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6篇)

来源:整理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篇1

关键词:环境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由于语文具有文道合一、文以载道等重要特征,因此这就决定了环境教育和语文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字或语言了解环境知识,掌握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环境是促进人类发展与前进的重要保障条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将环境教育应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还能增加语文教学的内涵。

一、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例如水土的流失、森林面积的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稀有动物的濒临灭绝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小学生有所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文字描述,语言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归纳总结、背景介绍、新课导入等多种手段,向学生描述环境问题,从而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例如在《特殊的葬礼》课文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向学生描述塞特凯达瀑布以前的美丽景色,它位于风光美丽的巴西,是世界上最大、最宽的瀑布,气势恢宏,站在它的面前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但是现在这条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让学生带着环境问题进入《特殊的葬礼》的学习中。

(二)利用数据向学生说明环境污染的现状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相关的数据向学生说明环境污染的现状,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例如在《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教师介绍淡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利用现状。目前,世界上的面积有70%左右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只占总水量的2.5%,并且在淡水资源中只有0.3%的水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六十多个国家面临着用水困难的局面,从而树立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又例如在《沙漠中的绿洲》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阿联酋人们治盐碱、治沙漠、栽种花草树木、绿化环境等措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数据,增加说服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环境现状的认识。

(三)图片展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关于环境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带给人类的灾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这些图片的内容可以包括土地龟裂、森林火灾、酸雨降落、河流干枯等。

二、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中,才能使得环境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通过朗诵,强化学生的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中,向学生讲述孩子都长大了需要去履行,植物妈妈的孩子由于不像牛马那样有脚,不像小鸟那样有翅膀,但是植物妈妈们利用各种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实现了旅游的梦想。这篇文章的情感丰富,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强化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让文章与小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小学生爱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交流感受,丰富学生的体验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感受,这对丰富学生的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生命桥》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向同学提出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需要对小羚羊、老羚羊以及猎人说的吗?如果你是老羚羊你会怎么做?你学到了什么?这时学生们就会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此时就应该利用学生们的这些观点和看法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

(三)角色表演,深化学生的体验

通过角色扮演,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能加深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从而深化自己的体验。例如在《珍珠鸟》中,教师可以根据文中作者在写作的时候,珍珠鸟落到了作者的肩膀上,并且睡着了这个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他们在扮演过程中体会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赖的那种美好感觉。又例如在《云雀的心愿》的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在树林飞行的过程中,看到人们对树木进行乱砍滥伐的场景。教师可以就此把文章改写成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使他们深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三、合理开放延伸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较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并且合理的开放延伸文章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放延伸的范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向课外作业延伸,例如在《特殊的葬礼》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两个作业,一个是在瀑布的葬礼上,想象巴西总统会说些什么?另一个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写出一份关于环保的约定;其次是向科普读物延伸,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例如《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大自然》等,从而加深小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了解;再次是向日常生活延伸,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环保问题,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环境教育不仅渗透到课本中,还应该渗透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制定一份用水计划,并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最后是向社会延伸,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见到效果。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通过调查、宣传、访问、建议等手段融入到社会的环保工作中,例如在学习《沙漠中的绿洲》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对学校或小区作一个绿化环境的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环境的现状,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还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探索环境教育的渗透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儒芳.刍议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东方文化周刊,2014,(5):105-105.

[2]周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之我见[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2):73-73.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篇2

如果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学习是感兴趣的话,学生就会很积极的去学;但是相反的要是提出的学习内容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也不会好好学。所以说教师一定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的议论,提问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会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共同研究的学习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说过心中的话。比如说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时候,就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是用什么方法旅行的?然后我就把课文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可以在我的朗读中感受到蒲公英妈妈的对孩子的喜爱以及关心,然后我又赶紧说,同学们,植物是用什么方法旅行的呢?我们就以蒲公英为例。

(1)我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2)自己读课文,自己讨论;

(3)教师指导性朗读;

(4)学生练习,进行比赛朗读。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熏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2培养学生的审美,熏陶学生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审美情操的培养,要积极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灵都是纯洁和美好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体味到并且可以弘扬美,在这当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情操。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积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小学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在寓言,童话故事以及诗歌当中就有很多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意境。所以说学生的情感是比较好激发的。学生之所以会对课本中的人物有崇拜之情,是因为被书中人物的情感所驱动。对于怎么在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对美得向往,以下是我的两点体会。

2.1因势利导,善于点拨势,就是指的学生的心理和教材的内容。也就说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去领悟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在教授《我的战友》的时候,我就先挂出了一些示意图,让学生去观察的表情和眼神,紧接着让学生听录音机阅读教材,让学生可以体会到当时被火烧时候的痛苦,让学生去想象,去体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且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找出自己和在思想上的差距,让学生领会到自己的不足,让教学起到文道统一,殊途同归的作用。

2.2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小学的语文教材在形式上也是多样的,书中的作者妙笔生花的描绘了很多鲜明的形象,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比如说在教授《桂林山水》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教学,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亲临其境,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象。

3参与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

一位教师在教学《爱迪生》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他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教师欣慰。当读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四自然段。”真是一语惊四座!那位教师显然也没料到会这样,不由得脸红了。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微笑着说:“你想读,那就读吧!”那学生可能真没料到老师能在这种场合满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连嗓音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这一自然段。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草草收场,继续走自己的“路”了。可他并没有请那女生坐下,仍面带笑容地说:“这位女同学可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紧张,读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的,你愿意再来读一遍吗?”“愿意!”……“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由此可见,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改评价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培养—实践”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兴趣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2)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力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首先抛论文格式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①学生自由朗读。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什么办法。③教师指导两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什么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篇4

一、基础训练营。

(51分)

1.用“\”划掉加点字不正确的音节。(6分)

淹没(mòméi)

卡片(piānpiàn)

奔跑(bēnbèn)

得当(děidé)

更加(ɡēnɡɡènɡ)

因为(wéiwèi)

2.我是拼写小能手。(12分)

dài

hǎi

yánɡ

zhī

shi

ɡuǒ

bàn

biàn

huà

3.照样子写一写。(10分)

例:皮—__披__(披着)

兆—______(

)却—______(

)

旁—______(

)不—______(

)

例:红(红色)—__给__(送给)

它(

)—______(

)

肚(

)—______(

)

她(

)—______(

)

作(

)—______(

)

4.填上不同的动词。(8分)

5.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冲毁(

)(

)

越(

)越(

)

(

)(

)为家

(

)(

)多多

(

)(

)出发

游(

)游(

)

6.把字词连成句。(填序号)(6分)

(1)①看见②荷叶③蹲着④上⑤小青蛙

⑥小蝌蚪⑦一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一天天②地③长大了④白菜⑤嫩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加点词语造句。(3分)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

(5分)

8.下列哪一项符合秋游的内容?(

)

A.周末去爬山,感受鸟语花香,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B.假期去爬山,在泉边玩水避暑,在树下乘凉。

C.去果园摘果子,体会丰收的喜悦。

D.去滑雪场滑雪,打雪仗。

三、课本直通车。

(9—11题每空1分,12题5分,共18分)

9.小蝌蚪长着__________的身子,甩着__________的尾巴,青蛙妈妈披着__________的衣裳,露着__________的肚皮,鼓着一对__________。

10.植物妈妈的办法__________,不信你就__________观察。那里有______________知识,__________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11.小水滴聚在一起______下来,人们叫我“______”。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______下来,人们又叫我“______”。

12.默写古诗《梅花》。

作者__________

朝代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检阅台。

(10分)

会睡觉的叶子

一天傍晚,晚饭后,我忽然发现马路边上有一些植物的叶子是合上的,好像在睡觉呢!我就(好奇高兴)地问妈妈:“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

妈妈笑着说:“你真是个善于仔细观察的好孩子!这种植物就是花生。到了傍晚,花生的叶子就会合上了,到了第二天早上,叶子又会打开。花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合拢,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睡眠。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听了妈妈的话,我很(兴奋快乐)。

13.在文中括号内选出搭配合适的词语打上“√”。(4分)

14.“我”问了妈妈什么问题,找出来,画上“——”。(3分)

15.花生的叶子为什么到了傍晚就合上?(

)(3分)

A.叶子不喜欢黑夜

B.叶子怕虫子咬它们

C.叶子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

五、习作百花园。

(16分)

16.仔细观察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发挥你的想象写几句话吧!

参考答案:

第一组达标检测卷

一、1.

2.带皮海洋知识如果办法变化

3.示例:跳跳水脚脚心傍傍晚坏坏人它们宽宽阔肚子脚脚心她们娃女娃作业你你好

4.追迎穿做摇摆发动修理

5.房屋升高四海许许纷纷来去

6.(1)⑥①②④③⑦⑤(2)⑤④①②③

7.天气变化可真大,有时候乌云密布,有时候阳光灿烂。

二、8.C

三、9.黑灰色长长碧绿雪白大眼睛

10.很多很多仔细许许多多的粗心的

11.飘雪落雨

12.王安石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四、13.好奇√兴奋√

14.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

15.C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篇5

关键词:找准难点 突破口 把握价值 大抓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2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课件在教育中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但值得关注的是,多媒体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发挥100%的益处,这是因为教师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没有进行仔细甄别,缺乏技巧。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科普类文章的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嫁接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找准难点,多媒体是突破口

小学阶段的科普类课文,大多利用客观事物的介绍来向学生渗透科学知识,这类课文在语言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选词考究,表义准确。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对感性的知识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科普知识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此时一味地灌输,只会让学生稀里糊涂。因而,教师应努力寻找突破口,为学生排忧解难,而利用多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一现象。

1.1 知识内容上的难点

科普类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不能不讲,但也不能多讲。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但认知有限,而知识又是环环相扣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在解释一个问题时又出现其他需要解释的问题,陷入反复讲解、繁琐分析、越讲学生越糊涂的怪圈。所以,在梳理科普知识时就是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的时候。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增长学生见识的科学知识虽不用像科学课那样精准地描述出来,但是,拓展一些其他植物妈妈的好办法还是很有必要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学习课文之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位妈妈?为什么?

第二步:世界上只有这几位植物妈妈这么聪明吗?你还知道哪些妈妈也是有办法的?学生交流,然后,出示以上图片:

第三步:他们的妈妈用什么办法送走孩子?你能学着书上的说法来说一说吗?

以上的三步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形象直观的图片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让他们能在欣赏、创作中掌握浅显的科学知识。

1.2 时空差异上的难点

科普类课文有很多是借助事物间的联系来渗透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可抓住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懂得事物间的联系,把思维的逻辑性训练与语言的逻辑性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课文中的很多知识在时间上距离我们比较遥远,这对学生的理解来说是一大难点,对教师而言其实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尽管教师比学生年长些,知识储备多一些,但经历的不足还是会导致认识上有偏差,因而,科普文教学很多时候是大糊涂教小糊涂,那怎样才能尽量缩小这一差异呢?多媒体就可以大显身手了!例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恐龙是早已灭绝的动物,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极度陌生的,这时就可让多媒体来唱主角,如播放一段恐龙的录像、恐龙灭绝的纪录片等。

让学生看完录像说恐龙灭绝的理由哪种最可信,目的并不是在于争论到底哪种更科学,而是将原本不是那么有趣的科普知识变得自然生动。再加上学生自己的见地,多媒体的引进很显然就不只是一段录像那么简单了,而是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拉近了,并且,也没有再生硬地讲解相关的科普知识,而是用语文的方法解决了语文的问题。

1.3 物种差异上的难点

有人曾戏称现在的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而且是与世隔绝的容器,如他们可以将水稻的生长过程倒背如流,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水稻,可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的重任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因此,当遇上课文中的一些值得普及的科学知识时,我们还是应当成为他们的引路人。例如,在《蝙蝠和雷达》一文中,蝙蝠这种我们小时候经常见到的小动物对学生而言却是很陌生的,那么,我们该怎样用语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多媒体又可以派上用场了。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初读课文后,提问:为什么用蝙蝠和雷达做课题?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雷达是根据蝙蝠的飞行的原理发明而成的。)

第二步:追问:蝙蝠的飞行有什么特点?学生找出句子说明理由。蝙蝠飞行与飞机飞行有什么共同之处?

第三步:整理学生的发言,出示课件。

第四步:对着课件上的提示,学生复述雷达与蝙蝠的共同点,并将两者的部件进行一一对应:嘴――天线,耳朵――荧光屏,超声波――电波。然后让学生一个当雷达,一个当蝙蝠演给同桌看,体会蝙蝠、雷达是怎么工作的。

2 把握价值,多媒体是大抓手

2.1 开拓眼界显价值

科普说明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引进了一些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的元素,是让学生大开眼界的好机会,但是,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现状如何呢?曾有人就这个问题做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不到20%的教师、学生喜欢教科普类说明文、学科普类说明文。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类说明文如此被师生冷落呢?问题应该出在趣味性的挖掘上,教师要充分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趣味因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样,课堂就有了别样的生趣。而解决这一点,多媒体无非就是最好的帮手了。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有哪几种新型玻璃,分别有什么作用?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作用的?

第二步:你还知道有哪些新型玻璃,它又有哪些特殊的作用?你能用书上的说明方法来说一说吗?

第三步:课件出示新型玻璃的图片(如下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学着课文的说明方法写一写产品推荐书,说清产品的作用,交流时比一比谁的客户最多。

2.2 畅想未来显价值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篇6

一、加强课堂训练和积累

1.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年级学生对于识记枯燥的语文知识,往往没有兴趣,这样就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进行严格的强度知识学习和读说训练外,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除了必须讲到的知识点外,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拓展一些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相关链接和知识脉络,以期激发学生兴趣,牵引大家注意力。当然,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时间让他们分享一下自己阅读的课外知识,用活泼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生活趣事。如此设置语文课堂,就可以形成一种和谐、宽松和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不敢说—敢说—喜欢说—会说,这样也利于全班同学的充分参与,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从而为积累语文知识树立信心。

2.重视朗读,体会感情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许多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有时候需要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情感,培养语文素养。朗读是一种可以调动眼、口、耳、脑等多感官并用的综合学习活动,它有着自身的学习优势,能让学生在郎读中感受语言对情感的表达,学习语言的组织技巧。在学生朗读之前,语文老师最好能有声有色地进行范读来给予大家指引和情感体验,朗读过程中,教师也不要死板苛刻,一种模式到底,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多种朗读模式,诸如同桌互读、小组选读、朗读表演等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多重理解机会,使学生感到有趣、新鲜,在朗读中理解和感悟,使读有所获,读有所乐。

3.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

语文教材中包含诸多好词、好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借用课文词语和学习课文排比等练习和训练。具体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对某事物进行描写和概述,当然,最活泼的是创设新的情境,用旧词说新话。比如二年级的教材中诸如《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活泼可爱的表达特点和《黄山奇石》生动活泼的描写方式,都可以让学生来模仿着写一写、练一练。总之,就是让学生每学完一课,就收录一些新的词句,如此日积月累必然会提高语文能力。

二、内化课外知识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言文字的积累,也要以能运用自如为标准。学生课内外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适时进行组词训练和课外表达能力实践,不应满足于基本的课内的词语。

1.每天课堂伊始,抽取几分钟对学生展开句子的训练,让大家用上自己积累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能,这个过程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检验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教师也要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运用学生积累的语言知识来与同学进行交流,以期达到“共振”的学习效果。

2.新教材的设置不但富有知识性,还载满童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留白,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情境,激发写话的冲动。比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课文的风格和语言说一说教材没有涉及的、自己知道的植物妈妈的其他有趣的办法。诸如此类,都是很好地运用积累的机会。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关于销售部门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销售部门工作总结篇120xx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的时间中销售部通过努力的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收获,临近年终,对销售部的工作做一下总结。目的在于吸取教训,提高销量,以至于把工作做的.....

    二十年后的重逢作文范文(7篇)

    - 阅0

    二十年后的重逢作文篇1光阴似箭,转眼间过了20年。我在国外开了家高科技公司。晚上,明月皎皎,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故乡。“明天,我一定回去看看!”我心想。我用“全息互动电话”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