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观后感(整理4篇)

来源:整理

世博会观后感篇1

20xx年,上海举办世博会。5月2日,我们一家都去观看了世博会。下午二点左右,我们从莘庄地铁南广场乘“世博9号”去世博浦东园区。一进入世博园,我就感觉园区很大,我看到许多游客在排队,我还看到了许多不同风格又各具特色的建筑场馆。

我们先去了非洲联合馆,一进门,我看到了一座假山,假山上雕刻许多非洲人面容,还有一个屏幕,由灯光照着,屏幕上不时会有一个非洲原始人的脸,做着不同的表情。我们看到了一些草屋,我还看到了一位非洲人在打鼓。非洲联合馆由许多非洲国家共同布展,面积很大。

我们去了荷兰馆,荷兰馆的主题“快乐街”,荷兰馆的不像其它展馆,荷兰馆是一个开放式的展馆,没有前门和后门,而展馆本身就是一个展览。,就像一条街一样,在“快乐街”两侧,有许多橙色遮阳伞,上面都有高科技涂层及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吸收阳光,转化为可供展馆使用的电能,我惊叹不已:“真环保节能,科技真先进啊!”

我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馆,它是一个四方形建筑,高18米,走进馆内,有许多幅壁画,还有八根柱子,设计师从低碳角度考虑,在冬天利用太阳能辐射,热能集中在带有光电集成模块的'透明玻璃上,可以充分节约电能;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热风通过自动调节系统排除,可以降低内部建筑的温度。使用这种透明混凝土,电耗将会减少一半,大大降低空调的负荷,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在一楼的第一区域,仿佛是一个汽车的世界。我看到了一款老爷车看上去还是崭新依旧,这辆车是1910年生产的,已经有100多年,现在还能正常行驶,真不可思议。这辆的车性能可真好啊!这辆车要500万欧元。折算成人民币5千万元,好贵呀!我对车很感兴趣,还有一辆绿色的法拉利跑车在里面,跑车下面有面镜子,能让参观者看清车和辆底盘和发动机构造,这次终于看到了法拉利车的底盘,我也终于知道了法拉利是意大利制造的。这辆跑车有4个排气管,大家肯定认为要用好多汽油,但这辆是独一无二的混合动力跑车,比一般汽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35%,真是一辆环保跑车啊!接着我又看到一个机器手拿着一块块正方体拼图,正方体拼图,每个面有个图案,机器手都能准确地把六幅图案一一拼出,有世博会徽的图案和五星红旗的图案还有意大利国旗图案等。让我感到科技太发达了!

通过观看了世博会,我看到了许多先进科技的成果展示,让我大开眼界。我知道浦西许多企业馆,比如国家电网馆、航空馆等。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这次没去。航空馆有模拟开飞机,我很想去试试。企业联合馆有目前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智能机器人,下次再去看世博会时,我一定要去那些企业馆,领略高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的震憾。

世博会观后感篇2

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梦想,梁启超等曾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渴望自己的祖国“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世博会观后感1000字。

时代的变迁,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开放的中国迎来了凝聚人类璀璨文明的世博会。30日夜晚,每一束灯光,每一簇焰火都放飞着国人的世博梦想。

蓝色和绿色逐渐成为灯光主色调,明亮、欢快、热情的节奏,让人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和谐美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在使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困难和挑战。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世博会期间,人们将就城市可持续发展交流经验。

从卢浦大桥飘来的LED发光球变幻着红、黄、橙三色,顺流而下,绵延不绝。200多艘旗船在三艘快艇的牵引下,与顺流而下的LED发光球在江面上交汇。快艇拖放着焰火,百艘旗船在彩球中穿行。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入场式”。

“浪漫之水”的构思源于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祝》,观后感《世博会观后感1000字》。黄浦江边一组永久性喷泉再现了这段动人的佳话。随着音乐的变化,水的舞蹈变成了水的银幕,大型放映机投射出缤纷的鲜花、万千蝴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倡导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始终是世博大家庭的理想。

金色焰火从卢浦大桥首先点燃。两岸及江面驳船上腾起五彩缤纷的礼花弹,相互追逐,争奇斗艳。

银色和紫色焰火率先登场,继而各种缤纷炫目的焰火相继绽放。“笑脸”等造型礼花描绘出开放中国的图景。金色礼花从两岸竞相燃放,在浦江上空相迎对接,形成“手牵手”的特殊造型。

随着《欢乐颂》的音乐响起,焰火竞相绽放,所有探照灯、激光、喷泉全部加入光与火的缤纷,一时间漫天璀璨,照亮夜空。

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上海世博会追求的理念,世博局局长助理、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刘文国说,这次开幕式使用的焰火很“低碳”——烟少,声音轻,色彩非常鲜艳。

另外,本次开幕式20xx把嘉宾座椅是用废弃牛奶盒制作的,节目单和手提袋等是用再生纸制作的,低能耗音响和LED大屏也被大量使用。而本次开幕式上所使用的200多艘旗船也将赠送给残疾人运动员做训练使用。

“中国元素”在整场表演中贯穿始终。“鞭炮、锣鼓、中国红、梁祝,以及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的造型使整场演出实现了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对接。”刘文国说。

开幕式室外灯光焰火喷泉装置表演总导演大卫·阿特金斯说:“这样的一场演出,换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举办,都要至少排练一年半时间,在中国只要半年,甚至更短。这体现了中国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

世博会观后感篇3

离上海世博会开幕已有一个多月了,因为在校学习,所以一直没有时间亲自去上海参观。正好趁着端午假期去看看世博。

参观世博,最先要看的肯定就是中国馆了。先从中国馆的外观来说,我觉得它像一座宫殿,也像“华”字的繁体字,它的对称性表现出一种强壮和稳定。仔细观察发现中国馆的红色是由深到浅排列的,而且在世博会东方之冠100多平方米的平台和他所有的外墙上其实是装了太阳能的光覆板,所以整个中国馆的光照用品都实现了自给自足。

走进中国馆,一股浓郁的民族风情便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幅巨大的《清明上河图》在折折叠叠的大屏幕上展现了出来。万万没有想到,画上的人物居然动了,跟现实生活没什么两样。逛街的逛街、划船的划船、赶路的赶路……一片生机。

我特别喜欢中国馆第二部分“寻觅之旅”的小“过山车”。我在排队的时候,脑海里就不断地浮现出在迪士尼乐园排队的场景。所以,这个部分提醒我,游乐也是世博会的主题之一。

看完了中国馆,第二个要看的肯定是美国了,一直是世界前列的老大,所以看看美国馆是必要的,这样也可以比较比较我们国家与他们的差距。

废话不多说,我马上便钻入了美国馆。美国冠以共有三给空间。简单讲三个展示空间就是放了三个短片。第一个短片大概展示了一下美国文化地理,总代表问候我们,欢迎我们,第二个短片找了一些大学、企业、社会团体名人,宗旨还是说咱们要建设美好世界。两个短片看下来,虽然接受了美国人民的友好,可是对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展馆只弄成一个放映室感到多少失望。走到第三个展示区还是放短片。短片名为《花园》,情节大概是:一个小女孩看到了林立的高楼下一片空地杂物横乱,她想象着把她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她的激情和决心启发了她的邻居们,在共同的乐观、创新和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使曾经破败和灰暗的城市呈现出梦幻般的美好景象。影片展示了美国高科技,影片中出现风雨,观众坐席也能感受到风雨,这就是所谓的四维效果吧。

走出展示区,我倒并没有惊叹美国这高科技,因为这在美国或许就是小儿科。而是惊叹美国馆这个教化手法,第三个短片《花园》,没有语言说教,没有高深理论,用人人都能理解的画面,展示了真正城市的人文,展示了一个真正城市的未来!

比较两国来看,差距还是有的,但是总有一天,中国也会登上世界强国之峰。加油中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这届世博,我相信中国会跟富强的。

世博会观后感篇4

这里是本人从上海世博会上看到的。带回来与大家共勉。

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但城市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它是能源的掠夺者和原料的毁灭者。城市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动植物种类的灭绝等问题正在不断恶化中。至今为止,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还在搬往城市。

城市为工作、居住、休闲、娱乐和消费创造了空间,每一座新城的建立,每一次城市的扩张,都意味着对自然的破坏。在未来的城市里。自然可能只存在于昨天的相片里。

水,看似源源不断,无穷无尽,但干净的水源却是非常的珍贵。全球水储备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7.5%为盐水。

地球用了百万年的时间,将地层中的动植物遗骸慢慢转化为煤、石油、天然气和泥炭,而人类正在把它们消耗殆尽。过去的100年,人类使用的化石能源数量超过了过去1000年的总和。当城市的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地层中的化石能源也日趋消亡。

地层中丰富多样的矿藏,是人类重要而宝贵的资源。人们想方设法,将深埋在地下的资源开采出来,但它们终究是有限的,资源的不断减少,引发了更加疯狂的开采,随之而来的,将是资源的枯竭。

为了生产1公斤塑料,需要5公斤相关的制作材料。为了生产1公斤金,需要550000公斤相关的制造材料;为了生产1公斤铝,需要37公斤相关的制作材料;生产1公斤铜,需要348公斤相关的制作材料。

40亿年的进化使我们的星球拥有大量的不同的物种,但如今,人为的猎杀成为了物种在短时间内绝种的重大原因。城市化以及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临危的动物:大熊猫、加拉帕戈斯象龟、大白鲨、非洲象、印度象、山地大猩猩、苏门答腊猩猩、蓝鲸、黑胸毛腿蜂鸟、枭鹦鹉、欧洲淡水珍珠蚌、泰国猪鼻蝙蝠、爪哇犀、僧海豹、亚历山大女王鸟翼凤蝶、华南虎、袋獾、伊比利亚猞猁。

已经灭绝的物种:墨西哥灰熊、爪哇虎、白鳍豚、金蟾蜍、呆秧鸡、也门瞪羚。

千万年来,地球可以吸纳并消化人类制造的垃圾。而过去的150年间,大量地球无法消化的垃圾出现了。汽车轮胎、塑料、放射性物质和电子垃圾与日俱增。堆积如山,人类正急迫的寻找着处理它们的办法。

气候变化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我们碳收支预算的唯一目标是,必须大幅度减少全球碳排放,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