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师》观后感(整理4篇)

来源:其他

《调音师》观后感篇1

印度影片《调音师》改编自20xx年的同名法国高分悬疑短片。这部短片只有14分钟,讲述一个调音师通过假扮盲人迎来事业春天。然而在某天他来到一位客户家中调试钢琴不料目睹了凶杀案。短片的节奏快而紧凑,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就把观众带入凶杀现场,与凶手斗智斗勇的过程很精彩,戏剧张力完爆多数悬疑惊悚题材长片。短片最后给了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凶手拿枪指着调音师,电影结束。之后的意犹未尽则完全交给没有跳出剧情的观众们自己去想象了。

现在印度版的《调音师》终于给了我们一个结局。故事讲述了一直假装盲人的钢琴师阿卡什,在意外成为一起凶杀案的唯一“目击证人”后,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影片故事波折惊奇,反转不断,是20xx年度IMDb评分最高的印度影片。

一部好的.电影,定是要能震撼人心的。《调音师》无疑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而且,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都猜不到结局!在豆瓣,有位网友这么评价这部电影:“别问我好不好看,我是憋着尿看完的!”

Whatislife?Itdependsontheliver。影片是由这句话开始的,字幕把此处的“liver”翻译成了“肝脏”,显然与后面影片的剧情更为贴切,但我觉得这里其实是导演很巧妙的用了“一语双关”手法,“liver”既是“肝脏”,也意指“生活者”。“生活是什么,取决于生活者本身。”在我的理解,这才是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最深层希望表达的核心观点。

回到影片最开始的那句话“Whatislife?”看完这部电影,导演并没有给我们一个非常乐观的回答。电影中刻画出了如此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各有各命。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杀人下毒,比如终究没有向善的西米;一手遮天、色胆包天、假公济私的警察局长;贪婪自私却又胆小迷信的出租车夫妇二人;损人利己、过河拆桥的医生,这所有人构成了一个印度社会的缩影。

影片中提到了“湿婆神”,他是印度教三相神之一,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明白这一点,或许我们就能更深刻理解片中神来之笔的结局。导演是在借湿婆神说——你问我是善是恶?连最高的神都无法回答,我又怎么会有答案呢?这也正应了那后半句“itdependsontheliver。”千人千面,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好好生活吧,互相尊重彼此的内心秩序。

《调音师》观后感篇2

对于短片来说,浓缩的必须是精华,本片成功的做到了这点。

调音师肯定是被杀死了(我看的视频标题就提示重看开头......),他相信自己的演技完美无瑕,那是因为之前他并没遇到真正要挑战他演技的人。跳舞的少女也许本身就是个暴露狂,餐厅的服务员(钱是对的,调音师故意找茬)对于调音师到底是不是个盲人并不感兴趣,因为这跟他没有利益冲突。主人公的确花了很多功夫去学怎么做一个盲人,他的演技应付之前的角色都是绰绰有余了,但是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才遇到了真正的挑战。

调音师到底犯了几个错误让女主人从刚开始有保留的信任到怀疑再到最后的识破?

总共有五个失误(以下是按照失误的严重程度从轻到重排列的):

1.调音师最后一下按门铃的时候女主人很可能在门后看着,而他按门铃的动作很迅速,如果是盲人应该是摸索着去按的。

2.调音师踩到油漆摔倒的同时看到了尸体,(地上的是油漆,是女主人为了掩盖血腥味故意泼在地上的,女主人家确实在装修,8分16秒门的左边有梯子和一些工具,门的右边有油漆桶)他看到了尸体以后表现出了惊慌这引起了女主人的怀疑。为什么女主人会这么快就怀疑,因为女主人本来就只是有保留的信任。一个细节可以说明,调音师进门以后女主人把门反锁了,反锁的时候可以听到三到四下声音,而之前女主人开门的时候是直接开的,并没有听到解锁的.声音,这说明之前门没有反锁。女主人为什么要把门反锁,就是怕调音师不是盲人,看到尸体后夺门而逃。

3.女主人开始怀疑调音师,于是做了一个测试,很遗憾,这个测试调音师没能通过:8分40秒,调音师要坐下的时候女主人故意推了他一下,调音师本能的用手撑在钢琴上,而这个钢琴,他之前碰都没有碰到过,盲人怎么会知道没有碰到过的钢琴的位置呢?于是女主人更加怀疑调音师不是盲人。

4.女主人取下调音师的墨镜,她想看看调音师的眼睛,因为有些盲人的眼睛和正常人的眼睛不一样,(比如谢逊的,一看就知道是个瞎子)如果是这样,女主人就可以打消自己的怀疑。于是女主人端详了调音师的眼睛好一会,她看到了什么?隐形眼镜(影片之前的细节:调音师为了伪装盲人带着隐形眼镜)。

5.日程本,这个失误是最明显的,正如调音师自己想的:盲人要什么日程本。他不该把衣服给女主人。

《调音师》观后感篇3

昨天在舞房跳舞,中间休息的时候一直在前台看队员在看的微电影。其中一部就是调音师。

平静而又略有悲伤的音乐,朴素却带有感染力的画面,一点一点将我们带进男角的生活里。钢琴大赛失败的经历让他曾对生活失信心,后来他又通过装成盲人做调音师这种方式“复活”了。然后跟随他新的经历我们看到了觉得他不靠谱,担心他这样做影响了自己却又为了更多的生意而默许他的老板,不情不愿的内心肮脏的服务生,还有在对自己毫无威胁的弱者面前就卸下自己的伪装和提防的人们……

个人觉得导演的剪切手法风格鲜明而又独特,大部分都是静止不动的'镜头画面,和短促却不突兀的剪切,给人微微震撼而又意犹未尽的感觉,妙不可言。在叙述一个女顾客练舞的时候分了几个镜头,运用了拉远景深位置的手法,凸显了男角“盲人”的眼神和和其明明享受其中却又不表现出来的面部神情。

电影开始不久后,优美的钢琴声随着镜头的切换戛然而止,并且每到重要的镜头切换是音乐也随之停下或响起,自然不做作,像是在控制电影的节奏,带着我们一点一点深入。一开始我以为开始那声响是关门声,看到结尾我深知我错了,那是导演宣告结束的声响,他用倒叙让我们入戏,真是一个大玩笑。

故事就从那个撒谎的妇人开始。男角为了多赚一份生意,执意要进行工作,他的执意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发生了意外的状况,于是暴露了身份。

有人问我觉得男角死了么,我说我希望没有可是又不可能。调音师算是一个聪明的偷窥狂,但是也许罪不及此。他为什么不反抗呢,我想也许是怕没了未来或是绝望了。那妇人的心里素质不是一般的强,个人认为搞不好还会把邻居也搞了。

有必要提的是,电影里的很多细节。比如泰姬陵故事的穿插,走在街上时的男角的开心和满足,还有邻居开门的眼神质疑,最重要的是他的日程本。另外,作为配乐和主题钢琴曲选得很到位。

调音师是一部十三分钟的微电影,可以说是一部很棒的片子,情节叙述得干脆利落没有冗余,人物心理刻画深刻而又动人。总之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片子,好片总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反省。

《调音师》观后感篇4

《调音师》是由斯里兰姆·拉格万执导,故事灵感来自于20xx年的同名法国短片,讲述了一个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阿卡什在意外成为一起凶案的“目击证人”后,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的故事。导演在短片的基础上又做出了许多独特又突破脑洞的扩充。在片中每一个可能很不起眼的一个人,很不起眼的一件事或者物品都对整部电影有所影响,此片有多达50余处的反转,无时无刻不在扣动你的心弦,你不仔细去看不仔细去观察,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部电影在看完确实是让人回味无穷,在电影院里看着的时候也真的扣人心弦,仔细回想其中的细节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这部电影一开头的一句话: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肝脏。这句话也贯穿了整部电影,从开头这句话的出现到结尾也没有离开“肝脏”生活是什么,这取决于生活者本身。这句话确实是这部电影的关键,电影里面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很自私的,配角的自私让人看着瞠目结舌,但是主人公也同样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只不过都表现在很多细节当中而已,主人公在开始说是为了艺术而装成盲人,但是最后结尾兔头权杖的特写以及踢开易拉罐的这些细节,也可以知道主人公最后还是参与在肝脏的'交易当中,并且拿走了眼角膜,变成了一个道德上的盲人。其实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能发现,主人公就是那一类用谎言来营造自己是个很善良的人,其实也只是会为自己着想。苏菲就是爱心泛滥的傻白甜,不能说她不善良,她只是不具备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只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对听到或者看到的表象深信不疑,而从不在意真相是什么。当她明白为人所骗后情绪失控,却又轻易地相信了新的谎言。男孩则代表了揭人隐私为乐和唯利是图的狗仔,只关心偷拍,视频卖钱,而在看到男主被毒瞎了之后却冷漠地离去,所以他的结局是偷拍的视频被西米删掉却没有挣到一分钱。

《调音师》中充满了隐喻和反讽,也说明了人往往一旦突破底线,便极易坠入没有底线的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讽刺了现实生活中自私的人还是很多,有些人也都是披着善良的外套罢了。

总的来说这真的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情节紧凑刺激,结尾也能扣人心弦,引人深思!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