区尺度等空间尺度,以入境旅游发展整体演进、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旅游产业要素演进、旅游目的地供需平衡演进、入境游客评价等为多维研究视角,系统梳理西部入境旅游近20年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对西部入境旅游五大空间区域进行比较分析,探求西部入境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路径优化和客流调控。主要内容包括西部入境旅游整体分析、西部入境旅游发展演进系统分析、西部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分析、西部旅游产业要素分析、西部入境旅游供需平衡演进分析、西部入境游客旅游设施及服务评价分析以及西部入境旅游五大空间区域的入境旅游成长分析。

本书撰写的主要宗旨是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时间断面入境旅游的客流演变规律、结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等,从而揭示我国西部入境旅游的成长。本书对我国西部旅游经济、管理、扶贫具有很大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

我国西部入境旅游发展演变研究总体上较为薄弱。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我国就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入境旅游,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但“东快西慢,地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困扰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瓶颈”。学界和业界对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的关注不如对东部入境旅游的关注,对西部入境旅游发展演变的研究更是少见。

从时空视角研究西部入境旅游可丰富拓展旅游学理论。我国国土面积大,西部地区更是地域辽阔。从时空视角,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西部地域入境旅游发展的客流规律、时空动态、旅游经济动态、空间集聚与扩散、旅游空间选择、旅游供需平衡状况、旅游空间格局以及演变规律趋势等,可丰富与拓展旅游学特别是旅游地理学理论。

形成本成果的基金项目由马耀峰教授主持,本出版项目得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14-F经济10)和陕西师范大学优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在撰写过程中,突出和强化了如下特点:(1)以西部泛湄公河、成渝、陕甘新、宁蒙和青藏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和12个省区市为研究案例地,以过去与现在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成果为依托,建立样本点模型,从而尝试揭示整个西部入境旅游的时空动态规律和发展历程。(2)从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序列中,选取1996年—2012年的时序尺度界面,反演出中国西部入境旅游的发展历程、变化趋势、节律,建立相应的模拟模型,借以分析其发展趋势与前景。(3)对12个省区市研究案例地入境旅游的分析,撇弃传统侧重资源、现状讨论研究等内容,而是着重利用亲景度、竞争态等数量分析手段,以“瓶颈问题分析为导向”,研究各地域入境旅游存在的限制性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建议。(4)充分利用丰富的实地市场调查资料、数据库信息,利用数学建模、地图分析、计算机处理、GIS等技术手段,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使定性和定量研究紧密结合,提高成果的科学性。(5)有效借用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方法,以20幅彩色附图直观反映西部入境旅游的发展规律与演变特点,努力做到图文并茂。

10.台湾旅游研究基地:《海峡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模式、效应与路径选择》

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是民族国家的重要事务、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的现实要求与必然趋势。本项目研究围绕如下方面对海峡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的诸多方面展开研究:

首先,在文献分析与现状调查基础上梳理两岸旅游互动与合作的发展脉络,思考两岸旅游互动新形势、两岸旅游关系与市场新走向、两岸旅游发展前景等,讨论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主要障碍,寻找两岸旅游发展的共识性认知与话题。特别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分析“赴台旅游”开放后两岸旅游市场的发展演变、旅游意愿与消费需求、旅游市场规模与结构、产业要素组合、产业运行及其社会环境差异等基础性问题。重点从八个方面分析两岸旅游合作与产业对接的效应,分析了两岸旅游互动发展十大趋势。其次,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思考两岸特殊政治生态背景下两岸旅游合作的内在动力根源,从驱动机制、传播机制、执行机制、反馈机制、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尝试性地构建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的动力机制模型。再次,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了两岸旅游产业的合作模式、对接路径与渠道选择,思考两岸旅游发展宏观与微观层面的重点问题和原则。探讨了两岸旅游产业三个层面的对接、四大合作对接机制;多方面研究两岸合作对接的路径,特别是在旅游产品、旅游投资、旅游交流平台、旅游市场、旅游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合作与对接。再次,以闽台、厦金为个案探讨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思考两岸旅游发展宏观与微观层面的重点问题和原则,并从业务角度和政策层面提出学者建言。最后,重点思考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及其对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的影响,特别是以“反服贸协议”为代表的突发事件对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进程的冲击与影响,提出在政治突发事件与特殊形势下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应该把握的重点与原则、政策与建议等。

通过研究,大致形成如下基本观点和立场:(1)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是两岸发展的历史选择与必然趋势,对两岸和平发展产生多层面的正向效应,不仅将推动两岸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将对两岸发展民众交流了解、社会文化融合乃至国家统一有特殊贡献;(2)两岸旅游产业与社会的现实差异应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得到尊重并引起足够重视,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应成为两岸发展的常态;(3)两岸旅游与社会差异及其引发的管理“真空”、合作与对接障碍将使两岸旅游产业合作与对接模式、路径研究从各个层面推动两岸旅游合作发展;(4)两岸特殊区域旅游合作与产业对接研究将丰富旅游学理论、为区域合作研究与产业经济学提供新的理论思考,并将为全球范围内的区域合作和特殊政治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提供海峡两岸的突出范例。

项目研究注重调查与访谈,特别注重对台湾局势及旅游发展状况的了解,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与创新性;兼具理论与应用双重品质的创新性思考,对推动两岸旅游发展有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与社会政治价值。从现实应用层面将为两岸旅游发展乃至两岸特殊区域合作及其政策制订提供建议与策略,对推动两岸旅游发展乃至民族国家统一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政治价值;在学理上可回应全球化语境下的两岸特殊区域社会发展问题,为特殊政治背景下的产业合作与发展提供海峡两岸的突出范例,为区域合作研究与产业经济学提供新的理论思考。

11.旅游职业教育研究基地:《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12》

《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12》由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牵头,会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6所旅游院校共同编写完成。《报告》由总论篇、分论篇和改革创新案例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总论篇包括旅游高职教育年度报告、旅游中职教育年度报告、旅游教育培训年度报告等4个部分;分论篇包括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专题研究、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特色与品牌专业建设专题研究、中国旅游职业教育院校合作办学专题研究等7部分;案例篇则包括了16个鲜活的旅游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例。可以说,本报告既有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总体概览,也有热点部分的具体分析讨论,同时又不乏贴近实际的院校及企业提供的真实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从总到分再到例证的研究思路。

《报告》的出版为全面深入研究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分析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为旅游职业教育从业者、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12.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旅游标准学》

为了配合国家旅游标准化,规范旅游标准化活动,规范,旅游服务,将标准的科学性和系统思想植入旅游业,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普及旅游标准和标准化知识提供服务,使旅游业朝着规范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花了近三年的时间编写了《旅游标准学》(基础篇)。

本书的编写坚持P-D-C-A的循环理念,达到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本书体系的目的。

编写这本书的现实价值在于有效规范旅游服务标准,使得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能够标准化,借此提高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质量,促进我国旅游业可持续、高品质发展。

13.边境旅游研究基地:《云南大百科全书·旅游卷》

《云南大百科全书·旅游卷》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严格按照大百科体例编撰的旅游百科全书。全书包括概述、旅游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市场、旅游管理、大事记八大板块,共计96万字、2118个条目、1190幅图照。全书展示了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与重大事件、旅游资源价值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发展与旅游市场格局、旅游政策法规与旅游行业管理等全貌,构建了云南旅游知识体系,反映了云南旅游发展最新成就,彰显了云南多彩的旅游魅力。《云南大百科全书·旅游卷》由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牵头,省内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等院校参与,历时四年,138人撰稿,56人摄影,近百万字的宏大工具书,是《云南大百科全书》十七卷之一,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系列出版的第一部旅游百科全书。

中西酒文化的区别和共同点篇6

其实茶和葡萄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根植于大地,是自然的精灵,因此人们对于茶和葡萄也就有了类似的关于产区的划分和品种的分类。

追宗溯源,可以将世界上的葡萄酒产区分为“传统世界”和“新世界”两大旗帜鲜明的阵营。这种将葡萄酒分为两大世界的标准是由著名葡萄酒作家休・约翰逊首先提出的,现已为葡萄酒界广为接受。“传统世界”是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主要有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葡萄牙等国,是老牌的葡萄酒生产国。以法国为首的“传统世界”特别强调一个地区气候、土壤类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葡萄品种,并为之划分了严格的等级,法国人更是为他们所强调的产地概念创造了一个单词“terroir”。“terroir”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它表明产品的特定质量是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土壤、气候、地形、地质、牲畜的种群、劳动者的技能等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在这种近乎教条的葡萄酒产区划分下,其生产的葡萄酒也等级分明。以“传统世界”最为经典的法国葡萄酒分级为例,他们将法国产的葡萄酒分为“AOC”法定产区葡萄酒、“VDQS”优良地区餐酒、“VDP”地区餐酒和“VDT”普通餐酒。在这个分级规范下,法定产区的区域界定、产区内能种植的葡萄品种、葡萄树的种植方式、葡萄树的管理方法、葡萄的最高产量、葡萄酒酒精含量以及葡萄酒酿造工艺等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他们的分级标准下,最高等级的葡萄酒可以傲视其他等级的葡萄酒,高的等级是质量的金字招牌,当然价格也不菲。在15、16世纪西方列强向全世界殖民的时候,他们不光输出了资本,运回了黄金,他们也将他们的宗教基督教带向了全世界,作为宗教仪式中必需品的葡萄酒随之到达世界各地,进而葡萄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也被带到了殖民地――包括现在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国,就是葡萄酒的“新世界”。“新世界”的葡萄种植没有“传统世界”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们首先是老老实实地学习传统世界的酿酒技术,但是又强调实用性、技术至上,强化工业化生产,勇于在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上大胆使用新技术,使新世界的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葡萄酒质量也稳定提高。

传统世界和新世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深深烙下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伦理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1976年著名的葡萄酒“巴黎之评”,本来是一种法国(传统世界)和美国(新世界)葡萄酒文化的交流,但是,“巴黎之评”结果的公布,却引起了法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激烈冲撞!至今新世界生产的葡萄酒仍被“传统世界”的一些人嘲讽为可口可乐,就像一些中国茶道中人对速溶茶及各式各样冰红茶的不屑之感。

与“传统世界”一个产区就是一种标志的葡萄酒品种名片不一样,“新世界”的葡萄酒产区划分没有更多的地域色彩。故“传统世界”的葡萄酒产区划分与中国的茶叶产区更有可比性。

数千年来,在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茶区的依据、方法、提法等不尽相同。最早对中国茶产区比较系统论述是茶圣陆羽,陆羽在《茶经》中,将中国当时43个州郡划分为8个茶叶产区。陆羽划分中国茶区是依他个人对茶叶生产区的调查考察、资料的收集、样茶的鉴评以及实践经验等,结合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归纳的结果,按照茶品质等级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从而给不同的区域划分不同的等级。而到了现代是根据茶区的行政区域、山川、地势、气候、土壤、交通及历史习惯等因素重新划分,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省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我国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按全国性划分,分为4个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茶和葡萄酒,都是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经纬度、海拔及其周边环境去划分产区的优次等级。葡萄酒的土壤要求贫瘠、排水性好、矿物质比较丰富的土地,而陆羽在茶经里讲“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这正和西方的葡萄种植不谋而合。

茶叶和葡萄酒都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是人们依据不同的需求划分的。

从植物学的角度,葡萄属是栽培最广泛的一个属,包括约70多个种,分布在我国的约有35种。其中仅有20多种用为生产果实或作为砧木。按地理分布生态特点,一般把葡萄属的各个种划分为三大种群,即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和北美种群。欧洲种葡萄,也即今天大多数的酿酒用葡萄。黑海、里海和地中海沿岸是欧洲种葡萄的原产地,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最初分布于中亚、中东、南高加索和北非,然后沿地中海传播至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国。15~19世纪发展到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洲等地。日本的葡萄大约在1000多年前从中国引入。葡萄酿酒在唐代已颇为盛行,刘禹锡的葡萄歌中写道:“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现今人们对葡萄酒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1.按色泽分,有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红葡萄酒;2.按含糖量分,有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3.按二氧化碳含量分,有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高泡葡萄酒、低泡葡萄酒。

茶叶也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1.按茶的颜色分类;2.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3.按烘焙程度来分类;4.按萎凋程度不同来分类。

现在市场上的茶叶分类可算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其实茶叶的名称多样化是各产地茶商为了促销刻意造成的,绝大多数属于文化概念。例如根据茶叶形状的不同而命名,如珠茶、银针等等;还有的结合产地的山川名胜而命名,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等等;也有的根据传说和历史故事命名,如大红袍、铁观音等等。其实名称并不代表茶叶的类型,而茶叶的类型才能代表其内含和特性。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将其归纳为六大类型,即是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有学者也把普洱茶列为一类)。绿茶中的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高三语文期末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

    - 阅0

    高三语文期末教学工作总结篇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xx年高考已经结束了。回顾这紧张而扎实的一学期,我的心中涌动着无限酸甜苦辣。在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领导的正确.....

    财务会计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9

    - 阅0

    财务会计的年终工作总结篇120XX年来,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