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读后感(精选5篇)

来源:收集

《沧浪之水》读后感篇1

《沧浪之水》是一本当代不可多得的官场小说,是一同学送给我的书,看完此书,却有了许多难以言说的好处。

称之为“官场”,实在恰如其分。我虽未当官,“职场”之于学校便是官场,隔行如隔山,个中蹊跷,秘而不宣而已。对我而言,纷纷扰扰的上课、竞赛已让我不堪其扰,还要应付难以胜数或突如其来的杂事,就更让我苦不堪言,要是以前,我能安分而静静的坐一上午,捧一本书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此刻恐怕是只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了,加上记性远不如前,当时称赞激动不已,顷刻之后却只剩梦里朦胧了,惭愧惭愧!这天兴趣来了,就想聊聊这本书及其他。

这本小说写尽人性世情百态,揭露官场波诡云谲,情节往往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让人大呼过瘾,这类书因注重情节环环相扣叙事九曲回环,令人欲罢不能不能自拔,只是我多年前情有独钟的书籍罢了。如今时过境迁,今非昔比,阅历与年俱增,心境大有不同,已不复当年热血沸腾孜孜以求的那股较真的“死劲”、“牛劲”,亦不会天真烂漫的对所谓是非曲直真真假假信以为真。人类在进化,我呢人类是进化或蜕化,这之中形体与灵魂究竟有着怎样的相对好处和真实内涵,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就如同沧浪之水有清有浊,自有其用,我们又何必过分在意呢

来说说这本书吧。这本书伙同《国画》,在我看来,最大的亮点就是笔下的人物显示出了活生生的人类,显现出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普通人的特质,一次次彰显的`是作为平凡“万物之灵”所谓酸甜苦辣适者生存的心灵“蜕变”史,这种草根气息和人本情怀体现出的是作家的高度洞察力和敏锐分析力,在娓娓道来之中让我们读者看到的是严严实实、惊心动魄、原原本本的当下真实,一切虚拟和掩饰便显得不值一提和荒诞可笑。书中对人性百态、世情炎凉庖丁解牛式的残酷而真实的剖析和解读,至今仍有振聋发聩历久弥新的好处。总而言之,这呈献给大家的是世间百态熙熙攘攘无处遁形的一部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书中提到,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是过程,于是享受现实抓住自我者便是抓住了本质守住了永恒,成为了胜利的失败者和失败的胜利者,看来人类在反复不停的轮番做着同一个猜谜游戏,结束之后是开始。

可怕的真实,残酷的现状,令人生畏,当人类完全沉没在社会的大染缸之后究竟还会留下些什么由远及近,我呢我不敢想。而这,是该书留给我们人类的又一个永恒课题了。

《沧浪之水》读后感篇2

阎真的《沧浪之水》中,并没有对社会现实做出直接的批评,而是把它剖开了血淋淋地放在阳光下曝晒,残忍的近乎真实。

小说讲述了医学院研究生池大为的官场历程,同时也是他的心路蜕变历程。由一个怀抱美好理想的正直青年,逐渐变得阿谀奉承,学会了勾心斗角,最终成为了干练狡黠的官场一把手。

在坚守医德的父亲的教导下,同时也在学校“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教育下,面对官场的一些黑暗,池大为首先是采取对抗的态度。卫生厅派他去调查下面乡镇血吸虫病的复发率,他坚持实事求是。对于厅里公车资源的浪费现象,他勇于提出问题。但得到的却是被下调到一个闲职上。事实上,池大为不是不清楚应该四处钻营,他也相信自己能够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好,然而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自己的良知都阻止他屈服于现实。他就是在这种痛苦的“生存还是毁灭”的斗争中,浑浑噩噩地渡过了五年。没钱,没车,没房子,一开始他还能以自尊为借口维系着这种生活,但随着妻子日渐的责骂和不满,看着老同学的“意气风发”,样样都不如自己,只会弄虚作假,溜须拍马的旧同事却得到升职后,内心开始产生了动摇。儿子的烫伤事件最终让他坚定了信念。他意识到这时他的名利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了,他有没有这些所谓的“虚名”是关乎全家的,所以……为了生活,他改变了,无奈地选择了自己以前所不齿甚至憎恶的处事方式。

为了赢得自尊,首先必须放弃自尊。后来的池大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逢迎,出卖,讨好,无所不为,短短几年,他几乎什么都得到了。但当池大为坐上权利的最高位,想要运用手中的权利真正去做一些事时,他才最终发现,在几千年来形成的的官场价值体系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他能做的,只是承认现实并按照现实的游戏规则去生存,因为那意味着权和利。

小说中池大为的转变是令人痛惜同时也是能够接受的,每个人在面对仕途,责任,感情的时候,内心的挣扎都是如此地心酸。正如池大为一样,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只是他也无可奈何。

《沧浪之水》读后感篇3

随着翻过的一页页,那些细致的心理描写真是棒极了。我越加感到故事中前朝的主人公简直就是自己,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良知和责任心是历代知识分子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也是影响着我们还没有或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我们总以为自己长大了,但亲自尝到了跌倒的滋味才明白自己仍是个小孩。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梁致远就是这样的,最开始报到时与吴过的冲突,似乎预示着没有经过锻炼的他将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因不懂得规矩被耽误了七八年,最美好的七八年。这段时间,使他继受到道德教育之后又接受到来自社会的教育,使他由一个空有知识的清高书生转变为能够看透社会的掌权者,使他由坚守理想,脱胎换骨成为完全放弃本来的'座右铭。人还在,但人格却不在了,被逼的。

故事中的他又是很幸运的,但现实中会不会是这样,再次不必考虑了,为了完整的典型的故事。

他的成功,现实的成功离不开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闻局长的外孙生病给了秦梅表现的机会,也给梁致远接近闻局长提供了最初的可能,匿名信事件使他得到了闻局长极大的信任,许小曼一次次的关键慷慨相助,使他在冰冷的时刻体会到了珍贵的温暖,而心如止水的罗清水带来的教诲则给了他受用一生的财富。

读整个故事伴随着一种莫名的熟悉的感觉,但给我震撼的是在结尾。得到了一切之后,生活还意味着什么了,面对父亲,“风呜呜地从我的肩吹过,掠过我,从过去吹向未来,在风的上面,群星闪烁,深不可测。”父亲始终没变,他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了。我不知道终日为生活奔波的人们还有谁会清闲地去探索。

我们应从中学到些什么吧,想到一种很受打击的情景,故事中提到的:那些人为了得到提拔去读博士,从报名到毕业只去考试然而却能通过,是不是很受打击?学习还有什么出路?起初的我们也会或多或少的像梁致远一样,但如此坚强的他都无法抵抗的了……闻局长的话似乎解释了我们的困惑:要么清高到底成为一种境界;要么干脆放弃思想的包袱。最怕的就是摇摆不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闻局长还是告诉梁致远,无论任何时候家总是最重要的,不贪财你就不会出大的问题,不好色你就会省掉许多麻烦。我也懵懂的点点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我还没有决定用它洗头还是洗脚的资格,我仍然要努力。我还会想看星星,虽然看星星不能当饭吃。

《沧浪之水》读后感篇4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句话以水喻世,明世则仕,昏世则隐。作者从屈原的《渔父》中引用此句,正是因为这句话甚合主人公之意,同时也是对他心境变化的最好描述。在当下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社会中,我们应如何自处;身为公职人员,应该怎样找准自身需求和社会角色之间的平衡,正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沉思。

全书从主人公父亲的去世开始,到他跪在父亲墓前结束,描摹了人性百态与人情颠覆。叙述了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从坚定理想刚强正直,到随波逐流甘愿堕落的变化,从鄙视“猪人”到变为“猪人”,他的人生中充满了思想的斗争和挣扎,他的世故圆滑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后天环境“造就”。最后池大为跪在父亲坟前忏悔:“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现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成为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这表明,其实他内心依然向往着孟子的“舍生取义,信善性善”认同屈原的“忠而见逐,情何以堪”,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嵇康的“内不愧心,外不负俗”。这些都是他父亲的教导,已经深深融进他的身心。但他已经选择了错路,所以即便忏悔,也无法减轻内心的煎熬。

现实与思想的矛盾挣扎,人生的困惑和艰难,使池大为发出了“生存才是唯一的真实,人不能成为精神流浪者”的感慨。诚然如此,现实的世界,人不能只有精神,所以很多人开始为池大为的所作所为开脱,甚至认同他的变化。这是因为,他们的人生格局只拘泥于鼻子下面那一点东西,得到即是真理。忘却了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迷失了本心。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警醒,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池大为那样的人。作为一名普通人,在我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我应不弃原则,坚守内心。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也应时刻牢记责任使命,不忘初心。理想和坚持,不要让它随着岁月流逝,更不能放任自己的欲望,违背做人的原则和纪律底线。尤其在司法工作领域,公正司法就是我们的原则,维护正义就是我们的使命。司法人员的“迷失”,就是社会审判之剑的失准,不仅会误伤无辜,还会让民众失去对法律的信任。从近处看有损社会公平,从远处看则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治信仰的树立。由此可见,我们的使命感、原则性至关重要。“倘失一足,将无所不至矣!”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应该谨小慎微,用“沧浪之水”,洗涤心灵蒙尘,不忘初心,坚守自我。

《沧浪之水》读后感篇5

朋友向我推荐其枕边读书,湖南作家阎真写的一本长篇小说《沧浪之水》。读后倍感相见恨晚,假若有一个字来形容:好!假若有两个字来形容:真好!假若有三个字来形容:太好了!

小说以主人公池大为成长过程为主线,经历如下过程:

池大为,一个来自山村的孩子。中医硕士毕业后,本来应分配一所医院,结果被当政的卫生厅厅长马垂章拦下留在卫生厅了,其实马厅长也想壮壮其单位上颜面,同时也想进一步加以培养。不料在一次会议上,池大为说了不该说的话,比如办公车费支出过高之类,不久就被流放到中医医学学会,一个无关轻重的单位,在那里清高地呆了八年,后来终于大彻大悟,并终于有机会重返卫生厅,最后成为厅长。

阎老师这部大作名曰小说,但我感觉就是现实,我们就生活在其中的`现实!

学生时代,我也是这么清高,总抱着一副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姿态,就是偶尔有姑娘示爱,也决不就范,俨然就是一个苦行僧。

_毕业后,这种清高依然在延续,本来计算机管理专业毕业的想找份计算机相关工作,结果差点沦为乞丐。不得已,在一家小饭馆做小工做了几个月,后来终于在一家什么都做的公司落脚了,做了大约有三年吧,那家公司因股东之间闹矛盾而破产。我又开始不断跳槽,恨不得平均一年跳七八次之多。在一家家公司做着做着就烦了,觉得自己不应该总做这个,但具体想做什么,自己也不清楚。

从_年一直到现在,我专职于做软件,一个终日奋斗在键盘上的苦力。

在软件行业做了这么长时间,有时我还是很迷惘,虽说现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只解决温饱问题是我的追求吗?不是,不是,绝不是!!!

可是自己又有什么其他方案可以改变目前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现状吗?没有。

也许自己直到现在都没有放下,正如阎老师文中所说:当一个人总把自己当回事,没人会把他当回事;当一个人不把自己当回事,就会有人把他当回事了。

比如在公司吧,流行着一股时尚风:忽悠。会忽悠者,忽悠领导,忽悠同事,但就不做实事,但深得某些领导们的赏识,所以无论工资还是奖金都高;相反地,不会忽悠的,整天就知道干活,

就是铺路石,哪里需要就会被人扔到哪里,但无论工资还是奖金都低!我很不幸的就是后者。

这种情况可能在哪个公司都存在,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假若你说你从未变色过,你一定涉世较浅。

放下小我,成就大我是杀出重围的唯一出路。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