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6篇)

来源:整理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作文;悟性;阅读

作文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很多老师会觉得很用心地去教了,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质量也参差不齐。彼此探讨研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是缺乏训练也不是缺少生活的磨炼,而是个人的悟性。悟性指的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以及感悟和觉悟,悟性高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起来,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能力很是厉害,悟性不高或者缺乏一定的悟性,对于作文的质量很有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悟性很是重要,那么,作为老师,要如何让学生有悟性呢?笔者有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书本的阅读中找到灵感。现在的学生天天行走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之间,生活过于单调。在老师和家长双重大山的压迫下,或许是没有时间到大自然当中感受生活的,可能也没有很多的机会去实际生活中考察,参与实践,所以通过多多阅读,也可以感同身受地悟出生活,而且也会闪现思想的火花。阅读能够打开思路,拓展知识面,启发思想,累积写作材料。读书的重点在于理解意思,明白文章的结构技巧,还要感悟它的巧妙之处,这和读的数量是没多大关系的。读的很多,但是就像狗熊掰棒子,读了以后也不加工思考,那便是读的再多也是不行的。对于写作也是毫无益处的。而阅读还要选择那些思想深远,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要细细地品尝,才有帮助。那么,要读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现在的状态,要多多阅读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生活风味的文章,能够开阔视野也能活跃思想。要怎么做,读什么、如何读才能开启悟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眼睛、手、心这三者要相互合作,才能有效果。我们的很多学生,读的书还是不够多或者根本没用心去阅读。我要求学生要带着目的和计划地去读,手要勤,脑要活,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让学生摘抄几篇优美的文章或者自己喜欢的段落,再写一些读后感,当中要评论作者的特色,并且还要有自己的心得。这个工作在一开始实施起来有困难,好多学生都无从下笔,对于优美的文章的评论更是不会写。当然,得引导学生不气馁,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开始只能写一句话到后来的三五句评论,这就是提高。对于那些水平低的学生,评论即使不够到位,也要先予以表扬,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事实上,在选择文章、阅读文章后并写出评论,这本身就是对悟性的提高。

培养悟性的过程是艰难的,因为本身追求的是个高境界。虽然任务艰巨,路途遥远,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不要怕麻烦,平时的工作要慢慢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恋真.也谈“语文悟性”.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4).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2

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就是追求高效语文课堂。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语文高效课堂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自己走进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大项,我原来在阅读教学中总是讲的多,学生读的少,结果教学效果不理想,于是我改变教法,让学生自己走进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实践也使我认识到: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读文――感悟――体情”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趣。

二、让学生自己找到内容主旨

语文教学当中,关于怎样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是很重要的。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语文课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总是教师先点拨,列出许多框架,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所以我改变了这一传统教法,把教师的许多包办都收起来,相信学生的潜力,把全文交给他,让他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自己去找到文章的主旨。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找到内容主旨,确实语文高效课堂的很好途径。

三、让学生找到感悟的桥梁

1.托物寓情,感悟生活。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古诗的时候,首先诵读明其意,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例如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我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正好有个同学要转学到远方去,我就先让学生仿写送别诗,,引导学生托物写出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就动了真情,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将故事写体会,例如;我给学生讲古人孝道的小故事,让同学写出自己的体会,即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我把生活当中的小场景都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写感悟,经过半年的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听说读写,全位提高。

语文教学的能力目标其实就是四个字:听说读写。

这四个方面的训练不是孤立的,分解的,应该是密切结合的。我经常利用讲故事,让学生听完就说出来,再把体会写出来,形成了听说读写一条链,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有许多学生总是不能独立写作,总是找范文仿写,甚至死记范文,我认为这样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讲作文就是生活,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每节课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使语文课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把高效课堂做得名副其实。

3.课件教学,辅助高效。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3

一、对话,激发学生在感知中进入情感参与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知也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学生面对文本(即阅读材料),必须完成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必须是学生情感参与的过程,如果阅读教学中只有认知,没有情感,就如同油绿的树叶榨干了水分,绚丽的鲜花抽调了色彩。因此,阅读教学要用响亮的朗读来刺激学生的语言直觉,以对话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阅读材料之后的对话,教师关注的不应仅仅是读准哪个字音,理解哪个词语,而更重要的是关注:读了这篇文章,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学生因何而激动、悲戚、忧伤和喜悦。要让学生在对话中充分地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感受,对作者思想的体会,使学生进入乐作者之乐,悲人物之悲的阅读心境,并以积极的情感参与阅读的全过程。

如学习《我的战友》,在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之后,师生围绕“读了课文,想到了什么”这一话题进行对话,学生可能想到了被“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的危险处境,可能想到了“像千斤巨石,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惊人毅力,可能想到了“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的复杂心情等等。学生能够想到,就一定会围绕他们所“想到的”,以丰富的情感去阅读文章,去寻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在“对话”中与大家一起交流。这种建立在学生大胆揣摩文本语言和积极的情感参与的对话,把学生带进了阅读的空天阔海,使学生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对话,促使学生在感受中进行情感体验

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伴有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师因势利导,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殿堂去感受,或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种“揣摩”、“体会”、“领悟”都应引导学生去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情感上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费尔巴哈说过:“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为感情只能为感情所理解”。如果没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独特感受,没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情感体验,那么,即使学生有发展,可能发展的只是学生的语言,淡化的就是学生的精神培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就谈不上二者的统一,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就难以在语文教学之中实现“同构共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要引导学生在弄清地震中父亲与儿子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基础上,师生围绕“父亲和儿子为什么这样想”的话题进行对话,学生联系自身的某些经历,进行换位体验,便能较好地揣摩父亲与儿子的内心活动,去领悟“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感受他们之间的无限亲情。

三、对话,帮助学生在感悟中实现情感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所谓感悟,即受到感动而醒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抓住能触动学生内心、引起学生情感共振的话题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去悟语言之妙,悟亲情之深,悟友情之真,悟自然之美,悟生命之贵等,使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情感得到升华,胸怀得到荡涤。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品读;感悟;思辨

在新课改理念的感召下,我们的阅读教学日益凸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重视学生自我感悟后的独特体验,努力满足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并使之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因而我们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自悟,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从而达到“欲罢不能”的乐学境界。

一、品读文本,感悟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读书作为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特级教师于永正坚信“读中自悟”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教学规律:“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教师的职责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领悟。

《五月端阳》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懂得一心为祖国富强着想、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必将受到人民的敬仰。笔者在教学此课时,力求将人文性和情感性渗透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屈原的爱国情怀,笔者抓住文中“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长叹一声:“永别了……祖国!”一纵身跳入江中。”这句话中的“长叹一声”,借鉴名师名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滋味,理解文字蕴涵的营养。

师: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他在为谁而悲叹,又在悲叹什么呢?

生:屈原在悲叹自己的祖国已经被秦国所占领。

师:为国家的灭亡而悲叹,这是绝望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他还为谁而悲叹呢?

生:他还会为楚王悲叹。因为是楚王把他赶出了都城,把他削职流放。

师:因为楚王听信奸臣的甜言蜜语,不听忠臣的肺腑之言,最后导致国破家亡,这是无奈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生:屈原还会为老百姓而悲叹,因为楚王听信奸臣的话,使得国家灭亡,老百姓遇难,成为亡国奴。

师:是呀!楚国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屈原热爱楚国的百姓,这是凄凉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还有吗?

生:屈原也在为自己而悲叹,因为他永远也不能为祖国效劳了。

师:屈原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为了不做亡国奴,他只得选择以死明志,这是悲愤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在投江之前,屈原的心情是非常痛苦、矛盾的,而这种痛苦和矛盾就融到了这一声长叹之中。让我们再次来朗读此句。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地为学生去创造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进行一次次引读、一次次齐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引导学生体味词句中蕴藏的绝望、无奈、凄凉、悲愤等复杂的情绪,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阅读情感也便自然地从心底里喷发出来。

二、品读文本,思辨解惑

古人主张“熟读精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自主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质疑解疑。教师要善于设问,循序渐进地提出精读的要求,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反复朗读,仔细思考,读思结合,培养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在学习《一夜的工作》第七和第八两个自然段中,笔者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和段落,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学会思辨,把读、思、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发掘”文章的蕴含。

师: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说说你觉得哪些词句让你感动,为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并思考课后问题)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句话:“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新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让我感受到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不仅工作劳苦,而且生活简朴。他为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师:理解得非常好。作者亲眼看见了一夜的工作,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胸中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因此——生接读第七自然段。

生:第八自然段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句话:“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说明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他的一生是为国为民的一生,为国操劳,为民解忧。

师:对!从一夜想到了无数个这样的工作之夜,作者心潮澎湃,更加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生接读第八自然段。

师:作者不仅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渗透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在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中集中抒发了自己对总理的敬仰爱戴之情。请你用自己真心的话语表达对总理的爱戴之情吧!

回忆学过的课文完成填空题:读了《借书》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当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一夜的工作》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说说令自己最为感动的句子及理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有创见性和个性化的体会表达出来。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引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上的感染。最后引导学生顺着课文延伸想象,拓展内涵。通过对总理发自内心的赞颂,有效地升华总理的形象。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5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上。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末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课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做,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象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表演再现,加工教材

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滥竽充数》历史故事《将相和》,小说《卖完柴的小女孩》《三顾茅庐》,童话《狐狸和乌鸦》、《公鸡的脸红了》……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白,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此外,教师还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守教材钻坚仰高,固守一隅,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感悟学生写作

于漪老师曾把读和写喻为语文能力的双翼,提倡比翼双飞。而这双翼中“写”这一翼是最难丰满又最易受损的。作文教学有两苦:一是学生苦,苦于无话可写,生拼硬凑;二是教师苦,苦于学生之苦,强逼硬迫。一次作文训练结束后,学生、教师均有如释重负之感。当写作已成为让人痛苦的负荷时,又怎能提及快乐写作、自主创作?又怎能指望其振翅高飞呢?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引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点亮情感的明灯,照亮生活的角落,激发思维的光彩,从而唤起学生昭示情感、张扬个性的创作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感”和“悟”。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感”正是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的一道桥梁。用感官去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聆听世间的嬉笑怒骂,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这种自发地感受、体味方能产生感动、感慨、感谢、感激等一系列情感体验,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即是如此。“悟”是这种情感体验的理性思考,是在“感”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一层次的心理能力。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反复思辨,最终洞悉、领会与觉醒的过程。悟是一种状态,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状态。“情郁于中,发乎于外”,当情感经过理性的分析思索,褪去了拉杂无序和晦涩难明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

一、感悟与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情则是开凿泉眼的工具。创作根植于生活,又必须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感悟无疑会充满虚情假意,空洞苍白,如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岁月的涤荡、实践的推敲。而不经过感受与感悟的过程,照录生活原样的作品没有可掬可视的真情与见微知著的启迪与警醒,没有意气风发的激昂,也没有娓娓道来的雅致。

二、感悟与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使生活无限延伸,可以使人获取新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为感与悟提供广阔的空间。阅读带来人格的完善,优秀作品大抵是思想深邃、底蕴厚重、情感充沛、语言优美之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滋润,人性得以升华。读书可养性,读书可修身,读书亦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感悟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作品“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要想读懂读透,需要置身其中,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感悟直达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三、感悟与个性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观园里众姐妹同作柳絮词,其中黛玉与宝钗的作品最能体现各自的性格,一个是“飘泊亦如人命薄”的“缠绵悲戚”,一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高远志向。面对同样的景致,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却有如此不同的感悟,不能不说是其个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个性的差异使得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人的感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样是秋风,有人感叹它对生活的摧毁,有人赞美它摧枯拉朽的魅力,有人叹息时光的飞逝,还有人会欣赏它吹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更有人会体味出秋风肃杀的悲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可以涌现出众多有独到见解呈现丰富个性化色彩的文章。

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词中塑造了两个感悟能力不同的人物“卷帘人”与“我”,在看同一景物、经历同一事情时,一个是木然无知,一个是心细如发、百感交集。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情感”,感悟力强者“感悟吟志”莫不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能力差异其实是由于人的各种素质(心理、文化、智能)差异产生的。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增强感悟力,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用心观察生活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进行感悟的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抱怨生活平淡缺乏亮点,以致作文选材日渐枯萎。其实这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所致,也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明确目标进行训练。就是为了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室内室外的观察活动,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可以进行专题观察、连续观察、积累观察等。②掌握正确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对象的整体到局部的特征;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顺序性层次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观察;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通过锻炼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普通人,关注平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发现美,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还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那些反映观察改革、社会矛盾、时展取向、世界风云局势的热点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宏观的视角、纵横综合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使感悟更厚重,使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真情实感。

(二)加强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①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入角色进行积极思考可以使感受更真切、思维更清晰。②巧设疑问层层深入。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③利用课文特点巧设课程收尾。可续写、可谈感想、可针对某一看法或疑问进行探讨,既可以加强对道理或哲理的领悟,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此外,要营造比较宽松自由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为学生推荐丰富健康的读物、创设图书角、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方法保证了读书质量和效果。总之,广泛的阅读使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写出的文章大气、积极健康、内容充实、题材广泛、独到新颖。

勤写札记、随笔

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一段美文、一个场景、一处风光、一束思想火花、一点感悟都可以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保留灵感,整理思绪,下笔成文后,我们的思想将更成熟完善,不再是一种如丝如缕、若即若离的状态。

转换角度,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突出作品个性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汽修班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整理2篇

    - 阅0

    汽修班毕业生自我鉴定篇1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

    学校雪中即景作文范文(15篇)

    - 阅0

    学校雪中即景作文篇1窗外下着雪。我徘徊在那银白之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雪就覆盖了大地。银装素裹的一切,仿佛安睡在了雪的怀抱中。空中飘着雪花.....

    工程部部门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工程部部门工作总结篇1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在汽贸城的工作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帮助、支持下,紧紧围绕物业维修工作,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