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论文(6篇)

来源:网友

河道整治论文篇1

关键词:生态型河道建设;要求;特征;必然性;涉及问题

生态型河道是相对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利工程。生态型河道以安全、可靠、经济为基础和前提,以满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开发为目标,逐步形成陆域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水体鲜活流动、水质改善、具有多样水生物物种互相依存形成系统并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利工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景观。

1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

1.1要求

生态型河道是符合防洪除涝安全要求的除害兴利工程。作为工程,安全始终是第1位的。生态型河道建设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概地排斥硬质工程,而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态的简洁朴素、自然通畅、水质改善、水体调活的局面。

1.2特征

(1)生态型河道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型河道是亲水型的,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同时,更加注重和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盲目性和投资的随意性,特别是避免水利工程园林化的倾向。

(2)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事实上,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是对自然原生态的一种破坏,只是在整体上权衡利弊得失时这种破坏利大于弊而值得干。生态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平衡的。因此,建设生态型河道时必须极大地关注恢复或重建陆域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形态,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硬质工程。河岸选择栽种的树种、草种尽可能用本地、土生土长、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的,即便是杂树杂草也不要紧。由此来充分体现河道整治的生态理念。

(3)生态型河道的整治应该是渐进式的。无论生物多样性的重建,还是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恢复,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注重生态而快速地实施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2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建设发展到一种相对比较高级的形态的必然结果。水利建设发展历来是与农业生产发展密不可分,并为之服务。我国的农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低级的吃饭农业发展到温饱农业;由温饱型向综合发展的小康式的农业,又发展到种源、生态、装备的现代化农业。水利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单纯为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服务的温饱型农田水利,发展到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小康型”农村水利,又发展到综合型的农村水利。每个发展阶段对水利建设与河道整治的目标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20世纪的80年代以前,我们注重的是水利工程建设,而很少考虑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协调,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整治河道的方式似乎已经定格成为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河道整治有了新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追求豪华洋派,硬质工程比比皆是,投资规模日益庞大,河道整治出现了新的“硬伤”。于是,生态型河道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问题。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水利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资源型水利的河道,应当是生态的。生态型河道建设更多的强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在水利建设中对河道整治做到江河不能断流,堤防不决口,河床不抬高,水质不恶化。注重生态河流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现代社会人类渴望回归自然、渴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迫切要求,是当前水景观建设的最简单直接、自然生动的客观反映,生态型河道本身就是一种景观。水景观建设是与城市的现代化相联系且密不可分的,是城乡一体化水利建设中体现水环境的重要方面。现代城市概念不再以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为唯一指标,应当体现生态、人文、活力。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生命之源,是资源、是财富、是生机、是文化、是景观,是城市文化底蕴和文明素质的象征。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型河道,就是在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和农村。

3生态型河道建设涉及问题

建设生态型河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规划,确定目标,科学论证,合理选项,规范管理,组织开展生态型河道建设,发挥整体效益。为此,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安全与景观、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3.1河道综合整治涉及的问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确立综合治理的观念。包括河道本身的疏浚,实现通畅;在安全基础上的陆域部分的绿化;水体的治污、调活、净化;污染源的截流、纳管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标本兼治,使清水长流,永续利用。二是治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反对形式主义,防止片面强调景观而导致水利工程园林化。即使是十分必要的景观建设,也要在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小品,减少污染物,减少硬质工程。要十分强调规划控制,在河道工程范围内的绿化和景观建设,也不一定都要一步到位,可以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留出绿地和大片空间,以后通过非水利的途径再去营造景观。三是要处理好点与面、段与线的关系,可以一次确定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四是建设程序规范化问题。当前特别要注重贯彻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实行政府采购,对工程决算的审价和对建设的审计。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要经过考验,实行建设效益后评估。对上述这些问题都要综合考虑,以扎实推进生态型河道的建设。

3.2管理中的问题

生态型河道的管理更是以前未遇到过的新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在管理过程中,探索管养分离的新机制,制定市场准入的规划和管养定额标准,逐步实行养护的社会化、市场化。二是落实管理的经费。任何管理都需要人和物的投入,管理也必须要有成本。管理的投入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管理责任权限,由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性投入配套组成。三是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科学调度水平。四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河道整治论文篇2

【论文摘要】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是黄河防洪建设的重要项目,特别是伴随着小浪底水库蓄水的运用,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浅论黄河河道整治的技巧及对策。

一、河道整治工程险情概述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是黄河防洪建设的重要项目,它对控制河道的走向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何种类型的坝、垛、护岸等,归根到底都要满足稳定河势、疏导水流、利于防洪的需要。据统计,自2002年至2007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山东黄河河道整治工程共有191处险工、控导工程1491段坝垛出险2813次,抢险累计用石49.85万m3,耗资6212万元。工程布局及工程防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更加有效地规划治理流路,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二、出险原因分析

导致河道整治工程出险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沙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中常洪水持续时间加长,工程遭受洪水侵蚀的时间增多,工程失稳,这是工程频繁出险的主要根源;二是河势靠溜发生相应变化,上提下挫,左右摆动,造成工程和滩岸坍塌生险;三是坝岸基础薄弱,多数河道整治工程存在根石深度浅、坡度陡、断面不足等问题,达不到根石坡度1:1.5的标准要求,尽管每年都进行根石加固,但每年又有根石走失现象,导致险情不断发生;四是新修坝岸未经洪水考验,达不到稳定要求。Www.133229.Com“98”长江大水后,国家加大了大江大河防洪工程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新修坝岸筑坝时根槽开挖浅,冲刷坑深度不足等因素,洪水期间坝岸基础被水流迅速冲失,导致一坝或多坝连续多次出大险。

三、施工方法

(一)水上作业的施工方法

水上作业也就是旱工作业,就是在黄河河道滩地上施工,传统意义上的旱工作业除了工程主体的土方填筑之外,考虑到工程的稳定,往往要在滩面上用机械开挖一个坑槽并对坑槽进行处理且沉埋防冲体或裹护体。多选用散石沉排、铅丝笼沉排、柳石枕沉排等。

1、散石沉排实质上就是在坑槽内填抛块石加强工程的基础强度和深度。挖槽的宽度根据冲刷坑的深度及受水流冲刷的部位的强弱来决定。由于是散石施工,单个块石重量的不足使作业强度不是太高,散石沉排可以随着工程前冲刷坑的深度变化而成为坦石裹护坝体土胎并同时起到防止淘刷的作用,在长期的治黄实践中多有运用。

2、铅丝笼沉排则是将块石装入铅丝编织的网内并形成较大体积的抗冲体,减少了洪水时对单个石块的冲刷走失现象,其具体施工序为:先用泥浆泵开槽(或用大型机械挖槽),然后清理坑槽,开始铺设土工织物(其中有纺布在上,无纺布居下),土工织物上铺放一定厚度的柳秸料垫层,运输石料到基坑内,开始装笼做为压载体,铅丝笼沉排体施工完毕后,再在其上部覆压土体即可。柳石枕沉排坝主要以做水下的护根结构,它所用的主要材料有柳料、麻绳、铅丝、木桩、石料等。这种沉排体易闭气,保土防冲性能比较好,当其处于坝(岸)前受溜位置时,能适应河床的冲刷变形,起到缓冲落淤,防止淘刷的作用。它的施工工序同样是先进行基坑的开挖,并修整清理坑底和边坡,而后就要捆扎柳石枕,铺设第二层枕时应摆放在两枕之间位置以保证闭气严密及完整性,枕体上抛护散石,裹护体施工,最后修整边坡即可。

近年来,河道整治工程中开始应用土工织物沉排,土工织物是由合成纤维制成,具有抗拉耐腐、渗透性强、抗冲反虑、强度高、柔性好等特点,应用它可以削减水流对工程的冲击力,同时也可以防止水位骤升急降而形成的险情。土区织物沉排典型的有铰链式模袋砼沉排、抽沙充填长管袋沉排、褥垫式沉排等,这种结构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机织土工布作模袋,内充具有一定流动度的砼或砂浆(沙),通过灌注压力作用有效保护工程基础,适应河床的冲刷变形。铰链式模袋砼沉排预先在模袋内埋设有高强绳索来将各个块体联接为整体,而长管袋(包括褥垫)则是将土工反虑布局部缝合加工成模袋,它们都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柔韧性,既适宜于旱工作业,也可以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河面上施工。

(二)水下施工方法

河道工程的施工,经常遇到水中进占问题,传统意义上多采用黄河埽工的河工技术,即在水深流急情况下用柳石搂厢占体,底坯打家活桩以防止滑动,抛压散石并辅以抛护柳石枕闭气挑流。由于多为在水深溜急情况下施工,因此应注意把握好施工中的几个方面,使用捆厢船要保证船体的长、宽符合捆扎柳石搂厢的需要吊锚缆在进占初期可用桩固定在坝裆或上游滩地及坝体上,埽体位置则要视岸上的标志桩随时调整吊锚缆和揪稍缆的长短松紧,保证其迎水面边线与标志桩对齐,后戗土跟进不宜太靠前,占绳、过肚绳用地锚桩固定在后土中,柳石枕也要抛足,并且抛护铅丝笼或散石来增加抗滑力。柳石搂厢做为占体存在着不足,首先其所用软料供给一旦不足则极易影响工程的进度,其次工程中物料的腐蚀容易影响基础,造成被动抢险频繁。另外如遇水深较小采用此方法施工,形成工程基础深度较浅,如遇大的洪水冲刷,易形成较大险情。

现阶段水中进占工程也有一些新的思路,如修筑透水桩坝、堆石进占筑坝等。透水桩坝系采用桩基进行施工,工程质量能得到保证。由于在主体工程修筑之前,尚需搭建工作平台创造作业环境,相对而言增加了前期投资。但工程竣工后可避免工程运行中其它工程竣工后的大量管理及维护费用。当施工现场附近缺乏软料而且施工时水深不大,块石料源充足时,有时也可采用堆石进占。堆石进占可利用大型施工机具装运石料,避免了农忙时节劳动力上工不及时数量不足同工程施工进度形成的矛盾,而且保障了工程的基础强度。但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闭气工作,以防水流淘刷,另外在利用挖掘机回挖抛进河中的块石加以重新利用,堆石进占对水流的作用明显,能加快施工进度,其单价和采用柳石枕及柳石搂厢材料的水中进占投资也相差不多,但能有效地缩短工期。

河道整治论文篇3

论文摘要阐述了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论述了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探讨了生态型河道建设涉及的问题。

生态型河道是相对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利工程。生态型河道以安全、可靠、经济为基础和前提,以满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开发为目标,逐步形成陆域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水体鲜活流动、水质改善、具有多样水生物物种互相依存形成系统并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利工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景观。

1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

1.1要求

生态型河道是符合防洪除涝安全要求的除害兴利工程。作为工程,安全始终是第1位的。生态型河道建设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概地排斥硬质工程,而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态的简洁朴素、自然通畅、水质改善、水体调活的局面。

1.2特征

(1)生态型河道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型河道是亲水型的,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同时,更加注重和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盲目性和投资的随意性,特别是避免水利工程园林化的倾向。

(2)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事实上,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是对自然原生态的一种破坏,只是在整体上权衡利弊得失时这种破坏利大于弊而值得干。生态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平衡的。因此,建设生态型河道时必须极大地关注恢复或重建陆域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形态,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硬质工程。河岸选择栽种的树种、草种尽可能用本地、土生土长、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的,即便是杂树杂草也不要紧。由此来充分体现河道整治的生态理念。

(3)生态型河道的整治应该是渐进式的。无论生物多样性的重建,还是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恢复,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注重生态而快速地实施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2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建设发展到一种相对比较高级的形态的必然结果。水利建设发展历来是与农业生产发展密不可分,并为之服务。我国的农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低级的吃饭农业发展到温饱农业;由温饱型向综合发展的小康式的农业,又发展到种源、生态、装备的现代化农业。水利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单纯为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服务的温饱型农田水利,发展到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小康型”农村水利,又发展到综合型的农村水利。每个发展阶段对水利建设与河道整治的目标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20世纪的80年代以前,我们注重的是水利工程建设,而很少考虑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协调,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整治河道的方式似乎已经定格成为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河道整治有了新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追求豪华洋派,硬质工程比比皆是,投资规模日益庞大,河道整治出现了新的“硬伤”。于是,生态型河道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问题。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水利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资源型水利的河道,应当是生态的。生态型河道建设更多的强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在水利建设中对河道整治做到江河不能断流,堤防不决口,河床不抬高,水质不恶化。注重生态河流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现代社会人类渴望回归自然、渴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迫切要求,是当前水景观建设的最简单直接、自然生动的客观反映,生态型河道本身就是一种景观。水景观建设是与城市的现代化相联系且密不可分的,是城乡一体化水利建设中体现水环境的重要方面。现代城市概念不再以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为唯一指标,应当体现生态、人文、活力。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生命之源,是资源、是财富、是生机、是文化、是景观,是城市文化底蕴和文明素质的象征。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型河道,就是在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和农村。

3生态型河道建设涉及问题

建设生态型河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规划,确定目标,科学论证,合理选项,规范管理,组织开展生态型河道建设,发挥整体效益。为此,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安全与景观、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3.1河道综合整治涉及的问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确立综合治理的观念。包括河道本身的疏浚,实现通畅;在安全基础上的陆域部分的绿化;水体的治污、调活、净化;污染源的截流、纳管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标本兼治,使清水长流,永续利用。二是治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反对形式主义,防止片面强调景观而导致水利工程园林化。即使是十分必要的景观建设,也要在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小品,减少污染物,减少硬质工程。要十分强调规划控制,在河道工程范围内的绿化和景观建设,也不一定都要一步到位,可以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留出绿地和大片空间,以后通过非水利的途径再去营造景观。三是要处理好点与面、段与线的关系,可以一次确定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四是建设程序规范化问题。当前特别要注重贯彻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实行政府采购,对工程决算的审价和对建设的审计。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要经过考验,实行建设效益后评估。对上述这些问题都要综合考虑,以扎实推进生态型河道的建设。

3.2管理中的问题

生态型河道的管理更是以前未遇到过的新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在管理过程中,探索管养分离的新机制,制定市场准入的规划和管养定额标准,逐步实行养护的社会化、市场化。二是落实管理的经费。任何管理都需要人和物的投入,管理也必须要有成本。管理的投入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管理责任权限,由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性投入配套组成。三是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科学调度水平。四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3.3投入问题

一是公共财政投入。它只能用于社会性、公益性、基础设施性的建设。因此,生态型河道建设的投入,不可能指望全部由公共财政投入来解决,只能是根据工程性质和分级负担原则,实行综合性配套性多元性投入。按照补助性、扶持性、引导性的原则,予以适当投入,以推进生态型河道建设。二是社会配套投入。这种投入是带有公益性意义的,是自愿的。三是受益者投入。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由受益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商、农业企业或者其他受益的企业和个人按照受益比例分摊投入。

4参考文献

[1]彭历.城镇河道生态化建设初探[J].山西建筑,2008(30):349-350.

[2]牛松杰.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8):25,29.

[3]胡方,杨利,赵静.论生态型河道的建设与发展[J].山东水利,2008(6):49-51.

河道整治论文篇4

关键词:沟塘整治做法成效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更突显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农村村庄沟塘除了正常的排灌、蓄水外,还承担着大部分农村人畜饮用水功能。

一、农村村庄沟塘的基本情况

我镇地属里下河地区,境内河网密布,村庄沟塘共有220公里。这些河道是灌溉、引水、解决群众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命脉,长期以来为防汛抗旱,减轻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村村庄河道出现了以下问题:

1、水域面积逐年减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必要的水域保护和治理规划,不少村中的小河沟、小渠塘,被人为的缩窄、废弃甚至填埋,有的任意倾占河道搞违章搭建,造成农村水域面积不断减少,造成了水系连通不畅,一遇雨水天气就受涝成灾。

2、沟河水环境不利因素较多。一是水体污染普遍比较严重,一些企业、畜禽养殖业等生产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道水质呈恶化趋势;二是河道内水草、垃圾等漂浮物较多,河道水环境面貌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三是部分河道淤积严重,主要由于多年未疏浚造成的。

3、管理薄弱,责任不清。农村村庄河道分布广,多数处于“无管护主体、无管护制度、无管护人员、无管护经费”的“四无”状态。一些群众管护意识不强,将生活垃圾直接丢弃在河道之中,类似塑料袋等一些无法降解的垃圾直接悬浮在河面上,情形触目惊心。

4、资金投入不足。2012年全镇安排20多万元,用于农村村庄沟塘整治,加上市里争取的资金,全年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而项目村众多,资金分散使用后,每个村投入的资金只有几万元,只能解决最基本的防洪防冲问题。

二、农村村庄沟塘整治的主要做法

农村村庄河道普遍存在着“脏、乱、差”的状况,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加强河道治理工作,实施农村村庄沟塘整治是当前改善水环境面貌的迫切要求,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我们以村庄沟塘整治示范村为抓手,按照人水和谐原则,因地制宜、因河制宜、制订了农村村庄沟塘整治措施:

1、政策扶持,技术保障。首先,政府针对村庄沟塘整治工程制定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的制度。所谓“政策支持”,即坚持“谁疏浚,谁受益”的原则;所谓“资金扶持”,是指在资金上给予倾斜,将省市配套资金进行补助。其次,水利部门技术指导到位。在整个村庄沟塘整治建设中,提供河段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轮流实施河道清淤。按照“统一规划,周期轮疏”的原则,结合河道整治和冬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我们力争在五年内完成全镇村庄沟塘疏浚任务,解决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排灌不畅等实际问题。

3、落实村庄河道长效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对整治后的河塘长期管护保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河道保洁考核办法,实施定政策、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考核的保洁措施,定期考核,从而最终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的保洁目标。

4、加大河岸绿化。为稳固河岸,防治水土流失,我们在河道两侧栽植了大量的树木等植物,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5、严格管理。我们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理念,明确和界定河道管理和保护范围,落实管理责任,依法开展巡查管理,严肃查处各类侵占填埋河道的违法行为,制止和清除河道内各种阻水障碍物、拦渔设施等违章行为,纠正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各类生产生活垃圾等不良行为。

三、农村村庄沟塘整治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镇在村庄沟塘整治中,以河道疏浚、引水、绿化、保洁为重点,优先实施了全镇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建设,使全镇村庄沟塘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1、坚持疏浚清淤,提高河道防洪能力。近年来全镇河道淤积严重,导致排水不畅、水质变差的现状,我镇规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全镇村庄沟塘轮流疏浚一次。2010年至今,全镇共完成村庄沟塘整治27条,全长73公里的疏浚任务,疏浚土方70多万方,明显改善了河道水环境。

4、配套河岸景观,确保了河岸绿化。按照与标准河道同步实施的要求,配套实施了河岸绿化工程建设,有效美化了河岸景观,亮化了沿河景致。

5、强化河道保洁,确保了河道洁化。2010年以来,我镇年投入河道保洁资金20万多元,强化了农村河道的保洁工作,在明确落实河道保洁考核办法、责任单位、补助政策、保洁人员、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河道保洁工作的考核与监督管理。

四、农村河道整治的经验和启示

农村村庄沟塘整治是政府改善民生的实事工程之一,要确保这一工程的有序实施和整治目标的如期完成,我们要做到:

1、高度重视,切实行动。政府要从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出发,关心农村村庄沟塘的整治,切实按照水利部门下达的整治任务,建立组织,分解任务,狠抓实施,确保农村河道整治工程的有序实施。

2、拓宽渠道,增加投入。在治理农村河塘建设,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划拨专项资金。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需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论证、预算,加大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管理,可以采取县乡两级资金管理方式。农村小河塘的治理,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可以通过民间渠道凑措资金。如当地集体企业,以及向当地农民征收一定的治理费用。另外,农村小河塘的治理还可以采取“谁投入,谁受益”的方式凑集资金。农村小河塘发展水产养殖产业,投资者可以采取“治理、开发、治理”的循环发展模式治理开发农村小河塘。

3、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在村庄沟塘治理中,坚持了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原则,分类推进河道的建设。比如对处于田间的一些小河道,尽量保持了其原来的自然形态和走势。对于一些险要的河段按照防洪标准,坚持工程防护进行治理,保证防洪安全,确保在标准洪水内的河道安全。

五、结语

农村村庄沟塘经过整治以后,河道“脏、乱、差”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进一步加大村庄沟塘整治力度,加强村庄沟塘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人人参与,才能形成合力,最终达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效果。

河道整治论文篇5

关键词:城市内河;竹排冲;截污治污;思考与对策,南宁市

1前言

城市内河是城市的连续空间,但由于城市内河整治落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内河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目标和纳污的容器,使城市内河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破坏城市水环境,严重阻碍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和提升城市水环境,让城市居民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进行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当务之急,其中城市内河截污治污是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西南宁市竹排冲整治为例,对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内河水质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城市内河截污治污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力求为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建言献策,以达到提升城市水环境的目的。

2竹排冲整治概况

2.1竹排冲概况

广西南宁拥有一江两库六环十八条内河,竹排冲是十八条内河之一。竹排冲位于南宁市东部,邕江左岸,是南宁市规划城区内最长的一条内河,源于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六怀山和高峰岭,出河口位于葫芦顶大桥津头村附近,河长33.5km,流域面积117k。竹排冲主干流的流向由北向南,在茅桥附近进入市区,经市区江北片东侧,于葫芦顶大桥津头村附近汇入邕江,市区段长约9.5km。竹排冲河道整治前主要功能是行洪和接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2.2水体污染状况

2.2.1水质状况

整治前竹排冲河道中下游及上游河段大多已受到严重污染,河水乌黑,有漂浮泡沫,闻怪臭味。2001年南宁市环境保护局在《关于确定南宁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批复》中,明确确定南宁市各水体执行标准:竹排冲(包括上游即沙江河)水质执行GHZBI-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

根据2010年2月由广西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编制的《南宁市竹排冲河道污染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结论为沙江河、竹排冲水质属于地表水劣Ⅴ类,竹排冲干流与支流的水质均为重度污染,其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2012年1月由广西大学、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的《南宁市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水质改善工程污染源调查报告》调查结论为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水质为劣Ⅴ类,污染级别为严重污染级,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已成为“纳污河”。其主要污染源为畜牧养殖污水,其次是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

2.2.2排污口状况

经过2004年至2007年间的竹排冲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其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排污口直接向竹排冲排入污水,导致竹排冲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再度遭受破坏。

根据实测资料,竹排冲中、下游北起茅桥湖,南至竹排冲入邕江口处,河道长约为9.5km,雨污水出水口共131个,其中51个雨水(合流口),80个污水口。上游植物园段从长路铁路桥至高峰水库,河道长为17.8km,主要排污口(沟)共有28个。

2.3整治目标

竹排冲是邕江重要支流,是南宁市东部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源,是南宁市东部地区生态防护景观带。为提升城市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南宁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决定,在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水城”的大环境下,对“水城”南湖――竹排冲核心环的建设等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和要求,于2009年启动了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该项目对竹排冲的截污治污总体目标为“控制污染,提高水质,改善水环境”,并按景观和河道行船的水体水质要求达到《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用水河道Ⅳ类标准。

2.4截污治污现状

早在2004年,南宁市已开展实施竹排冲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竹排冲河道沿线附近城市道路内均敷设了污水截流管,例如:竹溪大道、民族大道、怡宾路、悦宾路、青山路、茶花园路、贤宾路等12条路污水管设计。截至目前为止,该12条道路均已施工完毕,但由于某些原因该12条道路的污水截流管建设未能彻底实施,导致截污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9年12月启动的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了竹排冲截污工程,该截污工程建设主要是在2004年竹排冲综合整治工程基础上,在竹排冲河道两侧重新修建截污管道,对河道两侧的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截流,以达到有效控制污染。目前一期工程茶花园桥至汇春桥下游竹溪苑附近施工已告段落,污水截流效果明显,该段河道水体水质已得到极大改善,并与两岸景观改造相辅相成,形成一道优美的水体景观。但由于二期工程及竹排冲上游整治项目尚未及时实施,未经截留处理的污水仍然不断排入竹排冲,上游污染直接影响下游水质,造成已整治的河段水质改善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的观赏性景观用水河道Ⅳ类标准。

3思考与对策

竹排冲河道属于典型的城市内河,整治建设工作已进行多年,但多次整治却未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对这些年的截污治污工程进行反思,以供竹排冲后期建设及其他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借鉴。

3.1坚决彻底实施截污治污工程,保证工程有效性

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实施,必须从政策上强力推行,铁腕实施,尤其是截污治污工程,工程实施必须要有连贯性,不留后患,不留缺口,要坚决彻底完成工程目标,保证工程建设有效性。

3.2充分采取引水补水措施,保证水体循环自净能力

根据城市内河的具体情况,加强引水补水系统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取水、引水、蓄水、补水,促使城市内河水系的河道达到水体循环及水系联通,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同时保护水中植物,进一步提高水质。要设法创造活水源头,比如充分利用大型污水处理厂,把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活水源头,另外可考虑从其它江河湖泊或水库引水,为城市内河提供新的水源。

3.3建立长效的河道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持续效果

河道治理完成后,要加强管理,监督检查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禁止向河道内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垃圾,保持河水水质。开展连续水质监测,保证治理效果,防止突发事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开展生态修复评价,监测治理效果,系统评价工程有效性。

4结语

内河整治,治污先行。在城市内河治理中截污治污是根本改善水质的关键,把截污治污工程作为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来有效实施,才是真正达到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0.

河道整治论文篇6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污染,环保,措施

1引言

疏浚城市河道,整治城市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城市河道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一系列的生活用水,休闲娱乐,并且承担着城市防洪抗旱的主要工作,保障着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河道整治工作是一项具体的工程,它承担着保障河道的畅通和功能正常,但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城市河道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城市河道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2.1城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

水污染是城市河道面临的最大问题,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一系列的污染源严重毁坏着城市河道的水质。许多制造业企业由于过度追逐利益,工业生产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就直接排进城市河道中,这些企业污水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或者重金属元素,会使城市河道中的水生物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河道的水质。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是经常被忽略的一类污染源,由于人类生活中一些富含营养元素的污水被排放到城市河道中,会引起城市河道中富集营养元素,打破生态平衡,使水质遭到破坏。

2.2城市河道防洪抗旱设施不完整

城市河道出了为人类提供饮水外,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的作用,防洪抗旱。防洪抗旱主要体现了城市河道的排水以及蓄水能力。一般情况下,城市河道的防洪标准为20不达水位线,主要城市河道标准为50年。但是,很多城市河道并没达到这样的标准,每到降雨密集区都会出现洪涝警报,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与防洪相对应是城市河道的蓄水能力,在干旱期,一般都要求城市河道的最低水位不能低于警戒线,但是,同样有很多城市河道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每年都会出现严重的干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出现大洪、大旱的情况出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防洪抗旱措施不完整而导致的。

2.3城市河道周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植被在城市河道两岸固土保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人们生活休闲带来了场所,但是,现阶段,很多城市河道周围破坏非常厉害,严重威胁着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为了追求暴利,对于城市河道两岸的树木进行过度砍伐,并且由于过度放养家畜,导致植被破坏严重,还有一些生产用沙等都是从河流中获取,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城市河道周围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被破坏会使城市河道水质恶化,并且加剧城市河道干涸,防洪能力减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

2.4城市河道整治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

除了上述中提到的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外,还有很多原因造成城市河道的一系列问题,这些原因是不能回避和忽略的,必须更好的认识这些原因,才能更好的对城市河道进行治理。这些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城市河道整治管理资金紧缺以及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规划不到位。资金不到位使得整治工作无法得到保障,而综合治理规划不到位会使河道整治工作无法统筹的进行开展,这些严重影响了城市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

3城市河道整治的主要对策研究

3.1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设计周期长,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工作实施,才能使治理工作长效发展。城市河道治理必须坚持更高的起点,更高规模的规划以及更加长远的眼光进行开展。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大局,统筹规划,体现城市河道治理功能的综合性发挥。首先要处理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着力体现城市城市河道的特色和个性化,同时与整个城市的布局相融合。其次要落实长效的规划管理,将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不能盲目的进行治理,要开展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工作。合理规划对于城市河道整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2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前文中对于资金不足导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此,要保障城市河道治理工作资金的合理投入,必须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应该重新定位成公益工程,因为单靠政府的投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开拓思路,进行合理的资金募集。一方面,政府应该将投入到城市河道治理中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统筹、定位,并且进行长期的资金投入规划;另一方面,政府要将城市河道治理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扩大治污工程市场化、产业化的范围。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政府必须走出去,积极开拓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的新机制、新途径,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城市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

3.3运用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环境治理方法,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为保护水质生态平衡,生态治理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生态治理与人工治理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首先,在治理过程中,人工治理多使用水泥沙石等,会造成生态的二次污染,而生态治理只需在城市河道中放入生态菌种,不会产生任何的二次污染;其次,人工治理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与之相比,生态菌种价格较低,投放工序较简单,不会浪费过多的资金。生态治理首先就考虑到了对城市河道的环保,因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理办法。

3.4积极宣传,强化环保意识

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积极有效的宣传,强化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城市河道环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法律相对客观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改变城市河道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意识上的改变比起法律上的约束会更有效。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企业应该强化其环保设施,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而对于居民生活中,更应该举办一些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从实际生活出发,来对居民进行教育,使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强化环保意识。全民动员进行城市河道治理工作。

4结语

城市河道治理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文中的分析,对于城市河道整治整体的现状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而文中最后,通过四个方面的措施,阐述了城市河道治理应该开展的工作。总之,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应该是一项全民工作,无论在实际生产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加强河道保护工作,使城市河道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由文辉,顾笑迎.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J].城市公用事业,2008,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有关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 阅0

    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篇1转眼间,我们印刷部又跨过了一个年度之坎,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工作共有苦有乐,偶尔有些惆怅,但.....

    主管年终总结范文(精选11篇)

    - 阅0

    主管年终总结篇1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新的一年,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我在xx分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在全体同志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下,按照各级组织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