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000字(3篇)

来源:整理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000字篇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初中语文课本里陶渊明的闲适生活和本真的自然环境令我非常艳羡,然而在现实中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境。

当我翻开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时,当我看到副总统阿尔·戈尔为写的序言时心里顿时一惊——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寂静的春天》在19世纪60年代为美国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且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蕾切尔·卡逊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萌发了环保意识,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环境保卫运动,然而当我们将视角转向21世纪的中国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人们的自私和政府的监管不利,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在步美国的后尘。

环境对生存于其间的物种来说至关重要,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员,我们在感叹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却不断地忽略着野生动植物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事实。正如《寂静的春天》所述,我们的环境是一个将各种生命联系起来的复杂、精密、高度统一的系统,再也不能对它默然不顾了,它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在悬崖边沿而又盲目藐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对于和我们共同居住在地球的生物来说,由于我们人类的自私,它们享受阳光和雨露的权利正在被我们疯狂的剥夺着,我们对于它们就像二战中搅的世界都不能安宁的军国分子一样是令人深恶痛绝的。

细细读完《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心情不免变得沉重起来。化学药物的滥用,已经给曾经强大的地球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昔日人和小鸟、蓝天、花儿和谐的景象也许很难得到恢复,本来属于孩子们在田野里嬉戏的欢乐童年也许只能出现在下一个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里,对于这些我们还要进步一忍耐么?忍耐的义务给我们知道的权利,也给我们改变现状的权利。

在现在的中国要想改变现状我想也会遇到当初像蕾切尔·卡逊遇到的困难,甚至比她遇到的困难还多得多。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让环境保护这一行动推行起来不免困难重重,其次中国的特色也让计划的实施步履维艰。但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未来的利益,这个工作是必须做的而且也是刻不容缓的。在《寂静的春天》中有不少的例子是利用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相生相克来防治病虫害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事实上现今我国对于虫灾的防治主要还处于使用农药阶段。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缓解环境矛盾,但很让人伤心的是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忍耐已经到达极限的边缘,我们现在急需行动来拯救我们的神州大地而不是泛泛的口号。

最后,我不得不说阅读《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是让人的心灵不断受到冲击的过程,在阅读中会让人的全身汗毛时不时地竖起来,让你对野生动植物顿生悲悯之心,让你反思你的日常行为会给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000字篇2

1907年5月27日,蕾切尔·卡尔森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附近的小镇斯普林代尔,后来受到一位富有活力的动物学女教授的影响,卡尔森放弃主修的英国文学专业,投身当时颇有风险的生物研究领域。1958年1月,卡尔森收到朋友奥尔加·欧文斯·哈金斯发自马萨诸塞州的一封信。哈金斯在信中说,州政府启用飞机开展空中喷洒DDT(有机氯类杀虫剂)的灭蚊行动,致使她与丈夫的私人禽鸟保护区中的许多鸟儿都死了。这封信成为卡尔森构思和创作《寂静的春天》的最初契机,她开始深入搜集和整理化学杀虫剂危害环境的证据和有关研究的文献。卡尔森以诗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度,感知到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科学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历时四年创作出被奉作生态文学“圣经”的《寂静的春天》。作品简洁而引人入胜,使得求真与务实成为全书的基调,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卡尔森将环境污染的结果与人类行为的事实联系起来,把环保问题提高到人类生存危机的高度,唤醒人们保护生态平衡。

本书文笔精美优雅,是科普写作的典范,被人们认为用文字拯救了自然。《寂静的春天》是荒野中的一声呐喊,引起了极大的震荡,作品在《纽约客》杂志上连载时就引发50多家报纸针对它发表社论和文章。1962年9月,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刊印出版《寂静的春天》,一年内就销了50万册。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读过此书后,责成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对书中提到的化学物质进行试验,以验证卡尔森的结论准确与否。该委员会后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报告,证实了卡尔森论题的正确性。《寂静的春天》中提出的警告,唤醒了广大民众,激发了一系列民众运动,迫使美国国内禁产DDT。因其对现代环境保护思想和观点的开创性贡献,卡尔森被盛誉为“现代环境运动之母”。作为一部用文学形式写成的生态伦理学著作,优美的文学语言和灵活的写作风格给《寂静的春天》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诚如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寂静的春天》“前言”中说:“《寂静的春天》种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而后它成了一股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力量。”在春天,我们播下种子,生态理念的种子,期待来日绿树成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界滋养万物,我们却缺乏对它的整体关切,子孙后代一定不会原谅我们的这种行为。今天我们家里用的净水器,除了能过滤部分可见杂质颗粒外,对化学等有害物质恐怕无能为力,肿瘤等恶性病多发谁能说跟环境恶化没有关系呢?所以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环境就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少用化学物品,比如洗涤剂、洗衣液,这些东西排入地下将永远不能分解,长期积累将对地下水、土壤造成永久性污染,我们人类将自食其果,这种累积在作为食物链顶层的人类体内将以几何级传播,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形成灾难性后果。

我们今天所做的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大爱。请发动身边的人加入爱护环境的队伍中,为我们的明天身体力行,为地球的明天全力以赴!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000字篇3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那时的人们很本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只知道要提高生产力,以供应增长的人口,于是在1939年,农药DDT也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发明了,起初,人们觉得这是个伟大的发明,DDT不仅能杀灭农田的害虫,也能杀灭传播“斑疹伤寒”的跳蚤,在1957年的战DDT后也被用与大面积的灭蚊。在人们觉得DDT是上帝赐予的福音时,细心的蕾切尔·卡逊却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

“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城镇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书中的所有证据都指向了“DDT”——“现在每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必定要和危险的化学药品接触,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的。合成杀虫剂使用才不到二十年,就已经传遍动物界及非动物界,到处皆是。我们从大部分重要水系甚至地层下肉狠难见的地下水潜流中部已测到了这些药物。早在十数年前施用过化学药物的土壤里仍有余毒残存。它们普遍地侵入鱼类、鸟类、爬行类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躯体内,并潜存下来。”直至今日,在没有人烟的南北极的冰层中和世界之巅的积雪中也能找到DDT的残留。

当书中的片段在《纽约人》中出现时,马上有一群人指责书的作者蕾切尔·卡逊是歇斯底里的、极端的女人。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而蕾切尔·卡逊,这位上帝派来拯救无知人们的天使,在这巨大的压力之下,在两年后回到了理解她的`上帝的身边。

直至1970年,美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成立环保局,禁用DDT,但“环境危机却不是变好,而是越来越糟。或许灾难增长的速率减缓了,但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不安的牵挂。”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时,我们开始恐慌,开始急救,开始呼吁全球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然后环保机构,环保组织纷纷涌现,然而,这真的有用么?

这本书,给我的冲击除了来自作品本身以及作者,给我更多的冲击其实是由此对现代社会的一种联想。偏激的说,现在我们口口声声所做的“环保”只能用“虚伪”两个字来概括。通过环保的宣传,我们明知杀虫剂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和生态平衡,但却还在大量使用杀虫剂;我们明知空调、冰箱等电器对臭氧层的破坏十分严重,却还在大量使用;我们知道汽车尾气破坏臭氧层,却还在不停的购买私家车;有些企业明知许多废弃物不经处理会对河流土壤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还是在随意排放这些废弃物,因为这样处理的成本低……“环保”在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种形式,一句口号,一纸空文。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优秀(精选5篇)

    - 阅0

    篇1在瑞秋.卡森的著作中,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实,希望唤醒无知、愚昧的人们,不要再用使用蛮力,来对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虫、植物。也呼吁我们,要尊重生命,谦卑为上,不要自以为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