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培训总结(6篇)

来源:整理

陶艺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拜师学艺;项目引领;师生流动站传承创新

前言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本科院校的扩招,使得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层次下降,师资力量吃紧,教学条件不足和社会认可度低的局面。高职院校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面临学院硬件条件的建设、生源层次的下降和招生人数的减少等困难,以及新引进的教师队伍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的现状等。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明确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可见,从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本身而言,如何立足与地方产业,服务地方行业的发展,依托区域丰富的陶瓷资源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切实研究专业的现状和把握发展的方向,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课程教学的各种实施途径成为关键。下面就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为例,阐述其在该方面的实践情况。

一、项目引领式教师流动站是拜师学艺的新推进

1、拜师学艺积累的良好师徒是关键

随着专业发展与内涵建设的深入,学院已经敏感的意识到办学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要切实为地方的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服务,怎样让教师切实融入企业的岗位和项目中去,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成了高职院校所要思考和面临的问题,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则在这样的形式与趋势下,从“拜师学艺”入手,巧妙地运用良好的师徒关系打开局面,考虑到大多数“师父”都是一些企业、研究所的总设计师和老总,以近十年的师徒关系为基础,在这些相应的企业里建立教师流动站。多年来的师徒情感和交流学习,徒弟(教师)对于某种特定的工艺技法、发展脉络都已经基本上掌握,并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师父是一路看着徒弟(教师)成长起来的,徒弟(教师)也对师父的风格特点也比较熟悉,所以让我们的专业教师(徒弟)进一步参与和主持一些企业的项目,开发一些产品就显得非常的顺其自然,可见拜师学艺积累的良好的师徒关系是教师流动站建立和运作顺利的关键。

2、教师流动站是拜师学艺的新延续

随着教师(徒弟)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在行业企业影响的逐步提升,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团队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整个教学团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比例达60%,双师比例达到了100%。进而对于教师流动站的深化与拓展成为当下的发展一个主要方向,学院则以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选择一些企业规模比较大、经济效益比较好、社会责任感强和信誉度高的企业设计教师流动站,带动一批教师流动站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基础上,切实为企业的发展做点实事,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项目引领式教师流动站的发展,能够使教师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和长期的深入到企业的具体岗位和项目实践中去,对于企业的发展情况、产品定位和人才需求都有了解,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就会从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出发,又或是以企业的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为行业和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可以说教师流动站是拜师学艺的延续,是优化整合资源,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内涵的新探索。

二、项目引领式学生流动站是项目培养的新尝试

1、实训条件是学生流动站的基础

随着拜师学艺到教师流动站的发展,项目教学逐渐成为教学设计的主流,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对于宜兴陶瓷工艺的热情也在增加,加上“陶都”的名城效应,越来越的毕业生选择留在陶都,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从项目教学中掌握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完善的实训条件是基础。根据专业教师“拜师学艺”的具体情况,把教师工作室按照紫砂工艺、彩陶工艺、均陶工艺、青瓷和精陶工艺等划分方向,学生根据兴趣进入教师工作室学习某项陶艺专业技能,教师工作室成为了“学生流动站”,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教师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的“师父”,学生某种程度上成为教师的“徒弟”,按照工作岗位划分专业方向,使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的完整,更加的适合企业的需求,受到社会的欢迎。可见,完善的实训条件是学生流动站项目教学的基础,更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前提。

2、教师流动站是学生流动站的保障

学生流动站可以让学生在参与项目时间的过程中缩短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其运作需要教师带领,教师通过教师流动站学习工艺技能,参与项目实践和产品开发,掌握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职业技能,才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施项目教学,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某种陶瓷工艺的制作方法,强化岗位职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切实适应企业的需求,为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的案例和项目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去研究学习该企业的文化、产品特点和风格定位,并在学生流动站中对于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得到锻炼,进而在顶岗实习环节由老师把学生从学生流动站带到教师流动站,在老师的指导下和企业的要求下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大大缩短学生的适应期,相比而言企业也更愿意接纳这样的学生就业,从而达到合作共赢,校企互惠的目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流动站才是学生成长的关键,由教师流动站延续发展而来。

结语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引领式师生流动站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拜师学艺”为切入点,通过具体项目为载体,在工作室制教学法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流动站,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相结合,学生课程作品与企业产品相结合,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与拜师学艺工艺技能学习相结合,对于拓展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路,深化校企合作的融合程度,服务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传承和创新发展宜兴陶瓷工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引领式师生流动站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YB5(项目批准文件,苏教科院科〔2013〕24号)。

参考文献:

[1]黄贤英、范伟、王森,以提升学生从业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7。

[2]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5。

[3]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陶艺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20-0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它是应用技术型院校提升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的内容逐渐成熟,从学科发展规划、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学校和企业的契合度越来越高。

一、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概况

钦州学院于2013年6月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2014年8月成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先导,注重教研教改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其产品设计专业为钦州学院特色专业。陶瓷与设计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基础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的开展始于2007年,它是一种普通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作为一种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从早期以解决学生实习为主要目标到逐步企业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转变,合作的内容涵盖专业建设、学生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质量监控、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极探索,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运行稳定良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二、合作双方利益分析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合作模式,能实施开展并能长期坚持下去,必须要有能积极调动各参与对象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体现在“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陶瓷与设计学院的校企合作在合作之初就非常注重内在动力的分析,学院充分展开调研,在与众多典型坭兴陶厂家进行深度研讨并客观梳理自身办学能力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陶瓷与设计学院和企业的利益点。从企业的角度看,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储备。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能够掌握该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招到大量符合生产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能够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再培训,减少了人才继续教育的成本。二是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利用学校长期稳定开展的学生生产性实践活动获得经济利益,减少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开发新产品,申报各级别项目,获得科研经费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继而转化为经济效益。三是形成良好的企业宣传效果。通过校企合作,树立负责任、敢担当的积极社会形象,有利于打开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从学校角度看,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改善办学硬件条件。通过企业投资改进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利用企业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活动,拓展了教学空间,节约办学成本。二是提高办学软实力。建立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获得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并使其参与到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科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有利于教师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

随着我院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制度体系也随之逐渐改善,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了校企合作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制定了激励约束制度:《钦州学院二级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试行办法》、《钦州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钦州学院物资采购审计实施办法》等;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钦州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钦州学院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学生管理制度:《钦州学院学生学风与文明行为督查实施办法》、《钦州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学科专业建设制度:《钦州学院学生课程设计实施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钦州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钦州学院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师资培养制度:《钦州学院“双师型”教师建设和管理办法》、《钦州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钦州学院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办法》等。上述制度文件中,将校企合作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考量,写入各项制度文件中,使学校和企业更加深入融合和规范。通过这些制度建设,确保了校企合作能良性持续开展。

四、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科研创新平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具有文化研究、产品开发、资源共享等功能,是学校和企业合作沟通的桥梁,是培育高级别项目、发展产业的载体,是区域文化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学科发展的助推器。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注重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自校企合作开展以来,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平台的建立工作。目前,共成立四个科研创新平台:“坭兴陶研究所”、“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坭兴陶泥料研发中心”、“钦州坭兴陶传承与开发”平台。校企共同派出骨干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建立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体系。本着资源共享、联合研究、成果共有的原则,以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究内容涵盖坭兴陶窑变技术研究、坭兴陶新产品研发、坭兴陶标准化研究与制定、坭兴陶造型与装饰、陶瓷制作工艺技术、坭兴陶新型泥料开发、坭兴陶产业化研究和坭兴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突出地域特色,为教育和企业共同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多年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得到贯彻,深化了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校企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五、突出成效的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习教学的质量,实习教学是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重要训练环节。为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校企合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实习基地的建设采取校内外结合,企业、学院共管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壮壶坭兴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拥有设备40余件,固定资产金额达20万元,每年能容纳学生开展实训项目200人次。同时,以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强化校内实训场所建设。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本着突出“实训实效”的原则,学院对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始终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考核,确保能将学生实训落到实处,同时兼顾企业利益。学生校外实训采取分批次实习的方法,既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充足的实训实习时间,又能保证企业常年有一批人数稳定的技术骨干。现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4个,每年能接纳实训实习人数100人左右。

六、实现多方共赢

自2007年开始校企合作以来,经过八年多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经验,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实现了多方共赢。企业获得利益。提升了员工素质,通过校企合作,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得到持续补充,利用学校的资源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一大批新专利申请成功,企业技术能力获得提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通过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校本教材的合作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陶瓷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成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近三年来,学生生参加亚洲陶艺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和全国陶瓷技艺大赛等系列大型活动,均获得了好成绩。获得部级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56项;毕业生共有80多名学生自主创业成功,收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口就业率达到98%以上。教学科研显成效。通过校企合作,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吸收了一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充实了科研力量,近三年来,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获得了一系列省厅级课题。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开展,钦州坭兴陶文化得到了沉淀,为钦州坭兴陶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通过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全国陶艺大赛中多次获得金奖,该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90%。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发展。校企合作8年来为坭兴陶产业输送了300多名专业人才,为坭兴陶产业的发展持续注入生力军。尤其是这批专业人才接受过系统的现代设计教育,其设计思想与传统坭兴陶制作产生融合,使坭兴陶产业更有活力,极大丰富了坭兴陶产业内涵,更有利于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艳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以我国首批国家骨干院校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陶艺培训总结篇3

1.激发学习兴趣美术徘徊

在应试教育主流之外,而且由于美术的技巧性较强,许多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对美术的兴趣不高。但陶艺制作中的泥巴类似学生小时候玩的橡皮泥,操作简便易行,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动手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能顺利进行。

2.培养动手能力

陶艺制作是一项需要学生亲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学到许多操作上的实用技能,仅靠理论上、书面上的知识无法完成。一件陶艺品的完成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耐心,心灵手巧。其中许多工序无法量化表示,学生必须自己亲手做过之后才能有所领悟。在此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开发创造性思维

由于陶艺制作过程并没有统一的模板,教师布置任务时尽管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发挥。即使是教师给学生一件样品,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理想目标与实际操作中的差距,结果仍会按照自己的认识造型,塑造出千奇百怪又独具创造性的作品。

二、开展陶艺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在明确开展陶艺课程的优势之后,我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将陶艺课程融入中学美术教学。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上文中提到陶艺制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在具体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以模板式的统一标准要求、衡量学生的创作,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教育目的的达成。因此,陶艺课程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制作陶艺品,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进行创作。技术只是手段,思维的创造力才是最终目的。

2.硬件设备的优化

陶艺课程的开设伴随而来的问题有学校陶艺设备的不完善,教师陶艺水平的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为此,一些学校专门前往景德镇参观学习。在硬件设备上虽然不能要求达到专业陶艺制作的水平,但是一些普遍使用的设备应该具有。这样就能使陶艺教学不是一种空口号。此外,教师的水平也极大影响了陶艺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教师具备一些专业化的知识与技术,这样才能保证陶艺课程的水平,不至于成为一种混乱的玩泥巴课。

三、陶艺课程的发展前景

陶艺课程是一门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它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独特思维,因此,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在中学美术课中广泛推广。本文认为,陶艺课程发展前景广阔。由于陶艺是一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学中虽然有强大的优势,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从而使陶艺课程成为一门有系统性的学科而单独发展。

四、总结

陶艺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投资分析;产业开发;营销;管理

一、引言

自唐代起,铜官古镇即以生产陶瓷著名,千年窑火不断,开世界釉下多彩先河,创新诗词书画于瓷器装饰,融入外国文化,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产品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为釉下彩发源地,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

二、铜官湘江文化带投资分析

铜官又称陶都,历来以陶瓷闻名于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便出现了大型的窑场,即现在仍保存完整的“长沙铜官窑”。这里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被誉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铜官人杰地灵,人才荟萃,更有本土陶艺人逐渐回乡创业,目前铜官拥有一名部级陶艺大师,20余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陶瓷艺术大师。独有的陶艺人才不仅保证了铜官窑优良的品质,更可以加大后期整个铜官陶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效果。

经过全面改造之后的铜官陶城市场、陶瓷五厂以及铜官陶瓷总公司,必定会吸引一批陶瓷爱好收藏家、投资者,形成一个固定的消费群体。同时在游玩过程中,经过丰富的铜官陶文化熏陶之后,游客也会对精美的陶艺品产生兴趣,购买一些作为装饰品或日常用品。

综上分析,我们需要围绕铜官陶瓷进行相关投资分析。

三、铜官湘江文化带相关产业的开发以及其经济性

近年来,为发展镇域经济、唱响陶都古韵、重振古镇雄风,铜官镇党委、政府不懈努力。随着铜官古镇建设的深入推进,集深厚文化、独特区位、秀丽山水等众多优势于一体的铜官,成为了省会长沙“半小时经济、文化圈”中最具吸引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热土。

1.陶瓷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陶瓷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占地126亩,建筑面积约8.4万平米,在梅铜线一侧,拟计划打造成包括陶瓷研发、陶瓷生产、陶瓷体验、陶艺培训教学的综合基地。

该项目将定位于打造成集陶瓷研发、陶瓷体验、陶瓷生产、陶艺培训教学,为铜官陶艺的创作研发焕发新的生机,并成为铜官陶瓷艺术创作的新引擎。对整个产业的完善和推动具有重大意义。

2.百窑寨项目

百窑寨,占地43.5亩,建筑面积约1.7万平米,在湘江北大道一侧,由原湖南陶瓷总公司第六厂升级改造,拟计划打造成陶艺工作室群,包括陶瓷展示、艺术会所、古窑遗韵、餐饮娱乐、黑石号等项目。

打造陶艺工作室群,包括陶瓷展示、艺术会所、古窑遗韵、餐饮娱乐、黑石号等项目将成为铜官陶瓷年文化产业中的重点亮点项目,将带来不可估量的释放效果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国际陶艺村项目

铜官国际陶艺村,占地45亩,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在湘江北大道一侧,由原湖南陶瓷总公司第八厂升级改造而成,现有湖南贞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进驻,该公司主要涉及陶瓷及艺术品的研发,陶艺实训教育服务等。拟计划对陶艺村南侧的5栋厂房和1栋宿舍进行升级改造,并分别对外招商引进雕塑、国画、陶艺等的创作、培训及研究单位,并建立一个多功能展览厅和一处高档艺术休闲区。使铜官国际陶艺村焕发新的生机。

引进雕塑、国画、陶艺等的创作、培训及研究单位,解决艺术家进入的门槛问题,拟建设成艺术家的聚集地,充分整合陶瓷文化资源,将传统制瓷技艺与现代陶瓷创意文化相结合,着力打造具有传统陶瓷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并以此为纽带,影响和带动一大批热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该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年,年投资回报率平均为12%,年接待能力约为50万人,能解决2000人左右的就业,年创税收预计为3000万元。

4.陶瓷文化广场项目

在原陶城市场及陶瓷总公司处将包含周边商铺房屋在内的占地面积约49亩的区域改造成一个陶瓷艺术广场,该广场将包含一个拥有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美食广场、一个拥有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购物广场,一个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铜官陶艺中心,一个可做露天影院的陶都广场以及一个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陶瓷博物馆和群众活动中心,并将位并且直接连通湘江大道并与湘江景观段的望江亭休闲广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改造升级后的陶瓷艺术广场将成为一个传承陶瓷文化、传播民俗风情的绝佳场所,成为一组重现历史特色、构建铜官符号的建筑形象,成为一处亲近自然三水、接轨国际时尚的商业空间。陶瓷艺术广场,中美食广场、购物广场的招商出租以及铜官陶艺中心的营销对外消费收入及各项物业收入估计在年千万元以上。

四、简述以上产业项目经营管理要素

1.资金投入计划

资金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一项好的筹资方案,不仅要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更应使筹资成本最低,资金利用效果最好。根据合同相关条款,确定施工方投入资金计划。

2.经营模式

施工方项目经营模式绝大多数是组建项目部,由项目部进行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部按照招标文件及相关规定配置人员,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经营模式已经明确,不同的经营模式,项目的风险、利润点都不同,报价也不同。

3.项目实施阶段经营管理关键要素

项目实施阶段是经营管理实施阶段,这阶段主要强调精细化管理。其中关键控制要素包括工程材料、资料、内部结算、外部结算、资金回笼及付款等。

项目运营后要充分发挥可带头作用,不仅改善当地环境,更加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悦龙.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

陶艺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三螺旋创业型大学景德镇创意人才培养

一、文献综述与系统进化模型的提出

2007年,以“创业型大学与大学的未来”为主题的第9届“三螺旋”国际大会在新加坡成功召开,学者云集,政商各界响应。自此以后,“三螺旋――创业型大学”理论作为三螺旋模型的延伸引起海外学界的高度关注。该理论认为,三螺旋模型代表了最发达形式的创新系统,要求大学、产业与政府三者的制度领域部分重叠,功能渗透,彼此联系与支持,产生一个创新的基础结构。因此,它主张,高校办学模式应体现三螺旋模型所蕴含的制度要求与路径选择,应形成高校在创新系统中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面向社会的创新人才。

由于“创业型大学”理论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学界也很关注,迄今为止,有边伟军(2009)等3篇文章研究了三螺旋模式所要求的产学研结合问题;刘元芳(2007)等7篇文章阐述了三螺旋模式指导下的创业型大学的办学建设构想。

但是目前整体研究还不够。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仅10余篇。从文章研究的涉及面看,学者们主要围绕知识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有限的几个方面,研究面还有待深入,还没有正式建立起创业型大学模型,对社会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并未提出具体的制度安排建议。尤其是,对以创业型大学为核心的创新系统的进化实现机制没有提出一个由说服力的建构与解释。

本文综合各方面文献,认为,三螺旋创新系统进化的路径,必须先由各个分散的独立系统(图1a)进化到政府主导系统(图1b),再进化到三层重叠系统(图1c),最后发展成以创业型大学为中心的创新系统(图1d)。进化的条件是:在初期必须有政府主体的强势介入,形成政府主导资源优势,以打破分散独立状态的静态均衡,在中后期政府逐渐淡出,行业组织与大学职能上升,最终在成熟期建立起以大学为主导的资源优势。其进化路径如图1。图1d模型即创业型大学模型,它表示:一方面,大学处于政府、产业、公众三者的中心地带,它以三色网络为核心,政府、产业、公众共同构成了大学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面对的全部外部资源。很显然,大学实际能得到的资源比全部外部资源少得多,因此,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应不断扩大自己的圆形区域,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大学与政府、产业,或是大学与政府、公众仍然可以形成一个三螺旋模型,因此,图1d所示模型没有改变三螺旋模型的特质。

下面,本文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为例,试行探讨以创业型大学为核心的地方人才创新系统的实现这一现实问题。

二、景德镇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经调查,景德镇现有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有三类途径,一是由原陶瓷企业的工艺或材料人才转化而来;二是由实践中自己摸索出来的民营企业的创意产业人才。三是由教育机构培养的专业人才。第一类人才转化为创意人员大多是迫于市场生存之需。第二类人才通常是自主创业者成长而来,为数不少。这一点在其它陶瓷名产地也很普遍,德化、泉洲、佛山,唐山、淄博,都相似。在景德镇,相当一部分陶瓷创意产业的高层人才来自于自己创业的市郊区农民与基层市民百姓,未取得大学文凭者近50%。其中,据调查,在陶瓷包装行业,这一比例更低,大学以下学历者是人才队伍的主体。

第三类人才,即由教育机构培养的专门创意产业人才,目前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首先,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据本文课题组调查,我国目前的陶瓷院校教育还停留在窄门径的单科教育培养模式时代,陶瓷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还在照搬计划经济时代的单科模式,只专注于理工技术教育与艺术创作教育,轻视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专业型创业教育与经管教育,对陶瓷产业发展走势认识不足,对陶瓷产业已经由以前追求技术附加值转变为更重视追求文化消费附加值认识不足,还没有认识到创意经济的特殊知识属性。这一点无论是综合性大学的陶瓷教育院系,还是陶瓷本科院校,或是高职高专学校,都是如此。其次,部分院校出自建设综合性院校或招生需要,近几年相继设立了创意专业,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如何将创意教育与陶瓷教育有机结合的问题上,还没有探索出一条成功有效的道路,既没有体现出与一般创意专业教育的区别,也没有在教育方法与手段上体现出陶瓷文化创意的特殊性。陶瓷文化创意从业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与市场经营人员不但要了解创意经济的一般规律,更要掌握陶瓷文化创意的个性内涵与特殊价值规律,这一点决定了相关从业人员培养的复杂性。

除学校外,地方政府与产业部门(包括行业组织、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还处于自发状态。地方政府除对常规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外,普遍没有面向专门行业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培训行动。行业组织如公会、行会等也没有体现相关职能。在调查中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论断:地方大多行业组织只是虚设机构,还没有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培训职责。地方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普遍投入也不足。一类是还没有产生人才培训的强烈意识,认为培训投入应该有员工自己承担;另一类是感觉有必要,但是企业小而无力负担。据本文课题组调查,在景德镇,因为普遍规模小,或经营效益不很理想,或短视行为,使培训经费投入每年在1万元以上者,不到5%;有41%的企业从来没有开展专门培训。

在科研学术的智力支持方面,目前也存在不足。笔者用“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检索,以关键词“陶瓷”检索查到最近五年的文献为1350000多篇;利用“工程索引(EI)”的Compendex数据库以“陶瓷人才/教育/培训”为关键词检索到最近五年的文献57400多篇,说明与陶瓷有关的研究是十分活跃的。但是几乎全部讨论的都是陶瓷艺术、陶瓷设计、陶瓷材料工程生产技术等教育问题,与陶瓷创意产业相关的、与陶瓷创意人才培养相关的寥寥可数,不足10篇,说明科研相对于产业发展现实的滞后。

本文调查还发现,合作机制的缺失是创意产业人才队伍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的理论教学缺乏实践基地。企业则缺乏高端智识的指导,不能及时总结经验与准确预测。政府与行业组织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各类主体各自为战,造成资源浪费,教育产能低下。因此,当前景德镇地区的教育三螺旋是彼此独立,没有形成职能的重叠。此时它的状态大致如图1a。

三、地方创业型大学创新系统的构建

要改变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必须按照图1所示的路径说明,逐渐改变地方教育资源的配置,逐步建立以大学为中心的教育资源优势。下面对此逐一进行说明。

1.初期以政府介入改变教育资源的配置与职能分工。

若要改变在教育资源与职能方面各自为占、分散浪费的现象,必须建立以官产学合作机制。在一个常规对话机制不成熟的情况下,首先必须有一方担负主导角色。很显然,在初期,由于利益机制不明确,大学与产业(包括企业与行业组织)难当重任,而在我国,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在威权、组织、信用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因此责无旁贷。政府介入的具体方式有:政府制定人才培养政策,为大学指明方向,政府提业发展指导与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产业资源配置,甚至可以财政补贴引导教育资源流动。或是政府规划土地,建立园区,提学研结合的基地;或是政府以官产学合作的方式,将重点教育资源投放到重点学科与重点专业,扶持重点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在景德镇,政府还应以政策法规为引导,创造良好的创意氛围,规范创意人格塑造,并制定合理产业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于创意产业的创业活动,以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等靠要”遗风。

资武成、罗新星(2009)等认为,各类社会主体介入的不同程度反应了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对此,本文基本持赞同态度,认为,随着人才创新系统的成熟,政府角色应逐渐淡出,以渐次鼓励行业组织与大学发挥教育主体地位。政府、行业组织、大学对教育资源配置的介入模式如图2所示。

2.建立以高校为中心、以官产学合作为重点环节的科班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教育学家凯夫斯认为,创业型大学的特点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因此构建创意产业教育体系,培养有原创意识和文化精品意识的创意人才,必须重点建设一批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学科与专业。在景德镇,地方高校在创意学科群的培育与建设方面,应嫁接和引进了国际知名陶瓷创意学科资源,探索艺术创意学,推动创意文化艺术与陶瓷工程的结合,加强文化艺术的原创对陶瓷产业经济的渗透,通过与创意产业和企业集团结成紧密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创意产业的零距离对接,探索创意规律,培养具有科学、工程、艺术综合知识的文化或设计创意应用型人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实行定单式人才培养,采取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再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此外,还应营造尊重校园创意的宽松环境,探索学科对接创意产业的产学研联盟模式,鼓励探索科研产业化、商业化模式。因此应由学术带头人或科研骨干牵头构建科研项目小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3.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实践平台。

应探索如何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建设企业实践基地与实习平台,将实践教学及第二课堂教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以具体文化企业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技能,建立起面向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学习著名的阿弗雷德陶瓷学院和华盛顿州立大学陶艺系的经验,在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市场实践与毕业创意实习应占有一定的学分,比如,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1/3,毕业论文以毕业实习与调研为根据,学生必须先拿出实习草案并说明自己的创意观念和意图。另外,还应鼓励学生以实习企业为原型,根据市场实践开展模拟创业活动。老师对学生的创业与创意进行点评,以提高学生的理性认知。

学校还应与企业合作共享师资,让学生与企业员工一起参与企业培训。这是因为企业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包括职前培训、在职培训、职务培训等。培训内容包括对新员工进行的道德规范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改善人际关系的教育、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晋级前培训、以及主要是对管理人员的团队组织能力培训,等等。

4.建立以大学为基地的创意教育的立体化常效机制,实现大学、政府、产业在教育职能上的协调与合作。

政府除了对常规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之外,还应担负起社会赢利性组织所不可能具备的社会公益职责,配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以大学为基地,定期开展针对性的知识传播活动与人才培训。公会、行会等行业组织作为业界的代言人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也具有行业发展研究与资源支持的公共职能。我们应建立起常效服务机制,一方面,利用大学资源开展公共性的人才培养,促进业界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还要促进业界高管们人才培养意识的觉醒,督促地方企业加大常规培训的投入。

以创业型大学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进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只要我们遵循规律,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一系统必然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Henry•Etzkowitz,MagnusKlofsten.TheInnovatingRegion:TowardaTheoryofKnowledge-BasedRegionalDevelopment[J].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5,35(3):243-255.

[2]边伟军.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科技管理研究,2009(2):4-7.

[3]刘元芳.基于创新三螺旋理论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106-108.

陶艺培训总结篇6

工艺美术在我国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今天的珠宝加工制作无不体现工艺美术在生活的应用。可以说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工艺美术发展史。然而随着设计成为主流,当大街小巷都是设计师的时候才发现很多设计只能停留在设计稿上,或者说有些设计师本身不了解工艺流程故不能变成实物。工艺美术具有延续性,造型性,广泛性,制作性。陶艺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在高校教育体制下去更好发展是每一个陶艺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

环境像一个摇篮,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物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制作陶艺也讲究环境,古代制陶讲究依山建窑,依水制陶。在古代制陶需要山里的柴火做燃料需要河水和泥,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今天社会发展了,生产力,物流,原料采集,运输烧制窑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所以今天的制陶环境制陶环境和古代是截然不同的。对当前制陶环境了解无非是从国内产瓷区及国外职业陶艺家工作室解。总所周知,一谈到陶瓷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瓷都景德镇,潮州外贸瓷,德化白瓷,山东黑陶等等,这些具有地域性的陶瓷产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材料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作为工艺美术的学生必须对这些传统产陶瓷地域做一个全面的考察调研。已达到对陶瓷的不同工艺有着深度认识,进而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创作。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去参观国外一些职业陶艺家工作室。

据笔者了解,国外一些职业陶艺家一般从泥料到烧成都得亲历亲为。强调个人的创作理念及对材料的把握。而我们产瓷区更多是把工艺细分化力求达到工艺的完美。两者的制作方向及环境截然不同,作为高校的工艺美术专业在陶艺制作环境下必须建立自己的创作生产平台。力求学校工作室以研究创作为主,而产品就直接拿到产瓷区去生产。高校教育教师为本,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坏根本在于教师的本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但工艺美术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主要从两方面去教授学生陶艺,一是技术层面,二是理论层面。要两者结合的恰到好处才是一个优秀教师。不然则学生容易变成只会技术的工匠,或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教师可采用包豪斯学院教师和清华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院)的教师配置。针对不同的课程聘请工艺美术大师,优秀工匠,陶瓷厂厂长,技术员,职业陶艺家去从不同方面教授学生,力求学生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至于本校教师则采取辅助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做出满意作品。师资水平也是由学校本身的经济实力及教学理念决定。作为工艺美术教师不可能只靠在校的的几个教师去指导教学,这样学生的视野及能力都会相对狭隘。当然目前想所有课程都请国内外一线陶艺人才来校传授也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学校和院系及社会上优秀陶艺人才进行合理沟通分配。以达到学生能更充分学习到各方面知识。工艺美术专业陶艺课程设计必须结合自己的学校文化课程,理论实践课时量等诸多元素进行合理安排。而每个院校的教学风格及要求也是不同的。笔者就本校工艺美术陶艺课程设置发表一些看法。陶艺只是一个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一门课程,故学生不可能四年都学陶艺,根据有限的课程如何去合理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大一完成素描,色彩,制图等基础课程训练后,大二时候学校陶艺室可为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开放,让学生初步制作一些简单陶艺,主要是了解从泥到瓷的工艺过程,同时可以加强学生的专项技术训练,例如,有喜欢拉坯的同学,就分成小组经行初级,中级,高级拉坯训练,有喜欢色料配制的就制作大量的色片,有喜欢装饰的经行雕刻,绘画训练。在这个过程主要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同时有高年级学生以做课题,做作品参加一些比赛的项目带着这些初学者。形成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大三根据学生具体条件可以走访一些产瓷区及国内外职业陶艺家工作室,同时可以结合自己创作方向进行具体调研和学习。调研考察结束后根据自己画的图纸和专业教师,同学进行分析探讨可行性。确定设计稿后,根据作品大小及需要配备大二学弟学妹开始制作陶艺。制作完成后进行展览。条件允许作品可以进行展卖。最后,高校工艺美术专业陶艺教学任务繁重,陶瓷工艺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实验性,想让学生毕业后就成为一个陶艺大师是不可能的,作为培养机构,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制作完成他的作品,这是工艺美术专业陶艺课程的主要任务。

作者:赵贞标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闹元宵三年级作文范文(8篇)

    - 阅0

    闹元宵三年级作文范文篇1时光顺同雨水一起撒下。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一个新年,又过了一个假期,又长了一岁,元宵节的到来预示着假期的末端。为了安抚一颗颗受伤的心灵,为了不辜负这.....

    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 阅0

    年度工作总结篇11、以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为契机,继续贯彻落实《省烟气排放设施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要求,通过强化环境执法,整治超标排污,促使一批排气设施限期治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