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的发展(6篇)

来源:网友

创意产业的发展篇1

关键词:发达国家;创意产业;产业集群;启示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55-04

“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y)”的概念源于澳大利亚,1990年末由英国政府正式提出[1],定义为“源自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潜力的行业。”[2]这一概念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3]。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创意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快速发展,并成为内城复兴与城市增长的新兴部门[4]。基于创意企业集聚的叠加、竞争和溢出效应,各国纷纷通过创意产业集聚化的方式,即在大都市形成集聚区来推动创意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创意产业也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把构筑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主要战略举措。

一、国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新千年以来,创意产业在全球高速成长。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表明,全球创意产业的产值已从2000年的831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9.4%,高于同期全球GDP7%的增长速度[5]。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2005年美国的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3881亿元,在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英国凭借创意产业的发展,一举改变了其传统工业化国家衰落保守的形象,2005年英国的创意产业增加值仅次于金融服务业,位列第二;同年,日本的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的动漫产业占日本GDP15%,占世界市场的62%(下页表1)。

从发展实践看,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伦敦、纽约等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都市区无一例外都是创意产业的高度集聚地,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创意产业集群。“伦敦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已是众所周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伦敦还是全球最重要的创意产业发展地之一。”[6]诚如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所言,一直以来,伦敦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城市。如今伦敦的创意产业已成为伦敦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总产出和就业仅次于金融/商业服务业。伦敦拥有西区、SOHO区、东区的King'sCross和Spitalfields以及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等多个闻名遐迩的创意产业集群。其中,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将现代艺术和文化复兴作为推动该区更新发展的策略,从贫困的旧工业区成功转变为世界闻名的文化繁荣区,堪称伦敦乃至英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纽约不仅是世界经济中心城市,也是美国文化最为繁荣和发达的地区。据2004年美国20个最大标准大都市统计区中的创意企业数统计,纽约市的创意企业个数为54895个,雄居全美首位[7]。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是纽约乃至全美最著名的创意集群之一,不仅包含近40家剧院组成的百老汇剧院群,而且还有与剧院群演出相关的创意、制作、表演、售票、投融资、法律服务、人才培训、行业管理产业链的完整体系。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每年生产50~70台戏剧产品,2004年园区内音乐剧和话剧观众数量达到1100多万人次,园区外观看巡回演出的观众达到1490万人次,全年票房总收入在14亿美元以上[8]。另外,英国谢菲尔德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创意产业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Columbia)的动画产业园区等也都是创意集群的典范(下页表2)。

二、国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

(一)“3T”型城市是创意产业集群根植和发展的最佳区域

所谓“3T”,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一个城市越开放和包容,创意产业在此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创意型人才越密集,城市创新能力越强[9]。从创意产业集群的区位布局看,创意产业集群往往选择在“3T”型城市集聚,如纽约、伦敦、东京、洛杉矶、柏林、巴黎以及香港、新加坡等技术发达、人才密集和高度开放的国际大都市无一例外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3T”城市是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金融中心,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高级生产要素优势。伦敦之所以能成为英国的创意中心,拥有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西区这样的著名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得益于伦敦几乎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理念、艺术等,如占伦敦总人口1/3的外来民族,涵盖500多种语言,拥有世界一流的艺术、设计学院和国家美术馆、BBC等众多公共文化机构,同时伦敦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业也为创意产业融资提供了众多渠道。伦敦拥有全英国70%的音乐录音棚,50%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占全国的90%音乐产品交易量,出产全国70%的影视产品,46%的广告业务和27%的建筑设计[10]。

(二)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创意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重要条件

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诸如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的创意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以韩国为例,韩国政府在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后,先后制定和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等多项法律法规,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鼎力支持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从2001年至今,韩国共建设10多个创意产业园,形成韩国的创意产业链。在园区的具体建设中,韩国政府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包括免除农田、山林、草场转让费、再造费以及交通设施补偿费;对进驻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少甚至免除税务负担等。而作为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英国的创意集群之所以能发展的如此成功,除了产业自身的发展以外,与英国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其政策主要包括创意出口推广、教育及技能培训、协助企业融资、税务和规章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动地方自六项。

(三)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

不断完善对专利、版权和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证集群内知识产权转移的畅通性,已成为发达国家巩固创意产业优势地位的利器。在版权产业发达的美国,历来重视对创意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通过设立隶属于国会图书馆的版权办公室等政府部门的版权保护机构,成立“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等直属政府部门的工作小组,颁布《版权法》、《数字千禧年版权法》、《家庭娱乐版权法》等法律,全世界最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在美国形成。国际智能财产权联盟(IIPA)的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因为国外盗版活动所遭受的损失仅为92亿美元;这一年,全球软件盗版率为40%,而美国仅为25%。英国专利局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多方面的知识产权,并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网站,提供使用者和创作者关于版权、商标、专利及设计等信息促进资讯的自由流通[11]。最近几年来,日本根据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制定了多部法律,如《著作权管理法》、《知识财产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有效地保护了集群内部原创的积极性。

(四)中介服务组织是连接政府与集群内企业的坚实桥梁

创意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与拥有大量能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官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组织是密不可分的。这些中介服务组织不仅有效协调与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不断帮助政府部门和市场激活资源,进而增强区域内创新的活动。对于时装产业集群,包括时装秀、时装杂志和媒体中的时尚板块在内的中介组织及其在塑造地方形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在时装秀中,他们主要瞄准的仍然是顾客,大部分高级设计师通过时装秀的形式将设计的时装作品进行推销并从顾客那里得到大量订单。纽约之所以在时装设计业发展的如此成功,主要得益于这些文化中介组织的存在,比如,纽约服装设计师协会负责协调各路时装设计师作品展出,排名前十位的时装杂志的基地也都云集在这里[12]。英国设立了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政府向他们购买服务,中介组织主要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帮助和指导创意企业,将它们的创意产品推向市场。从创意企业的培育、审核、认定、监督到人才、资金支持,全由中介服务组织负责实施,政府只对其进行资格认定、下达任务指标,并实行指导、监督。

(五)共生互补的产业部门是集群创意产业链形成的主要动因

纵观国外发展成熟的创意产业集群,可以发现集群内具有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各产业部门能够相互支撑,互为供给,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这些企业和当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等形成网络,共同支撑产业的发展。如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电影产业集群,洛杉矶集中了25万影视从业人员、垄断全美动漫电影发行和拥有4000多家影院的六大电影公司(迪士尼、华纳兄弟、梦工厂、21世纪福克斯、环球和索尼影业)、大小不一的媒体制作公司、众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同时也是媒体制作中心、电视产业、数码媒体及计算机特效产业等集聚的地区,近九成的电视节目由当地制作公司出品,这些产业和组织与电影业共生。例如,不少有线电视台是多家电影集团拥有的;媒体制作特别是后期制作公司最终也是依附电影集团产生的;制作中心和影棚不单为拍摄电影提供人造场景、音效配备以及或其剪片等多种服务,而且为电视台、广告公司、唱片公司以及音像制作公司提供配套、器材及支持服务。同样,起初为电影公司服务,提供影像处理和电影特效等服务的数字媒体公司,后来在电脑动画、电脑游戏、互联网多媒体产业方面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13]。同时,大学和科研机构为创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政府、中介服务组织为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和专业咨询服务。正是这种多层次产业、组织间共生互补而各自发展的局面,使好莱坞电影产业集群获得了“良性螺旋式”的发展[14]。

(六)原动力的激活与培育是创意集群拥有持久活力的根本保证

几乎所有创意集群发展较好的国家都采取各种措施建立起符合本国实情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创意产业集群的持久繁荣提供了根本保证。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创意人才的培养,通过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创意人才的培养,培养了一大批电影、卡通、游戏方面的复合型创意人才。以游戏产业为例,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游戏产业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涵盖游戏内容情节设计、图像声音处理、软件编程等各游戏生产环节,并设立了相关的短期教育课程和远程网络教育课程,还通过创立游戏学术学会、建立游戏产业人才流动机制等共同促进韩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英国2008年专门出台了以创意人才为主题的“新经济下创意英国的新人才”战略报告,提出了要激发每个人的创意才能,强调从儿童教育抓起,尽早发现个人的创意才能,并分别对青少年、成人创意才能的培养和创意人才的就业等提供诸多帮助和有效通道。

三、对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在国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的影响下,我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全国蜂起,建设热度已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既有自发形成的园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莫干山路50号、杭州的LOFT49,又有政府规划引导形成的园区如上海的田子坊、北京的中关村软件园、南京的创意东8区。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区域性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及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中心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丽江、三亚为中心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和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15]。目前,我国的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可以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得到启示。

(一)注重地方文化特色,塑造产业集群品牌

创意产业往往倾向于在经济发达的“3T”型城市集聚,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差异显著,因此对于发展创意产业集群,要根据自身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发展创意产业集群。在选择集群的主导产业时,各地方要注重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的比较优势的挖掘,并结合自身的优势产业及目标市场需求,培育本地化、特色化的创意集群,同时协调好不同产业园区间的关联,避免同质化和过度竞争,这样才能培育出竞争者难以模仿或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了核心竞争力,集群就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建立起响亮的品牌,并通过品牌营销等手段,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集群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完整人才体系,培养国民创意能力

创意集群的发展,完整的人才体系是关键。在人才自身培养方面:鼓励幼儿园、中小学开设广泛的艺术课程,培养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加大高等院校开设创意产业相关学科和专业、建立创意产业研究机构的力度;高等院校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推进产学研的合作教育,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联手合作;企业应成为培养创意人才的重要主体。在人才引进上,吸引、聘用海外高层次人才也是迅速完善人才体系的有效途径,应制定与WTO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政策,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从国外引进人才。

(三)培植城市创意氛围,吸引创意主体集聚

优秀的人才、宽容的氛围、先进的技术、多元的文化、完善的设施、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吸引创意人才和企业聚集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投入资金加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性,同时要将城市公共设施视为凝聚城市个性的区域象征,注重旧城改造中对城市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保留和传承;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宽松、有序、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氛围,鼓励创新,尊重创意,宽容失败,承认多样性,允许多种文化共存,为创意主体集聚提供条件。

(四)正确把握政府职能,鼓励中介组织发展

政府应协调相关传媒、法律、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国土等部门,成立常设工作小组,为集聚区提供有效率地服务和优惠政策,尤其是要加强对集聚区内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集群内有发展前景和商业模式明确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专项资金补助和提供信用担保等多种政策。政府应积极鼓励文化中介组织的发展,如企业家协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依靠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五)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维护集群生存空间

“创意之父”霍金斯曾言,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一种货币,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是“中央银行”。可见,要发展创意集群,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一是要制定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加快知识产权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知识创新环境;二是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者利益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创新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创建专门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降低创意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创意产品顺利进行市场转化。

(六)整合创意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

一方面,园区在招商引资时应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注重引进企业的产业性质,提高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依存度和关联度;另一方面,集群内应建立基于产业链的创意产业战略联盟,把具有共同目标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主体聚集在一个组织中,可以广泛而有效地促进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交流,显著地提高创新效率。同时,可使中小企业联合开展创意研发、创意生产以及创意销售,有效解决创意产业链上下游断裂问题,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13.

[2]TheCreativeIndustriesMappingReport[M].London:CreativeIndustriesTaskForce,1998.

[3]王俊,汤茂林,黄飞飞.创意产业的兴起及其理论研究探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5):67-70.

[4]朱华晟,吴骏毅,魏佳丽,等.发达地区创意产业网络的驱动机理与创新影响-以上海创意设计业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10):1241-1252.

[5]马春.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2):33-34.

[6]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彭红英.中美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8]牛维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1.

[9]FloridaR,TinagliI.EuropeintheCreativeAge[M].Europe:Demos,2004.

[10]CharlesLandry.LondonasaCreativeCity[M].Malden,MA:BlackwellPub,2005.

[11]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5,(15):85-87.

[12]WeipingW.DynamicCitiesandCreativeClusters[R].Washington,DC:WorldBank,2005.

[13]王缉慈,等.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创意产业的发展篇2

关键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3-0133-04

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北京GDP的12.3%,圆满完成《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划目标。2011年是北京实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元年,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关键之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入地分析,以期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有时也称为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分析法,是一种态势分析工具。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提出并借助“SWOT分析模型”来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竞争策略等。麦肯锡公司则将SWOT分析方法具体归纳为: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即通过对组织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比较组织拥有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可以帮助组织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发展强项、抢占先机。

SWOT分析模型的核心思想,就是围绕组织当前确立的战略目标,分析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结合自身的资源组合情况,确定组织的核心能力和关键约束,同时借助通用矩阵对其进行打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定位在SWOT分析图或分析表上以利于战略分析。显然,SWOT模型一旦确定了组织的核心问题,也就明确了组织的战略目标,是一个较为简洁、方便、实用的战略分析工具。

当然,SWOT模型也有自身的缺陷,即模型没有将组织改变现状的主动性纳入其中,也就是说,组织可以通过纳入新的资源来创造新的优势,从而实现以前无法实现的战略目标。

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增加值16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地区GDP的12.3%,与上年持平,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自2006年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后,其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占地区GDP的比重也稳定在12%以上,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后劲十足,是北京市发展最活跃、最有潜质的支柱产业之一(如图-1所示)。

随着《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目标的提前实现,“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更加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区县在“十二五”规划中都把文化创意产业确立为重点产业、重点发展。

海淀区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打造文化强区的战略目标,即2011年力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32%左右,将海淀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产品原创地、企业孵化地和高端人才汇集地,从而成为接纳国际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为此,海淀区将移动内容业、出版及数字出版业、数字影视业、动漫游戏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教育培训业、艺术品交易业、演艺娱乐业、文化会展服务业和旅游休闲业等产业确立为重点发展行业,以“海淀文化标志”工程、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特色文化街区和产业集聚带等重点项目为龙头,带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石景山区提出以“提供支撑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壮大产业规模、扩大地区影响”为发展目标,确立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和保有服务平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产业链和优势要素集聚和特色产业建设等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石景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顺义区则立足服务新城建设、现代制造业和临空经济发展,重点发展广告会展、设计创意、高端出版印务、休闲体育、创意农业等优势产业。力争实现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

2009年底,朝阳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和“三年规划”制定的主要指标,产业要素聚集度、产业规模、效益和结构以及产业发展环境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昌平区、怀柔区和西城区等也都确定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点和重点。

目前,从北京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结构来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中轴线文化和两翼文化的合理布局,即:中轴线是以历史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北京历史文化区,北端以奥运体育、演展文化为重点,南端是以影视、动漫游戏、网络出版原创为基础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左翼是中关村科技教育创新中心和石景山数字娱乐体验中心:右翼是以大山子为中心的现代艺术区和国际传媒贸易中心。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大山子艺术中心、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新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为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ch)

北京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皇城文化资源的古都,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

1文化资源优势:深厚的历史底蕴、特色鲜明的京派文化、丰硕的教育资源。(1)北京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历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年的建都史,拥有众多辉煌的景观和丰厚浓郁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明、清两代的皇城景观更是世界遐迩。地道的京派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和世界大都市的时尚元素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北京文化,即兼具古老的雄伟庄严、厚重沧桑和现代大都市的时尚繁华、高速便捷。(2)北京拥有多元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历史古迹。颐和园、故宫、天坛等皇城文化的杰出代表、独特的胡同一四合院文化以及渊源流传的会馆文化和以长城为代表古代军事文化等为北京市发展和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源泉和载体,为推广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准备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京剧、明清等历代丰富史料和军事素材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可以与动漫、游戏、影视、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发展。(3)北京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多元的文化氛围。北京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航天大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是当今中国最主要的教育基地和人才培养和集聚基地,

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持久的动力。(4)作为当今中国的国都、政治中心、世界性大都市,国外驻京使馆和机构林立,在吸引人才、资金、信息、技术和创意等生产要素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些使馆和机构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和时尚潮流,为创作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多元的视角,也为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人才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和内在驱动力量。文化创意产业是历史文化资源、科技和创意完美结合的内容产业,是知识、技术和智慧高度关联的行业,其核心要素和内在的驱动力就是创意人才资源。而恰恰这正是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之一。北京的创意人才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创意人才资源的本土培养。北京作为首都和文化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了大批的创意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纷纷设立文化创意相关专业或人才培训基地,走“官、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人才优势、学研优势和资本的有效结合,化优势为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添“才”加“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吸引留学归国人员和海外创意人才的聚集。2009年,北京市实施“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目前,北京市共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163名,其中人选中央“”67人。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往往会吸引或带动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聚集效果将日益显现。到201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共吸引从事创意产业的归国留学人员已突破一万人,预计以后还会逐年增加800人。这些海外或有留学背景的文化创意人才在京聚集,带来不仅仅是创意产品,更重要的是海外先进的创意理念。中西文化、不同文明和理念在这里碰撞,必然会产生五彩缤纷的创意“火花”,赋予文化创意产业以新的内容,滋养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3资本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引擎。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北京几乎汇集了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机构,融资能力较强,资本优势显著。金融业作为北京第一大产业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资金聚集、服务创新、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作为仅次于金融业的北京第二大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从金融业的发展中更是得到了较多的支持。特别是,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创设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中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仅2010年,通过服务平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等金融机构就融资达41.65亿元。

4政策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剂。2007年11月15日,北市率先公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并制定到2010年实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12%以上的发展目标,从而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定了基调。2008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出版(版权)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对各细分行业进行了详尽的发展规划,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确立战略性产业,并予以重点发展。这些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涉及到文化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为了落实并实现《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各区县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纷纷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例如:《北京市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朝阳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北京市海淀园文化创意产业行动计划》、《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园创新行动计划纲要》、《顺义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北京市崇文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丰台区“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东城区“十一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及雍和科技园发展规划》等。

这些政策措施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大山子艺术中心、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新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一大批文化创意聚集区和产业基地相继涌现,带动和辐射了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不菲的成就。

(二)劣势(Weakness)

尽管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备许多优势和先决条件,但是也面临着诸多劣势和不足。这些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取得成功,因而,也是在发展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1文化体制劣势:改革不到位,遏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时期,北京市虽然积极推进了文化体制改革,转换了政府职能,实现了由“办文化”、“管文化”向“文化服务”的转变,文化单位“事转企”,北京影视集团、北京出版集团、北京报业集团等文化企业纷纷成立,但是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仍显滞后,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政企关系改而不断,难以培育出真正的市场主体。以前的文化事业单位,虽然成功改制,披上了“企业”外衣。但距离真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差距较大。市场效率难以有效发挥。一方面改制企业的“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市场创新的动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导致有限的文化创意资源难以发挥最大效用;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的“有形之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多。严重制约了改制企业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导致无效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依旧,遏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二是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缺乏统筹规划。极大地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新闻出版局、旅游局、文物局等多个部门分别负责管辖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个细分行业,从而形成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布局。事实上,任何一个文化创意产品都是文化、科技、创意的完美结合,可能同时涉及多个部门。这种状况往往会导致政出多门、手续繁杂、效率低下,也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竞争力,最终会阻碍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人才聚集劣势:成本高昂,不利于年轻的创意人才聚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年轻化和低学历化。据调查,在全体从业人员中,25岁及以

下的人员约占78.35%左右,低龄化现象非常明显。从从业年限看,从业在2年及以下的人员高达73.2%。无论从年龄还是从业年限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队伍都是非常年轻化的。这一方面说明年轻人富有想象和创新能力,更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年轻人物质积累薄弱,正处于创业初期和事业的上升期,选择聚集地区时,会比较、参考生活成本因素。北京当前高企的房租和房价必然会影响年轻人的现实选择,阻碍年轻的创意人才在北京聚集,从而制约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日前,人才“逃离北上广”意向渐浓就是最好的例证。

3产品劣势:创意不足,制约了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的扩大。创意不足,从而导致产品劣势,制约了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的扩大,这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显著劣势。“功夫”、“熊猫”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为何《功夫熊猫》花落美国、却能在内地首映就突破4000万元大关?究其原因,创意不足则是根本。北京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目前绝大多数都是在简单地复制、模仿,真正原创性的创意产品甚少,所以中国创意产业大而不强就不难解释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近来虽在创意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创意不足”仍然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头号“顽疾”,向“创意”要市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4融资政策劣势:中小民企融资困难点击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北京作为世界有影响力的金融之都之一,资金充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优势明显,但是,如何将这种优势转为胜势?这是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据调查显示,从从业人员的数量上看,北京市70%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的雇员在100人以下,其中11~50人的企业占29.17%,51~100人的企业占25%。是被调查企业中比例最高的,这充分表明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仍然是中小型企业。从企业性质上看,民营企业的数量最大。占总数的32%,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力军。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之又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当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融资现实是: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充盈、融资非常容易,而另一方面作为产业大众的中小民企却资金严重不足、融资困难。

然而,“创意贷”、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等文化创意品牌虽好,却难以有效解决上述融资困局。中小民企的融资难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严重束缚了中小民企的发展壮大,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的瓶颈。

(三)机遇(Opportunity)

1政策机遇:发展低碳经济,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庄严承诺“到2022年实现单位GDPC02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内涵型低碳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方向。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内涵型低碳经济中知识、技术、创新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最符合低碳要求的、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层和支柱产业。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政策基础、指明了方向。自2007年以来,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管理、人才、技术、经验、市场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奠定向高端发展的坚实基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应紧紧抓住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良机,加快向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

2城市功能调整的内在需要: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2005年5月北京市颁布了《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把全市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功能调整一方面可以避免各区县的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使各区县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确立优先发展产业和重点行业以及限制发展或严禁发展的产业。这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成为新定位了的城市功能内在需要。例如,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西城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数字内容产业,以雍和宫文化科技园、大栅栏一琉璃厂文化商业区、国际传媒大道、民俗特色街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3结构调整机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文化创意是文化、科技、智慧的高度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现代化更新,促进传统产品的价值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的有机融合,可以创造出富于丰富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形成差异化的特色品牌,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高新技术,尤其是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的开发和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激活文化创意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准备了基础条件。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具有渗透性、整合性、跨越性等特点,从而使其很容易横向延伸到其他产业部门,相互融合、互生互长。

(四)威胁(Threat)

1国外竞争的威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起步较晚、国际化程度较低,如何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美国、韩国、英国、日本等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韩剧、日本动漫、美国大片等文化创意产品大量侵入北京市场,培育出一批批“哈韩”、“哈日”族。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关乎中国文化安全的政治问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如何逆势赶上。利用和发展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蜚声世界的文化创意产品,发挥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尚需各界不懈地努力。

自从2000年加入WTO以来,中国文化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凭借资本、创意、技术、人才等优势,不断向中国市场输出好莱坞电影、迪斯尼动漫、韩剧、日剧等文化产品,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

2国内竞争的威胁。2007年12月,江、浙、沪文化厅局长联席会议签署《2008年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意向书》,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发展,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珠三角地区依托成熟的市场经济背景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商品的商业属性,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场化、规模化、竞争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文化创意企业的崛起就是明证。西安等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市场份额、品牌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优势地区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会形成潜在的竞争威胁。

参考文献:

[1]张炜,姚海棠,试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J],北京社会科学,2011,(03)

[2]陈东,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社会科学,2008,(01)

[3]张养志,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9,(05)

[4]康芸,风险投资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8)

创意产业的发展篇3

关键词:创意产业资源优势

创意是个人的创新活动,体现创意人的智慧、才华及技巧。创意产业是以个人创新为核心,由文化和经济相结合,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构成的产业,包括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创意产业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是文化、技术、艺术多产业相融合的智力密集型产业。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产品增添创意后,都能增加精神享受,引起新需求。1912年著名德国经济思想家熊彼得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而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认为,创新往往是由个人发动的,这个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中能够感受到创新的机会,触发创新的灵感,并愿意承担将创新引入经济社会体系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具有将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1997年由英国首相布莱尔推动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后,创意产业迅速壮大。

创意产业的特点

发达的经济催生创意产业。在满足物质需求后人们更注重追求个性化、精神型需求。随着竞争加剧,为了提高自身能力,人们也需要大量智慧型消费。

能够创造就业的产业就是最光荣的产业(樊纲,2006)。创意产业能创造大量中、高层次就业,改善就业结构,缓解就业难题。2005年伦敦约有68万人从事创意产业工作,占劳动就业的20%,是实现就业的第一大产业。

创意产业辐射能力强。创意策划及设计能优化传统制造业,推进制造业升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创意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伦敦等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都是创意产业的最发达地。

创意产业经济效益高。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英国创意产业年增速为12%,美国更高达14%。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高达1125亿英镑,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美国创意产业已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仅动漫及衍生产品的年产值就达50多亿美元。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比较优势

我国多年来靠廉价劳动力和大量资源耗费的制造业推动经济增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产品就必须拥有与众不同的创意设计,才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化。上海经济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2005年上半年经济增幅低于去年同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上海产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依次经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阶段,随着大都市商务成本快速增加,上海应及时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化。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独具优势:

多元文化氛围浓。多元思想文化是萌发创意的摇篮,开埠100多年来上海始终是古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形成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海派文化。频繁举办的国际音乐节、艺术节、服装展等,使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更易迸发创意火花。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展示创新能力的大舞台,将有力推动以会展业为核心的广告、娱乐、传媒、印刷等创意产业的发展。

人才优势及完善的配套体系。大都市汇集着各类有才华、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最大优势。完善的创意加工制作体系,能迅速把创意转化成为创意产品,并能通过强大的金融、市场传播体系,快速组建创意产业链,使创意效益呈几何级数增长。

公共设施齐全。上海大剧院、浦东东方艺术中心等高端剧院种类完备;上海展览馆、科技馆等设施齐全;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235万平方米,图书馆255家,文化馆(站)256个,居委(村)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高达94%。自2002年起上海数字电视平台24小时提供影视、戏剧、音乐、动漫、教育等付费电视节目,处全国领先。这些都为接受、评鉴创意产品提供了最深厚的物质基础。

集聚和辐射能力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国际、国内信息集散中心,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不仅能提升上海的创新能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能通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大幅度提高长三角乃至全国制造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但上海发展创意产业仍需在许多方面做出努力。上海到2002年只剩39家出版机构,仅占全国的6.87%;在影视、广告、设计、演艺及互动游戏软件、动漫设计制作等方面与其他省市也有不小差距(厉无畏,2004)。尽管如此,把创意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是上海的必然选择。

上海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

(一)培育创意产业园区

创意产业园区是创意企业及相关服务在空间集中而形成的集聚区。众多创意者及企业相聚集,各种思维相互渗透,能激发创意灵感,降低制作成本,同时还能获得规模与品牌效应。

有的创意产业园区是由大量个体创意工作室集合而形成,这类园区应选择在时尚、人气旺盛的市中心。繁华的都市生活能激起创意灵感、触发创意火花。便捷的交通、良好的休闲娱乐及商业配套设施能吸引客户观光,增添社区人文景观。被誉称为艺术仓库、上海“苏荷”的“春明艺术产业园”就是以画廊、艺术家工作室为主的创意制作中心。更多的创意产业园区应由某一创意设计企业为主导,大量加工创意产品的各类企业相聚集的集合体。为了提高效率,该类园区应追求规模效应,园区内的企业应进行深度的分工协作。以打造中国“麦迪逊”为目标的“广告湾”创意产业园区,是以广告为依托的创意产业集群,在这里集聚着上海多家4A级广告公司,有力推动了广告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打造创意产业链

只有组建完善的创意产业链,强化分工协作与规模,创意产业才有竞争优势。应选择资源优势突出,辐射能力强的创意产品,快速打造创意产业链。在创意产业中动漫具有劳动、知识及资本密集,市场容量大,产业链长的特点,是组建产业链的首选对象。我国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国之一,有无穷的文化历史资源,通过动漫产品能向世界展示东方文明,增添人类精神财富。动漫市场需求缺口大,2004年我国省市电视台规定国产动漫播出时间为6万分钟,但原创动漫实际供给量只有2万分钟,竟有4万分钟缺口。

动漫制作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为了减少风险,增加收益,应精心编织、完善动漫产业链。漫画杂志是动漫产业链上游,发展漫画杂志可增加动漫的成功率,降低投资风险。上海应充分利用人才优势,专门从事高附加值的动漫形象设计,以授权方式将附加值低的动漫加工外包给要素成本低的外地企业。同时积极开发游戏软件、音像制品、卡通图书等动漫下游产品及动漫主角模型、装饰品、服装、玩具、饮料、生活用品等动漫衍生产品。我国每年销售文具600亿元,儿童食品350亿元,玩具200亿元,儿童服装900亿元,儿童音像、图书100亿元。将动漫渗透到这些产品,利用动漫的广告效应,能为动漫产业带来巨额利润。湖南三辰公司利用“蓝猫”动漫品牌,开发横跨十几个行业的产品,组建动漫下游产品、衍生产品的产业集群及全国连锁专卖体系,形成年收入7.5亿元的产业链,并成功打入海外市场。

(三)推动创意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要壮大创意产业还应该推动更多创意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我国是文化硬件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国,制造了世界1/3的电脑,1/2的数码相机及DVD播放机、2/3的复印机、3/4以上的礼品玩具,但基本是实物代加工,没有自己的创意。郑和下西洋被他国改为《1421:中国发现世界》狂赚1.3亿英镑,《三国演义》被日韩改编成游戏,美国版的《木兰从军》被国人热捧。我们要改编我国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研发既有中华文化特色、又受国际主流市场欢迎的创意产品。自1998年起中央民族乐团等采用国际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金色大厅展示中国民乐艺术精品,已成为一个响亮品牌。“女子十二乐坊”在成功打开日本市场后,又在美国洛杉矶等地演出,引起轰动。在电影《卧虎藏龙》席卷全球时,云南战旗杂技团及时排演一台以中国武术为主,将世界文学名著的内容嫁接到其中的杂技,并聘请国外优秀作曲家作曲,与欧美有影响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长期合作,形成独有的品牌,国际订单不断。但这些仅是走出国门的几个成功实例,我国创意产品应在国际市场大有作为。

做好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工作

创意产业跨领域多,涉及部门广,为了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应先制定发展创意产业的总体规划,做好引进、培养创意人才;培育有规模的创意园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工作。

创意产业是头脑产业,发展创意产业的关键是要拥有大量创新人才。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就业总人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上海还不到千分之一(魏劭农,2005),创意人才匮乏制约着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了快速构筑上海创意产业新高地,应创造条件引进一流创意名家,靠名家吸引更多创意人才到上海致力于原始创新。这不但要营造温馨的都市氛围,独特的城市格调,舒适宜人的居住硬环境,还要通过举办盛大庆典、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以形成国际大都市特有的浓厚文化艺术气氛,更要有高效的投、融资渠道,优惠的税收政策,便捷的政府服务等制度软环境,只有这样上海才能成为汇集国内外创意大师的洼地。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所以在加大创意教育投入、健全中外合作办学机制的同时,还要顺应创意产业的需要,革新教学方法。只有社会大众踊跃参与,才能推动创意产业崛起,相关部门还应大力普及创意文化,努力提高市民的创意素质及鉴赏创意产品的能力。

创意者喜欢汇聚在多元文化、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但目前创意园区规模小、分布乱,远不能适应发展创意产业的需要。应制订各类创意园区发展规划,以改造传统都市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创造宜人的园区生态环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项目,使创意园区成为国内外创意设计大师的理想工作地。应整合、优化园区内的创意产业结构,使每个园区有规模、具特色。同时着力打造二、三个以创意设计企业为主导,大量加工制作、发行营销、中介企业相集聚,具有完善、高效产业链的世界级大型创意产业园区。

创意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产业,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不但要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大力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依法保护原创作品的专有权,加大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的力度;还要简化专利等申请手续,完善产权交易的方式。还可采用行业协会结成联盟的方式,进行维权和作品交易(潘瑾,2005)。

创意产业附加值高,不受土地、有形资源的限制,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独有优势。上海应把握机遇尽快把创意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使创意产业成为上海的名片。

参考文献

1.王美玉.动漫产业:在脆弱中迎接朝阳[N].中华新闻报,2005

2.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创意产业的发展篇4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内涵

当今时代,创意产业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旅游最核心的东西是创意”,将无限的创意融入到旅游产业中,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走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融入创意元素,通过各种文化创意活动展现出来,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旅游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接待海外旅游者在连续两年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和3倍的基础上,2012年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幅并首次突破10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在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幅的基础上,突破了3000万人次。通过有多达8503名报名者参加的、面向全国筛选的我市旅游形象大使的活动,我市建立了专业化的旅游推广队伍。与东航联合举办了空中文化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行风建设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肯定,国家旅游局在其《旅游行风》杂志上刊登了我局的经验。我局的旅游网在前年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旅游网站之后,去年,韩文、俄文旅游网站又被选进“国内优秀”集合网站中并排名在前10位。西安连续两年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中国青年报社组织的有150万人参加的、对全国120个旅游城市投票中,被评为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2年8月份,获得亚太旅游推进组织颁发的最佳旅游广告奖。

数据表明,西安旅游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经济的“三大亮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旅游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地方十年走过的历程,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被誉为西北地区旅游界的一匹“黑马”。但西北地区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存在问题。

创新意识落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虽具有先进性但并未为大众所熟识。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并融入创意元素,人们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认识上。西安在发展旅游业时主要依靠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意识落后。

创意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的落后加之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人们的创新思维,导致创意型人才缺乏,据调查,西安创意型人才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旅游创意型人才则更低于此比例。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西安旅游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属于新兴产业,政府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基于陕西省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对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出发展路径。

培养旅游创新精神和文化。创新是产业源源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沂水旅游创新精神和文化,是保证沂水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全民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认识和重视,使大众参与其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政府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促进政策。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导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在相关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设立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在优化资源配置、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引进创新型人才、保护创意知识产权、研发创新等方面制定促进政策,促进沂水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引进创意型人才,培育旅游创意团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其根本。引进高端创意人才,为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创意,打造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培育自己的旅游创意团队,打造西安市专属的文化旅游创意梯队;加强与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创意产业的研发注入新鲜血液。

建立健全创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具有独特性,创意旅游产品具有唯一性,这是吸引八方游客来沂水旅游,使西安市旅游业出奇制胜的关键。在信息共享高速发达的今天,为防止旅游创意的不断被“复制”,由西安市人民政府制定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创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保证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创意产业的发展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特点;措施

1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经济”、“创意工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强调依靠人的创造力、技巧及天赋,来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形式。

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它必须具备产业的共性,在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顺畅运作,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和相对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拥有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另外,它还具有其特殊的内涵。

1.1文化需求性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着名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当人的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发展性需要就被上升到更高的高度。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纯粹的物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文化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创意产业正是有了文化,才显出了灵气和品位,从而才有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1.2技术创新性

文化要展现自身的巨大价值,单靠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很难的,必须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文化创意产业是把与文化有关的信息服务技术都纳入其范畴,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再包装,而非简单的复制。可见,技术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方式和创新渠道。

1.3收益高额性

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是用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需求,涵盖了科技和文化的因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附加价值。同时,好的创意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获取高额利润。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相应的教育水平及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地增长,这对我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创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创意人才增多,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创意产品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另外,拥有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吸引各种创意产品;最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廉的生产成品也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

2.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劣势

我国的起步较晚,创意观念较为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沿海与内陆对创意产品的需求不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薄弱,创意产业政策保护确定;创意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大陆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另外,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也是其一大劣势。

3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成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

至今为止,我国还未明确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这样,其发展就会受到制约,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组织机构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职能,包括:基于本国实际,以国际化的视野,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科学划分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行政审批手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则;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协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形成各省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和要求。总之,政府应当全面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着力理顺产业体制,积极打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从而形成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培育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品牌。

3.2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地区的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不仅仅是传统的旧厂房与艺术家的简单组合,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外国的做法,而应该以现有的地区资源为基础,加强行业间的协调合作,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建立起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应包括从事文化创意设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产品生产与交易、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企业的集合体。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政府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制定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及策略,逐步形成以“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各个设计创意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比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就结合了浦东软件园,整合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3.3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需的资金支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切的发展都只是空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投资主体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实行。一方面,设立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放宽贷款政策,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降低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利率或进行政府贴息,支持区域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扶持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及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塑造区域文化创意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完善投融资环境,吸引企业、民间和外商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聚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素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经济前瞻,2006,(9).

[2]李非.论两岸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合作[J].台湾研究?两岸经贸,2005,(4).

创意产业的发展篇6

【关键词】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的专家佛罗里达曾说:“创意,现在成为竞争优势的决定性来源。”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迈向现代化中国,实现大国崛起与复兴的大道上。按照党和国家的部署规划,建设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国家,大力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内容创新能力是我国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这对于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我国而言具有战略性意义。

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部门,具有自身的特性,从其产生之初直到现在的数十年间,对其概念的定义颇多。但是总结国内外观点,笔者认为,创意产业即为特定时代历史的产物,是源自人们创意、技巧与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融合多重产业于一体的科技文化化和文化科技化的动态化产业。

二、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因

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原因可以从其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思想观念因素等诸多因素出发加以分析,作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发展创意产业由以下几点原因:

1.东北地区产业格局的不均衡

三大产业的发展比例、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等严重失衡,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模式的转型,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部门,具有跨多产业部门的性质,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共同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产业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不合理之处,这是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影响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和最大化,调整产业结构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内容,发展创意产业正是其中一剂良药。

2.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观念滞后

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和动态化、创新化、集约化的经济发展理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运用,人们普遍更乐于维持现状,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不甚了解,更没有广泛的实践运作。这种滞后的计划经济思想观念无疑成为东北地区振兴的严重阻滞,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理念必须通过创意的元素加入使得经济发展成为“活水”,使得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走上绿色经济良性循环的现代化轨道。

3.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地区,与创意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日韩两国毗邻。日本实施的知识产权立国,韩国则实施文化立国的战略,对于这两个“弹丸之国”而言,它们运用自己的创意理念与高科技相结合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推动了本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资源密集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则大多固守资源经济路线,对资源的有限性和短期性优势以及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东北地区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派遣由官方人员、专业人员、企业代表等组成的代表团到日本和韩国进行实地考察,为东北地区的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4.东北地区创意产业潜力无穷

尽管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到诸如观念、经济模式等的阻滞,这一方面更加坚定了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地域风情丰富多彩、科技实力较为发达尤其是重工业、工业文化独特,这些都是东北地区发展的潜能,通过政策的大力扶植和新观念、新路径的引入等可以将这些潜能转化为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源。

通过诸如对大庆精神的创意将其设计为数字电影、数字设计等创造经济价值;少数民族舞蹈可以通过创意的加入和高科技手段创造出高科技化的工艺品等。这样做不仅仅充分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更加生动的展现了东北地区的地域风情、民族特色、文化景象等,此外对于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充分的政策支持

东北地区自建国初就备受党中央的关注,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大力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党中央给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给予的关注,近年来,更多的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意产业的发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方,具有很强的政治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性,不仅仅契合了党中央的政策导向,也是符合东北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得到党中央和东北地区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根据东北地区的自身情况和我国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新时代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对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等加以调研与预测

通过对东北地区现有创意产业的调研和考察,结合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状况,制定契合东北地区实际的创意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近期措施。东北地区由于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传统、文化特色等诸多因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制定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在技术处理、内容处理等方面水平较高,但在动漫话题的选择、受众心理的考察上很缺乏,这一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漫产业的发展。作为动漫产业最终是要消费者们接受,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和受众接受度的考察以及必要的互动是未来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东北地区创意产业而言,做好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基础调研工作更是欲善其事的“利器”。

2.建立创意产业指导中心

创意产业指导中心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创意产业的国内外专业人员、高校研究中心、创意企业代表等组成,通过专门的创新产业指导中心的建立给予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企业经营运作等加以指导,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该组织还应该具有对国内外进行人才引进、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职能。在这里创意产业中心即具备政府官方的性质,同样也具备非官方的社会组织性质,具有政府政策的“智囊团”、企业运作的指导者、国际合作交流的桥梁等一系列中介作用和指导作用。在未来的创意产业发展中实行多元参与、合作交流、顾问指导应成为该组织的发展方向。

3.发展高校中有关创意产业类的专业

诸如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营销学、影视设计、工艺设计等直接相关的专业和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间接相关的技术支撑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化,以满足东北地区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这些相关专业学生采取企业、学校、政府三方的合作培养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使其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创意产业的相关企业工作。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诸如设立新兴专业、培养方案创新等。在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突破以往人才培养的视野和思维模式,实行国际合作培养、“官、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发散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最终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的懂技术、有创意、文化素养深厚、文化经济管理知识丰富的现代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此外,将原来高校各院系中擅长文艺创作的人文科学老师、熟悉经济管理类社会科学的教师、及高科技相关专业的自然科学的教师们都组织起来,进行专业知识的互补和学习,通过引进国外人才对老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得高校形成一批既懂得高科技知识又熟悉经济管理知识和具备文化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创意产业的人才需要兼备文化素养、创意理念、经济管理、文化营销、网络工程、软件应用、艺术设计等多种知识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才能培养出创意产业发展和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4.综合运用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资源禀赋

挖掘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技术化手段使其知识产权化、高科技化、高附加值化、高创意化。如前面所说的民族舞蹈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科技文化化和文化科技化,成为数字电影、数字设计、现代工艺品等,从而进一步挖掘其蕴含的价值。从东北“二人转”的发展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文化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创意的加入和科技手段的处理可以创造出无穷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东北地区由于自身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等独特的情况,创意产业的发展资源丰富,关键是要将这些资源通过新的理念、新的科技、新的方法来加工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果不能很好的挖掘起资源,资源将会逐渐消失或被他国利用,动画片《花木兰》正是一例。

5.组建创意产业协会

创意产业协会应该作为指导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规范者和协调者,与创意产业指导中心合作,共同促进创意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借鉴目前国内行业协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到组建行业协会可以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进行行业自律,更加妥善的协商未来创意产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政府的指导下,做好行业规范的制定和不断修正的工作,以便于规范创意产业这一新兴产业部门向着有序化、合法化、合理化、高效化、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创意产业行业协会还应该具备行业洽谈协商的功能,通过定期的东北地区创意产业行业会议的召开来更好的构筑起多元交流、信息畅通、效益显著的沟通平台。

综上所述,创意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政策的前提下,采取契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的一系列发展措施和路径的选择,相信在未来的数十年它一定可以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创造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新奇迹。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收集月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月班主任工作总结篇1我们春江小学着力打造“春江非遗文化课程”为了让学生将“春江非遗文化”精髓融入血液,基于本班“读书写作”班的特色,我决定在我们班开展,春江童玩童谣创.....

    敬老节新闻稿范文(精选2篇)

    - 阅0

    敬老节新闻稿范文篇1关于认真搞好x年老人节、敬老日和敬老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美德,xx中在九九重阳节时开展了系列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